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能家居安全與控制操作手冊The"SmartHomeSafetyandControlOperationManual"isacomprehensiveguidedesignedforuserswhowanttoensurethesecurityandefficientoperationoftheirsmarthomes.Itcoversawiderangeoftopics,fromsettingupandconfiguringsmartdevicestounderstandingthevarioussecuritymeasuresinplace.Thismanualisparticularlyusefulforhomeowners,renters,andanyoneinterestedinintegratingsmarttechnologyintotheirlivingspaces.Thismanualisapplicableinvariousscenarios,includingnewsmarthomeinstallations,troubleshootingcommonissues,andforthoselookingtoenhancetheirexistingsmarthomesetup.Whetheryouareatech-savvyindividualorsomeonenewtosmarthometechnology,thismanualprovidesstep-by-stepinstructionstohelpyounavigatethroughthecomplexitiesofmanagingasmarthome.Therequirementsoutlinedinthe"SmartHomeSafetyandControlOperationManual"includeunderstandingbasicsmarthometerminology,followingsafetyguidelinesfordeviceinstallationandmaintenance,andfamiliarizingoneselfwiththeuserinterfaceandcontroloptionsforeachsmartdevice.Usersareencouragedtofollowthemanual'sguidelinestoensuretheirsmarthomeisbothsecureanduser-friendly.智能家居安全與控制操作手冊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智能家居概述1.1智能家居的定義智能家居,是指通過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將家庭中的各種設備(如照明、空調、音響、家電等)進行集成,實現家庭設備的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從而為用戶提供舒適、便捷、安全、節能的居住環境。智能家居系統不僅能夠滿足用戶對家居生活的基本需求,還能通過數據分析與優化,提升居住體驗,實現家庭與外部世界的智能互聯。1.2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以下為幾個主要方向:(1)系統集成化:智能家居系統將逐漸向集成化方向發展,實現家庭內部各種設備的無縫對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個性化定制: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智能家居系統將提供更多個性化定制服務,滿足用戶在生活習慣、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差異。(3)人工智能化:智能家居系統將融入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如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實現更智能的人機交互。(4)網絡化發展:5G、物聯網等技術的普及,智能家居系統將實現更廣泛的網絡覆蓋,提高設備的連接速度和穩定性。(5)安全性提升:智能家居系統將更加注重安全性,采用加密技術、安全認證等手段,保證用戶隱私和設備安全。(6)節能環保:智能家居系統將致力于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綠色環保的家居生活。(7)跨界融合:智能家居產業將與其他行業如醫療、教育、娛樂等跨界融合,形成更多創新性應用場景。第二章智能家居安全策略2.1安全加密技術智能家居系統中的安全加密技術是保障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核心環節。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安全加密技術:(1)對稱加密技術:對稱加密技術使用相同的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常見的對稱加密算法有AES、DES、3DES等。對稱加密技術在保障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較高效率。(2)非對稱加密技術:非對稱加密技術使用一對密鑰,分別為公鑰和私鑰。公鑰用于加密數據,私鑰用于解密數據。常見的非對稱加密算法有RSA、ECC等。非對稱加密技術在保障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較好的抗攻擊能力。(3)混合加密技術:混合加密技術結合了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優勢,首先使用對稱加密算法加密數據,然后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加密對稱密鑰。常見的混合加密算法有IKE、SSL/TLS等。2.2數據保護措施為了保障智能家居系統中數據的安全,以下幾種數據保護措施應當得到重視:(1)數據加密存儲:對存儲在智能家居設備中的敏感數據進行加密,以防止數據泄露。(2)數據訪問控制:限制用戶對智能家居系統中敏感數據的訪問權限,保證數據安全。(3)數據備份與恢復:定期對智能家居系統中的重要數據進行備份,并在數據丟失或損壞時進行恢復。(4)數據銷毀:當智能家居設備淘汰或不再使用時,保證設備中的數據被徹底銷毀,防止數據泄露。2.3安全認證與授權安全認證與授權是智能家居系統中用戶身份管理和權限控制的關鍵環節。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安全認證與授權方法:(1)密碼認證:用戶通過輸入正確的密碼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采用復雜的密碼策略,如密碼長度、字符種類等。(2)生物識別認證:利用用戶的生物特征(如指紋、面部識別等)進行身份認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3)雙因素認證:結合密碼認證和生物識別認證,提高身份認證的安全性。(4)權限控制:根據用戶身份和權限,對智能家居系統中的設備、數據進行訪問控制。(5)動態權限管理:根據用戶行為、時間等因素,動態調整用戶權限,提高系統安全性。通過以上安全策略的實施,可以有效保障智能家居系統的安全,為用戶帶來便捷、安全的智能生活體驗。第三章智能家居控制操作基礎3.1智能家居系統構成智能家居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1)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智能家居系統的核心部分,負責協調和管理各個設備之間的通信與控制。控制中心可以是一個處理器,也可以是一個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2)傳感器設備:傳感器設備負責收集家居環境中的各種信息,如溫度、濕度、光線、聲音等。傳感器設備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線傳感器、煙霧傳感器等。(3)執行設備:執行設備負責執行控制中心下達的指令,如開關燈光、調節空調溫度等。執行設備包括智能插座、智能開關、智能窗簾等。(4)通信網絡:通信網絡是智能家居系統中各個設備之間進行信息傳輸的通道。通信網絡可以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如WiFi、藍牙、ZigBee等,也可以采用有線通信技術,如以太網、串口等。(5)應用軟件:應用軟件負責提供用戶與智能家居系統之間的交互界面,用戶可以通過應用軟件對家居設備進行監控和控制。3.2控制設備連接與配置(1)設備連接:將控制設備與智能家居系統連接,保證設備能夠與控制中心進行通信。連接方式包括有線連接和無線連接。有線連接需使用相應的通信接口,如RJ45、USB等;無線連接需將設備與智能家居系統的WiFi、藍牙等無線網絡進行配對。(2)設備配置: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添加設備,并對設備進行參數設置。配置過程如下:a.打開智能家居系統的控制中心應用軟件。b.在應用軟件中選擇添加設備,按照提示進行操作。c.輸入設備的相關參數,如設備名稱、設備類型、通信協議等。d.確認設備添加成功,并在應用軟件中查看設備狀態。3.3常用控制指令與操作(1)開關控制:通過智能家居系統,用戶可以遠程控制家居中的燈光、插座等設備的開關狀態。a.打開控制中心應用軟件。b.選擇需要控制的設備。c.開關按鈕,即可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控制。(2)調節控制:用戶可以遠程調節家居中的空調、窗簾等設備的運行狀態。a.打開控制中心應用軟件。b.選擇需要調節的設備。c.根據需求調整設備參數,如溫度、亮度等。d.確認按鈕,即可實現對設備的調節控制。(3)場景控制:用戶可以自定義場景,實現一鍵控制多個設備。a.打開控制中心應用軟件。b.選擇“場景”功能。c.添加新場景,并為場景命名。d.添加場景中需要控制的設備,并設置設備參數。e.保存,即可創建場景。f.在應用軟件中場景名稱,即可一鍵控制場景中的所有設備。(4)定時控制:用戶可以設置定時任務,實現設備的自動控制。a.打開控制中心應用軟件。b.選擇“定時任務”功能。c.添加新任務,并為任務命名。d.設置任務執行的時間、設備以及操作類型。e.保存,即可創建定時任務。f.定時任務執行時,系統將自動按照設置對設備進行控制。第四章家庭網絡配置與管理4.1家庭網絡拓撲結構家庭網絡拓撲結構是指家庭內部各個網絡設備之間的連接關系。典型的家庭網絡拓撲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星型拓撲:以路由器或交換機為中心,各個設備通過網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到中心設備,形成一個星型結構。這種拓撲結構簡單易管理,但中心設備的故障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2)環型拓撲:各個設備通過網線連接成一個環狀,數據在環內循環傳輸。這種拓撲結構適用于設備數量較少的家庭網絡,但擴展性較差。(3)總線型拓撲:所有設備通過網線連接到一條總線上,數據在總線上廣播傳輸。這種拓撲結構適用于設備數量較多的家庭網絡,但容易受到總線故障的影響。4.2網絡設備配置家庭網絡設備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換機、無線接入點等。以下為網絡設備的配置步驟:(1)路由器配置:連接路由器與電腦,通過瀏覽器輸入路由器管理界面地址,登錄后進行以下配置:設置上網方式:根據運營商提供的接入方式,如撥號上網、靜態IP等,進行相應配置;配置無線網絡:設置無線網絡名稱(SSID)、密碼,選擇加密方式;開啟路由器防火墻功能,提高網絡安全;設置路由器管理賬號和密碼,保證管理界面安全。(2)交換機配置:連接交換機與電腦,通過瀏覽器輸入交換機管理界面地址,登錄后進行以下配置:設置VLAN,實現不同設備間的隔離;配置端口鏡像,便于監控網絡流量;設置風暴控制,防止網絡風暴;配置QoS,優化網絡帶寬分配。(3)無線接入點配置:連接無線接入點與電腦,通過瀏覽器輸入無線接入點管理界面地址,登錄后進行以下配置:設置無線網絡名稱(SSID)、密碼,選擇加密方式;配置無線接入點工作模式,如接入點、橋接等;配置無線接入點管理賬號和密碼,保證管理界面安全。4.3網絡安全防護家庭網絡安全是保障智能家居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以下為家庭網絡安全防護措施:(1)更改默認管理賬號和密碼:為防止惡意攻擊者通過默認賬號和密碼入侵網絡設備,應及時更改設備管理賬號和密碼,并保證密碼復雜度。(2)關閉網絡設備的WPS功能:WPS(WiFiProtectedSetup)功能存在安全漏洞,易被攻擊者利用。建議關閉該功能,使用更安全的加密方式。(3)定期更新設備固件:網絡設備廠商會定期發布固件更新,以修復已知的安全漏洞。用戶應定期檢查設備固件版本,并及時更新。(4)開啟防火墻功能:在網絡設備上開啟防火墻功能,限制不必要的網絡訪問,提高網絡安全。(5)使用VPN加密:在家庭網絡中使用VPN(虛擬專用網絡)加密技術,保護數據傳輸安全。(6)定期檢查網絡設備狀態:通過查看設備日志、監控流量等方法,及時發覺異常情況,采取相應措施。(7)防范惡意軟件和病毒: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掃描設備,防范惡意軟件和病毒入侵。第五章智能家居設備安裝與調試5.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5.1.1確認設備清單在安裝智能家居設備前,首先應詳細核對設備清單,保證所有設備齊全,包括控制器、傳感器、執行器、通信模塊等。5.1.2閱讀設備說明書認真閱讀設備說明書,了解設備的功能、參數、安裝方法和注意事項,保證安裝過程中操作正確。5.1.3準備工具和材料準備好安裝過程中所需的工具,如螺絲刀、扳手、電筆等。同時準備好相關材料,如連接線、固定件等。5.1.4確定安裝位置根據家居布局和設備功能,確定各設備的安裝位置,保證設備安裝后能夠發揮最佳效果。5.2設備安裝流程5.2.1控制器安裝將控制器安裝在預先確定的位置,保證控制器與各設備之間的通信暢通。安裝過程中,注意連接線的接口和方向,避免接錯。5.2.2傳感器安裝根據傳感器的類型和功能,將其安裝在合適的位置。例如,溫度傳感器應安裝在室內溫度變化較大的位置,光線傳感器應安裝在光線充足的位置。5.2.3執行器安裝執行器的安裝位置應便于操作和觀察。安裝時,注意連接線的接口和方向,保證執行器能夠正常工作。5.2.4通信模塊安裝將通信模塊安裝在各設備上,保證設備之間的通信正常。安裝過程中,注意連接線的接口和方向。5.3設備調試與優化5.3.1設備調試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設備調試。檢查設備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如控制器是否能夠接收和發送指令,傳感器是否能夠準確檢測環境變化,執行器是否能夠正常執行操作等。5.3.2系統集成將各設備集成到一個統一的系統中,保證系統運行穩定。在此過程中,注意檢查設備之間的通信是否暢通,系統是否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智能控制。5.3.3優化系統功能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對系統進行優化。例如,調整傳感器靈敏度,優化控制器算法,提高執行器響應速度等。5.3.4用戶培訓為用戶提供系統操作培訓,保證用戶能夠熟練掌握智能家居系統的使用方法。同時指導用戶如何進行設備維護和故障排除。第六章智能家居場景應用6.1家庭安防6.1.1防護措施在家庭安防場景中,智能家居系統通過集成各類傳感器、攝像頭及報警設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門窗感應:當有非法入侵時,門窗感應器會立即發出警報,并通過智能家居系統通知用戶。(2)人體紅外感應:在夜間或無人在家時,人體紅外感應器可實時監測到室內動態,一旦發覺異常,立即報警。(3)煙霧報警:煙霧報警器可在火災發生初期及時發出警報,降低損失。(4)燃氣報警:燃氣報警器實時監測燃氣泄漏情況,一旦發覺異常,立即報警并切斷燃氣供應。6.1.2報警處理當家庭安防系統檢測到異常情況時,用戶可通過以下方式處理:(1)遠程報警:用戶可設置手機APP或電腦端報警通知,實時接收家庭安防系統的報警信息。(2)自動報警:智能家居系統可自動撥打預設的電話或發送短信通知用戶。(3)聯動報警:當家庭安防系統檢測到異常時,可聯動其他智能家居設備,如開啟照明、關閉窗簾等,提高安全性。6.2智能照明6.2.1照明設備智能家居照明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設備:(1)智能開關:用戶可通過語音、手機APP或物理按鍵控制燈光的開關。(2)智能調光:用戶可調整燈光的亮度,實現節能照明。(3)智能色溫:用戶可根據需求調整燈光色溫,營造舒適的氛圍。6.2.2照明場景智能家居照明系統支持以下幾種場景:(1)日常模式:自動調節燈光亮度、色溫,適應不同時間段的需求。(2)節日模式:自動開啟燈光裝飾,營造節日氛圍。(3)睡眠模式:自動關閉室內照明,降低能耗,保證睡眠質量。6.3家庭娛樂6.3.1娛樂設備智能家居娛樂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設備:(1)智能音響:用戶可通過語音控制播放音樂、新聞、廣播等。(2)智能電視:用戶可通過語音、手機APP或遙控器控制電視播放內容。(3)智能投影:用戶可遠程控制投影儀,實現一鍵開關、調節亮度等功能。6.3.2娛樂場景智能家居娛樂系統支持以下幾種場景:(1)觀影模式:自動調節燈光、音量,營造影院式觀影體驗。(2)音樂模式:自動開啟音響,播放用戶喜歡的音樂。(3)游戲模式:自動調整燈光、音量,為用戶帶來沉浸式游戲體驗。第七章智能家居語音控制7.1語音識別技術7.1.1技術概述語音識別技術是一種將人類語音信號轉換為機器可識別的文本或命令的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語音識別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自然的交互方式。本節將介紹語音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歷程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7.1.2基本原理語音識別技術主要包括聲學模型、和解碼器三個部分。聲學模型負責將語音信號轉換為聲譜圖,用于預測句子中的單詞或短語,解碼器則根據聲譜圖和預測的結果文本。7.1.3發展歷程語音識別技術經歷了從規則方法到深度學習方法的發展。早期語音識別主要采用基于規則的方法,但識別效果較差。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語音識別準確率得到了顯著提高,逐漸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核心技術。7.1.4應用現狀目前國內外多家企業研發了具有較高識別準確率的語音識別引擎,如百度語音識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等。這些引擎已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設備,為用戶提供便捷的語音交互體驗。7.2語音控制設備7.2.1設備類型語音控制設備主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投影儀等。這些設備通過內置或外接麥克風,接收用戶語音指令,實現設備的控制。7.2.2設備連接智能家居語音控制設備通常需要與互聯網連接,以實現與云端的語音識別引擎的交互。連接方式包括WiFi、藍牙、以太網等。7.2.3設備兼容性為了保證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夠實現語音控制,設備制造商需遵循相關協議,保證設備之間的兼容性。7.3語音控制應用場景7.3.1家庭場景在家庭環境中,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控制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設備,實現音樂播放、電視節目切換、電影播放等功能。7.3.2辦公場景在辦公環境中,語音控制可以應用于智能投影儀、智能燈光等設備,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會議紀要、燈光調節等功能。7.3.3出行場景在出行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控制智能導航設備,實現導航、路況查詢等功能,提高駕駛安全性。7.3.4生活服務場景在生活服務場景中,語音控制可以應用于智能家居設備,如智能門鎖、智能空調等,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如遠程開鎖、調節室內溫度等。第八章智能家居遠程控制8.1遠程控制原理智能家居遠程控制技術是基于網絡通信和物聯網技術的一種智能控制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互聯網將智能家居設備與用戶的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連接起來,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遠程監控和控制家中設備。遠程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1)設備接入網絡:智能家居設備需要連接到家庭局域網,并具備聯網功能,以便與互聯網進行通信。(2)數據傳輸:通過HTTP、TCP/IP等網絡協議,將設備的狀態信息和控制指令在用戶終端和智能家居設備之間進行傳輸。(3)服務器處理:智能家居系統服務器負責接收用戶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并將指令轉發給相應的智能家居設備。(4)設備響應:智能家居設備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據指令執行相應的操作,如開關燈、調節溫度等。8.2遠程控制設備智能家居遠程控制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網關:作為智能家居系統的核心設備,負責連接家庭局域網和互聯網,實現設備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傳輸。(2)智能家居設備:如智能燈泡、智能插座、智能門鎖等,具備聯網功能,可遠程控制。(3)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用于用戶遠程監控和控制智能家居設備。(4)服務器:智能家居系統服務器,負責處理用戶指令,并轉發給相應設備。8.3遠程控制操作流程以下是智能家居遠程控制的操作流程:(1)用戶注冊與登錄:用戶需在智能家居系統平臺注冊賬號并登錄,以便進行遠程控制。(2)設備添加與綁定:用戶在移動終端上添加智能家居設備,并將其與賬號綁定,實現設備與用戶之間的關聯。(3)設備狀態查詢:用戶可以實時查看智能家居設備的狀態,如開關狀態、溫度、濕度等。(4)控制指令發送:用戶在移動終端上發送控制指令,如開關燈、調節溫度等。(5)服務器處理指令:智能家居系統服務器接收用戶發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據指令類型將其轉發給相應的設備。(6)設備響應:智能家居設備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執行相應的操作,并將操作結果反饋給用戶。(7)異常處理:若設備出現故障或異常,系統會及時通知用戶,并提供相應的故障處理建議。(8)安全防護:為保證用戶隱私和設備安全,智能家居系統采用加密通信、身份認證等技術,防止惡意攻擊和數據泄露。第九章智能家居系統維護與故障處理9.1系統維護方法9.1.1定期檢查硬件設備為保證智能家居系統的正常運行,用戶應定期對硬件設備進行檢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檢查電源線路,保證設備供電正常;(2)檢查網絡線路,保證設備與家庭網絡連接穩定;(3)檢查設備外觀,保證設備無損壞、變形等情況;(4)檢查設備運行狀態,如溫度、噪音等,保證設備工作在正常范圍內。9.1.2軟件更新與升級用戶應關注智能家居系統軟件的更新與升級,定期進行以下操作:(1)檢查系統版本,保證使用最新版本;(2)更新系統補丁,提高系統安全性;(3)優化系統功能,提升用戶體驗。9.1.3數據備份與恢復為防止數據丟失,用戶應定期進行數據備份,并在需要時進行恢復操作:(1)備份用戶數據,如設備配置、用戶習慣等;(2)備份系統日志,以便于故障排查;(3)遇到故障時,根據備份文件恢復系統。9.2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9.2.1硬件故障(1)設備無法啟動:檢查電源線路,確認設備供電正常;(2)設備損壞:聯系售后服務,進行維修或更換;(3)設備運行異常:檢查設備溫度、噪音等,排查故障原因,必要時聯系售后服務。9.2.2網絡故障(1)設備無法連接網絡:檢查網絡線路,保證設備與家庭網絡連接穩定;(2)網絡速度慢:檢查家庭網絡帶寬,優化網絡設置;(3)網絡中斷:重啟路由器,檢查網絡設備。9.2.3軟件故障(1)系統崩潰:重啟設備,恢復系統;(2)功能異常:檢查系統版本,更新補丁;(3)系統卡頓:清理系統緩存,優化系統設置。9.3系統升級與優化9.3.1系統升級(1)關注官方發布的系統版本更新信息;(2)根據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年級數學下冊 5 三角形第6課時 多邊形的內角和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活動三《紙橋承重》(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銀行案件警示教育課件
- 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1章 有理數1.2 數軸、相反數和絕對值第1課時 數軸教學設計 (新版)滬科版
- 感謝培訓班老師
-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月球》全部教學設計(共4課時) -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科學 青島版
- 第3課 神奇美圖-循環嵌套與規則圖形設計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粵教清華版初中信息技術九年級下冊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花的學校教學設計及反思
- 2024年秋新牛津譯林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課件 Project 1 Project 1
- 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lingWelcome to the unit教案及反思
- Unit7詞匯表講解2024-2025學年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城市商業綜合體運營管理方案
- 道路救援公司規章制度
- DZ∕T0312-2018 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正式版)
-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 第12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 材料的灼熱絲可燃性指數(GWFI)試驗方法
- 19.1.1 變量與常量(教學設計)
- 譯林版六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模擬試卷(含答案及解析)
- MOOC 數字邏輯電路實驗-東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模擬導游》課件-2.10氣象景觀導游要領
-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 (正式版)JBT 9638-2024 汽輪機用聯軸器等重要鍛件 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