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機械通氣課件_第1頁
臨床機械通氣課件_第2頁
臨床機械通氣課件_第3頁
臨床機械通氣課件_第4頁
臨床機械通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

臨床機械通氣應用指征

(1)肺部疾病:COPD、

ARDS、哮喘、間質性肺疾病、肺栓塞等。

(2)腦部炎癥、外傷、腫瘤、腦血管意外、藥物中毒等所致中樞性呼吸衰竭。

(3)胸部外傷或胸部手術后。

(4)嚴重的胸部疾患或呼吸肌無力。

(5)心肺復蘇術臨床機械通氣禁忌癥(1)氣胸及縱膈氣腫未行引流者。(2)肺大泡。(3)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補充血容量者。(4)嚴重肺出血。(5)缺血性心臟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機械通氣生理學目的維持肺的適當氣體交換維持適當的肺泡通氣(PCO2,PH)維持適當的動脈血氧合(PaO2,

SaO2)為了增加肺容積達到吸氣末肺擴張維持適當的功能殘氣量為了減輕呼吸肌負荷臨床機械通氣臨床目的改善肺的氣體交換糾正急性呼吸酸中毒糾正嚴重低氧血癥緩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氧耗逆轉呼吸肌的疲勞改善壓力---容量關系臨床機械通氣臨床目的

預防和治療肺不張改善順應性預防進一步損傷其他保障應用鎮靜劑和肌松劑的安全降低顱內壓維持胸壁的損傷臨床機械通氣操作方法一呼吸機與患者的連接1鼻面罩用于無創通氣2氣管插管經口插管經鼻插管3氣管切開適應征(1)長期行機械通氣者。(2)已行氣管插管,但仍不能順利吸除氣管分泌物者。(3)頭部外傷、上呼吸道狹窄或阻塞的患者。(4)解剖死腔占潮氣量比較大的患者,如單側肺。臨床機械通氣二呼吸機參數的調節(一)

潮氣量:應略大于自主呼吸的嘲氣量,一般按6-15ml/kg體重計。容積目標通氣模式預置VT,壓力目標通氣模式通過調節壓力控制水平和壓力輔助水平來獲得一定的VT。平臺壓30-35cmH2O,PSV25-30cmH2O。

COPD患者通常設在低限,可近按8-10ml/kg體重;肺水腫、肺不張等肺順應性差者可設在12-15ml/kg體重。臨床機械通氣(二)

吸氣/呼氣時間:應用呼吸機時一般呼吸頻率為16-20次/分。(1)應與VT相配合,以保證一定的MV;(2)應根據原發病而定:阻塞性通氣障礙時吸;呼為1:2或1:2.5,并配合慢頻率。限制性通氣障礙時吸:呼為1:1.5,配合較快頻率。(3)應根據自主呼吸能力而定:如采用SIMV時,可隨著自主呼吸能力的不斷加強而逐漸下調SIMV的輔助頻率。臨床機械通氣(三)

通氣壓力:受肺順應性和潮氣量的影響。肺內輕度病變時需1.47-1.96(15-20cmH20)壓力,中、重度病變需1.96-2.45Kpa(20-25cmH20)壓力。(四)

給氧濃度:吸入氧濃度可分為低濃度(<35%02)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中濃度(36-60%02),用于缺氧而無二氧化碳潴留時;高濃度(>60%02)適用于CO中毒、心原性休克,ARDS,吸入高濃度氧不應超過2-3天。臨床機械通氣(五)

同步觸發靈敏度:可分為壓力和流速觸發兩種。一般認為,吸氣開始到呼吸機開始送氣的時間越短越好。壓力觸發很難低于110~120ms,而流速觸發可低于100ms,一般認為后者的呼吸功耗小于前者。觸發靈敏度的設置原則為:在避免假觸發的情況下盡可能小。一般置于-1~-3cmH2O或1~2L/min。臨床機械通氣

PEEP:目前推薦“最佳PEEP”的概念:(1)最佳氧合狀態;(2)最大氧運輸量(DO2);(3)最好順應性;(4)最低肺血管阻力;(5)最低QS/QT;(6)達到上述要求的最小PEEP。

流速波形:一般有方波、正弦波、加速波和減速波四種。其中減速波與其他三種波形相比,使氣道峰壓更低、氣體分布更佳、氧合改善更明顯,因而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

(一)

輔助通氣(AV):在自發呼吸的基礎上,呼吸機補充自主呼吸通氣量的不足,呼吸頻率由患者控制,吸氣的深度由呼吸機控制。(二)

控制通氣(CV):患者的呼吸完全由呼吸機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被有效抑制。適用于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搶救。臨床機械通氣

通氣方式的選擇

吸氣相送氣方式1.控制通氣(controlledmechanicalventilation,CMV)呼吸機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氣方式。包括容積控制通氣和壓力控制通氣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1)容積控制通氣(VCV)A概念:潮氣量(VT)、呼吸頻率(RR)、吸呼比(I/E)和吸氣流速完全由呼吸機來控制。B調節參數:吸氧濃度(Fio2),VT,RR,I/E。C特點:能保證潮氣量的供給,完全替代自主呼吸,有利于呼吸肌休息;易發生人機對抗、通氣不足或通氣過度,不利于呼吸肌鍛煉。D應用:中樞或外周驅動力很差者

對心肺功能儲備較差者,可提供最大的呼吸支持,以減少氧耗量

需過度通氣者,如閉合性顱腦損傷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2).壓力控制通氣(pressurecontrolledventilation,PCV)A概念:預置壓力控制水平和吸氣時間。吸氣開始后,呼吸機提供的氣流很快使氣道壓達到預置水平,之后送氣速度減慢以維持預置壓力到吸氣結束,呼氣開始。B調節參數:FiO2,壓力控制水平,RR,I/E臨床機械通氣C特點:吸氣流速特點使峰壓較低,能改善氣體分布和V/Q,有利于氣體交換。VT與預置壓力水平和胸肺順應性及氣道阻力有關,需不斷調節壓力控制水平,以保證適當水平的VT。D應用:通氣功能差,氣道壓較高的患者,用于ARDS有利于改善換氣;新生兒,嬰幼兒;補償漏氣。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2.同步(輔助)控制通氣(AssistedCMV,ACMV)(1)概念:自主呼吸觸發呼吸機送氣后,呼吸機按預置參數送氣;患者無力觸發或自主呼吸頻率低于預置頻率,呼吸機則以預置參數通氣。與CMV相比,唯一不同的是需要設置觸發靈敏度,其實際RR可大于預置RR。(2)調節參數:FiO2,觸發靈敏度,VT,RR,I/E(3)特點:具有CMV的優點,并提高了人機協調性;可出現通氣過度。(4)應用:同CMV。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3.間歇強制通氣(intermittentmandatoryventilation,IMV)/同步間歇強制通氣(synchronizedIMV,SIMV)(1)概念:IMV:按預置頻率給予CMV,實際IMV的頻率與預置相同,期間允許自主呼吸存在;SIMV:IMV的每一次送氣在同步觸發窗內由自主呼吸觸發,若在同步觸發窗內無觸發,呼吸機按預置參數送氣,間隙期間允許自主呼吸存在。(2)調節參數:FiO2,VT、RR和I/E。SIMV還需設置觸發靈敏度。(3)特點:支持水平可調范圍大(0~100%),能保證一定的通氣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允許自主呼吸參與,防止呼吸肌萎縮,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自主呼吸時不提供通氣輔助,需克服呼吸機回路的阻力。臨床機械通氣(4)應用:具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者,逐漸下調IMV輔助頻率,向撤機過度;若自主呼吸頻率過快,采用此種方式可降低自主呼吸頻率和呼吸功耗。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4.壓力支持通氣(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1)概念:吸氣努力達到觸發標準后,呼吸機提供一高速氣流,使氣道壓很快達到預置的輔助壓力水平以克服吸氣阻力和擴張肺臟,并維持此壓力到吸氣流速降低至吸氣峰流速的一定百分比時,吸氣轉為呼氣。該模式由自主呼吸觸發,并決定RR和I/E,因而有較好的人機協調。而VT與預置的壓力支持水平、胸肺呼吸力學特性及吸氣努力的大小有關。當吸氣努力大,而氣道阻力較小和胸肺順應性較大時,相同的壓力支持水平送入的VT越大。(2)調節參數:FiO2、觸發靈敏度和壓力支持水平。臨床機械通氣(3)特點:屬自主呼吸模式,患者感覺舒服,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和鍛煉;自主呼吸能力較差或呼吸節律不穩定者,易發生觸發失敗和通氣不足;壓力支持水平設置不當,可發生通氣不足或過度。(4)應用: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呼吸中樞驅動穩定者;與IMV等方式合用,可在保證一定通氣需求時不致呼吸機疲勞和萎縮,可用于撤機。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5.指令(最小)分鐘通氣(mandatory/minimumminutevolumeventilation,MVV)呼吸機按預置的分鐘通氣量(MV)通氣。自主呼吸的MV若低于預置MV,不足部分由呼吸機提供;若等于或大于預置MV,呼吸機停止送氣。臨床上應用MVV主要是為了保證從控制通氣到自主呼吸的逐漸過渡,避免通氣不足發生。臨床機械通氣6.壓力調節容量控制通氣(pressureregulatedvolumecontrolledventilation,PRVCV)在使用PCV時,隨著氣道阻力和胸肺順應性的改變,必須人為地調整壓力控制水平才能保證一定的VT。在使用PRVCV時,呼吸機通過連續監測呼吸力學狀況的變化,根據預置VT自動對壓力控制水平進行調整,使實際VT與預置VT相等。

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7.容量支持通氣(volumesupportventilation,VSV)可將VSV看作PRVCV與PSV的聯合。具有PSV的特點:自主呼吸觸發并決定RR和I/E。同時監測呼吸力學的變化以不斷調整壓力支持水平,使實際VT與預置VT相等。若兩次呼吸間隔超過20秒,則轉為PRVCV。臨床機械通氣8.比例輔助通氣(proportionalassistedventilation,PAV)呼吸機通過感知呼吸肌瞬間用力大小來判斷瞬間吸氣要求的大小,并根據當時的吸氣氣道壓提供與之成比例的輔助壓力,即吸氣用力的大小決定輔助壓力的水平,并且自主呼吸始終控制著呼吸形式,故有人稱之為“呼吸肌的擴展”。臨床機械通氣9.反比通氣(IRV)

正常呼吸周期,吸氣時間(Ti)<呼氣時間(TE),正常1:1.5如果設置Ti>或等于TE,Ti/TE>≥1(通常2:1~4:1)即稱為IRV,目前常用的是壓力控制的反比通氣(PC-IRV)。其特點是:增加肺的功能殘氣量,有利于肺內氣體交換;Ti延長,使吸氣峰壓降低,可防止氣壓傷;TE縮短,氣道產生類似于PEEP作用。缺點是:與自主呼吸難以同步,需用麻醉劑或肌肉松弛劑。IRV主要用于ARDS或嚴重哮喘,氣道峰壓過高或外加PEEP過高,氧合仍不理想者。

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呼氣末狀態調定1.呼氣末正壓(PEEP)呼氣末借助于呼氣管路中的阻力閥等裝置使氣道壓高于大氣壓水平及獲得PEEP。它可以產生如下生理學效應:(1)使氣道壓處于正壓水平,平均氣道壓升高。(2)一定水平的PEEP,通過對小氣道和肺泡的機械性擴張作用,使萎陷肺泡重新開放,肺表面活性物質釋放增加,肺水腫減輕,故可以使肺順應性增加,氣道阻力降低,加之對內源性呼氣末正壓(PEEPi)的對抗作用,有利于改善通氣。臨床機械通氣(3)功能殘氣量增加,氣體分布在各肺區間趨于一致,QS/QT降低,V/Q改善。(4)彌散增加。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

2.呼氣末負壓(nega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NEEP)呼氣末氣道壓低于大氣壓水平即為NEEP。應用NEEP可降低平均氣道壓及胸內壓,有利于靜脈血回流,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上氣道梗阻的患者。但由于NEEP能使氣道和肺泡萎陷,目前已很少應用。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雙相狀態調定1.持續氣道正壓(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氣道壓在吸氣相和呼氣相都保持一定的正壓水平即為CPAP。當患者吸氣使氣道壓低于CPAP水平時,呼吸機通過持續氣流或按需氣流供氣,使氣道壓維持在CPAP水平;當呼氣使氣道壓高于CPAP時,呼氣閥打開以釋放氣體,仍使氣道壓維持在CPAP水平。因此,CPAP實際上是一種自主呼吸模式,吸氣VT與CPAP水平、吸氣努力和呼吸力學狀況有關。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2.氣道壓力釋放通氣(airwaypressurereleaseventilation,APRV)

APRV是在CPAP氣路的基礎上以一定的頻率釋放壓力,壓力釋放水平和時間長短可調。在壓力釋放期間,肺部將被動地排氣,相當于呼氣,這樣可以排出更多的CO2。當短暫的壓力釋放結束后,氣道壓力又恢復到原有CPAP水平,這相當于吸氣過程。臨床機械通氣通氣方式的選擇3.雙水平氣道內正壓通氣(biphasicintermittent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雙水平氣道內正壓(BIPAP):其通氣原理是病人在不同高低的正壓水平自主呼吸,實際上可認為是壓力支持加CPAP,該模式允許自主呼吸與控制通氣并存,能實現從PCV到CPAP的逐漸過渡,具有較廣的臨床應用范圍和較好的人機協調。亦可用面罩將病人與BIPAP機連接,主要適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一些只需短時間進行呼吸支持者,既方便又有效。臨床機械通氣臨床機械通氣使用呼吸機的監護和護理

(一)

密切臨床觀察:包括神志、呼吸、心率、血壓、皮膚色澤、肺部體征。(二)

血氣監測:使用呼吸機前及全過程的動態監測。(三)

觀察呼吸機運轉情況。(四)

通氣力學監測:包括潮氣量、每分鐘通氣量、氣道峰壓、平臺壓、呼氣末壓、平均壓、氣道阻力、吸/呼比值。臨床機械通氣(五)

呼吸道的濕化及分泌物排出:包括霧化吸入、氣管滴入、吸痰、翻身、拍背,以保持氣道通暢。要求吸入氣體溫度在32~36,相對濕度100%,24小時濕化液量至少250ml。(六)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護理:注意氣囊有無漏氣,在保證不漏氣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充氣壓力,并需每4小時將氣囊放氣5分鐘。(七)

呼吸機及其管道的定時清潔、消毒。病室通風、消毒。臨床機械通氣呼吸機的撤離臨床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