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2025年春季學期九年級第一次月考質量檢測(歷史)試卷(閉卷,滿分60分)第I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佳選項符合題意,請將答題卡上每一小題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符號涂黑。1.由南美各國足球俱樂部冠亞軍參加的足球聯賽冠名為“解放者杯”,這是為了紀念19世紀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南美的"解放者"()A.林肯 B.玻利瓦爾 C.卡斯特羅 D.章西女王2.改革法令的頒布,使得2000多萬農奴成為自由人,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勞動力。這一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 B.美國南北戰爭C.日本明治維新 D.俄國1861年改革3.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圖年代尺反映了()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 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 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4.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A.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危機 B.結束了閉關鎖國的狀態C.加強了資產階級統治 D.學習了他國的先進經驗5.截至1927年,福特汽車公司T型汽車的產量達到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昔日富豪的奢侈品,進入了普通大眾家庭。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采用流水線生產 B.蒸汽機廣泛使用C.工廠制度建立 D.信息時代的到來6.由下表可知,19世紀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大眾教育的目的是()國家時間教育發展德國19世紀初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法國1802年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英國1870年以后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A.適應工業化的發展 B.健全社會保障體系C.促進了人口增長 D.加快了城市化進程7.某學校開展“賞近代科學文化作品·品時代大師風采”主題活動。以下成就與人物對應正確是()A.《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梵高 B.《物種起源》-牛頓C.《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 D.《向日葵》-巴爾扎克8.歷史復習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等詞匯。由此推斷,這節課復習的主題是()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歷史解釋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關于史實的判斷或評價。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世紀后半期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B.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C.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D.1934年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推動了一系列改革10.1914年7月,奧匈帝國意識到,這是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奇妙借口,要利用它進攻俄國的附庸塞爾維亞。這一“奇妙借口”指的是()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 C.俄國十月革命 D.九一八事變11.以俄國(蘇聯)社會發展為基本線索,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1861年農奴制改革②彼得一世改革③十月革命④實現國家工業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12.某學者評價蘇聯某一政策,認為它導致了蘇聯國民經濟內部產業發展嚴重失衡,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政策是指()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羅斯福新政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6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13.下列文字是世界歷史上某國的改革的主要措施,請在“_____”處應填上恰當的文字。政治上:_____,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提出“_____”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生活上:提倡“_____”,向西方學習,改造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14.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歷史進入了_________。15.英國人_____(填人名)受“小獵犬號”船長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船進行了環球航行,旅行結束后他卻得出了與《圣經》中“上帝創造萬物”相反的結論。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16小題10分,17小題10分,共20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工廠制的日益普及、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1851年,英國5萬~10萬人的城市由1個增加到13個。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經有7個,特別是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迅速,如曼徹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到1870年,英國城市人口的比例已達到70%。材料二:1854年,英國又爆發了第三次霍亂,倫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亂第四次爆發。如果說霍亂爆發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種煙氣、熱氣和毒氣也直接帶來了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國,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經成為常見病和導致死亡的最大原因。——摘自李宏圖《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環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摘自習近平《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設科技強國》(1)根據材料一概括概括英國社會發生的變化。(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問題,并指出其根源。(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什么戰略?綜合上述三則材料,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一種全球性商品的興起——棉花①早期棉花的種植和織造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②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登陸,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強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規模單一種植成為可能。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歐洲人直接接觸到了印度棉紡織產品,不再依賴中間商。③15世紀末,以歐洲為中心的棉花全球貿易逐漸形成。④16世紀末,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17世紀末,英國打敗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⑤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棉紡織工業豐厚的利潤大大刺激了資本家的熱情。——整理自《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材料二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英國1780-1830年棉紡織業技變革時間每紡織100磅棉花的工作時間(小時)1780年1001795年151830年7——整理自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叢書《光陰似箭》材料三國家或地區現象英國1833-1850年英國棉紡織工廠雇傭婦女和兒童現象極為普遍,大批婦女與兒童被放于工業資本的剝削之下,在工廠里,惡劣的條件、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傷殘或死亡等工傷事故常常發生。印度1813-1844年印度輸往英國的原棉由4100噸上升到40000噸,增加近10倍;1813-1835年英國布進入印度的數量由9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英國通過不平等交換無窮無盡地榨取印度財富。非洲19世紀40年代,英國在非洲的奴隸貿易達到最高峰,年均輸入美洲的奴隸高達13.5萬,整個19世紀從非洲被運走的奴隸約400萬。美國1800-1850年美國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產值增加近20倍,向英國提供的廉價原棉每年增加12%,英國對棉花的需求進一步刺激美國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美國南北方不同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整理自《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殖民主義史:非洲卷》等(1)將材料一的史實與以下觀點相對應。(填寫序號即可)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棉紡織業生產效率的發展趨勢,并說出造成這一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到19世紀中期以棉花為主的全球貿易對英國,印度非洲和美國的歷史影響。四.綜合問答題:18題,共11分。18.“第一次世界大戰”知識結構圖——摘編自錢乘旦主編《新世界史綱要》(1)根據知識結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請在正確的括號內填“正確”錯誤的括號內填“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已經是世界的中心。()“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出現,暫時緩和了列強之間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爭霸的結果。()(2)根據知識結構圖中一戰的大致經過,繪制第一次世界大戰進程時間軸。(3)綜上所述,請敘述兩次工業革命與一戰的內在聯系。
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2025年春季學期九年級第一次月考質量檢測(歷史)試卷(閉卷,滿分60分)第I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佳選項符合題意,請將答題卡上每一小題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符號涂黑。1.由南美各國足球俱樂部冠亞軍參加的足球聯賽冠名為“解放者杯”,這是為了紀念19世紀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南美的"解放者"()A.林肯 B.玻利瓦爾 C.卡斯特羅 D.章西女王【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這是為了紀念19世紀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南美的‘解放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南美洲的北部地區,玻利瓦爾解放黑奴,承諾戰爭勝利后給參與起義的士兵以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人種參與起義,起義很快取得成果,在1819年大敗西班牙軍隊,先后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其后深入拉美南部繼續領導革命,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B項正確;林肯是美國解放黑奴的領導者,與材料所述無關,排除A項;卡斯特羅是古巴革命領導者,與材料所述無關,排除C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解放戰爭的領導者,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改革法令的頒布,使得2000多萬農奴成為自由人,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勞動力。這一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 B.美國南北戰爭C日本明治維新 D.俄國1861年改革【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改革法令的頒布,使得2000多萬農奴成為自由人,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勞動力”可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使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D項正確;彼得一世改革促進了俄國的近代化,但是并沒有廢除農奴制,排除A項;美國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美國統一,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日本明治維新采取了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措施,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3.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圖年代尺反映了()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 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 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信息“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1861年至1865年期間,林肯領導的北方政府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的統一,綜合材料的年代尺,反映的是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排除B項;獨立戰爭發生于1775年至1783年,排除A項;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與材料反映南北戰爭的過程無關,排除C項;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與材料反映南北戰爭的過程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4.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A.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危機 B.結束了閉關鎖國的狀態C.加強了資產階級統治 D.學習了他國的先進經驗【答案】D【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是比較日本歷史上兩次改革的內容。5.截至1927年,福特汽車公司T型汽車產量達到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昔日富豪的奢侈品,進入了普通大眾家庭。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采用流水線生產 B.蒸汽機廣泛使用C.工廠制度的建立 D.信息時代的到來【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截至1927年,福特汽車公司T型汽車的產量達到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昔日富豪的奢侈品,進入了普通大眾家庭。”結合所學可知,T型車以其低廉的價格使汽車作為一種實用工具走入了尋常百姓之家,該車的巨大成功來自于亨利·福特的數項革新,主要革新是以流水裝配線大規模作業代替傳統個體手工制作,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A項正確;蒸汽機廣泛使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工廠制度建立,福特公司主要是通過流水線生產提高效率,排除C項;信息技術時代到來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由下表可知,19世紀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大眾教育的目的是()國家時間教育發展德國19世紀初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法國1802年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英國1870年以后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A.適應工業化的發展 B.健全社會保障體系C.促進了人口的增長 D.加快了城市化進程【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A項正確;發展教育是為了提高人口素質,不屬于社會保障內容,排除B項;工業化促進了人口的增長,發展教育促進人口素質提高,排除C項;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進程,發展教育是為了滿足工業化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排除D項。故選A項。7.某學校開展“賞近代科學文化作品·品時代大師風采”主題活動。以下成就與人物對應正確的是()A.《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梵高 B.《物種起源》-牛頓C.《戰爭與和平》-列夫·托爾斯泰 D.《向日葵》-巴爾扎克【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的小說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描繪出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場景,C項正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1687年牛頓出版的科學巨著,排除A項;《物種起源》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著作,排除B項;《向日葵》是荷蘭畫家梵高的著作,排除D項。故選C項。8.歷史復習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等詞匯。由此推斷,這節課復習的主題是()A.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 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結束后,戰勝的帝國主義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九國公約》,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C項正確;資本主義初步確立是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排除A項;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是指美國南北戰爭、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排除B項;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主要表現是歐洲的聯合、日本的崛起、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等,排除D項。故選C項。9.歷史解釋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關于史實的判斷或評價。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世紀后半期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B.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C.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D.1934年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推動了一系列改革【答案】B【解析】【詳解】據題干“歷史解釋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關于史實的判斷或評價”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不僅提到十月革命,還通過“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評價了其歷史地位,屬于對事件影響的判斷,符合歷史解釋的定義,B項正確;“瓜分世界的狂潮”雖帶有描述性詞匯,但仍是事實性陳述,未明確評價其歷史意義,排除A項;1919年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這是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的時間和相關方面的陳述,沒有涉及任何評價和判斷,純粹是事實性的描述,因此不屬于歷史解釋,排除C項;1934年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推動了一系列改革,這里陳述了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沒有對其進行任何評價或判斷,只是事實的陳述,因此也不屬于歷史解釋,排除D項。故選B項。10.1914年7月,奧匈帝國意識到,這是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奇妙借口,要利用它進攻俄國的附庸塞爾維亞。這一“奇妙借口”指的是()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 C.俄國十月革命 D.九一八事變【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914年7月,奧匈帝國意識到,這是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奇妙借口,要利用它進攻俄國的附庸塞爾維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奧匈帝國皇儲被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即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A項正確;凡爾登戰役發生于1916年,是一戰中的殘酷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排除B項;俄國十月革命發生于1917年,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排除C項;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排除D項。故選A項。11.以俄國(蘇聯)社會發展為基本線索,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1861年農奴制改革②彼得一世改革③十月革命④實現國家工業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61年俄國進行了農奴制改革,18世紀初彼得一世進行了改革,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1937年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之際,蘇聯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因此材料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②①③④,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12.某學者評價蘇聯某一政策,認為它導致了蘇聯國民經濟內部產業發展嚴重失衡,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政策是指()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羅斯福新政【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蘇聯某一政策”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模式是蘇聯在1936年確立的經濟政治體制,它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內部產業發展嚴重失衡,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蘇俄在1918—1920年國內戰爭時期采取的經濟政策,與題干中“蘇聯”不符,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1921年3月開始實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策,有利于戰后蘇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與題干中“導致了蘇聯國民經濟內部產業發展嚴重失衡”不符,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是美國為擺脫經濟危機而采取的措施,與題干中“蘇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6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分。13.下列文字是世界歷史上某國的改革的主要措施,請在“_____”處應填上恰當的文字。政治上:_____,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提出“_____”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生活上:提倡“_____”,向西方學習,改造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答案】①.廢藩置縣②.殖產興業③.文明開化【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日本的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建立近代教育體系。這場改革使得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迅速實現富國強兵,開始對外進行擴張。因此①為廢藩置縣廢藩置縣;②為殖產興業;③為文明開化。14.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歷史進入了_________。【答案】電氣時代【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故本空填電氣時代。15.英國人_____(填人名)受“小獵犬號”船長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船進行了環球航行,旅行結束后他卻得出了與《圣經》中“上帝創造萬物”相反的結論。【答案】達爾文【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達爾文22歲時,受“小獵犬號”船長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船進行了近5年的環球航行。船長本來希望達爾文能夠找到科學證據來驗證《圣經》的記載,沒想到旅行結束后,達爾文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16小題10分,17小題10分,共20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工廠制的日益普及、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1851年,英國5萬~10萬人的城市由1個增加到13個。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經有7個,特別是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迅速,如曼徹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到1870年,英國城市人口的比例已達到70%。材料二:1854年,英國又爆發了第三次霍亂,倫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亂第四次爆發。如果說霍亂爆發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種煙氣、熱氣和毒氣也直接帶來了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國,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經成為常見病和導致死亡的最大原因。——摘自李宏圖《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環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摘自習近平《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設科技強國》(1)根據材料一概括概括英國社會發生的變化。(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問題,并指出其根源。(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什么戰略?綜合上述三則材料,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答案】(1)變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新興工業城市發展迅速。(2)問題:環境污染;疾病流行。根源:工業革命。(3)戰略:科技強國或科教興國戰略。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科技創新,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我國應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解析】【小問1詳解】變化:根據材料一“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1851年,英國5萬~10萬人的城市由1個增加到13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進程;根據材料一“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經有7個,特別是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迅速,如曼徹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可知,新興工業城市發展迅速。【小問2詳解】問題:根據材料二“如果說霍亂爆發是水污染的原因”可得出環境污染;根據材料二“各種煙氣、熱氣和毒氣也直接帶來了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可得出疾病流行。根源:根據材料二“1854年,英國又爆發了第三次霍亂”可得出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小問3詳解】戰略:根據材料三“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可得出是科技強國或科教興國戰略。啟示:開放性設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科技創新,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我國應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一種全球性商品的興起——棉花①早期棉花的種植和織造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②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登陸,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強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規模單一種植成為可能。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歐洲人直接接觸到了印度棉紡織產品,不再依賴中間商。③15世紀末,以歐洲為中心的棉花全球貿易逐漸形成。④16世紀末,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17世紀末,英國打敗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⑤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棉紡織工業豐厚的利潤大大刺激了資本家的熱情。——整理自《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材料二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英國1780-1830年棉紡織業技變革時間每紡織100磅棉花的工作時間(小時)1780年1001795年151830年7——整理自演化與創新經濟學叢書《光陰似箭》材料三國家或地區現象英國1833-1850年英國棉紡織工廠雇傭婦女和兒童現象極為普遍,大批婦女與兒童被放于工業資本的剝削之下,在工廠里,惡劣的條件、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傷殘或死亡等工傷事故常常發生。印度1813-1844年印度輸往英國的原棉由4100噸上升到40000噸,增加近10倍;1813-1835年英國布進入印度的數量由9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英國通過不平等交換無窮無盡地榨取印度財富。非洲19世紀40年代,英國在非洲的奴隸貿易達到最高峰,年均輸入美洲的奴隸高達13.5萬,整個19世紀從非洲被運走的奴隸約400萬。美國1800-1850年美國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產值增加近20倍,向英國提供的廉價原棉每年增加12%,英國對棉花的需求進一步刺激美國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美國南北方不同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整理自《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殖民主義史:非洲卷》等(1)將材料一的史實與以下觀點相對應。(填寫序號即可)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棉紡織業生產效率的發展趨勢,并說出造成這一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到19世紀中期以棉花為主的全球貿易對英國,印度非洲和美國的歷史影響。【答案】(1)②③④(2)發展趨勢:棉紡織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棉紡織業新技術不斷涌現,生產工具不斷改進。(3)歷史影響:①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及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英國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日益加重,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發生深刻變化。②印度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及商品傾銷地。英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③長期的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造成了非洲的貧窮和落后。④美國南部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及商品傾銷地。美國南北矛盾加劇,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⑤綜上所述,以棉花為主的全球貿易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這一發展過程卻是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和瘋狂的殖民擴張,給印度、非洲等地區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野蠻性、殘酷性和擴張性。【解析】【小問1詳解】條件: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成為世界棉紡織品貿易中心的條件是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登陸,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強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規模單一種植成為可能。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歐洲人直接接觸到了印度棉紡織產品,不再依賴中間商。15世紀末,以歐洲為中心的棉花全球貿易逐漸形成。16世紀末,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17世紀末,英國打敗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故填:②③④。【小問2詳解】趨勢:根據材料二“每紡織100磅棉花的工作時間(小時)從1780年的100個小時,到1830年7個小時”可知,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英國棉紡織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經過改進后,能同時紡出80根紗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因此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棉紡織業新技術不斷涌現,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小問3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以棉花為主的全球貿易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但是給印度、非洲等地區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野蠻性、殘酷性和擴張性。對英國影響:根據材料三“1833-1850年英國棉紡織工廠雇傭婦女和兒童現象極為普遍,大批婦女與兒童被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3 節約總動員 2《節約水電》教學設計 未來版
- 上海長寧貨車租賃合同樣本
- 公司書訂購合同樣本
- 事故車車輛維修合同標準文本
- 借款資金支付合同樣本
- 企業與股東合同樣本
- 代理投標服務合同樣本
- 中煙公司合同樣本
- 借名購車合同樣本
- 伐木工地合同標準文本
- 歸檔病歷交接登記表
- 管理案例分析綜合練習及答案
- 水利定額人工費調整文件
- 麥肯錫——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
-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雷雨》PPT課件
- (醫療藥品)藥店拆零藥品記錄表
- 現澆箱梁盤扣式現澆支架施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 《監督法》講座稿
- 熱質交換課第05講(習題課1)
- 群文閱讀感受動物的形象教學設計
- 2020最新世界各國安規插頭尺寸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