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列車制動機試驗崗位》作業指導書車輛段企業標準QXTJ-XLJS.02.007-2014車間崗位客車檢車員內容單車和全列制動機試驗目的保證車輛制動機的試驗符合《鐵路客車運用維修規程》[鐵運(2006)27號]。范圍本指導書適用于庫列檢對入庫檢修的旅客列車制動機試驗。制定依據《鐵路客車運用維修規程》(鐵運(2006)27號)。人員要求必須在本崗位培訓,考試合格,持有上崗證人員方可進行本崗位的工作,設備操作人員須持有設備操作證。工裝設備作業流程手動試驗:插設號志插設號志確認防溜列車充風風源排塵制動緩解靈敏度試驗漏泄實驗制動安定實驗試驗完畢撤除號志填寫臺賬微控試驗:插設號志插設號志安裝尾部測壓裝置風源排塵充風保壓插設號志程控不帶電空試驗緩解感度試驗安定性試驗試驗完畢撤除號志填寫臺賬3.單車制動機試驗插設號志插設號志單車試驗器性能檢查確認車輛防溜過球試驗制動管漏泄試驗全車漏泄試驗制動緩解及感度試驗制動安定試驗緊急制動試驗安裝ST1-600型閘調器的車輛進行減小及增大間隙試驗總風管漏泄試驗手制動機試驗撤除號志填寫臺賬●作業人員自檢標識▲工長復查標識★質檢員檢驗標識作業步驟作業內容及要求質量卡控要點質量卡控方式圖示列車手動試驗1.作業前準備按規定著裝,設置安全號志,檢查維修工具,準備配件材料。設置安全號志●班組安全員插設脫軌器并用對講機通知班組人員方可作業2.工具準備JZ-7型自動制動閥列車試驗器,地面風源裝置,校對用1.5級1000Kpa壓力表、秒表、鋼板尺、長度小于20m內徑為25mm連接軟管。1.檢查列車試驗器校驗不過期,2.對股道儲風缸及列車試驗器進行排水排塵;●★作業人員自檢,質檢復查3.試驗準備列車制動機試驗時需確認列車防溜狀態,止輪器、鐵鞋設置可靠。1.確認車輛防溜設置●▲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4.包車試風作業分工按列車編組18輛包車試風作業4人走閘分工:首尾部4輛,中部2人各5輛;包車試風作業6人走閘分工:人均3輛;自首向尾人員依次編號為1號、2號、3號、4號、5號、6號;1.走閘到位后方可傳遞信號;2.信號傳遞自尾部向前依次傳遞。●▲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5.風源排水、排塵JZ-7型自閥手把,由過充位移置常用制動區往復數次,排除風源及連接軟管中的灰塵、水、油垢等雜質。股道風源排水、排塵●▲★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6.列車充風、吹塵1號作業人員將試驗器軟管與列車第一輛制動軟管連接,開放車輛折角塞門,將自閥手把置1、2位交替充風,向列車管充氣時不得過充。達到定壓后6號作業人員反復打開列車尾部折角塞門,進行列車管排塵,排塵時間不低于30S。排塵結束后6號作業人員在列車尾部制動軟管上安裝試驗用壓力表。1號作業人員操作充風,避免過充●作業人員自檢7.核對風表風壓誤差達定壓600Kpa后,6號作業人員檢查車列尾部車輛制動校對壓力表,與試驗壓力表誤差不超過20Kpa。同時1號、6號作業人員檢查車列首、尾車輛上部風表壓力值,與手動大閘試驗壓力表誤差不超過10Kpa。對檢查存在問題的風表通知班組鉗工進行更換。1號、6號作業人員檢查車列首、尾車輛上部風表壓力值,與手動大閘試驗壓力表誤差不超過10Kpa。●作業人員自檢8.漏泄試驗漏泄試驗:制動管壓力達到定壓后,1號作業人員將試驗器置于保壓位或關閉第一輛車的折角塞門,保壓1min,制動管壓力下降不得超過20kpa。保壓1min,制動管壓力下降不得超過20kpa●▲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9.制動靈敏度試驗制動緩解靈敏度試驗:列車管達定壓并穩定后,1號作業人員自閥手把從運轉位移常用制動區最小減壓位,列車管減壓50Kpa。列車管減壓50Kpa。●作業人員自檢10.跑閘確認各號位試風人員確認全列車制動機須發生制動作用,保壓1分鐘不得發生自然緩解。盤形制動裝置閘片、閘瓦分別緊靠制動盤和車輪踏面制動緩解顯示器,顯示紅色。確認全列車制動機須發生制動作用●作業人員自檢11.緩解靈敏度試驗1號作業人員手把移運轉位,全列車制動機須在1min內緩解完畢,盤形制動裝置閘片、閘瓦分別松離開制動盤和車輪踏面,制動緩解顯示器顯示綠色。全列車制動機須在1min內緩解完畢●作業人員自檢12.制動安定試驗制動安定,持續一定時間的試驗:列車管達定壓并穩定后,1號作業人員自閥手把由運轉位移制動位最大減壓位,列車管減壓量170Kpa,確認全列車不得發生緊急制動。確認全列車不得發生緊急制動。●作業人員自檢13.制動缸行程測量各試風位人員對車輛制動缸活塞行程進行測量:自動間隙調整器車輛190±15mm,ST1—600型閘調器車輛190±10mm,并在制動缸前用白粉涂打活塞行程測量值,前次測量值同時予以消除。自動間隙調整器車輛190±15mm,ST1—600型閘調器車輛190±10mm,●作業人員自檢并記錄測量數據在車統-15本上14.確認車輛制動閘片、閘瓦分別緊抱制動盤和車輪踏面,緩解顯示器顯示紅色。緩解顯示器顯示紅色●作業人員自檢15.持續保壓試驗1號作業人員將手把移過充位充氣緩解,達定壓后移運轉位。保壓5min制動機不得發生緩解,每分鐘漏泄不大于20Kpa。(段內控標準:保壓5min漏泄總量不大于10KPa,對比上趟漏泄量不大于4KPa)。每分鐘漏泄不大于20Kpa,●作業人員自檢并記錄漏泄數據在車統-15本上16.緊急制動試驗緊急制動試驗(有必要時進行,一般不作此項試驗):列車管達定壓后,1號作業人員將自閥手把由運轉位,急速移緊急制動位,確認全列車制動機須發生緊急制動作用,當列車管壓力降為零時,立即將手把移過充位開始計時,104型空氣制動機客車,15S內列車制動機不得緩解。15S內列車制動機不得緩解。●作業人員自檢17.試驗完畢試驗完畢,1號、6號作業人員關閉列車兩端折角塞門,將自閥手把移緊急制動位,排盡連接軟管內壓力空氣,摘解連接軟管,打好首尾車輛端頭制動軟管防塵堵,將連接軟管盤放整齊,6號摘除校對壓力表。關閉列車兩端折角塞門●作業人員自檢列車微控試驗1.試驗準備1號檢車員在值班室打開微控試風主機,進入列車微控試風界面。打開執行器及尾部風壓模塊電源開關。打開微控試風主機●作業人員自檢2.申請試驗,輸入車次風源排塵1號檢車員打開股道儲風缸排水塞門排水,直至無水霧為止。打開執行器塞門。1號檢車員發送充風代碼:輸入A+班組+執行器號+股道;對執行器軟管進行充風排塵,排塵時間不得低于30S。關閉執行器塞門,連接風帶與列車軟管。打開執行器塞門。對車輛進行充風。(以1號執行器、1股道試風為例)排塵時間不得低于30S。●作業人員自檢3.掛尾壓模塊列車管達到定壓后6號檢車員打開列車尾部車輛折角塞門,對列車主管進行吹塵,直至無水霧為止。然后在列車尾部安裝尾壓模塊同時開放尾部車輛折角塞門,打開尾壓模塊電源開關。打開列車尾部車輛折角塞門,對列車主管進行吹塵。●▲作業人員自檢,工長進行抽查4.核對風壓1號、6號檢車員檢查列車首、尾車輛風表壓力值,與尾壓模塊顯示壓力值誤差應不超過20Kpa。對檢查存在問題的車輛風表通知班組進行更換。連接端頭風管發送“請求試驗”代碼●作業人員自檢5.漏泄試驗開始6號檢車員與1號檢車員互報列車首、尾風壓***Kpa,合格后,試風開始。語音提示:**股道緩解完畢,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2,漏泄試驗開始。互報風壓進行核對●作業人員互控6.漏泄試驗完畢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走閘,查看漏泄情況。如發現車輛管系漏泄及時處理。列車1分鐘漏泄量不大于20KPa。語音提示:***股道漏泄量***KPa.漏泄試驗合格。保壓1分鐘制動管壓力下降不超過20KPa●▲作業人員自檢、工長抽查盯控7.制動感度試驗檢車員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3,語音提示:“***股道感度試驗開始”,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跑閘,列車管減壓50KPa,全列車必須發生制動作用,保壓1分鐘不得發生自然緩解。語音提示:感度試驗合格。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開始緩解試驗。試風走閘,全列車1分鐘內不得發生自然緩解●▲作業人員自檢、工長抽查盯控8.緩解感度試驗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1,語音提示:***股道緩解試驗開始,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跑閘,全列車在1分鐘內緩解完畢。(內控標準:45S)語音提示:緩解試驗合格。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開始制動安定性試驗。全列車在1分鐘內緩解完畢。(內控標準:45S)●▲作業人員自檢,工長現場盯控9.制動安定保壓試驗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4,執行器自動減壓170KPa,保壓1分鐘,漏泄量不超過20KPa。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跑閘,語音提示:漏泄量***KPa,制動安定保壓試驗合格;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開始緩解試驗。保壓1分鐘,漏泄量不超過20KPa。●作業人員自檢10.緩解試驗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1,語音提示:***股道緩解試驗開始,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走閘,語音提示:緩解試驗合格。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開始持續安定保壓試驗。11.持續安定保壓試驗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5,語音提示:***股道持續安定保壓試驗開始。列車持續保壓5分鐘,每分鐘漏泄不得大于20KPa。(內控標準:5分鐘漏泄總量不得大于10KP)各號位檢車員試風走閘(有地溝線的必須入地溝進行檢查),語音提示:第1分鐘漏泄***KPa,第2分鐘漏泄***KPa,第3分鐘漏泄***KPa,第4分鐘漏泄***KPa,第5分鐘漏泄***KPa,***股道持續安定保壓試驗合格。各號位檢車員由后向前依次傳遞信號。列車持續保壓5分鐘,每分鐘漏泄不得大于20KPa。(內控標準:5分鐘漏泄總量不得大于10KP)●▲作業人員自檢,工長現場盯控測量鞲鞴行程符合規定:自動間隙調整器車輛190±15mm,ST1—600型閘調器車輛190±10mm,并在制動缸前用白粉涂打活塞行程測量值,前次測量值同時予以消除。測量鞲鞴行程符合規定●▲作業人員自檢并記錄測量數據在車統-15本上,工長復查12.試風結束1號檢車員輸入:B+執行器號+0,執行器退出試驗,同時排除制動管風壓。1號作業人員關閉執行器塞門,摘除風帶并打堵,同時關閉列車首部折角塞門對列車軟管打堵并吊起防塵堵鏈。6號檢車員關閉尾部折角塞門,卸下尾部風壓模塊。關閉列車首部車端折角塞門對軟管打堵并吊起防塵堵鏈。●作業人員自控13.試風數據分析班組工長返回值班室,調取列車試風試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填寫相關數據。班組工長在值班室調取試風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與上趟試風最大漏泄量不大于4KPa▲工長進行對比分析,并填寫相關就記錄14.注意事項列車微控試風期間任何一步試驗發生不合格情況時,1號檢車員可重新輸入操作命令,重新實施本步驟試風。試驗數據會自動進行覆蓋更新。如遇雷雨天氣,必須立即停止試驗,關閉微控試風系統、切斷電源,并向段調度科報告、改用手動列車制動機試驗裝置、做好試驗記錄。班組工長試風數據對比分析后填寫數據分析臺賬▲工長根據條件進行判斷15.加掛車要求列車制動機全部試驗后,如遇客車輔修、摘車臨修、編組變動或編組內車輛處理制動故障后,必須再次進行列車全部試驗。必須再次進行列車全部試驗●▲作業人員自檢工長盯控16.作業完畢撤除脫軌器、安全號志。撤除脫軌器、安全號志。●班組安全員自控17.臺賬填寫班組工長在值班室填寫“車統-181”處理情況及“車統-81”故障處理。作業者在“車統-15”進行作業記錄、填寫“車統-181”處理情況及“車統-81”故障處理。●班組工長、作業人員自控單車制動機試驗作業作業步驟作業內容及要求質量卡控要點質量卡控方式圖示1.作業前準備按規定著裝,設置安全號志,檢查維修工具,準備配件材料。設置安全號志●班組安全員插設脫軌器并用對講機通知班組人員方可作業2.工具準備J型單車試驗器、連接風帶、秒表、肥皂水、軟毛刷、檢車錘、手電筒、鋼板尺、止輪器、量程為0~1000kPa的1.5級的壓力表等。1.檢查列車試驗器校驗不過期●作業人員自檢3.試驗準備列車制動機試驗時需確認列車防溜狀態,止輪器、鐵鞋設置可靠。工長確認車輛防溜設置●▲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單車試驗器應按相應的機能檢查要求進行校驗:每半月進行一次機能狀態檢查,每月進行一次分解檢查。壓力表每月檢校一次,具有檢定合格證。在單車試驗前,工長應確認單車試驗器機能試驗未過期及性能良好。單車試驗器的試驗風壓調整到600kPa(以下簡稱“定壓”)。檢查確認單車試驗器制動機檢修性能良好●▲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F8型分配閥不作為電空制動使用時,“轉換蓋板”應放在一次緩解位,即蓋板上的箭頭向上。在副風缸、制動缸管路上各裝一塊校驗合格的量程為0~1000kPa的1.5級的壓力表,試驗完畢,將壓力表拆下。對試驗器風表和車輛風表進行核對。裝有空重車閥時,僅進行空車位試驗。副風缸、制動缸管路上各裝一塊校驗合格的量程為0~1000kPa的1.5級的壓力表●▲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4.風源、試驗器、車輛排水、排塵1號作業人員排除風源灰塵、水等雜質。連接風源對單車試驗器軟管進行吹塵,吹塵時間不得低于30S。連接車端軟管連接器,1號作業人員操作試驗器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開放車輛另一端折角塞門,排塵時間不得低于30S。股道風源排水、排塵●▲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5.制動管漏泄試驗1號作業人員操作試驗器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制動管壓力充至定壓后關斷制動支管截斷塞門,并將回轉閥手把移置三位,并在制動各管系連接處涂抹肥皂水,確認有無漏泄情況,漏泄時及時處理。保壓1min,制動管漏泄量應不大于10kPa。在制動各管系連接處涂抹肥皂水,確認有無漏泄●作業人員自檢6.全車漏泄試驗2號作業人員開放制動支管截斷塞門,1號作業人員操作試驗器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制動管壓力達到定壓后,1號作業人員將試驗器置于保壓位,保壓1min,制動管漏泄不得超過10kpa。保壓1min,制動管漏泄不得超過10kpa●▲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7.制動和緩解感度試驗1號作業人員操作試驗器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副風缸達到定壓后,將手把移至四位,當制動管減壓40kPa時,立即將手把移至三位,制動機必須在制動管減壓40kPa以前發生制動作用,其局部減壓量應不大于40kPa,制動缸鞲鞴伸出、緩解指示器顯示紅色制動位。列車管減壓40Kpa。●作業人員自檢1號作業人員在局部減壓作用終止后,制動管壓力穩定后,保壓1min列車管漏泄不大于10kPa,且制動機不得產生自然緩解作用。將手把移至二位充氣,制動機應該在15S開始緩解。25S前必須緩解完畢。制動缸鞲鞴收回制動缸內、緩解指示器顯示綠色緩解位,制動盤與閘片間隙符合規定。制動機應該在15S開始緩解。25S前必修緩解完畢。●作業人員自檢8.制動安定試驗1號作業人員將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副風缸達到定壓后,將手把移至五位,當制動管減壓170kPa時,將手把移至三位保壓,這時應達到下列要求:1.制動管減壓170kPa制動機不得發生緊急制動作用;2.制動缸壓力穩定后,保壓5min,制動缸及制動支管管系漏泄每分鐘不得超過10kPa;3.按規定測量活塞行程自動間隙調整器車輛190±15mm,ST1—600型閘調器車輛190±10mm,并在制動缸前用白粉筆涂打活塞行程測量值,前次測量值同時予以消除。1號作業人員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副風缸達到定壓后,將手把移至五位減壓170KPa并保壓●作業人員自檢自動間隙調整器車輛190±15mm,ST1—600型閘調器車輛190±10mm●作業人員自檢并記錄測量數據在車統-15本上9.緊急制動試驗1號作業人員將手把置一、二位交替充風,待副風缸達到定壓后,將手把移至六位減壓,待制動管減壓100kPa前(F8型制動機減壓80~120kPa內)制動機應發生緊急制動作用。制動缸最高壓力:104閥應為(420±10)kPa,F8閥應為(480±10)kPa。制動機發生緊急制動后立即將手把移至一位充風,制動機15s內不得緩解。待制動管減壓100kPa前制動機應發生緊急制動作用●▲作業人員自檢,工長復查確認1號作業人員將手把置一位充風,待副風缸達到定壓并穩定后,將緊急制動閥手把拉至全開位,分配閥須發生緊急制動作用。合格后將緊急制動閥手把推至關閉位,并用帶有廠、段代號的封印穿以棉線將緊急制動閥手把加以鉛封。將緊急制動閥手把加以鉛封。●作業人員自檢10.安裝ST1-600型閘調器的車輛2號作業人員準備厚15mm、寬60mm、長340mm、弧度為R460mm的鋼墊板1塊)減少間隙試驗:將墊板放在任一閘瓦與車輪踏面之間,1號作業人員將單車試驗器手把移至一位,待制動管與副風缸達到定壓后,將手把移至五位,制動管減壓170kPa,制動缸活塞行程應變短。然后將手把移至一位緩解。這樣反復、制動緩解4次以上,制動缸活塞行程與原行程之差不得大于10mm。制動缸活塞行程與原行程之差不得大于10mm。●作業人員自檢并記數據在車統-15本上增大間隙試驗:緩解后,2號作業人員撤出墊板,仍按上述方法操縱單車試驗器。第一次制動時,制動缸活塞行程應相應伸長,經2次制動、緩解,制動缸活塞行程與原行程之差不得大于5mm。11.總風管漏泄試驗1號作業人員將被試車輛一端的總風軟管與單車試驗器相連,另一端安裝總風軟管堵,打開車輛兩端的總風軟管折角塞門充風。車輛各閥置雙管供風位。總風管規定壓力600eq\o(\s\up5(+20),\s\do2(-50))kPa。總風管壓力600kPa時,1min漏泄不大于20kPa(靜態)。總風管壓力600kPa時,1min漏泄不大于20kPa(靜態)。●作業人員自檢并記數據在車統-15本上12.手制動機試驗2號作業人員擰緊手制動機搖把制動時,下車確認全車閘瓦須抱緊車輪或裝有手制動裝置的閘片須抱緊摩擦盤,擰松手制動機搖把緩解時,下車確認全車閘瓦須離開車輪(無緩解簧的除外)或裝有手制動裝置的閘片須離開摩擦盤(或閘片無壓力)。鋼絲繩有90~120mm的松弛量。擰松手制動機鋼絲繩有90~120mm的松弛量。●作業人員自檢,由工長復查確認13.作業完畢作業完畢合格后1號作業人員將列車管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2 Topic 3 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 Section B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 習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17-2018年八年級心理健康教育 意志力非小事 教學設計
- 4古詩三首《山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新學期班級課件
- 森林小劇場課件
- Unit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2023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八單元 26 好的故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第7課 老師您好-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案)-人音版(2012)音樂三年級下冊
- ××崗位競聘報告
- 箱式變電站遷移施工方案
- 道路運輸企業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清單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試題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城市軌道交通橋隧維修與養護 課件 1.1橋梁設施基礎知識
- 物理-廣東省大灣區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李清照(課堂課件)
- 工程項目代建管理
- 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自薦信范文
- DB21T 3806-2023 電梯檢驗檢測全程錄像工作規范
- 10.3常見的鹽(第1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 2024年社區警務規范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