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及不確定度評定2_第1頁
202412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及不確定度評定2_第2頁
202412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及不確定度評定2_第3頁
202412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及不確定度評定2_第4頁
202412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及不確定度評定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實驗報告規范起草小組2024年12月實驗目的通過實驗,驗證《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校準規范》中各參數校準方法的可行性,核查指標是否能夠完全覆蓋校準規范中的規定,并對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進行分析。實驗地點及時間實驗地點:西安市電子三路西段9號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301樓113室實驗時間:2024年11月28日環境條件實驗室環境條件測量開始時測量結束時溫度/℃:23.523.5相對濕度(%):4545其他特殊條件://樣品狀況:正常正常校準設備

表1校準設備表校準使用的標準器名稱/型號編號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檢定/校準證書編號有效期至紅外成像系統綜合參數測量裝置3354(-25℃~75℃)U=0.025℃(k=2)GFJGJL10082402300012025.01.09校準人郭羽,王學新被校樣品信息名稱型號編號生產廠商熱像儀F4001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校準方法及結果校準方法:將黑體輻射源(或溫差面源黑體輻射源)標稱溫差?T(目標靶桿的標稱溫度減去共軛目標靶桿的標稱溫度,零或正數)設置為零。逐漸增加標稱ΔT,增量不超過0.1℃,直到觀察者發出信號。三個觀察者中至少有兩個給出信號,標稱ΔT記錄為ΔT1將標稱ΔT設置為零。逐漸減小標稱ΔT,增量不超過0.1℃,直到觀察者發出信號。三個觀察者中至少有兩個給出信號,標稱ΔT記錄為ΔT2??臻g頻率f下的MRTD,ΔTMR由公式(3)給出:?T 校準結果:最小可分辨溫差MRTD空間頻率f(cy/mrad)標稱溫差儀器常數MRTD?TMR(?T1(?T2(2.50.804-0.8020.950.7630.801-0.8030.7620.802-0.8020.7620.804-0.8020.7630.799-0.8010.7600.803-0.8020.762平均值0.762標準偏差0.001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1測量方法用黑體輻射源和四桿靶標準器校準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MRTD進行校準,取四桿靶與背景(黑體)分別為正、負標稱溫差的平均值作為校準結果。2測量模型?TMR式中:?TMR為空間頻率f下的最小可分辨溫差MRTD?T1、?T2分別為空間頻率f3影響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來源(1)紅外成像系統綜合參數測量裝置溫差引入的(2)儀器常數引入的(3)測量人員引入的(4)測量重復性引入的4各不確定度分量的數值見表1表1紅外成像系統最小可分辨溫差的不確定度分量表序號不確定度來源類別數值(℃)分布k靈敏系數c|1紅外成像系統綜合參數測量裝置溫差引入的B0.025/210.01252儀器常數引入的B4.0%/210.0003說明:2%*0.0125(儀器常數*裝置溫差不準)3測量人員引入的B0.020/210.0104測量重復性A0.001正態110.001由于各分量不相關,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0.0165℃擴展不確定度為:U=0.033℃(k=2)實驗結論本實驗嚴格按照校準規范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