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域民俗文化視域下的幼兒園園本教研,指的是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以園所所處的地域民俗文化為重要資源和背景,結合幼兒園自身的教育特點和發展需求開展的活動,探索如何將地域民俗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并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教育研究活動。這種教研模式強調對地域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利用,旨在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對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進而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環境創設等各個方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兒園教育模式。一、地域民俗文化視域下幼兒園園本教研模式的實踐探索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獵德幼兒園地處一方有著900多年悠久歷史的嶺南水鄉古村落。自2014年建園伊始,獵德幼兒園就確定了挖掘社區傳統文化資源、開展基于地域文化精髓的課程建設方向;同時也圍繞地域民俗文化申報多項課題項目。獵德幼兒園作為項目領銜園,協同11所公辦園及民辦國際化幼兒園形成學習共同體,聚焦民俗文化課程開發與實踐開展行動研究,以期通過各園所的課程聯動,探索地域民俗文化視域下幼兒園園本教研模式,引領社區文化方向,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念得到傳承與發揚。在園本課程建構與學習共同體教研中發現,教師們認同理念,但困惑的是如何落實。此外,不同園所教師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差距較大,外籍教師文化交融及跨文化教學不適應等問題較為突出。因此,這三點就成為我們園本教研的焦點:1.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促進幼兒深度學習?2.如何提高教師課程意識、發展教師實踐取向的課程能力?3.如何有效解決外籍教師文化適應狀況及跨文化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針對焦點問題,我們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四段式”教研模式。所謂“四段式”教研,即“賦能式理念更新、沉浸式現場教研、陪伴式過程指導、反思式交流共享”,同時,此教研模式的四過程會因園、因地、因班等適當調整。以下將通過本園圍繞“獵德花龍”主題開展的園本教研實踐進行闡述。第一階段:賦能式理念更新教育理念體現了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教師對教育理念的更新與理解是課程科學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換言之,教師必須學習、閱讀。為此,我們成立了教師讀書工作坊,通過“共讀一本書”、專家講座、碎片時間閱讀等方式,引導大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論水平。第二階段:沉浸式現場教研課程實踐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入,其根本原因是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高。沉浸式現場教研是專家、園長、教學骨干等將工作崗位前置、重心下移,持續深入同一教育場景或同一班級現場研討,指導教師解決教育現場存在問題的教研方式,可以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此階段的關鍵是“持續深入同一場景”“發現問題”“協同解決”。廣東省博物館與獵德幼兒園相距僅1.4公里,廣東省博物館新館第一件館藏文物是來自獵德的龍舟——獵德花龍。為培育幼兒家國情懷,樹立其文化自信,2019年和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們幼兒園攜手國家一級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圍繞“獵德花龍”開展了沉浸式現場教研。首先是實地調研,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團隊前往獵德村探訪文化遺存的現場,土生土長的村書記親自擔任我們的導游和解說。教師們走訪獵德宗祠、龍船塘、獵德涌等獵德社區地標建筑,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發展需求,梳理研討有價值的社區文化教育場景。博物館專業講解員和文博專家也帶領教師走進歷史文化陳列館,了解與“獵德花龍”相關的民俗文化,探討可納入幼兒園課程的資源內容。這是匯聚文博專家、教育專家、藝術大咖與一線老師的集體跨界聯合教研。跨界融合、跨界學習,使我們拓展了眼界、激發了靈感、挖掘了潛力,也提升了能力。第三階段:陪伴式過程指導為了尋求解決外籍教師文化適應及跨文化教學的共性問題,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精心遴選有著跨文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學前教育專家、文博專家、出版社編輯等參與外籍教師的多元融合教研。以“故事”為媒介,借助中國傳統文化故事、課程故事等載體,形成了可供借鑒使用的中英文課程資源《來自外教的課程故事集》和《給外籍人士的中國民族傳統節日活動方案集》。這些都是聯盟園外教團隊共同參與研發的。不但幫助外籍教師更好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轉化為教學實踐;而且有力助推了獵德這個國際化社區的文化融合。教師實施以兒童為主體的課程時必須持續跟蹤兒童的學習活動,掌握其學習特征,才能制訂或調整教育方案。課程審議是對一日生活實施過程的適宜性、挑戰性做出選擇與調整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形成“園級—年級—班級”的三級課程審議模式。通過不同層級的課程審議,幫助教師傾聽兒童、追隨兒童。在“獵德花龍大探秘”探究中,孩子們參觀了博物館的龍舟之后,生出許多疑問。以問題為導向,師幼共同完成了一幅主題網絡圖,針對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集中開展探究。這幾個聚焦的問題是"①那么長的龍舟怎么運到博物館里?②為什么龍舟平時要藏在水底下?③龍舟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④怎么測量龍舟?⑤博物館之旅。每個問題之下都有孩子的探究過程,這種過程性表征清晰的反映出孩子深度學習的印記。在課程審議中,大家集思廣益,專家也及時予以高位引領。孩子們的探究在教師的支持下逐漸深入:他們在猜想中表征42米長的龍舟如何運進博物館;針對“龍舟那么重,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引申出對不同木材及物品沉浮概念的進一步探究。孩子們還積極嘗試用不同形式進行藝術表征,93件或平面或立體的兒童作品和親子作品得以進入廣東省博物館展出,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折射出孩子對龍舟獨一無二的想法和感受,也讓觀眾們觸摸到900年地域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陪伴式過程指導是個“凝神靜氣”的過程,除卻需要教師提升捕捉教育契機的能力和教育呼應的智慧,更需要教研者及時做教育現場的甄別與回應。它的價值就體現于在教師和孩子需要的時刻,集體智慧能夠給予的、及時有力的支持。第四階段:反思式交流共享在交流反思環節,鼓勵教師積極梳理本班開展主題的過程性資料,以課程故事為載體制作成PPT,面向全園進行交流共享。第一個案例來自我們開展的“時光,你好!”——“感恩孝親敬重陽”舊物主題展活動。老物件是時間變遷的見證者,斑駁的痕跡中承載著祖輩的回憶。在家長的支持下,孩子們有的帶來了爺爺奶奶的婚紗照;有的帶來了獵德村首個女子龍舟的龍舟槳;有的帶來了外婆陪嫁的杯盤茶具。老物件中,有陪伴爺爺艱苦奮斗的木工刨子;有水果之家傳了六代的園藝大剪刀;有提醒孩子好好學習的鋼筆;還有一雙102歲太奶奶親手制作虎頭鞋,鞋中藏著世代相傳的溫暖故事。每一個老物件都讓我們體驗到時光背后蘊藏的愛和能量,讓今天的孩子感受到祖國強大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二個案例則是中亞某國總領事的孩子在獵德幼兒園成長的故事。為了習得中國文化,總領事先生為孩子選擇了獵德幼兒園學習與生活。孩子從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洋娃娃到現在不但能夠用普通話自如交流而且能完全融入地域文化,讓我們不由得對本民族的文化更加驕傲和自信。3-6歲的孩子對“家國情懷”“文化自信”這樣的名詞是聽不懂、悟不透的,只有通過具體、形象、直觀的課程內容與實施方式,引導孩子熱愛身邊人,熱愛身邊事,才能將家國情懷具體化,讓文化自信直觀化。二、地域民俗文化視域下幼兒園園本教研模式的實踐成效在扎扎實實的“四段式”教研過程中,課程的內涵與外延上都有了進一步拓展和提升。首先,我們提出了“基于兒童、融于生活、體悟文化”的課程理念;其次,自提煉課程目標、篩選課程內容、優化課程實施、建立評價機制等多個步驟,系統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幼兒園民俗文化課程體系。(一)課程理念:基于兒童、融于生活、體悟文化為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的指導精神,在辦園理念及辦園宗旨指引下,獵德幼兒園樹立了“基于兒童、融于生活、體悟文化”的課程理念。堅持兒童本位,在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珍視游戲與生活對幼兒發展的獨特價值,將地域民俗文化融入幼兒園—社區課程,讓幼兒在文化浸潤及探索過程中全面和諧發展,感受民俗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1.基于兒童兒童不是被動地等待填塞的容器而是主動的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生理成熟、練習和習得經驗、社會性經驗以及平衡化是幼兒認知發展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在尊重兒童年齡特征及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教育,立足兒童天性和興趣,尊重兒童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兒童為中心,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2.融于生活“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學習的對象。兒童的興趣和思維等都離不開真實感性的生活,只有基于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才是有效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師要給幼兒提供保證其成長的條件,通過一日生活實施課程,積極創設豐富、適宜的游戲環境,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支持幼兒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游戲,在真實生活中探究學習,在一日生活中獲得身體、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3.體悟文化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社區幼兒園融合課程建構,文化是其核心。本課程深入挖掘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分析其蘊含的深厚教育價值,踐行“根”的文化教育,將豐富地域民俗文化的社區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旨在發揮文化浸潤功能,讓幼兒在可感可循且豐富多元的民俗文化課程活動中體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幼兒愛國情感,厚植家國情懷,建立文化自信。(二)課程體系:系統構建、層級序列、多元評價1.課程目標基于五大領域,以情感態度、認知領域以及動作技能等多維目標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同時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試行)》四種活動類型為分類維度,確定了課程層級目標。2.課程內容立足幼兒日常經驗及本土文化,整合幼兒自發活動、所處自然環境及社區所擁有的社會資源,根據小、中、大班不同年齡特點,從民俗節慶、民俗藝術、民俗文學和民俗游戲四方面提煉符合幼兒能力水平、豐富多元且獨具本土文化內涵的課程內容,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沿襲民俗文化節日的時間脈絡,“獵德娃娃話新年”“春暖花開話清明”“獵德娃娃話龍舟”“感恩孝親敬重陽”“獵德娃娃樂中秋”成為每年預設的五大民俗文化主題活動。3.課程實施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基于家園社區共育的主題探究活動、基于家園社區共育的滲透性活動、基于家園社區共育的社會實踐活動三種活動類型為課程實施途徑。不同課程實施途徑均堅持預設與生成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并使兩者在循環往復過程中不斷促進幼兒經驗水平螺旋式上升,從而促進其全面和諧發展。4.課程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從評價主體、內容、方式等多方面著手,實施多元評價。對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發展變化打破虛實界限,利用現代信息智能平臺,收集、分析基于大數據兒童發展評價的動態描述,呈現過程、促進發展。如利用“小腳印”幼兒評價發展檔案輔以個性化觀察記錄及收集日常幼兒藝術表征作為日常記錄評價;通過教師、家長調查問卷了解、對比課程實施前后幼兒的變化與發展等,力圖全面充分闡釋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特質。5.課程資源庫建設面對編外教師多、人員流動較為頻繁的客觀情況,若想課程擴容提質,必須要有個強有力的抓手,建設一個承擔收集、傳遞、共享、完善等多重功能的課程資源庫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建設了涵蓋歷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工程文化、文學藝術、設施文化、人力資源七大類、二十九項社區教育資源的課程資源庫。資源庫成為教師、尤其是新教師身邊隨時陪伴的好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星型卸料裝置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軸紙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無溶劑滴浸樹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方板天花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敬畏與感恩:生命意義的追尋
- 少年版創業計劃書指南
- 研修伴我同行總結
- 財務部出納轉正述職報告
- 質量保證培訓
- 五年級上冊數學一課一練-第一單元 小數乘法 第6課時 解決問題(1)(含詳細解析)人教版
- 污水池內防腐施工方案
- 關于對領導班子的意見和建議
- 火警火災處理標準流程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第4課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課件
- 土建、裝飾、維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組織方案設計技術標范文
- 宮頸癌病歷書寫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質課件
- 芭蕾基訓課程課時教案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導讀》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