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時空定位材料1: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一個大國的皇儲的地位固然顯要,但怎么會由于一個人的死亡就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場世界性的大戰呢?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0頁一場血案的思考?設問:你認為一戰爆發的原因有哪些?這次戰爭為何演變為世界大戰?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工廠制度(中小企業為主)(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大企業(壟斷組織)(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1.時代背景: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材料1:帝國主義是發展到壟斷組織和金融資本的統治已經確立、資本輸出具有突出意義、國際托拉斯開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把世界全部領土瓜分完畢這一階段的資本主義。——列寧殖民地位次:英1德4法2美5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前)
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圖(1914)材料2:由19世紀的兩次工業化而催生的新一輪殖民主義沖突名為“新帝國主義”,尤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德國、美國、日本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興起,逐漸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加入了對亞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掠奪活動。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英法美德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的比重1913-1914年占有殖民地面積(萬平方米)2.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它們的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各國之間矛盾尖銳。殖民地瓜分完畢獲得更大的市場與殖民地從殖民地大國手中奪取殖民地爭奪與沖突
材料:我們無意將任何人推入陰影,但是我們也要在陽光下取得一席之地。……我們不能容忍任何外國向我們說道:“怎么辦?世界已分割完!”
——德國外交部長標洛項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3241870-1913年工業增速(倍數)1.34.61.9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425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3.軍事對峙:兩大軍事聯盟擴軍備戰,制定戰爭計劃,制造政治危機和局部軍事沖突,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目的表現影響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20世紀初,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它們競相擴軍備戰,制定戰爭計劃,制造政治危機和局部軍事沖突,國際局勢日益緊張。1880-1914年部分歐洲列強常備軍人數(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俄國1914年1880年36萬52萬51萬91萬42萬89萬22萬35萬26萬36萬79萬135萬同盟國和協約國常備軍人數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后付出的代價:①法國把阿爾薩斯與洛林割讓予德國;②規定法國付出五十億法郎作為賠償德國在戰爭所失;法國失去了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國內各階級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則唯恐法國東山再起,極力擴充軍備。“去巴黎吃早飯!一刺刀挑死一個法國人”這就是在運送德軍去首都的火車上亂涂的字。這是1914年8月,天氣睛好,部隊的士氣也很好。政府說過,戰爭會迅速結束。材料:世界大戰的發生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即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西歐各國狹隘地把本民族的富強凌駕于他國之上,認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就意味著自己的衰落,因此竭力削弱他國。——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4.意識形態: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使兩大軍事集團相互仇視,推動了戰爭的爆發極端民族主義者支持國家對外擴張,鼓吹國民對國家絕對效忠、愛國;宣傳“民族優越論”,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稱對外擴張是民族利益所在,稱本民族利益受到對手損害,煽動民眾的仇恨情緒,鼓噪用武力“自衛”,動員民眾支持戰爭。材料:兩次巴爾干戰爭不僅在巴爾干地區制造出新的矛盾,也為資本主義列強的干涉提供了機會。俄國、奧匈帝國投入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1908年,奧匈帝國吞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招致了巴爾干國家的強烈反對和俄國的不滿,引發了新的危機。……列強的爭奪、民族矛盾的不斷激化,使巴爾干地區成為歐洲的“火藥桶”。——人教版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6-7頁一戰前的巴爾干半島地理位置重要民族關系復雜局勢加速惡化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奧匈帝國俄國支持德國支持帝國主義國家在巴爾干的爭奪與巴爾干民族解放斗爭相交織思考:巴爾干半島為什么會成為“歐洲的火藥桶”思考:是什么事件點燃了“火
藥桶?5.主要原因: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6.直接原因(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引發兩大軍事集團成員國相繼宣戰。材料:刺客是波斯尼亞的一個塞爾維亞族青年學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他行刺決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后是塞爾維亞秘密組織“不統一毋寧死”,即眾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于1911年成立于貝爾格萊德,其公開宣稱的目的是實現“民族理想:團結所有的塞爾維亞人”。塞爾維亞政府并不支持這一組織。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普林西被捕刺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一戰背景總結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失衡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矛盾尖銳復雜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瘋狂擴軍備戰巴爾干半島大國博弈成為火藥桶薩拉熱窩恐怖事件點燃了導火線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伏爾泰一、帝國主義與世界大戰的醞釀(背景)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一戰中的華工1917年,中國用“以工代戰”的形式,站在協約國一方參加戰爭。中國參戰的意圖在于戰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東主權。十幾萬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從事各種艱苦工作,……約有10000名華工在這次戰爭中獻出了生命。德國潛艇襲擊前往協約國港口的一切船只,中立國美國的船只也不能幸免。美國商船遭到重大損失,推動了美國采取反德的立場。為保證借給協約國的巨額貸款能夠歸還,美國希望協約國取得勝利。1917年4月,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國宣戰。美國的參戰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戰爭階段時間戰線主要事件第一階段1914年西線馬恩河戰役(德國“速決戰”破產)其他對德宣戰的日本占領中國山東;1915年提出“二十一條”第二階段1915年東線南線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德奧取得勝利,但未能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1916年西線凡爾登戰役(轉折點、“凡爾登絞肉機”、飛機、毒氣)索姆河戰役(“索姆河地獄”、首現機槍和坦克)日德蘭海戰(德國未能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和中國(北洋政府)“以工代兵”參戰1918年俄國(十月革命后)退出戰爭;1918同盟國投降。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爭奪世界霸權(根本)希望在戰后收回山東主權鞏固政權;鼓舞歐洲反戰運動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帶來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什么?一戰物質財產損失相當于拿破侖戰爭以來100年間全世界所有戰爭開支總和的10倍槍聲響起,沒有贏家一戰前的歐洲一戰后的歐洲(2)殖民體系: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推動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忙于互相撕殺,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們的民族工業得以乘隙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起來,成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編》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借鑒侯東景老師課件成果(3)國際格局:美國的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參戰國目的結果德國取代英國,實現世界霸權,企圖建立一個從北海、波羅的海到亞得里亞海的日耳曼帝國奧匈帝國占領巴爾干,取得亞得里亞海、愛琴海的出口,擴大成三元帝國英國保住老牌帝國的地位,打敗德國,奪取更多殖民地,在近東肢解奧斯曼帝國法國為普法戰爭雪恥,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奪取德國薩爾區的殖民地,重新成為歐洲霸主沙俄瓦解德國和土耳其在巴爾干的勢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國”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面臨巨額戰爭賠款,國內經濟崩潰,發展受到限制帝國解體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戰后經濟長期低靡,對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大大減弱人員、經濟損失慘重,國際地位大大下降因爆發革命退出一戰,帝國被摧毀,十月革命后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一場零和博弈,主要參戰國沒有一個贏家!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4)愛好和平: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和平主義思潮彌漫,并導致20世紀30年代綏靖政策出現。海明威小說《永別了武器》
材料1:大戰導致的政治經濟危機,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對戰爭運動的高漲。……大戰造成的巨大傷亡和破壞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長久的陰影,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一時。人們失去了戰前的樂觀主義,對民主、自由、平等觀念產生懷疑,充滿了幻滅感和危機感,現代主義文學和藝術由此產生。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
材料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痛苦回憶,使英國公眾不希望再有戰爭。因此,面對納粹德國的崛起,他們不能醞釀出真正備戰所需的心理狀態,而是一味地追求和平與安寧……這就使張伯倫更醉心于通過和平方式調節沖突,不顧一切地要避免戰爭,乃至不惜放棄某些重要的戰略地帶和犧牲小國利益,以息事寧人,茍且偷安。——崔瑞連《和平主義與綏靖政策》(5)科技: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成為新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催化劑。法軍的電報設備房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飛機德軍在前線打電話
材料:戰爭不僅為婦女進入社會提供了機會,也使婦女不得不承擔起過去由男子承擔的工作。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進入到各行各業,婦女們顯示出令男子和她們自已都不曾預料到的力量。這不僅使婦女獲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婦女的自信心。
——彭沛《淺談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婦女地位的改善》(6)社會:改變歐洲社會結構,婦女地位提高,女權運動興起。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婦女生產軍火婦女在軍隊服役巴黎和會小檔案時間:1919.1.地點:法國巴黎凡爾賽宮代表:27個參會國。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巴黎會和三巨頭)成果:簽訂以《凡爾賽條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華盛頓會議小檔案時間:地點:美國華盛頓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共9個參會國。成果:簽訂《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借鑒侯東景老師課件成果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教材85、86頁)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海軍軍備;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了諸多特權;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實質:是戰勝國列強重新瓜分歐洲和爭奪世界霸權而建立的以歐洲為主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實質:在宰割中國、抑制英日基礎上確立的以美國主導的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新秩序。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3)國際聯盟建立意圖性質宗旨評價實質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威爾遜“十四點原則”提出。1920.1盟約正式生效,國聯成立,總部日內瓦。威爾遜發表“十四點和平綱領”1920年成立國際聯盟美國企圖利用國聯領導世界(稱霸世界)。凡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1)國聯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使其失去了對侵略行為采取任何有效行動的可能性;(2)英法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3)國聯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4)開創了國際合作的新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展的趨勢,為后來的國際組織提供了經驗教訓;(5)美國沒有加入,使國聯喪失了堅定的支持力量。是英法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矛盾重重:宰割: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分贓: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壓迫: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敵視: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蘇聯的矛盾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國際新秩序是否解決了大國之間的矛盾,維護了世界和平?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列寧德國一軍人:“我放下武器是為了贏得體面的和平,敗軍不可辱。但《凡爾賽和約》侮辱了軍人的尊嚴,如果可能的話,我將繼續戰斗。”德國一工人:“我期待著戰爭的結束,我盼望著過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約毀滅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為巨額的賠款而工作,難道這就是我為和平而必須付出的代價嗎?”【思考】如何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實質:帝國主義國家按照現有的實力重新瓜分世界。(2)進步性:①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緩和了它們之間的矛盾,使世界從此走向相對穩定。②改變了歐亞政治格局,促使相對穩定的國際關系出現,有利于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3)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戰敗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礎之上的,具有反動性和非正義性。(4)不穩定的主要原因:①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
②沒有解決矛盾,反而潛藏矛盾這幅刊登在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上的漫畫將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頭怪獸,它貪婪地將德國踩在地下并將內臟吞食殆盡。列寧說:“靠《凡爾賽和約》來維持的整個國際體系、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法國的聯軍統帥福煦則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德國魏瑪共和國首任總理謝爾曼:誰要是簽署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它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兇暴的行為之一。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三、一戰后的國際秩序歷史的沉思每年11月11日為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我們回憶戰爭,我們紀念戰爭,不是為了歌頌戰爭,粉飾戰爭,美化戰爭。恰恰相反,我們回憶戰爭,是為了尋找戰爭的根源,吸取戰爭的教訓,從而遏制戰爭,維護和平。——毛元佑《第一次世界大戰總盤點》知識結構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兩大軍事集團形成軍國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泛濫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英法對德東線:德奧對俄南線:奧匈對俄結果及影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國
際
聯
盟戰后國際秩序國際格局變化各國實力改變民族運動發展和平思潮彌漫科學技術進步婦女地位提高重點問題1、一戰的背景(根源.主要矛盾.兩大軍事集團.火藥桶.導火線)、開始標志、戰爭性質2、一戰的進程:三條戰線(交戰國家)、三個階段(時間、事件)【注意地圖】3、一戰的影響:巨大災難、殖民體系、國際格局、思想觀念、國際秩序4、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建立:國際會議、締結條約(2)主要內容(3)國際聯盟:首倡者及意圖、地位、性質、宗旨、制度、局限(4)特征(或建立原則)(5)實質、進步性和不穩定性(影響)【練·高考真題】1.(2022·浙江6月選考,21)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關系波譎云詭。“1898年以后迅速增長的德國海軍計劃,幾年間就成為英國關切的根源。……英國人逐漸而謹慎地擺脫了他們過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們跟日本結成軍事同盟以反對其共同的敵人俄國。……(1904年)英法兩國政府一致同意忘卻……所積累的舊怨。……由于對德國的企圖越發感到捉摸不透,英國人也同樣有接受調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兩國從過去的對手變成了盟友。”該材料反映出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府新區航空職業學院《企業文化與團隊建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大學《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C》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藏族文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教育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學院《四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職業學院《生物醫學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法語語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健身與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配電箱供貨合同
- 養雞場地出租合同
- 車庫建筑設計規范《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修訂對照表(2022)
- 《智能運輸系統》復習提綱解析
- 圖書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設計-畢業論文
- 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
- 雙減作業分層設計-四年級語文下冊分層作業設計案例13《貓》含答案
- 機動車登記翻譯(適用于出國資料)
- 感染性休克指導課件
- 監控系統維護合同正式版
- 外研社小學一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
- 《中西文化比較》(教學大綱)
- 神華準能“一步酸溶法”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焙燒爐的選型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