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6哈姆萊特(節選)_第1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6哈姆萊特(節選)_第2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6哈姆萊特(節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作者介紹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劇作家、詩人,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0多部戲劇、2首長篇敘事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其作品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等各方面的情況。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和文學發展史上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的1601年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在他人生的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喜劇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第十二夜》,歷史劇有《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二、字詞清單字音識記婉轉(wǎn)紊亂(wěn)迷惘(wǎng)虔敬(qián)暴虐(nüè)鞭撻(tà)懺悔(chàn)誹謗(bàng)吮吸(shǔn)形近字(1)eq\b\lc\{\rc\(\a\vs4\al\co1(惘wǎng迷惘,惆chóu惆悵))(2)eq\b\lc\{\rc\(\a\vs4\al\co1(孽niè罪孽,蘗niè分蘗))詞語辨析吝惜·吝嗇吝惜:動詞,過分愛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東西或力量)。吝嗇:形容詞,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或當給的舍不得給。eq\a\vs4\al(相同點)都有“過分愛惜”的意思;都表示心理活動。eq\a\vs4\al(不同點)“吝惜”是中性詞,通常帶賓語;“吝嗇”是貶義詞,常用于財物。eq\a\vs4\al(即境活用)(1)導演毫不吝惜對他的贊賞,認為他很好地完成了表演,“有了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2)這家餐廳老板總是用最誠懇的態度對待客人,在材料方面更是從不吝嗇。成語積累1.神魂顛倒: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人、物或事入迷著魔。2.涂脂抹粉:涂胭脂,抹香粉,修飾容貌。3.甜言蜜語:像蜜糖一樣甜的話。比喻為了討人喜歡或哄騙人而說的好聽的話。4.聽其自然:任憑人或事物自然發展變化,不去干涉。eq\a\vs4\al(即境活用)1.著名思想家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的命運》中這樣寫道:“俄羅斯可能使人神魂顛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她最能激起對其熱烈的愛,也最能激起對其強烈的恨。”2.我們重點整改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問題,切實強化扶貧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堅決防止在脫貧工作中搞裝點門面、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3.他試圖用甜言蜜語去哄騙她。4.葉教授一再強調,孩子矮小就是一種醫學病癥,要增高必須找掌握有關技術的專業醫生或專家進行正確診斷和治療,否則不如聽其自然。三、背景解讀《哈姆萊特》寫于1601年。當時,正是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末年,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都尖銳起來。農村的圈地運動在加速進行,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流浪,城市平民的生活也不斷惡化。同時,資產階級、新貴族深感專制王朝已成為他們經濟發展的障礙,特別是女王把許多重要商品的專賣特權無限制地賞給親信貴族,更加嚴重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資產階級、新貴族同王室之間的暫時聯盟開始瓦解。詹姆士一世繼位后,極力維護封建特權,執行更加反動的對外政策,恢復封建貴族和天主教會的特權,宣揚“君權神授”,一時宮廷揮霍浪費、官吏貪污之風盛行。資產階級、新貴族同王室之間的斗爭開始公開化,政治的腐敗和繁重的剝削引起城鄉廣大人民的不滿。隨著對現實認識的加深,莎士比亞深感現實的發展和人文主義理想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而悲劇《哈姆萊特》所反映的主題也正是人文主義理想與丑惡現實的矛盾和理想的幻滅,全劇呈現出現實的、悲憤的和沉郁的風格基調。四、文學知識悲劇悲劇就是指主體遭遇到苦難、毀滅時所表現出來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發以及自我保護能力的最大限度發揮,也就是所顯示出的超常的抗爭意識和堅毅的行動意志。悲劇是戲劇的主要體裁之一。它源于古希臘,由酒神節祭禱儀式中的酒神頌歌演變而來。在悲劇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盡磨難,甚至失敗喪命,但他們合理的意愿、動機、理想、激情預示著勝利、成功的到來。古希臘悲劇是整個西方戲劇的起源。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著名的古希臘悲劇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莎士比亞為代表的戲劇家們把悲劇藝術推向高峰。我國古典戲曲中也曾涌現出很多杰出的悲劇作品,如元雜劇《竇娥冤》,清代傳奇《桃花扇》,傳統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都是屢演不衰的優秀悲劇作品五、文本特色賞析高超的語言造詣。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極為豐富。《哈姆萊特》一劇中,除對話外,獨白和旁白的運用極大地增強了戲劇舞臺空間對人物心理和人物關系的表現力。同時根據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劇中大量使用了典故、名言警句、雙關語以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人物的身份及他們的處境、學識與教養的不同,使人物性格表現得更加鮮明、生動。人物性格豐富多面,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反面角色國王克勞狄斯雖然陰險狡詐、殘暴狠毒,但精明干練又禮賢下士,對老臣波洛涅斯更多地表現出朋友間的信任和依賴。對王后,他有柔情的一面:他沒有直接殺死哈姆萊特,主要是考慮到王后的心情。正面角色哈姆萊特身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