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03單元測(2022·河北·英才國際學校九年級期中)1.以下是某同學的部分研究筆記。他研究的內容可能是1.城市化的浪潮2.教育的大眾化3.環境污染......A.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 B.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C.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D.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答案】C【解析】【詳解】工業革命的開展導致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化促進教育大眾化,同時還帶來了環境污染,因此,筆記研究的主題是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C項正確;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人的個性解放,排除A項;近代科技發展與材料中城市化等不符合,排除B項;互聯網技術推動網上購物等出現,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臨沂·九年級期中)2.如表英國不同時期城市和農村人口比重表,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7世紀中期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78%22%67%33%48%52%A.就業機會的變化 B.外來人口的增加C.工業革命的影響 D.大規模資本輸出【答案】C【解析】【詳解】據材料“英國不同時期城市和農村人口比重表”可知,自17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英國農村人口的百分百在下降,而城市人口的百分比在上升。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因為工業革命的開展,促進了英國的城市化進程,大量農村人口涌進城市,C項正確;材料只是強調“英國不同時期城市和農村人口比重變化”的原因,未涉及就業機會的變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外來人口的增加,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英國不同時期城市和農村人口比重變化”的原因,與資本輸出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2022·福建·莆田第二十五中學九年級期中)3.“1811年從事農業的家庭下降為89.6萬戶,占全國總戶數的34.7%,1831年再下降為27.7%。與此同時,城市人口飛速增長,大城市不斷增加。”材料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A.促進生產力迅猛發展 B.推動了城市化進程C.引發了環境污染 D.造成了貧富分化加劇【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811年從事農業的家庭下降為89.6萬戶,占全國總戶數的34.7%,1831年再下降為27.7%。與此同時,城市人口飛速增長,大城市不斷增加。”可知,材料體現了第二次工業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規模擴大,沒有反映生產力迅猛發展,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環境污染,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造成貧富分化加劇,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4.閱讀下面圖表,分析造成這一時期石油產量發生變化的動力機器是()1880—1920年世界石油產量變化圖A.蒸汽機 B.電動機 C.發電機 D.內燃機【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圖表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導致世界石油產量發生變化的主要動力機器是內燃機的廣泛應用,1870年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期間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使得石油成為了新興燃料,因此推動了石油的大量開采,石油工業興起,D項正確;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排除A項;BC項主要與電力的應用有關,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D項。(2022·河北·廊坊市第十七中學九年級期中)5.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他是德國藝術歌曲創造的先驅,畢生作有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藝術歌曲以極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來展現,表達屬于全人類的情感。“他”是()A.達爾文 B.牛頓 C.貝多芬 D.梵高【答案】C【解析】【詳解】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和音樂家,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他的藝術歌曲以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來展現,表達屬于全人類的情感,C項正確;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牛頓是英國物理學家,梵高是印象派畫家,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陜西·漢中市南鄭區城關第一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6.文學作品往往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如《高老頭》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對“拜金主義”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部文學作品的作者是()A.巴爾扎克 B.列夫·托爾斯泰 C.莎士比亞 D.牛頓【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代表作品《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人間喜劇》的經典之作是主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A項正確;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代表作品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排除B項;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排除C項;牛頓是科學家,排除D項。故選A項。(2021·湖南·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7.“19世紀的工業發展……第二階段或稱德國和美國時期(至1917年)。化學家和冶金家們已經把早期工業化的兩位孿生“大王”(煤和鐵)變成了大批種類繁多的全新物質。”對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A.煤和鐵的使用源于內燃機的發明B.第二階段德美兩國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C.早期工業化開始于17世紀60年代D.“全新物質”包括塑料和人造纖維【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的“19世紀”“德國和美國”“化學家和冶金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成就,19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美國和德國的發展較為迅速,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現代化學工業的產生也是應用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D項正確;A的表述錯誤,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已經使用煤和鐵,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第二階段德美兩國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排除B項;C項表述錯誤,材料也沒有體現早期工業化開始于17世紀60年代,排除C項。故選D項。(2022·陜西·延安市新區第三中學九年級期末)8.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列屬于這次“新”變化的是()①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面向社會②城市人口大量涌入農村享受恬靜生活③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④貧富分化加劇,階級矛盾日趨激烈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面向社會,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隨著工業的發展,貧富分化加劇,階級矛盾日趨激烈,①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②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②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2022·陜西渭南·九年級期末)9.“全球的公眾意識到牛頓的成就是世界性的,而且對全人類都產生影響。”牛頓作為近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有()①發現萬有引力定律②出版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③完成“人間喜劇”小說集④創立微積分學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據材料“全球的公眾意識到牛頓的成就是世界性的,而且對全人類都產生影響。”并結合所學可知,牛頓作為近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有發現萬有引力定律,①正確;1687年出版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②正確;法國聞名世界的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的完成“人間喜劇”小說集,③錯誤;創立微積分學是牛頓的成就,④正確。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河北·石家莊西山學校九年級期中)10.科學與文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組合中不正確的是()A.牛頓—近代自然科學奠基人之一——萬有引力定律B.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探索者——《天演論》C.巴爾扎克—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人間喜劇》D.貝多芬—“交響樂之王”——《英雄交響曲》【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在這本書中,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天演論》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學者赫胥黎,“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探索者——《天演論》”組合不正確,B項符合題意;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是他的三大成就,故“牛頓—近代自然科學奠基人之一——萬有引力定律”組合正確,排除A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是《人間喜劇》,故“巴爾扎克—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人間喜劇》”組合正確,排除C項;貝多芬是德國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創作的音樂充滿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的感染力,被稱為“交響樂之王”,代表作《英雄交響曲》,故“貝多芬—“交響樂之王”——《英雄交響曲》”組合正確,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11.工業革命引發了諸多的社會變革,深刻地改造了人類社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內燃機的出現,則是由于熱力學、鋼鐵工業和石油等液體燃料的開采與提煉的進步。德國人奧托因為在1876年發明了高效實用的內燃機而以“內燃機發明者”的身份載入史冊。1883年,戴姆勒發明了汽油內燃機。材料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從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業占多數,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材料三1921年,喜劇大師卓別林興沖沖地參觀了海藍公園的福特工廠,并與福特在總裝流水線旁微笑合影。當時人們把福特看作一個創造奇跡的大師,但在15年后,他已經成為勞動者的公敵。在《摩登時代》里,卓別林毫不客氣地諷刺了他這位資本家朋友和殘酷的流水線。這部默片時代的經典電影也是迄今為止對大機器生產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歷史的細節》材料四兩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交通和通訊事業的發展,大大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資本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得以建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內燃機的發明催生了哪些新興工業?(至少舉出兩例)(2)根據材料二指出,“新一輪的技術革新”興起的時間和最顯著的成就分別是什么?根據材料二,概述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變化。(3)材料三中卓別林對福特工廠的態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摩登時代》所反映的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是什么?(4)根據材料三、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社會史觀的角度分析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影響。【答案】(1)石油工業(或:石油化工)、汽車工業、飛機工業。(任舉兩例即可)(2)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出現壟斷組織(或: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3)由欣賞到厭惡。社會化大生產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4)環境污染嚴重,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城市化問題日益突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交通、就業、治安、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德國人奧托因為在1876年發明了高效實用的內燃機而以“內燃機發明者”的身份載入史冊。1883年,戴姆勒發明了汽油內燃機”可知,新生工業有石油工業、汽車工業、飛機工業。【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二“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從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業占多數,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趨勢”可知,“新一輪的技術革新”興起的時間和最顯著的成就分別是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變化是出現壟斷組織。【小問3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三“喜劇大師卓別林興沖沖地參觀了海藍公園的福特工廠,并與福特在總裝流水線旁微笑合影。當時人們把福特看作一個創造奇跡的大師,但在15年后,他已經成為勞動者的公敵”可知,這體現的變化是由欣賞到厭惡,這體現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是社會化大生產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小問4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三四“這部默片時代的經典電影也是迄今為止對大機器生產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大大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資本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可知,這體現出,環境污染嚴重,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城市化問題日益突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交通、就業、治安、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2019·貴州遵義·中考真題)12.某學校九(3)班學生設計了一塊學習園地,主題是兩次工業革命,他們整理的內容有一處與史實不相符合。請你指出來()A.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 B.史蒂芬孫在電燈下繪制蒸汽機車圖紙C.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D.萊特兄弟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電燈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而史蒂芬孫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發明家,所以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萊特兄弟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2019·貴州遵義·中考真題)13.下表是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比重表(單位:%)導致表格中數據變化的原因()A.美德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B.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C.英法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 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到1913年,德國和美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比重超過了英國和法國,說明德國和美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種變化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德國和美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D項正確;美國和德國作為后起的殖民國家,并沒有擁有廣闊的殖民地,排除A項;美國和德國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而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排除B項;英法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14.下圖為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比例變化圖。導致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租地農場的增多 B.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C.工業革命的發展 D.啟蒙思想的傳播【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圖片可知,從1720年到1870年,英國城市人口由少到多,農村人口由多到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的發展加速了英國的城市化,C項正確;租地農場的增多、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啟蒙思想與城市化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貴州銅仁·中考真題)15.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這樣一段信息:“19世紀自然科學取得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帶動了許多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以下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工業部門是()A.機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棉紡織業等 B.石油、化學工業、汽車、電力等C.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等 D.機器制造業、互聯網、汽車等【答案】B【解析】【詳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石油、化學工業、汽車、電力等新興工業部門,B項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機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棉紡織業等新興工業部門,排除A項;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新興部門,排除C項;互聯網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威海·中考真題)16.下圖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示意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C.兩大敵對軍事集團的形成 D.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圖表可知,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法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下降;美國、德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率先從美國和德國,第二次使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B項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兩大敵對軍事集團的形成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威海·中考真題)17.某歷史雜志中世界近代史專欄展示了下列內容,據此推斷該專欄標題是()A.戰爭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B.多彩的近代藝術寶庫C.生物科學的重大突破 D.近代科學與文化的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圖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封面”、“《物種起源》的手稿”可知涉及的是近代的科技,“《戰爭與和平》的封面”、“繪畫《向日葵》”可知涉及的是近代的文化,所以題干反映的是近代科學與文化的發展,D項正確;戰爭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與“《物種起源》”無關,排除A項;《物種起源》沒有體現多彩的近代藝術寶庫,排除B項;《向日葵》沒有體現生物科學的重大突破,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18.史實就是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屬于史論的是()A.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B.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D.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史實就是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是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評價,屬于史論,C項正確;ABD項都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敘述,屬于史實,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9.1870年,英格蘭的劇院數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倫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徹斯特3家。音樂廳的數量也迅猛增長。這反映出當時的英國()A.電力照明已經普及 B.城市化進展顯著加快C.貧富差距基本消除 D.工人生活條件迅速改善【答案】B【解析】【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紀后期,大部分英國人已經生活在城市之中了,所以英格蘭的劇院、音樂廳數量不斷增加,體現了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電力照明的發展狀況,排除A項;貧富差距基本消除、工人生活條件迅速改善與當時的歷史事實不符,排除C項、D項。故選B項。(2022·青海·中考真題)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類對生物學的認識逐步深入。歷史上打破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偉大革命的專著是()A.《天工開物》 B.《物種起源》C.《農政全書》 D.《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答案】B【解析】【詳解】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物種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B項正確;《天工開物》是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排除A項;《農政全書》是明朝一部農業著作,排除C項;《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21.“這次革命時期,全部新工業仿佛一夜之間躥升起來,但是在所有的新進展中,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和民用中使用電力。”文中“這次革命”指的是()A.光榮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和民用中使用電力”并結合所學可知,“電力”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D項正確;AB兩項是資產階級革命,與“電力”無關,排除A、B兩項。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排除C項。故選D項。(2022·西藏·中考真題)22.“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農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焉。——摘自【宋】趙汝適《諸蕃志》材料二德國的工業化進程落后于英國,但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走上了現代化道路。全民教育為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智力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憑借這一資源,19世紀的德國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摘自《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三三次工業(科技)革命比較表項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興起時間18世紀六十年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主要標志A電力的使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等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進入時代“蒸汽時代”B“信息時代”材料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推進,科技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深入協同發展,對人類文明演進和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破解各國關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摘自習近平2019年10月16日向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所致的賀信(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國哪一項發明成就。簡述這項發明對世界產生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崛起的原因。(3)結合所學知識,將材料三中AB兩處空白補充完整。寫出飛機使用的動力機是什么。概括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科學技術對我國發展的重要作用。【答案】(1)指南針;大大促進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2)發展全民教育,培養人才。(3)A:蒸汽機的廣泛應用;B:電氣時代;內燃機;特點: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后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4)對人類文明演進和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科技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等。【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材料可知,“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說明指南針成為船舶往來的重要發明。指南針運用于航海,大大促進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小問2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全民教育為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智力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說明德國崛起的原因是通過發展全民教育培養了高素質人才,有其是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小問3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進入生產領域,電力作為動力帶動機器,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關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飛機等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一次工業來說,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從范圍上說,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后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小問4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科技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深入協同發展,對人類文明演進和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產生深刻影響。”說明科技對人類文明演進和全球治理體系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破解各國關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說明科技創新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23.評一評: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課外搜集資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評一評兩次工業革命影響。【答案】第一次工業革命:
積極影響:大幅度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對立的兩大新興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城市化興起。工廠制度形成,自由主義經濟盛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將人類帶入“蒸汽時代”
消極影響:無產階級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貧困。加劇了殖民地的貧困落后。機器的使用造成了環境污染。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積極影響: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促進了電力、汽車、化工等新興產業的誕生。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與溝通變得更加緊密,有利于促進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促進了生產的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同時也促進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的轉變。將人類帶入“電氣時代”
消極影響:造成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引發世界大戰;造成環境污染。【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所以在分析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時,應該全面看待,客觀評價。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對立的兩大新興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金融行業合同審批流程最佳實踐
- 中學校園控煙制度及其措施探討
- 旅游業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保護措施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上英語課程反饋計劃
- 食品行業安全生產年度培訓計劃
- 2025幼兒園中班環保教育計劃
- 2025年過濾材料:濾料合作協議書
- 初中生學習方法與習慣培訓計劃
- 幼兒園個性化學習計劃
- 域名虛擬主機服務合同
- 石材檢測報告
-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云南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手冊
- 畢業論文某燃煤鍋爐房煙氣除塵脫硫系統設計
- 蘭炭外熱式回轉爐低溫干餾工藝及技術裝備簡介
- 儲罐計算說明書
- 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設備表
- 第一種工作票樣板(最新)
- 裝飾工程施工進度表18975
- 二甲基亞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部編版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道德與法治》集體備課全部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