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考點01物質的變化
考點02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考點03化學研究方法與價值
考點01物質的變化
1.(2024安徽,1)下列展示我國古法釀酒的工序中,以發生化學變化為主的是
A.搗碎酒曲B.谷曲混合C.發酵成酒D.泉水勾兌
【答案】C
【解析】搗碎酒曲過程中是將酒曲物理性地破碎成更小的碎片,以便在后續的釀酒過程中更好地發揮
作用,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不符合題意;谷曲混合過程中是將谷物(如大米、小麥等)
與酒曲混合在一起,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不符合題意;發酵成酒過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
會分解谷物中的糖類,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質,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符合題意;泉
水勾兌過程中是將不同批次或不同口感的酒進行混合,以達到特定的風味或標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
于物理變化,D不符合題意。
2.(2024湖南,2)下列過程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竹片彎曲B.彩紙裁剪C.蠟燭燃燒D.燈籠懸掛
【答案】C
【解析】竹片彎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物理變化。彩紙裁剪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
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物理變化。蠟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水等生成,C屬于化學變化。燈籠懸掛過程中沒
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
3.(2024河北,9)如圖所示為我國唐代名畫《搗練圖》。畫卷呈現的工序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捶打織品B.梳理絲線C.縫制衣物D.燒炭熨燙
【答案】D
【解析】捶打織品是改變織品的形狀,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A錯誤;梳理絲線,改變
了絲線的纏繞狀態,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縫制衣物,改變了絲線的空間位置,沒
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C錯誤;燒炭熨燙,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
化,D正確。
4.(2024河南,1)我國的古代發明及應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質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B.陶瓷燒制C.活字印刷D.火藥爆炸
【答案】C
【解析】糧食釀酒,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燒制陶瓷,發生了燃燒,一定有新物質
生成,B屬于化學變化;活字印刷,無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質生成,
D屬于化學變化。
5.(2024湖北,1)在下列粽子制作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采粽葉B.洗粽葉C.包粽子D.煮粽子
【答案】D
【解析】采粽葉過程中只是將粽葉采摘下來,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不符合題意;洗粽
葉過程中只是洗掉雜質,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不符合題意;包粽子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不符合題意;煮粽子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
化,D符合題意。
6.(2024山東濱州,1)成語是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成語所描述的情境主
要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刻舟求劍B.火上澆油C.立竿見影D.杯弓蛇影
【答案】B
【解析】刻舟求劍描述的是一個人在船上掉了劍,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希望回到那個位置
找回劍;這個情境主要描述的是物體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的生成,A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火
上澆油描述了向燃燒的火中添加油,使火勢更加旺盛;在這個過程中,油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
新物質,B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立竿見影描述的是把竹竿立在陽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此過程
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杯弓蛇影這個成語來源于一個寓言故事,描述的是
一個人在酒杯中看到弓的倒影誤以為是蛇,從而產生了恐懼。這個情境主要是光的反射現象,此過程中沒
有新物質的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7.(2024江蘇連云港,1)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下列過程中水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水降溫結冰B.溶解蔗糖
C.電解水制取H2和O2D.蒸餾自來水獲得蒸餾水
【答案】C
【解析】水降溫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溶解蔗糖的過
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電解水制取H2和O2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
屬于化學變化,故C選項符合題意;蒸餾自來水獲得蒸餾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
D選項不符合題意。
8.(2024江蘇揚州,2)下列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粉碎鐵礦石B.高爐煉鐵C.鋼鐵的腐蝕D.用鹽酸除鐵銹
【答案】A
【解析】粉碎鐵礦石,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符合題意;高爐煉鐵是
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不符合題意;鋼鐵
的腐蝕,有新物質鐵銹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用鹽酸除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和
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不符合題意。
9.(2024重慶A卷,2)五育并舉,讓勞動成為一種教育。在下列勞動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掃地B.生火C.摘菜D.提水
【答案】B
【解析】掃地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A不符合題意;生火有燃燒發生,一定有新
物質生成,一定發生化學變化,B符合題意;摘菜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
提水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不符合題意。
10.(2024甘肅白銀,1)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鐵鍋生銹B.玻璃破碎C.石蠟熔化D.酒精揮發
【答案】A
【解析】鐵鍋生銹即鐵變為鐵銹,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玻璃破碎過程中,只是玻璃形狀
發生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B屬于物理變化;石蠟熔化過程中,石蠟由固態變為液態,沒有生成新物質,
C屬于物理變化;酒精揮發過程中,酒精由液態變為氣態,沒有生成新物質,D屬于物理變化。
11.(2024江蘇揚州,3)反應Na2SO3+S=Na2S2O3可用于制備Na2S2O3。該反應的類型是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答案】A
【解析】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Na2SO3+S=Na2S2O3是兩種物
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則該反應的類型是化合反應,A正確;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
上的物質的反應,Na2SO3+S=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B錯誤;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
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Na2SO3+S=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
一種物質,C錯誤;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Na2SO3+S=
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D錯誤。
12.(2024江西,1)端午時節,粽葉飄香。粽子制作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采粽葉B.洗糯米C.系粽繩D.煮香粽
【答案】D
【解析】采摘粽葉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A不符合題意;淘洗糯米過程中沒有生成
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B不符合題意;系粽繩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C不符合題意;煮
香粽過程中存在物質的燃燒,物質燃燒過程中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符合題意。
13.(2024重慶B卷,1)制作豆腐的下列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挑選黃豆B.研磨制漿C.過濾豆渣D.燃火煮漿
【答案】D
【解析】挑選黃豆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物理變化;研磨制漿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B
屬于物理變化;過濾豆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燃火煮漿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D
屬于化學變化。
14.(2024四川達州,1)達州出產的富硒茶,暢銷全國各地。下列有關“茶”的描述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茶葉采摘B.茶葉清洗C.茶葉運輸D.醋除茶垢
【答案】D
【解析】將茶葉從樹上采摘下來,該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A錯誤;清洗茶葉,可
以將茶葉和茶葉表面的灰塵分離,該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茶葉運輸,是茶葉
的位置發生改變,該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不屬于化學變化,C錯誤;茶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沉淀、氫
氧化鎂沉淀,碳酸鈣、氫氧化鎂都可以與醋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從而被除去,該過程產生了新物質,屬
于化學變化,D正確。
15.(2024四川廣安,1)2024年廣安市博物館開館運行?,F代的3D數字畫卷與傳統的鐵犁、石磨、風車
等展品讓廣大市民大飽眼福。下列選項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鐵犁生銹B.紡紗織布C.石磨磨豆D.風車吹谷
【答案】A
【解析】鐵犁生銹過程中有鐵銹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紡紗織布過程中只是形
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石磨磨豆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
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風車吹谷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16.(2024四川樂山,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實驗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研碎膽礬B.蠟燭燃燒C.品紅擴散D.金剛石切割玻璃
【答案】B
【解析】研碎膽礬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選項錯誤;蠟燭
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選項正確;品紅擴散分子運動的結果,過程中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選項錯誤;金剛石切割玻璃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
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選項錯誤。
17.(2024四川瀘州,1)瀘州釀造白酒的歷史悠久,被稱作“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釀造白酒
的工藝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淀粉水解B.發酵產酒C.窖藏增香D.用水稀釋
【答案】D
【解析】淀粉水解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發酵產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
成,B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窖藏增香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C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用水稀
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18.(2024四川眉山,2)中華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下列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春節放煙花B.端午賽龍舟C.中秋賞明月D.重陽插茱萸
【答案】A
【解析】春節放煙花,燃放煙花的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端
午賽龍舟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中秋賞明月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C屬
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重陽插茱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19.(2024四川南充,1)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下列生產過程中,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B.濕法煉銅C.海水曬鹽D.黏土燒瓷
【答案】C
【解析】糧食釀酒有新物質酒精等生成,A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濕法煉銅將銅鹽中的鹽置換
出來,有新物質銅生成,B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海水曬鹽是將水蒸發,從而使溶解的氯化鈉等析
出,C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符合題意;黏土燒瓷有新物質生成,D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20.(2024四川遂寧,1)遂寧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詩酒之鄉”的美譽,當地的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于研究我國傳統生物發酵工業具有極高的價值。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
化的是
A.研磨B.發酵C.蒸餾D.灌裝
【答案】B
【詳解】研磨只是物質的形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發酵過程
中生成酒精,有新物質生成,B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蒸餾主要是利用物質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
程中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灌裝只是物質的轉移和
存放,沒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21.(2024云南省卷,12)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B.該裝置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
C.該裝置凈水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
D.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仍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小卵石、石英砂
等能起到過濾作用,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整個過程主要是過濾和吸附,
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不是化學變化,C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河
水經該裝置凈化后,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仍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質等,仍是混合物,D說法
正確,不符合題意。
22.(2024山西,12)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
鋅的工藝記載是:“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
后生成一氧化碳)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贝斯に囘^程分
解模擬如圖。(已知:Zn的冶煉溫度為904℃,Zn的沸點為906℃。)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
決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2)高溫爐內,碳酸鋅(ZnCO3)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發生反應生成Zn和CO,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該反應生成物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價。
(3)冷凝器中發生的變化屬于。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結合已知信息,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2C+ZnCO3Zn+3CO↑+2
(3)物理變化
(4)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
【解析】(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碳酸鋅(ZnCO3)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發生反應生成Zn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
+ZnCO3Zn+3CO↑;該反應生成物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
為0,可知CO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3)鋅蒸氣在冷凝器中冷凝為固體鋅,只是狀態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4)鋅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容易與氧氣反應生成鋅的化合物,故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
考點02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23.(2024河北,12)下列物質在生活中的用途體現其化學性質的是
A.鹽水用于選種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水銀用作體溫計的測溫物質
【答案】C
【解析】鹽水用于選種,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A不符合題意;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及異味,可用于冰箱除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
于物理性質,B不符合題意;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氫氧化鋁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可用于治療
胃酸過多,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C符合題意;水銀用作體溫計的測溫物質,
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D不符合題意。
24.(2024湖南,12)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或用途說法正確的是
A.生石灰不能與水反應B.濃硫酸有揮發性
C.催化劑不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D.熟石灰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生石灰是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A錯誤;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揮發性,B
錯誤;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例如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C錯誤;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
稱,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正確。
25.(2024江蘇連云港,2)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由C、S和KNO3等混合而成。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C、S均具有可燃性B.黑火藥可存放于高溫處
C.黑火藥爆炸時吸熱D.KNO3屬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C、S均具有可燃性,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A符合題意;黑火藥
屬于易燃易爆物質,不能存放于高溫處,防止發生危險,B不符合題意;黑火藥爆炸時放出大量的熱,C不
符合題意;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鉀由K、N、O三種元素組成,
不屬于氧化物,D不符合題意。
26.(2024江蘇連云港,5)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石墨很軟有滑膩感,可制造石墨電極
B.CO2能與NaOH反應,可用于人工降雨
C.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煉鐵
D.NaHCO3呈白色,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答案】C
【解析】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故可用于制造電極,A不符合題意;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升華吸
熱,能使周圍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B不符合題意;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可用于煉鐵,C符合題意;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
不符合題意。
27.(2024江蘇蘇州,13)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鎂有銀白色光澤,可用于生產煙花
B.氮氣是無色無味氣體,可用作保護氣
C.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于制作鉛筆芯
D.熟石灰具有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可生產煙花則利用鎂能夠燃燒,放出耀眼白光的化學性質,A選項錯誤;可用作焊接金屬時
的保護氣利用的是氮氣的穩定性,B選項錯誤;石墨質地柔軟,能在紙上留下灰黑色痕跡,可用作鉛筆,C
選項錯誤;熟石灰為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選項正確。
28.(2024四川成都,7)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火箭成功發射。下列材料用途的
對應性質解釋不合理的是
A.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
B.B.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
C.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耐高溫
D.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彈性好
【答案】B
【解析】由于偏二甲肼具有可燃性,所以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A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由于鋁合
金密度小、強度和硬度大、抗腐蝕性好,所以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B解釋不合理,符合題意;由于碳纖
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耐熱、化學穩定性好,所以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C解釋合理,不符
合題意;由于特種橡膠具有高彈性、耐高溫的性質,所以用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D解釋合理,不
符合題意。
29.(2024江蘇揚州,10)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銅呈紫紅色,可用作導線B.石墨能導電,可用作潤滑劑
C.金剛石無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
【答案】D
【解析】銅具有導電性,可用作導線,與銅呈紫紅色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石墨具有滑膩感,可用
作潤滑劑,與石墨能導電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與金剛石無色透明無
關,故C不符合題意;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故D符合題意。
30.(2024四川南充,5)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劑B.鈦合金密度小,可用來制造人造骨
C.鹽酸有揮發性,可用于除鐵銹D.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生產氮肥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劑,A,符合題意;鈦合金與人體
的相容性好,所以可用來制造人造骨,B不符合題意;鹽酸可以和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反應,所以可用
于除鐵銹,C不符合題意;氮氣中含有氮元素,可與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可用于生產氮
肥,D不符合題意。
31.(2024云南省卷,3)下列敘述中,屬于C60化學性質的是
A.常溫下為固體B.密度為1.68g/cm3
C.熔點高于280℃D.能與鉀等金屬反應
【答案】D
【解析】常溫下為固體,描述的是物質的物理性質,A選項不符合題意;密度為1.68g/cm3,描述的是
物質的物理性質,B選項不符合題意;熔點高于280℃,描述的是物質的物理性質,C選項不符合題意;能
與鉀等金屬反應描述的是物質的化學性質,D選項符合題意。
32.(2024江西,11)下列物質在常溫常壓下呈固態的是
A.大理石B.汞C.植物油D.
【答案】A氯化鈉(或蔗糖、碳酸鈉等)
【解析】大理石常溫常壓下是固體物質,故A符合題意;汞常溫常壓下呈液態,故B不符合題意;植
物油常溫常壓下呈液態,故C不符合題意;氯化鈉或蔗糖、碳酸鈉等常溫常壓下均呈固態。
33.(2024山西,13)閱讀分析,解決問題:
世界之最2021年1月13日,全球第一輛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問世,它運用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的原理。運行時速可達620公里每小時,這一發明,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速度。
高溫超導的“高溫”是-196℃左右的溫度,是相對于-270℃至-240℃之間的溫度而言的,不是我們
傳統認知里的“高溫”。而超導就是超級導電。科學研究發現,當把超導體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時,電阻會神
奇消失,從而具有超級導電性。
液氮在磁懸浮列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時通過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獲得。高溫超導磁
懸浮列車在運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經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向軌道上噴射液氮后,
可以降低軌道和車輪的溫度,既能保持軌道的超導性。同時也能在列車底部形成氣墊,使列車與軌道隔離,
減少摩擦和空氣產生的氣動阻力,大大提高了運行速度。
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的運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來源也比較豐富,有效地降低了運營成本。
(1)高溫超導的“高溫”,所指的溫度是。
(2)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具有環保特性的原因是。
(3)液氮在磁懸浮列車系統中的作用是,液氮來源豐富的原因是。
(4)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上磁鐵的“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這種物質不需要發生化
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
(5)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利用了氮氣的化學穩定性,但在一定條件下氮氣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一氧
化氮(NO),用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答案】(1)-196℃左右
(2)運行效率高,能夠顯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用作冷劑、形成氣墊液氮可通過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獲得
(4)物理性質
(5)N2+O22NO
【解析】(1)根據“高溫超導的‘高溫’是-196℃左右的溫度”可知,高溫超導的“高溫”,所指的
溫度是-196℃左右;
(2)根據“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的運行不需要燃油”以及“列車與軌道隔離,減少摩擦和空氣產生的
氣動阻力,大大提高了運行速度”可知,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具有環保特性的原因是運行效率高,能夠顯
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根據“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經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向軌道上噴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軌道和車
輪的溫度,既能保持軌道的超導性。同時也能在列車底部形成氣墊,使列車與軌道隔離,減少摩擦和空氣
產生的氣動阻力,大大提高了運行速度”可知,液氮在磁懸浮列車系統中的作用是用作冷劑,用于降低軌
道和車輪的溫度以保持軌道的超導性;形成氣墊,隔離列車與軌道,減少摩擦和氣動阻力,提高運行速度;
液氮來源豐富的原因是它可以通過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獲得;
(4)物理性質概念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上
磁鐵的“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這種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
物理性質;
(5)在一定條件下氮氣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一氧化氮(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O2
2NO。
考點03化學研究方法與價值
34.(2024福建,1)下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研究領域中,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研制碳納米管材料B.研制新型顯示材料
C.研發數字貨幣加密技術D.研發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
【答案】C
【解析】研制碳納米管材料,涉及到對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A不符合題意;研制新型顯
示材料,涉及到對物質的制備,屬于化學研究范疇,B不符合題意;研發數字貨幣加密技術,主要是關于
數字信息和加密算法等方面,與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等化學相關內容關系不大,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
C符合題意;研發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涉及到物質間的轉化,屬于化學研究范疇,D不符合題意。
35.(2024河南,3)科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發明了將制堿、制氨結合的“聯合制堿法”的科學家是
A.侯德榜B.張青蓮C.袁隆平D.徐光憲
【答案】A
【解析】侯德榜在氨堿法的基礎上,改良了制堿工藝,發明了將制堿與制氨結合起來的聯合制堿法,
故A正確;張青蓮測定了銦、銥、銪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
獻,故B錯誤;袁隆平改良雜交水稻,為我國雜交水稻高產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故C錯誤;徐光憲是我
國著名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在量子化學和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
稀土化學、串級萃取理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故D錯誤。
36.(2024湖北,4)2024年我國環境日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A.分類回收生活垃圾B.工業廢水處理后排放
C.推廣使用煤炭燃料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答案】C
【解析】分類回收生活垃圾,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故A做法正確;工業廢水中含有有害物質,
工業廢水凈化達標排放可以防止水體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故B做法正確;推廣使用煤炭燃料,會造成
環境的污染,故C做法錯誤;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故D做法正確。
37.(2024湖南,8)湖南大力實施千村美麗示范建設工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廢舊家俱隨意丟棄B.生活垃圾沒有分類處理
C.全面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D.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
【答案】D
【解析】廢舊家俱隨意丟棄,不利于環境保護,故A選項做法不合理;生活垃圾沒有分類處理,不利
于環境保護,故B選項做法不合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對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作用很大,應合理使用農藥
和化肥,但不能禁止使用,故C選項做法不合理;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可以減少因使用化石能源
而產生的污染物,有利于環境保護,故D選項做法合理。
38.(2024江蘇鹽城,1)鹽城,一個讓你打開心扉的地方!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建設美麗鹽城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B.倡導使用清潔能源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D.積極行動植樹造林
【答案】C
【解析】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節約資源,減少水土污染,故A不符合題意;倡導使用清潔能源,可以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故B不符合題意;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會造成水體污染,故C符合題意;積極開展
植樹造林,能保護環境,故D不符合題意。
39.(2024江蘇鹽城,5)發明了聯合制堿法、為我國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是
A.侯德榜B.張青蓮C.屠呦呦D.徐光憲
【答案】A
【解析】中國著名的制堿專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侯德榜為純堿、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作出了
杰出的貢獻,故A符合題意;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故B不
符合題意;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故C不符合題意;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
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
“稀土界的袁隆平”,故D不符合題意。
40.(2024江蘇揚州,1)自然界存在多種元素及物質的循環。下圖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A.氮循環B.硫循環C.碳循環D.水循環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化石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動植物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動植物的遺體和排
泄物通過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該圖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碳循
環,選C。
41.(2024山東濱州,6)2024年六五環境日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
題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B.工廠廢水直接排放
C.推廣使用清潔能源D.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答案】B
【解析】垃圾分類處理,做到變廢為寶能減少污染、節約資源,A選項做法符合主題;工業廢氣直接
排放會造成空氣污染,B選項做法不符合主題;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能減少空氣污染,節約化石能源,C選
項做法符合主題;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既能保護金屬資源,還能防止環境污染,D選項做法符合主題。
42.(2024山東煙臺,1)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大國責任與擔當?!疤贾泻汀钡摹疤肌笔?/p>
指
A.二氧化碳B.碳元素C.碳原子D.所有含碳物質
【答案】A
【解析】“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人類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碳總量,與通過植樹造林、
工業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總量相互抵消,實現碳“凈零排放”,這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選A。
43.(2024四川成都,6)2023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①竹子
資源豐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資源③竹子韌性好④能減少‘白色污染’⑤能減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屬于“以
竹代塑”優勢的有
A.只有①②⑤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我國是竹資源大國,竹子資源豐富,①說法正確;竹子屬于可再生資源,②說法正確;竹子
具有韌性好的特點,③說法正確;“以竹代塑”減少了塑料垃圾的產生,能減少‘白色污染’,④說法正確;
“以竹代塑”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減少碳排放,⑤說法正確。
44.(2024山東煙臺,3)今年5月12日是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動車不能在居民樓內充電,以免發生火災
B.廚房天然氣泄漏,要立即打開抽油煙機排氣
C.加熱液體時,試管口不能朝著自己或他人
D.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答案】B
【解析】電動車在居民樓內充電可能因過度充電、高溫環境或存在可燃物而引發火災或爆炸,所以電
動車不能在居民樓內充電,故A正確;天然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抽油煙機可能將泄露的天然氣吸入,
并在其內部或排氣管道中遇到火星或電火花,從而引發爆炸,應立即關閉燃氣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并疏
散室內人員,到室外通知燃氣公司進行故障處理,故B錯誤;加熱液體時,試管口不能朝著自己或他人,
以免液體沸騰噴出傷人,故C正確;氫氧化鈉有腐蝕性,氫氧化鈉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沖
洗,然后涂上酸性較弱的硼酸溶液,故D正確。
45.(2024山東煙臺,6)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下圖是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簡易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B.該過程中水分子大小發生改變
C.該過程中用到蒸餾的方法D.獲取淡水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答案】B
【解析】該裝置中,水蒸發變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滴到水杯中,得到淡水,水杯中的水
是淡水,A不符合題意;該過程中,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分子的大小不變,B符合題意;該過
程中,水蒸發變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得到淡水,是利用蒸餾的方法,C不符合題意;獲取
淡水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發的越快,獲得淡水的速率越快,D不符合題意。
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簡易凈水器”的實踐活動,作品如圖。完成下面46~48小題。
46.(2024四川成都,1)任務一:學習凈水原理。下列凈水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靜置沉淀B.砂石過濾C.活性炭吸附D.投藥消毒
【答案】D
【解析】靜置沉降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A屬于物理變化;過濾難溶物過程中只是沒有新物質生成,
B屬于物理變化;活性炭吸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投藥消毒過程中把細菌等微生物殺
死,有新物質生成,D屬于化學變化。
47.(2024四川成都,2)任務二:設計并制作凈水器。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殼,安全環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雜質
C.用活性炭凈水是因為其結構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凈水的速率
【答案】C
【解析】聚氯乙烯塑料有毒,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殼,不安全環保,A選項說法錯誤;小卵石和石
英砂等材料能夠除去水中不溶性的雜質,因此該凈水器能起到過濾的作用,該選項說法錯誤;活性炭凈水,
是因為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C選項說法正確;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過濾除去較大的顆粒,
D選項說法錯誤。
48.(2024四川成都,3)任務三:展示并評價作品。下列評價不合理的是
A.凈化水硬度變得更小B.制作材料廉價易得
C.制作簡單,操作簡便D.作品設計簡潔美觀
【答案】A
【解析】該簡易凈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
和異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選項說法錯誤;小卵石、石
英砂、活性炭等用品廉價易得,故B選項說法正確;該裝置制作簡單,操作簡便,故C選項說法正確;據
圖可知,該作品設計簡潔美觀,故D選項說法正確。
49.(2024山西,6)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會面臨來自環境、資源、健康和公共衛生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挑戰,
以下不會對人們造成威脅的一項是
A.疾病防控B.資源匱乏C.火山噴發D.洪澇災害
【答案】A
【解析】疾病防控是維護公眾健康的重要責任和意義,不會對人們造成威脅,A符合題意;資源匱乏
將可能引發諸如能源短缺、糧食緊缺等事態,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進步,故B不符合題意;火山噴發
會造成人員傷亡、毀壞家園、導致地震等其他災害,故C不符合題意;洪澇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故D不符合題意。
50.(2024山西,9)研究發現,當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后,就會有大約116
億個塑料顆粒和31億個納米塑料出現在杯子里。該顆??蛇M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生,只有
極少量可被唾液分解。關于塑料網狀茶包的分析正確的是
A.很難分散于熱水中B.容易被人體分解
C.是由合成材料制成D.對人體沒有危害
【答案】C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把取出茶葉的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幾分鐘后,就會有大約116
億個塑料顆粒和31億個納米塑料出現在杯子里,說明該塑料網狀茶包能分散于熱水中,A說法錯誤,不符
合題意;由題干信息可知,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會分散出塑料顆粒和納米塑料,該顆??蛇M入
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發生,只有極少量可被唾液分解,說明該塑料網狀茶包不容易被人體分解,B
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該塑料網狀茶包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可知,
塑料網狀茶包浸泡在95℃的水里會分散出塑料顆粒和納米塑料,該顆粒可進入人體內各種器官,導致疾病
發生,說明該塑料網狀茶包對人體有危害,D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51.(2024重慶A卷,1)“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重慶,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習總書記
對重慶的囑托。下列措施與此不相符的是
A.開發新技術新能源B.繼續推進長江禁漁
C.合理施用農藥化肥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
【答案】D
【解析】開發新能源能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與綠色發展相符,A不符合題意;禁漁可
以保護長江生物的多樣性,與綠色發展相符,B不符合題意;農藥化肥能夠幫助植物生長,合理施用,與
綠色發展相符,C不符合題意;垃圾焚燒會產生空氣污染物,與綠色發展不符,D符合題意。
52.(2024重慶B卷,2)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下列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風能B.氫能C.石油D.潮汐能
【答案】C
【解析】風能是可以從自然界中源源不斷地得到的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故A選項錯誤;氫氣作為
能源,能用水來制取,故氫能屬于可再生能源,故B選項錯誤;石油屬于化石燃料,它的儲量是有限的,
不能短時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選項正確;潮汐能能循環使用,在使用后會在
短時間內重新形成,因此潮汐能屬于可再生能源,故D選項錯誤。
53.(2024重慶A卷,7)2024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
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加油站、面粉廠應嚴禁煙火
B.濃硫酸濺上皮膚后立即用食醋沖洗
C.霉變花生洗凈和煮熟后仍不宜食用
D.天然氣泄漏時先開窗通風后,再開燈檢查
【答案】B
【解析】加油站有汽油揮發的可燃性氣體,面粉廠有面粉這樣的可燃性粉塵,遇明火有爆炸可能,加
油站、面粉廠應嚴禁煙火,A正確;濃硫酸濺到皮膚上,先用大量水沖洗,在涂3%~5%碳酸氫鈉溶液,B
錯誤;霉變的花生含有黃曲霉毒素,煮熟后仍有會使人中毒,不能食用,C正確;天然氣泄漏先關閉閥門,
開窗通風降低天然氣的濃度,脫離爆炸極限,再開燈檢查,D正確。
54.(2024四川廣安,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下列做法符合該理念的是
A.經常使用一次性木質餐筷B.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C.合理開發使用新能源D.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C
【解析】經常使用一次性木質餐筷,需要耗費大量的森林資源,不利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A錯誤;
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水會導致環境污染,不利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B
錯誤;合理開發使用新能源,有利于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從而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C正確;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水土污染,不利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D錯誤。
55.(2024重慶A卷,11)海水含有豐富的化學資源,關于海水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海水蒸發說明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B.海水占全球總儲水量的絕大多數
C.蒸餾可以從海水中獲得淡水
D.相同條件下海水的導電能力比純水弱
【答案】D
【解析】海水蒸發說明水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空氣中了,故A說法正確;地球表面約有71%被水
覆蓋著,其中海洋水占全球總水量的96.5%,海水占全球總儲水量的絕大多數,故B說法正確;蒸餾可以
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得到的蒸餾水屬于純水,所以說蒸餾可以從海水中獲得淡水,故C說法正確;純水
中只含有水,而海水中含有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相同條件下海水的導電能力比純水強,故D說法錯
誤。
56.(2024四川樂山,1)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中鈣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
B.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
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
D.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答案】A
【解析】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幼兒和青少年缺鈣會患佝
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人體中鐵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故A說法錯
誤;食鹽腌制具有抑菌作用,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工程說課
- 合肥市45中2025年普通高中畢業班5月質檢物理試題含解析
- 濰坊科技學院《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經典文獻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義烏地區2024-2025學年初三預測金卷(化學試題理)含解析
- 冀中職業學院《生物材料學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醫學發育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
-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橋梁檢測與加固》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密碼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農民合作社財務報表(專業應用)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安全要求規格書編制導則
- 第4章-3D構型圖-Chem3D
- 第六章廣播電視的傳播符號
- 儀器設備自校規程
- 預制梁質量控制要點及注意事項手冊
- 家庭《弟子規》力行表
- 水利部《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
- 校園避震有辦法PPT課件
- 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100條評審準備要點
- 航模遙控器ET07使用說明書(全比例10通道遙控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