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UNPXXXX—2025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規范本文件規定了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的基本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等級劃分。本文件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與工業建筑的綠色設計與管理評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6聲環境質量標準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7106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GB/T18091玻璃幕墻光熱性能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35626室外照明干擾光限制規范GB50011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T500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68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18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89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22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420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555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JGJ/T3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綠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來源:GB/T50378—2019,2.0.1]3.2統一眩光值unifiedglarerating;UGR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用于度量處于室內視覺環境中的照明裝置發出的光對人眼引起不舒適感主觀反應的心理參量。[來源:GB/T50034—2024,2.0.42]3.3可吸入顆粒物inhalableparticulatematter;PM10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或等于10μm的顆粒物。[來源:GB/T18883—2022,3.2]2T/UNPXXXX—20253.4細顆粒物fineparticulatematter;PM2.5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來源:GB/T18883—2022,3.3]3.5顯色指數color-renderingindexRa待測光源下物體的顏色與參照光源下物體的顏色相符程度的度量。[來源:GB/T40775—2021,3.5]4基本原則4.1可持續性宜充分考慮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從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到拆除的各個階段,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4.2科學性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地理、文化和經濟條件,制定綠色建筑設計策略,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材料,減少能源消耗和運輸成本。4.3公共性鼓勵公眾參與綠色建筑的設計、評價和監督過程,充分聽取用戶的意見和需求,提高公眾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和支持度。4.4經濟性綠色建筑設計宜兼顧經濟,在實現環保目標的同時,確保項目的經濟合理性。5評價指標體系5.1體系框架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價體系由控制項和評分項構成,見圖1。圖1評價指標體系5.2控制項3T/UNPXXXX—20255.2.1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保護和控制要求。5.2.2建筑場地內的室內環境噪聲應符合GB50118的要求。5.2.3建筑抗震能力應符合GB50011的規定,建筑抗風能力應符合GB/T7106的規定,建筑防火設計應符合GB50016的規定,建筑隔聲能力應符合GB50118的規定,建筑抗震能力應符合GB50011的規定,建筑節能設計應符合GB50189的規定。5.2.4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不應低于GB50068—2018中規定的3級。5.2.5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應符合GB/T18883的規定。5.2.6控制項的評價結果應為合格或不合格。5.3評分項5.3.1評分項由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構成,其一級評價指標5個,二級評價指標15個,三級評價指標34個,見表1。5.3.2評分項應由專家評價組成員依據建筑使用功能、周邊環境、評價目的等實際情況提出。5.3.3開展評價時,應按附錄A的規定進行。表1評分項PMPM濃度4T/UNPXXXX—20256評價方法6.1控制項評定6.1.1由具有國家授權資質的綠色建筑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成員不少于3人。6.1.2當有控制項評定結果為不合格時,不應進行評分項評定。6.2評分項評定6.2.1評價組由具有國家授權資質的綠色建筑領域或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組成,成員不少于5人,負責對綠色建筑設計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等方面進行評價。6.2.2評價總分評分項總分100分。6.2.3現場評價評價組的成員基于實地考察、設計文件審查、模擬分析結果等情況,按附錄A的規定,給出各評分項的得分。評分表見附錄B。6.2.4得分計算綜合得分應由三級指標分值累加。6.2.5評價報告評價報告應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的單項評定結果。評價報告見附錄C。7等級劃分7.1綠色建筑設計等級劃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A、AA、AAA。7.2綠色建筑設計等級應按表2確定,小于60分的不參與星級評定。表2質量等級劃分AAAA5T/UNPXXXX—2025(規范性)評分細則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分細則應符合表A.1的規定。表A.1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評分細則5b)場地部分處于地質危險地段邊緣但采取有效防護措施,41)建筑出入口及平臺、公共走廊、電梯門廳、廚房、浴室、衛生間等設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級不低于JGJ/T3312)建筑室內外活動場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級達到規定的A、A級或按水平地面等級提高一級,并采用防滑條55a)建筑結構的設計壽命大于等于GB50011—2010中規定的b)建筑結構的設計壽命大于等于GB50011—2010中規定的3a)建筑的結構材料符合GB50011—2010中3.9的規定,得33a)建筑的室內裝修材料的防火等級為GB50222—2017規定b)建筑的室內裝修材料的防火等級為GB50222—2017規定級,得1分;5a)不同建筑的消防設施覆蓋率、疏散通道、火災報警系統5PMPM濃度56T/UNPXXXX—20255a)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b)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32)公共建筑內區采光系數滿足采光要求的面積比例達3)公共建筑地下空間平均采光系數不小于0.5%的面積22b)Ra<60,即照明設備不合格,不得分3a)給水水質各項指標經檢測符合GB573a)生活飲用水儲水設施每半年清洗消毒不應少于1次,得32a)便器水封深度經測量均不小于50mm,得2分;b)多數便器水封深度不足50mm,不得分2a)環境噪聲值小于或等于GB3096規定的2類聲環境標準限b)環境噪聲值大于GB3096規定的2類聲環境標準限值,且2b)建筑隔聲能力達到GB50118—2010中的低限標準限值和2a)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300m,或到達軌道交通站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m,得2分;b)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公共交通站點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或到達軌道交通站的步行距離不大于800m,22)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小學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m;3)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中學的步行距離不大于1000m;4)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醫院的步行距離不大于1000m;5)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群眾文化活動設施的步行距離7T/UNPXXXX—20256)建筑場地出入口到達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步行距7)建筑場地周邊500m范圍內具有不少于3種商業服務設23)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車位數占總車位數的比例不低于7)公共建筑底層設置可供輪椅使用的衛生間或母嬰衛2a)具有家電控制、照明控制、安全報警、環境監測、建筑設備控制、工作生活服務、遠程監控等至少5種類型的服務b)具有家電控制、照明控制、安全報警、環境監測、建筑設備控制、工作生活服務、遠程監控等至少3種類型的服務21)綠化灌溉、車庫及道路沖洗、洗車用水采用非傳統2)沖廁采用非傳統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總用水量的比例3)冷卻水補水采用非傳統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總用水量3a)平均日用水量不大于GB50555—2010中規定的節水用水b)平均日用水量大于GB50555—2010中規定的節水用水定c)平均日用水量大于GB50555—2010中規定的節水用水定3b)50%以上衛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級達到1級且其他達到22a)住宅建筑的可再循環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用量比例達到10%或公共建筑的可再循環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用量比例達b)住宅建筑的可再循環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用量比例達到6%或公共建筑的可再循環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用量比例達8T/UNPXXXX—202533a)建筑的綠化與景觀符合GB5042b)建筑的綠化與景觀不符合GB5042028m,且距離兒童和老人活動場地不少于8m;2b)可調節遮陽設施的面積占外窗透明部分比例大于等于c)可調節遮陽設施的面積占外窗透明部分比例大于等于d)可調節遮陽設施的面積占外窗透明部分比例大于等于21)住宅建筑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的比例在夏熱冬暖地區達到12%,在夏熱冬冷地區達到8%,在其他地區2)公共建筑過渡季典型工況下主要功能房間平均自然22a)玻璃幕墻的可見光反射比及反射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符b)玻璃幕墻的可見光反射比及反射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2a)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Tb)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T9T/UNPXXXX—2025(資料性)評分表綠色建筑設計與管理控制項評定表見表B.1,評分項評定表(基礎項)見表B.2,評分項評定表(加分項)見表B.2。只有在控制項評定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