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名校協作體高三一模試卷歷史本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是刑徒,改革家吳起是游士,趙奢是田部吏,名相藺相如是宦者舍人,申不害則是“故鄭之賤臣”。此外如蘇秦、張儀、范睢、蔡澤等,不是鄙人就是貧人。這反映出當時A.世官制度遭到破壞B.禮樂制度逐漸衰落C.軍功爵制得到推廣D.等級觀念正在消亡2.董仲舒以堯、舜、禹“三王相受之道"和夏、商、周“三朝傳之損益”作比較.提出“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今漢繼大亂之后.若宜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董仲舒意在A.維持社會現狀B.強調王道教化C.恢復先秦儒學D.宣揚君主權威3.如圖為唐代揚州城復原圖。唐初揚州城僅有子城部分.約在盛唐或其后修建增擴了羅城部分.使揚州城面積增大。揚州城的增擴主要是為了A.適應經濟重心南移需要B.拓寬財政收入來源C.便利運輸物資供給中央D.完善城市規劃體系4.宋代實行地方官員“輪調”制度,處在官與民交界點的基層胥吏因對本土人情世故、地方政務足夠熟悉,逐漸在地方施政活動中制約地方官員權力,成為地方事務的重要參與者。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基層胥吏A.控制了地方行政權力B.有益于中央權威的維護C.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D.有利于基層治理的完善5.1560年,由于遼東地區的糧食儲備短缺.明廷暫時準許渤海灣進行海運,渤海沿岸的商業隨之發展起來。一旦短缺得到緩解.明廷就再次禁止海運,這反映出明朝A.依賴內陸運輸來獲取高額利潤B.竭力穩定傳統農耕經濟秩序C.適時調整海禁政策以維護統治D.保障了朝貢貿易的規范進行6.1860年,清政府開始大規模授予湘軍統領地方高級行政官職.但湘軍懸浮于體制之外。1861年,總理衙門成立,仿效軍機處機制:之后,總理衙門總攬朝政,權同“政府”,太平天國被平定后.湘軍被裁撤而衰微.總理衙門權力被削弱。這體現出當時A.政局變動導致社會形態變化B.中央權力下移趨勢加速C.近代化進程遭遇了重大挫折D.國家治理囿于傳統觀念7.19世紀90年代中期,無錫、常州、江陰等地的農戶已開始用機紗織布.1896年,無錫第一家近代紗廠——業勤紗廠開工,機紗供銷常州、江陰、鎮江及本縣其他鄉值,產品“隨出隨銷",都供給附近農村織戶使用。這說明當時A.農村生產方式出現重大變革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限制C.傳統經濟助益民族工業發展D.外國經濟侵略受到強烈抵制8.如圖是中國近代文化教育大事記的部分內容。由此可知●1868年.黃遵憲在<雜感·大塊鑿混沌》中提出"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說》中主張"言文合一",●1917年,胡適在1新青年>2卷5期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使用白話文寫作。●1920年,民國政府頒布法令,在全國學校使用白話文教學。A.改良派是白話文運動的主力B.時代發展推動了白話文運動C.社會革命應從改革教育入手D.新文化運動有深刻歷史淵源9.如表是1937-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辦報活動。這旨在報刊類型代表性報刊以中國共產黨名義主辦《新華日報》等以進步團體名義主辦《數亡周刊《婦女呼聲X蕭山日報)等以同仁報紙面目出現《大眾報>X抗戰日報致華兩曉報K現代兒童》等以國民黨的名義主辦《民族日報K蛇東北日報3等國共雙方黨美合辦《開明日報《救亡日報>究全秘密出版(究的生活X先鋒)《戰千》A.發動民眾投身民族革命B.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擴大報刊宣傳區域范圍D.落實共產黨的群眾路線10.如表摘選自中國共產黨在兩個不同歷史時陰的土地改革法律條文。這些條文都法律條文出處(土地)按鄉村全鄰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千均分配4中囚上地法大解》鄉材農會接收地主的杜富、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開征收富農的上建時產的多余年分,分給缺乏這些財產的農民及其他貧民保護富農所有自拼和雇人耕獰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四土地改草法》A.促進了社會改造的進程B.堅持了均分土地的原則C.采取了保護富農的政策D.改變了農村土地私有制11.如圖是1972-1992年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的基本情況,這說明A.中國外交服務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B.受援國家的經濟實力增強C.中國實行結伴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D.國際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12.古羅馬作家普林尼撰寫的《自然史》在涉及遙遠民族時,吸取了古典作家對他們身材長相和生活方式的怪異描述,盡可能地展現出與羅馬人不同的畫面。這些異族人“看起來不像西方歐洲人或擁有歐洲人的文化規范”,這樣記述意在A.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B.增強自身作品的生動性C.體現文化發展的傳承性D.突出歐洲文明的優越性13.中世紀印度洋貿易一般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的:國家操縱了貿易.設置了專門的貿易機構;國家派出武裝保護貿易,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基本上是國家的官僚貴族和地主,貿易品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家、貴族和軍隊的需要。這反映出中世紀印度洋貿易的A.廣泛性B.規范性C.封建性D.安全性14.1871年.俾斯麥在《北德意志聯邦憲法》的基礎上制定了新憲法.建立起了特殊的普魯士式的君主立憲制。新憲法決定了國家對政治生活,特別是對經濟發展的加強干預,國家“保護”和國家"干預”成為德國經濟現代化的顯著特點.也是它的重要助力。這體現出當時德國A.君主政體阻礙社會進步B.延續傳統維護專制集權C.制度變革助推經濟發展D.國家干預排斥市場經濟15.20世紀30年代,歐洲中小國家先是選擇聯合起米擺脫國聯盟約規定的義務,接著又以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為代表重新選擇中立。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集體安全機制效能有限B.民族主義運動不斷高漲C.綏靖政策得到廣泛支持D.國際法逐步喪失約束力16.1960年.日本的出口商品以鋼鐵、船舶和汽車為主。1983年,日本的出口商品中,鋼鐵、船舶、金屬制品的占比下降,辦公機械、半導體、電子管、錄像機、科學光學儀器等產品的出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A.新科學技術的發展B.多極化趨勢的加強C.全球化進程的深入D.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朝兩淮鹽業引岸制度材料《清史稿》記載“鹽稅所入與田賦國稅相培”。清初,朝廷以戶部管理全國鹽務,各省設立鹽政,之后大部分鹽政被撒,改歸總督或巡撫兼管。鹽法基本上實行引岸制度,鹽商運銷食鹽,須向官府交納鹽課銀,領取鹽引才可以到指定的產鹽地區買鹽,叛往指定的地區銷售。領取鹽引則須憑引窩,即證明擁有運銷食鹽特權的憑據,這相當于計劃經濟中的批文,鹽商向胡廷認購“引窩”.“引商有專賣域.謂之引地。當始認時費不背,故承為世業,謂之引窩”。鹽引一年一換.引窩是永久性的.可傳給子孫,兩淮地區的鹽業管銷基本拉制在揚州八大家族手中。清初就開始出現了鹽商私下轉讓鹽業運銷特許權的現象,擁有引窩的商人不事鹽業經營,靠出租引窩坐收巨利。到乾隆初年,揚州出現了專佚窩單私下交易的引行公店,仿佛如今的證券交易所。揚州鹽商在官府庇護下,壓低價格收購食鹽,使用短稈、摻沙、故意哄抬食鹽出售價等方法牟取基利。輪隆三十三年(1768年),超發鹽引、克扣侵吞巨額銀兩的兩注鹽案告破.大批官員被嚴懲。——摘編自郭嘩受《另一種經濟價值遠超制造成本的紙張—也曾充當過支付手段的“鹽引”》等評述清朝兩淮鹽業引岸制度。(12分)18.(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時代的縮影:(申報》之變革材料一1905年新春休刊后,2月7日《中報》改頭換面出版。改版后的新聞論說版,更適合碎片化的闊讀,便于讀者自由地選擇從哪里開始,逸擇什么內容。1905年1月10日與3月10日《中報》各版內容項日版/頁1905年】月10日1905年3月10日第一張1論說、斷聞廣告2新網新閑3新網新岡4廣告新悶5廣告廣告(并有兩條外交四復)6廣告廣告7廣告廣告8廣告,船期、貨價廣告,船期第二張/附張9新溝新聞(奏折,商會章程)10新悶新潤11廣告斷閑12廣告新間13——貨價14——廣告15——廣告16廣告材料二說列世界新聞業的趨勢.19世紀是一個革命性的時代,英美報業轉向由使士報所開啟的大眾化報業時代。在這個報業斷時代中,便士報發明了現代的“新聞”概念,社論逐漸衰落,新聞變成報紙“競爭的重點”,報紙與新聞的這種聯系是在現代新聞業中建立起來的。其肯后則與大都會的繁榮,以及蓬勃的貿易、運輸、制造業等中產階級活動、中產階級的興起有關。在19世紀日新月異的印刷技術加持之下.報紙發行量呈爆炸性增長,讀者性質亦隨之變化:隨著新公眾及麻價新聞的興起,公共傳播的制度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上材料均摘編自詹佳如《斷裂點:1905年的<申報>改版考察)提取材料信息,以“《申報》變革·縮影”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非洲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非洲(1914-1918年)材料二為應付戰爭重負.西方宗主國采用超經濟的強例手段把非洲殖民地納入戰時軌道。戰爭期間,非洲的農村群落被沖擊,農村經濟破壞嚴重。大量農村人口不得不到沿海港口、斷建立的殖民地行政管理中心尋找工作。那些在戰爭期間去過海外的非洲人不悉再過貧苦的農村生活,他們滯留在城市,成為城市貧民。新一代人在迅速發展的城市中心、殖民地首府長大.成為20世紀中期反抗殖民統治的骨干力量。戰爭結束后,眾多非洲政黨紛紛申請派遣代表參加法因凡爾等和會,然而,沒有一個非洲政黨獲許參加。凡爾賽和會后國際聯盟接管了前德屬非洲殖民地.但立即就將這些殖民地統治權委托給了法國、英國、比利時。戰后,非洲人要求西方殖民當局兌現戰爭期間給子非洲獨立和經濟利益的承諾也被拒絕,非洲上空不滿的情緒增加了,大戰期間,至少100萬非洲士兵和更多的民夫被卷入戰爭,戰后,這些復員的士兵對西方白人失去了敬畏,成為非洲越未越難管制的人群。一位臟非洲的西方記者寫道:“一個新的非洲正在躁動中孕育,對西方來說是福還是禍.無法預料。”——摘編自[英]凱文·希林頓著《非洲通史》等如何認識“一個新的非洲正在躁動中孕育”?(12分)20.(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完善材料一黨和政府總結各地實行民族區域白治的經驗,進一步統一認識,1952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是這些實踐和認識的集中體現《實施綱要8指向民族區城自治的實施問題,對自治區、自洽機關和自治權利、自治區內部關系和上下級關系等問題進行了原則規定。1954年憲法在總綱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囚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摘編自劉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完善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百年回溯》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各少數民族都有按照傳統風俗習慣生活、進行社會活動的權利和自由。1980-1988年,中央財政對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自治區以及云南、貴州、青海3個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省實行財政遞增10%的定額補助創度。從1999年開始,中國政府相繼大規模地實施了惠及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貧圖縣出口公路建設”“西部通縣油路工程"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決定本地方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發展現代醫藥和民族傳統醫藥。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民族醫院157個。——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白皮書)》(1)指出材料一和材科二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不同認識。(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作用。(6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戰國時期部分名臣出身多元、身份低下,這改變了以往貴族世代壟斷高官的情況,反映出當時世官制(世卿世祿制)遭到了破壞,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禮樂制度和軍功爵制度,排除B、C兩項;等級觀念正在消亡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2.B【解析】根據材料“三王相受之道"“繼治世者其道同”“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等信息可知,董仲舒要求天子學習儒家的先王之道,注重王道教化,故B項正確。據“若宜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可知,董仲舒并不主張維持社會現狀,排除A項;董仲舒宣傳并發展儒學,并非為了恢復先秦儒學,排除C項;宣揚君主權威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3.C【解析】據材料可知,增擴揚州城的主體為政府,結合唐代揚州城內有河流、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及唐朝商業貿易繁榮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借助運河向兩京地區輸送糧草、鹽、鐵、茶等物資,故C項正確。揚州城作為隋唐時期南方城市的重要代表,其演變能體現當地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羅城雖然在子城的基礎上向南擴建,但適應經濟重心南移需要并非統治者增擴的目的,排除A項;農民的賦役是封建國家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材料涉及的是城市的擴建,強調區域變動,與農民的賦役關系不大,排除B項;完善城市規劃體系并非增擴揚州城的主要目的,排除D項。4.D【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宋代實行地方官員輪調制度,造成地方官員不熟悉當地情況,而基層胥吏的存在是對基層治理的有效補充,有利于基層治理的完善,故D項正確。基層胥吏雖然能夠在地方施政活動中制約地方官員權力,但地方實際行政權力仍掌握在地方官員手中,排除A項;材料中未涉及基層胥吏是否服從中央權威的論述,無法得出“有益于中央權威的維護”的結論,排除B項;地方割據勢力不會因為基層胥吏的設置而消亡,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5.C【解析】海禁政策是出于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考慮而實行的,材料中“暫時準許渤海灣進行海運”“一旦短缺得到緩解,明廷就再次禁止海運”等信息,反映出明朝政府適時調整海禁政策以維護統治,故C項正確。依賴內陸運輸來獲取高額利潤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A項;B項并非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沒有體現朝貢貿易,排除D項。6.D【解析】據材料可知,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朝政府把地方的湘軍將領納入行政體系,但仍將地方的湘軍排除在體制外,既用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又防范湘軍,在鎮壓完太平天國后,又繼續削弱湘軍;對中央的總理衙門也是利用和打壓的態度。這體現了清朝政府依然用傳統的治理方式應對近代社會變化,故D項正確。此時的社會形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A項;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體現不出近代化進程遭遇“重大”挫折,排除C項。7.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業勤紗廠屬于近代民族工業,而當時的無錫、常州等鄉鎮農戶還是以手工織布為主,農戶對機紗的大量需求,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市場,故C項正確。當時的農戶多以手工織布為主,生產方式并未發生重大變革,排除A項;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項;據材料信息無法判斷業勤紗廠機紗與外國洋紗的關系,看不出“受到強烈抵制”,且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B【解析】從黃遵憲、梁啟超提倡文字要與人的日常語言結合,“言”和“文”統一,到胡適公開提倡使用白話文寫作,再到民國政府在教育中推行白話文教學,反映出白話文運動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故B項正確。從歷史事實看,革命派也提倡白話文,且民國政府也不是改良派,排除A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白話文運動問題,并未涉及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淵源,排除D項。9.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辦報主要是為了加強宣傳,動員民眾參與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民族革命中,故A項正確。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擴大報刊宣傳區域范圍也是為了發動民眾投身民族革命,排除B、C兩項;材料未涉及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排除D項。10.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個歷史時期變革土地制度,改造社會基礎,適應了當時的實際情況,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采取了保護富農的政策,《中國土地法大綱》中沒有傾向于保護富農,排除C項;土地改革實行的是農民土地所有制,未改變土地私有制,排除D項。11.A【解析】從材料信息可知,與之前相比,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占比下降明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了當時中國調整對外政策,改變了以往以無償援助為主的做法,外交主要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從材料中無法看出中國結伴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排除C項;D項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排除。12.D【解析】普林尼通過強調異族人與羅馬人的不同,將其他文化視為邊緣和野蠻,意在突出羅馬文明的優越性,體現了以羅馬為中心的世界觀,故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3.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中世紀時期,印度洋貿易一般以封建國家的名義進行,貿易品主要是為了滿足封建國家、貴族和軍隊的需要,這充分反映出中世紀印度洋貿易的封建性,故C項正確。從材料中看不出A項信息,排除;B、D兩項只能反映出材料部分信息,排除。14.C【解析】據材料可知,1871年,俾斯麥建立的“特殊的普魯士式的君主立憲制”使得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發展的干預,成為德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助力”,這反映出政治制度的變革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故C項正確。君主政體包括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當時德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進步,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特殊的普魯士式"的傳統“維護專制集權”的信息,排除B項;“國家干預”并不意味著就一定“排斥市場經濟”,且D項也與史實不符,排除。15.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歐洲中小國家選擇聯合起來擺脫國聯盟約規定的義務,重新選擇中立,說明當時國際聯盟的集體安全機制未能有效維護這些國家的利益,使得它們不再信任并選擇退出。這一現象反映出集體安全機制的效能有限,故A項正確。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說法絕對,排除。16.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83年日本的出口商品中,辦公機械、半導體、電子管、錄像機、科學光學儀器等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傳統優勢商品比重下降,體現出新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日本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和升級,故A項正確。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全球化進程的深入雖有利于對外貿易發展,但對出口商品結構影響不大,排除B、C兩項;新經濟時代通常被認為始于20世紀9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7.從引岸制度實行的背景角度作答:鹽業地位非常重要,鹽稅幾乎占賦稅收入的一半;為防止私鹽泛濫沖擊官鹽的銷售秩序,規范鹽業市場。(4分)從引岸制度內容的角度作答:戶部管理,設立地方鹽政,后由地方督撫兼任;引窩與鹽引,鹽業專賣與壟斷;后來引岸制度發生變異,成為少數家族、官員斂財的工具。(4分,任答2點即可)從對引岸制度評價角度作答:初期引岸制度規范了鹽業運營,保障了鹽業稅收,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后期引岸制度的變異體現了國家吏治的腐敗,損害了國家財政收入,危害了民生,加劇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金屬學原理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給排水工程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漯河市召陵區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立達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次考試綜合試題含解析
-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實驗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市墊江五中學2025年初三下第一次聯考自選模塊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三校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英語試題理)含解析
- 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商業銀行業務模擬操作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臨邑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采購合同履行風險溝通評估創新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初級)技能鑒定精練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模擬卷05
-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
- 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暨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襄陽市樊城區城市更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2智能變電站網絡記錄及分析裝置測試規范
- 嚴重過敏反應診斷和臨床管理專家共識(2025)解讀 2
- 生物泌尿系統的組成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2025職業健康培訓
-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稅務局筆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