機械傷害基本知識_第1頁
機械傷害基本知識_第2頁
機械傷害基本知識_第3頁
機械傷害基本知識_第4頁
機械傷害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傷害基本知識第一頁,共62頁。一、機械傷害基本知識

第二頁,共62頁。1.1概述機械設備是現代生產中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設備,不僅工業生產要用到各種機械,其它行業也不同程度上用到各種機械,它是各行各業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率的有力工具,也是現代工業的基礎。由于機械設備仍需人的操縱、監控和維護,故機械設備的運轉是處于人機環境之中的,從生產安全的角度出發,要保證人、機、環境的安全,必須協調人機關系,保證人、機的本質安全,遵循人機之間的安全規律,保證系統安全。在生產的人機環境系統中,機械與人相比,具有人所不可替代的優點。第三頁,共62頁。1.1.1機械系統的優點(1)輸出功率大,可長期穩定操作,不易疲勞,生產率高。(2)自動化程度高。(3)準確性和速度比人好。(4)靈敏度和反應能力高。(5)耐用性強,可在人不適宜的環境下操作。(6)可靠性高,不會受外界因素的影響。(7)運轉速度快,可連續運行。(8)能同時完成多種作業,適應性強。第四頁,共62頁。1.1.2工傷死亡事故教訓

由于人的安全素質差(即安全意識差、安全觀念差、安全技能差、安全行為規范差)而造成的事故災禍占傷亡事故的80%以上。數據顯示,發生過工傷事故的企業,事故比例是,來自農村鄉、鎮和縣城的務工者,工傷事故分別占工傷者總數的70.2%、15.4%和10%,城市戶籍職工受工傷的機率占4.3%,而大城市的工傷者只占1.6%。第五頁,共62頁。總結傷亡事故的慘痛教訓,人為失誤是傷亡事故的元兇。事故中60~70%是人的“三違”而引發,即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傷亡事故。

由此可見,除企業對生產機械設備硬件方面增加投資外,對企業員工的安全培訓已變得非常重要,加強和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素質的問題亟待解決。

眾所周知,企業規章制度中有關安全生產的條文,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它反映了生產過程中的客觀規律,誰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違反,否則,就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然而在實際生產現場,員工的違章現象,卻屢禁不止。大量事實證明,違章不但制約了企業的生產,而且還危害員工的生命安全。事故統計表明,70%的事故是由于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造成的,因此,杜絕違章現象是企業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第六頁,共62頁。1.2事故的概念

事故是在人們生產、生活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的、違反人們意志、迫使活動暫時或永遠停止,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的意外事件。無危則安,無缺則全

第七頁,共62頁。1.2.1

事故的特性

事故的普遍性,事故的突發性,事故客觀存在性,事故因果性,事故隱蔽性

第八頁,共62頁。1.3機械設備的危險分類機械危險可分為兩大類:機械危險和非機械危險:(一)機械危險的主要形式:擠、剪、割或切斷、纏繞、引入或卷、沖、刺或扎、擦或磨、流體噴射等。(二)非機械危險的主要形式:(1)電氣危險(2)熱危險(3)噪聲危險(4)振動危險(5)輻射危險(6)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7)忽略安全人機學原則產生的危險。第九頁,共62頁。1.3.1

機械傷害的類型

(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灼燙(7)火災傷害(8)高處墜落(9)坍塌(10)火藥爆炸(11)化學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他傷害統計分析表明,各種機械的傷害頻率和傷害的嚴重度不同。無論是傷害嚴重率還是傷害頻率,都是以機械壓力機最危險。第十頁,共62頁。1.3.2

機械安全措施

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安全措施:直接安全措施:指在設計機器時,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間接安全措施:指采用各種安全有效的防護裝置。指導性安全措施:指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保養的安全規程及設置安全標志。第十一頁,共62頁。1.3.3機械設備的安裝使用

及維護保養

(1).機械設備的安裝使用:要按照安全衛生“三同時”的原則,在安裝機器設備時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柵欄,安全操作臺等。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2).機器設備的保養日常維護保養(每天上機前和停機后)一級保養(操作手和維修工)二級保養(專業維修人員和設計人員)第十二頁,共62頁。1.4機械傷害事故的特點.基本類型

特點: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卷入等多種傷害.機械傷害事故的形式慘重,如攪死、擠死、壓死、碾死、被彈出物體打死、磨死等。當發現有人被機械傷害的情況時,雖及時緊急停車,但因設備慣性作用,仍可將受害者造成致死性傷害,乃至身亡。第十三頁,共62頁。1.4.1典型生產安全事故分析

1.一車工絞手2.荊鐘車間主任吳被破碎聯軸器擊中頭部死亡3.電視上帶圍巾的小孩坐電動車后被纏脖子重傷思考分析原因,怎樣避免類似事故發生?第十四頁,共62頁。1.4.2機械傷害基本類型

1、引入或卷入碾軋的危險。引起這類傷害的主要危害是相互配合的運動副,例如,嚙合的齒輪之間以及齒輪的齒條之間,帶與帶輪、鏈與鏈輪進入嚙合部位的加緊點,兩個做相對回轉運動的輥子之間的加口引發的引入或卷入;輪子與軌道、車輪與路面等滾動的旋轉建引發的碾軋等第十五頁,共62頁。

2、擠壓、剪切和沖擊的危險。引起這類傷害的是做往復直線運動的零部件。其運動軌跡可能是橫向的、如大型機床的移動工作太、扭頭刨床的滑枕、運轉中的帶鏈等;也可能是垂直的,如剪切機的壓料裝置和刀片、壓力機的滑塊、大型機床的升降臺等。兩個物件相對運動狀態可能是接近型,距離越來越近,甚至最后閉合;也可能是通過型,當相對接近時,錯動擦肩而過。做直線運動特別是相對運動的兩部件之間、運動部件與靜止部件產生對人的夾擠、沖撞或剪切傷害第十六頁,共62頁。

3、卷繞和絞纏的危害。引起這類傷害的是做回轉運動的機械部件。如軸類零部件,包括聯軸器、主軸、絲杠等;回轉件上的突出形狀,如安裝在軸上的凸出鍵、螺栓或銷釘、手槍上的手柄等;旋轉運動的機械部件的開口部分,如鏈輪、齒輪、皮帶輪等圓輪行零件的輪輻,旋轉凸輪的中空部位等。旋轉運動的機械部件將人的頭發、飾物(如項鏈)、手套、肥大衣袖或下擺隨回轉件卷繞,繼而引起對人的傷害第十七頁,共62頁。

4、飛出物打擊的危險。由于發生斷裂、松動、脫落或彈性位能等機械能釋放,使失控物件飛甩或反彈隊人造成傷害。例如,軸的破壞引起裝配在其上的帶輪、飛輪等運動零部件墜落或飛出;由于螺栓的松動或脫落,引起被緊固的運動零部件由彈性元件的位能引起的彈射,例如,彈簧、帶等的斷裂;在壓力、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位能引起的高壓流體噴射等。第十八頁,共62頁。1.5形成機械傷害的事故主要原因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2)缺乏安全裝置。3)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4)自制或任意改造機械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干活、借道、揀物等)。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其他人員亂動機械。第十九頁,共62頁。1.5.1常見的不安全心理狀態

1)僥幸心理;2)逞能心理;3)從眾心理;4)逆反心理;5)惰性心理;6)好奇心理;7)疲勞厭倦心理;8)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心理;第二十頁,共62頁。1.5.2反習慣性違章

根據根據事故統計分析,90%的事故是由于直接違章所造成的,尤其突出的是,這些違章大都是頻發性或重復性的。消除習慣性違章行為,對確保安全生產有重大的作用。第二十一頁,共62頁。

(1).習慣性違章是指固守舊有的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違反國家和上級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違反本單位制定的現場規程、操作規程、操作方法等等進行工作,不論是否造成后果,統稱為習慣性違章;或雖在上述規章制度中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但其行為明顯威脅安全或不利于安全生產,也稱之為違章作業。第二十二頁,共62頁。

(2).習慣性違章分類a.作業性違章。職工工作中的行為違反規章制度或其他有關規定,稱作業性違章。如進入生產場所不戴或未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操作前不認真核對設備的名稱、編號和應處的位置,操作后不仔細檢查設備狀態、儀表指示;未得到工作負責人許可工作的命令就擅自工作;熱力設備檢修時不泄壓、轉動設備檢修時不按規定分別掛警告牌等。第二十三頁,共62頁。

b.裝置性違章。設備、設施、工作現場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規程、規章制度和其他有關規定,稱裝置性違章。如廠區道路、廠房通道無標示牌、警告牌,設備無標示牌,井、坑、孔、洞的蓋板、圍欄、遮欄沒有或不齊全,電纜不封堵,照明不符合要求,轉動機械沒有防護罩等。第二十四頁,共62頁。(3).違章作業原因分析

1>.主觀心理因素。a.因循守舊,麻痹僥幸。一些職工的口頭禪是“過去多少年都是這樣干的,也沒出事,現在按條條框框干太麻煩,不習慣。”因此,就很容易習慣成自然,下意識地仍按老的操作經驗和方法操作,自覺不自覺地違反了操作規程。還有的職工不接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經驗教訓,認為偶爾違章不會產生什么后果,往往“領導在時我注意,領導不在我隨意”,或者看到別人這么做而沒有出事,因而就隨大流,無視警告,無視有關的操作規程。第二十五頁,共62頁。

b.指揮性違章。指揮性違章是指各級領導、工作負責人,違反領導安全衛生法規,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為保證人身、設備安全而制定的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所進行的違章指揮行為。第二十六頁,共62頁。

c.馬虎敷衍,貪圖省事。有的職工工作不精心,我行我素,將崗位安全注意事項、操作規程拋在腦后,把領導和同事的忠告、提醒當作“耳旁風”。還有的職工不愿多出力,耍小聰明,總想走捷徑,操作時投機取巧,圖一時方便。嘗到甜頭后,就會長此以往,重復照干,形成習慣性違章。第二十七頁,共62頁。

d.自我表現,逞能好強。個別職工總認為自己“有一手”,喜歡在別人面前“露一手”,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特別是一些青年職工,在爭強好勝心理支配下,頭腦發熱,干出一些冒險的事情。第二十八頁,共62頁。

e.玩世不恭,逆反心理。個別職工對領導的說服教育或企業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等產生逆反心理,出現對抗情緒,偏偏去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情

第二十九頁,共62頁。

為了杜絕違章行為,切實做到“反違章人人有責”,在反習慣性違章活動中,每個職工都應做到: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自覺加入到反違章行列中,重新學習安全規程,從正反兩面典型事例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當別人制止自己的違章行為時,應該虛心接受,當發現別人有違章行為時,要大膽勸阻并制止。第三十頁,共62頁。二、機械傷害事故防范

第三十一頁,共62頁。2.1機械傷害的原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不良,管理存在缺陷。第三十二頁,共62頁。2.1.1人的不安全行為(體現在以下方面)

1)無證上崗作業。作業人員未經培訓,不具備相關工作崗位的安全操作知識,未取得相關資質。第三十三頁,共62頁。

2)違章操作。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心存僥幸,擅自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如用手取送工件,未使用安全防護設施,串崗作業等,最后釀成后果。第三十四頁,共62頁。

3)違章指揮。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淡薄,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安排或指揮工人進行違反安全規定的作業第三十五頁,共62頁。

4)作業人員精力不精中。作業人員因疲勞或思想開小差造成意外觸碰按扭,誤踩開關等。第三十六頁,共62頁。2.1.2物的不安全狀態(體現在以下方面)

1)機械設備安全性能差或不合格。本質安全

2)機械設備存在故障。

3)機械設備無安全防護設施。

4)安全防護不足,有缺陷,安全防護設施損壞第三十七頁,共62頁。2.1.3作業環境不良(體現在以下方面)

1)機械的使用環境惡劣,造成機械使用壽命或可靠性降低。

2)照明光線不良,影響作業人員操作。

3)無通風,噪聲干擾,溫度不當,場地狹窄,布局不合理等,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大。第三十八頁,共62頁。2.1.4管理存在缺陷(體現在以下方面)

1)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員工缺乏安全作業知識。

2)組織管理存在漏洞,沒有定人定機,違章指揮,串崗作業。

3)技術管理存在漏洞,未落實對機械設備的檢測檢修,機械帶病工作。

4)安全生產投入不足,造成機械設備安全防護不足或未為員工發放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等第三十九頁,共62頁。2.2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基本措施

1.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2.注重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3.重視作業環境的改善4.加強事故管理第四十頁,共62頁。2.2.1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1)建立健全符合實際需要的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2)抓好三級安全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考核。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做到“四懂”、“三會”(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工藝流程;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3)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4)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或巡回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操作或習慣性違章。第四十一頁,共62頁。2.2.2注重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

1、機械設備的布局合理

大、中、小設備劃分規定(1)按設備管理條例規定。將設備分為大、中、小型3類。

(2)特異或非標準設備按外形最大尺寸分類:大型,長>12m;中型長6~12m;小型,長<6m。第四十二頁,共62頁。

①機械設備間距,小型設備不小于0.7M,中型設備不小于1M,大型設備不小于2M.

②設備與墻、柱間距,小型設備不小于0.77M,中型設備不小于0.8M,大型設備不小于0.9M。

③操作空間,小型設備不小于0.6M,中型設備不小于0.7M,大型設備不小于1.1M。

④高于2M的運輸線有牢固的護罩或護網。網格大小應能防止所輸送物件墜落至地面;對低于2m的運輸線的起落段兩側應加設護欄,欄高1.05m。第四十三頁,共62頁。

2、提高機械設備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性

①合理選擇其結構、材料、工藝和安全系數。

②操作機器必須有采用聯鎖裝置或保護措施。

③必須設置防滑、防墜落及預防人身傷害的防護裝置,如限位裝置、限速裝置、防逆轉裝置、防護網等。

④必須有安全控制系統,如配置自動監控系統、聲光報警裝置等。

⑤設置數量足夠、形狀特別的緊急開關。第四十四頁,共62頁。

3、加強對危險零部件的安全防護(1)轉軸

①離地面或工作平臺2M以下的水平軸系的任何暴露部位,應加全封閉固定防護罩。

②軸上任何突出物,如鍵、聯軸器等,必須用防護罩將突出物加以隔離。

③不論傳動軸是否為安全型,都必須使用防護罩,使其與外界隔離。

④使用安全式聯軸器。第四十五頁,共62頁。

(2)齒輪傳動

①齒輪傳動最大的危險點是齒輪嚙合處以及輪輻間的空隙,必須對齒輪的傳動部位加以安全防護。(3)鏈傳動

①對于距離地面2M以內,并安置在機座外的鏈傳動,必須采用封閉式護罩;

②對于安裝在走道或工作面上空的鏈傳動,其下方必須用擋板加以防護。第四十六頁,共62頁。

(4)皮帶傳動

①對于離地2M以內高度的皮帶傳動,必須設置防護罩。

②對于離地2M以上的皮帶傳動,或兩帶軸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帶的寬度在150MM以上,帶速在9M/S以上時,必須采用防護柵欄。做到“有輪必有罩,有洞必有蓋,有臺必有欄,有軸必有套”。第四十七頁,共62頁。

4、加強機械設備的檢修與維護

①嚴格執行機械保養規程,堅持定期檢驗、維修制度。

②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專人監護或隔離。

③大型設備必須實行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使用檢測儀器,對各部位進行檢查測試,要有文字記錄。

④堅持施工機械、臨時用電的裝、拆安全技術交底和驗收,做到驗收合格,方準投入使用。

⑤對閑置不用的設備要做好維護、保養或調劑、封存第四十八頁,共62頁。2.2.3重視作業環境的改善

1)布局合理。

2)照明要適宜。

3)溫、濕度要適中。

4)噪聲和震動要小。

5)要具有良好的通風設施第四十九頁,共62頁。2.2.4加強事故管理無論事故已發生或未遂,都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本著“處罰少數,教育多數,吸取教訓,改進工作”的宗旨,進行事故處理。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總之,有效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除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識外,最根本的是要將其全部運動零件進行遮攔,使手工操作向全自動化操作過渡,從而消除身體的任何部位與之接觸的可能性,這樣就可以避免或減少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第五十頁,共62頁。2.3機械傷害事故防范注意事項

1、按要求著裝。做到三緊2、機器運轉時,禁止用手調整或測量工件,應停機測量,并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3、工件和刀具裝卡要牢固,禁止用手觸摸機器的旋轉部件。4、保證作業必要的安全空間,機器開始運轉時,嚴格實行規定的信號。第五十一頁,共62頁。

5、清理輥軸、切刀等接近危險部位雜物的作業,應使用夾具(如搭鉤、鐵刷等)切勿用手拉。6、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機器或變速箱上,防止落下傷人。7、停機進行清掃、加油、檢查和維修保養等作業時,須鎖定該機器的啟動裝置,并掛警示標志第五十二頁,共62頁。

8、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