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考點0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考點0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判斷
考點03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考點0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1.(2024·海南·中考真題)下列生活常見現象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蔗糖溶解B.玻璃破碎
C.橙子榨汁D.煤氣燃燒
【答案】D
【解析】A、蔗糖溶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玻璃破碎,只是物質的形狀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橙汁榨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煤氣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4·山東濟濟寧·中考真題)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石蠟熔化糧食釀醋B.食物腐敗木材燃燒
C.酒精揮發蔗糖溶解D.水通電電解鐵杵磨成針
【答案】A
【解析】A、石蠟熔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糧食釀醋過程中有新物質醋酸生成,屬于化
學變化,選項符合題意;
B、食物腐敗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木材燃燒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選
項不符合題意;
C、酒精揮發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蔗糖溶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選
項不符合題意;
D、水通電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鐵杵磨成針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
理變化,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中華民族的發明創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下列我國古代發明及
應用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濕法煉銅B.蠶絲織布
C.糧食釀酒D.火藥爆炸
【答案】B
【解析】A、濕法煉銅的原理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
B、蠶絲織布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C、糧食釀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火藥爆炸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下列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通過化學變化實現化
學能轉變成電能的是()
A.水力發電B.風力發電
C.燃料電池發電D.太陽能發電
【答案】C
【解析】A、水力發電是水能轉化為電能。A不符合題意;
B、風力發電是風能轉化為電能。B不符合題意;
C、燃料電池發電是由于發生化學變化而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符合題意;
D、太陽能發電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選擇C。
6.(2024·北京市·中考真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酒精揮發
C.鎂條燃燒D.礦石粉碎
【答案】C
【解析】A、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酒精揮發過程中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鎂條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氧化鎂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D、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現象主要由化學變化引起的是()
A.海水曬鹽B.汽油揮發
C.紅磷燃燒D.瓜果飄香
【答案】C
【解析】A、海水曬鹽,只是水的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汽油揮發,只是狀態的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紅磷燃燒,有新物質五氧化二磷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瓜果飄香,只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8.(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青稞經清洗、晾曬、炒熟、磨粉制成糌粑。糌粑制作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清洗B.晾曬
C.炒熟D.磨粉
【答案】C
【解析】A、清洗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晾曬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炒熟的過程中涉及了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符合題意;
D、磨粉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家庭小實驗中,主要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自制無殼雞蛋B.自制酸堿指示劑
C.自制汽水D.自制即熱飯盒
【答案】B
【解析】A、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白醋中的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
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自制酸堿指示劑,是因為紫卷心菜中的色素能溶解在酒精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自制汽水過程中,小蘇打即碳酸氫鈉和檸檬酸反應生成檸檬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
成碳酸,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自制即熱飯盒過程中,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B。
11.(2024·四川內江·中考真題)端午佳節,國人喜食粽子。下列制作肉粽的環節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
是()
A.清洗食材B.切碎臘肉
C.粽葉包餡D.燒火蒸煮
【答案】D
【分析】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解析】A、清洗食材,是將食材與灰塵等雜質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A選項錯誤;
B、切碎臘肉,臘肉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B選項錯誤;
C、粽葉包餡,是粽葉、餡料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C選項錯誤;
D、燒火蒸煮,燃料的燃燒是燃料與氧氣發生反應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選項正確。
故選:D。
12.(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文物修復與化學密切相關。下列修復措施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小刀剔除鐵器表面銹層B.稀鹽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鈣
C.氫氧化鈣溶液封護酥松的石質文物D.堿性溶液除去紙質文物中的酸
【答案】A
【解析】A、小刀剔除鐵器表面銹層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B、稀鹽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鈣,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
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氫氧化鈣溶液封護酥松的石質文物,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氫氧化鈣可能會與石質文物中的某些成分反應,
形成更為堅固的保護層,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堿性溶液除去紙質文物中的酸,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3.(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下列過程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用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
B.用過氧化氫制得氧氣
C.用蒸餾法將海水淡化制得蒸餾水
D.用液氫作燃料推進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答案】C
【解析】A、用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B、用過氧化氫制得氧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
C、蒸餾是通過加熱汽化的方法而將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用蒸餾法將海水淡化制得蒸餾水,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D、用液氫作燃料推進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
題意;
故選:C。
14.(2024·西藏·中考真題)青稞經清洗、晾曬、炒熟、磨粉制成糌粑。糌粑制作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B.晾曬
C.炒熟D.磨粉
【答案】C
【解析】A、清洗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晾曬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炒熟的過程中涉及了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符合題意;
D、磨粉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火箭發射B.海水提鎂
C.干冰升華D.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A、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了可燃性氣體燃燒,燃燒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B、海水提鎂,有新物質金屬鎂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干冰升華,干冰由固態變成液態,只是發生了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D、呼吸過程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6.(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酒精揮發B.冶煉鋼鐵
C.品紅擴散D.石油分餾
【答案】B
【解析】A、酒精揮發,是酒精的狀態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冶煉鋼鐵過程中,有新物質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品紅擴散是由于分子運動的結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石油分餾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將石油的成分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7.(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
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樣品之旅。下列探月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點火起航B.箭器分離
C.月背著陸D.采集月壤
【答案】A
【解析】A、點火起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箭器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月背著陸,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采集月壤,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8.(2024·湖北武漢·中考真題)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進行下列家務勞動時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蔬菜B.瀝干蔬菜
C.點火炒菜D.盛菜裝盤
【答案】C
【解析】A、清洗蔬菜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瀝干蔬菜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點火炒菜涉及燃燒,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D、盛菜裝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燈泡發光C.礦石粉碎D.食物腐爛
【答案】D
【解析】A、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
合題意;
B、燈泡發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物質的形狀發生改變,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食物腐爛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20.(2024·河南·中考真題)我國的古代發明及應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質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B.陶瓷燒制
C.活字印刷D.火藥爆炸
【答案】C
【解析】糧食釀酒,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A屬于化學變化;燒制陶瓷,發生了燃燒,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B屬于化學變化;活字印刷,無新物質生成,C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質生成,D屬
于化學變化。
21.(2024·青海·中考真題)下列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制作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黑陶燒制B.土族刺繡
C.河湟剪紙D.藏毯編織
【答案】A
【解析】A、黑陶燒制,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土族刺繡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河湟剪紙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藏毯編織過程中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讓非遺文化“動”起來、“火”起來,為擴大非遺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響,臨
夏縣積極組織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下列非遺文化作品制作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酸河州黃酒B.刻河州磚雕
C.繪河州彩陶D.捏河州泥塑
【答案】A
【解析】刻河州磚雕、繪河州彩陶、捏河州泥塑的制作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酸
河州黃酒在釀制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的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A。
考點0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判斷
1.(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下列對酒精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液體B.有特殊氣味
C.易揮發D.能燃燒
【答案】D
【解析】A、顏色、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故無色液體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B、氣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故有特殊氣味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C、揮發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故易揮發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能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天然氣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來吸附色素和異味D.金剛石用來裁玻璃
【答案】A
【分析】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
質。
【解析】A、天然氣能燃燒因此可作為燃料,可燃性是化學性質,符合題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能吸熱使水蒸氣液化,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
符合題意;
C、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沒有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金剛石硬度大切割玻璃,不需要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4·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隨著科技的發展,空氣中各成分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
理性質的是()
A.氮氣——充氮包裝B.氧氣——醫療急救
C.稀有氣體——激光技術D.二氧化碳——氣體肥料
【答案】C
【解析】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填充包裝,該性質屬于化學性質,A錯誤;
B、氧氣可供給呼吸,呼吸作用消耗糖類和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利用的是氧氣的化學性質,B錯誤;
C、稀有氣體通電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造電光源,此過程不產生新物質,該性質屬于物理性質,
C正確;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經光合作用轉化為糖類和氧氣,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學性
質,D錯誤。
故選:C。
4.(2024·河北·中考真題)下列物質在生活中的用途體現其化學性質的是()
A.鹽水用于選種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氫氧化鋁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水銀用作體溫計的測溫物質
【答案】C
【解析】鹽水用于選種,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A不符合題意;活性
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及異味,可用于冰箱除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于物
理性質,B不符合題意;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氫氧化鋁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可用于治療胃酸過
多,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C符合題意;水銀用作體溫計的測溫物質,不需要
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D不符合題意。
5.(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萬千世界,富于變化。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蠟熔化B.水結冰
C.醋揮發D.煤燃燒
【答案】D
【解析】A、蠟熔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水結冰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醋揮發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煤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故選:D。
6.(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用鎂粉制作照明彈B.用活性炭除冰箱異味
C.用銅制作電線電纜D.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用鎂粉制作照明彈,是因為鎂燃燒發出耀眼白光,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
其化學性質,符合題意;
B、用活性炭除冰箱異味,是因為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
出來,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C、用銅制作電線電纜,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
性質,不符合題意;
D、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能使周圍溫度降低,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
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點03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1.(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沒有對應關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
B.鎢熔點高,可用于制燈絲
C.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濃硫酸有腐蝕性,可用于干燥氣體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可用于凈水,不符合題意;
B、鎢是熔點最高的金屬,可用于制燈絲,不符合題意;
C、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不符
合題意;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鎂有銀白色光澤,可用于生產煙花
B.氮氣是無色無味氣體,可用作保護氣
C.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于制作鉛筆芯
D.熟石灰具有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可生產煙花則利用鎂能夠燃燒,放出耀眼白光的化學性質,A選項錯誤;可用作焊接金屬時的保
護氣利用的是氮氣的穩定性,B選項錯誤;石墨質地柔軟,能在紙上留下灰黑色痕跡,可用作鉛筆,C選項
錯誤;熟石灰為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選項正確。
3.(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銅呈紫紅色,可用作導線B.石墨能導電,可用作潤滑劑
C.金剛石無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
【答案】D
【解析】銅具有導電性,可用作導線,與銅呈紫紅色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石墨具有滑膩感,可用作潤
滑劑,與石墨能導電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與金剛石無色透明無關,
故C不符合題意;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故D符合題意。
4.(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劑B.鈦合金密度小,可用來制造人造骨
C.鹽酸有揮發性,可用于除鐵銹D.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生產氮肥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劑,A,符合題意;鈦合金與人體的相
容性好,所以可用來制造人造骨,B不符合題意;鹽酸可以和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反應,所以可用于除鐵
銹,C不符合題意;氮氣中含有氮元素,可與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可用于生產氮肥,D不
符合題意。
5.(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鹽酸具有揮發性,常用作除鐵銹
B.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常用作治療胃酸過多
C.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常用作干燥劑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劑
【答案】D
【解析】A.鹽酸具有酸的通性,能與鐵銹成分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從而除去鐵銹,對應關系錯誤,
故A錯誤;
B.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治療胃酸過多,對應關系錯誤,故B錯誤;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氣體干燥劑,對應關系錯誤,故C錯誤;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所以活性炭常用作冰箱除味劑,對應關系正確,故D正確。
故選:D。
6.(2024·四川內江·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質的是()
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品包裝袋中充入氮氣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D.食醋用于除水垢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異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
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符合題意;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
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食品包裝袋中充入氮氣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是利用了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食醋用于除水垢,是利用了醋酸能與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氫氧化鎂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才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2024·黑龍江龍江·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石墨有潤滑性——制作電池電極
B.氫氧化鈉能與酸反應——治療胃酸過多
C.氧氣有助燃性——用作火箭燃料
D.金屬銅有良好的導電性——制作導線
【答案】D
【解析】A、石墨具有導電性,可制作電池電極,故A錯誤;
B、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故B錯誤;
C、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劑,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C錯誤;
D、金屬銅有良好的導電性,可制作導線,故D正確。
故選D。
8(.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應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劑B.銅絲作導線
C.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D.氮氣作保護氣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劑,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
性質,不符合題意;
B、銅絲作導線,是利用銅的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C、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
來,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氮氣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夏令營活動協議夏令營合同
- 杭州地鐵考試題庫及答案
- 人力服務資源外包合同
- 指紋鎖銷售合同1
- 開關插座訂貨合同
- 住建委房屋買賣合同
- 人工挖孔樁工程勞務合同
- 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1.5關心集體 第二課時 桂師星球版001
- 尉氏縣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實操考題合集及答案
- 提升工作滿意度的年度方案計劃
- 勞動節英文介紹節日由來文化風俗勞動名言課件
- 10.2 阿基米德原理 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 成人癲癇持續狀態護理專家共識2023
- 數字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
- 《免疫學檢驗》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網絡安全的前沿技術與趨勢
- DB21-T 3135-2019菲律賓蛤仔淺海底播增殖技術規范
- 非車險銷售培訓課件
- VTE評估及護理預防
- 《往復活塞式壓縮機》課件
- 半夏瀉心湯抑制原發性肝細胞癌術后復發的臨床應用研究演示稿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