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_第1頁
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_第2頁
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_第3頁
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_第4頁
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2個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9

個詞語。

2、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3、能想像和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4、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

的狀寫中的。

教學重點:

目標4。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白鷺的圖片。

課前預習:

學生能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通過查字典: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

悠然、嗜好、恩惠”的含義;提前搜集介紹“白鷺”的資料,了解白鷺外形和生活習性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了解古代計量單位"分、忽",直觀感受大小;理解"精

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鏗鏘”等詞語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白釐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與大自然組成的畫面特點,能簡要表述這些特點,初

步了解作者對白鷺的情感態度。

3、把課文讀通順,讀熟練。

4、練習記憶并書寫“鶉、嫌、澄、韻"等要求會寫的漢字。

教學重點:

讀懂難懂詞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鷺的生活特點,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流關于“白鷺"的資料。

要求:能夠了解到文中的"白鷺"原指"白鷺"這一類鳥兒中的“小白鷺",了解"小白鷺"

的生活習性特征。

1、板書課題,學生交流資料中對白鷺的介紹。

2、結合預習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思考:文中的白鷺具體指的是資料中的哪一類,有什么特

點?生活習性有什么特點?

二、檢杳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檢杳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并熟讀詞語。

2、交流杳字典理解詞語字面意思的情況,對一個詞語多個意義學生交流有分歧的,將詞語

放到句子中,來體會詞語在這里應該選擇的意義。

其中,學生理解"嗜好",時結合"嗜"的字形演變歷程(嗜,"耆"是"嗜"的本字.耆,

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義:名詞,保持一生的口味。)造字本義,體會"嗜

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3、朗讀詞語。

三、熟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并讀懂內容。

本環節教學中,要求學生逐段讀書,發現讀不通順的地方直接糾正、再練;讀完后學生匯報

自己對關鍵詞句意思的理解、對段落意思的把握,初步體會作者在段落中表達的情感態度。針對

學生理解和體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依照給出的指導預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再朗讀。

指導重點:結合上下文讀懂關鍵詞句在文中的意思,讀懂關鍵詞句與上下文的聯系,進而讀

懂幾段話的內容、全篇的直容,能夠用簡要的話來表達作者筆下白鷺的特點;讀出作者所表達出

的態度。

教學預設:

(一)第1、2段:讀1段,指導讀僮作者在用"詩歌的精巧"來寫白建的外形,"適宜"

是寫“精巧"的,白鷺的外形(羽毛顏色和形體結構)"像詩一樣精巧"。

指導預設:

1、再次回顧"精巧”的含義,將"精巧"與"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者舊艮適宜"

聯系起來,理解"一切都很適宜"就像詩歌一樣"精巧"。(相機呈現白鷺圖片,感受白鷺外形

美麗特點。)

2、從"精巧、一切都很適宜"兩處詞句的感情色彩,推想作者對白鷺的態度,朗讀,讀出

作者表達的態度。

(二)第3、4段:結合資料,讀懂白鶴、朱鷺和蒼鷺給作者的印象,用簡要的話來表述。

將第3、4段聯系起來,讀懂作者這是在用“對比"來強調"白鷺常見,有容易被人忽略的美"

的特點.

指導預設:

1、讀第3自然段,簡要表述作者對白鶴、朱鷺和蒼鷺的印象;從"太大、嫌""也覺得、

而且太不尋常”中體會作者的態度。

2、將第4段與第3段聯系起來,體會作者在第4段要強調的意思:常見、有被忘卻了美。

有人在精心設計時的內心思考;表達了作者什么態度。

3、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來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第7段:

1、這段話寫的是資料中所介紹的白鷺什么特點?(把窩搭在樹上,經常會在枝頭站立)?

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此刻看到的畫面。

2、"悠然、嗜好"原本是寫人的詞語,在這里寫的是白鷺,聯系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想象,

如果此時此刻白鷺是人,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朗讀。

4、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給這幅畫起名字。

第8段:

1、反復讀兩遍,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然后,交流描述畫面(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

2、理解"恩惠"的意思,結合上下文“低飛的白鷺、偶見"思考這里指的是誰給誰的恩惠?

3、理解"清澄、具有生命了”的意思,進而理解這一段話所強調的內容和態度。

"清澄"原本是寫什么的這里寫的是什么,強調了畫面的什么特點?結合這一段話思考:

作者這里原本寫的是什么景色?作者說"而且具有生命了",這里的"有生命了"強調的是畫

面中的什么內容?為什么?作者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的態度。

(五)第9-10段,讀懂白鶴"不會唱歌的特點”,了解作者把白鴛比作了一首詩,是在表

達對白鷺的喜愛。

指導預設:

1、第9段,作者表達了幾層意思?作者要告訴讀者的是哪一層意思?為什么?(理解"鏗

鏘”的意思,從語氣中體會作者更喜歡的是"詩",無聲的、不張揚的美麗。)

2、第10段,作者在強調什么?(理解"實在"的語氣)

3、朗讀,讀出作者要強調表達的意思和自己的情感。

設計意圖:

本文詞句的意思相對生澀,教師引導學生在查字典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去讀懂這些詞句在

文中的意思,進而讀懂內容,初步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態度。

四、出聲朗讀全篇課文。

五、默讀全文,回顧’文中的白鷺在作者的眼中是什么樣子",練習表述全文內容。

六、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部分漢字"鶴、嫌、澄、韻"。

1、分析字形,討論這幾個漢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怎么記憶。

2、歸納結構特點,體會書寫的時候,左右兩部分在位置比例應該注意的問題(鶴、韻,左

右各占一半;嫌、澄,左三分之一,右三分之二)。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作者是文中用二匕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方式,狀寫白露特點和表達思想感情

的;體會表達方法的作用,進一步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主要任務:將課文與說明文《白鷺》相對比,在對比中感受課文"借助白鷺表達思想感情"

的特點。

1、回顧課文,簡要表述作者在本文所寫的內容。

2、讀說明文《白釐》,思考、交流說明文《白鷺》寫了小白熊的哪些內容。

說明文《白鷺》原文:

白鷺

白鷺是白鷺屬鳥類的統稱。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

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

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分布較廣,歐洲南部、非洲、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經

常一只腳獨立在水中,靠靈活的脖子和魚叉一樣的尖嘴覓食。它們會將河蚌往石頭上甩,直到河

蚌被震開。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白鶴不會叫。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里,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

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筑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討論要點:小白鷺顏色雪白、體型較小;分布較廣,喜歡捉魚吃,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面

上住。

3、默讀課文和說明文《白鷺》,將說明文與課文對比,看看課文所寫內容與說明文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討論要點:

相同點:者陌到了外形的顏色、大小、喜歡捉魚、在樹上生活、不會唱歌;

不同點:課文《白鷹》的作者寫白鷺"是一首詩”"精巧、適宜""生活場景是一幅幅美麗

的畫";作者在寫白鷺的時候,還寫了"白鶴、朱鷺和蒼鷺";課文與說明文《白鷺》最大的不

同是: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感情。

預設:

找不同點的時候,學生可能不會去關注"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教

師按照如下思路進行提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作者寫這些話的時候,

在表達著內心怎樣的態度?

(感覺白鷺很美麗,作者非常喜愛。)

2、讀"說明文"對白建外形介紹: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

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

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一段話,作者這樣寫,你讀起來,與課文的對作者表達的態度、想法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再讀課文,將你認為作者在表達著自己思想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勾畫出來。

4、歸納:課文《白鷺》在寫白鷺的時候,表達了自己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這就是

這一單元前面導讀中說的彳昔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二、初步認識《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幾種方法。

主要任務:認識寫法,探究"為什么這樣寫",初步學習"如何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

情”,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課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的描寫,都在表達著作者對白鷺美麗的喜愛和贊嘆。那么,我

們從課文的這些描寫和介紹當中,能不能學習到一些具體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嘗試著去借助具體

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呢?我們挑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句段,買研究一下.

(-)研讀第1、2段,體會作者運用"把眼前事物比作其他美麗事物”的方法來表達思想

感情的方法。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深入理解精巧,體會作者"把白鷺’色素的搭配、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特點比

作‘精巧的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及作用。

課件呈現“精巧"的解釋:

《文心雕龍》麗辭35"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

精巧:”詩歌中的言語的音、韻、意"要精細巧妙的對稱、般配。對稱、股配到極致就是"精

巧",能夠讓人感覺到詩歌的美麗。如:孤山獨廟,一將軍橫刀匹馬;兩岸夾河,二漁叟對釣雙

鉤。要使對偶的句子文理圓通,事義周密,像雙聯的璧玉呈現文采,共同放在一篇文章里。再加

上交錯地運用奇句和偶句,像用各種佩戴著的玉石來調節它,這才算是可貴的。

讓學生讀解釋,從解釋中體會精巧具體所指詩歌或者對聯中作者精心的選擇用詞,用字精準

而對仗。精巧的詩,就是用詞精準對仗,讓人感覺到像佩戴著玉石的詩,是美麗的。

2、讀課文,讀明白"精巧的詩"的所喻的"本體特征"。

要求學生讀課文第1、2自然段,細細體會:作者在這里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這

兩段話中,是說白鷺的什么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的色素搭配、身段大小,就好像人們精心設計過的,對仗、搭配得非常精致準臉)

3、推斷: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眼中,精巧的詩是怎樣的?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想說明白鷺是怎樣的?作者這

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在這兩段話中,哪些詞語本身就讓你感覺到事物是讓人喜愛的?

(精巧、身段、適宜)

5、總結: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喜愛、贊美的思想感情的?

(把所喜愛的事物比作人們都喜愛的其他事物,并且在用詞上傳遞令人喜愛的感情。)

6、朗讀這兩段話,讀出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指導學生讀好"精致""一切、都很適宜”所表達已來的贊嘆語氣。)

7、拓展:還有哪些內容,作者應用了"把眼前事物比作其它美好事物"的方法來表達對白

鷺贊美之情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釣魚圖",這樣打比方,畫面很美,而且還是“精心設計",這樣寫讓人覺得大家都很

喜歡。"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嗎?""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這樣的

寫法,與前文的寫法是一樣的,都是借用美麗的詩來寫白鷺的美麗,對白鷺進行贊美。)

(二)研讀第5段,體會作者用"寫美人"的句子來寫白鷺,表達喜愛、贊美感情的方法。

1、讀課文第4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

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回憶”這一段主要強調的是白鷺怎樣的特點。"(搭配的合理、精巧、適宜)

2、課件呈現"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教師介紹:這句話,是作者對宋代《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隔壁美女的一段話進行改變后寫成

的。課件呈現原文節選:

要求學生讀這段話,想象一下,這段話在強調文中美女怎么樣?

推想:作者把古人描寫女子美麗的句子改編后來寫白鷺,想強調什么?

(白鷺是在太美了。美到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挑剔的程度。)

3、朗讀,讀出作者的贊嘆。

(指導要點,讀出排比列舉出來的具體,歡快的節奏。可以用提示前半句朗讀后半句,提示

前半段讀后半段,提示"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學生讀全段,提示“白麓是

一首精巧的詩”學生讀全段等多種方式,反復朗讀,讀出贊嘆的語氣,讀出愉快的心情。)

(四)研讀第7段,,本會作者用"把白鷺賦予人的美好特點”來寫的方法表達作者對白鷺

喜愛贊美的感情。

1、請學生讀課文第7段,回憶已經讀懂的本段寫法和作者表達的態度。

(課件呈現配圖第7段)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

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2、對比閱讀,體會”把白鷺當成有人的美好特點的"寫法的作用。

在課件上在對比呈現另外一段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她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起來像是

不安穩,它卻一點事情都沒有。這是別的鳥所沒有的特點。

對比閱讀后討論:兩種不同的寫法,讀完之后有什么區SU?哪種寫法更讓人覺得白叁非常可

愛?為什么?

(討論要點:課文寫的白鷺好像是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生活很有情趣,熱愛生活;另一

個只是介紹了白鷺的生活習性。課文寫得更讓人覺得白鴛豐常可愛,因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不

僅有外表的美,還有內在的美,更讓人覺得親近,甚至可以讓人覺得能給人啟發。)

指導要點:提示學生抓住"孤獨、悠然、嗜好",展開想象,想象此刻"白鷺好像就是一個

人,在望著遠方,想什么,做什么"。

3、總結:作者在這里用了"把物當人來寫”的方法,把人的美好特點賦予了白鷺,更好地

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

4、反復朗讀,讀出此刻白鷺在思、索的味道。

5、拓展:讀全文,認真思考,勾畫,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把白鷺當作人來寫,表達了白鷺

喜愛和贊美的感情?為什么?

(身段、讓人覺得有生命了)

學生討論交流。

(五)小結學到的三種方法。

三、指導背誦。

1、回顧全文的內容,將全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總寫(1、2段);

第二,白鷺的外開鄉特征(3-5段);

第三,白鷺生活的三個美麗畫面;

第四,總結。

2、為每一部分找關鍵詞,然后依照關鍵詞提示;練習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誦。

第一部分:精巧的詩搭配、大小、適宜

第二部分:白鶴朱建蒼鷺白建常見忘卻那那那那增之減之素之黛之

第三部分:釣魚潛在坂璃框里鏡匣;絕頂悠然嗜好放哨;低飛清澄生命

第四部分:美中不足一首歌鏗鏘韻在骨子里

3、依照"一首詩""一切都很適宜""水田垂釣""樹頂站立""黃昏低飛""一首韻在

骨子里的詩”的內容提示,嘗試背誦全篇。

四、抄寫作者用修辭手法寫白鷺表達感情的句子。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工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躅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

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請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

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猜到了嗎?對,就是白鷺。(出示圖片)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我國

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了白鷺,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嗎?

郭沫若: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

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后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后接

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后,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

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

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

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讀課文

1、請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ol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檢查:

cl生字詞:

鶴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提問: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3、指導分段: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5)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十分精巧。

=(6-9)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賞析課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讀第一、第四齊讀。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3、在你的腦海中,詩留下什么印象?

(語言精練形象,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4、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這樣比喻表明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對

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過渡

1、作者為什么說"E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雪是"精巧的

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與白鷺是"韻味無

窮的詩”相對應.)

(三)第二段

1、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

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對應這一節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三自然

段)

2、出示第五小節。

"顏色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一點兒則嫌

白,深一點兒則嫌黑)讀后有何感覺?

"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一點

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你有什么體會?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3、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美如詩。

(三)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

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讀6、7、

8、9小節。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6;白鷺瞭望圖。7;白鷺晚飛圖。8)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

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瞭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

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熊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

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

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

你有什么體會?(白壁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

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第四段

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

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彳氐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

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四、.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冬爾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

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8個生字,會寫"宜、鶴"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鶯的美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雪的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

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

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

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

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

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

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鷲》。白

鷺就是鷺鷲,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一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

清晨望哨圖

黃昏低飛圖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井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說,這一

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明白作者的情感。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

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

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體現

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

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者酩艮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

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

那獨特的美。

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

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要

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

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低飛

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一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

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爰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

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

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外形美

白鷺(精巧的詩)身段美:流線型結構、

長喙、腳(韻在骨子里的散

圖畫美---清田獨釣圖文詩)---喜愛

悠然美--清晨望哨圖贊美

清澄美---黃昏低飛圖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躅實在是一首詩,一首歆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

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司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

讀"hui"。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

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

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釐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

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

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

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

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

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

么說白鴛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

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又化底蘊。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5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蜜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

精巧的詩",體會作者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

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了解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一課時

精讀課

板塊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至IJ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蹶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整鷲》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鷹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

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凡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屏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為放哨;借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通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另J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一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蕾是一首精巧的詩。

畫出有關語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

減之一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外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亳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

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ZF: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國外形的

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

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

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E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

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霞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夕M爾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

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

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通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

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云圍繞著,

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云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

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閑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

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后的畫面,

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里,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15,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

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m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

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

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建怎么看都是畫,怎么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

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一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

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白熊,簡稱鷺,郵鷺鷺。體長60厘米左石星紡錘形。蜜鳥的身體特征是嘴長、頸長、腳

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

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鷹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

一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

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

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五年級上冊白鷺教學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并積累本課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想象并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4、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

的描寫中的。

5、感受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能想象并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2、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

的描寫中的。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并能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5自然段t

3、能借助關鍵詞句,了解白鷺的形體美,初步感知作者對白熊的贊美之情。(重點)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誰能猜出它是誰。(出示白鷺的圖片,生回

答)沒錯,這是白鷺。我國現代杰出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雋永的筆墨描寫過白鷺,現在

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白建)

2、簡介作者和白鷺。(課件依次出示)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小組合作討論: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學生匯報:白鷺的顏色、精巧的

身段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2、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齊讀生字詞。(教師重點指導"喙嗜、鏗鏘”的讀音)

(2)指名讀課文。

3、寫字指導。

(1)教師示范書寫。(重點指導”嫌、嵌"的寫法)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三、賞讀第1~5自然段,感悟白鷺的“精巧美"

1、教師范讀或讓學生自讀,讓學生一邊聽(讀)一邊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鷺是怎樣的形象?

預設:

(1)課文開頭寫道:"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課文結尾寫道:"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3)我從全文充滿詩意的語言中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鷺是一首詩。

2、讀第5自然段,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的顏色、

身段的大小)

3、再讀第2~5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哪個自然段對這一句話進行了具體描寫?(出示第5自然段)

4、讀第5自然段,思考:

(1)”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之

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2)“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全身的流線型結構、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

一分則嫌短)

5、讀第3自然段,說說白鶴、朱鷺、蒼鷺與白鷺相比有什么不同。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朱鷺、蒼鷺: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6、作者寫白鷺的同時,提及白鶴、朱鷺、蒼鷺有什么作用?

(運用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突出白鷺的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酬艮適宜的特點。表

達對白鷺的偏愛。)

7、指導朗讀第1~5目然段,讀出對白熊的贊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給第6~8自然段描繪的三幅畫面各起一個名字;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

骨子里的散文詩"。

2、學習作者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難點)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大致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白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