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Thetitle"TextileMachineryandTextileTechnologyOperationManual"iscommonlyusedinthetextileindustrytorefertoacomprehensiveguidethatoutlinestheoperationandmaintenanceproceduresforvarioustextilemachinery.Thismanualiscrucialforworkersandtechniciansintextilefactories,asitensurestheefficientandsafeoperationofmachines,therebyenhancingproductionqualityandreducingdowntime.Itistypicallyappliedinthecontextofmanufacturingprocesseswhereprecisionandconsistencyareparamount.The"TextileMachineryandTextileTechnologyOperationManual"servesasavaluableresourceforbothbeginnersandexperiencedprofessionals.Itprovidesdetailedinstructionsonthesetup,operation,andtroubleshootingofdifferenttypesoftextilemachinery,fromspinningandweavingmachinestodyeingandfinishingequipment.Themanualisessentialforensuringthatallstaffarewell-trainedandcapableofhandlingthemachineryeffectively,ultimatelycontributingtotheoverallproductivityandprofitabilityofthetextileplant.Toadheretotheguidelinesoutlinedinthe"TextileMachineryandTextileTechnologyOperationManual,"employeesmustundergopropertraining,familiarizethemselveswiththemachinery,andstrictlyfollowtheoperationalprocedures.Regularmaintenanceandsafetychecksarealsoimperativetopreventaccidentsandensurethelongevityoftheequipment.Byadheringtotheserequirements,thetextilefactorycanmaintainoptimalperformanceanddeliverhigh-qualityproductstoitscustomers.紡織機械與紡織工藝技術作業(yè)指導書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紡織機械概述1.1紡織機械的定義與分類紡織機械是指用于完成紡織生產(chǎn)過程中各類纖維材料加工的機械設備。紡織機械的主要功能是對纖維進行開松、梳理、并條、拉伸、加捻、絡筒、整經(jīng)、穿經(jīng)、織造、印染、整理等工序,以滿足不同紡織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需求。根據(jù)加工對象和工藝流程,紡織機械可分為以下幾類:(1)紡紗機械:用于將纖維原料加工成紗線的設備,如開松機、梳理機、并條機、粗紗機、細紗機等。(2)織造機械:用于將紗線編織成布料的設備,如噴水織機、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片梭織機等。(3)針織機械:用于將紗線編織成針織物的設備,如圓緯機、橫緯機、經(jīng)編機等。(4)印染機械:用于對織物進行印花、染色、整理等工藝處理的設備,如印花機、色漿調配設備、烘干機等。(5)非織造機械:用于將纖維材料加工成非織造布的設備,如梳理機、針刺機、水刺機等。1.2紡織機械的發(fā)展歷程紡織機械的發(fā)展歷程可追溯至遠古時期,當時人們使用簡單的手工工具進行紡織生產(chǎn)。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紡織機械經(jīng)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手工階段:在古代,人們使用手工操作的紡織工具,如梭子、織機等,進行簡單的紡織生產(chǎn)。(2)機械化階段:18世紀末,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出現(xiàn)了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等機械化紡織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3)自動化階段:20世紀初,電子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紡織機械逐漸實現(xiàn)了自動化控制,如電子控制器、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等。(4)智能化階段:21世紀初,紡織機械進一步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采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實現(xiàn)了生產(chǎn)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這一過程中,紡織機械不斷創(chuàng)新,逐步形成了現(xiàn)代紡織機械體系,為我國紡織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二章紡織原料準備2.1原料的種類與特性紡織原料是紡織品生產(chǎn)的基礎,其種類繁多,主要包括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天然纖維主要包括棉、麻、絲、毛等。棉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柔軟性,但其強度較低,不耐磨損。麻纖維具有較好的強度和耐磨性,但其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絲纖維具有良好的光澤、柔軟性和強度,但其價格昂貴。毛纖維具有較好的保暖性和彈性,但其強度和耐磨性較差?;瘜W纖維主要包括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再生纖維如粘膠纖維、醋酸纖維等,其主要特點是強度高、耐磨性好,但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合成纖維如滌綸、錦綸、腈綸等,具有優(yōu)異的強度、耐磨性和彈性,但其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各類紡織原料的特性如下:(1)棉纖維: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低,彈性較差,吸濕性和透氣性良好。(2)麻纖維:長度較長,直徑較粗,強度較高,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3)絲纖維:長度較長,直徑較細,強度較高,彈性較好,光澤度高,吸濕性和透氣性良好。(4)毛纖維:長度較短,直徑較粗,強度較低,彈性較好,保暖性良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5)粘膠纖維: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高,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6)醋酸纖維: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高,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7)滌綸: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高,彈性較好,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8)錦綸: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高,彈性較好,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9)腈綸:長度較短,直徑較細,強度較高,彈性較好,耐磨性好,吸濕性和透氣性較差。2.2原料的預處理原料的預處理是紡織生產(chǎn)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原料的功能,為后續(xù)加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原料預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開松和梳理:將原料進行開松和梳理,使其達到一定的蓬松度和均勻度,便于后續(xù)加工。(2)清潔:去除原料中的雜質,如灰塵、砂粒等,以提高產(chǎn)品的質量。(3)調濕:通過調節(jié)原料的濕度,使其達到適宜的加工狀態(tài),以保證生產(chǎn)過程的順利進行。(4)預處理劑處理:根據(jù)原料的種類和特性,選用適當?shù)念A處理劑進行處理,以提高原料的強度、耐磨性、吸濕性和透氣性等功能。(5)預熱:對原料進行預熱處理,使其達到一定的溫度,有利于后續(xù)加工。(6)熱定型:對原料進行熱定型處理,使其具有穩(wěn)定的尺寸和形狀。(7)預處理效果檢測:對預處理后的原料進行檢測,保證其滿足后續(xù)加工的要求。通過以上預處理環(huán)節(jié),原料的功能得到改善,為后續(xù)的紡織工藝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預處理過程中,應根據(jù)原料的種類和特性,合理選擇預處理方法,保證產(chǎn)品質量和生產(chǎn)效率。第三章紡紗工藝技術3.1紡紗原理紡紗是將纖維原料通過一系列機械處理,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細度和結構的長絲或短纖維紗線的過程。紡紗原理主要包括開松、梳理、并合、牽伸、加捻和卷繞等環(huán)節(jié)。開松:將纖維原料進行初步分離,使其變成單纖維狀態(tài),便于后續(xù)加工。梳理:通過梳理設備,將開松后的纖維進行進一步分離,去除雜質,提高纖維的均勻度和梳理度。并合:將多股梳理后的纖維合并成一股,為后續(xù)牽伸和加捻提供條件。牽伸:對并合后的纖維進行拉伸,使其達到所需的細度。加捻:在牽伸過程中,對纖維施加捻回,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的長絲或短纖維紗線。卷繞:將紡成的紗線卷繞成一定形狀和規(guī)格的紗團,便于存儲和運輸。3.2紡紗工藝流程紡紗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1)開松:將纖維原料進行初步開松,為后續(xù)梳理提供條件。(2)梳理:通過梳理設備,對開松后的纖維進行進一步分離和整理。(3)并合:將多股梳理后的纖維合并成一股,為牽伸和加捻提供條件。(4)牽伸:對并合后的纖維進行拉伸,使其達到所需的細度。(5)加捻:在牽伸過程中,對纖維施加捻回,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的長絲或短纖維紗線。(6)卷繞:將紡成的紗線卷繞成一定形狀和規(guī)格的紗團。(7)成品檢驗:對紡成的紗線進行質量檢驗,保證產(chǎn)品符合標準。(8)包裝:將檢驗合格的紗線進行包裝,便于銷售和運輸。3.3紡紗設備與操作紡紗設備主要包括開松機、梳理機、并條機、粗紗機、細紗機和絡筒機等。(1)開松機:用于對纖維原料進行初步開松,為梳理環(huán)節(jié)提供條件。(2)梳理機:通過梳理設備,對開松后的纖維進行進一步分離和整理。(3)并條機:將多股梳理后的纖維合并成一股,為牽伸和加捻提供條件。(4)粗紗機:對并合后的纖維進行牽伸和加捻,形成具有一定細度和捻度的粗紗。(5)細紗機:對粗紗進行進一步的牽伸和加捻,形成細紗。(6)羅拉機:用于將細紗卷繞成一定形狀和規(guī)格的紗團。(7)絡筒機:用于將紗團進行絡筒處理,便于后續(xù)加工和使用。操作要點:(1)嚴格遵循設備操作規(guī)程,保證設備正常運行。(2)定期檢查設備,及時發(fā)覺并處理故障。(3)保持設備清潔,避免因灰塵、油污等導致設備故障。(4)嚴格監(jiān)控工藝參數(shù),保證紡紗質量。(5)做好生產(chǎn)記錄,便于產(chǎn)品質量追溯。第四章織造工藝技術4.1織造原理織造是將兩組紗線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相互交織,形成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織物??椩煸碇饕ㄩ_口、引緯、打緯、送經(jīng)和卷取五個基本過程。開口是指將經(jīng)紗分成上下兩層,形成梭口;引緯是將緯紗引入梭口;打緯是將緯紗推向織口,使緯紗與經(jīng)紗交織;送經(jīng)是為維持經(jīng)紗張力提供新的經(jīng)紗;卷取是將已形成的織物從織機上取下。4.2織造工藝流程織造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原料準備:根據(jù)織物品種和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經(jīng)緯紗原料。(2)絡筒:將經(jīng)紗或緯紗繞成一定形狀的紗團,便于后續(xù)工序使用。(3)整經(jīng):將經(jīng)紗進行整理,使其排列整齊、張力均勻。(4)穿經(jīng):將經(jīng)紗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穿過綜絲和筘齒,形成經(jīng)紗層。(5)織造:將緯紗引入經(jīng)紗層,通過開口、引緯、打緯等過程,形成織物。(6)卷?。簩⒁研纬傻目椢飶目棛C上取下,進行后續(xù)整理。4.3織造設備與操作織造設備主要包括織機、輔機和附件。織機是完成織造過程的主要設備,輔機包括絡筒機、整經(jīng)機、穿經(jīng)機等,附件包括綜絲、筘齒、梭子等??椩觳僮髦饕ㄒ韵虏襟E:(1)開機前準備:檢查設備是否正常,調整設備參數(shù),保證生產(chǎn)順利進行。(2)穿經(jīng):按照工藝要求,將經(jīng)紗穿過綜絲和筘齒。(3)引緯:將緯紗引入梭口,注意控制緯紗張力。(4)打緯:將緯紗推向織口,使緯紗與經(jīng)紗交織。(5)檢查織物質量:在織造過程中,注意觀察織物表面,發(fā)覺質量問題及時處理。(6)卷?。簩⒁研纬傻目椢飶目棛C上取下,進行后續(xù)整理。(7)設備維護: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潤滑和保養(yǎng),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第五章針織工藝技術5.1針織原理針織工藝技術的基礎是針織原理。針織原理主要是通過針織機的針頭對紗線進行循環(huán)編織,形成針織物。針織物由線圈串套而成,具有較好的彈性、透氣性和柔軟性。針織原理主要包括成圈、脫圈、連圈三個基本過程。5.1.1成圈過程成圈過程是指將紗線穿過針眼,使針頭上的紗線形成線圈的過程。成圈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送紗:將紗線送至針頭。(2)彎紗:使紗線彎曲成圈狀。(3)套圈:將紗線套在針頭上。(4)牽拉:將紗線拉緊,使線圈緊密。5.1.2脫圈過程脫圈過程是指將成圈的紗線從針頭上脫下的過程。脫圈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抬起:將針頭抬起,使線圈脫離針頭。(2)脫圈:將紗線從針頭上脫下。5.1.3連圈過程連圈過程是指將脫下的線圈與下一個線圈連接的過程。連圈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墊紗:將脫下的線圈墊在下一個針頭上。(2)套圈:將墊紗的紗線套在針頭上。(3)牽拉:將紗線拉緊,使線圈緊密。5.2針織工藝流程針織工藝流程是指從原料準備到成品生產(chǎn)的一系列過程。針織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原料準備:包括紗線、輔料等。(2)編織準備:包括針筒、針頭、導紗器等。(3)編織過程:包括成圈、脫圈、連圈等。(4)后整理:包括修剪、燙平、整形等。(5)檢驗:對成品進行質量檢驗。5.3針織設備與操作針織設備主要包括針織機、輔助設備等。針織機的種類繁多,按照針織物的組織結構可分為緯編機、經(jīng)編機等。以下以緯編機為例,介紹針織設備與操作。5.3.1針織機緯編機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1)針筒:用于容納針頭,實現(xiàn)成圈、脫圈、連圈等過程。(2)針頭:用于編織紗線。(3)導紗器:引導紗線進入針頭。(4)送紗裝置:將紗線送至針頭。(5)牽拉裝置:將紗線拉緊,使線圈緊密。5.3.2操作步驟針織操作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開機準備:檢查針織機各部件是否正常,調整針筒、針頭等。(2)穿紗:將紗線穿過針眼,套在針頭上。(3)編織:啟動針織機,進行成圈、脫圈、連圈等過程。(4)換紗:根據(jù)需要更換不同顏色的紗線。(5)停機:完成編織任務后,關閉針織機。(6)后整理:對成品進行修剪、燙平、整形等處理。(7)檢驗:對成品進行質量檢驗。第六章紡織品整理6.1整理工藝概述紡織品整理是指通過對紡織品進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處理,改善其外觀、提高其品質和增加其功能的過程。整理工藝主要包括預處理、漂白、染色、印花、定型、后整理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于紡織品,以滿足不同用途和市場需求。6.2整理方法與設備6.2.1預處理預處理是紡織品整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洗滌:去除紡織品上的雜質、油污、漿料等,提高其清潔度。(2)退漿:去除紡織品上的漿料,以便后續(xù)工藝的順利進行。(3)預定型:通過熱定型設備對紡織品進行預收縮處理,減少其在后續(xù)工藝中的收縮率。6.2.2漂白漂白是利用氧化劑或還原劑去除紡織品上的色素,使其達到一定白度的過程。常見漂白方法有:(1)氧化漂白:采用次氯酸鈉、過氧化氫等氧化劑進行漂白。(2)還原漂白:采用保險粉、亞硫酸鈉等還原劑進行漂白。6.2.3染色染色是將紡織品與染料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使染料固著在紡織品上的過程。染色方法主要有:(1)浸染:將紡織品浸泡在染液中,使染料滲透到纖維內部。(2)軋染:將紡織品通過染液浸漬后,進行軋壓,使染料固著在纖維表面。(3)噴染:利用噴槍將染液噴灑在紡織品上,進行染色。6.2.4印花印花是將圖案或花紋印制在紡織品上的過程。印花方法有:(1)篩網(wǎng)印花:通過篩網(wǎng)將印花漿料印刷在紡織品上。(2)滾筒印花:利用滾筒將印花漿料印刷在紡織品上。(3)轉移印花:將圖案印刷在紙上,再通過熱壓將圖案轉移到紡織品上。6.2.5定型定型是通過熱、壓力等手段,使紡織品達到一定形狀和尺寸的過程。定型設備主要有:(1)熱定型機:利用高溫將紡織品進行定型。(2)烘燥機:利用烘燥設備將紡織品進行烘干定型。(3)壓力機:利用壓力將紡織品進行定型。6.2.6后整理后整理是對紡織品進行一系列功能性處理的過程,包括:(1)柔軟處理:提高紡織品的柔軟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手感和舒適度。(2)防水處理:使紡織品具有防水功能。(3)抗皺處理:提高紡織品的抗皺功能。(4)防污處理:提高紡織品的防污功能。(5)抗菌處理:使紡織品具有抗菌功能。第七章紡織機械維護與保養(yǎng)7.1維護保養(yǎng)的意義紡織機械是紡織生產(chǎn)中的關鍵設備,其運行狀態(tài)直接影響產(chǎn)品質量、生產(chǎn)效率和設備壽命。維護保養(yǎng)是保證紡織機械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可靠性和降低故障率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紡織機械進行定期維護保養(yǎng),可以及時發(fā)覺和排除潛在隱患,降低停機時間,提高生產(chǎn)效益。7.2維護保養(yǎng)的方法與周期7.2.1維護保養(yǎng)方法(1)清潔:定期對紡織機械進行清潔,清除設備上的灰塵、油污等雜質,保證設備正常運行。(2)潤滑:對設備運動部位進行潤滑,降低摩擦系數(shù),減少磨損,延長設備壽命。(3)檢查:定期檢查設備各部件的磨損情況,發(fā)覺異常及時處理。(4)調整:根據(jù)設備運行狀況,調整各部件的相對位置和間隙,保證設備運行平穩(wěn)。(5)更換:對磨損嚴重的部件進行更換,保證設備正常運行。7.2.2維護保養(yǎng)周期維護保養(yǎng)周期應根據(jù)設備類型、工作環(huán)境和使用頻率等因素制定。以下為常見紡織機械的維護保養(yǎng)周期:(1)清潔:每班次進行一次。(2)潤滑:每500小時進行一次。(3)檢查:每1000小時進行一次。(4)調整:每2000小時進行一次。(5)更換:根據(jù)設備磨損情況,適時進行。7.3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7.3.1故障分析紡織機械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常見故障:(1)設備運行不穩(wěn)定:可能是由于設備基礎松動、軸承磨損、齒輪損壞等原因引起。(2)噪聲增大:可能是由于軸承磨損、齒輪間隙過大等原因導致。(3)溫度升高:可能是由于潤滑不良、軸承損壞等原因引起。(4)設備故障頻繁:可能是由于設備維護保養(yǎng)不到位、操作人員操作不當?shù)仍驅е隆?.3.2故障處理(1)設備運行不穩(wěn)定:檢查設備基礎,保證牢固;檢查軸承、齒輪等部件,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2)噪聲增大:檢查軸承、齒輪等部件,調整間隙,保證正常運行。(3)溫度升高:檢查潤滑系統(tǒng),保證潤滑良好;檢查軸承、齒輪等部件,及時更換損壞的部件。(4)設備故障頻繁:加強設備維護保養(yǎng),提高設備可靠性;培訓操作人員,提高操作技能。第八章紡織工藝技術參數(shù)8.1紡紗工藝參數(shù)8.1.1紗線線密度紗線線密度是指單位長度的紗線重量,通常用特克斯(Tex)或旦尼爾(Denier)表示。在紡紗過程中,線密度是重要的工藝參數(shù),它決定了紗線的粗細程度。8.1.2紗線捻度紗線捻度是指單位長度紗線上的捻回數(shù),通常用捻/米(t/m)或捻/英寸(t/in)表示。捻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紗線的強度、柔軟性和彈性。8.1.3紗線捻向紗線捻向是指紗線在加捻過程中,纖維的螺旋方向。捻向分為Z向和S向,分別表示右捻和左捻。捻向的選擇會影響紗線的功能和外觀。8.1.4紗線斷裂強度紗線斷裂強度是指紗線在拉伸過程中達到斷裂時的最大負荷,通常用牛頓(N)或厘牛頓(cN)表示。斷裂強度是評價紗線質量的重要指標。8.1.5紗線斷裂伸長率紗線斷裂伸長率是指紗線在拉伸過程中,達到斷裂時相對于原始長度的增長百分比。斷裂伸長率反映了紗線的柔韌性和彈性。8.2織造工藝參數(shù)8.2.1經(jīng)緯密度經(jīng)緯密度是指單位長度織物中經(jīng)紗和緯紗的根數(shù)。經(jīng)緯密度的大小決定了織物的厚度、豐滿度和穩(wěn)定性。8.2.2經(jīng)緯紗線密度經(jīng)緯紗線密度是指織物中經(jīng)紗和緯紗的線密度。經(jīng)緯紗線密度的大小影響織物的重量、厚度和強度。8.2.3經(jīng)緯紗線捻度經(jīng)緯紗線捻度是指織物中經(jīng)紗和緯紗的捻度。經(jīng)緯紗線捻度的大小影響織物的外觀、手感和強度。8.2.4織物組織結構織物組織結構是指織物中經(jīng)紗和緯紗的交織方式。常見的織物組織結構有平紋、斜紋和緞紋等??椢锝M織結構決定了織物的外觀和功能。8.3針織工藝參數(shù)8.3.1針距針距是指針織機上相鄰兩針之間的距離,通常用毫米(mm)表示。針距的大小影響針織物的密度、厚度和彈性。8.3.2紗線線密度針織用紗線線密度與紡紗工藝參數(shù)中的紗線線密度相同。線密度的大小影響針織物的重量、厚度和強度。8.3.3紗線捻度針織用紗線捻度與紡紗工藝參數(shù)中的紗線捻度相同。捻度的大小影響針織物的外觀、手感和強度。8.3.4針織組織結構針織組織結構是指針織物中紗線的交織方式。常見的針織組織結構有平針、羅紋針和彈力針等。針織組織結構決定了針織物的外觀和功能。第九章紡織品質量控制9.1質量控制標準紡織品質量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標準。這些標準是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規(guī)范以及企業(yè)自身需求制定的,旨在保證紡織品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質量穩(wěn)定和優(yōu)良。質量控制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原材料標準:對原材料的質量、成分、功能等方面進行規(guī)定,保證原材料符合生產(chǎn)要求。(2)生產(chǎn)工藝標準:對生產(chǎn)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定,包括設備參數(shù)、工藝流程、操作方法等,以保證生產(chǎn)過程的穩(wěn)定和產(chǎn)品質量的優(yōu)良。(3)產(chǎn)品質量標準:對成品的質量、功能、外觀等方面進行規(guī)定,以滿足客戶需求和市場要求。(4)檢驗方法標準:對檢驗方法、檢驗設備、檢驗流程等方面進行規(guī)定,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9.2質量控制方法與手段紡織品質量控制的方法與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原材料檢驗: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檢驗,包括外觀、成分、功能等方面,保證原材料符合生產(chǎn)要求。(2)生產(chǎn)過程控制:對生產(chǎn)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