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02-2025 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_第1頁
T-YNRZ 002-2025 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_第2頁
T-YNRZ 002-2025 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_第3頁
T-YNRZ 002-2025 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_第4頁
T-YNRZ 002-2025 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31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ofmainsoil-bornediseasesofsolanaceousfruitIT/YNRZ002—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云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熱帶作物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云南農業大學、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陸良縣經濟作物推廣中心、保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元謀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元謀縣蔬菜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春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峨山彝族自治縣富良棚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凱、王巖巖、莫云容、呂俊恒、鄧明華、黃堯瑤、范偉、楊建立、楊正安、王揚、張麗、岳小文、念紅艷、鄭鵬俊、李志楊、阿建兵、李明、邵林、毛冬梅。1T/YNRZ002—2025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防治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的術語和定義、主要土傳病害的種類、發病部位和癥狀、防治原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檔案建立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茄果類蔬菜主要土傳病害的防治。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6715.3瓜菜作物種子第3部分:茄果類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2312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茄果類蔬菜Solanaceousfruitvegetables茄科以漿果作為食用部分的蔬菜作物,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4主要土傳病害的種類4.1真菌病害4.1.1苗期高發病害:猝倒病、立枯病。4.1.2移栽至緩苗階段高發病害:莖基腐病。4.1.3緩苗至結果階段高發病害: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等。4.2細菌病害青枯病、潰瘍病,多數集中在開花坐果后發病。4.3根結線蟲病害全生育期均可發病。5發病部位和癥狀主要集中在莖基部和根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植株葉片表現為萎蔫、黃化、枯萎等癥狀,發病早期葉片萎蔫能夠恢復,后期葉片的萎蔫則轉變為不可逆狀態。莖基部外表皮腐爛、脫落,莖基部維管束褐變,根系褐化、腫大、根結等。6防治原則2T/YNRZ002—2025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利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7農業防治7.1田塊選擇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未被土傳病源侵染、排灌方便、近3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T391的要求。7.2清潔田園耕種前清除前茬殘體和田園雜草。生長期適時中耕、除草,及時清理老葉、病葉、病株殘體。所有清除物及時帶出田外,集中無害化處理。7.3品種選擇選擇在本區域具有較好抗病或耐病、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3要求。7.4育苗7.4.1種子消毒包衣種子不需要消毒;未包衣種子浸入50℃~55℃溫水并不斷攪拌,20min后浸入0.1%高錳酸鉀溶液15min,撈出后清水洗凈晾干備用。7.4.2培育壯苗壯苗培育符合NY/T2312要求。7.4.3選擇嫁接苗選用對土傳病害具有優良抗性、親和力強、不影響接穗產品品質的砧木進行嫁接。7.5田間管理7.5.1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合理密植,及時調整植株,適時采收;保護地栽培科學調節光照、溫度和濕度。7.5.2合理肥水,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實行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肥平衡施肥,提倡增施生物肥或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追肥宜采用肥水一體化,小水勤澆。強降雨后及時清溝瀝水,陰雨天避免農事操作。7.6合理輪作宜與蔥蒜類、豆類和十字花科等非茄科作物進行輪換種植,提倡水旱輪作。8物理防治夏季換茬時進行高溫悶棚,保護地土壤清理后,翻地深度20cm以上,密封棚膜,棚內白天溫度保持在50℃以上,悶棚7d~10d。9化學防治9.1土壤消毒9.1.1石灰氮每畝撒施石灰氮40kg,深翻、整平、開畦,畦面蓋上地膜,溝內灌水至畦面濕透,持續保濕10d后揭膜,7d后播種或定植。9.1.2棉隆3T/YNRZ002—2025每畝撤施棉隆15kg,翻土深度15cm~20cm,在土壤表面灑水,用農膜密閉覆蓋15d,揭膜后整地作畦。9.2蘸苗幼苗移栽前2d,適度控水至葉片剛開始萎蔫時蘸苗,將裝有幼苗的穴盤或漂盤底面朝下平放浸入藥液,深度以藥液浸過幼苗子葉為宜,使根系充分吸收藥液,使用藥劑見附錄A。9.3移栽后病害防控9.3.1真菌和細菌病害每株澆灌200mL,藥液應順著莖基部澆至土壤中,使用藥劑和方法見附錄A。9.3.2根結線蟲病害防治結線蟲病應根據不同發病階段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和藥劑:——預防,定植前使用21.8%阿維噻唑膦1kg/畝旋耕入土;定植后20d每畝滴灌或沖施41.7%氟吡菌酰胺50mL和21.8%阿維噻唑膦1kg。——發病初期,根系有少量根結,但仍有大量的白色須根。每畝滴灌或沖施21.8%阿維噻唑膦1kg和5%氨基寡糖素2kg。——發病中后期,根系根結較多,且大量根系為褐色或者黑色。每畝首先沖施2.85%硝鈉萘乙酸1kg,10d后待新根長出后再沖施21.8%阿維噻唑膦1kg和5%氨基寡糖素2kg。10生物防治針對以下不同病害,采用沖施、滴灌或灌根等方式提前預防:——青枯病和潰瘍病可用多粘類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中生菌素等。——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復合木霉菌等。——根腐病和枯萎病可用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桿菌、復合木霉菌、粉紅粘帚霉-枯草芽孢桿菌復合菌劑和木霉-芽孢桿菌復合菌劑等。——黃萎病和莖基腐病可用枯草芽孢桿菌等。——根結線蟲病可用淡紫擬青霉菌和復合木霉菌等。11檔案建立收集、記錄、整理病害發生與防控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