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_第1頁
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_第2頁
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_第3頁
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_第4頁
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道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3分,共60分)1.(3分)中國文明社會經過長期的沉積和發酵,到戰國時期出現了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其中“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是指()A.諸侯爭霸 B.私學興起 C.商鞅變法 D.百家爭鳴2.(3分)圖中物品(技術)交流主要得益于()A.絲綢之路的開通 B.班超經營西域 C.海外貿易的發展 D.文成公主入藏3.(3分)宋代商鋪林立,有的商鋪為了招攬生意,開始以印刷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A.坊市制被打破 B.商業貿易繁榮 C.紙幣廣泛使用 D.政府重視商業4.(3分)如表展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部分姓氏變化。這一現象反映了()族屬匈奴鮮卑氐羌羯原姓赫連慕容蒲夫蒙乙速孤后改姓劉慕苻蒙王A.繪畫藝術成熟 B.民族隔閡消失 C.北方民族交融 D.江南經濟開發5.(3分)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A.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B.《辛丑條約》的危害 C.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D.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6.(3分)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這展現的精神內涵是()A.助人為樂 B.艱苦奮斗 C.平等友愛 D.勤儉節約7.(3分)1971年10月,剛果總統約見中國駐剛果大使時表示:“這不僅是人民中國的勝利,也是所有進步國家的勝利,是人類和平和正義事業的勝利。”剛果總統所指的“人民中國的勝利”是()A.中國重返聯合國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8.(3分)今年(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它的勃興,是符號,是歷史,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見證,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會議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八大9.(3分)小史同學報名參加了某旅游團的海外主題游,回來后給朋友們看了如圖他拍攝的照片。據此判斷小史同學參加的旅游主題最有可能是()A.古代亞非文明 B.封君封臣的法蘭克王國 C.古代歐洲文明 D.政教合一的阿拉伯文明10.(3分)比較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要求之一。對下面歷史人物評價最恰當的是()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B.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D.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11.(3分)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評價。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評價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史實的是()A.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B.1804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完成《英雄交響曲》 C.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D.《物種起源》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12.(3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貫穿了人類發展歷史。以下歷史事件能夠直接體現這一觀點的有()①但丁撰寫長詩作品《神曲》②瓦特改良蒸汽機③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開發④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3分)“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揭示了()A.光榮革命的影響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C.工業革命的背景 D.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14.(3分)下表列舉了蘇聯1933—1937年部分經濟建設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大型企業增加量4500個工業總產值增長率120%重工業增長率139%輕工業增長率100%國民收入增長率109%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行新經濟政策 C.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 D.頒布新憲法15.(3分)大數據分析為歷史認識提供了新的方法。如圖所示為德國在四個不同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導致③1913﹣1950年德國經濟增長情況出現的原因是()A.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均戰敗,經濟遭到巨大破壞 B.尚未完成國家統一,但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C.完成了國家統一,并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機遇 D.戰后與法國關系和解,并逐漸走上了聯合之路16.(3分)2017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2018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挑起中美經貿摩擦。材料反映()A.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 B.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上升 C.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D.世貿組織和聯合國已形同虛設17.(3分)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年代尺,②、③處應分別填寫的是()A.凡爾登戰役、莫斯科保衛戰 B.德軍突襲波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C.德軍突襲波蘭、凡爾登戰役 D.日軍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8.(3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丘吉爾在發表《歐洲的悲劇》的演說中指出:“摧毀了納粹政權時……我向歐洲提出的建議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聯合起來!”歐洲國家為此進行的實踐是()A.建立國際聯盟 B.建立歐洲共同體 C.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D.成立七十七國集團19.(3分)美國曾于1984年、2017年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19年,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美國還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這表明美國()A.奉行不結盟的政策 B.維護全球公共安全 C.力圖擺脫稱霸束縛 D.霸主地位受到沖擊20.(3分)20世紀后期以來,人們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商品、服務交換,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能購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這表明,互聯網()A.標志“信息時代”到來 B.拓展了人際交往的領域 C.便利了人們的社會生活 D.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21題13分,22題15分,共28分)21.(13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全世界宣示,她不僅完全有能力捍衛國家獨立,而且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3分)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研讀圖片,選擇其中一幅,說明其反映的歷史信息。(2)(3分)依據以上圖片蘊含的歷史信息擬定主題名稱。材料二(3)(3分)分析材料二,歸納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億二千萬農戶和五百多萬個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已經變成集體經濟。七萬戶的私營工業企業已經變成公私合營企業,將近二百萬戶的私營大中小商店,已經變成公私合營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組或者直接變成國營商店。這是把幾千年來的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大革命。——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7年6月26日)(4)(4分)依據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的變化并簡析其意義。22.(15分)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17﹣19世紀,資產階級在些國家相繼進行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推進了人類歷史的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歐人向海外發展,也起了積極促進作用。……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劉祚昌、王覺非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1992年版(1)(3分)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義者怎樣的生活態度?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提倡“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運動的名稱。材料二:法語“啟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們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啟蒙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是知識分子,……涌現出許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被視為啟蒙運動的旗手,他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鳩是最博學的啟蒙學者,他提倡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盧梭則主張最大限度的讓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2)(3分)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啟蒙運動的中心國家和伏爾泰推崇的“英國的政治制度”。美國哪一文獻體現了孟德斯鳩“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材料三:法國大革命所揭集中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響亮口號,喚醒了歐洲各國人民,……到19世紀前半期,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革命浪潮。20、30年代歐洲各國的革命此伏彼起,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拉丁美洲的人民也揭竿而起,掀起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這個革命浪潮最后發展壯大為1848﹣1849年的席卷歐洲大陸的革命。這樣,從1776年到1849年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革命時代。[注]①揭櫫(zhu);揭示,顯示。——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2011年版(3)(4分)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材料四:英、北美、法具體社會情況不同,所以三場革命爆發的背景各有不同,但舊制度對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束縛以及對正在茁壯成長的資產階級利益的損害卻是三場革命的共性原因、根本性因素,是革命爆發必然性所……資產階級革命后三個國家均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政治體制,實現了國家形態和政治體制的轉型。——《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4)(5分)認識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并在自己的敘述中加以體現,是學習歷史的素養所在。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英、北美、法三場革命的共同作用。三、論述題(本大題有1小題,共12分)23.(12分)歷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事年表時間歷史事件14世紀中葉一種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實生活的思潮在意大利流行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1787年美國召開制憲會議,制定出1787年美國憲法1848年《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19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1921年春蘇維埃政府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開始實施“新政”20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整理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九年級上下冊(1)(4分)根據如表,概括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寫出兩項即可)(2)(8分)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人類社會發展”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觀點正確;選擇表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歷史事件,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2025年海南省東方市中考歷史一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DABCABAADB題號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ABDBCC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道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3分,共60分)1.(3分)中國文明社會經過長期的沉積和發酵,到戰國時期出現了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其中“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是指()A.諸侯爭霸 B.私學興起 C.商鞅變法 D.百家爭鳴【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是指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他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諸侯爭霸、私學興起出現在春秋時期,商鞅變法與“文化大噴發”“思想大爆炸”無關,排除ABC。故選:D。2.(3分)圖中物品(技術)交流主要得益于()A.絲綢之路的開通 B.班超經營西域 C.海外貿易的發展 D.文成公主入藏【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開辟的歷史意義等知識,注意圖示的正確解讀。【解答】根據題干圖示信息“漢朝、絲綢、漆器、開渠、鑿井等技術”“西域、核桃、葡萄、石榴、苜蓿、香料、玻璃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反映的是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原地區與西域地區的物質文化交流。“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沿著這條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漆器以及開渠、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西域的良種馬、香料、玻璃、寶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樂器、歌舞等傳入中國,A項正確;班超經營西域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海外貿易的發展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排除C項;文成公主入藏發生在唐朝,排除D項。故選:A。3.(3分)宋代商鋪林立,有的商鋪為了招攬生意,開始以印刷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A.坊市制被打破 B.商業貿易繁榮 C.紙幣廣泛使用 D.政府重視商業【分析】本題考查宋代商業發展的相關內容。【解答】根據材料“宋代商鋪林立,有的商鋪為了招攬生意,開始以印刷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商鋪林立,開始以印刷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說明宋代商貿繁榮,商貿的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所以題干材料反映了商業貿易的繁榮,B項正確;題干主要反映宋代商業貿易的繁榮,沒有關于居民區和商業區的內容,不能反映坊市制被打破,排除A項;題干只能得出四川地區出現紙幣,不能說明紙幣廣泛使用,排除C項;題干主旨是強調宋代商業貿易繁榮,沒有反映政府是否重視商業,排除D項。故選:B。4.(3分)如表展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部分姓氏變化。這一現象反映了()族屬匈奴鮮卑氐羌羯原姓赫連慕容蒲夫蒙乙速孤后改姓劉慕苻蒙王A.繪畫藝術成熟 B.民族隔閡消失 C.北方民族交融 D.江南經濟開發【分析】本題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表格看出,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大多改姓漢姓,這一現象反映了北方民族交融。故C符合題意;題干現象反映了北方民族交融,與繪畫藝術成熟、民族隔閡消失、江南經濟開發無關,排除ABD。故選:C。5.(3分)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A.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B.《辛丑條約》的危害 C.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D.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鴉片戰爭后,上海等五口成為第一批對外開放口岸,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天津條約》的簽訂,又增開了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通商口岸的開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外資商行迅速增多,故A符合題意;《辛丑條約》簽訂于1901年,屬于20世紀,排除B;鴉片戰爭后,我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排除C;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與外資商行迅速增多無關,排除D。故選:A。6.(3分)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這展現的精神內涵是()A.助人為樂 B.艱苦奮斗 C.平等友愛 D.勤儉節約【分析】本題考查民族精神,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材料“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可知,錢學森為兩彈研究作出巨大貢獻,材料展現的是他克服困難、長期奉獻科學事業、矢志報國的奮斗精神,最契合的是艱苦奮斗,B項正確;助人為樂是雷鋒精神,與材料“兩彈一星”精神不符,排除A項;平等友愛通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的和諧,錢學森的事跡更聚焦于個人對國家、科學的犧牲與貢獻,而非人際關系,排除C項;勤儉節約側重對物質資源的節制使用,而題干強調精神層面的奉獻與奮斗,排除D項。故選:B。7.(3分)1971年10月,剛果總統約見中國駐剛果大使時表示:“這不僅是人民中國的勝利,也是所有進步國家的勝利,是人類和平和正義事業的勝利。”剛果總統所指的“人民中國的勝利”是()A.中國重返聯合國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分析】本題考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關鍵詞“1971年10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故A符合題意;中日正式建交是197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2001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故選:A。8.(3分)今年(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它的勃興,是符號,是歷史,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見證,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會議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八大【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知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解答】今年(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它的勃興,是符號,是歷史,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見證,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會議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三中全會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C符合題意。故選:C。9.(3分)小史同學報名參加了某旅游團的海外主題游,回來后給朋友們看了如圖他拍攝的照片。據此判斷小史同學參加的旅游主題最有可能是()A.古代亞非文明 B.封君封臣的法蘭克王國 C.古代歐洲文明 D.政教合一的阿拉伯文明【分析】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象形文字是非洲古埃及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文字;摩亨佐?達羅遺址是南亞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圖片反映的是古代亞非文明。故A符合題意;圖片反映的是古代亞非文明,與法蘭克王國、歐洲、阿拉伯文明無關,排除BCD。故選:A。10.(3分)比較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要求之一。對下面歷史人物評價最恰當的是()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B.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D.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分析】本題以題干圖片為依托,考查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解答】只有克倫威爾領導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只有華盛頓領導的美國獨立戰爭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只有拿破侖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歷史人物評價最恰當的是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故選:D。11.(3分)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史實和歷史評價。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評價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史實的是()A.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B.1804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完成《英雄交響曲》 C.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D.《物種起源》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分析】本題考查歷史事實、歷史評價,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完成《英雄交響曲》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史實,B項正確;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是對牛頓的評價,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屬于歷史評價,排除A項;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這是對托爾斯泰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屬于歷史評價,排除C項;《物種起源》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對《物種起源》的基本觀點,屬于歷史評價,排除D項。故選:B。12.(3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貫穿了人類發展歷史。以下歷史事件能夠直接體現這一觀點的有()①但丁撰寫長詩作品《神曲》②瓦特改良蒸汽機③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開發④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但丁撰寫長詩作品《神曲》,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作;②瓦特改良蒸汽機屬于生產力的發展;③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開發屬于生產力的發展;④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因此②③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ABD項不符合題。故選:C。13.(3分)“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這揭示了()A.光榮革命的影響 B.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C.工業革命的背景 D.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解答本題需正確解讀材料中“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的主旨,并正確掌握工業革命發生的歷史條件。【解答】根據材料中“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市場的不斷擴大是工業革命開始的直接原因,這揭示了工業革命的背景,故C項正確;題干所給材料信息揭示的是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故ABD項錯誤。故選:C。14.(3分)下表列舉了蘇聯1933—1937年部分經濟建設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大型企業增加量4500個工業總產值增長率120%重工業增長率139%輕工業增長率100%國民收入增長率109%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行新經濟政策 C.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 D.頒布新憲法【分析】本題考查五年計劃,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蘇聯在1933—1937年處于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該計劃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核心,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推動工業化。表格中重工業增長率(139%)遠超輕工業(100%),工業總產值和國民收入大幅提升,均體現了五年計劃的實施成果,C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1918—1921年國內戰爭時期的政策,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于1921年實施,1928年后逐漸被取代,排除B項;1936年新憲法是政治制度確立的標志,與經濟成就無直接因果關系,排除D項。故選:C。15.(3分)大數據分析為歷史認識提供了新的方法。如圖所示為德國在四個不同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導致③1913﹣1950年德國經濟增長情況出現的原因是()A.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均戰敗,經濟遭到巨大破壞 B.尚未完成國家統一,但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C.完成了國家統一,并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機遇 D.戰后與法國關系和解,并逐漸走上了聯合之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德國經濟的發展,重點掌握兩次世界大戰的時間起止及對德國的影響。【解答】據材料的數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3﹣1950年德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均以失敗告終,使德國經濟遭到巨大破壞,A項正確;德國于1871年完成統一,建立德意志帝國,B項說法錯誤,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六十年代后期到20世紀初,早于題干時間,排除C項;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標志著法德關系的和解,晚于題干時間,排除D項。故選:A。16.(3分)2017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2018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挑起中美經貿摩擦。材料反映()A.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 B.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上升 C.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D.世貿組織和聯合國已形同虛設【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行為,體現了美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減少國際合作并提高貿易壁壘。這反映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抬頭和國家保護主義傾向的增強,B項正確;全球化趨勢加強與材料現象相反,排除A項;多極化格局“已經形成”不符合現實,多極化仍處于發展進程中,排除C項;國際組織形同虛設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排除D項。故選:B。17.(3分)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年代尺,②、③處應分別填寫的是()A.凡爾登戰役、莫斯科保衛戰 B.德軍突襲波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C.德軍突襲波蘭、凡爾登戰役 D.日軍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分析】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解答】A.凡爾登戰役是一戰的著名戰役,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排除A項。B.德軍突襲波蘭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排除B項。C.德軍突襲波蘭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凡爾登戰役是一戰的著名戰役,排除C項。D.根據材料年代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也對美宣戰。日本還向東南亞等地區發動了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1942年下半年,德軍進攻蘇聯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蘇軍浴血奮戰,最終于1943年初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此戰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故年代尺中②、③處應分別填寫的是日軍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D項正確。故選:D。18.(3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丘吉爾在發表《歐洲的悲劇》的演說中指出:“摧毀了納粹政權時……我向歐洲提出的建議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聯合起來!”歐洲國家為此進行的實踐是()A.建立國際聯盟 B.建立歐洲共同體 C.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D.成立七十七國集團【分析】本題考查了歐洲聯盟。歐洲共同體屬于經濟組織,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聯盟。【解答】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故歐洲國家為此進行的實踐是建立歐洲共同體。故選:B。19.(3分)美國曾于1984年、2017年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19年,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美國還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這表明美國()A.奉行不結盟的政策 B.維護全球公共安全 C.力圖擺脫稱霸束縛 D.霸主地位受到沖擊【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的霸權主義,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據材料“美國曾于1984年、2017年兩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美國宣布退出聯合理事會;2019年,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美國還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定書談判”,可得出,美國退出或反對參與國際組織,表明美國力圖擺脫稱霸束縛,故C項正確;美國奉行不結盟的政策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美國退出或反對參與國際組織,不利于維護全球公共安全,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霸主地位受到沖擊”,排除D項。故選:C。20.(3分)20世紀后期以來,人們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商品、服務交換,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能購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這表明,互聯網()A.標志“信息時代”到來 B.拓展了人際交往的領域 C.便利了人們的社會生活 D.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分析】本試題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結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回答。【解答】信息時代指的是新科技革命以電子信息業的突破與迅猛發展為標志,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海洋技術、空間技術五大領域。晶體管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極大地降低信息傳播的費用,A排除。題干強調的是人們購買商品,沒有體現人際關系,B排除。根據材料“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能購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可知,互聯網使得人們購買商品方便,便利了人們的生活,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娛樂生活,D排除。故選: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21題13分,22題15分,共28分)21.(13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全世界宣示,她不僅完全有能力捍衛國家獨立,而且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研讀圖片,選擇其中一幅,說明其反映的歷史信息。(2)依據以上圖片蘊含的歷史信息擬定主題名稱。材料二(3)分析材料二,歸納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億二千萬農戶和五百多萬個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已經變成集體經濟。七萬戶的私營工業企業已經變成公私合營企業,將近二百萬戶的私營大中小商店,已經變成公私合營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組或者直接變成國營商店。這是把幾千年來的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大革命。——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7年6月26日)(4)依據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的變化并簡析其意義。【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計劃、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解題關鍵在于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解答】(1)選擇圖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歡慶新中國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團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分別反應的歷史事件是開國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主題名稱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3)據材料二可知,1952年和1957年,我國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獲得增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國工業基礎薄弱,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4)據材料三“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可知,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據材料三“這是把幾千年來的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大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答案為:(1)選擇圖一: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歡慶新中國的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團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2)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3)變化趨勢:從統計圖數據變化可以看出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獲得增長;主要原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4)變化: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2.(15分)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17﹣19世紀,資產階級在些國家相繼進行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推進了人類歷史的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文主義思想對西歐人向海外發展,也起了積極促進作用。……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劉祚昌、王覺非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1992年版(1)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義者怎樣的生活態度?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提倡“人文主義”思想文化運動的名稱。材料二:法語“啟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們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啟蒙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是知識分子,……涌現出許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被視為啟蒙運動的旗手,他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鳩是最博學的啟蒙學者,他提倡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盧梭則主張最大限度的讓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啟蒙運動的中心國家和伏爾泰推崇的“英國的政治制度”。美國哪一文獻體現了孟德斯鳩“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材料三:法國大革命所揭集中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響亮口號,喚醒了歐洲各國人民,……到19世紀前半期,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革命浪潮。20、30年代歐洲各國的革命此伏彼起,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拉丁美洲的人民也揭竿而起,掀起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這個革命浪潮最后發展壯大為1848﹣1849年的席卷歐洲大陸的革命。這樣,從1776年到1849年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革命時代。[注]①揭櫫(zhu);揭示,顯示。——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2011年版(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材料四:英、北美、法具體社會情況不同,所以三場革命爆發的背景各有不同,但舊制度對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束縛以及對正在茁壯成長的資產階級利益的損害卻是三場革命的共性原因、根本性因素,是革命爆發必然性所……資產階級革命后三個國家均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政治體制,實現了國家形態和政治體制的轉型。——《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4)認識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并在自己的敘述中加以體現,是學習歷史的素養所在。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英、北美、法三場革命的共同作用。【分析】本題考查了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生活態度:根據材料“人文主義者謳歌現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幸福”可概括出享受現世生活,積極的生活態度,快樂的人生觀;根據材料“人文主義思潮實質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是海外冒險事業的一種思想動力”可概括出相信人的力量,積極進取的精神等。運動名稱: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人文主義,故提倡“人文主義”思想的文化運動是文藝復興運動。(2)中心國家:結合所學可知,法國涌現出許多啟蒙思想家,是啟蒙運動的中心。政治制度:根據材料“伏爾泰被視為啟蒙運動的旗手,他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制。文獻:結合所學可知,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衡原則,總統掌握行政權,法院掌握司法權,國會掌握立法權。(3)影響:根據材料“法國大革命所揭集中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響亮口號,喚醒了歐洲各國人民”“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拉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