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
文
教
案
三年級上冊
李菊蘭(2014.9)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
本班共有學生49人,男生30人,女生19人。從開學的兩個星期的教學來看,學
生的基礎比較扎實,聽、說、讀、寫的能力比較好,基本知道一些學習語文的規律,具
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小部分同
學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沒有自覺性,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不愛動腦筋,所
以存在著學習上的“貧富懸殊”。對于這小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
激發其學習積極性,逐漸養成遵守紀律,愛學習、求上進的良好習慣。使整個班級形成
一種要學的氛圍,使大家有所提高。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步培
養。
針對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我將精心設計教學,在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認真地做好新課程改革的實踐工作。
1.樹立現代化教育思想,以人為本,通過生動、直觀的教學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
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主動、活潑、和諧發展。
2.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小組合作學習、游戲等。
3.加強語文基本功的練習,如寫字、朗讀、口語交際等,同時鼓勵學生多讀課外
書。
4.盡可能多的制作課件,用課件上課。
5.探索“快樂作文”的教學方法。
二、教材整體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
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
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
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每組由導語、三篇精課課文、?篇略讀課文、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課文后面有
會認和會認的字,略讀課文后面沒有安排會認的字,哪字屬于生字就隨文注音。精讀和
略讀之間有連接語,并適當提出略讀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資料袋,有兩組課文安排了
綜合性學習。全冊書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會寫的字超過了會認的字。從
本冊開始,課文分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這是從閱讀方法上對課文進行的劃分。精讀是
認真仔細地研讀,有時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結合聯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精讀
不但是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與
精讀不同,略讀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學斟句酌。主要靠孩子自己讀懂,訓練
讀的速度,培養邊讀邊想的習慣。
三、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
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
豐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
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后迪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留心觀
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激活想象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00個字,會寫1300個常用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刀,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開始練習用
圓珠筆、鋼筆書寫正楷字。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
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樂于與別人交流讀
后的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約18篇(段)。練習復述課
文。估算了一下,全冊書中,包括課文及語文園地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大約就有18篇
(段)。
10.初步培養讀書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
本書(包括《小學生天地》等刊物)。
11.開始練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有習作的信心。
12.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和
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3.留心周圍的事物,嘗試在習作中運用平時運用的語言材料。
14.學習修改習作當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和句。
15.能用普通話講述故事,做到具體生動,努力用語言打動別人講述見聞,做到清
楚明白想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6.聽別人講話能抓住主要點,并能簡要地轉述。
17.樂于與別人交流,在交談中認真傾聽,有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能就不同的
意見與人商討。
四、教學重點。
1、在閱讀的同時,既教給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在閱讀中,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通過討論完善問題,提高閱讀能力,讀
懂課文內容,懂得課文內涵。
3、大量閱讀,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4、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
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
5、寫有根有據(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
有條有理(結構清楚)。
五、教學進度
周次起訖時間教學內容教時備注
19.6?9.101我們的小學2金色的草地4
29.13?9.173爬天都峰4*絕招語文園地一7
39.20?9.245灰雀6小攝影師4
49.27?9.307奇怪的大石頭8*我不能失信語文園地二7
510.1-10.7國慶放假
610.8?10.99古詩兩首10風箏11秋天的雨5
710.11~10.1512*聽聽,秋的聲音語文園地三6
810.18?10.2213花鐘14蜜蜂4
910.25?10.2915玩出了名堂16找駱駝7
1011.1-11.5語文園地四期中復習4
1111.8?11.1217孔子拜師18盤古開天地3
1211.15?11.1919趙州橋20字一幅名揚中外的畫6
1311.22~11.26語文園地五21古詩兩首4
1411.29?12.322富饒的西沙群島23美麗的小興安嶺3
1512.6?12.1024*東方之珠語文園地六6
12.13?12.1725寓言兩則26科利亞的木匣7
1612.20?12.2427陶罐和鐵罐28*獅子和鹿4
171.4-1.7語文園地七29*掌聲5
181.10-1.1430一次成功的實驗3
191.17?1.2131給予樹32*好漢查理4
201.24?1.28語文園地八
元旦放假
期末復習
1、我們的民族小學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城、穿戴、打
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學的學生幸福的學工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之情。
2、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磔片。
3.詞語卡片。
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
(1)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資料袋中的圖片)瞧,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
走來了許多小學生,他們分別是哪個民族的,讓他們自我介紹一下吧!安排幾位學生戴上相關民族
的頭飾,學生簡單介紹這些民族的資料。
教師相機出示相關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2.順勢切入,初讀課文
清晨,這些來自不同美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著朝陽,踩著露珠,蹦蹦跳跳,高高興
興地朝同一個地方走去,他們要去哪呀?(我們的民族小學)對,那可是一個充滿歡笑,美麗而可
愛的地方,今天咱們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證你們去了就舍不得離開。
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趣味識字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坪壩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銅
鈴粗壯鳳尾竹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a、“貼字”游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例:傣族姑娘的圖片下就可以貼“傣族”'‘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小朋友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l:o
5.同桌相互聽讀課文,在讀中鞏固識號。
朗讀感悟
1.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同桌間互相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組織朗讀比賽,你最喜歡讀哪段,讀出你的感情來。
(2)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感悟
1.讀讀說說,學習第一自然段。
a^自讀感悟
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根據下列提示展開想象,讀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學們來上學了,我好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
學生讀后交流描述。
b、指導朗讀:早晨的校園多美啊,你喜歡這時的校園嗎?那么就把你的喜歡的情感用你的朗讀
來表達出來吧。
學生自讀自練,指名交流。
2.讀讀說說演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歡這所民族小學嗎?
分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如:上課時民族小學的學生讀課文非常好聽,下課
時他們盡情嬉戲,非常快樂等等。
b、這讀書的聲音究竟有多好聽啊?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引導學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靜……”?句,體會正因為同學們讀書的聲音非常好聽,所以樹枝
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猴兒也來了。
C、情景表演: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樹枝、鳥兒、蝴蝶、猴子,請''它們”做評委,其他小朋
友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讀得好的話,“它們”就如課文所示,圍攏過來靜靜地聆聽。
d、激情朗讀:同學們讀得可真好,為了鼓勵大家,今天老師允許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學的小朋
友一起游戲,你想玩什么?
引導學生口述,再朗讀該部分。
3、讀讀畫畫,學習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讀。
b、聯系前面的課文,帶著你的感情,放匕你的想象,畫畫你腦海里的民族小學。
二、復習生字
1.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通過已學過的生字幫助鞏固新學生字,如提土旁加平還讀pi
ng,蟲字旁加胡依然讀怔。注意滲透偏旁表義的思想。
2.邊用課件演示要求寫的十二個字,邊指導書寫。
3.學生寫字,教師相機指導,組織評議。
三、作業設計;
民族小學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個筆友,他們很想知道你們是否喜歡他們熱愛
的民族小學,也很想了解你們的生活。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寫封信,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你們獲得更
多的信息了.
學生寫信后在學習園地里展示。教師從媒體上尋找信息,選擇i所邊疆小學的學生與本班同學
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
教學小結:
課文后面安排了本學期第一次“綜合性學習”,內容是把自己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我在本篇
課文教學結束后,向學生進行布置。這次活動是根據本組專題安排的,目的是通過記錄課余生活這
一形式,把課內外結合起來,把動腦、動口和動手結合起來,使閱讀、口語交際、習佐等訓練內容
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綜合性學習”提出了活動內容、要求以及記錄活動的方式。并例舉了用文字敘述、填表格、畫圖
畫三種形式,因此我可引導學生選擇一兩種,也可以選教材沒有提到的其他形式。再根據“綜合性
學習提示”中的要求,進行階段性的交流,為“語文園地”中的匯報、交流做好準備。
教學反思:理解體會語句的方法還是不夠多樣。應該多尋找一些適合于學生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課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多注意這些,在教材的理解上多下功夫,嘗試運用更多可行的教學
方法,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在這課的生字教學中,我覺得“雀、舞”兩字的筆畫太多,易出錯。
2、金色的草地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11個牛.字,學會〃弟、呵、欠、揪、弓I、注、并、返、升、隨〃并正確書寫;正確讀寫“
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引人注目、合攏〃;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收集資料,自讀識字,表演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
力和創造力,進而探究性地發現草地變色的原因,真實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
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
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課外搜集有關蒲公英的文字資料或開花時的圖片或親自觀察一下。
教學方法:演示法、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2課時
⑶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見過草地嗎?它們是什么顏色的?(指名學生回答)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金
色的草地〉,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據題置疑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能解決的,讓學生進行回答,不能解
決的,留在學文時解決)。
三、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
詞做上記號,杳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
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
題。
檢查學生可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
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
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四、回顧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4)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草地會是金黃色的?
(1)找出rr美的句子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看滿地盛開蒲公英花的圖理解草地是金黃色的,結合感受讀一讀句子。
第二自然段
(3)1、同桌齊讀,感受文中的哥弟倆是怎么玩的。
(4)2、指名兩位學生上臺像他們這樣玩一玩,一名學生上臺幫忙讀一讀文本。課件播放蒲公
英四處飄散的樣子。
(5)3、師生評一評,相機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兒個詞語。
(6)4、再指導讀第二自然段,請兩位學生上臺演一演,一生幫忙讀。
(7)5、一起來玩一玩,體會玩蒲公英帶來的樂趣。
(8)6、一起在讀一讀木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詞。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讀,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自由說。
2、出示填空題: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O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加上動作說一說,不看提示說一說。
3、齊讀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又發現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話,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覺?)
二、小結:學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你理解的這是一片怎樣的草地啊?
三、機動:摘抄好句子,聽寫與基礎訓練練習。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一本正經揪掉
草地許許多多金色
教學反思:錢正權老師曾說過:“引領學生走進詩詞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尋求詩詞
地信息意義,而是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詩詞中的畫面,也就是說再詩詞的語言文字想象作者所描
繪的生活圖景,讀者要讀出詩情須發揮想象。”學習本課,讓學生知道蒲公英的花與我們的作息時
間一樣,也要睡覺、起床,從而使草地的顏色也會變的原因。
3.爬天都峰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能過課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雙而體會小姑娘和老爺爺爬山前的心理活
動;通過朗讀學習并討論了解爬山的過程是,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
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課前準備:(多媒體室)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小組合作法、質疑法。
(5)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了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愿意挑一段自己
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
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
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兒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
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
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范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讀、背一背。
(6)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廟中的“畫北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反。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
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二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
“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
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
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3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么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
峰頂的。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7)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外延伸,交流課余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余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已錄下來,別忘
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二、完成作業:聽寫、基礎訓練練習。
課后反思:1、知識技能目標完成地不錯,但是情意目標稍欠火候,對于戰勝困難,互相學習
鼓勵品質,只能初步地培養。原因可能是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生活較舒適,沒有碰到過什么困難,
所以沒有實際生活的體會,
2、本課的學習在多媒體室進行的。學生通過形象的圖片來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比老
師講更直觀。從而知道這一老一少爬山的不容易。
4、槐鄉的孩子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桃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讀一一思一一發表見解-一體會-一再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法: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卡片,槐鄉槐花課件。
(8)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言激趣,提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
學費,體會到了種種勞動的樂趣,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各自輕聲讀,遇到生字拼讀一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3、各組代表分段朗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
1、出示圖片,介紹槐樹槐花。
2、讀讀議議。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還把槐花比做什么?
B:槐米有什么作用?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D:八月份,天氣怎么樣?誰能描述一下?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朗讀。
E: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化的時節,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割槐花的?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
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9)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說話訓練。
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
一想準備說哪些方面的內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二、聽寫生詞。
三、完成基礎訓練,難題事先引導提醒。
板書設計:
勤勞懂事,分擔父母的辛勞
4槐鄉的孩子可愛吃苦耐勞,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以苦為樂,快樂的歌聲、甜蜜的微笑
教學反思: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采取了“以讀為本,自讀自探自悟”的教學模式,將師生各種形式的讀貫
穿于閱讀教學的始終,旨在強調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讀為前提,也就是
要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有得。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淺顯易知。通過槐
鄉孩子勤勞、以苦為樂、自立精神來體會孩子很懂事。
語文園地一
知識目標:
1、完成習作。
2、準確區別區別的不同讀音。
3、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
情感目標:熟練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小組合作法、質疑法。
(10)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我們為課余生活
1、導入:
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
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
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樂趣與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階段的課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評議
(1)看學生他們的課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內容充實)
(2)選拔優秀,頒發小獎品。
(3)生談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習作指導
1、導入。
2、生選擇寫作題材
游戲娛樂生活:踢健子、跳皮筋;跳繩……
課余輔導訓練:網頁制作、科技小發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
個人愛好:小收集、小飼養、小種植、小演奏家...
家務勞動家庭幫手:洗衣服、餐具、打掃A.生……
3、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只需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生的事。
4、生擬定提綱、評議。
5、生起草。
6、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7、生各自修改。
8、譽寫文章。
三、日積月累
1、生自由輕聲讀詞語,注意每?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rr什么發現?
2、指名橫著誠。
3、揭示發現:
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齊讀鞏固。
四、讀讀認認
1、生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借助注意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的共同之處。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
五、讀讀背背
1、師范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6、競賽背誦。
六、展示臺
1、小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準備。
3、舉行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后參觀學習。
4、評選優秀展示組。
5、灰雀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第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
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川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
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公列宇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
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讀中感悟。(多媒體室)
(11)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合作學習
1.出示列寧照片,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
你對列寧的了解。
(1)學習小組交流資料(教師下組參與,發現有價值的交流資料)
(2)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
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杳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Gn)步”、
“胸(xibng)脯(pU)“、“白樺(hud)樹”。注意“械”“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三、指導學習,讀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兒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肺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課堂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12)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
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深入學習,讀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
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川一個詞來概括,是什
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
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
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臼然段,
三、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堂。
2.自由朗讀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兒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
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
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
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四、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教學反思:這節課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自學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在以
后的教學中我要改進學案,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學得輕松學有所得。本課通過學習,使學生知
道要做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同時要體會列寧喜愛鳥的情感。在課文的學習中慢慢接觸對話間的標
點符號的使用。
6、小攝影師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
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
備至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
備至的感情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課前預習、準備
1.學生自瀆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生收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五、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講授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質疑法。
(13)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學生說說課前自瀆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搜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二.重點檢查讀書情況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兒便。
2.在學習小組內份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三、深入理解課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這篇課文在寫作上很大的特點是對話很多。從人物的對話中,你們體會到
什么?
(D高爾基喜愛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熱愛高爾基。
2.默讀課文,自讀自悟
(1)從那些地方看出高爾基喜愛小男孩,用"“畫出有關句子
(2)從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熱愛高爾基,用“”畫出有關句子。
3.學習小組交流情況。
4.全班反饋交流。
5.老師小結板書。
這篇文章通過人物的對話,展示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
懷愛護,及孩子們對他的崇敬、熱愛。
四.開展討論
這兩個人物,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五.課堂作業
讀、背、寫一句高爾基的名言。
(14)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男女生、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利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范讀,在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二.課堂實踐活動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
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景。
三.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鞠了個躬咧開嘴吩咐準備停當膠卷
秘書雜志社記者突然側過臉
a.讀一讀
b.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c.各小組以競賽的方法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并介紹自己II勺識字方法。
3.學生瞄紂仿寫,然后說說自己什么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四.擴展訓練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高爾基對記者和小男
孩的態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對比。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
地配合他的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
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系全
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五.板書
喜愛
高爾基對話、細節描寫小男孩
熱愛
教學反思: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做到多樣性、靈活性、創造性,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式學習
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工3這篇文章通過人物的對話,
展示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愛護,及孩子們對
他的崇敬、熱愛。這節課的分角色朗讀效果較好。
7、奇怪的大石
一、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
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
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
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
1.發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貢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3.生字、新詞卡片。
五.教學方法:討論,探究學習.
(15)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投放多媒體,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
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奇怪
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3.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tin)石、大坑(keng).
臥進、突兀(wfi)、旅行、考察、秦(qin)嶺、流域(yti)、遺(yi)跡、
研究、震(zhen)驚
三、解決一些術語詞
1.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
質的隕星。
2.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3.突兀:高聳。
4.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
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枳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
乂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
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6.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占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
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讀課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L,,。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1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各自抄寫。
(16)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四人小組討論解決上節課提出的問題,把仍不能弄懂的記錄下來.
二、全班反饋,歸納整理提出的問題.
三、老師引導解決讀懂文章必須弄懂的問題.
(一).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
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板畫石頭(或實物投影儀顯示課文插圖,或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a)這是塊怎樣的石義?(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
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內容描述。
3.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四、分角色讀3——8自然段.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
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叫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五、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
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
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
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六、作業設計:
小練筆:我的小發現
教學反思: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只有在不同詞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當中,才
能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培養語感。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李四
光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提問、執著探索的人。對中國石油的開采跟李四光的貢獻分不開。
8、我不能失信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3.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利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17)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誰訂閱過《兒童時代》這本雜志?哪位同學知道這份兒童:刊物最早的創辦者
是誰?(宋慶齡)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誰自當奮勇來說一說?
讓學生利用自己尋找搜集到的資料,并結合課后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兒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展開探討交流。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訶?
b.文中提到了哪兒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爸爸媽媽
宋慶齡到伯伯家教小珍
C.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么不去?
d.別人是怎樣勸說她的?她乂是怎么【可答的?
(讓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進行回答)
e.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
起今天要教小珍學疊花籃,不管爸爸媽媽怎樣勸說,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布置任務:以4人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一人讀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
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全班交流,進行比賽。
2.各小組安排角色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教師在巡視在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她父母
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問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
3.請三至四個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出優勝組。
5.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宋慶齡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
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板書設計:
爸爸到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教小珍
教學反思: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本課后,也能像宋
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能從課文中找到一些句子說明宋慶齡守信用。
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川人物為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術九年級上冊8.走進民間美術教案
- 鋪面租賃合同范本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 小學二年級機械結構課程教學設計 14猴子爬桿
- 1.2思維形態及其特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
- 證券行業每年工作計劃
- 《第12課 認識WPS》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四年級上冊001
- 采購合同合同管理專業團隊培養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風險財務風險法律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二零二五版美容卡合同范例
- 2021麓湖生態城-麓客社群實操及方法論
- Unit 3 Section A 3a-3c【 核心精講+備課精研+高效課堂 】八年級英語下冊單元 課件(人教版)
- 美術《印象主義-莫奈》教學課件
- 知識圖譜課件
- Taboo and Euphemism 禁忌語和委婉語課件
- 內科體檢操作課件
- 薪酬管理第6版第9章課件
- 高中歷史選修二 第12課 水陸交通的變遷 課件(51張)
- JJF(紡織)062-2010 電子式織物強力機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最新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次月考(3~4單元)檢測試卷附答案
- 非計劃再次手術管理制及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