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_第1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_第2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_第3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_第4頁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三首》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表格式,共三課時)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1古詩三首課時安排3

內容分析《絕句》是杜甫寫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絕句,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全詩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神的篇章。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并將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痘莩绱航砭啊愤@首詩是宋代詩人蘇軾為惠崇的畫作的題畫詩。詩歌語言精練,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全詩用白描手法簡潔地寫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春風,如臨其境。《三衢道中》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曾幾寫的。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往往多雨,但現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游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游山歸來,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素養目標文化自信:感受古詩的韻味,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從而提高文化自信。語言運用:學習古詩的基本的方法,有借助注釋、借助插圖等。思維能力: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審美創造: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引導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重點能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難點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課前準備學生:完成預習卡。老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重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絕句》。3.能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絕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難點)

環節一:單元導讀,把握要素

【教師活動】1.(課件出示單元導讀頁)來,同學們,咱們一起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大家仔細想一想:這個單元即將學習的是關于什么內容的課文?主要的學習目標有哪些?可以試著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哦。2.大家思考得都很認真!現在來小結一下:本單元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具體描繪了大自然中可愛的生靈。我們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并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

【學生活動】1.認真默讀單元導讀內容,思考問題,用不同符號標記關鍵信息。2.傾聽老師的小結,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和重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單元主題和學習目標,為學習本單元課文和古詩做好準備,培養學生的預習和歸納能力。

環節二: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1.同學們,春天來啦!大家想一想,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你又想到了什么呢?(課件出示幾幅春景圖,配樂,引導學生說感受)2.大家說得都太棒啦!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絕句》。(板書課題,簡介杜甫)

【學生活動】1.觀察春景圖,結合生活經驗,分享自己對春天變化的感受,如“花開了,草綠了"等。2.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對學習古詩《絕句》產生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春景圖和談話,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古詩學習。

環節三:自主讀文,初讀感知

【教師活動】1.下面請同學們開始自讀感知:(1)結合注音,試著把古詩完整地讀出來。(2)借助注釋和插圖,想想《絕句》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大家要認真思考哦。2.接下來我們學習字詞:融、燕子、鴛鴦、惠崇、蘆芽、梅子、河豚、泛、小溪、減。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有不認識的可以問同桌。3.同學們,我們來認識一下詩人杜甫。杜甫,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與李白合稱“李杜”。了解了詩人,我們再來讀詩,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哦。4.現在,將生字送回古詩中,請同學讀一讀《絕句》這首古詩,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大家開動小腦筋想一想。5.下面我們來誦讀古詩:根據自己喜歡的速度和語調,自由讀一讀《絕句》,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懂的字多讀幾遍。(1)課件出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2)老師先給大家范讀一遍,然后請同學來指名讀,再請一位同學來領讀,大家接著練讀,最后咱們師生一起讀。

【學生活動】1.按照要求自讀古詩,思考詩題含義。2.認讀生字詞,有困難的向同桌請教。3.認真傾聽詩人介紹,了解杜甫的文學地位。4.朗讀古詩,思考并分享對詩題的理解,如“絕句是一種詩的體裁"等。5.跟隨老師的節奏,多種形式朗讀古詩,讀準字音,初步感受古詩韻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讀文,學習生字詞,了解詩人和詩題,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初步感知古詩內容和韻律。

環節四:細讀感悟,深入探究

【教師活動】1.同學們,默讀《絕句》,想一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引導學生回答春天)那它描繪了哪些景物呢?自己小聲讀一讀,動筆畫一畫。2.課件出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1)來,指名讀這句詩,然后思考:“遲日”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回答春日)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描述春天明亮陽光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麗秀美,溫暖的春風挾帶著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撲鼻而來。)(2)師小結: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溫暖的春風呀!(指導朗讀:語調輕柔,讀出春風的柔和、春景的美麗。大家跟著老師一起感受感受。)3.課件出示: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1)“泥融"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回答這里指泥土變濕軟)你們從這兩句詩中又讀出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曬太陽。)(2)小燕子來回地飛著,在干什么呢?(引導學生回答銜泥筑巢)討論交流:現在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小燕子,此時是什么心情?讀出來。你們在春風中飛來飛去,一邊唱歌一邊筑巢,多快樂呀!讀出來。眼看著既結實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內心多么激動呀!讀一讀。(3)想象后兩句詩展示的畫面,全班交流,老師來給大家點撥引導,并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燕子銜著濕泥忙著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4.下面我們來朗讀背誦,體會感情。(1)詩意解讀:春天到了,祖國山河變得更加的美麗。春風輕輕地吹拂著大地,鮮花盛開,到處彌漫著花草的香味。泥土變得濕潤起來,燕子飛回來了,在美麗的春光里快樂地飛來飛去。河邊的沙灘被太陽曬得暖暖的,一對對鴛鴦相互依偎著睡著了。大家理解了嗎?(2)主題感悟:這首詩描繪了草堂浣花溪一帶明麗和諧的春日美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師小結:這首詩的前兩句勾畫出了由遲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后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筑巢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春光無限的春景圖。大家感受到了嗎?5.現在我們來延伸拓展:請你認真地讀一讀這首詩,看看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關于這首詩的題目“絕句”,你有哪些了解?(課件出示資料,引導學生閱讀)6.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結構:大家看,這樣是不是對這首詩的理解更清晰啦?

【學生活動】1.默讀古詩,思考問題,圈畫景物,分享答案。2.朗讀詩句,思考“遲日"含義,想象畫面并分享;跟隨老師指導,輕柔朗讀,感受春景之美。3.理解“泥融”意思,思考詩句內容,參與討論小燕子的心情,想象畫面并朗讀;分享想象的畫面。4.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意和詩人情感;體會詩句的動靜結合之美。5.提出疑問,閱讀資料,加深對詩題和古詩的理解。6.理解古詩結構,把握古詩內容層次。

【設計意圖】通過細讀感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義,想象畫面,體會詩人情感,感受古詩的結構和意境之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審美能力。

環節五:指導書寫

【教師活動】1.同學們,仔細觀察“融、燕、鴛、鴦"這幾個字的結構,老師來重點指導大家書寫。(1)“燕”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兩邊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大家看清楚了嗎?(2)“融、鴛、鴦”這些字筆畫繁多,書寫時筆畫要輕細,使其密而不擠。大家在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2.現在請同學們開始練習書寫,老師會巡視,有問題的同學可以舉手示意。

【學生活動】1.觀察生字結構,認真傾聽老師講解,跟隨老師書空。2.按照要求練習書寫,注意筆畫和結構,接受老師的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環節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1.好啦,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絕句》,認識了生字,了解了詩人,還感受到了詩中春天的美景。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詩,進一步體會古詩的魅力。2.下面布置作業:課后請大家認真書寫“融、燕、鴛、鴦"這4個字,每個字寫5遍;背誦并默寫《絕句》;收集其他描寫春天的古詩,下節課分享。大家一定要認真完成哦。

【學生活動】1.認真傾聽老師的小結,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明確下節課的學習方向。2.課后認真完成作業,書寫生字,背誦默寫古詩,收集古詩。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拓展知識,培養學習習慣。

板書設計

1古詩三首(第一課時)

絕句(杜甫)

遲日春風江山花草

泥融燕子沙暖鴛鴦

(春景圖,動靜結合)

生字:融、燕、鴛、鴦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單元導讀和情境導入,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初讀感知和細讀感悟環節積極參與,對生字的認讀和古詩的理解有了一定進步,能夠初步想象詩中畫面,感受春天的美景。在書寫指導時,學生對生字的結構和筆畫掌握較好。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理解“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中燕子和鴛鴦的畫面時,部分學生想象力不夠豐富,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力。在組織學生討論小燕子心情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討論問題的設置不夠有吸引力,小組活動的組織不夠有序。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導致延伸拓展環節有些倉促,對“絕句"這一體裁的介紹不夠深入。改進措施: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可以采用更多直觀的方式,如播放相關視頻、展示更多圖片等,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豐富想象。優化小組討論問題,明確小組分工,加強組織引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教學設計時為每個環節留出充足時間,對“絕句”體裁進行更深入的講解,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會寫4個生字。(重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惠崇春江晚景》,并背誦。3.能借助注釋、插圖等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感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難點)

環節一:復習導入

【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背誦《絕句》,并要求默寫最后兩句詩,之后組織同桌互評。2.引導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絕句》,感受了春天的勃勃生機,今天我們來看看春天的江水又有怎樣美麗的景色。"(課件出示《春江晚景》圖,板書詩題,教師簡介惠崇和蘇軾)

【學生活動】1.背誦《絕句》,默寫相關詩句,同桌間相互檢查、評價。2.觀察圖片,傾聽老師介紹,對新課產生興趣。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鞏固所學,自然引出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環節二:初讀古詩,理解詞語

【教師活動】1.布置任務:“同學們,現在請自由讀詩,對照拼音把字音讀準確。”巡視觀察學生朗讀情況,適時指導。2.引導理解詩題:“大家看注釋,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在學生回答后總結:“由注釋可知,這是蘇軾給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題的詩?!?.配樂朗誦,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來朗誦這首詩,注意聽老師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味。"播放配樂,示范朗誦,引導學生跟讀。

【學生活動】1.自由朗讀古詩,努力讀準字音。2.閱讀注釋,理解詩題含義。3.跟隨音樂朗誦古詩,感受節奏和韻味。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接觸古詩,讀準字音,了解詩題,感受古詩韻律。

環節三:再讀古詩,探究詩意

【教師活動】1.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同學們,邊讀邊思考,詩人蘇軾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惠崇的這幅畫的?”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總結觀察順序。2.繼續引導:“再讀一讀古詩,思考:我們能從詩中哪一句知道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詩句。3.組織討論:“詩中都寫了哪些春景呢?大家仔細讀詩,找一找?!痹趯W生回答后梳理春景內容。4.課件出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1)指名讀。(2)引導理解詩句意思:“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在學生交流后歸納詩句意思。5.課件出示: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1)指名讀、齊讀。(2)講解詞語意思:“蔞蒿是長在洼地的一種野草,蘆芽就是蘆葦的嫩芽。大家記住了嗎?”(3)組織學生自讀,集體交流,引導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現在,請大家自讀這兩句詩,想象一下畫面,然后和大家交流交流。"在學生交流時進行點撥引導。6.引導詩意解讀與背誦:“現在,我們一起來描述一下全詩的畫面,大家可以結合剛才理解的詩句意思和想象的畫面來說。描述完后,試著背誦這首古詩。”引導學生描述畫面、背誦古詩。7.引導主題感悟:“從詩中,我們能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大家想一想。"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之情。8.進行結構梳理:“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這首詩的結構?!闭故窘Y構梳理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詩的層次。

【學生活動】1.帶著問題讀詩,思考觀察順序并回答。2.再次讀詩,找出描寫春天的詩句。3.思考并回答詩中的春景。4.指名朗讀詩句,交流詩句意思,傾聽老師歸納。5.參與朗讀、理解詞語,自讀想象畫面,集體交流分享。6.描述全詩畫面,嘗試背誦古詩。7.體會詩人情感,理解詩中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意境。8.理解古詩結構,把握內容層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詩人情感,感受古詩意境和結構之美。

環節四:歸納學法

【教師活動】1.引導回顧學習過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同學們不但理解了詩的意思,還會背古詩了。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剛才是怎樣學這首詩的。"引導學生發言。2.評議并小結學法:“同學們說得都很好,老師來總結一下?!保ㄕn件展示學法)(1)初讀感知。(2)理解詩意。(3)體會意境。(4)反復吟誦。強調學習古詩的方法和重要性。

【學生活動】1.回顧學習過程,思考并分享學習方法。2.傾聽老師總結,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和步驟。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總結歸納能力,為今后學習提供指導。

環節五:識記字形,書寫生字

【教師活動】1.引出寫字任務:“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寫一寫詩中的幾個生字。"展示要寫的生字。2.引導識字方法:“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呢?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想一想。”在學生回答后總結識字方法。3.示范書寫指導:“大家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老師來給大家范寫,注意老師提示的重點筆畫。"示范書寫,詳細講解每個生字的筆畫和結構要點。4.巡視指導書寫:“現在,請同學們開始練習書寫,老師會巡視,看看大家寫得怎么樣,有問題的同學可以舉手問老師?!毖惨曋笇W生書寫,糾正書寫姿勢和筆畫錯誤。

【學生活動】1.明確寫字任務,觀察要寫的生字。2.思考并分享識字方法,學習記憶生字。3.觀察老師示范書寫,注意重點筆畫,跟隨書空。4.練習書寫,接受老師巡視指導,糾正書寫錯誤。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培養良好書寫習慣,掌握生字字形和書寫要點。

環節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1.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惠崇春江晚景》,認識了新的生字,學會了學習古詩的方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第三首古詩《三衢道中》,感受不一樣的美景。"2.布置作業:“課后請大家認真書寫今天學習的4個生字,每個字寫5遍;背誦并默寫《惠崇春江晚景》;用自己的話把詩中的畫面寫下來。”

【學生活動】1.傾聽老師小結,回顧所學知識,明確下節課學習方向。2.課后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鍛煉書寫和表達能力。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布置作業鞏固所學,拓展知識,培養學習習慣。

板書設計

1古詩三首(第二課時)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觀察順序:江岸-江面-江邊-江水(聯想)

春景:竹、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

詩意:竹林外……河豚欲上時

學法:初讀感知、理解詩意、體會意境、反復吟誦

生字:惠、蘆、崇、芽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復習導入有效銜接新舊知識,激發了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朗讀、理解詩意等活動,對古詩的理解和背誦達到了預期目標,對生字的書寫也有了一定掌握。歸納學法環節幫助學生梳理了學習思路。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想象詩中畫面時,部分學生想象力不夠豐富,可能是引導方式不夠生動,未充分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在小組討論學習方法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小組活動組織不夠有序。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導致書寫指導環節有些倉促,對學生書寫的個別指導不夠細致。改進措施:今后教學中,運用更多直觀手段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如展示相關圖片、視頻,聯系生活實際。優化小組活動組織,明確分工,設置更具吸引力的討論問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書寫指導留出充足時間,加強對學生書寫的個別指導,提升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1.會寫4個生字。(重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三衢道中》。3.能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三衢道中》,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感受詩人的心情,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難點)

環節一: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引導回顧:“前兩節課,我們領略了杜甫筆下浣花溪一帶明凈絢麗的春光,欣賞了蘇軾眼中洋溢著濃厚而清新的春江晚景。今天我們來看看南宋詩人曾幾筆下的山間初夏美景是怎樣的。"(板書課題,簡介詩人曾幾)

【學生活動】回憶前兩首古詩內容,傾聽老師介紹,對學習《三衢道中》產生期待。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自然引出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環節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師活動】1.布置任務:“同學們,現在請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自學。”(課件出示生字)“大家要把字音讀準確哦。"巡視觀察學生自學情況,適時指導。2.組織認讀活動:“先自由讀,然后老師請同學來指名讀?!痹趯W生朗讀時相機正音?!敖酉聛黹_火車讀,最后我們一起齊讀。"3.引導理解詩題:“結合注釋,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在學生回答后總結詩題含義。4.配樂朗誦,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來朗誦這首詩,注意要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播放配樂,示范朗誦,引導學生跟讀。

【學生活動】1.按要求自讀詩句,借助工具書學習生字詞,努力讀準字音。2.參與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活動,認真傾聽并糾正讀音。3.閱讀注釋,理解詩題含義。4.跟隨音樂朗誦古詩,感受節奏和韻味。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讀準字音,了解詩題,感受古詩韻律。

環節三: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教師活動】1.提出思考問題:“現在,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再讀古詩《三衢道中》?!保ㄕn件出示問題)(1)詩人是什么時候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線是怎樣的?(2)詩人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結合注釋和插圖想象畫面。(3)想一想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2.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大家先自主學習,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巡視各小組交流情況,適時給予指導。3.組織全班交流:(1)課件出示: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①引導回答時間:“詩人是什么時候游三衢山的?”在學生回答后確認答案。②引導體會心情:“梅子黃時,正值雨季,而天氣卻________,給人以__________的感覺。"引導學生填空,體會詩人心情。③講解字詞和詩句意思:“說說‘卻’是什么意思,這句詩寫了什么?”在學生回答后進行點撥。④引導梳理行程路線:“他的行程路線是怎樣的?"引導學生梳理并明確詩人的行程。(2)課件出示: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①講解詞語意思:“‘不減’‘添’分別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②引導思考行程次數:“詩人在幽靜的山路上究竟走了幾次?"引導學生從詩句中找出依據,明確詩人的行程次數。4.引導詩意解讀與背誦:“現在,我們一起來描述一下全詩的畫面,大家可以結合剛才理解的詩句意思和想象的畫面來說。描述完后,試著背誦這首古詩?!币龑W生描述畫面、背誦古詩。5.引導主題感悟:“全詩找不著一個‘喜’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喜悅的心情、高漲的游玩興致。雖說三衢山綠樹成蔭,風景優美,但爬山也是比較耗費體力的。可詩人卻能看到綠蔭、聽到鳥鳴,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總結主題。6.進行結構梳理:“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這首詩的結構?!闭故窘Y構梳理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詩的層次。

【學生活動】1.帶著問題讀詩,思考問題答案。2.自主學習,小組內交流想法。3.參與全班交流,回答問題,理解詩句含義、詩人心情和行程。4.描述全詩畫面,背誦古詩。5.體會詩人情感,理解詩中蘊含的喜悅之情。6.理解古詩結構,把握內容層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詩人情感,感受古詩意境和結構之美。

環節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教師活動】1.(課件出示會寫字)引導思考:“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引導學生分享識字方法,之后總結形近字比較的方法:海-梅喊-減眨-泛。2.引導觀察生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大家來交流討論一下?!币龑W生發現生字結構特點。3.教師范寫,提示重點筆畫:“大家看老師寫,注意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