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_第1頁
人教版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_第2頁
人教版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_第3頁
人教版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_第4頁
人教版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課時課程標準1.運用地圖簡要評價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特點。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特點。3.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學習目標1能夠運用地圖說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及其顯著的區位優勢。學習目標2理解長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學習目標3學習“魚米之鄉”,了解農業的發展。學習目標4學習長江中下游地區工業的分布及其發展。學習目標5學習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主要城市的發展。武漢南京上海顯著的區位優勢新知1優越的自然條件新知2

“魚米之鄉”新知3

沿江工業地帶新知4

人口和城市密集新知5沿江工業地帶新知4讀圖,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指出長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工業基地,找出主要的工業城市。沿江工業地帶新知4

依托長江干支流便利的航運及沿岸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等優勢條件,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我國最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以長沙、武漢、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為中心的工業基地。武漢南京杭州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可以互相討論下,但要小聲點沿江工業地帶新知4“汽車工業走廊”——上海、南京、武漢等“鋼鐵工業走廊”——上海寶山、安徽馬鞍山、湖北武漢等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1.找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幾大城市群?2.本區人口規模超過500萬的城市有哪些?

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長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慶長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漢長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

武漢地處長江、漢江和京廣鐵路交會處,歷來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經成為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

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地處我國長江沿江地帶和東部沿海地帶所構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結合部,具有強大的聚集和輻射作用。長江三角洲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其中上海是核心。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2010年上海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浦東國際機場是我國三大國際機場之一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上海證券交易所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浦東新區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思考1、試著總結長江中下游的自然條件、農業、工業的特點。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眾多。農業:本區是我國稻谷和淡水魚主產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工業: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思考2、長江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發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請你舉三個不同方面的例子。農業:長江及其支流沖積形成的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蘇皖沿江平原等地區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給本區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工業:豐富的水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必需原料。交通:本地區地勢地平,江面寬闊,河網密布,河湖眾多,利于發展內河航運,交通便利為商品農業與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人口與城市密集新知5思考3、以武漢、上海為例,說明長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發展的特點。沿江、沿海、沿交通線發展。1.上海是我國最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之一,其鋼鐵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A.附近有豐富的鐵礦資源B.有便利的水陸交通和廣闊的消費市場C.附近有豐富的煤炭資源D.人口稀少、交通閉塞B2.針對長江各段自然條件差異,中下游不適宜發展()A.內河航運業B.淡水養殖業

C.水電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