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了解冼星海的生平經歷和音樂成就,包括他在音樂創作方面的風格特點以及對中國音樂發展的重要貢獻。學生熟悉《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學生能夠準確識別《黃河大合唱》八個樂章的名稱,理解每個樂章的音樂主題、情緒特點和表現手法,并能夠哼唱其中幾個重要樂章的旋律片段。通過聆聽、分析和演唱,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演唱能力,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和創造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講解、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如演唱、演奏、創作等,體驗音樂的情感表達,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音樂素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綜合素質。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冼星海及其音樂作品的敬仰之情,培養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通過感受《黃河大合唱》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深入了解冼星海的生平與音樂成就,特別是他在抗日救亡時期的音樂創作特點和貢獻。全面掌握《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八個樂章的基本內容和音樂特點,體會作品所傳達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引導學生通過聆聽、分析和演唱等方式,感受《黃河大合唱》的音樂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演唱能力。2.教學難點理解《黃河大合唱》在音樂創作上的獨特藝術價值,包括其運用的多種音樂表現手法(如合唱、獨唱、輪唱、朗誦等)以及如何通過音樂塑造生動的音樂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情感。能夠引導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準確把握各樂章的節奏、音準和情感表達,尤其是合唱部分的聲部協調與配合,使學生在演唱中展現出作品的磅礴氣勢和情感力量。如何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深刻體會《黃河大合唱》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通過簡潔明了、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傳授冼星海的生平事跡、《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音樂特點等知識,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了解。2.欣賞法:引導學生聆聽《黃河大合唱》的各個樂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要素,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情趣。3.討論法:組織學生就冼星海的音樂成就、《黃河大合唱》的內涵、音樂表現手法等問題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4.演示法:教師親自示范演唱《黃河大合唱》中的一些片段,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5.實踐法:安排學生進行演唱、演奏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音樂的魅力,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1.播放一段黃河奔騰咆哮的視頻,展示黃河壯麗的自然風光和雄偉氣勢,讓學生直觀感受黃河的魅力。2.提問學生:看到黃河,你們會想到什么?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對黃河的印象和感受,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二)冼星海生平介紹(10分鐘)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冼星海的照片和相關文字資料,向學生介紹冼星海的生平經歷。冼星海出生于澳門一個貧苦漁民家庭,自幼熱愛音樂。他先后在廣州、巴黎等地學習音樂,在巴黎留學期間,生活艱苦,但他勤奮學習,努力探索音樂創作道路。回國后,冼星海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用音樂作為武器,鼓舞人民的斗志。他創作了大量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成為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杰出代表。2.重點介紹冼星海在音樂創作方面的風格特點,如他善于將西方音樂技法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相結合,創作出具有獨特魅力的音樂作品;他的作品旋律激昂、節奏有力,充滿了激情和力量,能夠強烈地感染聽眾,喚起人們的愛國熱情。3.列舉冼星海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救國軍歌》《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讓學生對他的音樂創作有更全面的了解,并簡單介紹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主題思想,引導學生感受冼星海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時代精神和愛國情懷。
(三)《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介紹(10分鐘)1.結合歷史背景,向學生講述《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熱潮。冼星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滿懷愛國熱情,應詩人光未然的邀請,創作了這部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黃河大合唱》。作品以黃河為背景,歌頌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和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2.介紹《黃河大合唱》的創作過程,包括冼星海和光未然在創作過程中的合作經歷,以及作品首次演出的盛況。冼星海和光未然在延安的窯洞里,共同創作了這部不朽之作。冼星海以其卓越的音樂才華,僅用了六天時間就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全部譜曲工作。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此后,這部作品迅速傳遍全國,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四)《黃河大合唱》音樂分析(20分鐘)1.完整聆聽《黃河大合唱》,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整體風格和氣勢。2.分段欣賞《黃河大合唱》的八個樂章,并結合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每個樂章的音樂主題、情緒特點和表現手法。《黃河船夫曲》音樂主題:以黃河船夫與驚濤駭浪搏斗的情景為素材,展現了船夫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情緒特點:激昂、緊張、充滿力量。表現手法:運用了勞動號子的音樂形式,節奏強烈有力,旋律跌宕起伏,通過合唱與領唱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地描繪了船夫們在黃河上奮力劃船的場景。《黃河頌》音樂主題:熱情歌頌黃河的雄偉氣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情緒特點:豪邁、莊嚴、深情。表現手法:采用男高音獨唱的形式,旋律寬廣、激昂,具有強烈的抒情性。歌詞富有詩意,表達了對黃河的贊美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黃河之水天上來》音樂主題:描繪黃河水奔騰而下的壯觀景象。情緒特點:磅礴、宏大。表現手法:運用了鋼琴伴奏和管弦樂隊的豐富音響,營造出黃河水洶涌澎湃的氣勢。音樂中穿插了朗誦,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黃水謠》音樂主題:描述了黃河兩岸人民的悲慘生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徑。情緒特點:悲憤、凄涼。表現手法:旋律優美、抒情,但又帶有淡淡的憂傷。通過女聲合唱的形式,表達了對家鄉人民苦難的同情和對侵略者的憤恨。《河邊對口曲》音樂主題:講述了兩個流亡老鄉在黃河邊相遇,互相傾訴、鼓勵,共同奔赴抗日戰場的故事。情緒特點:質樸、親切、堅定。表現手法:采用對唱的形式,旋律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歌詞生動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情感。《黃河怨》音樂主題:傾訴了一位遭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的婦女的悲慘遭遇和滿腔悲憤。情緒特點:哀怨、悲憤、絕望。表現手法:女高音獨唱,旋律如泣如訴,充滿了痛苦和仇恨。通過細膩的音樂表達,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的苦難。《保衛黃河》音樂主題:展現了中華兒女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斗場面。情緒特點:激昂、振奮、充滿斗志。表現手法:運用了輪唱的形式,節奏緊湊有力,旋律簡潔明快。通過此起彼伏的歌聲,表現了抗日軍民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怒吼吧,黃河》音樂主題:以磅礴的氣勢,發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奮勇抗爭的怒吼。情緒特點:激昂、壯烈、充滿豪情。表現手法: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采用合唱的形式,運用了豐富的和聲和強烈的節奏,將全曲的情感推向了頂點,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念。3.在欣賞每個樂章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傾聽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等要素,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并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每個樂章的感受和理解。
(五)學唱《保衛黃河》(15分鐘)1.教師范唱《保衛黃河》的第一段,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同時注意教師的發聲方法、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2.逐句教唱學生,講解歌曲中的重點節奏和音符,如切分節奏、附點音符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3.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節奏和音準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演唱,增強自信心。4.分組展示演唱,讓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5.全體學生齊唱《保衛黃河》,要求學生唱出歌曲的氣勢和激情,表達出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堅定決心。
(六)課堂討論(10分鐘)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黃河大合唱》為什么能夠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它對中國音樂發展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結合《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音樂特點,談談你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以及在當今時代如何傳承和弘揚這種精神?在欣賞和演唱《黃河大合唱》的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樂章?為什么?2.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進行補充和提問,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3.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黃河大合唱》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七)課堂總結(5分鐘)1.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冼星海的生平與音樂成就、《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音樂分析以及學唱《保衛黃河》等環節,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要點。2.再次強調《黃河大合唱》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傳承和弘揚這種精神,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3.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繼續欣賞《黃河大合唱》的其他樂章,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樂章進行演唱或演奏;收集冼星海的其他音樂作品,下節課進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學資源1.多媒體課件,包含冼星海的生平照片、《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資料、音樂作品音頻和視頻等。2.鋼琴、音響設備等音樂教學器材,用于教師范唱和學生欣賞、演唱。
六、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冼星海及其代表作《黃河大合唱》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音樂欣賞、分析和演唱等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光伏項目能源管理合同樣本
- 買賣鍋爐合同標準文本
- 入學就業合同樣本
- 借款擔保物合同標準文本
- 住房質押合同樣本
- 代銷產品協議合同樣本
- 中學生網絡安全教案
- 停水送水合同樣本
- 光纜安裝維修合同樣本
- 指數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教學設計
- 湖北2023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分行春季校園招聘(第一批)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
- T-DLSHXH 002-2023 工業干冰標準規范
- 典型示功圖應用與分析
- 出凝血完整版終版
- LY/T 2006-2012荒漠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規范
- GB/T 31190-2014實驗室廢棄化學品收集技術規范
- 《地鐵突發大客流應急管理》論文11000字
- 第五章-項目時間管理課件
- 導游人員管理法律制度課件
- 木箱檢驗作業指導書
- 初中級檔案職稱《檔案事業概論》檔案事業題庫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