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課件_第1頁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課件_第2頁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課件_第3頁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課件_第4頁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應用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一、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精密度,而且還可以用于評估注射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為例,定性檢測靈敏度是0.5~1.0ng/ml,定量檢測靈敏度為0.05~0.1ng/ml。因此,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對低表達的表面抗原和病毒發(fā)生變異也有較好的檢出率,對有效縮短急性乙型肝炎的窗口期、了解輸血前、術前和孕婦產前乙肝病毒感染狀況和預防效果評價也有重要的意義。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1.急性乙肝2.慢性乙肝3.乙肝病毒發(fā)生變異,表達量較低4.手術前、輸血前和孕婦產前檢查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5.高危人群防護和及時發(fā)現治療高危人群包括:①母親是HBV感染者其所分娩的子女;②配偶、性伴侶是HBsAg陽性者;③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④醫(yī)護人員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血液或血液制品者;⑤血透病人和器官移植者;⑥靜脈內注射毒品者和性傳播疾病者;⑦免疫功能低下者;⑧易發(fā)生外傷者等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這些人群多是長期少量感染,并刺激機體產生一定的免疫力,可能呈低濃度感染,特別應當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密切關注并采取措施防止發(fā)展成乙肝或慢性攜帶者。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6.了解對HBV感染抵抗力狀況和評估注射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二、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能對乙肝患者的診斷、病程、治療、預后起到一個全程動態(tài)監(jiān)測和療效觀察的作用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1、HBsAg定量檢測的主要臨床意義

⑴血清中HBsAg含量與肝組織內cccDNA水平有直接的相關性,是HBV復制的參考指標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HBsAg的含量與肝組織內乙肝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HBVcccDNA)水平有直接的相關性,用HBsAg定量可以間接反映HBV感染的肝細胞內的cccDNA水平。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乙肝病毒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HBVcccDNA)是HBV前基因組RNA轉錄產物最原始的模板,也是乙肝病毒持續(xù)感染的關鍵因素,因此,它是乙肝病毒復制最特異的指標,其準確性超過目前常用的HBV-DNA檢測。肝活檢結果顯示,肝內HBVcccDNA與血清HBsAg及血清HBV-DNA水平呈顯著相關。在評估基線病毒學標志與治療后病毒學應答相關性的研究中,研究者發(fā)現,血清HBsAg水平與HBVcccDNA有較好的相關性,基線時低水平HBsAg可較好預測抗病毒治療慢性乙肝(CHB)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這也反映了HBsAg定量檢測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因此HBsAg水平可作為衡量HBV感染肝細胞數量的標志。更重要的是,乙肝治療降低HBsAg水平意味著可降低肝內的cccDNA水平。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⑵HBsAg水平與HBV感染自然史有關,與HBVDNA總體相關,但與HBeAg陰性CHB的相關性較差

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動或低(非)復制期再活動期HBsAg水平最高開始下降最低再度升高,但升高傾向低于免疫清除期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⑶HBsAg清除是目前慢性乙肝治療的最高目標,也是乙肝自然恢復過程人體免疫系統(tǒng)控制HBV取得最佳效果和獲得最接近治愈狀態(tài)的指標。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指標用于檢測慢性乙肝的治療應答,如ALT水平、HBV-DNA水平、HBeAg血清學轉換率以及HBsAg清除率等,ALT正常化、HBV-DNA抑制至不可測、HBeAg血清學轉換以及HBsAg清除便成為治療慢性乙肝的目標。其中HBsAg清除是乙肝自然恢復過程中人體免疫系統(tǒng)控制病毒取得最佳的效果,也被認為是可以獲得最接近治愈的狀態(tài),因此HBsAg清除成為慢性乙肝最高治療目標。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一項309例代償性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平均隨訪68個月,結果顯示:32例患者達到HBsAg清除,其中3%HCC和死亡;而未發(fā)生HBsAg清除的患者中,有11%發(fā)展為HCC、20%死亡。與未發(fā)生HBsAg清除的患者相比,伴HBsAg清除的患者HCC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生存率顯著延長,表明HBsAg清除可降低肝癌發(fā)生或肝病相關性死亡的危險。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研究表明,發(fā)生HBsAg清除的患者,肝臟炎癥和肝纖維化程度顯著改善。如果HBsAg清除發(fā)生于患者45歲以前,肝硬化發(fā)生之前或不存在丙肝病毒/丁肝病毒共同感染時,則其臨床結果如肝硬化、肝癌及死亡的發(fā)生率幾乎為0,但如果HBsAg清除發(fā)生在45歲以后(感染時間長)、肝硬化或合并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感染時,仍有肝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因此HBsAg清除應當越早越好。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⑷HBsAg可能是較HBV-DNA水平更能反映CHB患者病程程度的一種間接指標

病理研究提示,HBsAg與炎癥分期和肝臟纖維化程度呈負相關關系。隨著炎癥和纖維化反應的加重,HBsAg呈階梯狀下降,但HBV-DNA水平無明顯變化,提示HBsAg較HBV-DNA水平更能反映患者的病理程度。輕-中度CHB:G2S1組38392.45±42747.74,

G2S2組32193.25±41322.70重度CHB:G3S4組7214.52±8517.78,

G4S4組17091±32428.95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⑸HBsAg定量檢測是指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新工具①基線HBsAg較低水平患者獲得持續(xù)應答的敏感性增強。基線的HBsAg定量水平小于10000IU/ml和療程中HBsAg降幅﹥1log10IU/ml和療程結束時HBsAg低于10IU/ml的均有較持久的免疫應答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②治療12周時低水平的HBsAg可預測治療有良好的應答。

治療12周時HBsAg﹤1200IU/ml或12周時HBsAg定量下降至<60%基線預測治療有良好的應答,且是治療后HBeAg血清學轉換的獨立的預測因素。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③治療24周時HBsAg下降明顯者,可獲得更高持久免疫控制。24周時HBsAg含量較基線下0.5~1logIU/ml或24周時HBsAg含量<1500IU/ml患者可預測治療后半年、1年、2年有良好的持續(xù)應答和對未來HBsAg清除有高度預測作用。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④治療48周HBsAg定量低水平者,停藥后可獲得更高持久免疫控制。48周HBsAg水平﹤10IU/ml可獲得停藥后有較48周時HBsAg自基線下降﹥100IU/ml好的HBsAg清除率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應用HBsAg定量預測有無良好或持久的治療應答方法①自基線和治療中不同時間的HBsAg水平預測有無良好或持久的應答基線水平<10000IU/ml,治療至12周或24周的HBsAg水平<1200~1500IU/ml和48周<10IU/ml②用HBsAg水平自基線降低幅度預測有良好或持久的應答

12周時下降至<60%基線水平,24周時下降幅度>0.5~1logIU/ml、48周時自基線下降>100IU/ml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⑤延長治療提高持久免疫控制聚乙二醇干擾素規(guī)范治療48周,至24周時HBsAg定量下降≥10%,17%的患者在停藥后1年維持應答;

聚乙二醇干擾素規(guī)范治療96周,至24周時HBsAg定量下降≥10%,58%的患者在停藥后1年維持應答;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⑹監(jiān)測拉米夫定等核苷酸類藥物治療中的耐藥突發(fā)

當乙肝病毒出現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突變出現的時候,通常在生化指標出現異常之前血清HBsAg濃度和HBVDNA滴度增加。在YMDD突變出現之后,血清HBVDNA持續(xù)升高,然而HBsAg的增加是瞬間的,與ALT的升高相似。在大部分病人中,血清HBsAg的增加是由于HBVDNA的增加。然而在某些病人中,血清HBsAg在HBVDNA增加幾個月之前便增加。因此,在用拉米夫定等核苷酸類藥物抗病毒治療時,除了監(jiān)測HBVDNA水平之外,同時監(jiān)測血清HBsAg濃度或許能夠有利于較早地發(fā)現在拉米夫定治療中的耐藥突變。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2、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定量檢測的主要臨床意義

抗-HBs定量檢測能夠對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確評價,對乙肝高危人群的預防起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抗-HBs即乙肝抗體,是乙肝的保護性抗體,是受乙肝病毒感染后痊愈或治愈的象征。抗-HBs濃度越高,保護力越強,持續(xù)時間也就越長。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目前普遍認為普通人群抗-HBs濃度值>10IU/ml,就有足夠的保護作用;高危人群抗-HBs濃度值>100IU/ml,具有足夠的保護作用;肝移植、血液透析以及免疫抑制等病人應定期檢測抗-HBs濃度值,每次檢測值>100IU/ml為宜。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抗-HBs濃度測定還可以用于評估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⑴無應答者:抗體濃度<1mIU/ml,無保護性抗體,非特異性結合反應,約占接種者的5%,繼續(xù)加大劑量或更換疫苗廠家全程(3針)免疫注射;⑵低應答者:抗體濃度為1~10mIU/ml,保護作用比較弱,必須加強2針疫苗注射;⑶中應答者:抗體濃度為10~100mIU/ml,已有一定的保護力,約占接種者65%,須加強1針疫苗注射;⑷高應答者:抗體濃度>100mIU/ml,免疫效果最好,約占接種者20%,不需要加強注射。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對意外接觸HBV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后,可按照一下方法處理①血清學檢測應立即檢測HBV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ALT和AST,并在3和6個月內復查。②主動和被動免疫如已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如未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或雖接種過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者,應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3、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HBeAg和抗-HBe的主要臨床意義HBeAg:①是乙肝患者傳染性強的標志之一,HBeAg陽性表明體內有大量HBV-DNA復制;

②也是乙肝由急性發(fā)展為慢性的指標;③慢性肝炎中HBeAg持續(xù)高濃度提示HBV持續(xù)感染,而且發(fā)展肝硬化的概率比較高;④孕婦高濃度HBeAg可能增加母嬰垂直傳播的機會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抗-HBe:①抗-HBe主要存在于HBsAg陽性攜帶者及遷延穩(wěn)定或恢復期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一般認為抗-HBe也是乙肝病情穩(wěn)定的標志

②HBeAg陽性慢性肝炎,定量檢測能明確HBeAg向抗-HBe轉化的時期,即表現為HBeAg濃度的下降和抗-HBe濃度升高的過程③抗-HBe陽性慢性肝炎主要由前C基因突變株HBV感染所致,也稱異型慢性肝炎。始終不出現HBeAg,但HBV-DNA進行性復制。HBsAg亦在高濃度處變動。與前者HBeAg陽性慢性肝炎中的轉化期比較,兩對半定性檢測均表現為小三陽,但后者主要表現在高HBsAg濃度,忽高忽低的ALT值和HBV-DNA始終陽性。這類病人往往對干擾素、拉米夫定治療效果不佳。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⑴血清HBeAg水平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改變不同

眾多的研究發(fā)現,在HBeAg陽性的CHB病人中,無論血清HBV-DNA水平,低、中濃度HBeAg組的炎癥活動度及纖維化分級均較高濃度HBeAg嚴重且均呈負相關,而與HBeAg陰性CHB有更相似的臨床特征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⑵定量檢測HBeAg和抗-HBe是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起點和終點的選擇目標

治療的監(jiān)測和隨訪治療前應檢查:病毒血清學,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HBVDNA的基線狀態(tài)和水平;

抗病毒治療的三大治療終點之一就是HBeAg/抗-HBe血清學轉化。HBeAg或HBeAb血清轉換是患者接受治療后發(fā)生免疫應答的結果,是目前公認的治療終點,是較高的抗病毒治療目標。

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⑶定量檢測HBeAg是有效監(jiān)測和評估抗病毒藥物療效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患者的HBVDNA,尤其是HBeAg的定量呈現逐步和進行性下降時,判斷可能出現HBeAg血清轉換有重要意義。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建議繼續(xù)觀察治療3個月,再根據患者應答情況決定是否調整治療方案。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HBeAg定量的預測價值優(yōu)于HBVDNA定量的預測價值

治療24周HBeAg水平72周時的HBeAg轉換率﹤10PEIU/ml52%10~100PEIU/ml20%﹥100PEIU/ml4%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基線HBeAg水平和治療24周的HBeAg水平下降幅度也可有效預測遠期HBeAg血清學轉換率HBeAg基線≤500PEIU/u52周時HBeAg血清學轉換率57.1%12周時HBeAg水平較基線52周時HBeAg血清學轉換率88.5%降低超過1logPEIU/ul乙肝二對半定量檢1

因此,在對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的監(jiān)測和預測或判斷是否出現持續(xù)應答時,應根據HBV-DNA和HBeAg定量檢測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對在治療過程中HBe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