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綜述目錄TOC\o"1-2"\h\u22622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研究的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綜述 131601第一節相關概念界定 131478一、人口老齡化 115579二、養老保險 21474第二節理論基礎 320347一、福利經濟學說 321624二、公共產品理論 428855三、儲蓄的生命周期理論 4第一節相關概念界定一、人口老齡化(一)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年長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人口老齡結構高齡化的社會現象。人口老齡化有不同的界定方式,國際上通常將60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達到或者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達到或超過7%作為衡量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當前者超過10%或者后者超過7%時,其人口即被稱為“老年型”人口,該國家或地區稱為“老年型國家或地區”,這樣的社會稱為“老齡社會”。(二)人口老齡化相關理論指標通常情況下衡量人口老齡化常用的指標有老年人口比重、老年兒童比率和撫養比。1.老年人口比重:是指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通常采用60歲以上人口占比、65歲以上人口占比。2.老年兒童比率(老化系數):是指老年人口與少年兒童人口的比值,用于衡量人口結構變化方向是趨于年輕化還是老齡化發展。3.老年人口贍養率:是指退休人數與在職人數的比值,用以表示每一個退休職工由幾名在職職工撫養,反映社會養老負擔水平。二、養老保險(一)養老保險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郭士征.社會保障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53-60.。養老保險就其參保范圍、組織形式、參保內容的不同,又可分為基本養老保險(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兜底保障制度,面向全體勞動者)、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國際社會通常稱之為養老保險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郭士征.社會保障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53-60.(二)養老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基金,是指企業和個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按一定比例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繳納養老保險金而積累形成的基金,它是各種各樣的養老保險計劃為支付當期和預期的養老金債務而儲蓄的基金。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參數主要有:1.繳費率:是指參保者在規定的繳費工資或繳費收入中用于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繳費率大小受社會平均工資、待遇水平、參保覆蓋面等因素影響,直接影響養老保險費收入水平。一般情況下,繳費率越高,保費收入越多,越有利于養老金收支平衡,但如果繳費率過高,企業和職工的繳費負擔太重,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2.撫養比:是指離退休人員人數與在職職工人數之比。撫養比較小時,社會養老負擔較輕,有利于實現養老金收支平衡。3.替代率:是指參保人員辦理退休后,養老金與本地區上一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占比。替代率的高低決定了職工退休后的生活待遇水平能否跟上經濟發展步伐,將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的影響考慮在內后是否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保證基本生活質量。4.制度內供養比:養老保險制度內參保在職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金人數的比值,該指標用于衡量制度負擔。5.遵繳率:繳費職工占參保職工的比率,遵繳率=繳費職工數/參保職工數×100%(四)養老保險可持續性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GroHarlemBrundtland)為首的WECD成員在提交給聯合國的報告《OurCommonFuture》中首次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OurCommonFutur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根據世界銀行對可持續性養老保險制度界定的條件(即充足性、可負擔性、可持續性和穩健性),并結合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學界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本文將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界定為: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結構相適應的,既能滿足當代人享有基本養老金所需的資金要求,同時也不影響后代人享有基本養老金所用的資金需要,實現在基本的養老保障水平和合理繳費負擔水平下的制度自身收支平衡,并能夠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自動調適。第二節理論基礎一、福利經濟學說福利經濟學是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于1820年創立的,旨在研究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改善的關系。工業革命使得社會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的提高,但社會貧富差距也因此不斷拉大,各種社會矛盾開始凸顯。一些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研究社會資源的最優分配問題,即如何把有限的社會資源分配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得到最優利用,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福利效果,于是產生了以此為研究目的的福利經濟學。早期的福利經濟學代表人物庇古以邊際效用價值論為基礎,認為社會經濟福利的多少取決于國民收入總量的大小和國民收入在社會成員中分配的均衡度。主張收入分配均等化及政府應干預收入再分配。他認為,對于貧富程度不同的人來說,同樣一英鎊收入的效用是不同的,窮人一英鎊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鎊收入的效用,收入再分配過程中窮人得到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損失。因此,如果將富人的部分收入轉移給貧窮人的手中,從整體而言,會增加一國的社會經濟福利。舊福利經濟學主張:(1)向收入較高的富人收累計所得稅,用于增加低收入勞動者的失業補助和社會救濟金,以實現收入均等化,從而增加社會福利。(2)國家實行養老金制度,或根據最低收入標準,實施普遍補貼制度,通過有效的轉移支付來實現社會公平。20世紀30年代,羅賓斯等人認為由于每個人的感覺,福利的大小帶有主觀性,個人福利是無法計量的,更無法進行比較。新福利經濟學認為,社會福利的水平由社會所有個人福利水平決定。如果社會成員中,在不損害其他人福利的情況下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好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就會改進(也稱為帕累托改進),一個特定的養老保險制度,如果在增加收益者福利的同時,不會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狀況有所惡化,那么就可以稱為帕累托有效,從而實現了社會再分配。新福利經濟學還提出福利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經濟效率。。盡管新舊福利經濟學存在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差異,但它們都包含中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于社會保障如何均衡市場效率與社會公平的內容:一是論證競爭市場的有效性及其例外;二是認可養老保險能夠通過均衡收入再分配提高全社會福利水平。福利經濟學成為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理論基礎。二、公共產品理論公共產品是指用于滿足社會公共消費需要的物品和勞務。通常情況下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兩個特征。具體來說,它既有消費上的非競爭性,一個人人對某項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也不會減少其他人享用的數量和質量;又有受益上的非排他性,所有人都有享受公共產品的權利。公共產品可以分為純公共產品(同時滿足兩個特征)和準公共產品(滿足或者局部滿足一個特征)。公共產品理論是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理論依據。對于養老保險而言,它是以個人繳費為前提的,只有先繳費才能受益,而且受益上具有局部排他性,可以看做準公共產品:即個體在達到準入(參保)和退出(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條件后可以獲得相關服務(領取養老金)的權利。鑒于養老保險的準公共產品特征,其供給也應由政府提供有效的資源配置。三、儲蓄的生命周期理論儲蓄生命周期理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FrancoModigliani)提出,該理論認為個體消費的安排是由一生各個階段的收入、儲蓄、財富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并把個體的一生分為兩期,工作時期和退休時期。個體消費者為了合理均衡工作期和退休期的生活支出,就必須在工作時期進行儲蓄,在退休時進行負儲蓄,而消費者的儲蓄動機主要是為了實現消費效用最大化。因此,消費者的儲蓄量是他在考慮了人生的全部過程后,理性規劃的結果。從社會整體角度看,在某一時期內,同時存在就業人口和退休人口,就業人口進行正儲蓄,退休人口進行負儲蓄,就業人口數與退休人口數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總儲蓄。政府建立養老金制度,主要是基于政府在彌補市場失靈方面的作用。由于個人具有短視行為,難以合理均衡一生中的收入和支出的分配,因此政府應當通過強制性的收入轉移手段將征收的養老保險金轉移給退休者,強行在個人生命周期中配置收入,克服個人短視行為,從而增進個人效用。政府的職責是設計并建立合理的收入轉移和支出分配機制,做到公平和效率兼顧,從而實現個人在其整個生命周期收入與的均衡分配。四、代際交疊模型生命周期模型僅考慮一代人的情況,而現實中是多代并存的,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水平既取決于上一代人的儲蓄,也受即期繳費供給水平的影響。基于此,薩繆爾森(Samuelson)和戴爾蒙德(Diamond)等在生命周期假說的基礎上又創立了代際交疊模型。其主要觀點為,每個時期都同時生活著不同代人,每一代人在其生命的不同周期都會與不同代人進行交易;假定一個人只有在成年階段才工作和有收入,則其收入不僅在個人的生命周期中跨期發生轉移,而且還在不同“代”人之間發生轉移,為克服個體偏好的主觀盲目性,政府通過強制儲蓄或課稅等方式積累資金,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福利效用。在兩期迭代模型中,假設每一代人存活兩期(工作時期和退休時期),每個人時期存在年青和年老兩“代”人;同時假設每期產品在期末生產出來,工資和利息在期末支付,消費也在期末進行,即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血壓的診斷分級及護理
- 人教版新課標A必修2第四章 圓與方程4.3 空間直角坐標系教案
- 安全監管培訓
-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了解我們的學校教學設計2 北師大版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網絡改變世界教案
- 人教部編版第二課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設計
- 餐飲盤點流程培訓
- 2024中國移動河北公司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利用周長解決問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數學三年級上冊人教版
- 工作票簽發人培訓
- 提高術前抗生素執行時間的正確率品管圈
- 辯字的字理課件
-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廠房租賃合同參考
- 高壓配電房點檢表
- 民法典之繼承編法律講座PPT
- 周圍神經損傷教案
-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任務書及例題
- 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課件)
-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療指南
- YY/T 0165-2016熱墊式治療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