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統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01講核心(解析版)_第1頁
解析:統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01講核心(解析版)_第2頁
解析:統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01講核心(解析版)_第3頁
解析:統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01講核心(解析版)_第4頁
解析:統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01講核心(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一: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1.希臘城邦(1)范圍:包括希臘半島(主體)、愛琴海諸島等地區。(2)特點: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適宜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3)文明:產生于愛琴海地區,愛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此后進入荷馬時代。(4)興起: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斯巴達是最大的城邦。(5)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參軍打仗是公民的義務;城邦各項活動都以公民為主體。2.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經過幾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體。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民主達到全盛,奴隸制政治發展到高峰。(2)表現:雅典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主席團由各地抽簽產生,主席團主席也經抽簽產生;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伯里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3)局限: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3.亞歷山大帝國(1)興起: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2)東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東征,先后打敗波斯帝國、埃及,進入兩河流域,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3)成果:建立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4)局限性: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5)積極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帝國境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二: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1.羅馬城邦(1)建國: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2)統治: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設立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頒布了《十二銅表法》。(3)擴張: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隨后戰勝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4)危機: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使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2.羅馬帝國(1)政權更迭:公元前49年,凱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屋大維成為最后的勝利者,他首創“元首制”,掌握最高統治實權。(2)建國: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屋大維采取了許多措施解決矛盾,羅馬帝國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時代。(3)擴張: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3.羅馬帝國衰亡(1)原因: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日耳曼人侵入羅馬帝國。(2)滅亡: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三:希臘羅馬古典文化1.文學和雕塑(1)文學:《荷馬史詩》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2)雕塑: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2.建筑藝術(1)希臘:體現在神廟建筑,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2)羅馬:特點是石拱門、穹頂等。代表性建筑有羅馬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和萬神廟等。3.哲學和法學(1)哲學: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蘇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2)法學:《十二銅表法》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萬民法、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4.公歷的緣起: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儒略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雅典的民主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隨之發展到高峰。(2)民主政治的內容:①伯利克里主政時期,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這些主席團由各地抽簽產生,主席團主席也經抽簽產生。②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行使權利。③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里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3)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1)消極: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2)積極: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亞歷山大在帝國境內建造了幾十座新城,這些城市后來成為新的經濟文化中心。點撥: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屬于暴力沖突促進文明交流的事例。【練經典01】(2021·江西·于都縣寬田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1.下圖所示的權力機構組織形式出現在()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巴比倫【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圖片可以得出結論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結合所學知識,這種情況出現在古代雅典,C項正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華中師范大學海南附屬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2.公元前2千紀這里曾誕生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公元前8-6世紀,城邦逐漸發展起來。它們數量眾多,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與上述材料相關的古代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文明C.古巴比倫文明 D.古羅馬文明【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這里曾誕生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公元前8-6世紀,城邦逐漸發展起來。它們數量眾多,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8-6世紀,希臘城邦逐漸發展起來。它們數量眾多,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享有民主權利的僅是成年男性,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B項正確;古埃及文明誕生于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誕生于兩河流域,古羅馬文明興起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與題意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2·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九年級期中)3.公元前8世紀,希臘城邦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孕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搖籃。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發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積小,公民有更多機會直接參政 B.獨立自治使城邦民主發展具有連續性C.商品經濟發達,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D.希臘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觀念的影響【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希臘商品經濟發達,開闊了人們的眼界,為希臘民主政治的建立與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C項正確;ABD項都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江蘇·沭陽如東實驗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4.如圖所示撲克牌中的人物征服并統一了希臘,滅亡了埃及、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國。“他”是()A.凱撒 B.查理曼 C.屋大維 D.亞歷山大【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統一了希臘,滅亡了波斯帝國、埃及,足跡遠達印度”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個人物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D項正確;凱撒、屋大維沒有滅亡希臘,排除AC項;查理曼是法蘭克國王,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排除B項。故選D項。(2022·山東省成武縣育青中學九年級期中)5.亞歷山大利用與征服地區上層聯姻,為他東征爭取到了合作者;為馬其頓將土和波斯人舉行婚禮,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西方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從中可知亞歷山大東征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是()A.軍隊力量的強大 B.希臘文化的影響 C.統帥的身先士卒 D.融貫東西的政策【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亞歷山大利用與征服地區上層的聯姻,為他東征爭取到了合作者;為馬其頓將土和波斯人舉行婚禮,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西方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可知,亞歷山大東征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是融貫東西的政策,D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涉及軍隊力量,排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出希臘文化的影響,排除B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出統帥的身先士卒,排除C項。故選D項。【技巧總結】掌握對亞歷山大東征的正確評價,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對亞洲文明造成一些毀壞性的破壞,但是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人移民到了西亞,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西方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經這一途徑,希臘和與東方文化獲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機會。◆《十二銅表法》(1)時間:公元前450左右(2)內容:成文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3)意義:《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羅馬帝國(1)時間: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2)人物:屋大維(3)羅馬帝國的擴張結果: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點撥:《十二銅表法》出現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練經典02】(2022·天津北辰·九年級期中)6.“無論是對中世紀和近現代的西方法學,還是對亞非拉國家的現行法律體制,羅馬法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的成文法被稱為()A.《十二銅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C.《法理概要》 D.《羅馬民法大全》【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50-前449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成文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A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時的法典,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理概要》是拜占庭帝國時整理編成,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理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的統稱,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2022·天津北辰·九年級期中)7.最近騰訊上的一則新聞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從古羅馬的衰落,看金融對國家興衰的影響》。文章論述了古羅馬的興衰史,你認為文中不可能提及()A.《十二銅表法》讓古羅馬共和國量刑定罪有了法律依據 B.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古羅馬共和國 C.凱撒建立了羅馬帝國 D.羅馬帝國版圖最鼎盛時,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屋大維首創元首制,羅馬進入帝國時期。C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時期頒布的。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斯巴達克起義嚴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羅馬帝國在公元二世紀的時候,地中海成為其內湖。羅馬帝國成為西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

(2022·四川成都·九年級期中)8.公元前28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元首”稱號。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從此,元首和執政官合二為一。該材料反映出屋大維建立的是哪個帝國?()A.羅馬共和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元首”稱號”、“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故該材料反映出屋大維建立的是羅馬帝國,C項正確;羅馬共和國不是“帝國”,排除A項;亞歷山大帝國建立者的亞歷山大大帝,排除B項;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者是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排除D項。故選C項。(2022·湖南·岳云中學九年級期中)9.建立元首制,掌握羅馬最高權力,建立羅馬帝國的是()A.伯里克利 B.凱撒 C.屋大維 D.斯巴達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建立,C項正確;伯里克利故古希臘政治家,凱撒、斯巴達克是羅馬共和國代表人物,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吉林長春·九年級期中)10.下列歷史事件發生于羅馬帝國時期的是()A.凱撒被任命為終身獨裁官 B.地中海成為了國家的“內湖”C.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 D.滅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答案】B【解析】【詳解】2世紀,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B項正確;公元前49年,曾經擔任羅馬執政官和地方總督的凱撒,率領軍隊進攻羅馬城,打敗對手,控制了元老院。后來,元老院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不久,凱撒被謀殺,內戰又起,發生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A項;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雖然最終遭到血腥鎮壓,但它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排除C項;羅馬滅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的霸主,發生在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技巧總結】識記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法制成就和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人物。◆希臘、羅馬建筑的杰作(1)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建筑的典型代表。(2)羅馬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和萬神廟是古羅馬建筑的典型代表。◆古希臘哲學和文學成就1.古希臘的哲學成就(1)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2)蘇格拉底思考轉向人類社會,這位哲學家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3)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他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2.古希臘的文學成就《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點撥:羅馬共和國時期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歷法,稱“儒略歷”。“儒略歷”是今天公歷的基礎。【練經典03】(重慶市梁平區梁山初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11.下列各文明的連線搭配正確的是()A.尼羅河流域——古埃及——種姓制度B.兩河流域——古印度——《漢謨拉比法典》C.愛琴海——古希臘——《荷馬史詩》D.地中海——古羅馬——象形文字【答案】C【解析】【詳解】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的巴爾干半島,東臨愛琴海,海岸線曲折,古希臘文明的興盛是以海洋為依托的,是一種典型的海洋文明,了解古希臘早期社會可以閱讀《荷馬史詩》,C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其標志性建筑是金字塔,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排除A項;《漢謨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而不是古代印度,排除B項;古羅馬在意大利半島,位于地中海中部,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主要成就,排除D項。故選C項。(2022·重慶市江津白沙中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12.西方有句古諺:“如果一個人到了羅馬而不去看看萬神殿,那么他來的時候是頭蠢驢,去的時候還是頭蠢驢,這反映了()A.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B.古羅馬建筑藝術的輝煌成就C.古希臘建筑藝術的輝煌成就 D.古羅馬的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萬神殿是羅馬建筑的代表性建筑,題干體現了古羅馬建筑藝術的輝煌成就,B項正確;萬神殿屬于建筑藝術,與民主政治無關,排除AD項;古希臘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雅典帕特農神廟,排除C項。故選B項。(2022·黑龍江·拜泉縣第三中學九年級期中)13.他是古希臘“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提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科學。“他”是()A.伯里克利 B.德謨克利特 C.亞里士多德 D.亞歷山大【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的名言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他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C項正確;伯里克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頂峰,排除A項;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