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文言文對比閱讀(優選真題)50題(解析版)溫馨提示經典基礎題15題,優選提升題35題(一)(2023下·遼寧朝陽·八年級校考期中)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后面題目。【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選自《桃花源記》【乙】明日,宿旦子岡①。甫②行數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且浣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注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寧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ún):確實。④浣:洗衣。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仿佛若有光()
(2)悉如外人()(3)其丈夫方擔糞灌園()
(4)自恨不如遠甚也()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屋舍儼然
見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余顧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3.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只標一處)(1)其中往來種作(2)其丈夫方擔糞灌園4.翻譯下列句子。(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5.【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現的生活圖景有什么共同之處?(二)(2023下·四川廣元·八年級統考期中)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材料二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①。其上為睥睨②、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塢④,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⑤,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選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記》)【注釋】①垠:邊界,盡頭。②睥睨(pìnì):“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墻。③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塢(wù):小城堡,此處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稱其“小石城山”。⑤箭:指竹子。⑥中州:中原,指黃河中下游一帶。⑦夷狄:這里指偏遠地區。⑧伎:同“技”,技藝,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帶是古代楚國的南部。6.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語法”釋義法是指在文言文閱讀中,通過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斷其詞性,進而結合語境推測其詞義的一種方法。根據語法分析法,“其一西出”的“西”解釋為“向西”。B.“益”的釋義有“同‘溢’,水漫出來”“增加”“好處,有好處”“更加”等意思,在“益奇而堅”中是“增加”的意思。C.“類智者所施設也”和“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中的“類”的意思都是“好像”。D.成語“行兵列陣”的“列”是“排列,布置”的意思,根據成語釋義法,“而列是夷狄”的“列”字可解釋為“排列,布置”。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投以小石以其境過清B.是固勞而無用潭西南而望C.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馬之千里者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魚之樂也8.對材料二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B.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C.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D.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9.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10.這兩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時寫的作品,在這兩篇短文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圍清幽冷寂的氛圍和小石城景色奇秀卻在荒遠之地,各抒發了怎樣的感情?(三)(2023下·廣西防城港·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核舟記(節選)魏學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乙】刻木巧匠周暉成化間,一樂工能刻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咸具。兩人對酌于中,壺觴①“饾饤”②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③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節選自《續金陵瑣事》,有改動)【注釋】①壺觴:酒器。②饾饤(dòudìnɡ):供陳設的食品。③欹(qī):傾斜。11.下面對《核舟記》(節選)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選段文字主要介紹了核舟船頭部分的三個游覽者,蘇東坡、黃魯直、佛印。B.選段文字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加以介紹,充分表現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藝。C.選段文字寫了三人外貌、衣著、姿態的各異,又顯現了他們的神態、風度。D.選段文字描寫了三人陶醉于山光水色的神態,表現了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12.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1)佛印絕類彌勒
(2)神情與蘇、黃不屬(3)大可二寸
(4)篷桅櫓咸具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臥右膝,詘右臂支船(2)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14.《核舟記》中魯直“如有所語”。他在與東坡說些什么?結合語境,發揮想象,為兩人設計一組對話。15.《核舟記》《刻木巧匠》兩文都寫了中國古代的微雕藝術,都寫了船上的五個人,贊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但寫法不同,試加以分析。(四)(2023下·湖北襄陽·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明日過桃源縣,之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瘦削①。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③,花蕊藉④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屢陟⑤彌高,石為泉嚙,皆若靈壁⑥。(節選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注釋】①瘦削:直立陡峭。②踞:蹲坐。③錦幄:錦繡織成的篷帳。④藉(jiè):襯墊。⑤陟(zhì):升,登(高)。⑥靈壁:即靈璧石,質地細膩溫潤,滑如凝脂,石表起伏跌宕、溝壑交錯。16.請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1)明日過桃源縣(2)石為泉嚙17.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B.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C.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D.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19.【甲】【乙】兩文都寫到了落花,【甲】文中描寫落花的句子是“”,【乙】文中描寫落花的句子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0.【甲】【乙】兩文都寫到了桃花源,兩位作者寫的桃花源有什么共同之處?(五)(2023下·廣西貴港·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游大林寺序①(節選)白居易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時盂夏②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如至人間仙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迄今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注釋】①此篇文章創作于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因無實權辦實事,白居易在閑暇中漫游風景名勝之地。②孟夏:即陰歷四月。孟,四季的第一個月。2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初到恍然
初極狹,才通人 B.時節絕晚
沿溯阻絕C.乃記之而去
乃不知有漢 D.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以調素琴22.下列對《小石潭記》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1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講述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由小丘西行到看見篁竹、聽聞水聲,尋得小石潭,移動變化中景致不同,極具動態畫面感。B.文中“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寫出了作者為“石潭”命名的緣由及近岸石頭的千態萬狀。C.第2段寫游魚的形神姿態,虛實結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屬于虛寫,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呈現的是游魚的動態美,屬于實寫。D.作者以“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交代同游之人”為順序來安排材料,移步換景,前后照應,結構緊湊。2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山桃始華,澗草猶短。24.【甲】文作者寫小石潭的水“清”,筆法達到了超妙的藝術境界。請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寫水“清”這一特點的?25.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你結合甲乙兩文內容簡要分析。(六)(2023下·遼寧鐵嶺·八年級統考期中)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乙】有范延貴者為殿直①,押兵過金陵。張忠定公詠②為守,因問曰:“天使③沿路來,還曾見好官員否?”貴曰:“昨過袁州萍鄉,縣邑宰④張希顏者,雖不識之,知其好官員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貴曰:“自入萍鄉縣境,驛傳⑤橋道皆完葺,荒蕪不耕之田墾辟,野無惰農。及至邑則鄽肆⑥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夜宿邸中,聞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顏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員也。”即日同薦于朝。希顏后為發運使⑦,延貴亦閣門祗候,皆號能吏也。【注釋】①殿直:皇帝的侍從官。②張忠定公詠:張詠,謚號忠定,北宋名臣。③天使: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縣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驛傳(zhuàn):驛站。⑥鄽(chán)肆:店鋪。⑦發運使:與后面的“閣門祗候”都是官職名。26.解釋加點的字。(1)才通人
(2)悉如外人27.選出加點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武陵人捕魚為業
范延貴者為殿直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荒蕪不耕之田墾辟C.欲窮其林
知其好官員也D.并怡然自樂
自入萍鄉縣境2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2)夜宿邸中,聞更鼓分明。2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及至邑則鄽肆無賭博市易不敢喧爭。30.【甲】【乙】兩文都有環境描寫,但目的卻不相同,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七)(2023下·河北邯鄲·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甲】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選自魏學洢《核舟記》)【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選自林嗣環《口技》)3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其兩膝相比者
比:(2)如有所語
語:(3)兩股戰戰
股:32.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啟窗而觀中峨冠而多髯者B.佛印絕類彌勒
群響畢絕C.中軒敞者為艙
多髯者為東坡D.高可二黍許
珠可歷歷數也3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34.【甲】文為了清楚而有條理地介紹核舟“大蘇泛赤壁”這一主題,作者采用了說明順序;【乙】文第一段最后一句通過刻畫“賓客”的神態、動作等細節,運用描寫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善”。35.【甲】、【乙】兩文分別表現了民間藝人微雕和口技技藝的高超。這樣有著獨特魅力的中華文化遺產,正逐漸消失。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認為應該怎樣來保護或傳承它們呢?(寫出兩條合理建議)(八)(2023下·山東濱州·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小石潭記》)【乙】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①為底,達于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筵席,若限閫奧②。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③十八九居之。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后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節選自《石澗記》)注釋:①亙石:接連不斷的石頭。②限閫(kǔn)奧:用門檻把正屋與內室隔開。③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36.閱讀【乙】文,根據方法提示或文言現象,解釋加點字。方法提示或文言現象文言加點字解釋課內遷移法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①石渠之事既窮:聯系語境法②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③流若織文:詞類活用:石青糝之。④民又橋焉:37.下列句子中“而”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揭跣而往A.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C.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38.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亙石為底39.翻譯文中劃線句子。(1)翠羽之木,龍鱗之石,均蔭其上。(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40.有人認為,柳宗元在永州寫的詩文,輕松中也透著一絲悲涼。請你結合【甲】【乙】兩段文字談談自己的理解。(九)(2023下·廣西賀州·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子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屠沽④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⑦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蘇軾《書上元夜游》)【注】①上元:農歷正月十五。②儋州:蘇軾被貶之地,現屬海南。③民:指漢族。夷:指當地少數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釣魚: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4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水尤清冽
尤:格外B.斗折蛇形
斗折:像北斗星那樣曲折C.記之而去
放杖而笑
而:都是連詞,表承接D.乃記之而去
予欣然從之
之:都是代詞,指代他4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作者先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點觀察的方式由遠及近,寫出小石潭及周圍景物的特點。B.【甲】文第②段寫水中游魚,或動或靜,精靈可愛,同時也通過游魚側面表現出了潭水清澈的特點。C.【甲】文寫小石譚的曲徑通幽,寫游魚的悠然自得,寫潭水的空明清澈,寫環境的清冷幽靜,既是寫景,又融入了作者的復雜情感。D.【乙】文展現了作者月夜出游的生活片段,寫整個游歷路程,只用了“步”“入”“歷”三個動詞,就使州元宵節特有的熱鬧景象及作者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4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民夷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4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文言文(3)第15課 陳情表教學設計 粵教版必修5
- 18囊螢夜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語文統編版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第3課時Listening (p.24),Speaking (p.27) 教案 2024-2025學年滬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秋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1 Hello Part B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PEP
- Module 9 Unit 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三年級上冊
- 5 國家機構有哪些 第二課時 國家機關的產生(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11《軍神》(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七章 第4節《俄羅斯》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四單元 多樣的交通和通信 12 慧眼看交通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項目建議書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四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含答案)
- 寵物殯葬創新創業
- 2024年黑龍江出版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發展(集團)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論文
- 2025年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高考預測猜題 化學 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3.2依法行使權利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2025年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考點梳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