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19篇)模板范文_第1頁
2024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19篇)模板范文_第2頁
2024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19篇)模板范文_第3頁
2024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19篇)模板范文_第4頁
2024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19篇)模板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熱門19篇)活動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到活動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等諸多因素。這些活動方案范文是經過認真篩選和整理的,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一、指導思想:為貫徹國家的環保政策,配合學校創模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提高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和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環保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我校決定開展以“科技與環保同行”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進一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把科技教育、環境教育與學校德育教育、素質教育相結合。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打開我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組長:xxx(校長)。副組長:xxx(書記)xxx(副校長)xxx(副校長)。三、活動時間:20xx年5月4日---5月31日。四、活動主題:“科技與環保同行”五、活動對象:全校學生。六、活動內容及具體安排:(一)活動項目。1、“科技與環保同行”主題班會。2、20xx年科技節專題黑板報。3、環保科普小報。4、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專家講座。5、環保知識競賽。6、“漢字圖形化”標識創意設計比賽。7、美好家園攝影比賽。8、未來生活暢想征文競賽。9、創秀低碳——創意環保時裝秀活動。10、科學想象力繪畫比賽。(二)活動安排表。(三)各項活動細則:1、以“科技與環保同行”為主題。2、時間:5月16日周五班會課。3、課后上傳主題班會教案。【2】、科技節專題板報評比。1、內容:以“科技與環保同行”為主題科技節專題黑板報。2、要求:排版美觀,圖文并茂,書寫工整。3、對象:全校各班。4、評選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以一等獎5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2分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3】、環保科普小報評比。2、要求:主題鮮明,內容科學,排版美觀,圖文并茂,書寫工整。統一用學校8k文印紙。3、注明作者的年級、班級、姓名。4、六、七、八年級每班選出五張科普小報參加評比。5、評選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予以獎勵。以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計算各班該項總分,按年級排名,以6、5、4、3、2、1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1、環保知識競賽的試題內容主要來自于青少年科技報和印發材料。2、六、七、八年級每班選拔3名學生參加比賽。3、地點:階梯教室。4、按個人成績取一二三等獎,予以獎勵。計算各班三人分數之和記班級總分,按年級排名,以6、5、4、3、2、1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科學想象力繪畫是指青少年通過對當前或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發揮想象力,利用繪畫形式表現出想象中的科技成果或未來人類生產、生活的情景。1、作品主題不限,展開想象,進行創作。2、參賽作品的形式包括: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等。繪畫風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繪畫類的其他美術品與工藝品。3、參賽作品一律在a4大小紙或其他材料上繪制(油畫作品可為4開紙)。作品要求干凈、整潔。4、每班上交1~2份作品。5、評選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予以獎勵。以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計算各班該項總分,按年級排名,以6、5、4、3、2、1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6】“漢字圖形化”標識創意設計比賽。1、設計要求:借用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漢字作為設計載體,以我區特有的亮點——地區特色商品(產品)、服務、景點、文化等為設計主題,以“標識”這一表現形式為設計手段,充分發揮青少年創新靈感,設計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作品。注:作為設計載體的漢字,特指區內特色項目的名稱(特色項目指:地區特色商品(產品)、特色服務、特色景點、特色文化等)。如,奉賢古華公園,可以用“奉賢”兩字,也可以用“古華”兩字;可以用“奉賢”兩字中的“奉”或“賢”一字,也可以用“古華”兩字中的“古”或“華”一字進行漢字圖形化創意設計。設計要素:根據標識(商標)設計要素“一個可視商標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成,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進行創意設計一個有意義的、能反映地區特色的標識圖案。2、作品形式:根據“設計載體——漢字”和“設計主題——區內特有的亮點”進行“標識”創意設計時,可用手繪形式,也可以用電腦繪畫等其他一切手段進行獨立創作。每個創意設計的“標識”作品,都要附上一段文字作創意說明(字數不限),沒有附創意說明的作品將視作無效作品。3、用紙規格:原則上使用a4紙(210×297),如果使用鉛畫紙、卡紙或其他類型的紙,務必請裁剪到a4紙尺寸。4、每班挑選5份作品上交政教處,截止時間:5月27日。5、評選一二三等獎各若干名,予以獎勵。以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計算各班該項總分,按年級排名,以6、5、4、3、2、1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7】垃圾回收分類游戲比賽。1、比賽設置: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學校準備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垃圾回收箱,以及若干套寫有不同物品名稱的卡片。2、每班選3位同學參賽,3名參賽同學合作在最短時間內把卡片上所寫物品準確投放到相應的垃圾分類箱中。3、完成后即舉手示意,分揀有錯誤,以錯一張加5秒累計到比賽用時上,以最終用時少為勝。5、評選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以一等獎5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2分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8】、創秀低碳——創意環保時裝秀活動。當灰色的霧霾將我們重重籠罩時,我們開始不安地迷茫;當媒體播報中實時pm2.5指數不斷攀升時,我們陷入深深地焦慮。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創意的環保時裝來呼吁人們一同關注健康、關注環境、關注地球。1、自選展示切入角度,突出環保節能主題,自主完成創意服裝的設計制作和走秀編排。2、自選環保節能和廢棄閑置的材料,并選配音樂和旁白(自備cd),3、每個班級由2-3名學生組成參賽組共同參賽。4、走秀順序由抽簽決定,走秀時間為2分鐘以內(含上下臺)。評——20分;環保材料安全清潔可利用性——20分;時裝設計造型、搭配、裝飾、新意與藝術性——30分;整體設性——30分。5、評選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以一等獎5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2分記入科技節班級團體總分。參考范文: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圍,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積極推動校園科技進一步發展,科學文化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推20xx年4月7日—4月22日。(二)工作小組。1.宣傳條幅及制作內容(負責:駱鵬輝)。(1)大橫幅:厲行節約,低碳生活(福康樓體育館)。(2)三條豎幅: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群星璀璨(福順樓)弘揚科學精神,點亮幸福人生(福盛樓)。觸發青春靈感,成就美好未來(福興樓)。(3)比賽活動橫幅:“雞蛋撞地球”,歡迎你參加(學生飯堂門口前)“承重比賽”,智力與體力的真正較量(學校新操場)“軌道四驅車”來吧,等著你(圖書館門前)“小飛機”,承載大夢想(3-4年級行政廣場,5、6年級在b、不漏”,你會玩嗎?(學校新操場)歡迎你挑戰“人有多大膽,紙就有(1)福安學校第九屆校園科技節(福德樓的電子大屏幕)。(2)一周滾動播出一等獎獲獎者名單(小的電子屏幕,袁銀換匯總)六、活動日程。宣傳準備階段(4月7-14日)。比賽活動(4月17日,小學部第六節課開始,中學部第八節課開始)表彰科技節獲獎學生(4月22日)。4月17日現場比賽活動具體人員安排。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努力營造濃郁的科學氛圍,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積極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科學文化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二、活動主題:思前食后、厲行節約,低碳生活。三、活動時間:四、活動組織。(一)領導小組組長:張浩權。組員:劉小毛邵子卿劉永華副校長及全體行政。(二)工作小組。1.科技活動總負責:劉永華、陳麗然劉東宇袁銀換。2.各項目負責:中小學科學組劉衛芳張小平林湛。3.宣傳:劉東宇袁銀換。4.組織:各班正副班主任。5.攝影:美術組。6.后勤:羅立波肖蕊。1.宣傳條幅及制作內容(負責:駱鵬輝)。(1)大橫幅:厲行節約,低碳生活(福康樓體育館)。(2)三條豎幅: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群星璀璨(福順樓)弘揚科學精神,點亮幸福人生(福盛樓)。觸發青春靈感,成就美好未來(福興樓)。(3)比賽活動橫幅:“雞蛋撞地球”,歡迎你參加(學生飯堂門口前)“承重比賽”,智力與體力的真正較量(學校新操場)“軌道四驅車”來吧,等著你(圖書館門前)“小飛機”,承載大夢想(3-4年級行政廣場,5、6年級在b、不漏”,你會玩嗎?(學校新操場)歡迎你挑戰“人有多大膽,紙就有(1)福安學校第九屆校園科技節(福德樓的電子大屏幕)。(2)一周滾動播出一等獎獲獎者名單(小的電子屏幕,袁銀換匯總)六、活動日程。宣傳準備階段(4月7-14日)。比賽活動(4月17日,小學部第六節課開始,中學部第八節課開始)表彰科技節獲獎學生(4月22日)。4月17日現場比賽活動具體人員安排。二、活動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努力營造濃郁的科學氛圍,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積極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提升科學素養,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三、活動口號。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碩果累累。科技創新,未來因你而精彩。走進科學,走進夢想。四、活動時間。五、活動安排。一科技主題宣傳發動班級責任人:班主任。時間:9月26日—9月30日。參與年級:1——6年級。二觀看一部科普宣傳片。班級責任人:班主任。時間:10月1日-10月9日。參與年級:一—六年級。科普片內容:(1)“航空航天”科普宣傳片(2)“機器人”科普宣傳片。(3)“宇宙與人”科普宣傳片。三閱讀一本科普讀物。班級責任人:語文老師。時間:10月1日—10月8日。參與年級:三一六年級。活動要求:各班語文老師引導每位學生讀一本科普讀物,寫一篇讀后感或好書推介(僅限科普讀物),每班可擇優選出5份上報年級,并參與學校展評。10月9日上午放學前上交讀后感或好書推介(上交地點另行通知)。四畫一幅科幻繪畫作品。班級責任人:美術老師。截止時間:10月9日上午。參賽對象:1~6年級學生,每班選送5件作品參賽。具體要求:1.以“科技”為主題,想象豐富,造型生動,色彩鮮艷,構圖飽滿。2.學生全體參與,每班選送5件作品參加校級比賽,自行準備畫紙,1-2年級a4紙,3-6年級8開紙。3.作品反面右下角注明:作品題目、作者班級、作者姓名和指導老師。五辦一份科普手抄報。班級責任人:語文老師。截止時間:10月9日上午。作品要求:以“科技、未來、生活”為主題,體裁不限。六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班級負責人:數學和科學老師。截止時間:10月9日上午。參賽對象:三一六年級學生,每班至少選送五件作品參評。1.圍繞科技節主題,制作的科技小作品(如:航模、船摸、科技小玩意、小發明、手工作品等),可以單獨設計制作,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與家長教師配合完成,鼓勵多送優秀作品。2.小發明作品每件須填寫小發明作品登記表(后附)。班級負責人:班主任。截止時間:10月9日上午。參觀對象:一—六年級學生,可利用國慶長假由家長陪同到鄭州科技館參觀(免費)。八設想一個科技創意金點子。班級負責人:班主任。截止時間:10月9日上午。具體要求:可用語言描述,也可用圖畫或其他能夠表達的方式。六、評比及展示。1.各項比賽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本年級參賽作品總數按1:2:2的比例評出個人一、二、三等獎,年級主任負責把本年級獲獎學生名單、作品名稱、獲獎等級、輔導教師按一二三等獎的順序填好表,報送教導處5、注意事項:郵箱。2.單項一、二、三等獎分別給班級加3、2、1分,按年級設班級團體總分一、二等獎。3.各年級評出的優秀作品10月12日展示。(另附展示安排)。新密市實驗小學。二O一六年九月二十日。1、展示時間:10月12日上午。2、展示地點:校園西側活動區和教學樓北樓主席臺。3、擺放位置:教學樓北樓主席臺:一年級:主席臺東半部。二年級:主席臺西半部。校園西側活動區從南向北依次為1至12展臺。三年級:1、2展臺。四年級:3、4、5展臺。五年級:6、7、8展臺。六年級:10、11、12展臺。4、參觀時間安排:上午第一節下課前,各年級作品擺放到位,提前貼好標簽(標簽由學校發放)。第二節一、二年級各班依次參觀。課間操五、六年級各班依次參觀。第三節三、四年級各班依次參觀。第四節各班派學生代表收回本班作品。(1)活動當天學校各處安全值日教師務必到位。(2)幾位科學教師要在自己的課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并負責各展區周圍學生安全和維護觀看秩序。孫曉璐:一二年級;屈志紅:三四年級;劉麗娜:五六年級;韓淑嫻整個校園。(3)攝像和新聞稿:盧江華。作品名稱。作者姓名。所在班級。指導老師。作品簡介(用途、使用方法等)。作品名稱。作者姓名。所在班級。指導老師。作品簡介(用途、使用方法等)。作品名稱。作者姓名。所在班級。指導老師。作品簡介(用途、使用方法等)。注意:此登記表由學校發放以后再填寫。5月23日科技節啟動儀式:5月26日各班上交科技作品。5月24~5月27日未來科技體驗。5月27日現場比賽。現場比賽內容紙撕長條比賽(1)參賽對象:一~三年級每班一組,一組兩人。(2)現場比賽規則:1.在2分鐘內將一張a4紙撕成長條,紙條不可斷裂,發生斷裂情況時,可以在較長段紙條上進行再制作,不可將已斷裂的紙條以打結等各種方式再行連接;2.在測試區域,兩名學生各按一段固定,懸空平行拉直,示意裁判測量邊緣與邊緣之間的垂直距離;3.測試時間2分鐘,按照長度排出名次。(3)比賽時間及地點:5月27日下午第一節課,科學教室。氣球車大賽(1)參賽對象:一~三年級每班一組。(2)要求:自制氣球車,以氣球噴出的氣流反作用力為動力,每輛車只能用一個氣球,車輛材料不限,氣球大小不限。(3)現場比賽規則:1.由參賽學生自己現場給氣球充氣;2.氣球離開起跑線后,選手不得再對參賽車輛施加任何影響;3.每車輛車子有兩次行駛機會,以距離遠的一次為最終成績;4.每輛參賽車最多兩位學生合作;5.車輛比賽途中有任何部位散架脫落成績無效。(4)比賽時間及地點:5月27日下午第二節課,操場。二、活動主題。三、活動時間。組長:副組長:成員:組委會辦公室:政教處負責方案設計,項目規劃、組織、實施、材料歸檔。攝影:后勤保障:五、活動內容。(一)科普宣傳。1.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2.校電子顯示屏更改宣傳標語,組織進行以“科技筑夢創新成長”為主題的屏幕設計,創設濃郁的科技節氛圍。(二)活動安排。1、科學幻想畫比賽,項目負責人:羅宏澤(具體見科學幻想畫比賽方案)。2、“紙船承重”比賽,項目負責人:陳荷葉、徐少玲(具體見“紙船承重”比賽方案)。3、“雞蛋撞地球”比賽,項目負責人:徐少玲、曹光聰(具體見“雞蛋撞地球”比賽方案)。4、魔方比賽,項目負責人:徐云跑、徐少玲(具體見魔方比賽方案)。承辦單位:資源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協辦單位:環保科技協會。二、顧問:盧新勤張貽發戴育濱蔡匯民。三、指導老師:謝珊黃楚成陳麗冰。四、活動時間:4月22日至5月13日。1.前期宣傳:4月9日至4月16日各項工作的準備、宣傳和作品征集等。地點:第四教學大樓廣場。名稱:環保手牽手。內容:(1)環保材料愛心diy大賽:分為學院組、個人組以及廣州市內其他高校代表隊和聾人學校代表隊,屆時會場展示作品并評出一、二、三等獎現場標價義賣(參賽要求及規則見附表一,報名表見附表六)。(2)環保手工藝報:分為學院組、個人組以及市內其他高校代表隊護人類家園”等為主題,體現時代發展為內容的手工藝制作報,現場展示,現場觀眾當場投票評比(參賽要求及規則見附表二,報名表見附表(3)環保圖片展:包括綠色和平和廣州市環保局宣傳教育中心的宣傳圖片(該活動由環保科技協會協辦)。(4)現場評獎及展示。3.水中溶解氧測試大賽。地點:5號樓(資源環境學院)一樓環境檢測實驗室。時間:4月23日早8:00。指導老師:游植粼教授、劉遠金老師、朱夕珍老師。參賽規則及報名方式:各學院學生以個人名義自由參加獨立完成實驗,以實驗技能、操作熟練程度、實驗結果、實驗報告撰寫為評分標準,專業老師現場點評,評分,按分數高低決出一、二、三等獎(活動方案見附表三,實驗方案報名表附表五,報名表見附表八)。4.環保知識講座。地點:第四教學大樓108課室。時間:4月29日。內容:環保興趣。5.環保電影巡回播放。地點:東區教學樓108課室。內容:4月22日播放《狂蟒之災》。5月7日播放《馬達加斯加》。5月12日播放《伊人當自強》。電影播放前有10分鐘環保小知識ppt演示,電影中場將對現場觀眾提問環保小知識并派發小禮品(電影簡介見附表四)。六、備注:1.參賽作品全部義賣或捐贈均不退還選手,作品標價以所獲獎項決定,此解釋權歸資源環境學院。2.所有作品的去向資環學院將會出具相關證明。3.開幕式當日手工藝品、手工藝報選手必須到會參加開幕式。一、主辦單位:校團委。承辦單位:資源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協辦單位:環保科技協會。二、顧問:盧新勤張貽發戴育濱蔡匯民。三、指導老師:謝珊黃楚成陳麗冰。四、活動時間:4月22日至5月13日。1.前期宣傳:4月9日至4月16日各項工作的準備、宣傳和作品征地點:第四教學大樓廣場。名稱:環保手牽手。內容:(1)環保材料愛心diy大賽:分為學院組、個人組以及廣州市內其他高校代表隊和聾人學校代表隊,屆時會場展示作品并評出一、二、三等獎現場標價義賣(參賽要求及規則見附表一,報名表見附表六)。(2)環保手工藝報:分為學院組、個人組以及市內其他高校代表隊護人類家園”等為主題,體現時代發展為內容的手工藝制作報,現場展示,現場觀眾當場投票評比(參賽要求及規則見附表二,報名表見附表(3)環保圖片展:包括綠色和平和廣州市環保局宣傳教育中心的宣傳圖片(該活動由環保科技協會協辦)。(4)現場評獎及展示。3.水中溶解氧測試大賽。地點:5號樓(資源環境學院)一樓環境檢測實驗室。時間:4月23日早8:00。指導老師:游植粼教授、劉遠金老師、朱夕珍老師。參賽規則及報名方式:各學院學生以個人名義自由參加獨立完成實驗,以實驗技能、操作熟練程度、實驗結果、實驗報告撰寫為評分標準,專業老師現場點評,評分,按分數高低決出一、二、三等獎(活動方案見附表三,實驗方案報名表附表五,報名表見附表八)。4.環保知識講座。地點:第四教學大樓108課室。時間:4月29日。內容:環保興趣。5.環保電影巡回播放。地點:東區教學樓108課室。內容:4月22日播放《狂蟒之災》。5月7日播放《馬達加斯加》。5月12日播放《伊人當自強》。電影播放前有10分鐘環保小知識ppt演示,電影中場將對現場觀眾提問環保小知識并派發小禮品(電影簡介見附表四)。六、備注:1.參賽作品全部義賣或捐贈均不退還選手,作品標價以所獲獎項決定,此解釋權歸資源環境學院。2.所有作品的去向資環學院將會出具相關證明。3.開幕式當日手工藝品、手工藝報選手必須到會參加開幕式。一、活動背景: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保護環境,匹夫有責,所以我們要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棵小草,愛護每一朵鮮花。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綠化校園,熱愛學習,珍惜青春。為了營造一個“文明、衛生,健康”的校園環境,學生會記者團舉辦校園環保活動。二、活動目的:美化校園的環境衛生,提高學生的保護環境的意識,提高動手能力。三、活動主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五、活動地點:校園內。六、活動對象:學校全體成員。八:活動內容:1、積極為本次活動進行宣傳,各個組織出版面進行宣傳。2、在宣傳欄進行文字宣傳。3、海報宣傳活動。3、舉辦環保活動,選舉“校園環境保護代言人”。4、舉辦環保袋、礦泉水瓶的設計比賽。5、制作環保卡片,在活動期間分發給參加者留念。6、由學生會召開各班學生代表交流會議,了解各班代表對校園衛生的看法,提高他們對環境衛生的重視程度,深入探討進一步改進我系的衛生工作。7、將社員分組,按小組分配任務清理校園垃圾廣告。8、對校園(特別是草坪)全面清掃。9、舉辦可回收物品收集活動,將收集可用垃圾,對可利用的垃圾再次利用處理并進行設計作品。九、活動方法:1、在學校的衛生區及花園草地內設立環保小標語、警示牌、溫馨提示。2、對衛生區進行徹底清掃,并對各班進行檢查。指出優缺點,相互學習,相互改進,共同提高。3、會員在校園收集到的垃圾,賣掉后作為獎品的資金。十、活動經費預算:1、紙、筆、透明膠:50元。3、獎品:200。4、環保卡片:30。5、伙食費:200。十一、獎勵措施:1、對“環保代言人”“設計比賽”等各種比賽前三名的成員給予獎2、對積極參與者給予一定獎勵表揚。十二、注意事項:1、活動期間,安全性作為第一位。2、活動組織者和安全管理人員要維護現場秩序。一、活動背景: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提高,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環境問題已日益突出和尖銳化。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當代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同時新學年伊始,師范大學正式將環保教育列為全校學生公共必修課程我校校長向光明日報記者介紹。師大一直通過公共基礎課程滲透環保理念、組織社團活動參與環境保護等方式,致力把學生培養成環保理念的“踐行者”和“播火人”而讓環保教育課程全面走進課堂,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為環保做點實事,在我校建設綠色校園的號召下,由公共關系協會舉辦這次“校園環保行”活動。二、活動目的:1、增強我校學生參與環保的意識。2、保護我們學校以及周邊的的環境。3、培養打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4、增強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三、活動意義:通過這次活動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積極響應學校建設綠色校園的號召。把環境保護的理念貫徹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來,提高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大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讓人類能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1、活動時間:xx月中旬到xx月中旬。2、活動地點:圓形報告廳、食堂門口、大學生活的中心。流程一,首先,播放影片和圖片,影片和圖片內容緊扣環境保護的主題。內容有關于環境好的方面,同時重點放在不好的環境現象上。我們通過影片和圖片的方式讓大家在很輕松的環境下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現狀。同時我們把環境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結合群起來能給同學們以視覺上最大的沖擊,讓同學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周圍出現的環境問題和環境危機。讓同學們深深的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覺的參加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備注:觀看影片大約30-40分鐘。影片觀看結束后,現場的同學們要互動起來,即現場征集同學們關于環境保護的看法,以及日常中保護環境的方法。如: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購物自備手提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等。流程二:通過觀看影片后培養了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在二食堂門口舉行”校園環保行”簽名活動,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環境保護.流程三:放映一部以環保為主題的電影,電影預計時長為九十分鐘以內,電影由辦公室提供。本次活動中設置有獎競猜活動由主此人提出問題然后由現場觀眾作答,大體方式擬定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由主持人隨機選一個幸運號碼選中的回答問題,第二種是短信答題,是先給定他們一個號碼。本次活動設置一二三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流程四:環保知識pk賽。1、展示自我風采。每隊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該代表隊的風采。2、比賽過程。共分為五個環節,分別為必答題、限時搶答題、灌籃高手、指定答題、風險題。現場有獎問答及抽獎活動,文藝表演。所設置獎項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最佳風采獎,最佳組織獎,最佳人氣個人獎,觀眾參與獎。3平米彩色噴繪海報4幅:50元×4=200元。會場費:100元。10米橫幅3條:50元×3=150。優勝選手獎品:一等獎1名200元獎品。二等獎2名160元獎品。三等獎3名150元獎品。優秀獎2名100元獎品。個人獎1名30元獎品。機動費用:100元。合計:1190元。科技節原名為科技文化藝術節。科學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翻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我們看到的,也是一部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從猿人的餐風露宿,到現代人的星際旅行;從古代的烽火傳訊,到現在的互聯網絡;從遠古的鉆木取火,到今天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人類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無不得益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不得益于對科學技術的掌握。如今科技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創新的夢想”為豐富校園科技文化活動,貫徹實施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向學生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觀念,提倡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學生科學探究及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興趣,特舉辦科技節活時間:20xx年12月28日早國旗下講話以科技節開幕為主題,作為科技節的開幕式。地點:學校操場。1、學校領導劉校長致開幕詞。2、科技教師代表介紹如何進行發明創造莊元秋。3、學生代表發言。1、每位同學讀一本科普書刊,各班班主任負責落實。2、各班建立科普角,營造濃烈的科普宣傳氛圍。少先隊負責評選。4、校園網站、班級博客開設“科普知識”欄目,在全校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班通過班級博客向家長傳達。科普進家板塊1.與家長同讀一本科普讀物,寫讀后感。班主任老師在班級里進行發動,讓學生在家里與家長同讀科普讀物,共寫讀后感。各班上交優秀讀書心得2篇。作為優秀科普班級、優秀科普家庭評比條2.建立家庭探究角,完成一個趣味實驗。班主任老師鼓勵發動學生在自己的家里,騰出一個小空間,可以是小房間寫字臺的一角,也可以是陽臺的'一個角落,建立家庭小小探究角,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趣味的科學實驗或完成一項科普調查活動(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可以是學生自己想到的、其它渠道找到的趣味實驗內容。注意積累相關資料(如照片、觀察日記、相關觀察到的記錄等)。各班統一上交優秀家庭探究實驗資料2份,作為優秀科普家庭評比條件。學校的表彰方案:設學生單項獎、優秀科普班級、優秀科普家庭、優秀科技指導獎。2、學校將組織有關人員對老師和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評選出一、二、三獎,推出優秀科技輔導員,優秀科技教師。(1)班級積極按學校活動方案,組織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科技宣傳氛圍。科技角、評比占10%。(2)競賽項目:科技小制作、科技小發明、小創意、調查報告、科學幻想畫、科技實踐活動等40%。(3)各班的展示活動,評比占20%。(4)班級自創活動,評比占15%。(5)班級網頁及博客能及時更新科技節期間班級活動剪影、設科普知識角、學生的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科幻畫,科技小論文等的照片能及時上傳,評比結果占15%。4、優秀科普家庭:將科普知識、科學實驗等以表演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把科學知識通過表演表達出來,注重科普性、藝術性,充分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組織能力,積極引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服裝和道具這次不做嚴格要求。時間不要太長。科技輔導員板塊包括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競賽、優秀科技教育方案展和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等。科普進家板塊1.與家長同讀一本科普讀物,寫讀后感。2.建立家庭探究角,完成一個趣味實驗。1.通過對玩具的把玩與觸摸,感知軟軟的、硬硬的,嘗試按玩具的2.樂意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表達和表現。1.玩具球兩個,一軟一硬;百寶箱一個。1.比一比,初步感知軟和硬。教師出示兩個小球,比比它們有什么不同(幼兒用手觸摸后發現一個是軟的,另一個是硬的)2.猜一猜,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出示百寶箱,猜猜里面是什么,用手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受。(軟軟的和硬硬的)3.玩一玩,進一步感知物體的軟硬屬性。教師帶領幼兒爬過軟軟的草地,走過硬硬的小橋去玩具王國玩,幼兒通過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把玩各種玩具并進一步認識玩具的特質(有軟軟的、硬硬的玩具)。4.分一分,給玩具歸歸類。出示軟軟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兒嘗試對軟硬玩具進行分類。邊放邊說:軟軟的(硬硬)放在了軟軟(硬硬)的玩具家里。5.找一找,鞏固軟軟的和硬硬的。出示糖果盒,請幼兒每人挑選兩顆糖果,一顆軟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綠色低碳,我愛科學。以“低碳生活校園行”為主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為重點內容,樹立節約環保意識,全面提高學生低碳觀念,創建“綠色校園”、“綠色家庭”、“綠色社區”。通過一系列的主題宣傳和教育實踐活動,為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做出貢獻。20xx年11月。(1)活動要求:提倡以廢舊物品為制作材料,從自己生活中尋找各種廢舊料,或是獨立創作,或是小組合作,或是在家長幫助下進行科(2)1到6年級以班為單位,上交2—3份以廢舊資源為原材料的手工作品(購買的物品不參加評比)(11月26日前)。上交作品時,要附上作品說明(200字以內),用a4紙打印,寫上姓名,班級,特點等。(3)在校科技文化藝術節期間組織全體同學觀看環保創意作品。2、制作科普板報。活動要求:為了充分體現本屆科技節的活動宗旨,努力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各中隊出一期以科普知識為宣傳主題的專欄,要求各班級在11月30日前出一期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3、紙飛機競賽。紙飛機競賽規則:1、使用標準a4紙制作模型,參加比賽。紙張只能折疊,不能撕、膠粘、剪、訂、懸掛重物。運動員在投擲模型時,不得跨線,否則成績2、參賽選手自行制作紙飛機,并寫上自己的名字,制成的紙飛機必須是典型的飛機造型,至少有雙翼,是否符合典型飛機造型由裁判確3、比賽按飛機從起飛線到落地(飛機頭部)的直線距離計算成績。4、每個參賽選手有3次飛行機會,以最好成績計算。4、“我愛低碳,我愛科學”簽名活動。(1)時間:11月30日。(2)地點:學校操場。(3)儀式安排:科技月活動小結,頒獎,6年級學生簽名。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2.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3.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幼兒經驗準備:感知水的流動性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盡量不灑出來材料的準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里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里面有毛巾)和裝有適量水的量杯;海綿、棉花、石頭、水果網、餐巾紙等材料若干;記錄表一張活動過程: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1、出示一個八寶粥罐,將量杯里的水倒進去,請幼兒猜還能倒回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罐,并做相同操作。3、請幼兒猜一猜水到哪里去了呢?二、集體交流討論水娃娃不見的原因。1、請幼兒上來把蓋子打開找出原因(原來里面有一條毛巾)。2、得出結論毛巾把水娃娃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1、以實物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材料。2、集體猜想部分: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進行記錄(請幼兒自主選擇笑臉、哭臉娃娃去貼一貼)3、分組實驗4、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進行記錄四、拓展經驗,說說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2、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會吸水的物品整理實驗臺,實地操作)。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凡就讀昌宜市第一中學的在校學生均可參賽。1、競賽活動是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其作品形式包括在科技實踐活動中以及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發明創造作品和科學研究2、展示活動是競賽中部分獲獎作品、各班科技實踐活動和科技普及活動成果展示。1-1參賽項目:1-1-1接受申報的項目。1-1-1-1發明創造: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1-1-1-2技術創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即成熟、可行并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和前景廣泛的技術成果,以及研究性學習過程中1-1-1-3新品種:人工培育的動植物新品種。1-1-1-4科學論文:科學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及研究性學習中優秀的課題研究報告或1-1-1-5信息技術應用成果:信息技術應用與開發的技術成果,包括硬件、軟件的技術創新、程序設計、課件設計、網絡通訊設計等。1-1-2不接受申報的項目。1-1-2-1食品、煙、酒、化妝品類項目。1-1-2-2參加過以往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項目。1-1-2-3不是在距當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辦年5月以1-1-2-4與國家現行法律和法規有抵觸的項目。1-1-2-5危及生命財產安全的項目。1-2項目類別:競賽活動共設立13個學科。分別是:數學、物理、化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化學、醫藥與健康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社會科學。1-3評選標準:評選標準:“三自”原則和“三性”原則。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發現、提出的。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己制作和撰寫:作者本人必須參與作品的制作。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發明創造過程的科學性。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選題與結論科學意義的合理。先進性:包括新穎程序、先進程度、技術水平與難易程度。新穎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在申報日以前沒有同樣的成果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沒有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它方式為公眾所知,沒有同樣的發明和創新技術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于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指該項研究論的選題、立論有創意、有現實意義。先進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同申報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指研究論文的研究結論所具有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水平。實用性: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產。指研究論文的適用與影響范圍、應用與推廣前景。1-4電腦作品選題:作者可根據以下要求選題創作:1-4-1:電腦繪畫。自由命題:聯系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或人物表現出來,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作品插圖:根據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為課文、詩詞或故事等作設計效果圖:運用計算機輔助手段,圍繞一定目的和用途進行電腦美術設計與制作,表達交流信息,美化生活環境。作品應體現形式美感與設計功能的統一。如:為喜愛的商品做包裝裝潢及廣告設計;為汽車、照相機、鐘表以及家用電器等工業產品做造型設計并繪制效果圖;結合環保、居住、休閑、美化等因素,為社區或村莊設計規劃圖;等。1-4-2:電腦動畫。自由命題:結合科技進步實例,運用電腦動畫的形式表現科學故事、科學原理和科學現象,表達情趣和愿望。學科性主題:結合各學科知識,運用電腦動畫的形式表現科學故事、科學原理和科學現象,或者表現課內容、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廣告、片頭、mtv:運用電腦動畫手段制作廣告片頭、mtv等具有完整創意的多媒體動畫節目或動畫片場景設計。1-4-3:電子報刊。自由命題:緊密聯系生活和學習實際,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創作出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電子報刊。主題選擇方向如:世界無煙日、科技活動周、愛眼日、機器人、運動會等。學科內容:有利于各學科知識理解和應用的有趣的相關內容、背景知識、典故、趣聞等。建議選擇某一學科的某一部分展開介紹。電子報刊作品的圖、文部分,原創成分須占30%以上。第xx屆全國科技活動周5月15日在北京開幕,本次科技活動周以校作為培養國家棟梁之材的省一級重點中學有責任也有義務進一步深入開展科技活動,營造科技文化氛圍,弘揚科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意識。組長:副組長:成員:我校高一、高二學生。1、學科運動會(見附表1)。評獎規則:高一:每個學科設置:一等獎10人,二等獎:20人,三等獎:30高二:理科:每個學科設置:一等獎:7人,二等獎:12人,三等獎:20文科:每個學科設置:一等獎:3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10(2)團體獎。分年級和文理分別設獎。以一等獎2分/人次,二等獎1分/人次,三等獎0.5分/人次為標準計算班級得分,加上班級總平均分合成總得分,從高到低,高一取前6名,高二文取前2名,理科取前5名獲得優勝團體獎。2、科技講座負責人:吳寅靜。3.科技制作比賽負責人:蘇斌、鄧幼玲、唐如玉。比賽1:5月30日13:30—16:00,無線電測向比賽,負責人:鄧幼玲、唐如玉。比賽2:5月30日15:00—17:00,機器人制作比賽,負責人:蘇4.科普宣傳活動負責人:吳寅靜、金海英、學習部。活動1:科普知識宣傳(低碳),時間5月24日—5月30日,地點:科教館一樓。活動2:科技小報——“上海世博會——高科技盛宴”(學生會學習活動3:我校學生部分專利發明介紹,地點:科教館一樓。為了全面普及科學技術知識,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青少年科技活動,更好的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推動我校科普教育的發展。科技給我力量,創新實現夢想“奇思妙想”紙質模型承重競賽活動1、時間:9月27日2、地點:學校食堂一樓。3、參與人員:三到五年級每班8人。4、現場制作承重賽基本要求1)統一用提供的材料:a4紙二張、小尺小刀各一把、雙面膠一卷。制作時間60分鐘。2)紙結構要求a、利用兩張a4紙制作一個結構模型。b、不低于14厘米高,結構形式不限。c、一個小時內獨立完成。3)測試承重要求a、參賽選手開始擺放紙質模型與有機玻璃時裁判開始計時(總的承重操作時間為4分鐘)b、往有機玻璃上加礦泉水,每一次可以加任意瓶,放好后學生可繼續下一次加水;也可選擇舉手,裁判開始計時3秒鐘不倒為承重有效 (不舉手不計算成績),舉手計算成績后還可以繼續加水,在4分鐘內直到紙質模型倒塌,以前一次舉手成績為最終成績。c、按承重礦泉水瓶數計算成績。獎項設置:每個年級的前十名為優勝獎。評委:全體美術教師為了在全校營造探索創新氛圍,為廣大學生搭建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實踐創新的能力,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熱情,經學校研究決定,本學期擬舉辦“沙長市第六中學第二屆科技節活二、活動主題。探索、實踐、創新。學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四、組織機構。項目組織開幕式。教育處、教科室。1、黑板報(初一、初二、高一)團委。2、主題班會(初一、初二、高一)教育處。3、創新作文大賽(初一、初二、高一、高二)語文組。4、數學知識應用與技能實踐活動(高一)高一數學組。5、數學創新知識競賽(高一)高一數學組。6、圖形的平移(初一)初一數學組。7、英語科普文翻譯(高一)高一英語組。8、雞蛋自由下落及安全著地方案的設計(高一)高一物理組。9、化學實驗探究(高一)高一化學組。10、元素周期表默寫比賽(高一)高一化學組。11、生物論文競賽(初一)初一生物組。12、優秀新聞主播評選(初一、高一)初一、高一政治組。13、四大發明的制作(初一)初一歷史組。14、歷史小論文比賽高一歷史組。15、認識自然災害科學小報評比(高一)高一地理組。16、圖片處理比賽(高一)高一信息技術組。17、電子板報(word20xx)制作比賽(初一)初一信息技術組。18、網頁設計制作比賽(高一)高一信息技術組。19、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高一)高一各班班主任。20、美術專業生美術習作展(高一、初一、初二)美術組。21、音樂合唱比賽(高一、初一、初二)音樂組。22、“美麗校園、美麗笑臉”攝影作品競賽團委、心理咨詢室。23、春季環年嘉湖跑(高一)體育組。24、跳繩比賽(初二)體育組。25、拔河比賽(初一)體育組。26、科技小論文(高一)通用技術組。27、機械產品設計(高一)通用技術組。六、活動程序。2、開幕式:4月1日。3、活動開展階段:4月1日--4月25日。4、成果展示階段:4月20日--4月27日。5、總結階段:4月27日--4月29日。七、獎勵及注意事項。1、獎勵:設組織獎(評教研組、班級),團體獎(按班級和個人總分),個人獎(證書,一等獎記10分,二等獎記8分,三等獎記5分,參與者記22、每個班級必須參加一項以上的活動。3、各處室、各教研組、各班級須高度重視,通力協作,圓滿完成科技節各項任務。為豐富校園科技文化活動,貫徹實施國務院頒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向學生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觀念,提倡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學生科學探究及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興趣,特舉辦科技節體驗、創新、成長。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創新的夢想。全校一至六年級學生。時間:20xx年12月28日早國旗下講話以科技節開幕為主題,作為科技節的開幕式。地點:學校操場。1、學校領導劉校長致開幕詞。2、科技教師代表介紹如何進行發明創造莊元秋。3、學生代表發言。1、每位同學讀一本科普書刊,各班班主任負責落實。2、各班建立科普角,營造濃烈的科普宣傳氛圍。少先隊負責評選。4、校園網站、班級博客開設“科普知識”欄目,在全校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班通過班級博客向家長傳達。科普進家板塊。1.與家長同讀一本科普讀物,寫讀后感。班主任老師在班級里進行發動,讓學生在家里與家長同讀科普讀物,共寫讀后感。各班上交優秀讀書心得2篇。作為優秀科普班級、優秀科普家庭評比條件。2.建立家庭探究角,完成一個趣味實驗。班主任老師鼓勵發動學生在自己的家里,騰出一個小空間,可以是小房間寫字臺的一角,也可以是陽臺的一個角落,建立家庭小小探究角,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趣味的科學實驗或完成一項科普調查活動(完成一篇科學小論文),可以是學生自己想到的、其它渠道找到的'趣味實驗內容。注意積累相關資料(如照片、觀察日記、相關觀察到的記錄等)。各班統一上交優秀家庭探究實驗資料2份,作為優秀科普家庭評比條件。學校的表彰方案:設學生單項獎、優秀科普班級、優秀科普家庭、優秀科技指導獎。2、學校將組織有關人員對老師和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評選出一、二、三獎,推出優秀科技輔導員,優秀科技教師。以我校“教育生活化”特色理念為宗旨,以科技創新為主題,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科技節活動,進一步彰顯“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育人理念,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主題:體驗、創新、發展。口號:動手動腦,放飛夢想。通過活動,引領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創造,感受科學的魅力,培養學生善思考,勤動手,勇于探究的科學品質。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質量,確保每位學生在參與中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學生為本,緊密結合我校“教育生活化”辦學特色,注意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突出每個班級的個性特3.系列活動要有序的開展和進行,各項目的負責人要關注過程,確保活動過程的安全。時間:9月3日-9月28日。(1)學校黑板報與宣傳欄,設計與科學相關的圖文信息。(2)做一次“小學生怎樣搞科技小發明”講座。2.班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