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節內環境的穩態
0目標導航
課程標準課標解讀
1、討論自己在吃了過咸食物和大量喝純凈水后的尿量
變化,說明內環境的變化會引發機體的自動調節,以維
概念1生命個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各
持內環境的穩態。
結構協調統一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
2、閱讀教材第19頁“與社會的聯系”的內容,通過分析、
并通過一定的調節機制保持穩態
討論,說明機體不同器官、系統協調統一地共同完成各
1.2內環境的變化會引發機體的自動調
項生命活動,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闡明機體通過
節,以維持內環境的穩態
調節作用保持自環境的相對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
1.2.1以血糖、體溫、pH和滲透壓等為例,
命活動。分析教材血漿、組織液、淋巴的關系示意圖,
闡明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保持區環境的相對
說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細胞外液共同構成高等動物
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并能對內環境有較深刻的理
1.2.2舉例說明機體不同器官、系統協調統
解。
一地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是維持內環
3、通過思考、討論人胰島功能出現障礙時,就會引起
境穩態的基礎
血糖含量升高,說明機體不同器官、系統協調統一地共
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菸礎。
【學習目標】
1.闡明機體通過調節作用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2.舉例說明機體不同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
礎。
3.嘗試進行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的探究活動。
【任務驅動】如果人體長時間在密閉的空調環境下進行工作、學習和生活,會導致相關的空源病癥
狀發生。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表現,多見于患者出現鼻塞、頭暈、打噴嚏、耳鳴、乏力、皮膚干饅、容
易過敏。
從外界炎熱的環境進入空調房間一段時間內,體溫會隨房間溫度的降低下降嗎?
一個人在一日內不同時間段體溫相同嗎?體溫的日變化有什么規律?
長時間在密閉空調房間工作、學習和生活,為什么會得空調病?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課前導學
1.內環境的動態變化
(1)實驗探究——模擬生物維持pH的穩定
【實驗原理】通過向自來水、緩沖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段或堿引起pH的不同變化,對比說
明在一定范圍內生物材料的性質與緩沖液相似,生物體的pH維持相對穩定與其含有緩沖物
質有關。
【材料用具】
①生物材料:肝勻漿、馬鈴薯勻漿、動物血漿、用水5:1稀釋的雞蛋清。
②試劑:pH=7磷酸緩沖液、O.lmol/LHCL>O.lmol/LNaOHo
③用具:防護手套、50ml燒杯、50ml量筒、彩色鉛筆、廣泛pH試紙和精密pH試紙、攝
子1把。
【方法步驟】
10滴、15滴、20滴、25滴、30滴時,分別測pH,并傳記錄;d.充分洗滌燒杯,重復上述
步驟,不同的是,這次滴加的是O.lmol/LNaOH,作好記錄。
③充分沖洗燒壞,用緩沖液代替自來水,重復步驟②,記錄結果。
④充分沖洗燒壞,用幾種生物材料分別代替自來水,重復步驟②,記錄結果。
【結果分析】
組別圖示結果
自來水的pH
________________加戈
?**滴加HCI后,自來水的pH逐漸____,
自來水組7
I加酸滴加NaOH后,自來水的pH逐漸____
1i1i11
051015202530
滴tCHCI或NaOH的滴數
緩沖液的pH
無論是滴加HCI還是NaOH,緩沖液和
7
緩沖液組、加酸
生物材料的pH均____________
111V1■
O51015202530
滴加HC1或N.OH的施教
生方材料的pH
生物材料弓
¥51015202530
清加HCI或N?OH的滴數
在一定范圍內,生物材料的性月殳類似于緩沖液而不同于自來水,這說明
結果分析
(2)內環境的穩態
①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
相對■穩定狀態。
②實質:內環境的和處于動態平衡中。
③影響因素:外因——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內因:體內細胞不斷進行的代謝活動。
2.對穩態機制的認識
(1)穩態的基礎:人體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
(2)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
①最初推斷(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內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依賴的調節。
I
②經典解釋(美國生理學家坎農)一內環境穩態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
過機體的各種相官、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
I
③現代觀點-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3)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的。當外界環境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
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危及健康。
3.內環境穩態的意義
內環境檢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新陳代謝過程發生許多復雜的酶促反應,
而酹促反應要求的理化條件是比較嚴格的。
(1)適宜的溫度、酸堿度和某些離子濃度是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的基本條件。
(2)滲透壓是維持組織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重要因素。
(3)正常的血糖濃度和血氧含量是供給機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趣知識精講
A
言、知識點()1血漿pH維持穩態的機制
人體內環境中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主要的是HCO37H2co3,其次還有HPO427H2P。4一等,
可以將內環境的pH維持在一定范圍內。當劇烈運動時,肌肉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和H2cCh
乳酸進入血液后,可與血液中的NaHCCh發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H2co3。H2cO3是一種
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H20。血液中的CO?增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運動增強,增
加通氣量,從而將CO?排出體外,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當乳酸鈉進入血液后,與血
液中的H2c03發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排出。這樣由于血液中緩
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
1.實驗目的:通過比較自來水、緩沖液和肝勾漿在加入酸或堿pH的變化,推測生物體是如
何維持pH穩定的。
2.實驗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酸或堿,緩沖對(如HPO/-/H2Po[)能使溶液的pH變化減弱;
與自來水相比,生物組織的勻漿更類似緩沖液,從而說明生物體pH相對穩定的機制。
3.方法步驟
(1)設計實驗記錄表:根據實驗的流程,設計表格記錄實驗結果。
(2)實驗操作
①加酸、加堿對白來水pH的影響:將25mL白米水倒入50mL燒杯中一用pH計或pH試紙
測起始pH一一次滴加O.lmol/L的HC1,輕輕搖動。加5滴后再測pH。重復這一步驟直到
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充分沖洗燒杯后,將25mL自來水倒入
50mL燒杯中一用pH計或pH試紙測起始pH—?次滴加O.lmol/L的NaOH,輕輕搖動。加
5滴后再測pH。重復這一步驟直到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②加酸、加堿對緩沖液pH的影響:充分沖洗燒杯后,將25mL緩沖液倒入50mL燒杯中一
用pH計或pH試紙測起始pH—一次滴加O.lmol/L的HC1,輕輕搖動。加5滴后再測pH。
重復這一步驟直到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充分沖洗燒杯后,將
25mL緩沖液倒入50mL燒杯中一用pH計或pH試紙測起始pH一一次滴加O.lmol/L的
NaOH,輕輕搖動。加5滴后再測pH。重復這一步驟直到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
果記錄在表格中。
③加酸、加堿對肝勻漿pH的影響:充分沖洗燒杯后,將25mL肝勻漿倒入50mL燒杯中一
用pH計或pH試紙測起始pH——次滴加O.lmol/L的HC1,輕輕搖動。加5滴后再測pH”
重復這一步驟直到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充分沖洗燒杯后,將
25mL肝勻漿倒入50mL燒杯中一>用pH計或pH試紙測起始pH—>一次滴加0.1mol/L的
NaOH,輕輕搖動。加5滴后再測pH。重夏這一步驟直到加入了30滴為止,將pH測定結
果記錄在表格中。
④根據所得數據,以酸或減的滴數為橫坐標,以pH為縱坐標畫出自來水、緩沖液和肝勻漿
加酸、加堿后的pH變化。
⑤嘗試用不同生物材料代替肝勻漿完成實驗。
3.注意事項
①加了自來水稀釋的生物材料現用現配,不可在4℃或者室溫存放,以避免微生物污染。
②所有材料應該回溫到室溫(20?25C)混勻后再進行實驗。
③每次實驗滴加酸或者堿的滴管/滴瓶要一樣,避免一滴溶液體積不同造成誤差。
④HCI和NaOH溶液都具有腐蝕性,應避免它與皮膚和眼睛接觸,也不要入口。若濺到皮膚
上,要立即用水沖洗I5min,并盡快告訴老師。
4.對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的思考
①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多次充分沖洗燒杯?
第一次目的是“充分沖洗燒杯”是為了避免酸性物質HC1與堿性物質NaOH發生中和發應,
使實驗現象不明顯,減少誤差。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沖洗燒杯”是為了防止緩沖液和肝勻漿
與前面步驟的溶液混合,影響實驗效果。
②實驗中緩沖液加入少量酸堿后,pH變化為什么不明顯?
原因是磷酸緩沖液中含有NaH2PCVNazHPCh,其中NaH2P。4溶液呈酸性,當加入少量NaOH
時,可以中和OH;NaaHPCh溶液呈堿性,當加入少量HC1時,可以中和H.。
③實驗測得的不同情況下的pH值往往存在誤差,誤差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誤差存在的原因主要有:①燒杯沖洗不干凈。②加入酸、堿后不搖動或搖動不均勻、不徹底。
③加入酸、堿后不待其穩定就立.即測pH值等。
④就加入HC1或NaOH后pH的變化來說,肝勻漿更像緩沖液的原因是什么?
肝勻漿內可能含有緩沖對(或緩沖物質)。
⑤向緩沖液和肝勻漿中繼續加酸和加堿實驗,加入60滴甚至更多,溶液pH變化會加大嗎?
會。緩沖液(包括生物材料)的緩沖能力是有限的,當酸堿超過一定范圍時,緩沖能力喪失。
【即學即練1】關于人體內環境中酸堿度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血漿pH通常保持在7.35-7.45
B.內環境是?個主要由H2PO4-/HPO42-構成的緩沖體系
C.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Ch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03
D.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神經中樞,促進呼吸運動將CO2排出體外
【答案】B
【解析】人體血漿pH通常保持在7.35~7.45,A正確;內環境是一個主要由NaHCCh、H2CO3
構成的緩沖體系,B錯誤;人體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當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Ch
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03,乳酸鈉可通過腎臟排出,碳酸分解形成的CCh通過呼吸
系統排出,C正確;血液中CO?過多會刺激呼吸中樞,促進呼吸活動將C02排出,最終維
持血漿pH相對穩定,D正確。
丞、知識點02對穩態機制的認識
①內環境穩態不是恒定不變的狀態,而是在一定范圍保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②內環境穩態的內容包括組成內環境的的各種化學成分,如血糖、02、C02、尿素、激素等;
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如滲透壓、溫度和pH等。
③細胞代謝和外界環境變化,導致內環境成分和理化性質不斷變化;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
絡通過調節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正常運行,維持內環境穩態;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有
一定限度,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
就會遭到破壞。
【即學即練2】有關穩態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B.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
C免疫系統通過發現并清除異物、病原微生物等對內環境穩態發揮調節作用
D.正常機體具有較強的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力,當外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穩態頁不會破壞
【答案】D
【解析】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A正確;正常機體通過
調節作用使各器官、系統辦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B正確;免疫系統通過發現并清
除異物、病原微生物等對內環境穩態發揮調節作用,C正確:正常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
力有一定限度,當外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穩態會遭到破壞,D不正確。
言、知識點02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新陳代謝過程發生許多復雜的防促反應,
而酶促反應要求的理化條件是比較嚴格的。
(1)適宜的溫度、酸堿度和某些離子濃度是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的基本條件。
(2)滲透壓是維持組織組胞結構與功能的重要因素。
(3)正常的血糖濃度和血氧含量是供給機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歸納總結】內環境穩態失調歸納
1.理化性質失調:
①pH失調一酸中毒、堿中毒。酸堿度的偏高或偏低,會影響酶的活性,使細胞代謝紊舌L;
②滲透壓失調(如嘔吐等)一細胞形態、功能異常;
③體溫失調——溫度偏高或偏低,會影響酶的活性,使細胞代謝紊亂。
2.內環境中的化學成分含量失衡:
①失水過多,可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
②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可出現組織水腫;
③代謝廢物含量升高,可導致尿毒癥:
④02缺乏,如缺鐵性貧血,可導致乳酸中毒;
⑤血漿中Ca?+過低,可出現抽搐現象;
⑥血糖平衡失調——低血糖、糖尿病等。
3.幾種常見失調病:
①糖尿病——血糖含量過島所致;
②高原反應——血氧過低;
③感冒發燒——體溫過高;
④嚴重腹瀉——機體水、無機鹽丟失過多;
⑤血液中甘油三酯超標,導致高血脂。
【即學即練3】.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為病人補充堿制劑
或者胰島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和丈制齊IJ可選用NaHCCh、Na2HPO4
B.丙酮酸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補充胰島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體中出現乳酸中毒癥狀時機體內酶活性會受影響
【答案】B
【解析】NaHCQi、Na2HPO4可以與乳酸反應,A正確;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在人體細胞質基
質中轉變為乳酸,B錯誤;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高,補充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葡萄
糖,達到降血糠的目的,c正確;酸堿度的偏高或偏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人體中出現乳酸
中毒癥狀時機體內的活性會受影響,D正確。
Q能力拓展
考法01內環境的動態變化
【典例1].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會引起內環境發生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氣溫的波動對健康人的體溫變動影響明顯
B.食物中長期缺少蛋白質:會引起組織水腫
C.腎功能衰竭可破壞內環境水和無機鹽穩態
D.細胞代謝活動可導致內環境理化性質變化
【答案】A
【解析】氣溫波動范圍雖然較大,但對健康人體溫變動影響不大,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
37℃,A不正確;食物中K期缺少蛋白質,會導致血漿蛋白含量下降,進而使血漿內進人組
織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組織水腫,B正確;腎功能衰竭時,病人的水和無機鹽等
代謝會紊亂,破壞內環境水和無機鹽穩態,C正確;細胞代謝活動可導致內環境理化性質變
化,D正確。
【歸納提升】內環境理化性質的改變引起的常見疾病分析
病癥名稱內環境成分及理化性質的變化癥狀
尿毒癥尿素等代謝廢物在體內積累自身中毒和綜合病癥
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多食、多飲、多尿、口渴、饑餓感強烈,身體消瘦
高原反應體內缺氧,血氧過低頭痛、乏力、心跳加快
發燒體溫過高,影響睡的活性食欲不振、囚肢無力
嚴重腹瀉丟失大量的水和無機鹽疲倦、周身不適、惡心
【典例1】.人體內甲、乙、丙三種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關系如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4、丙
A.甲、乙、丙共同組成體液
B.甲是血漿,約占體液的2/3
C.與甲相比,乙中的蛋白質含量較低
D.丙是人體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答案】C
【解析】甲是血漿、乙是組織液、丙是淋巴液,三者組成了內環境,體液包含細胞外液和細
胞內液,A錯誤;細胞內液約占體液的2/3,血漿只占細胞外液的一部分,B錯誤;與血漿
相比,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較低,C正確;組織液是人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淋巴液不是,D錯誤。
【解題技巧】巧用單、雙向箭頭判斷內環境物質交換示意圖
單方向的箭頭包括:組織液―淋巴液,淋巴液-血漿;雙方向的箭頭包括:組織液口血
漿,組織液W細胞內液。正常情況下,先找兩個單箭頭,單箭頭指向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指
出的單箭頭指向的血漿。上圖中甲是細胞內液,乙是組織液,丙是血漿,丁是淋巴。
考法02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
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
【典例2].某實驗小組將加入抗凝劑和生理鹽水的新鮮綿羊血液進行離心,結果如圖甲;
接著取上清液,分別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1和().1mol/L的NaOH,同時用蒸儲水做對
照,結果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蒸慵水
清液
二
一
一
的
液
1一
9沉淀物2
°30241812606121824i滴
0.1moEL的HC1O.lmol/L的NaOH
甲乙
A.上清液含有的大量血紅蛋白具有一定緩沖作用
B.該實驗說明上清液具有緩沖物質H2cCh/NaHCO3
C.圖乙實驗中HC1、NaOH的濃度和滴數為自變量
D.圖乙實驗的結果表明上清液有一定的緩沖能力
【答案】D
【解析】上清液中的蛋白質是血漿蛋白,血紅蛋白存在『紅細胞中,A項錯誤;該實驗說明
上清液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存在緩沖能力,但不能說明具有緩沖物質H2CO3/NaHC03,B
不正確、D正確;圖乙實驗中,蒸儲水和上清液為自變量,HCkNaOH滴數屬于自變量,
但HC1、NaOH的濃度為無關變量,C項不正確。
【特別提醒】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實驗的主要自變量是自來水、緩沖液和肝勻漿,滴
加HQ、NaOH的滴數也屬于自變量,但HQ和NaOH濃度不屬于自變量,屬于無關變量。
考法03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
【典例3].有關穩態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B.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逆各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
C.免疫系統通過發現并清除異物、病原微生物等對內環境穩態發揮調節作用
D.正常機體具有較強的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力,當外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穩態頁不會破壞
【答案】D
【解析】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A正確:正常機體通過
調節作用使各器官、系統辦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穩態,B正確;免疫系統通過發現并清
除異物、病原微生物等對內環境穩態發揮調節作用,C正確;正常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
力有一定限度,當外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穩態會遭到破壞,D不正確。
【特別提醒】
①內環境穩態不是恒定不變的狀態,而是在一定范圍保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②內環境穩態的內容包括組成內環境的的各種化學成分,如血糖、02、CO?、尿素、激素等;
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如滲透壓、溫度和pH等。
③細胞代謝和外界環境變化,導致內環境成分和理化性質不斷變化;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
絡通過調節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正常運行,維持內環境穩態;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有
一定限度,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
就會遭到破壞。
考法04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典例4】.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為病人補充堿制劑或者
胰島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堿制劑可選用NaHCOs,Na2HPO4
B.丙酮酸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補充胰島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體中出現乳酸中毒癥狀時機體內能活性會受影響
【答案】B
【解析】NaHCCh、Na?HPO4可以與乳酸反應,A正確;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在人體細胞質基
質中轉變為乳酸,B錯誤;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高,補充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葡萄
糖,達到降血糖的目的,C正確;酸堿度的偏高或偏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人體中出現乳酸
中毒癥狀時機體內酶活性會受影響,D正確。
【歸納總結】內環境穩態失調歸納
I.理化性質失調:
①pH失調——酸中毒、堿中毒。酸堿度的偏高或偏低,會影響酶的活性,使細胞代謝紊亂;
②滲透壓失調(如嘔吐等)一細胞形態、功能異常;
③體溫失調一溫度偏高或偏低,會影響前的活性,使細胞代謝紊亂。
2.內環境中的化學成分含量失衡:
①失水過多,可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
②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可出現組織水腫;
③代謝廢物含量升高,可導致尿毒癥;
@02缺乏,如缺鐵性貧血,可導致乳酸中毒;
⑤血漿中Ca2+過低,可出現抽搐現象;
⑥血糖平衡失調一低血穗、糖尿病等。
3.幾種常見失調病:
①糖尿病血糖含量過高所致:
②高原反應一血氧過低;
③感冒發燒——體溫過高;
④嚴重腹瀉——機體水、無機鹽丟失過多;
⑤血液中甘油三酯超標,導致高血脂。
力分層提分
題組A基礎過關練
1.內環境穩態對機體進行止常的生命活動全關重要。卜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穩態與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均有關
B.內環境穩態涉及內環境中各種化學成分以及理化特性的穩定
C.人體通過神經-體液-免授調節機制的調節可適應任何環境
D.一般情況下,人體的各項理化指標只有處于正常范圍內細胞代謝才能正常進行
1.【答案】C
【解析】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內環境穩態與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
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均有關,A正確;內環境的穩態是指內環境的理化特性及各種化
學成分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B正確;內環境穩態調節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環境變化超
過此限度時會引起內環境穩態失調,C錯誤;內環境維持穩態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
件,一般情況下,只有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細胞代謝才能正常進行,D
正確。
2.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特性的三個主要方面
B.人體血漿蛋白的合成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
C.外界環境的變化較小,內環境的穩態就不會遭到破壞
D.人在寒冷環境中出現寒戰現象表明內環境穩態已失調
2.【答案】A
【解析】細胞外液的理化恃性包括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這三個主要方面,A正確;人體血
漿蛋白的合成過程發生在細胞中,不發生在內環境中,B錯誤;外界環境的變化較小,內環
境的穩態也有可能會遭到破壞,C錯誤;人在寒冷環境中出現寒戰現象屬于體溫調節過程,
這可以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因此該現象不屬于內環境穩定失調,D錯誤。
3.內環境穩態是機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B.內環境穩態有利于新陳代謝過程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C.維持內環境中鈣離子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于防止肌肉抽搐
D.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了能最,芍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
3.【答案】D
【解析】內環境保持相對才急定有利于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為細胞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
生活環境,A正確:內環境穩態可使細胞生活在溫度和pH等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有利于新
陳代謝過程中兩促反應的正常進行,B正確;維持內環境中鈣離子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于防
止肌肉抽搐,C正確;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發生在細胞內,不發生在內環境中,D錯誤。
4.人體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不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是()
A.血糖含量過高,引發糖尿病
B.血液中鈣鹽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C.劇烈運動后,人體體溫略有升高
D.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后,引起機體發高熱
4.【答案】C
【解析】血糖含量過高,引發糖尿病,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A不符合題意;血液中鈣鹽不
足,引起肌肉持續興奮,導致抽搐,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B不符合題意;劇烈運動后,人
的體溫略有升高,但沒有超過正常范圍,不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C符合題意;新冠病毒感
染人體后,引起機體發高熱,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D不符合題意。
5.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現象不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是()
A.夏天長期待在空調房間容易引起空調病
B.有人到青藏而原后會頭暈、乏力、血壓升高
C.人屏息一段時間后,呼吸運動會明顯加強
D.長期處于高溫環境可能會引起中暑
5.【答案】C
【解析】夏天長期呆在空調房間引起的“空調病''是溫差大導致體溫調節失調引起的,A不符
合題意;到青藏高原后出現的頭疼乏力、血壓升高是因為缺氧導致內環境失調引起的,B不
符合題意;一人屏息段時間后,呼吸運動明顯加強是機體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結果,C符
合題意;中暑是高溫導致體溫平衡失調引起的疾病,D不符合題意。
6.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區旅游時,容易出現血漿中乳酸濃度升高、肺水腫、
腦水腫等癥狀,補救措施是針對性輸液、吸氧和強心治療等。卜.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血漿中乳酸與Na2cCh反應,維持酸堿平衡
B.出現肺水腫的原因可能是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導致組織液含量增多
C.高濃度輻萄糖溶液可減輕腦水腫的原因是高濃度錨萄糖溶液提供的能量較多
D.人體具有維持穩態的調節機制,因此人體穩態不會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6.【答案】B
【解析]乳酸可與緩沖物質NaHCCh反應產生CO?,通過呼吸作用排出,從而使血漿pH維
持相對穩定,A錯誤;若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從周圍吸收的水分增多就可能導致組織液含
量增多,從而引發組織水腫,故肺水腫的原因可能是組織液滲透壓升高,B正確;補充高濃
度葡萄糖溶液可使血漿滲透壓升高,進而從組織液中吸收水分,以減輕腦水腫癥狀,C借誤;
人體維持穩態的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因此當外界環境的變化較大,超出了人體的調節能力范
圍時,穩態將遭到破壞,細胞代謝會發生紊亂,D錯誤,
7.校運動會上,小明同學參加1000米比賽,其體內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活動以維持內環境
穩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
B.骨骼肌細胞產生的乳酸會使血漿pH發生明顯變化
C.運動過程中大量流汗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
D.小明同學賽后出現抽搐可能是鈣鹽含最偏低引起的
7.【答案】D
【解析】內環境的穩態是指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及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A錯誤;人
體劇烈運動過程中骨骼肌細胞雖然產生較多的乳酸,但曰于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故不會引
起血漿pH發生明顯變化,B錯誤;運動過程中大量流產會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引起抗
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減少,C錯誤;人體在長跑后,因流汗過多,造成較多鈣隨汗液分
泌到體外,體內的鈣含量降低,會發生抽搐現象,D正確。
8.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穩態失調,往往導致細胞代謝紊亂。下列有關
人體內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外界環境因素的穩定及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B.血液經腎臟流出時,氧氣、尿素、葡萄糖的濃度都會降低
C.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到血漿中,但血漿的pH不會有明顯變化
D.內環境中含有多種酶,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8.【答案】B
【解析】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A錯誤;血
液經腎臟流出時,由于組織細胞消耗氧氣和葡萄糖,且尿素會排除體外,所以氧氣、尿素、
前萄糖的濃度都會降低,B正確;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C錯誤;細
胞代謝的主要場所在細胞質,D錯誤。
9.高原反應是人快速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后,身體為適應因高海拔造成的氣壓低,含氧量少等
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由于氧分壓降低,機體對低氧環境耐受性降低,從面造成缺
氧,會由此引發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一系列癥狀。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外界環境可以影響內環境穩態
B內環境可以自我調節以減少外界對人體的影響
C.自我調節的能力是有限的
D.只要內環境處于穩態,機體就可以正常進行生命活動
9.【答案】D
【解析】高原反應說明外界環境劇烈變化時,內環境的穩態可能會遭到破壞,A正確;機體
通過內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能減少外界對人體的影響,B正確:由題干信息”機體對低氧環
境耐受性降低。從而造成缺氧,會由此引發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一系列癥
狀''可知,機體自我調節的能力是有限的,C正確;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
必要條件,但不能說內環境保持穩態,機體就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如外界環境變化劇烈,
機體不一定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D錯誤。
1().隨著生理學及其他學科的發展,穩態的概念得到鞏固和發展,其內涵也不斷充實。人們
發現,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都存在著類似于內環境穩態的特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內環境的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能促反應速率的加快
B.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的成分及滲透壓,溫度和酸堿度等保持相對穩定
C.正常人體內調節血糖的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處于動態平衡的
D.種群數量的變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存在穩態
10.【答案】A
【解析1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時,會導致酶促反應速率紊亂,不一定是加快,A錯誤;內環
境穩態的實質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指標(滲透壓,溫度和酸堿度)和內環境成分處于相對穩定
的狀態,B止確;正常人的機體處于,穩態,身體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處「動態平
衡的,C正確;由于存在負反饋調節,所以種群數量的變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存在
粒態,D正確。
11.某同學以清水、緩沖液(含NaHPO』、KH2P04的溶液,pH=7)和血漿為實驗材料進行實
驗,探究“血漿是否具有維持pH相對穩定的功能”,主要實驗步驟:分別加入25mL實驗材
料T測pH一滴加5mL0.1mol/L的HC1溶液、搖勻一測pH-倒去燒杯中溶液后充分沖洗一
重復實驗并記錄。試回答卜.列有關問題:
(1)實驗開始時應先測量三種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同學用如圖2所示曲線來預期探究結果。
加入HC1量
①預期結果中明顯不科學的是組,理由是
②實驗中清水組和緩沖液組起________作用。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本探究實驗還應該補充的實驗操作是(簡要寫出實驗思路)°
11?【答案】(1)獲得實驗前數據,以便與實驗后溶液pH作比較(2)清水清水中
加HC1后,溶液pH應降低對照血漿與緩沖液一樣具有維持pH相對穩定的功能
(3)設置添加NaOH溶液組,在清水、緩沖液、血漿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觀察其
pH變化
【解析】(I)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對照原則,此實驗是探究血漿是否具有維持pH相對穩定
的功能,所以在實驗開始時應預先測量pH,獲得實驗前數據,以便與實驗后溶液pH,'乍比
較。
(2)清水組實驗前呈中性,加入HC1溶液后,溶液pH應該降低,因此清水組預期結果明
顯不科學。實驗中清水組和緩沖液組起對照作用。分析題圖中曲線可知,緩沖液和血漿均具
有一定的維持pH相對穩定的能力。
(3)為探究血漿是否具有維持pH相對穩定的功能,要在加酸和加堿的條件下觀察血漿維
持pH穩定的能力。本實驗還需設置添加NaOH溶液組,觀察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清水、
緩沖液、血漿pH變化。
12.研究發現,環境的劇烈變化或驚嚇會導致奶牛機體內某些激素水平的變化,引起穩態失
調,從而使產奶量下降,可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請回答下
列問題:
(1)機體的內環境是指,主要包括淋巴、、。
(2)環境的劇烈變化或驚嚇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機體的調節方式為
調節;該現象說明_________會影響內環境穩態,研究發現體內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
也會破壞內環境穩態,請舉出一例:o
(3)飼喂某種精飼料可以提高產奶量,但會使奶牛瘤骨發酵產酸過多,引起機體血漿pH
低于正常值,且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產酸過多使pH難以恢復的原因是
(4)目前普遍認為,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
12.【答案】(1)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血漿組織液(2)神經一體液外
界環境因素的變化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當發生腎功能衰竭時,就會出現尿毒癥,最
終會引起死亡(3)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神經一體液一免
疫調節網絡
【解析】(1)機體的內環境是指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
巴等。
(2)受到驚嚇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該過程是神經調節;同時,腎上腺素發揮作用,調
節生命活動屬于激素調節,故環境的劇烈變化或驚嚇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機
體的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該現象說明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內環境穩態;腎臟
是形成尿液的將官,當發土腎功能衰竭時,就會出現尿毒癥,最終會引起死亡,這表明體內
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也會破壞內環境穩態。
(3)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若飼喂某種精飼料,可能會打破穩態的
平衡調節機制,導致pH難以恢復正常。
(4)目前普遍認為,機體維持粒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網絡。
題組B能力提升練
1.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靜脈滴注后,藥物可經血漿、組織液到達靶細胞
B.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淋巴和血漿
C.體溫的改變與組織細胞內的代謝活動無關
D.血漿滲透壓降低可使紅細胞失水皺縮
1.【答案】A
【解析】靜脈滴注后,藥物首先進入血漿,然后通過組織液到達靶細胞,A正確;毛斑淋巴
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淋巴和組織液,B錯誤:體溫的改變與機體的產熱散熱相關,而產
熱就與組織細胞內的代謝活動有關,C錯誤:血漿滲透壓降低可使紅細胞吸水,甚至漲破,
D錯誤。
2.人們由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地區,由于氧氣濃度的下降,會出現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
血壓升高等高原反應的癥狀,適應一段時間后癥狀往往就會消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頭痛和乏力是體內缺氧使腦細胞和肌肉細胞生理功能障礙導致的
B.心跳加快等癥狀的山現主要由交感神經起主導作用
C.在整個過程中,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會與血漿中的H2c03反應,從而維持內環境的pH
的相對穩定
D.上述現象表明外界環境的變化可以影響內環境的穩態,進而影響機體正常生命活動
2.【答案】C
【解析】人們由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地區,氧氣濃度下降,體內缺氧會使腦細胞和肌肉細胞能
量供應不足,生理功能出現障礙,進而出現頭痛、乏力癥狀,A正確;交感神經興奮會導致
心跳加快等癥狀的出現,B正確;在整個過程中,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會與血漿中的NaHCOi
反應,從而維持內環境的pH的相對穩定,C錯誤;人體出現各種高原反應的癥狀說明當外
界環境變化過于劇烈時,內環境穩態受到影響,會引起細胞代謝紊亂,影響機體正常生命活
動,D正確。
3.2021年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了亞
洲記錄,成為我國新一代“飛人”。在比賽過程中,他身體的內環境中?般不會出現的變化是
()
A.血漿中的酸堿緩沖物質作用加強
B.組織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
C.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頻率加快
D.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保持不變
3.【答案】D
【解析】劇烈運動時機體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為維持pH的穩定,血漿中的酸堿緩沖
物質作用加強,A正確;在100米半決賽中,水分會汗液排除,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組
織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對水的重吸收增強,B正確;
血漿和組織液之間不斷發生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在100米半決賽中,由于代謝加快,需要
的物質和能品?較多,故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頻率加快,C正確;在該過程中內環境
的各項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的,D錯誤。
題組C培優拔尖練
1.(多選)人體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會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動態變化。下
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高原訓練,運動員體內紅細胞增多
B.中暑時,機體體溫有所升高
C.寒冷環境中,人體內的酶活性降低
D.馬拉松比賽過程中,人體內的血漿pH會顯著降低
1.【答案】CD
【解析】寒冷環境中,人體通過調節體溫保持相對穩定,體溫不會下降,故酶活性不會
降低。
2.如圖為機體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清除衰老細胞體現的是圖中②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
B.圖中③神經系統均可直接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
C.坎衣提出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的結果
D.當內環境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甚至出現組織水腫
2.【答案】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京劇趣談教案配套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十一課時資源管理工具(一)教學設計
- 2024吉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3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成品放行規程培訓
- 人教統編版必修 上冊虞美人教案及反思
-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教學-用Python作二次函數圖像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2章
- 2024內蒙古中鋁集團包頭鋁業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開招聘4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廠級安全教育培訓
- 電力安規變電部分培訓
- 一年級語文上冊 課文 3 11《項鏈》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詢服務
- 情緒的管理課件
- 2025年中國工業X射線檢測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格局分析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重難點05 涉及二次函數的圖形變化類問題與二次函數有關的創新類問題(2種命題預測+77種題型匯-總+專題訓練+3種解題方法)(解析版)
-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 職工維權知識培訓課件
- 精神分裂癥個案護理匯報
- 《制作七巧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勞動浙教版
- 2024銀行春招招聘解析試題及答案
- 四川達州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4-2024)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