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說明:1.范圍:下冊第一、二單元(含第三單元后的名著閱讀和課外古詩詞誦讀)。2.滿分120分,時間150分鐘。3.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6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風暴來襲,大海涌起狂瀾。那海浪似乎,要將世間吞噬。老船長()經驗豐富的航海者,他冷靜地吩(fù)______著年輕的船員們:“把帆收緊,這能讓船身穩定些。”船員們雖內心惶恐,但看著船長,又充滿力量。在風暴中,大家迅速行動,在船長的指引下與大自然對抗。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1)(fù)______________(2)瀾_____________2.在括號內填入的標點符號是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王一直覺得自己的作文水平很不錯。可是有一個同學,不但他的作文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老師經常讓那個同學分享寫作文的方法,小王總是___________。他覺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只是運氣不好沒被發現,或者是老師的評判有失偏頗,根本不認為這個同學的作文水平真比自己高多少。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A.不但他的作文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B.他的作文不但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C.不但他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4.下列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A.交口稱贊 B.不以為意 C.不以為然 D.言不及義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人生像是一場漫長的登山之旅。起初,我們站在山腳下,望著巍峨的山峰,心中滿是憧憬與期待,這是夢想開始的地方。在攀登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陡峭的懸崖,需要鼓起勇氣去攀爬,這是對我們膽量的考驗;我們也會碰到崎嶇的山路,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這是對我們耐心的磨礪;有時還會遭遇惡劣的天氣,必須堅強地抵御,這是對我們毅力的錘煉。_________。下列填入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A.人生的登山之旅充滿了各種挑戰,所以我們要時刻準備應對。B.人生如登山,這一路上的種種狀況都在塑造著我們,所以我們要積極面對。C.登山過程中的各種境遇構成了人生的攀登,所以我們要從中獲取成長的經驗。D.人生這座山的攀登之旅有諸多困難,所以我們要努力克服。6.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天下家國”主題的一項是()A.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B.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C.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古代詩文閱讀(本大題共6小題,20分)(一)(4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①,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②莫相催。【注】①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②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描繪了元宵夜燈火輝煌,橋上的鎖被打開,人們可以自由通行的景象。B.頷聯“暗塵隨馬去”一句意為因為月光燈影的照耀,可見塵土隨著車馬飛馳而去。C.頸聯寫游玩的歌伎容貌艷麗,如同盛開的桃李,她們邊走邊唱。D.尾聯寫官府禁止人們繼續在夜晚活動,催促人們早點回家,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不舍。8.“明月逐人來”中的“逐”字用得巧妙,請簡要分析其妙用。(二)(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解縉敏對解縉嘗從游內苑。上①登橋,問縉:“當作何語?”對曰:“此謂一步高一步。”及下橋,又問之。對曰:“此謂后邊又高似前邊。”上大說。一日,上謂縉曰:“卿知宮中夜來有喜乎?可作一詩。”縉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龍。”上遽②曰:“是女兒。”即應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間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宮。”上本欲詭言以困之。既得詩,深嘆其敏。(節選自馮夢龍《白話笑史》,有刪改)【注】①上:皇上,此指明成祖朱棣②遽(jù):立刻。9.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嘗()(2)說()(3)欲()10.把文中畫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上登橋,問縉:“當作何語?”(2)既得詩,深嘆其敏。11.文中哪個字最能體現解縉的形象?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三)默寫(6分)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涼州詞》詩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與之相似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2)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寫詩人聽到《折楊柳》曲調,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三、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9小題,30分)(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錦詩之美——記敦煌研究院女院長樊錦詩①樊錦詩,一個女人的名字,讓人遐想到錦緞和詩歌,華麗紛披的美麗。四十余年過去,她的名字,卻在大風沙里生長為一種精神。②四十余年前,樊錦詩從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這個面龐秀氣的上海姑娘,把父親勸阻的信壓在箱底,拋卻繁華的都市生活,執意來到敦煌研究院工作。③文藝片里的絲綢之路,總看見歡樂的西部人彈著冬不拉,唱著小調,漂亮的女子獻上潔白的哈達……這不過是真實的謊言,西部人把生活的背景歸納成兩個字:荒涼。④那時,戈壁灘人煙稀少,走上幾十里路也碰不見一個人,沙子的地表溫度高達70攝氏度,低達零下30攝氏度。莫高窟內極盡輝煌,鬼斧神工,洞外卻是灰土蒙蒙,孤苦伶仃。人總要走出藝術的洞,在柴米油鹽中生活啊。⑤水是堿性的,樊錦詩總洗不干凈頭發。沒有屋子住,就在附近的小廟湊合。土炕土凳土桌,吃飯的時候起風,灰塵就嗆到肺里。一個月也去不了一回城里,讀書讀報也簡直是一種奢侈。⑥有晚洞外傳來狼嘯,她嚇得整晚睡不著。次日才發現,原來洞外拴著一頭不安分的驢子。那時她也不過是個小姑娘,單調寂寞的日子幾近讓她窒息。但她不走。敦煌壁畫的大氣之美使她折服,而壁畫雕塑自然的老化破損、被盜竊的空白痕跡更使她心疼,迫使她留下。她要以自己柔弱的堅韌保護敦煌。⑦多年來,樊錦詩沉浸在石窟考古研究工作當中。她保護、研究、思考、發揚畫在石頭上、刻在窯洞里的大美,樂不思蜀。她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朝前期的分期斷代,得到學術界的高度認可。⑧這些年,樊錦詩也把自己的先生從武漢拽到了敦煌,兩人風雨兼程,同甘共苦。⑨流年似水,青絲變白發。聽說有些女同學信誓旦旦要來敦煌,樊錦詩就緊張:“人很難真的和藝術過一輩子。我怕她們太苦……回頭一想啊,我是三不像,一不是管理出身,不像院長;二沒有堅持專業,耽擱了北大那幾年;三不是賢妻良母,孩子受了很多委屈,我虧欠家庭太多。”⑩那場特殊的媒體見面會,就在石窟之外。樊錦詩扯扯普通的青布罩衫,猶如慈祥的鄰居老太太。旁邊的聽眾卻在感慨:“一個地道的上海女人,現在完全是濃重的西北口音了。”?那她為什么堅持留下??“你們看夜色中的莫高窟,寧靜圣潔。我老說有一種魅力,一個極大的吸引力在吸引著我。我愿意留下,死心塌地留下,慢慢地就上升到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保護不好真是千古罪人。許多人都這樣,一些老先生,像常書鴻院長、段文杰先生他們來的時候,有的比我還小,20歲左右。然而來了之后,一輩子默默無聞。被打成右派,還持續去畫畫,仍是一絲不茍地畫。他們就覺得這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沒有這部分,就沒支撐了,并且他們畫的時候也是在跟古代的藝術家交流。震撼在哪兒呢?奧妙在哪兒呢?神秘在哪兒呢?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就是用他們的青春,用他們的畫,一點一點地實現人生價值。現在都年老了,七十多歲、八十歲。還想著敦煌,還要回來。他們就覺得這是他們真實的家。”?聽她坦然安靜地說著這些話,將四十余年的艱辛和孤獨輕輕帶過,聽眾的心里各是滋味。戈壁風沙龍卷虎嘯,改變了她的吳依軟語、青絲春顏,卻贈予了她別樣的灑脫和曠達,以及常人不能體驗的幸福。?西部人稱敦煌研究院的這位女院長是西部守護神。只有神,才有這樣的意志。?月光下的她,不是神,如詩歌,如錦緞,具有華麗紛披的美麗。(有刪改)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樊錦詩受到常書鴻院長、段文杰先生等人精神的影響,認為保護敦煌是一種使命。B.樊錦詩在敦煌的生活一直很舒適愜意,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C.樊錦詩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各朝代的分期斷代。D.樊錦詩當初選擇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是因為她喜歡西部的荒涼景色。14.關于這篇文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③段將文藝片中絲綢之路的歡樂場景與西部真實的荒涼進行對比,為后文表現樊錦詩的堅守精神作鋪墊。B.文章第⑨段樊錦詩說自己“三不像”,體現了她對自己的否定和對未能兼顧生活和事業的遺憾之情。C.文章在結構上以樊錦詩在敦煌的經歷為主線,條理清晰地展現了她的事跡和精神。D.文章結尾部分,既呼應了開頭,又強調了樊錦詩的精神之美。15.請分析文章標題“錦詩之美”的含義。(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七年級(1)班將舉行綜合性學習活動,班長小文邀請你和他們一起探究學習,請完成下面任務。材料一:活動前,小文搜集了一些有關“交友之道”的材料,小組交流時他分享了兩個名言警句。①夫交友之道,貴相知心;而切磋琢磨,尤賴吾朋。(周恩來《組織冬夜學術研究會啟》)②我們要能多得到深摯的友誼,也許還要多多注意自己怎樣做人,不辜負好友們的知人之明。(鄒韜奮《經歷》)材料二:活動時,小文作題為《校園中的交友契機》的發言,發言稿摘錄如下:在中學校園里,處處蘊含著交友的機會。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堪稱交友的“沃土”,同學們為完成一個生物實驗齊心協力,彼此交流想法、分工協作,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增進了解。課間休息時,操場更是熱鬧非凡,熱愛運動的同學一起打籃球、跳繩,盡情揮灑汗水,因共同的愛好相聚。調查顯示,約70%的中學生認為參與社團活動結識了不少好友,無論是繪畫社、書法社還是音樂社,志同道合的少年們在藝術氛圍中結下情誼。材料三:小文邀請你從“朋”“友”二字的含義探究甲骨文這一造字的規律。甲骨文含義朋:“朋”字通常表現為兩串貝(或玉)連結在一起,每串之上有三枚貝殼的形象。“朋”字象征著聚集、聚合的關系。友:“友”字由兩個“又”字并排組成,表示兩只同時伸出來的右手緊緊相握。“友”字象征著友誼和相互支持、幫助的關系。材料四:小文邀請語文老師來參加活動,語文老師作總結性講話。同學們,擁有朋友只是起點,維系友誼更為關鍵。真誠待人是基石,朋友間要分享喜怒哀樂,不虛偽、不做作。遇到分歧時,要相互包容理解,換位思考,比如在一次考試失利后互相安慰,或是因值日安排產生矛盾后友好交流,妥善化解。共同成長也不可或缺,一起制訂學習計劃、參加競賽,向著目標奮進,友誼在攜手同行中愈發醇厚。正如名言所說:“真正的朋友,是一個靈魂孕育在兩個軀體里。”只有在相互支持下,中學生的友誼之樹才能常青。16.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想要擁有更多好友就要付出真心,還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B.大部分中學生認為可以通過繪畫、書法等社團活動結識好友。C.在交友過程中,擁有朋友只是起點,維系友誼更為關鍵。D.只要興趣相同、目標一致,就一定可以讓友誼之樹常青。17.“朋”“友”二字分別象征什么?中學生如何在校園里交到好朋友并讓友誼長久?請結合以上材料簡要概括。(三)(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背簍情①九歲那一年,父親從市郊集市上給我買了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當地生產的手工制品——兒童背簍。我喜愛得抱著它不愿松手。未曾料到,在遠離家鄉40年以后,我又與背簍有了“一面之緣”。20世紀90年代,我在遵義火車站邂逅了一位“背簍老人”。素昧平生的相識和交談,譜寫了我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難以忘懷的插曲。②出發的傍晚,我們一行人早早來到遵義火車站。站外的小廣場上已排起一條條通往各地的候車“長龍”。我注意到,隊伍四周游移著一些肩負背簍的人。身邊的旅客告訴我,那是為掙腳力錢而幫忙送站的。暮色籠罩下的廣場燈火已明,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進站似乎還要等候一陣子。老人在我身旁放下背簍,把它倒扣在地上,坐在了上面,眼睛不停地向四面環顧。③我乘機打量了一下老人,看上去60歲光景,寬寬的臉膛堆滿皺紋,泛著黝黑的亮光。老人穿著一身洗得發白、打了補丁的軍衣褲,頭上纏著黑布帶,腰間系著粗藍布圍裙,手上戴著破口的手套。滿身的塵土,看得出送站活路的艱辛。④老人倚靠的背簍也引起我的注意。黃褐色的竹篾表皮已經被磨損得異常光滑,簍頂的邊沿用舊布繞裹著,中間明顯的破折處是用塑料膠條修補的。背簍已經歪斜變形了。這在一般家庭里,早就該被淘汰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破損的背簍長期承載過多么沉重的物件和繁重的勞務啊!⑤過了一會兒,老人主動和我搭訕:“同志,聽你說的像是……北京話,你這是去……”⑥“回北京。”“我的男娃兒也在你們北京。”“打工?”“不是的,是讀書……上的大學。”⑦我問老人,孩子都這么大了,上了大學,您為何還要出來“送站”打工?都這把年紀了,該享享福了,“您老要善待自己”。⑧“哪樣自己?”“善待自己,就是自己對自己好一些。”⑨這個話題一開,引起老人連珠炮似的感慨:“同志,你想想,要培養這么一個學生,就算國家給娃兒補助一些,能少得了花錢?聽娃兒說,你們那個城市大,東西貴,花銷也多。娃兒要買些書,多少有點應酬,放假想去外地見見世面。娃兒想去打點臨時工。我想讓他專心讀書……”⑩老人這些撲面而來的、發自肺腑的滔滔話語是來自社會底層的、浸潤著泥土氣息和勞動汗漬的心聲,反復地沖擊著我的頭腦。一個滿面塵污、衣衫不整、肩負破爛背簍的“卑微者”的強勁的、高貴的生命之光,直射入我的心間。?說著說著,候車的隊伍騷動起來。往前一望,開始進站了。?只見老人趕忙把箱包一一放入背簍內,雙肩挎上背帶,一提勁利索地站了起來。我左手拉著一個小箱子,右手在老人身后托抬著背簍,緩緩地隨著隊伍前進。旅客們爭先恐后地擠著,不成形的隊伍推搡得老人踉踉蹌蹌。面對層層的階梯,老人弓腰拄棍艱難地挪動著,一步又一步,嘴里發出用足氣力的哼哧聲……我真后悔沒有找一位年輕的背簍工送站,別把老人累壞了。可又想到,找了年輕人,這幾元錢就沒法落到老人的兜里了,我感覺心口有點痛。?濕潮的冬夜,老人滿臉汗水,我掏出紙巾給他擦擦前額,老人深情地瞥了我一眼,向我搖搖頭。看著老人彎駝的身影和沉重的步履,那一瞬間,我內心深處爆發出一種難以抑制的敬仰之情。老人啊,您邁出的這每一步,是拼盡全力的每一步;是在艱苦中奮爭出來的老一輩,對在幸福里成長起來的下一代殷切期望的每一步。?火車要啟動了。我和老人在車廂的窗旁告別。他一直在絮絮叨叨:“同志,要是在北京遇到我娃兒,一定勸勸他,好好學本事……”?火車漸漸加速,突然,見老人扔下背簍追趕上來,舉著一只手大聲地喊道:“不對頭!同志,你給的錢多了,這樣不行……”?我把頭使勁伸出窗外,扯著嗓門喊道:“老大爺,換……換個背簍……”?火車漸行漸遠,老人揚著手還在喊叫什么。在茫茫夜色的斑駁燈火中,我凝望著老人緩緩逝去的身影,凝望著老人身旁那歪斜的背簍……(有刪改)18.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表格情節老人表現“我”的感受與老人初次相遇,老人坐在倒扣的背簍上(1)開始打量老人,注意到老人的外貌及送站工作的艱辛與老人交流孩子讀書之事滔滔不絕地講述讓孩子專心讀書的想法(2)進站時老人背行李前行(3)后悔找老人送站,擔心老人身體,又糾結于錢要給到老人“我”給老人擦汗老人搖頭拒絕內心爆發出敬仰之情火車啟動時扔下背簍追來還多余的錢(4)19.文章中有多處細節描寫,請結合下面例句說明其作用。(1)老人穿著一身洗得發白、打了補丁的軍衣褲,頭上纏著黑布帶,腰間系著粗藍布圍裙,手上戴著破口的手套。(2)黃褐色的竹篾表皮已經被磨損得異常光滑,簍頂的邊沿用舊布繞裹著,中間明顯的破折處是用塑料膠條修補的。背簍已經歪斜變形了。2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寫“我”九歲時得到背簍的事情,與后文老人的背簍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為了引出故事發生的地點。B.老人送站僅僅是因為他喜歡勞動,不想閑下來。C.在送站過程中,“我”后悔找老人送站是因為老人送站速度太慢,耽誤了“我”的行程。D.文章通過描寫老人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方面來刻畫老人的形象。21.請分析文章結尾處“我”喊“老大爺,換……換個背簍……”這句話的作用。四、名著閱讀(本大題共3小題,9分)22.下面對《駱駝祥子》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駱駝祥子”的外號是因為祥子冒險牽回三匹駱駝后,被別人這樣稱呼而得來的。B.祥子在經歷了三起三落的買車過程后,最終變成了一個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C.虎妞雖然過于大膽潑辣,但祥子愛她,在虎妞難產死后,祥子從此一蹶不振。D.祥子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苦干三年,湊足一百塊錢,買了輛新車,結果連人帶車被憲兵抓走。2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和《朝花夕拾》中的阿長都處于社會底層,他們面對生活苦難的態度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情節分析。24.《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和《西游記》中的沙僧都有著自己的“任務”或者說目標,試比較他們在追求目標過程中的不同表現。五、寫作(50分)2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青春是什么模樣?有人說,是在操場上肆意奔跑時揮灑的汗水;有人說,是面對困難時那倔強不服輸的神情;也有人說,是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傲……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階段,每一個人都以獨特的方式詮釋著青春模樣,或張揚,或內斂,或熱血,或沉靜,都散發著屬于這個時代的獨特光芒。請以“我青春模樣”為題,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感悟,抒發真情實感。要求:①明確文體(詩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南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參考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6小題,11分)【1~2題答案】【答案】1.①.咐②.lán2.——【3~4題答案】【答案】3.B4.C【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二、古代詩文閱讀(本大題共6小題,20分)(一)(4分)【7~8題答案】【答案】7.D8.“明月逐人來”中的“逐”字是追逐的意思,這里將明月擬人化,明月追逐著人們,是一種相伴的狀態,這種場景烘托出元宵夜的熱鬧歡快。(意對即可)(二)(10分)【9~11題答案】【答案】9.①.曾經②.同“悅”,喜悅③.想,想要10.(1)皇上登上橋,問解縉:“應當怎么講?”(2)得到詩之后,深深地感嘆解縉的才思敏捷。11.敏。從解縉應對皇上關于過橋的問答的表現來看,他能夠根據上下橋的不同情境,快速給出既符合情境又令皇上滿意的回答。在作詩應對皇上的過程中,解縉的這些詩句表明他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根據不斷變化的情境靈活調整自己的話語內容,體現出他高超的語言應變能力和聰慧機敏的性格特點。(三)默寫(6分)【12題答案】【答案】①將軍百戰死②.壯士十年歸③.深林人不知④.明月來相照⑤.此夜曲中聞折柳⑥.何人不起故園情三、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9小題,30分)(一)(9分)【13~15題答案】【答案】13.A14.B15.①從字面含義看,“錦詩”是樊錦詩的名字。②從人物形象角度看,樊錦詩放棄繁華都市生活來到艱苦的敦煌,她在惡劣環境中堅守四十余年保護敦煌,這種堅韌、執著、奉獻的精神是一種美。③從文章主旨看,標題“錦詩之美”點明了文章主旨,即贊美樊錦詩這個人以及她所代表的保護敦煌文化的精神之美。(二)(6分)【16~17題答案】【答案】16.D17.第一問:“朋”字象征著聚集、聚合的關系,“友”字象征著友誼和相互支持、幫助的關系。第二問:要真心待人,要注意好好做人;要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創造并抓住交友的機會;朋友之間要相互支持、幫助;要注意維系友誼。(三)(15分)【18~21題答案】【答案】18.(1)坐在背簍上,眼睛向四面環顧(2)被老人的話語沖擊頭腦,感受到老人身上高貴的品質(3)把箱包放入背簍,背起背簍艱難前行,面對擁擠和階梯努力挪動(4)把頭伸出窗外喊老人換背簍,望著老人身影和背簍內心有所觸動19.(1)這句話對老人的穿著進行了細節描寫,刻畫出老人的貧苦,表現出老人生活的艱辛,體現了“我”對老人的同情。(2)這句話對老人的背簍進行了細節描寫,表現出背簍的破舊和老人的貧苦,從而襯托出老人工作的艱苦繁重和生活的不易,體現出“我”對老人的同情。20.D21.①從情節結構上看:這句話是對整個送站事件的一個補充,使情節更加完整。它是“我”在火車啟動時突然產生的想法,也是對老人破舊背簍的一種關注,與前文對老人背簍的描寫相呼應。②從人物形象上看:體現了“我”對老人的關心。“我”看到老人生活的艱辛,破舊的背簍是老人艱苦生活的一個象征,想要老人換個背簍,這一細節表現出“我”對老人的同情與善意。③從情感表達和主旨上看: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情感和主旨。表達了“我”對老人的敬重,同時也引發讀者對老人這類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狀態的思考,傳達出一種人文關懷的主題。(答出兩點即可)四、名著閱讀(本大題共3小題,9分)【22題答案】【答案】C【23題答案】【答案】祥子在經歷了三起三落的買車過程后,被黑暗的社會逐步擊垮。他的希望一次次破滅,最后變成了一個自私、懶惰、狡猾的行尸走肉。阿長雖然身份低微,卻有著樸實而善良的一面。阿長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依然保持著人性中的美好之處。【24題答案】【答案】祥子的目標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他一開始非常努力地拉車賺錢,為了買車省吃儉用,三年就攢夠了錢買了第一輛車。但在這個過程中,他遭遇挫折,如車被大兵搶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部質量培訓
- 25年公司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奪冠】
- 2025年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完整)
- 25年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各地真題
- 蘭溪一中英語試卷及答案
- 跨境電商考試卷子及答案
- 《高考備考指南 化學 》課件-第三節 烴的衍生物
- 深度學習框架的并行化與性能優化-全面剖析
- 鋼結構管道安裝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 安全生產與誠信教育培訓
- 2024年蜀道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業設計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 2022輔警考試《道路交通安全法》基礎知識題庫(帶答案)
- 液壓仿真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 nrf2and通路在藥物治療中的作用
-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語言鑒賞
- 泌尿外科常見疾病診療指南
- 學校開展“躺平式”教師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心得體會2篇
- 急救物品藥品管理制度-課件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口算題大全(全冊完整14份)
- 漢語教程第二冊(上)課后習題與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