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三語文·二模沖刺文言文專題(二)課前測《輞川圖》①記(元)劉因①是圖,唐、宋、金源諸畫譜皆有評識者,謂惟李伯時《山莊》可以比之,□維平生得意畫也。癸酉之春,予得觀之。江山雄勝,草木潤秀,使人徘徊撫卷而忘倦,浩然有結廬終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觀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極思而不知其勞也。②嗚呼!古人之于藝也,適意玩情而已矣。若畫,則非如書計樂舞之可為修己治人之資,則又所不暇而不屑為者。魏晉以來,雖或為之,然而如閻立本②者,已知所以自恥矣。維以清才位通顯,而天下復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畫師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繪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則亦不至于陷賊而不死,茍免而不恥,其紊亂錯逆如是之甚也!豈其自負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節,將處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議者。③予特以當時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貴之所以虛左而迎,親王之所以師友而待者,則能詩能畫、背主事賊之維輩也。如顏太師③之守孤城、倡大義,忠誠蓋一世,遺烈振萬古,則不知其作何狀,其時事可知矣。后世論者,喜言文章以氣為主,又喜言境因人勝。故朱子謂維詩雖清雅,亦萎弱少氣骨。程子謂綠野堂④宜為后人所存,若王維莊,雖取而有之,可也。④嗚呼!人之大節一虧,百事涂地,凡可以為百世之甘棠⑤者,而人皆得以芻狗之。彼將以文藝高逸自名者,亦當以此自反也。(有刪削)[注]①《輞川圖》:唐代王維的畫作。②閻立本:唐初著名畫家。他曾經告誠他的孩子:“勿習此末技。”③顏太師:即顏真卿。安史之亂時,他起兵抵抗。④綠野堂:唐人裴度的別墅。裴度平定藩鎮叛亂有功。⑤甘棠:指官吏值得稱頌的政績。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A.豈
B.蓋
C.然
D.且2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本文寫法上特點的一項是(
)。(2分)A.敘議結合
B.用典簡明
C.托古諷今
D.詼諧夸張22.請分析對比手法在第③段論述中的作用。(4分)23.本文第②③段的議論銜接緊湊、層層深入,請就此加以分析。(3分)24.劉因的同鄉劉果讀完本文后又查閱了《舊唐書?王維傳》部分相關內容(見前一篇文言文),對劉因的觀點不完全贊同,打算寫一段話與劉因討論,請你替劉果寫下這段話(不必用文言寫,不超過200字)。(4分)(五)20.B(1分)21.D(2分)22.答案示例:第③段將王維與唐代顏太師、裴度的表現作橫向對比,又將唐朝王公貴族對王維的態度與宋代學者對王維的態度作縱向對比。這些對比不僅強調了王維失節行為之不堪,有力支持了“人之大節一虧,百事涂地”的觀點,而且將對王維個人的評判擴展到對當權者人才觀的探討上去,托古諷今,促人反思。(4分)23.答案示例:第②③段先以重德輕藝立論,認為畫藝只是“適意玩情而已”,不能作為“修已治人之資”;然后據此批評王維重畫藝而輕修身導致失節;繼而由批判王維個人擴展到批判當權者重才輕德。各層次銜接緊湊,愈轉愈深,使重視品德修養的主張格外鮮明。(3分)24.答案示例:我認為王維失節確有其事,有可批評之處,您對品德修養的重視我也甚為認同。但王維被俘后曾服藥裝病拒仕偽朝,又曾寫《凝碧詩》表明其心系唐朝,朝廷后來未作嚴究,今人對此也不必過加苛責。王維博學多才,其私德也有可稱道之處,當時的掌權者推重他是有其理由的,對他不宜一味批評。但您借由此批評而闡發的掌權者不宜重才輕德的主張很有警世價值,用意深遠。(4分)參考譯文:這幅《輞川圖》在唐宋金的畫譜里都有收錄,評論寫題跋的認為只有宋朝畫家李公麟的《龍眠山莊圖》能夠用來與之相比,這大概算是王維一生中得意的作品之一。1273年的春天,我有幸能夠觀賞它。唐代歷史著作和王維集子里所說的“竹館”“柳浪”等景點都可以在畫作中得到考證,其中的一個時而與王維對坐談話時而一起乘船漫游的人可能就是裴迪。畫面上江山雄偉奇麗,草木滋潤秀美,讓人對著畫流連賞玩以致忘了掩卷,情懷高雅從而萌生在那里構筑廬舍,度過晚年的想法,卻不知道畫里的陜西早已不是祖國的土地了。外物能夠讓人陶醉,觀賞畫的人就像這樣,但那畫畫的人用這種技巧自我娛樂時,原本就應該是用盡心思而不知道疲勞的。哎呀!古代的人對于技巧這類事,不過讓自己意志愉快自得懂得欣賞情趣罷了。比如繪畫,它不像書寫、計算、音樂、舞蹈那樣可以當作修煉自身才具管理他人的依靠,一般人多沒有時間甚至不屑去鉆研它。從魏晉以來,即使有人鉆研過它,但是像閻立本這樣的人已經知道它引發自取其辱的原因。王維憑清俊之才取得顯貴的官位,并且天下的人又用高人來看待他,他同時安然地用前身是畫家來自居,他的人品已不值得稱道了。但是假如他能改換繪制一片水一塊石一莖草一株樹的細密心思,去思考如何來修養他自己,那也就不至于落到陷于叛賊之手卻不愿意主動犧牲生命,茍且免禍卻不認為可恥的地步,他的思維的混亂悖逆竟像這樣的嚴重。難道是他的自負原本使自己的認識水平僅限于此,因而不知道社會上有大的節操,將會把自己放在有名望的大臣的行列嗎?這也不值得討論了。我只認為在那時的朝廷能用來享有巨大聲名的,并且讓豪貴階層人士用來恭敬相迎的,親王們用來以老師朋友相對待的,就是這樣的能寫詩會畫畫、背棄君主侍奉反賊的王維一類人。像顏真卿苦守孤城,匡扶大義,忠誠超過整個同時代的人,留下的功業激勵萬古后人,李隆基卻不知道他長什么模樣;那種政治局面可想而知了。后代談論文藝的人,喜歡說文章以作者的氣節為主骨,又喜歡說自然環境因為所住的人而增加美感,所以朱先生說王維的詩雖然清雅,卻氣勢萎弱缺乏骨力,程先生認為裴度住過的綠野堂應該被后人好好保護,至于王維的輞川山莊,即使拿來占有它,也是可以的。是啊!人的大操守一有虧欠,所有的東西均一敗涂也,大凡能夠自認為是值得百代傳揚的甘棠一樣的紀念物,卻被別人當作芻狗看待。那些將用文藝方面的才藝而清高瀟灑來自我陶醉自以為名的人,也應當從此中得到自我反省。我因為以后的閱歷,或許能夠通過考究這幅畫里的東西,來研究短時間里發生的古今的差異,想效法當年韓愈的《畫記》,來記下畫上景物次序的大致情況,但是沒有空閑的時間,姑且在后面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士大夫不要憑畫畫而自負,并且不再看重繪畫這門才藝,同時希望以前的那些所謂的王公貴族,或許也能有所觸動而知道該推崇什么樣的士風。三月十五記。
上海高考文言文閱讀指導01
論述類文章特點1、在論證方法上,多用引證、例證、對比論證。2、鮮明的語體風格,多用排比、反問等修辭,有“賦”的風韻。3、涉及的問題一般都是現實政治的反映。一個王朝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往往成為后來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素材。他們思考和論證往事的得失,以史為鑒,為當朝和后代的統治者提供新的治國方針。4、思想一般都是奉天法古,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等;爭論的問題大多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與霸道、民本主義和君主至上、尊賢和尊親、義理和功利等。5、儒家思想把政治和倫理道德緊密結合起來,強調“為政以德”,宣傳“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倫理化的政治思想根深蒂固。
02
文章類別1、游記往往先說明游覽原因,或者游地名字的來源、所處位置、周圍環境等等,接著寫游覽過程,對游地進行描寫,后議論,發表看法。五“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何特色何人:人物身份、經歷、性格等何景:游覽路徑、大環境氛圍、小環境特點等何情:如何通過“景”、“事”來抒的什么情何理:如何通過“景”、“事”來說的什么理何特色:表達方式、表現手法、語言運用、謀篇布局游記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是基礎;議論、抒情為目的2.書序的一般內容有:此書(包括詩文集)的寫作緣由、成書經過、作品的主要內容、章節安排、寫作目的等,他序還常有對此書的評價。
贈序特征是:篇名中有“送……序”
的字眼,內容也通常為長輩、上司對晚輩、屬下的臨別贈言,多為對對方的鼓勵、期待,也有對對方的祝福、稱贊、留戀。如《送東陽馬生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詩序常稱為“并序”,即寫在詩歌前的文章,內容類似書序,多交待寫作詩歌的緣由、詩歌的內容等。如《琵琶行》(并序)。3.書信:一般書信、自薦信、請托、慶賀信
分去信和回信。閱讀是要關注去信和回信來由。4.
政論:思想一般都是奉天法古,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等;爭論的問題大多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與霸道、民本主義和君主至上、尊賢和尊親、義理和功利等。5.
文論:中國古代文論的特點思維方式具有直觀領悟和內省體驗的特點;在論證方法上多用比喻、對比,生動而氣勢澎湃,少名詞性的解釋;較多涉及對作者的道德倫理、學術思想的評價,而不僅是單純的作品評價。6.說:談論對象可為事、物、人,但多為物。
常考題型虛詞選擇題是什么:內容理解/原因分析/觀點概括題內容概括題。有的簡單粗暴直接問:概括全文主要內容,有的為分析原因、找出文章主旨涉及題干內容、觀點分析等。無論怎么出題,只要意識到內容概括分析,這種題目一定要從全文內容梳理入手。為什么:段落作用(內容+結構)祭歐陽文忠公文(宋)王安石①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猶不可期,況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聞于當時,死有傳于后世,茍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②如公器質之深厚,智識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見于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于外者,爛如日星之光輝。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其雄辭閎辯,快如輕車駿馬之奔馳。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③嗚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復,感世路之崎嶇;雖屯(zhūn)邅(zhān)困躓①,竄斥流離,而終不可掩者,以其公議之是非。既壓復起,遂顯于世;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臨朝之末年,顧念后事,謂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發謀決策,從容指顧,立定大計,謂千載而一時。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處進退,又庶乎英魄靈氣,不隨異物腐散,而長在乎箕山之側與穎水之湄②。然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④嗚呼!盛衰興廢之理,自古如此,而臨風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復見而其誰與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注]①屯邅困躓:指受挫不進,顛沛窘迫。②箕山之側與穎水之湄:堯帝知許由賢德,欲禪讓君位于他,許由堅辭不就,洗耳潁水,隱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巔。1.概述作者認為歐陽修取得文學成就的原因。(2分)歐陽修秉賦深厚、見識高遠、學問精深(錯一處扣1分)(抄寫原文不得分)2.對第②段劃線句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B)。(2分)A.歐陽修的文章積累豐厚B.歐陽修的文章感情奔放C.歐陽修的文章聲律和諧D.歐陽修的文章文辭雄渾有力3.第③段贊美了歐陽修□□□□和□□□□的品行。(2分)果敢剛正和功成不居(功成身退)4.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2分)A.“生有聞于當時,死有傳于后世”一句話概括了歐陽修的成就。B.不同于一般的祭文,本文作者拋開了悲傷,這樣做是為了更公正。C.宋仁宗晚年將后事委托給歐陽修,歐陽修從容決策,穩定了政局。D.用許由的典故的目的是歐陽修與許由品格相似,“英魂靈氣”將長存。5.第②段和第③段內容能否對調?為什么?(4分)不能。首先,從內容上看,這兩段是遞進關系,第②段主要講歐陽修的文學成就,第③段則是頌揚他的品行和功業。歐陽修的文學成就世人比較熟悉,而了解歐陽修的品行功業則必須建立在對歐陽修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二者的順序是對歐陽修認識的逐漸深化。因此不能對調。其次,從結構上看,第②段的“讀其文,則其人可知”引出第③段內容,第③段稱贊歐陽修的人品則為文章最后的抒情做了鋪墊,這個行文順序不能顛倒。(內容方面3分,結構方面1分。理由可以另寫,如第②段談的是歐陽修的個人成就,第③段談到的是他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影響更為重要,因此不能對調。或:第②段側重講歐陽修之才,第③段講到歐陽修之德,由才進到德,符合古人的價值觀。……)參考譯文:人的力量能夠做到的事情,還不一定成功,何況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測知曉呢!先生生時,聞名于當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傳后世。人生若能如此也就足夠了,我們還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深厚的氣質,高遠的見識,加以精微的學術功力,因此作為文章,發為議論,豪放、強勁,英俊、奇偉,神奇、巧妙、燦爛、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積儲;發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輝。那清亮幽雅的韻調,凄凄切切如急雨飄風的突然來到;雄偉宏廣的文辭,明快敏捷如輕車駿馬的奔馳。世上的學者,不問他是否熟識先生,只要讀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為人。唉!先生做官四十年來,升升降降,調出調進,使人感到這世上道路的崎嶇不平。雖然處境艱難困苦,到邊遠州郡流放,但到底不會埋沒無聞,因為是是非非,自有公論。既經壓抑,再又起用,就名聞全國。先生果敢剛正的氣節,到老年還是保持不衰。當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幾年,考慮到他身后的事情,曾經說過,象先生這樣的人才,可以把國家的前途委托。后來確定方針,從容行動,當機立斷,輔助今上即位,真可說是千載難逢的大事一朝決定。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請求退職,從出任官職,到居家隱處,這樣的精神,想決不會隨著軀體消滅,而長留在箕山之旁與潁水之濱。現今全國上下的人士,都在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況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長期交游往來,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來仰慕而親近的人呢!啊!事物興盛衰廢的規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佇立風中懷念,情感上不能忘卻,就是因為想到從此不能再見到先生,今后將宗仰誰呢?寫作意圖題寫作意圖題。很多同學會無腦直接答寫作意圖,一般這種題賦分4分,不會只答這一個點這么簡單。還要回歸內容,內容+主旨+意圖,有時主旨和意圖可以合并,有時不行,比如作者在意圖之外論述一個哲理,這個哲理要另外答出才行。錢仲陽(宋)劉跋①錢乙,字仲陽。父顥,善針醫,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東游海上,不復返。乙時三歲,母前亡,父同產嫁醫呂氏,哀其孤,收養為子。稍長讀書,從呂君問醫。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數歲,乃迎以歸。是時乙年三十余。鄉人驚嘆,感慨為泣下,多賦詩詠其事。后七年,父以壽終,喪葬如禮。其事呂君,猶事父。呂君歿,無嗣,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歲時祭享,皆與親等。②元豐中,長公主女有疾,召使視之,有功,奏授翰林醫學,賜緋。明年,皇子儀國公,病瘈疭①,國醫未能治。長公主朝,因言錢乙起草野,有異能,立召,入進黃土湯而愈。神宗皇帝召見褒諭,且問黃土所以愈疾狀。乙對曰:“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則風自止。且諸醫所治垂愈,小臣適當其愈。”天子悅其對,擢太醫丞,賜紫衣金魚。自是戚里貴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無虛日。其論醫,諸老宿莫能持難。依以病免。哲宗皇帝復召宿直禁中。久之,復辭疾賜告,遂不復起,③乙為方博達,不名一師,所治種種皆通,非但小兒醫也。于書無不窺,他人靳靳②守古,獨度越縱舍,卒與法合,尤邃《本草》,多識物理,辨正闕誤。人或得異藥,或持異事問之,必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攣痹浸劇,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診之不可為,召親戚訣別,易衣待盡,享年八十二,終于家。④劉跋曰:乙非獨其醫可稱也。其篤行似儒,其奇節似俠,術盛行而身隱約,又類夫有道者。數謂余言:“囊學六元五運,夜宿東平王冢巔觀氣象,至逾月不寐。今老且死,事誠有不在書者,肯以三十日暇從我,當相授。”余笑謝弗能,是后遂不復言。鳴呼!斯人也,如欲復得之,難哉!沒后,余聞其所治驗尤眾,東州人人能言之,剟③其章章者著之篇,異時史家序方術之士,其將有考焉。(節選自《宋史·錢乙傳》)[注釋]①瘈疭(chìzòng):筋脈痙攣。②靳靳(jìnjìn):固執,堅持。③剟:通“掇”,掇拾。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宿直禁中(通“值”,值夜)(2)末年攣痹浸劇(漸漸)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哀其孤(C)A.哀傷B.哀嘆C.同情D.愛護(2)不名一師(B)A.命名B.拘泥C.占有D.明白3.把第①段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呂君將死,就把錢乙的家庭身世情況告訴了他。錢乙號啕哭泣,請求前去尋找父親,總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親所在的地方。4.用“/”為第③段畫線部分斷句。(3分)必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5.第②段塑造了錢乙醫術高超、為人謙遜的形象。(2分)6.分析第④段的寫作意圖。(4分)作者對錢乙加以評價,除了醫術高明之外,品行淳厚,有俠客氣節。直接引用錢乙的話,說明他當年學醫的勤奮,并迫切希望將醫術傳承下去。從全文看,補敘部分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真實。最后表達了作者希望本文能為后世的史學家提供參考。參考譯文:錢乙,字仲陽。父親錢顥,擅長用針灸,然而嗜好飲酒,喜歡游玩。有一天他隱藏了姓名,向東行到了海上,沒再回來。錢乙當時三歲,母親在此前已經亡故,父親的同胞姐妹嫁給了姓呂的醫生,他同情錢乙成了孤兒,收養他為兒子。錢乙逐漸長大開始讀書,跟從呂君學習醫術。呂氏將死,就把錢乙的家庭身世告訴了他。錢乙號啕哭泣,請求去尋找父親,總共往返了五六次,才找到父親所在的地方。漸漸地又過了幾年,才把父親接回家。這時錢乙已經三十多歲了,鄉親們驚訝嘆息,感慨激動為之流下眼淚,很多人賦詩贊頌這件事。后來又過了七年,他父親壽終故去,錢乙按照禮法安葬了父親。錢乙侍奉養父呂君,就像侍奉生身父親一樣。呂君死后,沒有子嗣,錢乙就為他收殮安葬服喪,又替呂君嫁了孤女,按年節祭奠供奉,都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元豐年間,長公主的女兒有了病,召錢乙讓他為女兒看病,立了功,長公主上奏皇上授予錢乙翰林醫學的官職,賜給他紅色的六品官服。第二年,皇帝的兒子儀國公得了抽搐的病,太醫院里的醫生不能治愈。長公主朝見,于是稟報說錢乙出身于民間,有特異才能,皇帝立即宣召,錢乙入宮后進獻了“黃土湯”,皇子得以病愈。神宗皇帝召見并褒獎錢乙,并且問用“黃土湯”治愈皇子疾病的原因。錢乙回答說:“以土去抑制水,這樣木就能平復,那么抽風自然就被控制住了。況且前幾位太醫的治療已使皇子的病癥接近痊愈,我(只是)恰好趕上皇子將要病愈。”皇帝很滿意他的回答,提拔他擔任了太醫丞的官職,又賜給紫色官服和金質魚符佩戴。從此,皇親國戚、貴族之家,以及下層官吏、百姓人家,都希望請到錢乙治病,錢乙沒有一點空閑的日子。錢乙談論醫道,那些有名望的老醫家沒有人能夠問倒難住錢乙。不久,錢乙因為患病免官。哲宗皇帝又召錢乙在宮中值夜。過了好久,錢乙又以生病為由請求皇帝恩準他告老還鄉,于是不再起復。錢乙開藥方,廣博通達,不拘泥某一師門,他對治療疾病的各種方法都精通,而不只是個小兒科醫生。對于各種醫書沒有不讀的,別的醫生拘泥固執死守古法,惟獨他能夠靈活辨證施治,最終還是與古法相合。他特別精通《本草》,廣泛地了解事物的原理,分辨改正《本草》中的缺漏和錯誤。有人得到了奇異的藥材,或者拿奇怪的事去問他,他定能給他們說出其本源發展,物的顏色、名稱以及形貌特點等,問的人回去拿書考證他的話,都符合。錢乙晚年,攣痹癥逐漸加重,他嗜酒,喜吃寒食,這些嗜好都不肯戒掉。他給自己診斷后知道病不可治,便召來親友訣別,換好壽衣等待壽終,享年八十二歲,死于家中。劉跂說:錢乙不只是他的醫術可被人稱道,他的誠實厚道的品行如同儒士,他的奇特的氣節如同俠客,他的醫術盛行于世而自身隱居不為官顯名,又類似那些有道之人。他多次對我說:“過去學習《素問》中五運六氣的論述,夜里住宿在東平王墳頂上觀察氣象,達到一個月不睡覺。如今年紀老了,將要死了,而有些醫術之事未寫到書上去,如果肯用三十天的時間跟我學習,我當會傳授給你。”我笑著謝絕了,告訴他說:“我不能做到。”此后他就不再談及這件事。嗚呼!錢乙這樣的人,如果想要再遇到,很難呀!錢乙死后,我聽說他的治驗特別多,東州一帶的人都能談說,就摘取其中明顯于世的寫入此篇傳記中,以后有一天歷史家為方術之士作傳,或許將有所參考吧。梁仲用默齋說王守仁[注]①仲用識高而氣豪,既舉進士,銳然有志天下之務。一旦責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烏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于是專心為己之學,深思其氣質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名庵,過予而請其方。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豈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嘗自驗之,氣浮則多言,志輕則多言。氣浮者耀于外,志輕者放其中。予請誦古之訓而仲用自取之。②夫默有四偽:疑而不知問,蔽而不知辯,冥然以自罔,謂之默之愚;以不言餂人者,謂之默之狡;慮人之覘其長短也,掩覆以為默,謂之默之誣;深為之情,厚為之貌,淵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謂之默之賊。夫是之謂四偽。③又有八誠焉。孔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故誠知恥,而后知默。又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夫誠敏于行,而后欲默矣。仁者言也讱,非以為默而默存焉。又曰:“默而識之”,是故必有所識也,終日不違如愚者也。“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者也。故善默者莫如顏子。“暗然而日章”,默之積也。“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而默之道至矣。非圣人其孰能與于此哉!夫是之謂八誠。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注]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明朝著名思想家。其學說“陽明心學”是在繼承儒家學說的基礎上所發展創立,是明朝中晚期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虛詞是(B)。(1分)A.也B.者C.乎D.矣2.對第②段中“四偽”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2分)A.無知而又自我欺騙,是默之愚。B.用不言來討好他人,是默之狡。C.借沉默來窺視他人,是默之誣。D.外表沉默內心狠毒,是默之賊。3.對第③段畫線句理解準確的一項是(D(2分,選A得1分))。(2分)A.仁者言語遲緩,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沉默。B.仁者言語中肯,不是自認為沉默就擁有沉默了。C.仁者言語中肯,行動敏捷,并不只是一味地沉默。D.仁者言語遲緩,行動敏捷,才稱得是真正的沉默。4.分析第③段中引用手法使用的特點。(4分)大量引用;所引都是古訓,且多為論語經典,有權威性、說服力;引句后均加以闡釋,表明自己的觀點;以引語逐次推進,逐層豐富“默之道”的內涵。5.簡析本文寫作意圖。(4分)本文作者針對友人梁仲用以“默”命名書齋來自警,引用古訓指出沉默的四偽和八誠,用以說明一味沉默并不可取,最終揭示君子的沉默之道。參考譯文:梁仲用是一個有見識高意氣豪的人,中了進士之后,更是勇往直前,有志于天下大事。忽然有一天自責說:“哎!我太躁進了。哪有不管好自己而能管別人的呢!”于是專心于提升自己的修養水平,深刻反思自己在個性上的偏頗,認為自己有說話輕率隨便的毛病,所以用“默”來命名自己的書齋,拜訪我來討教改正毛病的辦法。我也是天下多話的人,哪里知道沉默的方法!但我的親身經驗是,氣浮的人話多,志輕的人話多。氣浮的人喜歡外在的炫耀,志輕的人容易自滿而放松自己。請允許我誦一些古訓讓仲用自己選用。默有四偽:有疑問而不知要問,受蒙蔽而不知要論爭是非,無知而糊涂,是默之愚;用不說話來誘取討好別人,是默之狡;擔心別人看出他的長短,用沉默來遮掩自己,是默之誣;表面寬厚內心狠毒,用沉默來推行他的奸詐,是默之賊。這就是所說的四偽。默還有八誠。孔子說:“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古人不輕易亂說話,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恥。”所以要知恥,而后才能懂得沉默。孔子還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果敢”,所以要行動敏捷,而后就會言語謹慎。仁者言語遲緩,行動敏捷,這才是真正的沉默。孔子還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所以必然要有所學習有所記取,而不是成天不知道提出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蠢的人。“默默地成事”,所以必定有所成就,考察其日常的言行,其作為也充分發揮了所學的知識與經驗。因此最善沉默的莫過于顏回。“君子之道深藏不露卻日益彰明”,這是沉默中的積累凝聚。“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獲得崇高的聲望”,那樣沉默之道就已經成就了。“上天說過些什么呢?不過讓四季周而復始地運轉,任由百物蓬勃生長。”這已經達到沉默之道的極致了。只有圣人才能領略其中的奧妙!這就是所說的八誠。仲用何不也了解一下,用來采納參考呢?怎么樣:(1)表達方式說驥劉禹錫①伯氏佐戎于朔陲,獲良馬以遺予。予不知其良也,秣之稊秕,飲之污池。廄櫪也,上痹而下蒸;羈絡也,綴索而續韋。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窶,求沽于肆。肆之賈亦不知其良也,評其價六十緡。②將劑矣,有裴氏子贏其二以求之,謂善價也,卒與裴氏。裴氏所善李生,雅挾相術,于馬□尤工。睹之周體,眙然視,聽然笑,既而抃隨之。且曰:“久矣吾之不遇于是也。是何柔心勁骨,奇精妍態,宛如鏘如,曄如翔如之備邪!今夫馬之德也全然矣,顧其維駒藏銳于內,且秣之乖方,是用不說于常目。須其齒備而氣振,則眾美灼見,上可以獻帝廄,次可以鬻千金。”裴也聞言竦□。居無何,果以驥德聞。③客有唁予以喪其寶,且譏其貿也微,予灑然曰:“始予有是馬也,予常馬畜之。今予易是馬也,彼寶馬畜之。寶與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翹陸也,謂將蹄將嚙,抵以撾策,不知其躡□。昔之噓吸也,謂為疵為癘,投以藥石,不知其噴玉耳。夫如是,則雖曠日歷月,將至頓踣,曾何寶之有焉?由是而言,方之于士,則八十其緡也,不猶逾于五羖皮乎?”客謖而竦。予遂言曰:“馬之德也,存□形者也,可以目取,然猶為之若此。矧①德蘊乎心者乎?斯從古之嘆,予不敢嘆。”[注]①矧:何況。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本文的寫作特色。(3分)本文采用敘議結合的方式;通過敘述作者不擅養馬和李生擅長養馬的事;論述了“定與常在所遇耳”的觀點(寶物只有遇到明證才能成就其寶貴之處)。3.選出下列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C)。(2分)A.本文通過敘述作者得馬、售馬以及裴氏識馬、養馬的過程,抒發了內心的感觸。B.本文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情懷。C.本文采用鋪陳排比的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以理服人的力量。D.本文語言簡潔凝練、生動傳神,無論是描寫馬還是人都很到位。4.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請舉例闡述。(3分)將對于良馬以常馬待之的情景與以良馬待之的情景作對比;突出李氏養馬的正確;為下文揭示詩人“寶與常在所遇耳”的主題作鋪墊。5.文中最后一段作者指出類似相馬之事是“斯從古之嘆,予不敢嘆”。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舉例闡述。(3分)同意與否1分,舉例1分,闡述1分。例如:同意,如漢代賈誼才華橫溢,都一生不得志,以至于李商隱也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不同意,如漢代的衛青原為公主府的馬奴,后得到漢武帝賞識成為一代名相。參考譯文:伯氏在北方邊陲協助軍務,得到一匹良馬送給我。我不知道它是良馬,用稗草秕谷喂它,在不潔凈的水池讓它喝水。馬廄和馬槽呢,是上面氣悶下面郁熱;馬籠頭和韁繩呢,是連接繩子和牛皮做成的。我就像這樣輕視它。我正生病而又貧窮,正要在市場把它賣掉。市場上的馬販子也不知道它是良馬,估的馬價是六十串錢。就要簽買賣合同了,有個姓裴的人加了二十串錢要求購買,(我)認為是個好價錢,最終賣給了裴氏。與裴氏交好的李生,頗有看相的本領,對相馬特別擅長。(李生)察看了馬的周身形體,瞪著眼睛瞧,張著嘴巴笑,然后跟在它后面鼓掌。并且說道:“我很久沒有見過這樣的馬了。這馬心性多么柔順,骨骼多么強勁,精氣奇拔,姿態美妙,關節屈曲,馬步鏗鏘,毛色光亮,奔馳輕快齊備啊!現在馬的優點它全都具備了,但它還只是匹馬駒,銳氣蘊藏在體內,何況喂養的方法不對,因此平庸的眼力不看好它。等到它的牙齒長全氣勢奮發,那么各種優點(都會)鮮明地顯現,上可以進獻給皇帝的馬廄,次可以賣出千金之價。”裴生聽了肅然起敬。于是督告他的仆人,除去馬身上的黑色污漬,用筐裝垃圾,用器物裝運糞便,喂美味的草料,吃軟香的小米,起也服侍,睡也服侍,又是洗,又是揩,一分一秒都不懈怠。這樣來養馬,是養馬的最高境界了。過了不久,這匹馬果然以良馬著稱。有客人因為我失去了寶物慰問我,還批評賣得那么便宜。我灑脫地說:“當初我擁有這匹馬,我當普通馬養它。如今我賣了這馬,他當寶馬養它。寶貴還是普通,就在于它所遇到的人啊。況且過去它要跳躍,我以為是要踢要咬,就用鞭子抽打來對付它,不知道它能上躡浮云。原來它的嘶鳴,認為是瑕疵是犯病,給它吃藥扎針,不知道那嘶鳴是美好的聲音。這樣的情況,那么經過長年累月,必將使它疲頓趴倒,那又那來的什么寶啊?這么來說,賣給一般的人,就算八十串銅錢,不就是超過五只黑公羊的皮嗎?”客人(馬上)起立肅然起敬。我于是說:“馬的優點,存在于它的形體之中,可以憑眼睛看見,但是還會是這個樣子。何況德行蘊藏在心中的人呢?這是自古以來令人感嘆的啊,我不敢說什么的啊。”行文思路/論證思路行文思路題或論證思路題,過去考過多次,仍不排除再次出現。一般要答全文內容梳理+論證(注意體現議論文三要素)+行文效果,這個題目經常考層層遞進這個思路,其實這是古人寫這種文章慣有的結構,尺寸之間,難以騰挪,只好層層遞進,思路簡單清晰,模式很固定,可加上結構緊湊、論證思路嚴謹這樣的效果語。送陳興之序(宋)王安石①先人為臨江軍判官,實佐今駕部員外郎陳公。其后二十五年,公之子興之主泰之如皋簿,某為判官淮南,以事出如皋,遇之,相好也。其后二年歸京師,興之亦以進士得嘉慶院解,復遇之,相好加□。②興之試禮部有日,今宰相,其世父也,奏前試罷之以避嫌。興之遠宦,逾數月,乃得泉之晉江主簿去。陳公世大家,仕宦四十年,連坐謫流落,不得所欲,其意不能毋望興之貴富世其家也。興之亦誠博學,能文辭,有氣節,吾意其為進士宜有得焉。今失所欲,又為所謂主簿者,遠其親三千里不啻,是其心獨能毋介然者邪?③夫大公之道行,上之人子弟茍賢者,任而進之無嫌也,下之人固亦不以嫌之。今興之去,知者皆憐其才之可以進焉而不得,無以慰其親也。吾于興之又世故,故又為之思所以慰其親,豁其心之介然者,不得其說,而獨以悲大公之道不行焉。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B)。(1分)A.矣B.焉C.之D.哉2.對第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3分)A.當今宰相是陳興之的世父,上奏要求陳興之遠赴泉州任職以避嫌。B.陳興之父親為官四十年,常遭貶謫,因此特別希望陳興之光耀門庭。C.陳興之博學有氣節,考中了進士卻不能授官,作者對此深表同情。D.陳興之做晉江主簙實屬大材小用,遠離親人故鄉,心中自然不快。3.第③段作者說“不得其說”卻又說了很多,請評價作者勸慰陳興之的說理技巧。(4分)陳興之遠宦晉江是為避嫌,王安石不好非議朝廷的避嫌政策;(1分)但是因此讓有才者失去機會,造成了人才浪費;(1分)王安石希望任用賢能以體現大公之道;(1分)“不得其說”與前面所說構成的矛盾,表現了對朋友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慰勉之意。(1分)4.概括這篇序文的行文思路。(3分)首先敘述自己與陳興之從父輩開始兩家就有交情;(1分)然后轉入陳興之父子兩代的仕途不順,稱贊陳興之的才學氣節,說明他心中有所郁結;(1分)最后慨嘆大公之道不能推行,慰勉朋友。(1分)《內經知要》序薛雪①古云: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醫。此言似乎專指孝友中之一端而言之者也。何也?夫人之稟體毋論,其它六淫戕其外,七情賊其中,茍不知節,鮮不病且殆也。為人子者,可以父母、伯叔、兄弟、妻子及諸眷屬付之庸醫之手□?故不可不自知。然知之為知之則可,若強不知以為知,不如無知。從來僨①事皆屬一知半解之流,而不知奴隸之夫、乳臭之子,一朝而茍得權勢,僥幸而世擁多資,便肆其驕慢之氣。(甲)役醫如吏,藐醫如工。家有病患,遂促其調治,并以生死之權責成之。初不聞扁鵲有云(乙)“臣能使之起,不能使之復生”乎?在醫者亦不思往古分醫為十四科,使其各治一科為專科,志在濟人。今則率皆相習成風,趨炎奔競,其志不過啖名謀食而已,豈不卑哉!要知此道之源出自軒皇君臣,以羲皇一畫之旨,終日詳論世人疾病之所以然,垂教天下后世以治法之所當然。而藥物則又出乎炎帝,躬行閱歷,察四時山川水土之宜,考五金八石之性,嘗水陸草木之味,以定其有毒無毒、寒熱溫平、攻補緩急之用,相傳各有遺書,(丙)軒皇者曰《素問》、曰《靈樞》,炎帝者曰《本草》。《素問》自王冰注后,嗣出者不下數十余家。《本草》自陶氏《別錄》外,歷代以來何止汗牛充棟。無奈時師②心喜置身于時路,茫茫然朝值衙門,退候縉紳,第應鄉黨。惟恐一人不悅,則謗端百出,飛禍無窮,所以無日不卑躬屈節,寢食俱廢,豈有余力孳孳于誦讀者哉?以故卷帙繁多,如李時珍、張介賓之所集,罔弗望涯而退,奚能念及此言似乎專指孝友中之一端而發者,捫心惝恍,務必旁通一貫,由親親而兼及于仁民耶?②余久遭老懶,自丙子歲后,竟作退院老僧,絕口不談此道矣。一日偶然憶及云間李念莪先生所輯諸書,惟《內經知要》比余向日所輯《醫經原旨》,尤覺近人。以其僅得上下兩卷,至簡至要,方便時師之不及。用功于雞聲燈影者,亦可以稍有準則于其胸中也。叩之書賈,僉云其板已沒久矣,遂嗾③余為之重刊。惜乎書可補讀,理可漸明,其如籠中藥物,悉非古之道地所產及時采取者矣。(丁)醫豈易知而易為者哉?然亦不可不知者也。③乾隆甲申夏日,牧牛老朽薛雪書,時年八十又四。[注]①債(fèn):敗壞。②時師:當時的儒者,此處指醫生。③嗾(sǒu):教唆,慫恿。1.第①段空格處應填入的虛詞是(C)。(1分)A.哉B.也C.乎D.焉2.對文中四處劃線內容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3分)A.甲處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醫生所受到的傲慢對待。B.乙處引用扁鵲名言,闡明醫生之責在于治病,無法使死者復生。C.丙處列舉前人醫學著作,表明自上古炎黃至今,歷代醫書眾多。D.丁處運用反問的手法,強調醫術的掌握很困難,并非易知易為。3.作者認為《內經知要》一書的優點有哪些?請概述。(3分)(1)近人:1分(2)至簡至要,方便無暇認真讀書的醫生診病能顧有所準則(標準)2分。4.這篇序言“勸人知醫”,在第①段中,是如何層層展開推論的?請加以闡述。(5分)序文勸人知醫,先言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者應當知醫1分,但不能一知半解1分;然后言及當下醫生只為名利,志不在治病救人1分;提出學醫必讀《素問》《本草》等醫經著作1分,而不能咒身世俗之道1分;最后提出“知醫”當由孝友親親(愛護父母)推及愛護百姓1分。(答滿5點即可)參考譯文:古語說:為人子的人,不可以不了解醫術。這句話似乎專門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中的一個方面來說的。為什么呢?人先天稟受的體質不用說,其他的六淫殘害人的外形,七情殘害人的內里,如果不了解醫術,很少有不生病而且不危險的。為人子的人,可以將父母、伯叔、兄弟、妻子以及其他的親戚交付于庸醫的手上嗎?所以不可以不自己了解醫術。但是,知之為知之就可以,如果勉強以不知以為知,還不如不知。一直以來敗事的,都屬于一知半解之類的人。然而不知道那些奴隸之類的人、幼稚無知的人,一旦茍且得到了權勢,僥幸世代擁有很多錢財,就會放縱他驕傲怠慢的個性。役使醫師如同官吏,藐視醫師如同工人,家里有病人,就催促他調理治療,并且以生死之權來要求他完成,一開始難道沒有聽扁鵲說過:“我能夠讓他的病好起來,但是不能讓他生而復生嗎?”醫師也不思考古時將醫學分為十四科,讓人專門從事一科為專科,志向在于救濟別人。如今一概相習成風,趨炎附勢、奔走競爭,他們的志向只不過是貪名謀食而已,豈不是很低下嗎?要知道這種道理的來源,出自黃帝軒轅氏君臣,(他們)用伏羲的陰陽理論,每日詳細的討論世人疾病產生的原因,教給天下后世的人治療的方法。藥物又出自炎帝,(他)親自實踐,觀察四季山川水土的適宜之處,考查五金八石的特點,品嘗水陸草木的味道,來確定他有毒沒毒、寒熱溫平、攻補緩急的用處。傳說他們各自都有遺留下來的書籍。黃帝的叫做《素問》、《靈柩》,炎帝的叫做《本草》。《素問》從王冰作注之后,接著做這件事的人不少于幾十家:《本草》除了陶氏的《別錄》之外,歷代以來,(注書)何止汗牛充棟?無奈現時學醫的人都喜歡追隨時尚流習,茫然的在朝中衙門值班,退朝后恭候縉紳,在鄉里酬應,惟恐一個人不高興,就出現百般的誹謗、飛來無數的禍端,因此沒有一日不卑躬屈節,睡覺和吃飯都廢棄了,哪里還有剩余的時間用來勤勉的誦讀呢?因為以前的書卷眾多,比如李時珍、張介賓的集子,那些人,無不望著(醫書)的邊際后退(望洋興嘆,打退堂鼓),怎么能想到這句話似乎專門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中的一方面而興發的感慨,反省一下自己模糊不清的想法,務必廣泛通曉,貫穿萬事萬物,有愛護父母親人同時擴及到愛護人民。我長時間年老體衰,懶于理事,從丙子歲之后,就離開官場,做隱逸之人,絕口不讀論這些事。有一天偶然回憶起松江李念莪先生所輯的許多書,只有《內徑知要》比我往日所輯的《醫經原旨》更加近人,由于它們只有上下兩卷,簡要概括到了極致,方便現時早晚無暇用功讀書的醫生,也可以再心中稍微有些(診病)的標準。(我)詢問書商,(他們)都說那本書的印板已經沒有了,就慫恿我替他們重新刊寫。可惜書可以補讀,道理可以慢慢明白,那些像籠中的藥物都不是古代有名產地出產、及時采摘的了。醫學豈是能夠輕易了解并輕易去做的?但是也不可以不了解啊。乾隆甲申夏日,牧牛老朽薛雪寫,時年八十四歲。語言特色(語言表現力)2020二模·松江區照碧堂記(宋)晁補之①去都而東,順流千里,皆桑麻平野,無山林登覽之勝。道都而來者,見其為寬閑之土而樂之。豈特人情倦于其所饜,□欣于其所未足耶?此照碧堂之所以為勝也。②宋為本朝始基之地,城南有湖五里,前此作堂城上以臨之,歲久且圮。今南豐曾公始新而大之。橫七楹,深五丈,自東諸侯之宅,無若此者。先是,南都歲賜官僚錢七千緡,公奉己約,故能有余,積以營斯堂,屹然如跳出堞上,可以放懷高蹈,寓目而皆適。③后補之謫官于宋,登堂必慨然懷公,撫檻極目,天垂野盡,意若遐騖太空者。花明草薰,百物媚嫵,湖光彌漫,飛射堂棟。長夏畏日,坐見風雨自堤而來,水波紛紜,柳搖而荷靡,鷗鳥盡舞,客顧而嬉,悠然不能去。蓋不獨道都而來者以為勝,雖饜于吳楚登覽之樂者,度淮而北,至此亦躊躇徘徊而喜矣。④夫人之感于物者同,而所以感者異。斯須之頃,為之易意,樂未已也,哀又從之。公與補之俱起廢,而公為太史氏,補之亦備史官,間相與語斯堂,屬補之記之。⑤補之嘗論,昔人所館,有一日必葺,去之如始至者;有不掃一室者。夫一日必葺,以為不茍,于其細則將推之矣;不掃一室,以為有志,于其大則不可必卒之。蓋其成功有命,則婼①與蕃②之賢,于此乎未辨。公則曰:“吾何有于是,從吾所好而已矣。”⑥公名肇,字子開,文學德行,事君行己,為后來矜式。其出處在古人中,其欲有為在天下后世,其卷而施之,一郡不以自少而以自得,又樂與人同者如此。堂不足道也。[注]①婼:叔孫婼,據載“叔孫諾所館者,雖一日,必葺其墻屋,去之如始至。”②蕃:陳蕃,即前文中“不掃一室者”,后用“陳蕃室”借指胸懷天下者的居室。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而 B.其 C.夫 D.以22.對第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照碧堂原本建在城墻上,下臨湖水,年久失修。B.交代了堂的規模之大,自古無諸侯宅第比得上。C.曾公用節儉所存的俸祿積余翻新擴建了照碧堂。D.憑借有利地形,從照碧堂可極目遠眺欣賞美景。23.第③段畫線的“坐見風雨自堤而來”一語很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4分)24.有人認為第⑤段中“補之嘗論”的這段話可以刪去,你認同嗎?說說你的看法。(5分)21.A22.B23.答案示例:此句描繪盛夏之際,在照碧堂中避暑觀雨之情狀;(1分)“風雨自堤而來”,寫出風雨由遠及近,充滿動感,讓人感受到涼意撲面的愜意;(1分)一“坐”字,從容淡然,突顯了照碧堂的高聳及其闊遠的觀景視角;(1分)觀景人的愜意悠然躍然紙上;(1分)總領了后文水波紛紜、柳條搖動、荷葉搖擺等畫面;(1分)為后面寫此處勝景受到人們的喜愛、認可作鋪墊。(1分)評分說明:前四點一點1分,給滿3分為止。最后一點1分。24.答案示例:不可以。作者議論了兩種人,一日必葺之人,從細小處的一絲不茍可推論出其能實現他小的志向;(1分)一屋不掃有大志之人,不一定能實現其大志;(1分)因為成功與否還與天命有關;(1分)這既是對曾肇取得成績的肯定,也是對其盡人事聽天命的樂觀淡泊的肯定,暗含以“天命”寬慰曾肇的情感;(1分)用兩種古人之賢烘托曾肇之賢(1分);引出第⑥段對曾公的贊美(其兼有“有為天下后世”的大志和“施之一郡”的不茍);(1分)結構上起勾連與層進作用,不能刪去。(1分)評分說明:1點1分,給滿5分為止。評價內容評析:評+析①概括文章的主旨(本文通過敘述/描寫……內容,贊美了/批判了……,表達作者……態度/情感)②評價,作者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有價值/無價值——啟發、鼓舞、積極③結合現實進行分析:當下是什么情況,解決意義④接下來,我們是否針對問題進行相應解決措施。滄浪亭記(北宋)蘇舜欽①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②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①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③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④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②,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③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注]①并,通“傍”。②沖曠:沖淡曠遠。③閔:同“憫”,悲憫。1.可填入第①段和第③段方框處的虛詞是(D)。(1分)A.哉也B.耳哉C.也焉D.也哉2.下列對文中第③段畫線語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C)。(2分)A.日子就在盤算著細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B.日子同細小的利害相互磨擦著。C.每天與細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D.每天同細小的利害得失相互消磨著。3.下列對文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3分)A.文章第①段寫“土居褊狹”的不便,思求佳居,重點在“以舒所懷”,為下文買地筑亭作鋪墊。B.第②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描寫了滄浪亭周圍的環境特點。C.亭名“滄浪”,取義于先秦民歌:“淪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歌詞寓含著洗灌政治污濁之意。D.這篇散文在狀寫景物上的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借古喻今。4.請對文章最后一句話“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的思想蘊含進行評析。(4分)思想蘊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還不能忘懷寄情外物,因為要用它來克服自己的名利之心啊!”作者用山水之樂陶冶自己的情操(+1),擺脫名利的羈絆,從而真正達到心靈上的自由的人生態度/作者寄情山水而徹悟仕途之險,從而忘懷榮辱得失,鄙視官場,傲然自得/這句話表明作者建亭游園的真正目的,那就是用山水之樂戰勝名利之鄙(+1)。(2分)評價:作者的這種人生態度是高尚的,值得肯定,然而,這種解脫畢竟是在無奈情況下對現實的消極反抗。或:作者的這種情懷是難能可貴的,但作為一個俊才,對改變世道似乎還應該有更積極的行為。(或:作者的這種淡泊曠達的心境可嘉,但其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四川達州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天臺經濟開發區事務中心選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甲基六氫苯酐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環型熒光燈管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機載檢測設備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中學2025屆初三下-第四次月考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日語報刊閱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紡織大學《體育教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水處理絮凝劑TXY-1TXY-3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臨夏現代職業學院《環境保護與建筑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論第2章-BIM標準、參數化建模與支持平臺
- 《中醫學》泄瀉-課件
- 固體飲料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
- 2022年電子元器件貼片及插件焊接檢驗規范
- 周口市醫療保障門診特定藥品保險申請表
- 可下載打印的公司章程
- 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課件-水果拼盤 全國通用(共15張PPT)
- 污水池內防腐施工方案
-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居民村民委員會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