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名釋義(摘要)_第1頁
針灸穴名釋義(摘要)_第2頁
針灸穴名釋義(摘要)_第3頁
針灸穴名釋義(摘要)_第4頁
針灸穴名釋義(摘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穴名釋義(摘要)

周楣聲

概述

一、穴名釋義的作用

1、由表知里:臟腑深藏,經穴四布,經依臟分,穴與臟應。孔穴名稱自然不超出這一基本范

國之外。其中不僅以“俞”命名的各穴已直接指出其與相應臟腑有關,而且其他許多孔穴也常用比

擬推理方法指出其內外的聯系。例如日月象征膽的威儀;云門比喻肺之吞吐.金、商、白與肺相連;

土、地、梁與脾相應。神與志可歸之心腎;魄與魂可入于肺肝。

2.顧名知用:穴名與所主病癥有關,是古人孔穴命名的另一基本思想.如光明治目,和修助

聽,條口、承扶祛風,漏谷、水泉治淋,懸鐘與耳病相應,陽交與震卦相參,四滿應房星與小滿,

合谷象陰陽之交錯,角孫象春氣之在頭,腹哀為地氣之在腹,懸釐喻鬢毛之屈曲,太淵指經臟如楞

鼓,浮白收頭目之眩暈,篥賓去腎間之動氣,天井象經氣之清凈,率谷為諸谷之表帥,期門比將軍

之官,天府掌收藏之職,金門祛風利水,京門止恐定驚。凡此諸端,均屬藏而未露,引而未發者也。

3、見名求位:通過對穴名的了解,對于指示穴位所在,也將有助于記憶。比如通天為戴冠之

處,絡卻為系冠之所,膻中是在袒胸兩乳之正中,陰市是在蔽陰短裳之下際,中注是內衣之所著,

膺窗當心衣之邊緣,溫溜乃袖手取暖之處,屋翳喻胸部盾甲之形,輒筋正當肋間之中,步廊則循肋

間而上,正營與頂橫線相當,天容與頭端正相合,支正、支溝必須支臂而取,仆參、委中必須屈膝

而求.

4、提高學養:針灸的穴名,也是中醫學說思想體系之一,既有醫學體系的具體內容,也貫串

著古代哲學思潮與社會形態等許多其他學科的情況在內,是在古漢語基礎上所形成的.

二、穴義內容的分類

1、取象比擬:主要是把許多自然現象及社會形態的某些方面,用類比歸附的方法,假借命名。

①與天文星象和氣候比擬命名:天象和氣候自然是古人取穴命名的內容之一。古人以風為百

病之長,因而直接或間接以風命名的諸風穴更多。

②與地理地形比擬命名:借用地理山川的地名、地形與孔穴所在的體表相比擬,這更為多見。

山洼無水之處為谷,山洼流水之處為溪。水所止處為池,百川皆歸之處為海,淺洼水草之地為澤,

水從地出為泉,深潭為淵,大川為瀆,水所經過之處為渠,水之細流為溝,水中之小洲為渚,深凹

有水之處為井;又如土之高者為丘,土阜高大者為陵,土堆為敦,筑土為墳曰封(封又是疆界的意

思,可以通行之處為道,地理上的門戶為關,還有直接假借山名命名。雖非所有以丘、陵命名的

穴位,都在人體的凸出部位,而以池、谷命名的穴位,卻都在體表的凹陷處。以高為鄰,以低為宅,

這是古人對孔穴命名的原則。比如昆侖是象征外踝的高大,大陵是比擬掌后的隆起,而昆侖卻是位

于外踝后方而不是在其中,大陵是居于掌后下際而不是在其高處。當然有某些孔穴,特別是經外奇

穴,如肘尖與中魁等,則是居于骨節之尖端。

③與居處和社會形態比擬命名:如王者所居謂之宮,國君所在與人民聚居之處謂之都,財富

與人口集中之處謂之府,街坊廛(cha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市閭邑通稱為里,買賣之處謂之市,

藏物之處謂之倉,高大門觀謂之闕,寬敞明亮的居室謂之堂,堂前門內謂之庭,廳堂以外的走道謂

之廊,通風采光之處謂之窗或牖,人可出入、聲可通達之處謂之門,門之半者謂之戶,窗戶以內謂

之室,室側謂之房,兩階之間謂之鄉(人民聚居之處亦謂之鄉),煙囪謂之突,可以登臨游憩者謂

之臺,房屋之通稱謂之舍,凡此等等均為孔穴命名所假借。

條析

一、手太陰肺經(11個穴)

1、史立:中,指中氣,即天地之氣;又指中焦、胸中與中間。府,指府庫。中府,意為天地

之氣在胸中儲積之處。對人身上中下三部之氣血,俱有調攝之功。

2、^11:云,指天地合氣,又象征肺中的脈絡。門,出入通達之處。云門,指此處為天地之

氣升降之門戶,而肺脈之蔓延羅絡,又有云氣之象也。

3、氏座:天,指天氣與人體的上部。天府,地理名,星座名,兩乳名。又為高深之意。俞為

有收藏天氣的職責和為高深富庶之處,且與其取穴法有關,穴與男子乳頭高下相當。

4、俠白:俠,通挾,通夾。白,指肺及白色。謂其挾于肺之兩側上臂之白肉際也。

5、區逢:尺,指長度。澤,沼澤,又宮名。言其居于尺部形如沼澤之處也。

6..?L<:孔,指孔穴,孔竅。最,為最要,最甚。意為此乃本經中最重要之穴,乃本經中經

氣最旺之處。

1、列經:列,指陳列,裂開。缺,指缺口,空隙.古稱閃電為列缺。穴在腕上之裂隙與衣袖

之邊緣處,針下之氣常如閃電也。天氣之列缺,可與足陽明經地氣之豐隆相呼應。

8、經渠:經,指經脈、經氣與經過.渠,是水溝和水所流通之處。指穴為經脈與經氣交會流

通之渠道。

9、太淵:太,高大與尊貴之意。淵,深水,深潭。又鼓聲名淵,弓之彎曲處亦名淵。太淵,

口中津液名。言經氣深如潭水;澤潤周身,效同樣鼓,而居于彎曲如弓之處也,為諸脈之會。經氣

猶如潭水之深不可測也。

10、魚際:魚,指拇掌肌肉的形狀。際,邊際。謂穴在魚形肌肉之邊際也。以鄰近而得名。

11、少商:少,幼小,微小之意。商,五音,屬金,屬肺。少商,是商的高音。言為金氣所止

或為金氣初生之處也。

二、手陽明大腸經(20個)

1、商陽:商同上,陽,指陽金。意為此乃陽金脈氣所生之處。肺為陰金,大腸為陽金,肺經

由列缺分出一支走向食指端,陰金至此已轉化為陽金矣。

2、二間、三問:二、三,為指骨之第二、三兩節。間,間隙,孔竅。二間、三間,為次指第

二、三指骨后方之間隙。

3、合谷:合,開合、結合與合攏之意。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

之大會”亦稱為谷。合谷,山名。穴在太陰與陽明結合處。開則如谷,合則如山也。更兼手太陰,

由列缺別走陽明,在此自應結合依傍。

4、陽,指陽經與手背部。溪,是山洼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

“會"泛指陽經陽部之凹陷處也。

5、倜四:偏,指側旁與傾斜。歷,指行走與經過。言經穴皆位于前臂之偏旁,并從此分出旁

支、斜絡于太陰也。楊上善曰:“手陽明經上偏出此絡,經歷手臂,別走太陰,故日偏歷也。

6、遢邂:溫,溫暖。溜,通流,通留。功能溫經發汗,又為袖手取暖留止之處。此穴具有溫

經發汗、疏風散寒之功。袖手取暖在此亦常留而不去也?

7、下廉、上廉:上、下,指高低,前后。廉,指邊緣,棱隅,偏仄。穴在前臂邊緣有棱隅之

偈仄處也。廉者,前臂上段仄,隆起之象也。

8、手三里:手,指上肢。三里,指長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與肘部距離長度及通乎

三焦之里而言。穴約在肘下三寸,與足陽明之三里上下相應,對三焦在里諸病無所不包。其上方有

點手五里。

9、曲池:曲,彎曲。池,水之停聚處。曲池,地名.穴在肘臂屈曲時肘橫紋端凹陷如池之處

也。必須屈肘取穴,凹陷方顯。經氣至此,有如水之入池。

10、肘震:肘,肱與前臂之間的關節部分。髏,亦作第,窟也,深空之貌,是鄰近骨部的縫隙.

泛指穴為肘部之深孔。

11、手五里:手,指上肢。五里,指長度及人身五臟之里。以其與肘部的距離長度較遠,及通

乎五臟之里而言.與手三里同義。五里與五臟有關。

12、<:臂,上肢之統稱。席,肩下方之肌肉。指穴在臂之腌部而言。穴當三角肌隆起處之

端,故直接以臂名之。

13、肩題:肩,項下的部位。醋,同隅,角也。指穴當肩頭三隅角也。

14、旦暨:巨,大也。巨骨,即大骨之意.巨骨,古解剖名,穴在肩部之大骨相鄰.穴在鎖骨

與肩胛之間。既屬骨穴同名,亦為泛指肩部之大骨而言。

15、天量:天,見天府條。鼎,三足兩耳。象人之頭頸,并喻為吸入天氣的貴重門戶.穴當側

頸,自為吸入天氣之重要門戶。

16、扶突:扶,輔佐,扶持。突,凸出,突起。指穴處為人體頭這一最大突出之扶持。頭為人

體之最大突出者,穴下之胸鎖乳突肌也突出明顯,更為扶持頭部所必須,故名。

17、禾(ji)修:禾,曲頭木。修,近骨的孔隙。指穴在形如曲頭木的鼻唇溝之下方而言。

18、迎香:迎,迎接。香,芳香.謂其功能通鼻塞,知香臭。

三、足陽明胃經(45個)

1、承泣:承,承受。泣,淚水,常為淚水之承受處。穴當眼眶下緣正中,與承漿同義。

2、四白:四,四方,四野之意。白,光明,潔白.謂目病取此則四顧皆光明潔白也。

3、£§:巨,大也。髏:近骨的孔隙。穴在上顆骨與額骨交接之巨大空隙中,泛指為面部髏

孔之巨大者。

4、地倉:地,指土地所產之谷物。倉,倉稟,倉庫。意為口腔猶如谷物倉庫的組成部分。地

倉者,合五谷之味與臟腑之官而言也。

5、大迎:大,指大氣,大有。迎,迎接。大迎,古骨名。指其可以迎受先后天之氣與居于大

迎骨之處也。穴居頭面為足陽明之脈,可以迎受先后天盛大豐有之氣以養人也。下頷骨古稱大迎骨,

穴處之動脈也稱為大迎脈。面此處之穴也稱為大迎穴。

6、頰車:頰,面頰,此處指上頷骨。車車輪,指下頷骨。頰車,即下頷關節可以轉動之處。

頰和輔是單指上頷骨,車是單指下頷骨。而頰車穴則是以下頷骨可以轉動處而命名。

7、下關:下,上之對。關,機關,關節。穴在下頷關節顆弓下方,與上關互相對峙。

8、頭維:頭,頭部。維(四角為維),隅(方也,角也)角,維系,維護。謂穴居頭之隅角,

是維系頭冠之處,并可維護頭部及四肢之陽氣也.頭維為頭角,是維系頭冠之處。頭維可以維護諸

陽。頭維為足陽明脈氣之所發,又為足陽明、少陽、陽維之會。四肢陽氣不足諸病,取之自有維護

之效矣。

9、人迎:人,指人體與生命。迎,迎接。又為接受之意。謂喉結兩旁之動脈,可以迎受天地

五臟之氣以養人也。人迎、寸口、趺陽三大動脈,在中醫脈診居于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脈也。

10、水突:水,指水谷之氣。突,指穿鑿成的洞穴.意為穴乃陽明水谷之氣穿突而出之處也。

穴為通達地氣的水突,與吞吐天氣的天突可以互觀。

11、豈金:氣,指呼吸之氣。舍,可以居住安息之處。意為呼吸出入之氣在此可以停留也。穴

在喉嚨之旁,猶如氣之舍室也。

12、跳金:缺,空缺。盆,闊口盛器。缺盆,古解剖名。指其位于抉盆處也。缺乃空缺與空虛

之處,與列缺之意有別。缺盆可理解為有如無蓋之盆。鎖骨上窩正如盆之無蓋,空虛如缺。

13、氣已:氣,指呼吸之氣。戶,出入居住與謹護閉塞之處。呼吸之氣經此可以出入停留,居

住藏護也。穴名與穴用,均與氣舍相同。

14、隹層:庫,倉庫。房,房室。指穴在胸旁,有如肺氣之倉庫。穴在玉堂、紫宮之外旁,正

當肺氣儲積之處也.

15、屋避:屋,覆蓋.翳,掩蔽。指穴當覆蔽胸部之處也。穴當防胸之要地,故名。

16、鷹宣:膺,前胸。當胸之衣稱為膺服,又是壅塞之意。窗,屋上通風采光的洞口。謂穴能

開通胸膺的壅塞與位于膺服之邊緣也。鎖下乳上日膺。胸膺壅窒不舒諸病,取之則氣可通暢也。

17、乳生:乳,指乳頭。中,指中央。穴當乳頭之正中,故名。

18、乳根:乳,指乳房。根,指根底。穴當乳房之根底部,故名。

19、丕容:不,不能,不可。容,容納,包容。謂其可治胃不能容諸病也.用于嘔吐反胃、腹

滿疹癖諸病,則不容者又將能容矣.

20.承滿:承,承擔,承受。滿,飽滿,充滿。承滿者,上腹可以承受飽滿之處,且可用以消

除脹滿也。上腹本可承受飽滿,但過滿又將不能承擔,且有承擔消除脹滿之責也。與不容上下連屬,

可以互參。

21、紅:梁,通梁。門,出入通達之處。梁門,戰國古地名。借喻為五谷入胃所由之路,且

可治伏梁病也。穴在承滿之下方,正為糧谷下行之門戶。又,伏梁,病名。深藏為伏,梁為梁木(屋

梁)。謂心下臍上藏有形如梁木之硬塊。此為治心下痞滿積聚之伏梁病的常用穴,既為五谷入胃之

通路,且可消脹化食也。

22、紅:關,指關藏,關閉。門,出入通達之處。指其為納谷與收藏水谷之門戶。穴居胃底,

為胃之關。又可治完谷不化、大腸滑泄諸病。關門之名具雙重意義.

23、丸三:太乙,象天地混沌之氣;又神名,星名,地名。此處以穴位之所在,及其功能與大

腸之形象而言。穴居天樞之上方,天地之氣至此尚未分明,胃腸之清濁在此亦未分清,有太乙之象

也。自有安神定驚、主癲疾狂走諸疾矣。象大腸之盤曲。太,大也。乙,盤曲之象也。與其能治大

腸諸病有關。

24、滑肉門:滑,光滑,滑利,滑動。肉,肌肉。門,通往與指向之意。意為此乃通向腹腔滑

肉之處。腸居腹內,最為光滑,滑利和易于滑動,故可以滑肉目之,且穴對腸病為有效也。又可治

舌病,舌亦滑肉之類也。

25、天樞:天,天地,此指人之上下半身而言.樞,樞機,樞紐。喻穴居人身上下樞要之處也。

天樞,本為北斗第一星,此借喻為天地之樞機。與其外側之大橫,可以互觀。

26、生陵:夕卜,指身體的表面。陵,隆起的丘陵.外陵,為腹壁內虛外實的象。外陵者,腹壁

豐滿隆起,有如地面之丘陵,相對于腹中之空匱而言也。

27、大巨:大,飽滿充實之意。巨,同柜,富也。大巨者,象腹壁之豐滿光澤,而內容又復相

富也。穴在腹壁最高最大充實而有光輝之處,其所包裹者至為豐富珍貴,有如巨大之倉庫。下腹實

為巨大之糧倉,大巨之名也可與此有關。

28、出道:水,水液,水津。道,大道,道理,道路,通道。指水德乃長養萬物之大道,與穴

效能行水利尿而言。水道既為水之大道與道理,亦為水之道路和通路,下焦為水道之所出,穴下為

輸尿管之所過,功能治三危熱結、小便不利.水道之名,義更淺顯。

29、歸委:歸來,是返回的意思.對卵縮和陰下脫諸病,有促使恢復的作用.穴主少腹奔豚,

卵上入腹引莖中痛、七疝、陰挺諸病。歸來者,能使不歸之氣,移位之丸,返回本位之意也。

30、生登:氣,指下腹阻脹之氣。沖,指沖動,上沖,能主腹有逆氣上沖及妊娠子氣上攻諸病。

31、贅走:髀,指股部及下肢。關,機關.指穴處乃下肢運動之機關也。穴對下肢拘攣疼痛諸

病均可有效。

32、性兔:伏,俯伏。兔,獸名。指穴處狀如俯伏之兔。股前方肌肉豐厚,形如兔伏。

33、陰市(fu):陰,指人體的前陰部。市,遮蔽陰部的短裳。穴約當市的下緣。上古遮蔽陰

部的短裳謂之市.今皆以陰市為“陰市(shi)”,傳抄訛誤,由來已久矣。

34、梁正:梁,指梁食,參梁門條。丘,丘陵。梁丘,春秋古地名。胃為倉瘴之官,此為胃之

鄭穴,譬如梁谷積聚之丘陵也。

35、犢鼻:犢,小牛。鼻,口鼻。膝蓋形如牛鼻,穴在膝眼中。

36、足三里:足,指下肢,相對于手而言。三里,指長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與外膝

眼的距離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三里,主要是指三寸。又與手陽明之三里上下相應,對三焦在里諸

病無所不包,可以互觀。

37、上、下巨虛(上、下廉):上,相對于下而言。巨,巨大。虛,空虛。巨虛,馬名,指穴

在脛骨外緣之巨大空軟處,并象腿之善走。取之巨虛者舉足。以在腑骨外側,故名為廉。與手之上

下廉可以互參。

38、圣旦:條,指條風,即東北風。口,同孔,空也,條口,乃治療下肢風病之孔穴也。條口

者,乃治風之孔穴也。謂小腿前緣狹長如條,形如刀口。穴在其處,因而得名。

39、主隆:豐隆,豐盛之意,又雷神名,又云師名。象地氣升發,萬物豐隆及小腿前方之肌肉

高大豐滿也。豐隆是雷和云的意思。此為足太陰、陽明之絡穴,正有地氣豐隆、云雷所生之義.豐

隆是肌肉豐滿的意思。穴在小腿前方肌肉豐滿高大處,正豐隆之象也。

40、解遙:解,指分解,緩解。溪,是山洼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小

會。泛指陽經陽部之凹陷處也.穴在骨解之中,能治足踝骨節緩解諸病。關節間隙在《內經》中

常稱為“骨解”或“節解”。穴當踝關節大節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41、生!且:沖,沖要,沖動。陽,指足背,在上。穴當定背最高處,且位于太沖之上方。太沖

莫誤作沖陽,動脈還居后上方.

42、酸查:陷,陷阱,自高而下亦謂之陷。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

之大會”亦稱為谷?指經氣自高而下如入于谷,及能治水病也。經氣自高處之沖陽而走向第二、三

跖趾關節如阱如谷之處,陷谷之名至為恰當。穴對水病有效,亦可參證。

43、包庭:內,內里,內方;又同柄,同納。柄是卯眼,鑿是樺頭,卯眼與樺頭的關系稱為鑿

衲.庭,庭堂,亦處所之意。指穴在跖趾關節形如鑿柄之隱蔽處。跖趾關節凹陷如柄,趾骨如鑿,

穴在形如鑿楠于衲之處也。

44、員魚:厲,疾速狀;古稱衣帶之下垂者亦名厲;又風名;又為安息之意。兌,即孔穴。指

穴當奔走跳躍不可缺少之處,且與衣帶垂著處相當,有治風及安神之功。厲為踴起與疾飛之意。足

部若缺少次趾,則疾走馳騁均將有礙矣。厲為衣帶垂著之處。古之衣帶垂及足尖,穴當其處,故亦

為解。厲為神志安寧之意。厲兌為安神治魘之名穴,亦能治中惡尸厥,于義亦通。

四、足太陰脾經(21個)

1、隱白:隱,指隱藏與微小。白,指金氣的顏色。為土能生金,金氣隱伏之意。隱,藏也。

白為金色,為土所生。此為足太陰脾土之井穴,言士氣在此已經發生,而金氣亦已開始隱伏。與太

白、商丘、地機等穴可以參照聯系。

2、大都:大,盛大,豐富°者F,都會,儲積,又是池的意思。指穴為士氣豐富與儲積之處,

如水之人于池也.大都也為大池之意,謂經氣在此停聚也。

3、太白:太,同大,廣大、高大之意。白,指金氣的顏色。太白,為天象及地理名。指土能

生金,金氣至此已經明顯及穴位之形象而言。太白,金星名,又神名。此為脾經之腌?穴,屬土。土

生金,用示金氣至此已明顯如星矣。可與隱白互參。太白,山名,即終南山.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

跖骨小頭之后緣,且此處皮色亦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擬而以太白山名之。

4、公孫:公,是年老的尊稱和正直的意思。孫,是幼小的卑稱和支派的意思。公孫即祖孫。

又,公孫為復姓。指其為足太陰與陽明之絡穴而言.祖與父皆可稱公,公亦正直之意;旁系皆可稱

孫,孫亦曲細之意(為孫絡、孫脈)。足太陰之正經如公,別走陽明之別絡如孫,正經與絡脈在此

分行,正為公孫之義也。

5、商丘:商,商,五音,屬金,屬肺。丘,丘陵。商丘,地名,又為復姓。為土能生金、金

氣已聚之意。商于五行屬金。商丘的五臉屬性亦屬金。言經氣至此已積聚如丘陵也。可與隱白、太

白等穴互參。

6、三陰交:三陰,指足之三陰經而言。交,指交會與交接.為足太陰、少陰、厥陰三條陰經

之交會處。

7、漏谷:漏,是滲泄和穴洞的意思.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之

大會”亦稱為谷。水濕與水谷漏出不止諸病,用之為有效也。小便淋瀝不止,可取之漏谷;大便滑

泄不禁,又象如漏谷。功能滲濕止淋、固腸止利,因其功用而得名。

8、地機:地,指脾土、下部與下肢。機,指機關,機要,又疾病亦喻為機。穴為地氣之樞機,

又為治療腹部與下肢病樞要之處。地機,別名脾舍,自為脾士之樞機。對腹部與下肢病可以取用。

9、陰陵泉:陰陵,是人體內側高起之處。泉,水從窟穴而出。穴在膝部內側高大隆起處之下

方,經氣如泉水之外流。與陽陵泉互相對待。

10、也連:血,指氣血.海,百川皆歸之處。血海者,方其可以統血攝血也。太陰為多血少氣

之臟,又與多氣多血之陽明為表里,故可以治血癥見長。

11、紅:箕,簸箕,又星座名,風名。門,出入通達之處。以其必須箕踞取穴,及可治下肢

之風病也。簸箕是掃除的用具,其形前大后小。張腿而坐稱為箕踞,是不端之狀.穴在股內側上方,

必須張腿取穴,是因取穴的體位而得名。穴能治療下肢的風病。

12、拉:沖,指沖動,上沖,能主腹有逆氣上沖及妊娠子氣上攻諸病。門,出入通達之處。

下腹逆氣上沖諸病常從此起,可與氣沖互觀。

13、庖金:府,指臟腑。舍,可以居住安息之處.意為穴下乃臟腑所居之處,亦屬泛指腹腔而

言.

14、腹結:腹,指腹腔。結,指結聚,結束,收斂,彎曲。以其可治腹中痛結及滑泄諸病。結,

曲也。亦象腸之盤曲。故腸之痛結者可舒,而滑泄者亦可斂也。且位于約當腹部結束衣帶之處,亦

可作為腹結之一說.

15、型:大,長大,又指人。橫,縱橫,又指臍。言其橫居長大人身之中,臍旁之大橫紋中

也。

16、腹直:腹,腹腔,也是重復和富有之意。哀,哀痛,也是愛護之意。指腹裹腸胃,為士氣

之所在,須加愛護以免腹中哀痛,而腹中哀痛用之亦有效也。

17、食竇(飼瀆或飲yin瀆):食,指食物與飼養。竇,指洞穴與水道。意為穴乃嬰兒食物之

所出與乳汁之水道也。

18、天溪:天,指天氣與人身之上部。溪,是山洼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

之小會,天氣通于肺,泛指為肺氣流通之處。

19、胸幺:胸,指胸部。鄉,指兩肋之間或廣大的胸廓。以穴居肋間與胸廓而言。兩階之間謂

之鄉。鄉又是指面積廣闊的地區。穴居兩肋之間,正有兩階之象。亦可泛指廣闊的胸廓為胸鄉。

20、醛:周,周身,周遍。榮,榮茂,榮養。周榮者,言先后天之氣可以榮敷周身也。無處

不至謂之周,旺盛華茂謂之榮。密雨之云謂之周云.水谷之氣謂之榮氣。經穴屬脾,穴下為肺,先

后天之氣交會于此。可與其上方之云門、下方之大包互觀。

21、大包:大,廣大。包,包容,包羅。指廣大之人體,為先后天之氣所包羅。

五、手少陰心經(9個)

1、梃甚:極,至高之意。泉,水從窟穴而出,又水源也。象經氣有如泉水自高而下也。手少

陰之經氣自此從高下流,正有極泉之象。

2、青靈:青,指神仙,又通清。靈,指神靈,心靈,性靈。青靈者,象心神之清凈神妙也。

心藏神為陽,又主血為陰。青靈者,陽神陰靈清凈神妙之氣所聚合也。

3、少海:少,指手少陰心經。海,百川皆歸之處。少海,古地名。喻為手少陰心經所人為合

之海也。

4、靈道:靈,指神靈,心靈,性靈。道,大道,道理,道路,通道。指手少陰之心靈,乃人

身陰陽交會之大道。道為萬物之所由,靈為一身之主宰,神靈有道,則形有所稟,氣有所歸矣。可

與青靈互參。

5、通里:通,通達,通暢.里,鄰里。以其能通達手少陰太陽之里也。穴能通達少陰之里,

又與太陽相鄰接,而為少陰太陽之絡穴,能深入腹里而下達小腸也。

6、陰鄭:陰,指手少陰經。鄭,孔穴的通稱,又指鄭穴。為手少陰邦之簡稱。陰邦為手少陰

之郎穴,故別名手少陰邦。

7、神門: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陽氣。門,出入通達之處。道家稱目為神門,意為穴乃心神出

入通達之處。心為陽中之太陽,心陽為人生的本原。穴為手少陰心經之臉原,自可為心陽出入通達

之處。

8、”應:少,指手少陰心經。府,指府庫。少府,古代主收藏的官職名。言穴用可以收攝心

神也。

9、少沖:少,既指手少陰心經,又指經氣幼小及小指而言。沖,要沖。為手少陰經經氣初出

之井穴,又居小指末節之沖要處也。少,小也,幼也。沖,通達也.穴居小指尖端沖要之地,又為

少陰之經氣初生而未盛之處,少沖之名義可知矣。

六、手太陽小腸經(19個)

1.“逢:少,指小指及幼小。澤,指光澤,滑潤。澤門,古代城門名。少澤,為小指末節經

氣門戶之光澤處。廣闊低洼有水之處日澤,凡物之有光潤者亦日澤。甲根多光潤潤澤,穴在小指甲

角之光澤處也。少澤者,亦指小指末節經氣門戶之意也。

2、前谷、后溪:前與后,是互相對待之意。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

“肉之大會”亦稱為谷。溪,是山洼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小會”。小指

本節前方第二節之后方凹陷處為前谷;本節后方第五掌骨之前方為后溪。

3、腕置1:古解剖名,手外側腕前起骨名腕骨,骨穴同名。古之腕骨,即今之豌豆骨,穴在其

前方陷中。

4、陽谷:陽,指手太陽經,手腕之陽與陽氣。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

謂“肉之大會”亦稱為谷。以其屬于陽經陽穴,且有興陽之效也。穴為手太陽經之原穴,居于尺骨

小頭高起處之凹陷中,對陽萎病有效。

5、養老1:養,奉養。老,年老,老邁。以其功能明目舒筋,治老年陽氣不足諸病也。

6.支正:支,分支,支持。正,正直,正行。指其為手太陽正經之分支,走向少陰之絡穴,

且取穴時必須支肘正臂也。

7、生遴:小,指手太陽小腸經。海,百川皆歸之處。為手太陽經所入為合之海也,與少海可

以互參。

8、肩龍:肩,肩部。貞,指正氣,精氣。穴為肩部正氣所居之處,不容外邪干犯也。

9、X:膈,肩下方之肌肉。指穴在臂之臊部而言。俞,同臉,同輸,又通樞。指其為臂部

腐肉之樞紐與臂臃經氣之所注輸也。

10、&定: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宗,宗仰之意.天宗,星名;又統指天象、天神,或

如帝王之宗室,乃眾所瞻仰之處也。穴當肩胛骨中部,與曲垣、秉風諸穴彼此相望,有天宗之象。

11、塞風:秉,同柄,即權柄。風,風邪.指穴為治療背風邪之權柄所在。權柄在握,隨我操

持,則風病無憂矣。

12.他摸:曲,彎曲。垣,短墻,又是天體劃分的范圍。指穴在肩胛骨彎曲高起處之內方也。

穴在肩胛岡上窩內側端,如被短墻所圍繞。古人把天上的恒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也與天宗相呼應。

13、肩外俞、肩中俞:肩,指肩背。中與外,是互相比較之意.俞,俞穴.穴居肩背、距脊柱

稍遠者稱為肩外俞;距脊柱較近者稱為肩中俞。以其與脊柱的距離遠近而比較命名。

14、天宣: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窗,屋上通風采光的洞口。指其功能開通頭面孔竅諸

病,猶如人身上部之窗戶也。喉舌為聲音之門戶,呼吸之孔道。穴當其間,且能治耳目諸病。穴在

側頸部.

15、天容:天,天空,此指人身之上部。容,容貌,容體,防身之具亦名容。穴當扶持頭容正

直與防護頭頸之處也。穴當側頸,正為頭容之扶持,與扶突可以互觀。

16.顆壁:粒,顆骨。髏,亦作第,窟也,深空之貌,是鄰近骨部的縫隙。指其為鼓部之深孔

也。

17、五直:聽,指耳的功能。宮,王者之所居。穴在耳前,意為此乃管理聽力的高貴之處。

七、足太陽膀胱經(斐)

1、通型:睛,目睛。明,光明。為治目病之要穴,能使目睛光亮明白也。

2,攢世:攢,攢聚。竹,竹葉.眉形有如竹葉,穴眉毛與眉頭攢聚處也。

3、眉祖:眉,眉頭。沖,沖要與向上之意。穴眉頭直上,正當前額沖要之處。

4、曲差:曲,彎曲。差(cha),差錯,不齊。指穴當經脈曲折不齊之處。足太陽經自睛明直

行向上,行至眉沖處即橫行向外,曲而不齊也。

5,五卷:五,數名,意為第五;五星.處,居處,所在。穴居前額,猶如諸星所居之處也.

前頭部在道經中稱為天庭(兩眉之間也稱天庭),穴居其間,正有天上諸星(五星)羅列之象,且

在本經序次亦為第五,或系因此而得名。

6、承光:承,承受,奉承,承擔。光,光明,光亮。承光,臺名。目病昏暗者,能使之承受

與承奉光明也。承光,漢代臺名.借喻為明目去障,此穴可以擔承也.69

7、通天:通,通達,通暢。天,指天氣。通天,冠名。又指為腦部元神之所在及能開通肺氣

也?穴約當古代冠所系戴處,可與下條絡卻互觀。與腦神之所在有關。功能開通肺竅,通乎天氣,

用治鼻病有效。

8,絡卻:絡,聯絡,纏繞。卻,退卻,脫落。穴當古人系冠之處,聯絡纏繞不使所戴之冠退

卻脫落也。

9、王枕:玉,貴重之意。枕,指枕骨。穴與枕骨為鄰。腦后隆起骨,古今皆稱枕骨,古亦稱

為橫骨。相士則稱為玉枕骨。

10、天掛:天,指頭部。柱,支柱,梁柱。天柱,山名,又星名.意為穴處乃頭部之支柱。

11、大桂:大,長大。杼,織布之機杼,又水槽亦名杼。以穴在杼形肌肉之起端而言。脊旁肌

肉長大,經氣自此下行,具有機杼與水槽之狀。

12、風門:風,指氣,又指風邪。門,出入通達之處。風門者,既為肺氣出入與風邪犯人之門

戶,也為治風治氣之所宜取。穴在肺俞之上方,為肺氣出入之所必由。用治風邪外感、上氣咳逆諸

病,將有雙重意義。

13、胸血:肺,指肺本臟,又為火氣勃郁之意。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肺臟,可治病

火病氣諸病。凡肺氣勃郁、火氣太過、咳喘、骨蒸諸病,自可取用。

14、厥陰俞:厥陰,指心包絡,又為陰氣至極與厥逆之意。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心

包絡,并可降逆回陽.厥,逆也,冷也,又極與盡也.厥陰,陰之盡也,手厥陰出自胸中,足厥陰

下起大敦上至巔頂.陰極陽生,如心陽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氣上沖者,皆可選用.

15、心俞:心,指心本臟,又是“任”與“容”的意思。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心臟,

可以益氣行血,安神定驚。心不任物,則神不出,氣無君,血無師,形無主,智無舍,而氣血失調、

驚狂錯亂諸癥作矣。責之心俞自有助益。

16、鱉命:督,督正,督率,居中;指督脈及脊柱.居人身之中,通乎脊柱,可以總督諸陽,

為背部諸俞之統帥。督脈貫脊而行,為臟腑諸俞之所依附,故能督正諸俞,貫通腰脊。既為督脈之

俞,又為諸陽之督也。

17、脆食:膈,指胸膈,關格。俞,同腑,同輸,又通樞。內通胸膈,可以開通關格。膈俞者,

可以開通胸膈之關格及格拒否塞諸病之處也。

18、晝愈:肝,指肝本臟,又木也,干也.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肝臟,可達木氣之

郁滯。木喜暢順,此可順其氣而達之也。

19、膽如:膽,指膽本腑,為連肝之府.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膽腑,利膽疏風。故

膽與肝連,同司風本。膽汁郁則身黃,泄則口苦;膽氣旺則火升,逆則脅滿。取之于此,每可收效。

20、勝余:脾,指脾本臟;又裨也,并也。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脾臟,可以積精稟

氣、助胃化食也.用于水谷不化、精氣失榮,是其本職。

21、置血:胃,指胃本腑;又圍也,委也。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胃腑,調胃化氣。

胃俞者,為平人常氣之所注輸,胃府之外候也。

22、三焦俞:三焦,指胸腹腔上中下三停之空松處.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應全身,升

陽決瀆。三焦俞乃升陽益氣、決瀆行水、內應全身之俞也。

23、腎俞:腎,指腎本臟,又藏也,瀉也。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腎臟,引水藏精。

腎俞者,藏精之關,引水之宅也。

24、氣海俞:氣,指下焦之原氣。海,是富饒藏聚之意.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應臍下

之肓原,吞吐下焦之原氣。因上焦主吞,下焦主吐,故臍下肓原(參肓俞條)之脖膚,為人身生氣

之海。氣海俞,即臍下肓原之俞也。

25、大腸俞:大腸,指大腸本腑,又暢也。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大腸,暢胃去滓。

大腸司傳導,主變化,體之俞,腑之應也。

26、關元俞,參氣海俞及關元條。

27、小腸俞:小腸,指小腸本腑。俞,同腌,同輸,又通樞。內通小腸,功在化物.小腸司受

盛,主化物。受盛失職,化物無能,自可于此處求之。

28、膀胱俞:膀胱,指膀胱本腑。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通膀胱,藏津決水。膀胱津之

府,水之門,外俞內府,彼此互通。

29、中膂俞:中,指人身的中部.膂,背脊。俞,同臉,同輸,又通樞。穴在概部,約居人身

之中,為腰膂之氣所注輸。膂,本作呂。中膂,人身中部之脊骨也。

30、白環俞:白,白色,金氣。環,圓環。俞,同臉,同輸,又通樞。白環,可能是指肛門或

臀部。故白環俞者可以意為肛門或臀部之俞也。

31、上、次、中、下髏:以穴位之排列序言。髏,亦作窕,窟也,深空之貌,是鄰近骨部的縫

隙。穴在色孔中,居上者為上髏,居次者為次修,居中者為中修,最下者為下修。左右共有八穴,

合稱八髏。

32、全怛:會,會合,交會。陽,指陽經,陽氣。為下焦陰陽之氣交會之處。下焦既為陰氣之

所聚,亦為陽氣之所生。穴與會陰相鄰,自有交通結合與互相對待之義。

33、丞拉:承,承受,奉承,承擔.扶,扶持,扶助,又風名。謂其對扶持人體與治療下肢風

病,俱可承擔也。對人身坐立具有扶持之功。承,佐助擔當也。扶,木名。扶木,扶桑也。對肢體

風病具有攔截之效。在下肢風病及風病之自下而上者,皆可取之.

34、蛆1:殷,是富足與中間之意。門,出入通達之處.指穴在大腿肌肉豐滿處之正中也。穴

處肌肉豐富,且居大腿之中,以其所在之位置而命名。

35、海巡:浮,指浮竹?鄭,孔隙。謂穴位所在有浮竹之象。穴在膝關節內方外側,下肢骨自

膝關節又生一輔助骨曰腓,故取浮竹之象比譬之,穴即以浮名。

36、委里:委,委曲順從貌,亦臥倒之意。陽,指外側。穴在胭窩正中委中穴之外方。

37、委史:委,委曲順從貌,亦臥倒之意.中,指中間。即俯身臥倒屈曲膝關節而在胴窩之正

中取之。此穴必須俯伏舒身放松肢節,方可在委曲膝關節之窩正中取之。

38、附分:附,依附,附屬。分,分別,分行。指足太陽互相依附之內外兩行,在此分行而下

也。足太陽在背部左右側之內外兩行,既屬互相依屬;而第二行各穴又實為第一行之附屬,故第二

行之第一穴即名附分。

39、逸巴:魄,是隨伴精氣往來的陰神。戶,出入居住與謹護閉塞之處。指其為護衛肺中精微

之氣的門戶。穴在肺俞之外方,既為肺俞之附屬,亦為肺精之衛護。

40、膏肓俞:膏肓,指心下膈上之脂膜。俞,同臉,同輸,又通樞。內與心膈間脂膜相應,邪

正之氣可由此出入轉輸。此穴無所不主,又指為助長正氣之門。與肓俞、胞肓、肓門,以及膈俞、

膈關諸穴,可以互參。

41、獨堂:神,是象征君主的陽氣。堂,是高大明敞的居室。指其猶加心君用事的明堂。神堂

內平心俞,自應如天子布政之堂矣。

42、齷:哀痛聲。按壓取穴時,病人常有畏痛之Ittg聲,因而得名。

43、睡差:膈,指胸膈,關格。關,關口,關格.指穴如胸膈之關口,且可開通關格也。橫居

膈俞之外,實為膈俞之附屬,而與膈俞之功用亦密切有關矣。

44、韁1:魂,為人身陽氣之精.門,出入通達之處,又為守護之意。魂門者,肝陽出入之門

與護衛肝陽之處也.肝之體陰而用陽,為將軍之官。魂門平齊肝俞,自應為肝陽出入與護衛肝陽之

門戶。

45、m-.陽,指少陽剛直之性。綱,伸張之意。意為膽氣宣明,則陽氣自然伸張也。膽為將

軍,膽主決斷。肝膽依輔,陽綱之氣得以伸張矣。

46、意金::意,意念,意志.舍,可以居住安息之處。脾氣安寧,則心意自然聰慧也。脾藏意。

意舍為脾俞之附屬,猶如脾氣休息留止之處也。

47、置僉:胃,指胃本腑;又圍也,委也。倉,倉稟,倉庫.指其猶如胃府之倉庫。橫居胃俞

之外,為胃俞之附屬,可與太倉(中胱)互觀。

48、直打:肓,此處指腹部之肓膜.門,出入通達之處,又為守護之意。指其有如諸肓門戶之

意.本穴上有膏肓,下有胞肓,前肓俞,此則為諸肓之門也。

49、走室:志,志向,意志;此指腎之精氣。室,人物所居之處,亦充實之意。志室者,必須

腎氣充實,意志方能發揮。志室平齊心俞,腎氣有歸,則神志不亂矣.

50、胞直:胞,指胞宮及膀胱。肓,此處指腹部之肓膜。指穴與下腹胞肓之氣能互相感通也。

穴與氣海前后相望,同以肓氣為原,可與諸肓穴及氣海互參。

51、拉邊:秩,秩序,整齊.邊,邊際,邊F垂。指其位于背部秩序井然諸穴之邊際也。

52、金旦:合,會合。陽,指足太陽經。謂足太陽左右側分行之兩行,至此又行會合也。足太

陽在背部左右側,自附分穴分為內外兩行,下行相遇于委中后,至此又復合為一支而下貫端內也.

53、丞酸:承,承受,奉承,承擔。筋,經筋,筋肉。指其位于足太陰經筋所結之處,且全身

軀體筋肉之重,此處可以承擔也。

54、丞包:承,承受,奉承,承擔。山,指軀體之高重。人身高大沉重如山,膈j腸之分肉足可

承受也。穴在膈腸分肉之間,當挺身直立時,則分肉更為明顯。與承筋、承扶其義相近。

55、飛遨:是飛舉揚起,斜行別出,脫離正軌之意。為步行不穩、經脈別出及魂夢顛倒之象.

指行走不穩。腰腿酸軟無力,行步搖晃不定,正有飛揚之象。穴能溝通司人身踴(qiao,jue同蹺)

捷的陰蹣與陽蹣,功可祛風健腰膝助行走,則飛揚之狀可除矣。穴能寧神安魂夢、治頭目眩暈,則

飛揚可止矣。

56、附陽:附,足背。陽,指上方,外方。穴在小腿下端外側、足背之上方,有如足附之陽也。

57、昆魚:指高山或高丘。穴在高大外踝之后方。

58、處參:仆,指御者,仆從。參,同三,又同修;或作參拜解.言穴位如車之左右修,且在

狀如參拜時方可便于取穴。穴在左右足跟外側,如駕御人身上三部之左右膝也.

59、空屋:申,同伸,同呻;又十二時之一。脈,經脈。指其可治經脈之屈伸不能及氣郁而呻

諸病,且可內應膀胱之本府也。申脈為陽脈所生,太陽主一身之表,故能治屈伸不能、筋脈拘攣

諸病.腎與膀胱為表里,在氣郁不伸及氣郁而呻者,申脈與復溜同取,每可收效。申,申時,正是

膀胱之時。申脈穴可以認為是膀胱本府之穴。

60、金紅:金,為肺金之氣。門,出入通達之處,又為守護之意。金門者,意為熄風利水之門

戶也。對風木病有效.金可克木,所主多筋抽搐風木之病。

61、窟置:古解剖名,穴當其處。小趾本節后大骨名京骨,即令之第五跖骨,穴在第五跖骨粗

隆下,赤白肉際。

62、A#:束縛,收束。骨,指趾骨。穴位如趾骨之束,又能收束骨節緩縱諸病也.小趾第五

本節有“束”之象,故穴名束骨,且能治肢節疼痛緩縱諸病.

63、逋爸:通,通暢,疏通。谷與轂通。功能除結積留飲、胸滿食不化,為足部通脹消谷之穴,

可與腹通谷互參。

64、至里:至,至極,到達之意。陰,指腎與足少陰經及士氣而言。至陰,謂經脈至此已入于

足少陰之經脈和通于士氣也。足太陽之脈從頭走足,至此已陽盡陰生,交入足少陰之經脈矣,故即

以至陰名之。

八、足少陰腎經(27個)

1、通盤:涌,涌出,上涌。泉,水從窟穴而出。言經氣如泉水之上涌,功能通調水道也。穴

居足底,經氣自下而上,正涌泉之象也。

2、然在:然,指然骨?然骨,古解剖名。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

之大會”亦稱為谷。穴在然骨下方有如山谷之凹陷處.

3、在遙:太,高大與尊貴之意。溪,是山洼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

小會二穴在內踝與跟腱間形如溪谷之處,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貴者也。

4、k4t:大,小之對,又同太。鐘,同踵。指穴為經氣在踵部藏聚之處,而踵部足之大骨,

又如酒鐘和箍鈴也。穴當踝關節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搖擺善動,亦鐘鈴之象也。又為足少

陰之大絡,乃腎氣之所鐘也。

5、水泉:水,指水液,小便。泉,水從窟穴而出,又錢也。水泉,病名。能治小便淋瀝之水

泉病,亦象經氣在此如泉水之外流。

6.照海:照,指光明照射。海,指廣大深遠。言腎之真陽淵深如海,能光照周身也。穴在內

踝下方之凹陷中,亦可比擬為海。

7、復遛:復,通伏。溜,通流,通留。指其功能通調水道,維護與恢復水液之正常流行。

8、交值:交,交通,交接.信,音信;又通伸,通申。穴在內踝上方,謂其可與申脈及三陰

交音信相通,也與屈伸足部之踝關節與有交通聯系。

9、邕賓:筑,筑功。賓,同挨,除也。言其能挨除腎間之筑筑動氣也。

10、坦益:陰,指內側。谷,山洼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大會”亦稱為

谷;又風名。穴當膝關節內側形如山谷之凹陷處,為治療下肢風病所當取。在膝股陰側之冷風濕痹,

此處正可取用也。

11、攜直:古解剖名。穴當橫骨之邊際,骨穴同名。即今之恥骨。

12、太避:大,盛大。赫,顯赫.意為穴當下焦元氣邊顯赫盛大之處。

13、氣宏:氣,指下焦之原氣。穴,臉穴,亦窟藏之意。腎主納氣,穴下即為元氣收藏之處。

氣穴本為孔穴的通稱,此因關元為下焦元氣關藏之處,穴在其旁,故名。

14、四滿:四,通駟,指駟星。滿,盈滿,脹滿,又指小滿節。言地氣充盈上與駟星相應,且

能治腹部四面膨脹滿腫諸病也。

15、拄:中,指中衣(即內衣),五中。注,灌注,又附著之意。指穴在中衣所附著之處,

與水谷之氣由此分注于五臟也。著內衣與系中帶,使之附著而不脫落,均正當穴處,故名。

16、直血:肓,此處指腹部之肓膜。俞,同臉,同輸,又通樞。指穴為腸外脂膜之氣所注輸處。

可與胞肓、肓門、氣海及氣海俞等穴互參。

17、直也:商,商,五音,屬金,屬肺;又是從外知內、下降與度量的意思。曲,深隱盤屈之

象?指肺商之氣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與食物由此下降進入腸曲,以及胃腸盤曲之象,均可由此度量

而得知也。

18、石關:石,通食,又堅硬之意。關,關隘,要地。指穴處為飲食在胃之關隘,亦為治療石

水病之要地也?穴遷胃而經屬腎,調之于此,則關門利而石水可消矣。

19、M:陰,指水谷之氣與陰經。都,都會,儲積,又是池的意思。指穴處為地氣之所聚亦

為陰經之所會也。

20、腹通谷:通谷,參足通谷條。指其既為水谷之所通,又能消脹化食也。

21、AH.:幽,幽深,隱蔽;又指地氣。門,出入通達之處。指穴處猶如胃氣之門戶及足少陰

經氣深藏與出入之處也。

22、步鹿:步,行步,循行與度量之意。廊,堂外的通道。謂胸中行兩旁各穴可由此循序度量

而得。穴當中庭外方,其上方各穴皆以均等距離順次排列,猶如堂外之廊也.

23、獨封:神,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陽氣。封,是疆界與富有之意。指穴下為心神之所居與心

陽藏之處。心為主神的君主之官,胸中為心陽之居室。穴與心鄰,自應為心神之封地和為心陽最為

豐富與藏聚之處矣。

24、靈墟:靈,指神靈,心靈,性靈。墟,丘墟.靈,星名.靈墟,地名。指其為心靈所居之

處。穴當胸部肌肉高起處之孔隙中,則“虛”與“墟”之義兼備之矣。與青靈可以互參,亦與神封、

神藏義近。

25、神藏:神,心神。藏,藏聚。指其為心神藏聚之處。與神封、靈墟可以互參。

26、或史:或,同郁,暢順貌。中,指胸中,又指情志,參中渚條。謂其功能寬胸理氣,使胸

懷舒暢也。

26、俞府:俞,俞穴,轉輸。府,首府,府第。指其為諸俞之首府與經氣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