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章聲現象》單元測試卷(附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據我國應急管理局發布的信息,2023年上半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43次。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要學會避險和自救。下列關于被埋在廢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A.見縫,從廢墟中爬出來B.用手握成喇叭狀,不停地大聲呼救C.睡覺,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D.用硬物敲擊墻壁等物,向營救人員求救2.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同學們利用話筒和音響進行朗誦,主要是為了改變音色B.物體振動得越快,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快C.人們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清洗鐘表等精密的機械D.教室內安裝噪聲檢測裝置,學生可以免受噪聲干擾3.如圖所示的聲現象中,分析正確的是()A.甲圖: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B.乙圖:將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燭焰會跳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C.丙圖: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丁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變音叉發出聲音的音調4.泗洪城東生態體育公園景色優美,是文明城市建設成果的縮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春季里,百花盛開,蝴蝶翩翩起舞,我們聽不到聲音因為蝴蝶翅膀輕振動不發聲B.夏季里,林間地上圓形的光斑是太陽的虛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秋季里,楓葉看上去火紅的,是由于楓葉吸收了紅色光D.冬季里,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蓬松多孔的大雪有吸聲作用,是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5.《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下列詩句中與聲音有關的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A.“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聲音的音調高B.“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C.“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我們能分辨“鳥語”和“泉聲”,是因為響度不同D.“轉軸撥弦兩三聲”中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6.如圖甲、乙、丙、丁是不同聲音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聲音的響度最小 B.乙、丙聲音音色和音調均相同C.乙、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D.丁聲音是一種噪聲7.如圖所示是一款變頻超聲波驅蚊器,該驅蚊器通過發出不同的聲音,干擾蚊蠅的感覺和行為,從而達到驅蚊的效果。關于該驅蚊器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驅蚊器調至頻率最高擋時,聲音振幅會增大B.該驅蚊器調至頻率最高擋時,聲音的音調會增大C.該驅蚊器發出聲音的頻率在到的范圍內D.該驅蚊器發聲時,離開驅蚊器的距離越遠,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小8.下列事例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A.學校、醫院附近禁止鳴笛 B.靠近公路的居民樓一側裝有隔音墻C.汽車排氣口處安裝消音裝置 D.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戴上耳罩9.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寫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人能輕易聽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據聲音的____區分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10.如圖所示的現象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圖: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為了改變發出聲音的響度B.乙圖:發聲的音叉使乒乓球多次被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C.丙圖:抽出罩內空氣,鬧鈴聲減弱,表明真空可以傳聲D.丁圖:摩托車上裝有消聲器,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消除噪聲二、填空題11.小麗調節小提琴弦的松緊是為了改變聲音的12.用聲音的三要素進行填空:“震耳欲聾”表明聲音的大;“悅耳動聽”表明聲音的好;“尖利刺耳”是指聲音高;初中階段男生一般都要經歷的“變聲期”是指發生了改變。1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024年春節即將到來,世界各地華人燃爆竹、放焰火、玩龍燈、舞獅子、敲鑼打鼓慶新春,熱鬧非凡。爆竹聲是由于空氣的產生的;越用力敲鼓,鼓聲越大,是因為振幅越大,(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越大。14.如圖所示敲擊右邊音叉,會把左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產生的;如果敲響右邊完全相同的音叉,左邊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是由于右邊音叉的振動,在中激起向周圍傳播的聲波,從而使左邊的音叉振動發聲,這個實驗說明。15.在自制學具比賽中,小梅用紙盒、吸管、橡皮筋制作了橡皮筋吉他,如圖所示。小梅在彈奏過程中聽到橡皮筋產生的聲音,這是由于橡皮筋的產生的。當小梅將吸管向兩端移動一段距離,用相同的力度再次彈奏時,聽到聲音有變化,這種變化是(選填“響度”、“音調”、“音色”),發生這種變化根本原因是。三、實驗題16.小華設計了如下實驗,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①先搜集各種材料,如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②把鬧鐘放到一個鞋盒里,將衣服蓋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漸遠離盒子直到聽不見滴答聲;③分別將各種材料蓋在鞋盒上方,重復以上實驗,得到表中的數據:材料①衣服②報紙③平裝書④塑料袋⑤襪子聽不見滴答聲的實際距離/m2.12.83.75.21.2請回答:(1)小華設計的實驗利用了離聲源越遠,聽到聲音的響度越(選填“小”或“大”)的原理;(2)根據小華所得數據可知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選填“A”或“B”)A.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⑤(3)仔細分析可知相對粗糙的材料比相對平滑材料隔音性能(選填“好”或“差”),猜想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聲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選填“強”或“弱”);(4)在噪聲污染嚴重的環境里,“隔音”就是為了改變人耳聽到聲音的,是有效的減弱噪聲的方法之一。為降低電影院的噪聲,請提出一條合理化的建議。17.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這說明了;(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并由此推理可知:。四、計算題18.一輛汽車朝山崖勻速行駛,在離山崖700m處鳴笛。汽車直線向前行駛40m后,司機剛好聽到剛才鳴笛的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1)聲音傳播路程是多少m;(2)求汽車行駛的速度v。19.一輛汽車在勻速行駛,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機鳴笛并在4s后聽到回聲,若汽車行駛速度為72km/h。已知聲速為340m/s,求:(1)司機從鳴笛到聽到回聲,汽車行駛的路程;(2)汽車鳴笛時距離高山多遠?(可以畫圖輔助說明)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CADBBBBCB1.D【詳解】A.見縫,從廢墟中爬出來,如果有余震或者間隙小,會造成二次傷害,故A不符合題意;B.用手握成喇叭狀,不停地大聲呼救,這樣會消耗更多的體力和能量,不可取,故B不符合題意;C.睡覺,靜等營救人員前來營救,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故C不符合題意;D.由于固體可以傳播聲音,則用硬物敲擊墻壁等物,可以向營救人員求救,故D符合題意。故選D。2.C【詳解】A.同學們利用話筒和音響進行朗誦,主要是為了提高聲音的響度,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溫度有關,與物體振動的快慢無關,故B錯誤;C.聲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密的機械,說明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C正確;D.教室內安裝噪聲檢測裝置是用來檢測噪聲等級的,不能減弱噪聲,所以學生不能免受噪聲干擾,故D錯誤。故選C。3.A【詳解】A.物體振動的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故A正確;B.將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燭焰會隨之起舞,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故B錯誤;C.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音量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變音叉發出聲音的振幅,振幅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故選A。4.D【詳解】A.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是因為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是次聲波,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故A錯誤;B.林間地上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實像,這是由于小孔成像形成的,其實質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C.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的光決定的,所以楓葉看上去火紅,是由于楓葉反射了紅色光,故C錯誤;D.減弱噪聲的方法有三種:①在人耳處減弱噪聲;②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③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雪后人們感到萬籟俱寂,是因為大雪蓬松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使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故D正確。故選D。5.B【詳解】A.不敢高聲語,是怕聲音太大,驚了天上人,所以這里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B正確;C.不同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可根據音色來區分鳥語和泉聲,故C錯誤;D.撥弦兩三聲,說明弦振動時發出了聲音,故D錯誤。故選B。6.B【詳解】AC.響度由振幅決定,看圖像的上下高度,由圖可知,甲的響度最小,乙、丙、丁響度相同,故AC正確,不符合題意;B.音調看波的密集程度,乙、丙兩圖中波的密集程度不同,表示振動頻率不同,所以音調不同,故B錯誤,符合題意;D.噪聲的聲波圖是雜亂無章的,如圖丁,是一種噪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詳解】AB.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所以該驅蚊器調至頻率最高擋時,聲音的音調會增大,故A錯誤,B正確;C.該驅蚊器發出的是超聲波,人類聽不到,所以它發出聲音的頻率不在20Hz到20000Hz的范圍內,頻率大于20000Hz,故C錯誤;D.聲音傳播的速度與距離遠近無關,所以離開驅蚊器的距離變大時,聲音的傳播速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8.B【詳解】A.學校、醫院附近禁止鳴笛,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B.靠近公路的居民樓一側裝有隔音墻,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C.汽車排氣口處安裝消音裝置,是在聲源處減弱,故C不符合題意;D.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戴上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9.C【詳解】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的發聲體音色一般不同,詩人能輕易聽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區分的,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B【詳解】A.古箏是琴弦振動發出聲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動的快慢會不一樣,所以聲音的音調就會發生變化,故A錯誤;B.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乒乓球被多次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故B正確;C.逐漸抽出罩內空氣,聽到鈴聲漸小,說明真空不能夠傳聲,故C錯誤;D.摩托車上裝有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B。11.音調【詳解】調節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旋動琴弦軸調節琴弦的松緊,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12.響度音色音調音調【詳解】[1]“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音量大,即響度大。[2]“悅耳動聽”是指聲音好聽,音色優美。[3]“尖利刺耳”是指聲音頻率高,即音調高。[4]男生經歷“變聲期”,聲音會由清脆變得低沉,所以是音調發生了改變。13.振動響度【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爆竹聲是由空氣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鼓聲是由于鼓面被敲擊振動發出的,越用力敲鼓,鼓聲越大,也就是鼓面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14.振動空氣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詳解】[1]把泡沫塑料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泡沫塑料球被彈起,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3]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這是由于右邊音叉的振動,在空氣中激起向周圍傳播的聲波,從而使左邊的音叉振動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從這個實驗我們知道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15.振動音調橡皮筋振動變快【詳解】[1]撥動橡皮筋能聽到聲音,這說明聲音是由于橡皮筋振動產生的。[2][3]因為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四根橡皮筋彈奏,所以橡皮筋的振動幅度相同,因此聲音響度相同,聽到聲音有變化,因為發聲體振動頻率不同,所以其音調不同。原因為當小梅將吸管向兩端移動一段距離,橡皮筋振動變快。16.小A好強響度在影院的墻壁、頂上裝飾厚實的隔聲材料【詳解】(1)[1]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與振幅和距離有關;距離越遠響度越小。(2)[2]實驗中,聽不見鐘聲的實際距離越長,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反之隔音性能越差,由小華記錄的數據可見,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襪子,隔音性能最差的是塑料袋,根據小華所得數據可知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⑤①②③④,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A。(3)[3][4]根據小華所得數據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聽不見滴答聲的實際距離近;則說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聲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強。(4)[5]在噪聲污染嚴重的環境里,“隔音”就是為了改變人耳聽到聲音的響度,使人聽到的聲音的響度變小,是有效的減弱噪聲的方法之一。[6]為降低電影院的噪聲,可以在影院的墻壁、頂上裝飾厚實的隔聲材料,或用多孔材料裝飾墻面。17.小球被多次被彈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在桌面上放一些紙屑再敲擊桌子空氣音樂聲會逐漸減弱真空不能傳聲【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