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天津市和平區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漢時,刺史“以小制大”,監察地方,東漢繼承了這一制度。東漢靈帝年間爆發黃巾起義,四方多事,朝廷選派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的軍事、財政、民政大權。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是()A.東漢皇帝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B.形成路、州,縣三級制度C.監察區“州”變成一級行政機構D.出現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局面2.英國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來,考核以工作能力與表現為標準,考核結果作為獎勵和晉升的依據。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英國官員考核制度更貼近于專業化管理和專業化分工的需要,逐漸廢除了“通才”的考核標準。這一變化表明()A.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B.國家干預力度的加強C.工業革命的率先進行D.議會制度的不斷完善3.《漢書》記載“開國承家,有法有制”,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A.滅私徇公,堅守直道B.推誠輔君,效功百姓C.守道與德,思退刑罰D.威制天下,以案刑獄4.清代在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東北地區等地設置特別行政區,采取和內地不同的行政管理辦法,例如對內蒙實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這里特別行政區的設置()A.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B.進一步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C.解決了少數民族的叛亂問題D.極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5.一位學者說:“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賦予“我們這個特權”的是()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B.馬歇爾計劃C.《關稅和貿易總協定》D.《布雷頓森林協定》6.《大明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這主要反映了明朝()A.政府救濟的重點在賑濟B.以法律形式關注弱勢群體C.統治階層等級意識淡化D.注重消除社會的貧富差距7.農牧業的產生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要求更細密的社會分工,這促進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進而出現剩余產品、社會分化和階級。為了控制生產資料和剩余產品,國家開始產生。材料旨在說明()A.人類文明產生具有曲折性和長期性B.農牧業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部門C.階級和國家出現是文明產生的標志D.生產力的發展是文明產生的根源8.《齊民要術》提倡在市場附近種植速生樹種以獲利。隋代長安大量屯兵,出現“樵貴帛賤”的現象。唐中期“京師苦樵薪乏”,后期百姓甚至砍伐桑樹,運到市場上“賣作薪蒸”。上述現象表明隋唐時期()A.重農抑商政策廢弛B.都城能源問題突出C.自然生態環境好轉D.市鎮經濟開始崛起9.1805年,英國受審判的罪犯為4605人,1846年這一數字增加到30349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城市居民。城市酗酒者人數也在增加,因為在他們看來喝啤酒是逃避悲慘生活的最好方法。這表明英國()A.工業革命導致工人生活悲慘B.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C.城市化進程中社會問題突出D.犯罪率與城市化率成正比10.2022年美聯儲在6月、7月以及9月連續3次加息75個基點,利率由1.75%達到了3.25%,加劇跨境資本流動,導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國;歐元、英鎊、日元等經濟體貨幣貶值壓力加大,部分新興經濟體深陷債務危機,甚至將重蹈上世紀滯脹的覆轍。這主要反映了()A.世界經濟危機周而復始B.世界金融體系亟需調整C.新興經濟體經濟基礎薄弱D.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11.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時期有關契約的記述。這反映了()時期史料記述唐《唐律》:“諸負債,違契不償,一疋(同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宋政府規定訂立買賣契約應由先問親鄰、輸錢印契、過割賦稅、原主離業四個環節組成元法律要求“經官給據”才能進入契約訂立的其他程序A.經濟發展使契約制度逐漸成型B.契約訂立的程序日漸完善C.法律條款保證了契約制度實施D.政府對契約信用監管加強12.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禮》記載的“左祖右社”的禮制,在興國寺的遺址上辟建為社稷壇。明清兩朝皇帝或遣官在這里舉行過1300余次祭祀活動。1914年,北洋政府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后為紀念孫中山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這說明近代中國()A.政治革命推動市政建設完善B.城市建設彰顯時代進步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極大提高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13.十月革命前,俄國住宅公用設施的發展極為落后。全俄城市中有電力照明的房屋僅為5%;1929年,蘇聯工人家庭的住宅中,使用電力照明的家庭達到71.9%。這一變化表明,蘇聯()A.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B.基本實現了國家工業化C.工人社會地位不斷提高D.城市居民貧富差距縮小14.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是當時經濟的“生命線”,承擔著數百萬石的糧食及其它物資的運輸重任。近代初期,因英國殖民入侵和太平天國運動,運河一度被封鎖中斷,直至洋務運動期間才恢復。1911年,津浦鐵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線通車,此后京杭大運河以及沿線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材料表明()A.近代運河已失去存在的必要性B.運河興衰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關C.中國交通發展受西方侵略影響D.鐵路是近代最先進的運輸方式15.1952年初,中共中央開展了以反對美國“細菌戰”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中華醫學會出版《防御細菌戰常識》供各地學習采用;教育、文藝界以及中國紅十字會一致聲討侵朝美軍撤布細菌的罪行并進行科學防疫治疫宣傳。這表明當時我國()A.形成了完備的國家衛生防疫體系B.醫療機構的服務職能正不斷擴大C.將疫病防治與政治運動結合起來D.抗疫防疫是對美斗爭的主要方式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積弊日甚,其勢不得不變。……秦皇盡滅六國以開一統之局……下雖無世祿之臣,而上猶是繼體之主(最高統治者仍由王族世襲)也。——趙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依據材料一,指出秦朝與前朝(周)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變”與“不變”。結合所學,說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10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其觀點,并結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創立與發展的基本史實論證這一觀點。(10分)17.(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萬隆會議后,中國同非洲各國的關系不斷加強。1956~1964年,中國政府以無息或低息貸款的方式對非洲提供經濟援助,在需要的時候延長還款期限,以盡量減少受援國的負擔。1970~1976年,中國援非金額高達18.15億美元,接受中國經濟援助的非洲國家由1966年以前的11個增至1977年的29個,中非貿易總額也從1970年的1.7721億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億美元。1975年10月,中國對非洲國家最大的援建項目坦贊鐵路(全長1860公里)建成通車。此外,中國向非洲派遣大量的專業教師,到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也越來越多。——摘編自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等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非洲國家逐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歐國家仍力圖保持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即使他們政治上放棄殖民統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資及培訓干部等方式繼續維持他們與非洲國家的關系。西歐國家對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時候使非洲國家更加依賴外援,根本做不到投人以漁。1966~1969年尼日利亞內戰期間,法國就曾向要求獨立的伊格博兵和國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該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摘編自吳秉真、高晉元主編《非洲民族獨立簡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西歐國家對非洲援助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西歐國家對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8分)(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上述材料對共建“一帶一路”的啟示。(4分)18.(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學技術正像希臘神話里的具有前后兩個面孔的門神雅努斯,開啟光明,也帶來黑暗。一百多年來,特別是20世紀以來,人們對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文明以及與之相伴隨的科學主義、工業主義究竟是人類的福祉,還是人類的災難,也一直有這樣的兩種認識。第一種是肯定的、樂觀主義的認識。對現代科技和工業文明的發展持贊揚態度者,視之為建立一個富足、自由的人類社會開辟了一條陽光普照的大道。韋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為世界解除魔咒”來描繪西方社會理性化進程。如果以科技為帶動此進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動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應當歸之于現代科技。……第二種是否定的、悲觀主義的認識。激進的反工業化、現代化者強調現代科技和工業發展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批判者認為:科學技術進步乃至整個現代工業文明導致一種以科技為主導的“科技理性”。標準化、工具化、普遍主義和技術進步觀念等等壟斷了社會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術統治。人類的創造反過來控制了人類。——董正華編著《世界現代化進程十五講》選擇材料中關于科技進步的一種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BADBDBCB題號1112131415答案DBA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1)不變:最高統治者仍世襲。(2分)變:皇權至上;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確立。(每點2分,共4分)主要差別: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權的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每點2分,共4分)(2)觀點: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變,但不同時期政治制度不斷發展創新。(答出1點,即可2分)論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創立以來其本原精神不變,即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權力;加強皇權,抑制相權;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漢朝內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縣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縣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等。(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共8分;舉例部分2—3個即可)17.(1)中國:中國援助非洲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則;尊重他國主權;以無息、或者低息貸款的方式提供援助,盡量減少受援國的負擔;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幫助受援國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經濟獨立發展的道路。(每點1分,共4分)西歐國家:援助非洲附帶政治條件;具有功利性,其根本目的是維護本國在非洲地區的地位和利益。(每點2分,共4分)(2)共同背景:美蘇冷戰,展開對中間地帶的爭奪;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歐洲在非洲的殖民帝國崩潰;“不結盟運動”興起,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不斷增強。(每點2分,共8分)(3)啟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參與國應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互贏、共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應扎實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4分,言之有理也得分)18.示例一:贊同材料中關于科技進步是人類的福祉這一肯定的、樂觀的觀點。(結合幾次科技進步的進程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加以論證)如:科技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給人類物質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科技進步也促進了生產關系的變革,帶來了資本主義的新發展,推動了整個現代化進程;科技進步的傳播也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加速其現代化進程,從而為整個人類社會的現代化提供了持久的動力。示例二:贊同材料中關于科技進步是人類的災難的這一否定的、悲觀的觀點。(結合幾次科技進步的進程給人類社會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加以論證)如:科技進步拉開了人與環境的距離,認為可以憑借科學和技術的力量認識、控制、改造整個世界。對能源的浪費性使用,對環境的毀滅性破壞。從煤煙污染、工業“三廢”污染、石油、化工、毒氣污染,到農藥污染、核污染和噪聲污染,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科技進步雖然緩解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矛盾,但從長遠來看,體制性的矛盾和危機是無法依靠物化的技術環境來根除的。本題要求觀點明確,邏輯表達通順,有相應的史實職稱即可,其他論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如果學生兩方面都寫,也可酌情給分。天津市和平區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漢時,刺史“以小制大”,監察地方,東漢繼承了這一制度。東漢靈帝年間爆發黃巾起義,四方多事,朝廷選派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的軍事、財政、民政大權。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是()A.東漢皇帝的統治地位得以鞏固B.形成路、州,縣三級制度C.監察區“州”變成一級行政機構D.出現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局面2.英國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來,考核以工作能力與表現為標準,考核結果作為獎勵和晉升的依據。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后,英國官員考核制度更貼近于專業化管理和專業化分工的需要,逐漸廢除了“通才”的考核標準。這一變化表明()A.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B.國家干預力度的加強C.工業革命的率先進行D.議會制度的不斷完善3.《漢書》記載“開國承家,有法有制”,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A.滅私徇公,堅守直道B.推誠輔君,效功百姓C.守道與德,思退刑罰D.威制天下,以案刑獄4.清代在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東北地區等地設置特別行政區,采取和內地不同的行政管理辦法,例如對內蒙實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這里特別行政區的設置()A.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B.進一步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C.解決了少數民族的叛亂問題D.極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5.一位學者說:“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賦予“我們這個特權”的是()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B.馬歇爾計劃C.《關稅和貿易總協定》D.《布雷頓森林協定》6.《大明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這主要反映了明朝()A.政府救濟的重點在賑濟B.以法律形式關注弱勢群體C.統治階層等級意識淡化D.注重消除社會的貧富差距7.農牧業的產生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要求更細密的社會分工,這促進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進而出現剩余產品、社會分化和階級。為了控制生產資料和剩余產品,國家開始產生。材料旨在說明()A.人類文明產生具有曲折性和長期性B.農牧業是古代最重要的生產部門C.階級和國家出現是文明產生的標志D.生產力的發展是文明產生的根源8.《齊民要術》提倡在市場附近種植速生樹種以獲利。隋代長安大量屯兵,出現“樵貴帛賤”的現象。唐中期“京師苦樵薪乏”,后期百姓甚至砍伐桑樹,運到市場上“賣作薪蒸”。上述現象表明隋唐時期()A.重農抑商政策廢弛B.都城能源問題突出C.自然生態環境好轉D.市鎮經濟開始崛起9.1805年,英國受審判的罪犯為4605人,1846年這一數字增加到30349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城市居民。城市酗酒者人數也在增加,因為在他們看來喝啤酒是逃避悲慘生活的最好方法。這表明英國()A.工業革命導致工人生活悲慘B.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C.城市化進程中社會問題突出D.犯罪率與城市化率成正比10.2022年美聯儲在6月、7月以及9月連續3次加息75個基點,利率由1.75%達到了3.25%,加劇跨境資本流動,導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國;歐元、英鎊、日元等經濟體貨幣貶值壓力加大,部分新興經濟體深陷債務危機,甚至將重蹈上世紀滯脹的覆轍。這主要反映了()A.世界經濟危機周而復始B.世界金融體系亟需調整C.新興經濟體經濟基礎薄弱D.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11.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時期有關契約的記述。這反映了()時期史料記述唐《唐律》:“諸負債,違契不償,一疋(同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宋政府規定訂立買賣契約應由先問親鄰、輸錢印契、過割賦稅、原主離業四個環節組成元法律要求“經官給據”才能進入契約訂立的其他程序A.經濟發展使契約制度逐漸成型B.契約訂立的程序日漸完善C.法律條款保證了契約制度實施D.政府對契約信用監管加強12.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禮》記載的“左祖右社”的禮制,在興國寺的遺址上辟建為社稷壇。明清兩朝皇帝或遣官在這里舉行過1300余次祭祀活動。1914年,北洋政府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后為紀念孫中山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這說明近代中國()A.政治革命推動市政建設完善B.城市建設彰顯時代進步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極大提高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13.十月革命前,俄國住宅公用設施的發展極為落后。全俄城市中有電力照明的房屋僅為5%;1929年,蘇聯工人家庭的住宅中,使用電力照明的家庭達到71.9%。這一變化表明,蘇聯()A.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B.基本實現了國家工業化C.工人社會地位不斷提高D.城市居民貧富差距縮小14.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是當時經濟的“生命線”,承擔著數百萬石的糧食及其它物資的運輸重任。近代初期,因英國殖民入侵和太平天國運動,運河一度被封鎖中斷,直至洋務運動期間才恢復。1911年,津浦鐵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線通車,此后京杭大運河以及沿線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材料表明()A.近代運河已失去存在的必要性B.運河興衰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關C.中國交通發展受西方侵略影響D.鐵路是近代最先進的運輸方式15.1952年初,中共中央開展了以反對美國“細菌戰”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中華醫學會出版《防御細菌戰常識》供各地學習采用;教育、文藝界以及中國紅十字會一致聲討侵朝美軍撤布細菌的罪行并進行科學防疫治疫宣傳。這表明當時我國()A.形成了完備的國家衛生防疫體系B.醫療機構的服務職能正不斷擴大C.將疫病防治與政治運動結合起來D.抗疫防疫是對美斗爭的主要方式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積弊日甚,其勢不得不變。……秦皇盡滅六國以開一統之局……下雖無世祿之臣,而上猶是繼體之主(最高統治者仍由王族世襲)也。——趙翼《廿二史札記》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依據材料一,指出秦朝與前朝(周)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變”與“不變”。結合所學,說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10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其觀點,并結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創立與發展的基本史實論證這一觀點。(10分)17.(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萬隆會議后,中國同非洲各國的關系不斷加強。1956~1964年,中國政府以無息或低息貸款的方式對非洲提供經濟援助,在需要的時候延長還款期限,以盡量減少受援國的負擔。1970~1976年,中國援非金額高達18.15億美元,接受中國經濟援助的非洲國家由1966年以前的11個增至1977年的29個,中非貿易總額也從1970年的1.7721億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億美元。1975年10月,中國對非洲國家最大的援建項目坦贊鐵路(全長1860公里)建成通車。此外,中國向非洲派遣大量的專業教師,到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也越來越多。——摘編自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等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許多非洲國家逐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歐國家仍力圖保持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即使他們政治上放棄殖民統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資及培訓干部等方式繼續維持他們與非洲國家的關系。西歐國家對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時候使非洲國家更加依賴外援,根本做不到投人以漁。1966~1969年尼日利亞內戰期間,法國就曾向要求獨立的伊格博兵和國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該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摘編自吳秉真、高晉元主編《非洲民族獨立簡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西歐國家對非洲援助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西歐國家對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8分)(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上述材料對共建“一帶一路”的啟示。(4分)18.(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學技術正像希臘神話里的具有前后兩個面孔的門神雅努斯,開啟光明,也帶來黑暗。一百多年來,特別是20世紀以來,人們對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文明以及與之相伴隨的科學主義、工業主義究竟是人類的福祉,還是人類的災難,也一直有這樣的兩種認識。第一種是肯定的、樂觀主義的認識。對現代科技和工業文明的發展持贊揚態度者,視之為建立一個富足、自由的人類社會開辟了一條陽光普照的大道。韋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為世界解除魔咒”來描繪西方社會理性化進程。如果以科技為帶動此進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動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應當歸之于現代科技。……第二種是否定的、悲觀主義的認識。激進的反工業化、現代化者強調現代科技和工業發展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批判者認為:科學技術進步乃至整個現代工業文明導致一種以科技為主導的“科技理性”。標準化、工具化、普遍主義和技術進步觀念等等壟斷了社會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術統治。人類的創造反過來控制了人類。——董正華編著《世界現代化進程十五講》選擇材料中關于科技進步的一種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BADBDBCB題號1112131415答案DBA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5分。16.(1)不變:最高統治者仍世襲。(2分)變:皇權至上;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確立。(每點2分,共4分)主要差別: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氣動楔式閘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毛絨豬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棒材軋機成套設備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橋梁預壓水袋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杭白菊制品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柴油箱帽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槍型半自動氣動起子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楊桃香精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械式板料剪板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藝吸頂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GB/T 18457-2024制造醫療器械用不銹鋼針管要求和試驗方法
- 2024智聯招聘行測題庫
- 國家安全知識宣傳競答試題及答案
- 三級人工智能訓練師(高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庫-上(單選題部分)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作業設計
- 店鋪(初級)營銷師認證考試題庫附有答案
-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311-2013)
- 八年級數學下冊專題05垂美四邊形模型與378、578模型(原卷版+解析)
- 敘事護理案例分享演講課件
- 微生物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陜西理工大學
- 【夢潔家紡公司基層員工培訓現狀及問題分析(94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