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篇)_第1頁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篇)_第2頁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篇)_第3頁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篇)_第4頁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半截蠟燭教學設計(最新5篇)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情的變化。

4、了解通過對環境,氣氛的渲染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刻畫人物的性格。

5、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細細體會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教學難點】

1、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背景介紹:

1939年,德國發動了侵略其他國家的戰爭,當時的法西斯用非常殘暴的手段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看錄像(教師解說)。

2、師──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涌現了許許多多抗擊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3、師──板書課題: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半截蠟燭》就是發生在法國的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

生──齊讀課題。

二、讀悟

1、了解故事梗概:

師──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讀課文,交流。

2、學習3~7節:

⑴師──在一番一波三折,驚心動魄,跌宕起伏之后,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

生──小女兒杰奎琳。

⑵師──有不同的觀點嗎?

生──思考交流,母親和杰克也有功勞。

3、師──現在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杰克、母親也功不可沒。到底怎樣說更令人信服呢。

請大家默讀相關的部分,尋找到需要的內容后,再仔細琢磨,在文章中標注自己的想法,小組的同學間也可以商量商量。

生──讀書、思考、討論。

4、交流:(教師預設)

觀點一:伯諾德夫人有很大的功勞。

出示:

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滅。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

⑴從“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擔心什么?

(情報暴露、孩子的命運、國家的命運。)

這樣做及時舒緩了孩子們緊張的情緒。

你覺得伯諾德夫人怎樣?(機智)

指導朗讀。

⑵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讀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想想應該強調什么字眼。

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盡管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為了避免敵人的懷疑,為了保住那半截蠟燭。)

說得對。只要我們的朗讀處理都是圍繞這一點的,那么就都是允許。下面,請你們想著這個目標,按照自己的處理方式各自朗讀這句話。

⑶課文最后說正當小女兒“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多危險呀!那么是誰贏得了這一點時間呢?是媽媽。她在一開始就試圖用油燈替換蠟燭,輕輕吹熄了蠟燭。

⑷還有什么地方也表現了她的機智?“輕輕”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

(不露聲色、不引起注意、鎮定。)

指名朗讀。

觀點二:杰克有很大的功勞。

⑴出示:

這時候,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說著伸手端起燭臺朝門口走去,屋子頓時暗了許多。

從“慢慢地”你體會到什么?指名朗讀。

⑵出示:

在斗爭的最后時刻,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

蠟燭已被奪回,搬木柴似乎已經沒有必要,他為什么還要搬?體會“從容”。

⑶時間正一分一秒地過去(聽擺鐘的聲音)在這樣的聲音中,你們感受到什么?

世界上沒有什么時候事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而這個小男孩卻在鎮定地等待著。

指導朗讀:“在斗爭的最后時刻……默默地坐著。”

過渡:時間正一分一秒地過去(聽擺鐘的聲音),此時此刻,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觀點三:小女兒杰奎琳。

⑴師引讀部分文章,配著鐘擺的聲音,“這時杰奎琳站了出來……”你們感受到什么?

杰奎琳在“嬌聲”地說話,……請你用嬌聲的語氣來讀,嬌聲地說話可以讓人感覺非常可愛。(讀讀)

⑵你還從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選擇了一個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中尉是個什么人,選擇對象很合理──機智。)

⑶天黑了,我要上樓睡覺,你們體會出什么?(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機智。)

⑷她鎮定地向敵人道了聲晚安。

隨機指導朗讀。

5、填空:

(情況)(怎么做)(結果怎樣)

當半截蠟燭被點燃后,伯諾德夫人點燃油燈,吹熄了蠟燭,危機暫時過去。

當半截蠟燭重新被點燃后,大兒子杰克拿走蠟燭搬柴生火,卻遭德軍中尉呵斥。

當半截蠟燭越燒越短時,小女兒杰奎琳請求拿著蠟燭上樓睡覺,結果成功了。

三、小結

1、望著這盞在最后一級樓梯熄滅的蠟燭,你的心情怎樣?(如釋重負)你想說什么?

2、兩個孩子都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靜呢?

我想,那是在母親長期的影響形成的。

3、能不能有一個恰當的說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情報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總結回顧,延伸拓展

1、在這么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的勝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機智、勇敢、鎮定,終于成功地保住了蠟燭中的機密。)

2、再讀第一自然段,他們這樣做的背后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支撐,是怎樣的一種情感?(愛國)

【板書】

半截蠟燭

點燃蠟燭重新點燃奪回蠟燭

輕輕吹熄端起燭臺端起上樓

挺身而出千鈞一發

(機智、鎮定、勇敢)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讀讀讀記記生字新詞,理解“小心翼翼,完好無損,若無其事、不動聲色、了如指掌”等詞語。

2、抓住語言、動作、神情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和敵人斗爭時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了解課本劇的特點,表演《半截蠟燭》。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課文,理解“小心翼翼、若無其事、不動聲色、了如指掌。”

2、自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默讀課文,勾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關鍵詞句,思考批注,伯諾德一家人有()美好品質。

4、表演《半截蠟燭》:

⑴分小組,做準備。

⑵師生合作表演。

⑶生生合作表演。練習提綱

二、練習表演《甘羅十二為便臣》(同步閱讀110頁)

1、說說主要寫了一件(),甘羅是一個()的人。

2、班隊課上表演《甘羅十二為使臣》。

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二、指導自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

伯諾德夫人:

1、“……不惜代價守住它……”

2、“……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我們的生命”。

杰克(若無其事):

“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樣純潔):

“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盞燈上樓睡覺嗎?

(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熱愛祖國。)

三、指導學生分角色練習表演《半截蠟燭》

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臺詞。

四、表演《半截蠟燭》,全班其他同學評價

1、師生合作表演——評價。

2、生生合作表演——評價。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一說怕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怕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鍵】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學生質疑:

(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為題,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要求:

⑴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⑵劃出生字新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⑶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⑴出示生字新詞:

蠟燭、伯諾德夫人、屋里、熄滅、遭到、厄、盯著、杰奎琳。

⑵指讀、正音后齊讀。

⑶說說生字新詞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通過讀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針對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分節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

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提供句式:

當_____,(誰怎么做)_______,(結果怎樣)______。

2、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段(1~2節):寫伯諾德夫人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第3節):寫一名德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節):寫大兒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機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節):寫小→←女兒杰奎琳在萬分緊急關頭,借口上樓睡覺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后,字詞質疑:

區別理解“絕密、絕妙”兩詞。

2、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方法來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兒?

指導朗讀第2節第3句,并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伯諾德夫人機智沉著,對情報收藏工作十分負責,辦法巧妙。)

4、齊讀第一段。

五、指導寫字

六、作業練習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入境品讀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誰能說說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

(裝著情報的、關系到一家人的命運、關系到國家的利益。)

2、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半截蠟燭居然牽涉到這么大的利益,而它卻被放在了屋子里最顯眼的桌子上,躲過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們不得不佩服伯諾德夫人聰明的才智和過人的膽識。

3、然而,一天晚上,這半截蠟燭卻成了所有人特別是伯諾德夫人一家關注的焦點。就在無意之間,它竟被德軍點燃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內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緊張)

4、因為,師引讀: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情況如此危急,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全班朗讀這一段。

5、同學們:能不能再讓這半截蠟燭燃燒下去?(不能!)

直接吹滅行不行?(不行!)

過渡:危急關頭,伯諾德一家千方百計地要把這點燃的半截蠟燭熄滅。于是,他們展開了與敵人周旋。

板書:

周旋

二、導學引路

1、他們究竟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先來看看伯諾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誰來讀讀相關內容?

2、伯諾德夫人只說了一句話,她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結合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

⑴“平靜”:從哪里感覺她很平靜?個別讀,體會。

⑵她此時的內心也是如此平靜嗎?讀,再次體會。

⑶內心這樣的不平靜,可她卻表現得如此平靜,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三讀,加深體會。

⑷小結:

同學們很會學習,通過兩個孩子的神態“臉色蒼白”和伯諾德夫人“急忙取燈”、“輕輕吹熄”的動作體會到她的內心緊張、通過她的語言又發現她表現得十分鎮定,從而體會到她復雜的內心世界……是啊,這就是我們的伯納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現得卻是如此得鎮定,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三、自學交流

1、“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危機真的過去了嗎?

(沒有,“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

2、蠟燭還在燃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況越來越危急了,杰克與杰奎琳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試著用剛才的方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的5、6兩小節,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3、我們一起來看看杰克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說說你的感受:

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升個火吧!”(鎮定、機智)讀。

⑵“在斗爭的最后時刻……默默地坐待著”(鎮定)體會,讀。

4、“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為什么說這半截蠟燭是最可怕的?

這半截蠟燭簡直就是──(炸彈……)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讓我們一起來讀!

5、就在這時,傳來了小女兒杰奎琳嬌弱的聲音。這個小姑娘又是怎樣與兇殘的德軍周旋的呢?

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那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體會,有感情朗讀。

①什么叫“嬌聲”?

②怎樣“嬌聲”說的?

③為什么要這樣“嬌聲”地說?(聯系前兩次)

⑵“杰奎琳鎮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體會,朗讀:

多么可愛的小姑娘啊!在這樣危急的關頭,在媽媽和哥哥的辦法都沒能成功的緊急時刻,她最小,卻以自己的聰明、鎮定戰勝了德軍!老師和你們一樣,真的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小節。

⑶接讀第七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半截蠟燭熄滅了,但我們與伯納德一家一同經歷的這場無聲的戰斗卻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二戰結束以后,為了表彰伯納德夫人一家,法國政府決定為他們一家三口每個人頒發一枚自由榮譽勛章。在頒發勛章時,要宣讀這樣一份獎狀,你想象上面會寫些什么呢?

2、布置作業:(選做題)

⑴給朋友、家人講一講《半截蠟燭》的故事。

⑵以四年級學過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為例,自己試著將這篇課文創編成劇本,還可以演一演!

⑶查閱有關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資料。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劇本的語言特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體會伯德諾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機智勇敢和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描寫,體會它們強烈的愛國精神。

2.初步了解劇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現手法。

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資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法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了解背景,導入新課

㈠1939年,德國法西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數國家染上戰火,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被卷入戰爭,傷亡人數達5120多萬。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二戰期間發生在法國的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半截蠟燭》。

㈡(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題目"半截蠟燭'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劇本,整體感知

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㈡師生交流反饋。

1.課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

2.文章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說明他們當時正在干什么或當時的情景。

教師小結: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

三、細讀劇本,品味人物

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伯諾德夫人一家參加了秘密情報傳遞工作。他們為了保住半截蠟燭中的情報與闖進屋子的德國軍官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戰斗。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個驚心動魄的夜晚,看看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么與敵人進行周旋的。請同學們默讀劇本,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一家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句,想一想從這些詞句當中你體會到他們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㈠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㈡師生互動交流,感受人物特點。

1.預設一:感悟"伯諾德夫人'

(出示)句一:伯諾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盞燈)太對不起了,先生們,忘了電燈。瞧,這燈亮些,可以把這個昏暗的小蠟燭熄了。(吹熄了蠟燭)

⑴從動作中體會

①從"急忙'你體會到什么?

②為了不暴露情報,伯諾德夫人急而不忙,立刻取出一站油燈,在敵人面前她顯得那么鎮定自若。

⑵從語言中體會

①面對狡猾兇狠的敵人,伯諾德夫人是怎么說的?

②請同學們輕聲讀讀這句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想一想應該強調什么字眼。

突出"亮'字,強調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

強調"燈'字,突出了"燈',才能吹熄蠟燭。

重讀"瞧'字,吸引德國軍官的注意。

③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過,盡管咱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保護蠟燭,保衛情報的心是不變的。)

(出示)句二:伯諾德夫人(不動聲色地慢慢說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⑴從神態中體會

①不動聲色是什么意思?

②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伯諾德夫人這是在什么情況下不動聲色?

(這是在兒子杰克試圖拿走蠟燭失敗的情況下,這是在蠟燭越然越短,情報即將暴露的時候。)

③情報一旦暴露,將意味著什么?

(屏幕出示)情報一旦暴露,將意味著(),意味著(),意味著()。

④面對險情伯諾德夫人卻不動聲色,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機智勇敢、鎮定從容、臨危不亂)

過渡:盡管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卻表現得這么從容、機智,真是了不起。但是,蠟燭又一次被點燃,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兒子和小女兒又是怎么與敵人周旋,保護半截蠟燭的?

2.預設二:感悟兒子"杰克'

(出示)句三:杰克(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天真冷。先生們,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⑴從神態中體會

①若無其事是什么意思?

②從杰克"若無其事'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杰克必須保持鎮定從容,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⑵從語言中體會

①從杰克的話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

②如果你是杰克,面對敵人會怎么說這番話?

③朗讀評價指導:那些詞語讀得特別好?為什么這樣讀?

③不管怎么讀,都是為了保護蠟燭中的絕密情報。

④當杰克想要拿走燭臺沒有成功時,他為什么還要去柴房呢?

(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繼續假裝。)

過渡:杰克仍然沒有保住蠟燭,情況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關頭,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緊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幼小的女兒能保住情報嗎?

3.預設三:感悟女兒"杰奎琳'

(出示)句四:蠟燭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個懶懶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⑴從動作中體會

①從杰奎琳"打了個懶懶的哈欠'中你感受到什么?

②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小女兒杰奎琳裝出了很困的樣子,可以看出她善于觀察,能見機行事。

⑵從語言、神態中體會。

(出示)句五:小女兒與敵人的對話

杰奎琳少校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當然可以,美麗的小天使。我也有

我可以拿盞燈上樓睡覺嗎?"一個像你這么大的女兒,和你一樣可愛。'

"她一定很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那么,晚安,小姑娘"

聊天真有趣,可我實在太困了。'

①學生合作朗讀對話。請男生當的德國兵,女生當小女兒,讓我們身臨其境地來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

②從兩人的話語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杰奎琳與敵人對話時,神情自然,看不出一絲破綻。

④她說"和您聊天真有趣'"我實在太困了',這是她想贏得德國軍官好感,轉移敵人的注意力。

⑤面對敵人,她的臉上卻始終帶著百合般的笑容,在這燦爛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著一顆怎樣的心?

㈢深入人物,內心補白。

1.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的熱愛,與法西斯展開了一場特殊的驚心動魄的戰斗,最終憑著他們的機智與勇敢取得了勝利。當他們與狡猾的敵人進行周旋,一次次面臨險情的時刻,他們的內心也是歷經一次次的考驗。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位,敞開思維,大膽想象。

⑴德國軍官又把那個快要燒到金屬管的蠟燭點燃了,杰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⑵蠟燭越燃越短,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⑶杰奎琳慢慢端著蠟燭走上樓去,心里在不停地念叨著:

2.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熱愛之情,使母子三人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智慧和戰勝敵人的勇氣和力量。

四、回讀課文,升華情感

㈠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同學們,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

㈡師生探討交流。

預設:學生形成兩種意見

1.現在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杰奎琳,還有一種認為兒子和母親也功不可沒。請同學們再快速瀏覽課文,找找理由。

2.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闡述觀點,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⑴課文最后說小女兒正當"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多危險呀!是母親在前面吹熄了蠟燭為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⑵情報藏在蠟燭里這個絕妙的主意本來就是母親想出來的,母親功不可沒。

⑶哥哥杰克雖然沒有拿走蠟燭,但他始終保持著鎮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⑷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沒有最后杰奎琳的靈活應變,后果不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