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化學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節(jié)碳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課時作業(yè)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_第1頁
2024高中化學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節(jié)碳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課時作業(yè)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_第2頁
2024高中化學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節(jié)碳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課時作業(yè)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_第3頁
2024高中化學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節(jié)碳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課時作業(yè)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_第4頁
2024高中化學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節(jié)碳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課時作業(yè)含解析魯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zhuǎn)化學習·理解1.下列不屬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環(huán)過程的是()A.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汲取二氧化碳B.動物遺體的分解,最終釋放二氧化碳C.化石燃料的開采利用D.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汲取,通過水生生物的貝殼和骨骼轉(zhuǎn)移到陸地答案C解析A、B、D三項都屬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環(huán),但化石燃料的開采利用不屬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環(huán)。2.大氣中CO2的含量增加會引起“溫室效應”,自然界消耗CO2的反應主要是()A.CO2+2NaOH=Na2CO3+H2OB.CaCO3+CO2+H2O=Ca(HCO3)2C.6CO2+6H2Oeq\o(→,\s\up17(光),\s\do15(葉綠素))C6H12O6+6O2D.CO2+Ceq\o(=,\s\up17(高溫))2CO答案C解析自然界中主要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CO2。3.下列關于高爐煉鐵原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鐵礦石的主要成分在高溫下被還原成鐵單質(zhì)B.煉鐵的主要原料包括鐵礦石、焦炭C.鐵礦石在高溫下主要被焦炭還原成鐵D.鐵礦石在高溫下主要被CO還原成鐵答案C解析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利用還原劑將鐵礦石中的鐵還原為鐵單質(zhì),煉鐵時加入的是焦炭,但實際起還原作用的主要是CO。4.對于碳及其化合物間轉(zhuǎn)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大氣中CO2含量的劇增,對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間的平衡沒有影響B(tài).木炭燃燒過程中,發(fā)生著碳單質(zhì)、CO和CO2之間的轉(zhuǎn)化C.碳的氧化物間的相互轉(zhuǎn)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含碳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之間存在著嚴格的界限,無機化合物不能合成有機化合物答案B解析大氣中CO2含量的劇增,會破壞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間的平衡,A錯誤;木炭燃燒,發(fā)生的反應有:2C+O2eq\o(=,\s\up17(點燃))2CO、C+O2eq\o(=,\s\up17(點燃))CO2、2CO+O2eq\o(=,\s\up17(點燃))2CO2,B正確;碳的氧化物間的相互轉(zhuǎn)化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是氧化還原反應,C錯誤;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用無機物NH4CNO第一次合成了有機物尿素,打破了無機物和有機物之間的界限,D錯誤。5.下列物質(zhì)中分別滴入醋酸,會產(chǎn)生相同氣體的是()①大理石②鐘乳石③鍋垢④貝殼⑤蛋殼A.①② B.④⑤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五種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與醋酸反應都會產(chǎn)生CO2氣體。6.在含有amolCa(OH)2的石灰水中,漸漸通入bmolCO2,試驗過程中沉淀漸漸增多,后又部分消逝。假如CO2被充分汲取,則最終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質(zhì)量是()A.100(2a-b)g B.100(b-a)gC.100(a-b)g D.100(2b-a)g答案A解析當amolCa(OH)2全部轉(zhuǎn)化為CaCO3時,據(jù)C原子守恒,消耗CO2amol,生成CaCO3amol,余CO2(b-a)mol,接著通入CO2時,1molCO2將溶解1molCaCO3,故最終剩余CaCO3[a-(b-a)]mol,質(zhì)量為100(2a-b)g。7.湖北省的騰龍洞是我國現(xiàn)知的大型溶洞之一,洞窟面積有200多萬平方米。騰龍洞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地質(zhì)公園,集山、水、洞、林于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請回答下列問題:(1)洞內(nèi)石灰?guī)r被溶解侵蝕的主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筍和石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在溶洞內(nèi)形成的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aCO3+H2O+CO2=Ca(HCO3)2(2)CaCO3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CaCO3↓+H2O+CO2↑解析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其被侵蝕的過程主要是碳酸鈣轉(zhuǎn)化為碳酸氫鈣的過程,當其轉(zhuǎn)化為碳酸氫鈣后,隨著水分揮發(fā)、溫度上升等因素,會漸漸析出一些碳酸鈣沉淀,從而形成溶洞中的石柱、石筍等景觀。應用·實踐8.對如圖所示碳循環(huán)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探討的減排議題主要涉及反應①B.反應②主要在植物體內(nèi)完成C.反應③是造成大氣中CO2濃度漸漸上升的主要緣由D.過程④⑥是為緩解溫室效應實行的措施答案C解析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探討減排,主要是削減CO2的排放,從而減緩地球的溫室效應,A正確;反應②是光合作用,B正確;反應①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是大氣中CO2濃度上升的主要緣由,C錯誤;通過過程④⑥,將CO2轉(zhuǎn)化成了固態(tài)CO2和碳酸鹽可緩解溫室效應,D正確。9.工業(yè)煉鐵,用到的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空氣、石灰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工業(yè)煉鐵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包括置換反應B.空氣與焦炭的反應為煉鐵供應能量C.石灰石的作用是使礦石中的雜質(zhì)形成爐渣D.固體原料需粉碎,目的是增大原料與氣體的接觸面積答案A解析工業(yè)煉鐵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置換反應。10.多姿多彩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花等碳酸鈣沉積體是喀斯特洞窟中的主要景觀。由于游人呼吸有時會使洞窟中二氧化碳濃度大幅度上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①抑制碳酸鈣沉積體的生長②促進碳酸鈣沉積體的生長③使游客有憋悶的感覺④使照明燈下的植物大量死亡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CO2的濃度上升,使CaCO3溶解,抑制CaCO3沉積體的生長,也使O2的濃度降低,讓游客有憋悶的感覺。11.碳捕獲是指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CO2用各種手段捕獲然后儲存或利用的過程。如利用NaOH溶液可實現(xiàn)碳捕獲,其基本過程如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zhì)未標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CO2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B.甲為Ca(OH)2C.該碳捕獲的方法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捕獲室中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OH-+CO2=COeq\o\al(2-,3)+H2O答案B解析CO2是溫室氣體,A項正確;甲為NaOH,B項錯誤;該過程所涉及的物質(zhì)中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發(fā)生的均是非氧化還原反應,C項正確;捕獲室中是用NaOH汲取CO2,D項正確。12.將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n)和通入CO2的體積(V)的關系正確的是()答案D解析CO2通入KOH和Ca(OH)2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產(chǎn)生沉淀階段:CO2+2OH-+Ca2+=CaCO3↓+H2O,無沉淀產(chǎn)生階段:CO2+2OH-=COeq\o\al(2-,3)+H2O,COeq\o\al(2-,3)+CO2+H2O=2HCOeq\o\al(-,3),沉淀溶解階段:CO2+CaCO3+H2O=Ca2++2HCOeq\o\al(-,3)。13.用足量的CO還原40.0g某種氧化物,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50.0g沉淀,則該氧化物是()A.FeO B.Fe2O3C.CuO D.Cu2O答案C解析得到的沉淀是CaCO3,故n(CO2)=n(CaCO3)=0.5mol,故在40.0g氧化物中氧元素為8.0g,金屬元素為32.0g,即在該氧化物中金屬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4∶1,C項符合。14.鋼鐵工業(yè)對促進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現(xiàn)代煉鐵的主要方法是高爐煉鐵。其設備如圖所示,煉鐵的爐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等)由高爐的頂部投入,原料在下降過程中與高爐氣氣流在爐身部分發(fā)生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焦炭在煉鐵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納爐料從上部加入,熱空氣從下部通入的工藝,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以赤鐵礦為原料的煉鐵高爐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爐氣中含有的主要氣態(tài)污染物是________,若干脆排放則會污染空氣,因此應回收利用,請寫出該污染物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既供應熱量,又產(chǎn)生還原劑CO(2)采納逆流接觸操作,使鐵礦石與還原性氣體充分接觸反應(3)C+O2eq\o(=,\s\up17(高溫))CO2,CO2+Ceq\o(=,\s\up17(高溫))2CO,F(xiàn)e2O3+3COeq\o(=,\s\up17(高溫))2Fe+3CO2(4)CO作燃料(或作還原劑)解析(1)焦炭在煉鐵過程中既作能源供應反應所須要的能量,同時生成CO,CO作還原劑還原出鐵礦石中的Fe。(3)煉鐵高爐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還原劑的生成反應及鐵的生成反應。(4)高爐氣的主要成分有CO、CO2等,其主要氣態(tài)污染物是有毒的CO;CO可作燃料或還原劑。遷移·創(chuàng)新15.Ⅰ.設定下圖所示裝置中的反應是完全進行的:(1)分別寫出A、B、C裝置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是少量的,將可能視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上述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用下面的裝置將肯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進行分別和干燥。(圖中a、b均為可以限制氣體通過和液體加入的止水夾和活塞,試驗前均已關閉,儀器的固定裝置已省略)。請選擇相宜的試劑,完成上述試驗。可供選擇的試劑有:濃硫酸、稀硫酸、濃鹽酸、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鈉溶液、紫色石蕊試液。(1)甲裝置的瓶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乙裝置的瓶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2)打開a時,首先分別出的氣體是________(填名稱);要得到另一種氣體,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Ⅰ.(1)CaCO3eq\o(=,\s\up17(高溫))CO2↑+CaOCO2+Ceq\o(=,\s\up17(高溫))2CO3CO+Fe2O3eq\o(=,\s\up17(高溫))2Fe+3CO2(2)生成白色沉淀后又漸漸溶解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Ⅱ.(1)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或濃硫酸)濃硫酸(2)一氧化碳關閉止水夾a,打開活塞b解析Ⅰ.這是一道對C、CO、CO2性質(zhì)進行綜合考查的題目。所須要駕馭的學問點有CaCO3具有熱不穩(wěn)定性、CO2+Ceq\o(=,\s\up17(高溫))2CO、CO的還原性(高溫條件)、CO2是酸性氧化物等。尤其是CO2與不同量的堿反應,須要引起特殊留意,若需充分汲取CO2,須要過量的堿。假如僅僅是鑒定CO2的存在,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而假如汲取CO2,則最好選用足量的肯定濃度的NaOH類堿溶液(因澄清石灰水中OH-濃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