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考生注意: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所有試題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否

則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北京冬奧,驚艷全球。學校開展以“自信中國風,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展覽活動,請你

完成下列任務。

?展板一:浪漫奧運

1.下面是展板一的文字內容,閱讀并完成題目。

萬眾咽目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中國式浪漫”唱響“一起向未來”的宣言;歡樂相

聚的閉幕式,大家在五環旗下依依惜別,“天下一家”的浪漫煙花、寓意共建人類命運共同

體的中國結,讓多少人內心的企盼得到共鳴和回響。多少人也由此領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的智慧、“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象、“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的深情,感受當代中

國的自信從容和生機。“雪如意”“雪游龍”“雪長城”,見證運動員汗水與激情的比賽

場館,則是將科技、運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象基體。火種燈會徽體育圖標頒獎

禮服北京冬奧會視覺呈現的中國風幾乎無處不在。

(1)請你將本次活動的主題“自信中國風,一起向未來”工整地寫在下面田字格中。

(2)上面語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和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萬眾矚目(shu)篷勃熔合載體(zdi)

B.萬眾矚目(zhCi)蓬勃融合載體(zdi)

c.萬眾矚目(zha)篷勃融合載體(zdi)

D.萬眾矚目(shu)蓬勃熔合載體(zdi)

(3)給畫線句加上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A.火種燈,會徽,體育圖標,頒獎禮服一一北京冬奧會視覺呈現的“中國風”幾乎無處不

在。

B.火種燈、會徽、體育圖標、頒獎禮服一一北京冬奧會視覺呈現的《中國風》幾乎無處不

在。

C.火種燈二會徽、體育圖標、頒獎禮服……北京冬奧會視覺呈現的“中國風”幾乎無處不

在。

D.火種燈,會徽,體育圖標,頒獎禮服北京冬奧會視覺呈現的《中國風》幾乎無處不

在。

(4)展板上需要配圖,字體與示例圖片一致的一項是()

示例圖片

D.

【答案】(1)自信中國風,一起向未來(2)B(3)C(4)D

【解析】

【小問1詳解】

漢字書寫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觀地書寫。首先要保證漢字書寫絕對正確;其次要掌理好所

給漢字的間架結構和各部分比例;注意不要漏寫、多寫、錯寫。注意“信”“起”字的結構。

【小問2詳解】

萬眾矚Fl(wanzhdngzhumu):大家十分關注,目不轉睛地注視。

蓬勃(pCngbo):形容繁榮而旺盛的樣子。

融合(r6nghC):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

載體(zdiII):泛指一切能夠承載其他事物的事物。

故選Bo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

細讀畫線句子,可知“火種燈”“會徽”“體育圖標”“頒獎禮服”等詞語在句中為并列關系,

中間要短暫停頓,因應前三空分別用頓號;根據句意,“頒獎禮服”后面應添加省略號,表

示列舉的省略;“中國風”表示特殊稱謂,所以應加上引號;

故選Co

【小問4詳解】

本題考查書法字體的識別,

根據平時對書法字體特點的掌握,觀察示例圖片,起筆、轉折和收筆都有簡化傾向,信筆而

成,不作停頓和回鋒,筆畫有相連之處,是行書。

A.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字體為篆

書;

B.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字體為隸書;

C.筆畫平正,結體整齊,工妙于點畫,神韻于結體,字體為楷書;

D.起筆、轉折和收筆都有簡化傾向,信筆而成,不作停頓和回鋒,筆畫有相連之處,字體

為行書;

故選D。

?展板二:科技奧運

2.下面是展板二的文字內容閱讀并完成題目。

科技正重構舞臺藝術呈現,賦予藝術“呈于象,感于日,會于心”的簡約美,營造詩化

意境。機械舞臺移動,可看作山脈涌動;光影交錯輝映,可譯為H月起落;虛擬視覺成像,

可形塑萬里山河……科技元素潛藏在視覺語言結構中,為觀眾創造著美好的視效體驗。依托

圖像處理算法,冬奧會開幕式人心的“冰瀑”環節中,一滴水墨從天而降開來,

“黃河之天上來”的意境,喚起人們心底的文化情結。“冰雪五環”環節采用三維水

墨動畫、裸眼全息水墨動畫等手段,以筆墨精神再現冬奧歷史,觀意取象、氣韻相生。

(1)根據語境,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激動渲染躍然紙上B.宸蕩熏染惟妙惟肖

C.震動點染入木三分D.震撼暈染呼之欲出

(2)展板兩邊計劃寫一同對聯。小逸同學已經擬寫了上聯,請你補出下聯。

上聯:科技助力迎奧運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2)示例:文化添彩創新篇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第一空。激動: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沖動。震蕩:震動擺蕩,不安定,處于動蕩狀態。震動:

受到外力影響而顫動。震撼:震動;搖撼;指內心受到強烈的沖擊或感動,精神或情緒劇烈

起伏或波動。第一空指冬奧會開幕式“冰瀑環節”對觀眾內心的強烈沖擊,因此應選用“震

撼”;

第二空。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比喻夸大地形容。熏染:長期接觸的人或事物對人的生活

習慣逐漸產生某種影響(多指壞的)。點染:繪畫時點綴景物和著色,也比喻修飾文字。暈

染:用水墨或顏色漸次濃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陰陽向背的繪畫技法。第二空形容一滴水墨擴

敢、漸次變化的過程,因此用“暈染”最恰當;

第三空。躍然紙上:形容描寫或刻畫得十分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

非常逼真。入木三分:原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呼之欲出:形容畫像卜分逼真,也指某事即將揭曉或出現。第四空形容“黃河之天上來”的

意境十分逼真,幾欲出現在觀眾面前。因此用“呼之欲出”最恰當;

故選D。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對聯對聯的擬寫寫。

擬寫對聯時應注意:①字數相等;②詞類相當:③結構相應;④平仄相對,仄起平收;⑤內

容相關。

上聯“科技助力”為土謂短語,“迎奧運”為動賓短語,下聯也要符合這一結構,如:優質

服務展風采。

?展板三:文化奧運

3.下面是展板三的文字內容,閱讀并完成題目。

在北京冬奧會上,和體育同樣具有連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傳統與現代交織的中

華文化。大到場館設計:首鋼滑雪大跳臺造型巧借敦煌壁畫中飛天絲帶的靈動氣韻,視覺上

飄逸輕盈,因而別號“雪匕天”;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同時化用“中國龍”的意象和中國古典

園林水榭長廊的設計理念,從空中俯瞰有如盤龍在山;。小到一盞燈、一枚徽章、一

件禮服::會徽在方寸之間創造性地匯聚了篆刻、剪紙、書法與冰雪運動;0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火種燈”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漢長信宮燈啟發

②頒獎禮服如“鴻運山水”“唐花飛雪”,同樣是對傳統的化用

③云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賽道融入烽火臺元素,宛如“雪長城”

A.①②③B.②?①C.③②①D.③①②

(2)根據語境補全對話。

小文:“水榭長廊”的“榭”字你熟悉嗎?

小逸:熟悉,我們學過蘇州園林“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我還背誦過辛棄疾的詞一一“舞

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都有“榭”字。

小文:“榭”字不常用,不過,根據語境理解意思并不難。“水榭長廊”“亭臺軒榭”“舞榭歌

臺”三個短語中“榭”字為意思是一樣的,都指的是。

小逸:巧了,這三個短語的結構類型也是一樣的,都是短語。

【答案】(1)D(2)①.建筑在臺上的房屋(一種建筑物)②.并列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的排序銜接,

第一處。根據“大到場館設計:首鋼滑雪大跳臺造型巧借敦煌壁畫中飛天絲帶的靈動氣韻,

視覺上飄逸輕盈,因而別號‘雪飛天';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同時化用‘中國龍’的意象和中

國古典園林水榭長廊的設計理念,從空中俯瞰有如盤龍在山”語境可知,第一個橫線處填寫

“大的場館設計”的內容,即''云頂滑雪公園坡面障礙技巧賽道融入烽火臺元素,宛如‘雪

長城所以③放第一處橫線處:

第二處。根據“小到一盞燈、一枚徽章、一件禮服”語境可知,第二個橫線處填寫“小”的

奧運設計,即“'火種燈’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漢長信宮燈啟發”,也就是①句;

第三處。根據“會徽在方寸之間創造性地匯聚了篆刻、剪紙、書法與冰雪運動”,最后一個

橫線處填寫②句“頒獎禮服如‘鴻運山水''唐花飛雪’,同樣是對傳統的化用”,都體現了

“傳統的運用”,語意連貫;

故選D。

【小問2詳解】

本題考兗語文綜合知識積累。

“水榭長廊”“亭臺軒榭”“舞榭歌臺”中“榭”讀作“xid”,名詞,意思是指建在高土臺或

水面(或臨水)上的木屋,

“水榭長廊”“亭臺軒榭”“舞榭歌臺”三個短語都由兩個名詞組合而成,詞與詞之間是并

列關系,都是并列短語。

結語

4.下面文段是為此次展覽寫的結語,畫線句子表達欠妥,請你提出修改意見。

北京冬奧會的“中國風”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現代科技的共創共生,是當代中

國文化自信的投射與縮影,這股“中國風”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對真善美

的共同向往。無形的文化紐帶與體育精神一起,將人們緊緊相連。“春雷響,萬物長”,我們

將以更自信的姿態繼續譜寫屬于世界也屬于中國的華彩篇章。

【答案】將“世界”與“中國”調換位置。

【解析】

【詳解】畫線句句序不當,“屬于世界”“也屬「中國”排列順序不當,應按范圍由小到大的

順序排列,把“世界”和“中國”交換位置。

5.下面是小文同學籌辦此次展覽后的感想,請你幫他填上恰當的詩句。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展現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象,這是經典詩文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

借助這種創作手段,我們還可以展現“大漠孤煙直,"(王維《使至塞上》)

的蒼茫遼闊,展現“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的萬紫千紅,

展現“野芳發而幽香,,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歐陽修《醉翁亭記》)

的四季之美,展現“芳草鮮美,”(陶淵明《桃花源記》)的世外桃源,

展現“,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漁家傲》)的浪漫神奇,展現“會

當凌絕頂,"(杜甫《望岳》)的凌云壯志。

“,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讓鼓蕩于北京

冬奧會的“中國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吧。

【答案】①.長河落日圓②.百般紅紫斗芳菲③.佳木秀而繁陰④.落英

繽紛⑤.天接云濤連曉霧⑥.一覽眾山小⑦.忽如一夜春風來

【解析】

【詳解】默寫題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

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本題的“菲、繁、繽紛、

覽”等字詞容易寫錯。

二、閱讀(60分)

(-)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

一起去看山

阿來

①爬了一天山,襲來的疲倦使得大家意興闌珊,我們便都在火堆邊睡去了。我橫豎睡不

看,也許是因為過于興奮,也許是因為海拔太高。這時,風停了,月亮升起來了,它用另一

種色調的光將曾短暫陷落于黑暗的群山照亮。我喜歡山中靜寂無聲、光色純凈的月亮,就悄

然起身,把褥子和睡袋搬到屋外的草地上。我躺在睡袋里,看月亮,看月光流瀉在懸崖下屬

于杜鵑林和落葉松的地帶。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凝視一道冰川。那道冰川順著懸崖從雪峰頂前

向下流淌一一紋絲不動,卻保持著流動的姿態,然后,在正對我的那面幾乎垂直的懸崖上猛

然斷裂。我躺在幾叢鮮卑花灌木之間,正好面對著冰川的斷裂處。那幽藍的閃爍的光芒如夢

似幻。我們騎著上山的馬,幫我們馱載行李上山的馬,就站在我的附近,垂頭吃草或者咕吱

咕吱地錯動著牙床。我卻只是靜靜地望著幾乎就懸在頭頂的冰川那十幾米高的斷裂面,在月

光下泛著幽藍的光芒。視覺感受到的光芒在腦海中似乎轉換成了一種語言,我聽見了嗎?我

聽見了。聽見了什么?我不知道,那是一種幽微深沉的語言。一匹馬走過來,翕動著鼻翼嗅

我。我伸出手,馬伸出舌頭。它舔我的手。粗糊的舌頭,溫暖的舌頭。那是與冰川無聲的語

言相似的語言。

②然后,我就睡著了,

③越睡越沉,越睡越溫暖。

④早上醒來,我的頭一伸出睡袋,就感到脖子間新鮮冰涼的刺激。睜開眼,看見的是一

個銀裝素裹的白雪世界!我碰落了灌木叢上的雪,雪落在頸間,那便是清涼刺激的來源。巖

石、樹木、溪流、道路,所有的一切,都被蓬松潔凈的雪覆蓋。一夜酣睡,我竟然連下了一

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都不知道!

⑤那天早晨,興奮不已的幾個人也沒吃東西,就起身在雪地里疾走,向著這條峽谷的更

深處進發,直到無路可走才停住。最漂亮的景色是一個個湖。世界那么安靜,曲折的湖岸上

是新雪堆出的各種奇異的形狀。那些形狀是積雪覆蓋著的物體造就的。一塊巖石,一堆巖石,

雪層杜鵑的灌木叢,柏樹正在朽腐的樹樁,一兩枝水生植物的殘莖,都造成了不同的積雪形

狀。紋絲不動的湖水有些深沉。湖水中央是潔白雪峰的倒影。這是我離四姑娘山雪峰最近的

一次。她就在我的面前,斷裂的冰川,鋒利的棱線,冰與雪的堆積,都清晰可見。

⑥后來,我還在不同的季節到過四姑娘山。

⑦春天和秋天,不同的植物群落,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色調。

⑧春天,萬物萌發。那些灌木從與喬木新生的葉子會如輕霧?般給山野籠罩上深淺不?

的綠色,如霧如煙。落葉松毓氤的新綠,白樺樹的綠閃爍著蠟質的光芒。不同的色調對應著

人內心深處難以名狀的情感。從那些應了光線的變化而變幻不定的春天的色彩中,人看到的

不只是美麗的大自然,還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內心世界。美國詩人惠特曼的“拂開大草原

上的草,吸著它那特殊的香味,我向它索要精神上相應的訊息”,說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⑨秋天,那簡直就是砒爛色彩的交響樂。那么多種的紅,那么多種的黃,被燦爛的高原

陽光照亮。高原上特別容易產生大大小小的空氣對流,那就是大大小小的風,風和光聯合起

來,吹動那些色彩不同的樹一一搬、楓、樺、楊、楸……那是盛大華美的色彩交響樂。高音

部是最靠近雪線的落葉松那最明亮的金黃。高潮過后,落葉紛9落在蜿蜒的山路上,落在

林間,落在溪澗中。路循著溪流,溪流載滿落葉。下山,我們回到人間。其間,我們有可能

遇到有些驚惶的野生動物,有可能遇見一群血雉,羽翼鮮亮。我們打量它們,它們也想打量

我們,但到底還是害怕,便慌慌張張地遁入林間。

⑩當然不能忽略夏天,

?所有草木都枝葉繁茂,所有草木都長成了一樣的綠色,浩蕩、幽深、寬廣。陽光落

在萬物之上,風再來助推.綠與光交相輝映,綠浪翻滾,那是光與色的舞蹈。那時,所有的

開花植物都開出了花。那些開花植物都有著龐大的家族。杜鵑花家族、報春花家族、龍膽花

家族、馬先蒿家族,把所有的林間草地、所有的森林邊緣,變成了野花的海洋。還有綠絨蒿

家族、金蓮花家族、紅景天家族,它們都競相開放,來赴這場夏日的生命盛典。

?而這一切的背后,總有晶瑩的雪峰在那里,總有藍天麗日在那里,讓人在這美麗的

世界中想到高遠,想到無限。我記起一個情景:當我趴在草地上把鏡頭對準一株開花的棱子

芹時,一個人輕輕碰觸我,告訴我不要因為拍攝一朵花而壓倒了身下看上去更普通的毛苴花。

我也阻止過準備把杜鵑花編成花環裝點自己的年輕女士。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導我們珍重

美,美教導我們通向善。

?冬天,雪線壓低了。雪地上印滿了動物們的足跡。落盡了葉子的森林呈現出一種蕭

疏之美。

(選自《讀者》,2022年7期)

6.閱讀選文第①段和【鏈接材料一】,比較段落中描述的內容,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并給出答案。

【鏈接材料一】

半夜里,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逼人,刺入肌骨,渾身打著戰。把毯子卷得更緊些,把

身子蜷起來,還是睡不著。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緩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

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施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上邊和下邊有幾

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有不可

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

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不知什么時候又睡著了。

(選自陸定一《老山界》)

7.作者一邊描述所見之景,一邊表達自己的感受。請從第?段中摘抄一句表達作者感受的

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

8.聯系上下文,品讀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美國詩人惠特曼的“拂開大草原上的草,吸著它那特殊的香味,我向它索要精神上相

應的訊息”,說的就是尊悖的意思。(“這樣”指什么?)

(2)風和光聯合起來,吹動那些色彩不同的樹一一檄、楓、樺、楊、楸……那是盛大華美

的色彩交響樂。高音部是最靠近雪線的落葉松那最明亮的金黃。(句中用了哪些比喻?有什

么作用?)

9.選文和【鏈接材料二】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鏈接材料二】

四姑娘山風景區位于青藏高原橫斷山系邛蜘II脈中段,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境

內。景區核心景點為“三溝四峰”: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

山、大姑娘山。幺妹峰是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峽山脈的最高峰。景區內海拔

在50()0米以上的雪峰有£5座,終年積雪。

【答案】6.示例一:兩位作者在寂靜的夜晚分別“聽見”了什么?

阿來聽到了馬吃草、錯動牙床和鼻翼翕動的聲音,還“聽見”了幽微深沉的語言:月光流瀉

的美景和冰川幽藍的光芒轉換成的無聲語言。陸定一聽到了同忐們小聲說話的聲音,還“聽

見”了不可捉摸的聲響。

示例二:兩段文字所寫內容有什么相同之處?

都寫夜宿山間,睡不著看夜景,都寫到人們平常不易感知的內容。

7.示例一:讓人在這美麗的世界中想到高遠,想到無限。

我的理解:這是一種難得的意境。近處的美景美不勝收,讓人陶醉;遠處的雪峰、藍天麗日

又激發人們對空曠高遠、無限綿延的境界的聯想。

示例二:美教導我們珍重美,美教導我們通向善。

我的理解:四姑娘山景色的美麗激發了賞景之人對美的憐惜、珍重,也引發了人們呵護美、

守護美的善心。(摘抄的語句不是表達感受的句子不得分)

8.(1)不同的色調對應著人內心深處難以名狀的情感。從那些應了光線的變化而變幻不定

的春天的色彩中,人看到的不只是美麗的大自然,還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內心世界。

(2)作者把在風的吹動、光影的變幻之下色彩繽紛的機木比作盛大華美的交響樂,把落葉

松最明亮的金黃比作交響樂的高音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天四姑娘山色彩斑斕、變幺;多姿

的特點,突出了落葉松金黃色彩的鮮明耀眼。

9.選文以記敘、描寫為主,兼有抒情、議論。鏈接材料二以說明為主。

【解析】

【6題詳解】

此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題型新穎,首先關鍵在于審題,題干要求對比選文和材料中描述

的內容提出問題,故要從“內容”角度出發解題。提出問題,給出答案即可。

選文第①段寫大家去爬山,我睡不著,就躺在睡袋里看夜間山里的景色一一月亮、冰川、馬,

更多描繪的是視覺感受。

鏈接材料一寫的是行軍途中經過老山界,夜里睡不著,看星星,看黑的山峰,看火堆,以及

聽一些不可捉摸的聲響。既有視覺感受,也有聽覺感受。

示例:兩段文字所寫內容有什么不同之處?

看到的斃物不同,一個是高海拔地區月光明亮的山間夜色,一個是行軍途中所爬的高山深沉

的夜色。除此之外鏈接材料一還記敘了聽覺感受,內容更豐富。

【7題詳解】

此題考查句子含義理解。首先審題仔細,根據題干要求“摘抄一句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可

知,應從段落中尋找運用抒情或議論的句子,再結合句中關鍵詞、上下文以及文章的主旨分

析其內涵即可。

?段中內涵深刻的句子有兩句。

第一句:“而這一切的背后,總有晶瑩的雪峰在那里,總有藍天麗日在那里,讓人在這美

麗的世界中想到高遠,想到無限。“關鍵詞”“高遠”“無限”。結合第⑧段”從那些應了光線

的變化而變幻不定的春天妁色彩中,人看到的不只是美麗的大自然,還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

的內心世界”可知,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景色,會激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與思考。

第二句:“這就是美的作用。美教導我們珍重美,美教導我們通向善。”關鍵詞”“珍重美”

“通向善”。根據第?段口前文“我記起一個情景:當我趴在草地上把鏡頭對準一株開花的

棱子芹時,一個人輕輕碰觸我,告訴我不要因為拍攝一朵花而壓倒了身下看上去更普通的毛

莫花。我也阻止過準備把杜鵑花編成花環裝點自己的年輕女士”可以理解成大自然震撼人心

的美會感染人們,教會人們要懂得維護、愛惜這些美。據此作答即可。

示例:美教導我們珍重美,美教導我們通向善。

我的理解:四姑娘山震撼人心的美會感染人們,教會人們要懂得維護、愛惜這些美。無論是

顯眼的還是不顯眼的景色,存在于這天地之間的都是美好的,故要懷有一顆善心,體現真正

的、無私的愛。

【8題詳解】

(1)此題考查對文中詞語含義的理解。“這樣”是代詞,故代指的內容可以從上文去尋找,

根據第⑧段“不同的色調對應著人內心深處難以名狀的情感。從那些應了光線的變化而變幻

不定的春天的色彩中,人看到的不只是美麗的大自然,還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內心世界。”

可知,“這樣”代指的就是引文前面表述的感受,據此作答即可。

(2)此題考查句子賞析。題干要求回答比喻,故指出本體和喻體,再分析其表達作用即可。

根據第⑨段“秋天,那簡直就是燦爛色彩的交響樂。那么多種的紅,那么多種的黃,被燦爛

的高原陽光照亮。高原上特別容易產生大大小小的空氣對流,那就是大大小小的風”可知,

作者將在風的吹動、光影的變幻之下色彩繽紛的樹木比作盛大華美的交響樂,把落葉松最明

亮的金黃比作交響樂的高音部,目的是為了突出此段第一句話“秋天,那簡直就是燦爛色彩

的交響樂”所強調的秋天四姑娘山色彩燦爛的特點,寫出了此地秋天的耀眼和震撼人心的美,

表達了作者對其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9題詳解】

此題考查表達方式。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抒情、議論說明。根據選文的文體一一散文,則可

以大致地判斷,采用記敘和抒情的表達方式為主,如第①段“爬廣一天山,襲來的疲倦使得

大家意興闌珊,我們便都在火堆邊睡去了。我橫豎睡不著,也許是因為過于興奮,也許是因

為海拔太高”是記敘。第⑤段對雪后景色的描寫,第⑧段對春天景色的描寫,第⑨段對秋天

景色的描寫,第?段對夏天景色的描寫,均是以描寫為主。

鏈接材料二是用科學嚴謹的語言向我們介紹四姑娘山,分別從四姑娘山的位置、景區核心景

點、主峰、海拔四個角度介紹的,還用了很多科學準確的數字,如“幺妹峰是四姑娘山主峰,

海拔6250米,是邛煤山脈的最高峰。景區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有85座,終年積雪。”

故以說明為主。

(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

古蜀人的藝術創造力

王仁湘

圖為作者手繪青銅立人像線圖

①廣漢三星堆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等重大考古發現,讓我們了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質所

在。大量金、銅、玉、石骨牙類文物遺存,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考古發現大量形體高大、

威嚴神圣、地域特色濃郁的精美青銅文物,再現了四川先民獨特的生存意象與奇幻瑰麗的心

靈世界,也體現出古蜀族非凡的藝術想象力與驚人的創造力。

②出土自三星堆二號坑中的青?銅立人像經過精心修復,整體形象基本完整,成為三星堆

出土青銅造像體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十分引人注目。

③青銅高臺立人像光華熠熠、氣勢磅礴,以1:1的比例仿真鑄造,如此巨大的青銅立

人像,在商周考古中聞所未聞。遠觀立人銅像體態修長,端正直立,雙臂平抬,雙手對握為

環形,手握之物已失。近觀立人銅像,著紋樣華麗的冠服,裸露十趾,兩足正立。足下是兩

層高臺,裝飾4個連接為一體的獸首,獸首作細目翹鼻獨角狀。這尊銅像巍巍立定在恰以容

足的高臺上,雙手握物,極目遠眺,好似在奉獻,又好似在默禱,氣度莊重肅穆,神情祥和

虔誠。

④青銅立人頭著筒形高冠,刺瞥束發,冠分上下兩層。下層飾回紋一周,紋作兩排平行.

上層為大眼獸面之形,僅為一對帶眉毛的大眼睛,耳鼻均無。獸面雙目中的兩睛略為圓形,

處在冠面兩側位置,眼形球體很大,大到漲出眼眶之外。立人冠式為獸面冠,獸面的眉心有

一圓形裝飾,或以為是太陽象征。太陽是為天眼,獸面的雙目與太陽圖像同在,立人冠可稱

為“天目冠”。

⑤立人像方面寬頤,鼻梁高隆;雙唇緊閉,兩耳外強;重眉舒展,清H極遠。堅毅中顯

露出一種虔誠,和善中透射出一種肅穆,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情。外角明顯翹起的杏仁雙

目,讓人感受到目光炯炯,

⑥立人像冠服所飾紋樣繁編,袞衣繡裳的飄逸華美透過斑駁銹色暢達地放射出來。那些

細膩的刻畫,將立人本體的高貴表露無遺。立人像身軀挺拔,身穿緊袖內服、半臂式外套和

裙式下裳。內衣無領窄緣.長袖短擺,袖長及腕,擺平及胯,向右開衫,腋下系扣。外套為

半臂短袖,袖口寬緣,衣擺稍長于內衣,向右開襟。下裳實為裙裝,開為前后兩片,前高后

低,前片平齊過膝,后片叉分及足。在立人像衣外還有一條大帶,大帶作編織之形,沿外衣

緣II左斜跨肩,兩端于背后肩胛處結扎。

⑦立人衣裳繁紋滿飾,紋樣構圖取圖案化形式,對稱工整,有大塊單元,也有連續小圖,

應為錦繡織物。半臂外衣紋樣最精,紋樣分為兩組,以前后中線為界。前后中線構圖相同,

用相間的--旋一圓的眼形圖案組成垂直紋飾帶,將外衣中的圖案分為左右兩組。左側,組為

排列成方陣的4條龍紋,龍紋兩兩相背,龍爪緊握為拳,龍翅高展,龍鬣飛揚,迅雷疾風,

威之武之。右側一組為豎向平行排列的兩排獸面紋,構圖簡約,稍見眉目而已,春煦秋陽,

溫之靄之。

⑧下裳前后擺紋樣雷同,紋分兩段,均為獸面圖像.上段為大眼獸面,主體為圓形雙目,

兩眼間有鼻形圖案。下段前后各有4張倒置獸面,獸面一股也是只表現雙目,但戴有三齒高

冠。這樣子是獸是人,尚不能判定。

⑨這尊青銅立人像會是誰的雕像?在小國寡民時代,王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號令平民眾

生的國君,又是統領大小巫師的群巫之長。立人像穿著禮服,手奉祭器,似乎正在主持一次

隆重的祭典。立人像身穿袞衣,具有王者身份;又見它立于高臺之上,手握神器,同時又具

有巫者身份。

⑩我以為三星堆祭祀坑埋藏的是古蜀時代智慧的結晶,那都是古蜀時代獨特而精彩的文

創作品,是記錄一個地區一個時代思想的文化遺產。

(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4月17日,有刪減)

10.閱讀文章,在插圖橫線上標注具體名稱。(每空限4字)

11.第⑦段畫線句的說明對象是什么?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

12.下面選段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較恰當?為什么?

華服之外,立人像身上可能還有過一些佩飾。在兩耳下腐有佩戴飾物的透孔,在腦后存有插

簪的斜孔,表明立人原本有簡單的首飾。在手腕和足踝處,乂分別見到環形裝飾,可能表現

的是手鐲和足環。

13.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青銅立人像整體形象非常完整,是三星堆出土青銅造像體最最大的一件文物。

B.立人冠式為獸面冠,獸面的眉心是一個呈圓形的裝飾,這個是太陽的象征。

C.立人像身穿緊袖內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內衣和外套一左一右開襟。

D.根據衣著和姿勢可以推斷,立人像既具有王者身份,同時又具有巫者身份。

【答案】10.①筒形高冠②裙式下裳③兩層高臺

11.半臂外衣紋樣(圖案)列數字、摹狀貌、打比方(說明方法答出任意2種即可)

12.放在第⑧段之后。選段第1句是過渡句,既承接第⑥?⑧段對立人像華服的說明,又引

出選段對配飾的介紹。13.D

【解析】

【10題詳解】

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

依據文章第④段“青銅立人頭著筒形高冠”可知,插圖第①處是“筒形高冠”;

依據文章第⑥段“立人像身軀挺拔,身穿緊袖內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可知,插圖第

②處是“裙式下裳”;

依據文章第③段''足下是兩層高臺,裝飾4個連接為一體的獸首,獸首作細目翹鼻獨角狀”

可知,插圖第③處是“兩層高臺”;

【11題詳解】

考查對說明對象和說法方法的理解。

依據第⑦段畫線句削的句子“半臂外衣紋樣最精,紋樣分為兩組,以前后中線為界。前后中

線構圖相同,用相間的一旋一圓的眼形圖案組成垂直紋飾帶,將外衣中的圖案分為左右兩組”

可知,畫線句說明的對象是“半臂外衣紋樣”;

其中“左側一組為排列成方陣的4條龍紋”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龍紋兩兩相背,龍

爪緊握為拳,龍翅高展,龍鬣飛揚,迅雷疾風,威之武之"運用「摹狀貌和批比方的說明方

法。據此可作答。

【12題詳解】

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題目語段中的“華服之外”承接文章的第⑥?⑧段是對“立人像華服”的說明介紹;“立人

像身上可能還有過一些佩飾”又引出選段對配飾的具體介紹。由此可知,題目中的選段應該

放在第⑧段之后更為恰當,

【13題詳解】

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A.依據第②段“整體形象基本完整,成為三星堆出土青銅造像體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可知,

選項中“青銅立人像整體形象非常完整”的說法與原文不符;

B.依據第④段“立人冠式為獸面冠,獸面的眉心有一圓形裝飾,或以為是太陽象征”可知。

選項中“這個是太陽的象征”的說法太絕對;

C.依據文章第⑥段“內衣無領窄緣,長袖短擺,袖長及腕,擺平及胯,向右開衫,腋下系

扣。外套為半臂短袖,袖口寬緣,衣擺稍長于內衣,向右開襟”可知,“內衣和外套一左一

右開襟”的說法是錯誤的;

故選Do

(三)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芙蕖①

(清)李漁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后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芙蕖自荷

錢②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飄之

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力逸致矣。迨③至函若成花,嬌姿欲滴,

后先相繼,自夏徂①秋,比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

無罪于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

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氣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乂備經年裹物之用。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注釋】①芙蕖:荷花的別稱。②荷錢:生的荷葉,狀如銅錢,故稱‘'荷錢"。③迨(cdi):

及,至上④徂(cu)往,到。⑤異馥:特別的香味。

14.解釋下列加點詞。

(1)可愛者甚等______

(2)可遠觀而不可黎玩焉

(3)過而不問之秋

(4)學學獨立

1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自荷錢出水之日目非亭午夜分(《三峽》)

B.乃復蒂下生蓬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C.荷葉?清香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D.摘巾藏之人木知舊不慍(《<1侖語》十二章》)

16.翻譯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

17.填空。

兩文同寫蓮,《愛蓮說》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作者的生活態度;《芙

蕖》寫蓮的“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由蓮的觀賞價值寫到價值。

【答案】14.①.多。②.親近而不莊重。③.時候(時間)。聳立

的樣子。15.C

16.(1)(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2)等到荷花凋謝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稟告說,(我)沒有什么過錯。

17.①.不慕名利,潔身自好②.可目③.可鼻④.可人之口(可口)

⑤.實用(經濟)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翻譯,解答此類題R,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

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1)句意:可以喜愛的有很多。蕃:多。

(2)句意: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褻:親近而不莊重。

(3)句意:無人問津的時候。秋:時候。

(4)句意:一枝枝獨立。亭亭:聳立的樣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要根據具體的語境理解詞的意思。

A.自:介詞,從/連詞,如果;

B.乃:連詞,于是/副詞,竟然;

C之:助詞,的/助詞,的;

D.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翻譯。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

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1)重點詞:染,沾染[污穢);濯,洗;漣,水波;妖,艷麗。

(2)重點詞:及,等到;既,已經;亦,也;于,向。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

《愛蓮說》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

子者也”可見其象征意義.作者用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與蓮花的高潔作對比,更突出了

蓮花的形象以及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同時也堅定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純潔高尚品格,鄙視

世俗惡劣風氣的生活態度。

《芙蕖》第一段寫蓮的“可目”,第二段寫它的“可鼻”,這是蓮的觀賞價值;第三段寫它的

“可口”,第四寫它的“可用”,是寫蓮的實用價值。

【點睛】參考譯文:

愛蓮說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

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

染;它經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

不長枝節。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

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

(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

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芙蕖

在花的最佳觀賞時節,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屬于無人問津的時候。芙

蕖就不是這樣:自從荷葉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山,則

又一天一天地高起來,一天比一天美麗。有風時就作出飄動搖擺的神態,沒風時也呈現出輕

盈柔美的風姿。這樣,我們在花未開的時候,便先享受它那無窮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開

花,姿態嬌嫩得簡直要滴水,(花兒)先后相繼開放,從夏天直開到秋天,這對于花來說是

它的本性,對于人來說就是應該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葵凋謝,也可■以告訴主人說,沒有對

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蓬中結了果實,一枝枝獨立,還像未開的花一樣,

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節下霜的時候,它所擅長的本領不會停

止。以上都是說它適于觀賞的方面。

適宜鼻子(的地方),那么還有荷葉的清香和荷花特異的香氣;(以它來)避暑,暑氣就

因它而減退;(以它來)納涼,涼氣就因它而產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蓮籽與藕都可以放入盤中,一齊擺上餐桌,使人滿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葉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遺棄的廢物;但是把它摘下貯

藏起來,又可以在明年用來裹東西。

(四)

閱讀下面三首詩,完成題目。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18.從“空山不見人”“深林人不知”“澗戶寂無人”三句中,你讀出了詩人王維的—心境。

19.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你最喜歡上面哪首詩中的

“詩畫”之境?請簡要分析。

【答案】18.孤獨落寞(淡泊閑適)

19.示例1:我最喜歡《鹿柴》。一二句寫空山傳語的空靈、靜謐之景;三四句由聲及色,

描寫落日余暉映入深林,映照青苔的幽靜之美。

示例2:我最喜歡《竹里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詩人獨坐其間,既賞幽篁美景,復得琴

嘯之樂,再有明月相伴,“幽篁”“深林”“明月”與“獨坐”“彈琴”“長嘯”的人構成物我

一體的一幅畫面。

示例3:我最喜歡《辛夷塢》。前兩句寫春天到來,辛夷花綻開花蕾,好似云蒸霞蔚;后兩

句寫辛夷花點綴寂寞的澗戶,紛紛揚揚灑下片片落英。整首詩展現一幅花開花落的畫面。

【解析】

【18題詳解】

此題考查詩歌主旨的概括,

《鹿柴》: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落口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

暗處的青苔上。結合關鍵詞“空山”“深林”“復照”可知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

征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

《竹里館》:獨自閑坐在幽靜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K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

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寫隱者的閑適生活以及情趣,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

閑生活,遣詞造句簡樸清麗,“獨坐”“人不知”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了清幽

寧靜、高雅絕俗的境界。

《辛夷塢》:枝條最頂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綻放鮮紅的花萼。澗口一片寂靜杳無人跡,紛

紛揚揚獨自開了又落。短短四句詩,“發紅萼”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寂無人”“開旦

落”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故橫線上可填“孤獨落寞”或“淡泊閑適二

【19題詳解】

此題考查詩歌畫面。

詩中有畫,指王維詩境優美,讀其詩如置身畫圖之中;畫中有詩,指畫的構思、章法、形象、

色彩的詩化,畫里富有詩趣。此題只需結合詩作,分析詩中體現的畫面感即可。

示例:我最喜歡《辛夷塢》。前兩句寫出了辛夷花在春天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

秘的僖蕾,是那樣燦爛,好似云蒸霞蔚,后兩句又將辛夷花置于一個山深人寂的環境之中,

仿佛得見花瓣如繽紛紅雨灑落深澗。詩歌的畫卷感十足。

(五)名著閱讀(8分)

20.培根說;“一個人的命運土要掌握在自己于中。”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一個人物,結合原

著內容,說說他的命運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簡?愛《簡?愛》)范愛農(《朝花夕拾》)祥子(《駱駝祥子》)

【答案】示例1:簡?愛能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勇于何擊舅母、表兄妹的歧視和虐

待,敢于反抗冷酷校長的摧殘,追求精神平等的愛情,最終獲得幸福。

示例2:范愛農既無法將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不愿妥協。他是一位覺醒知識分子,

不滿黑暗社會、渴望光明,卻備受打擊迫害,最終陷入命運的旋渦無法自拔。

示例3:祥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前期他雖然上進好強、正直善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

變命運,但經過多次挫折以后,希望完全破滅,他最終變成了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從簡?愛、范愛農、祥子中任選一位,結合名著情節,闡明人物與個人命運的關系即可。可

以認為命運掌握在人物自己手中,也可以持相反觀點,結合人物經歷,言之有理即可。

簡?愛是生活的強者,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

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但她并沒有絕望,她并沒有自我摧毀,并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

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勝的內在人格

力量。

范愛農在命運面前是矛盾的。他是一個普通知識分子的代表,生性耿直,對封建社會的丑惡

現象極為不滿,希望革命能夠成功,但革命失敗后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

放棄了斗爭,因此他沒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祥子原本是一個憨厚老實、自尊好強、吃苦耐勞的車夫,為了實現買車的目標,他拼命拼車

攢錢。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經過“三起三落”,又經歷了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

自殺的打擊,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祥子最終墮落成行尸走肉,因此他也沒能把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21.有人說艾青這兩首詩中的“煤”和“礁石”都象征著中華民族,請你簡要分析。

煤的對話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一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

死?不,不,我還活著一一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1937年春

礁石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954年7月25日

【答案】煤:中華民族有像煤一樣的歷史,有煤所遭受的災難,曾經像煤一樣長久地沉默,

更像煤一樣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能量,憧憬著光明燦爛的前景。

礁石:海浪無休止地撲向礁石,但礁石“依然站在那里”,象征雖遭受種種困擾和擠壓,但

依然英勇頑強的中華民族。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理解分析。

第一首詩,“煤”與苦難的中華民族之間并沒有什么直接聯系,是詩人把這二者巧妙地聯系

起來,并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效果。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經受了無數次的苦難,他們經受著各

種壓迫和剝削,默默地在社會的最低層生活。然而,他們并沒有“死”,一旦遇到新的契機,

遇到新的思想,他們便會揭竿而起,燃燒起滌蕩舊世界的沖天大火。中華民族的這種生存狀

態,這種情緒,這種品格,要想好好的運用并不容易。詩人想到了“燥”,煤長期埋敏在地

下,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然而,它們具有一種優秀的品格一一遇著火就會燃燒,就會發光

發熱。詩人以“煤”來寫苦難的中華民族,這真是再貼切不過了。詩的美,詩的意境,詩的

力量,也由此產生。

第二首詩,《礁石》這首詩是艾青1954年7月寫的一首短詩。在一般人的筆下,礁石總是被

描寫成阻塞航道、碰毀船只的丑惡事物,但艾青則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和描寫它。礁石

屹立在海I.,受到的恰恰是海浪無休止的襲擊。為了求得生存,它頑強地同海浪進行拇斗,

而且總是把“撲過來”的每一個海浪都“打成碎沫”;盡管傷痕累累,”象刀砍過一樣”,但

仍巍然屹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誠如詩人所說:“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要求生存權

利的個人,遇到連續的迫害該怎么辦呢?”“這也只是從受到'無休止地撲過來'的'碓石’

的角度所應采取的態度一一它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呢?然而有人說礁石是'與大大小小的航船

為敵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動的,應該則‘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頑固不

化的礁石。這就是從兩種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不同的結果”可見礁石是一切被壓迫民族、一

切被壓迫人民抗擊舊世界舊勢力的力量的象征。

三、作文(60分)

22.片段作文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近兩年來,國內外發生了許

多大事,請就你最關心的時事發表看法。要求:觀點正確,態度鮮明,不少于120字。(不

得抄襲本試卷中的材料)

【答案】范文

“冬”之冰雪,“奧”于賽場

“把冰雪點燃,讓夢想綻放隨著冬奧推廣曲音律跳動,冬奧會慢慢揭開帷幕。冬奧

之上,是奧運精神生動體現。

“一起向未來”的口號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體現了奧林匹克

運動的核心價值觀和愿景,本次冬季奧運會的舉辦,不僅僅讓各國積極參與到冰雪運動中,

更是將奧林匹克精神融進中華文化并實現傳遞文明友誼,實現文化交融。在2022年的北京

冬奧會,中國更會與世界一道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奧運精神和中華文化推向世界各國,

讓奧運精神在世界熠熠生輝。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小作文3

第一,審題。要求就近兩年來,選擇一件你最關心的國內外發生的某件大事發表看法。寫作

的自由度非常大。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身處在時代與國家的時事變化中,從驚艷世界的北京

冬奧,到令人憂心的俄烏戰爭,再到風起云涌的南海臺海局勢,這正在不斷涌現的一件件世

界大事,可能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也可能會讓我們有所感觸。從這些材料中可以提煉“自

豪”,,團結”“和平”“中國力量”等關鍵詞,我們可以根據這些關鍵詞聯想到這一次次中國

人民眾志成城的難忘瞬間,可以想到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的堅強意志……所以,從材料中闡發

的思考很寬泛。驚艷世界的北京冬奧會讓我們深感自豪,俄烏戰爭波誦云詭的局勢讓我們憂

心不已,南海臺海的起伏形勢同樣讓人心中慨嘆,這一系列的時事都可以成為我們闡發思考

的契機。

第二,立意選材。作文重點在于闡發自己對時事的感受和看法,因此要寫成一篇短小的議論

文。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思考立意。一是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感人瞬間,讓我們覺得內

心很溫暖。如在疫情防控的斗爭中,志愿者們和社區工作者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二是和平的世界會更美好。如由這次俄烏戰爭想到了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和悲痛,進而呼吁

和平共存的主題;三是結合北京冬奧會中那些驚艷的科技和競技場上的國人高光時刻,說一

說那些讓自己倍感自豪的文化底蘊和競技故事,借此談談自己對中國力量的感觸。

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50分)

23.作文。

許多東西都有保質期。肉跳頭會過期,玫瑰花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在這個世

界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