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小題多維練(解析版)_第1頁
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小題多維練(解析版)_第2頁
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小題多維練(解析版)_第3頁
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小題多維練(解析版)_第4頁
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小題多維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5水的運動

考點02洋流

饞練基礎

以顯著變暖為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進一步

科學認知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陸地氣溫變化,是全球變化研究關注的關鍵科學問題。讀“1981-2019

年全球年平均氣溫升溫1.5℃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全球(南極洲除外)氣溫變化幅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亞地區大于西亞地區B.各地氣溫不同程度升高

C.赤道地區無變化D.北半球比南半球變化大

2.北極地區變暖明顯,這可能會引起()

A.全球生物多樣性增加B.西伯利亞高壓南移

C.高低緯之間溫差加大D.北極地區降水增多

3.1981-2019年,位于30。5~60。5南美洲西部的智利是全球年平均氣溫下降速率最快的地區之一,其直接

原因可能是()

A.赤道低氣壓北移B.東南信風減弱C.沿岸上升流增強D.西風漂流強勁

【答案】LD2.D3.C

【解析】L由圖可知,中亞地區氣溫變化量主體小于1.5℃,而西亞地區氣溫變化量主體大于等于1.5℃,

所以西亞地區大于中亞地區,故A錯誤;由材料可知并非各地氣溫都不同程度升高,圖示數據還有無數據

區域,故B錯誤;由材料可知,赤道地區氣溫有發生變化,主體氣溫變化量小于1.5攝氏度,故C錯誤;

由圖可知氣溫變化量大于等于1.5℃的區域基本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基本氣溫變化量小于1.5℃,所以北半

球比南半球變化大,故D正確。

2.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原有生態系統的改變。就全球而言將導致生物多樣性受損,故A錯誤;西西伯利亞高

壓的形成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陸地冷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位置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不大,故B

錯誤;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導致高低緯度之間的溫差減小,故C錯誤;全球氣候變暖會加劇水熱資源的變化,

導致極端天氣多發,可能會導致北極地區降水增多,故D正確。

3.南美洲西部的智利受沿岸秘魯寒流的影響氣溫較低,隨著離岸風東南信風的增強,上升補償流隨之增強,

下層冷海水上泛,使得沿岸氣溫受影響,下降速率變快,故C正確,赤道低氣壓帶位于赤道附近,故A錯

誤;東南信風減弱,秘魯寒流勢力強弱,水位下降幅度可能減小,故B錯誤;西風漂流對該地區沒有影響,

故D錯誤。故答案選C。

索馬里半島位于非洲大陸最東部,呈三角形向東北突出,東部沿海為平原,沿岸多沙丘,終年高溫,干燥少

雨。下圖示意索馬里半島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索馬里半島東部沿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A.海水沉積B.海水侵蝕C.風力沉積D.流水沉積

5.索馬里半島東部7月常有大霧,關鍵在于()

A.暖流帶來暖濕氣流B.西南季風帶來大量水汽

C.沿岸地區氣候濕潤D.寒流促使水汽達到飽和

【答案】4.C5.D

【解析】4.由題意,沙丘是由風力攜帶的沙子在風速減慢后沉積下來形成的地貌形態,屬于風積地貌。索

馬里半島東部終年高溫,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豐富,為沙丘形成提供環境和物質條件。索馬里半島

地處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風力大,為沙丘形成提供動力條件,C對。沙丘為

外力沉積作用形成,B錯誤;海水沉積一般形成沙灘等地貌,不會形成沙丘,流水沉積作用形成沖積扇、沖

積平原及三角洲等流水沉積地貌,不會形成沙丘A、D錯。故選C。

5.由題意,當近地面空氣中水汽達到過飽和狀態時,就會產生濃霧。7月索馬里半島氣溫較高,蒸發強,

空氣中水汽充足,而同期沿岸有寒流經過,下墊面溫度低,空氣中的水汽遇較冷的下墊面,液化為小水滴,

形成霧,A錯,D對。半島上的西南風從陸地上來,水汽少,B錯。半島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C錯。

故選D。

黃海沿岸流是自渤海和黃海北部向南流動的海流,有顯著季節變化。讀黃海沿岸流和黑潮分布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6.黑潮流經海域表層等溫線分布情況正確的是()

7.沿岸流勢力最強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6.A7.D

【解析】6.讀黃海沿岸流和黑潮分布示意圖,該地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溫度越低,據此可排除BD兩項;

由圖可知,黑潮自南向北流,為暖流,根據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凸向相同的特點,故該海域等溫線向北凸,

故A正確,C錯誤。故答案選A。

7.由題干可知,黃海沿岸流是自渤海和黃海北部向南流動的海流,冬季,受西北風影響,沿岸流勢力最強,

D正確;夏秋季節盛行東南季風,故BC錯誤;春季西北風不是最強盛的,故A錯誤。故答案選D。

讀中美地峽示意(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2°90°88°

8.圖示區域山脈主體走向為()

A.南北B.東西C.東北―西南D.西北―東南

9.根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關于甲、乙所在區域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地雨季均在夏季B.甲、乙兩地降水的季節變化均小

C.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大D.甲、乙兩地年降水量差異不大

10.乙沿海地區漁業資源豐富,下列地區漁場的成因與其相似的是()

A.秘魯西部沿海B.日本東部沿海

C.加拿大東部沿海D.我國東部沿海

【答案】8.D9.C10.A

【解析】8.山脈地勢高,會成為河流分水嶺。讀圖,根據河流分布和流向可知,山脈走向為西北-東南,D

正確,排除ABC。故選D。

9.讀圖,根據經緯位置信息可知,該地受赤道低氣壓帶和東北信風帶交替控制。甲為信風迎風坡形成熱帶

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乙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因此ABD錯誤,C正確。故選C。

10.結合上題分析,乙漁場成因為東北信風離岸風一側,多上升補償流,餌料豐富,形成漁場,與秘魯漁

場成因相似,A正確。日本東部沿海、加拿大東部沿海的漁場因寒暖流交匯形成,BC錯誤。我國東部沿海

與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物質有關,與題意不符,D錯誤。故選A。

下左圖是“非洲大陸植物類型分布示意圖”,下右圖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

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ABCDEFGHIJKL

00

200200

降400400用

甲6oo

16(00(

m66OOm

m00乙m

--)

200200

00

日植物帶分布界線給山地植物帶FGHIJKL

11.關于A、L兩地降水季節分配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月降水都很多B.乙月降水都很多C.雨熱不同期D.雨熱同期

12.下列各點中容易出現荒漠化的是()

A.DB.EC.GD.J

13.關于M、K兩地植被型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A.M受東南信風控制,K受東北信風控制B.M位于迎風坡,降水多;K地降水少

C.M沿岸有暖流經過,K沿岸有寒流經過D.M位于副熱帶陸地東岸,K位于副熱帶陸地西岸

【答案】11.C12.A13.A

【解析】11.由右圖可知甲月份L地降水多,A地降水少,A錯誤。乙月份A地降水多,L地降水少,B

錯誤。由左圖知A地、L地均為常綠硬葉林,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

C正確,D錯誤。故選C。

12.由左圖可知D地處在熱帶草原帶與熱帶荒漠帶的過渡地帶,盛行東北風使沙漠向南方擴張,降水少,

生態脆弱,最容易出現荒漠化,A正確。E地位于熱帶雨林帶與熱帶草原帶的過渡地帶,降水多,不易出現

荒漠化,B不符合題意。G位于熱帶雨林帶,降水多,不易出現荒漠化,C不符合題意。J地位于南半球非

洲熱帶草原北部,距離其南部熱帶沙漠較遠,發生荒漠化的可能性比D地低,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3.M地地處副熱帶陸地東岸,東南信風迎風地帶,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經,增溫增濕,形成熱帶雨

林帶,K地地處副熱帶陸地西岸,東南信風為離岸風,沿岸有寒流流經,降溫減濕。A符合題意。BCD不

符合題意。故選A。

2維練能力物

下圖為世界部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洋流的性質及流向是()

A.寒流自東北向西南B.暖流自西南向東北

C.寒流自西南向東北D,暖流自東北向西南

2.圖中板塊邊界的類型及甲海域面積的變化趨勢是()

A.消亡邊界、擴大B.生長邊界、擴大

C.消亡邊界、縮小D.生長邊界、縮小

【答案】1.A2.C

【解析】L根據經緯度判斷該區域為北半球中低緯度的大西洋東岸,根據洋流的分布情況判斷圖中洋流為

加那利寒流,B、D錯誤,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A正確、C錯誤。故選A。

2.根據經緯度判斷圖中甲海域南部為非洲、北部為歐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海域為地中海,位于歐亞板

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B、D錯誤,面積縮小,A錯誤、C正確。故選C。

馬跡山港始建于1998年,目前已成為亞洲第一礦石中轉深水大港,主要承擔寶鋼進口鐵礦石中轉業務。

2022年1月18日,來自圖巴朗的“SEAZHOUSHAN”號成功靠泊馬跡山港。這也是全球首艘“風動力”超大型

礦砂船首次靠泊。圖1示意圖巴朗港——馬跡山港運輸鐵礦石的航線。圖2為圖巴朗降水統計資料。讀圖,

完成下面小題。

E1圖2

3.“SEAZHOUSHAN”號本次航行選擇的航線及原因主要是()

A.航線甲——順西北季風B.航線甲——順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C.航線乙一順東南信風D.航線乙一順西風漂流

4.與圖巴朗港相比,馬跡山港()

A.7月降水量較少B.降水季節變化更大C.1月月均溫更高D.氣溫的年較差更小

5.馬跡山港的發展反映了()

A.浙江沿海地區產業升級加快B.浙江沿海運輸能力嚴重不足

C.上海鋼鐵企業生產規模擴大D.上海鋼鐵產品市場競爭激烈

【答案】3.D4.B5.C

【解析】3.材料中說:2022年1月18日,來自圖巴朗的“SEAZHOUSHAN”號成功靠泊馬跡山港。說明運

輸總體方向是自西向東,自南向北;時間是北半球冬半年。此時走航線甲——逆著西北風,A錯誤;此時

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為逆時針,航線甲逆著北印度洋季風洋流,B錯誤;航線乙——逆著東南信風,C錯誤;

從圖巴朗一路走到南印度洋基本沿著西風帶走,風向和航行方向一致,航線乙——順西風漂流正確,D正

確。綜上,選D。

4.馬跡山在我國東部沿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A錯誤;圖中看,圖巴朗港各月降水較均勻,馬跡山港

則季節差異較大,B正確;馬跡山港在北半球,1月為冬季,月均溫低,C錯誤;巴朗港緯度更低,所在陸

地面積較小,海洋性強,氣溫年較差較小,馬跡山則相反,D錯誤。綜上,選B。

5.材料中說:馬跡山港始建于1998年,目前已成為亞洲第一礦石中轉深水大港,主要承擔寶鋼進口鐵礦

石中轉業務,屬于特殊用途的大港。馬跡山港主要運送鐵礦石,支持鋼鐵工業的發展,屬于傳統重工業,

未反映出浙江沿海地區產業升級加快,A錯誤;港口建設是為了使交通條件更好,沒體現出沿海運輸能力

嚴重不足,B錯誤;修建專門運送鐵礦石港口,說明原料需求增多,有利于上海鋼鐵企業生產規模擴大,不

能體現市場競爭激烈,C正確,D錯誤。綜上,選C。

西風漂流和極地環流分別是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作用而成。羅斯地區存在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架,隨

著全球氣候變暖,該地的冰架正在消融。完成下面小題。

180°

南極

6.圖中()

A.極地環流為順時針環流B.西風漂流性質上為寒流

C.西風漂流夏季強冬季弱D.極地環流夏季位置偏北

7.冰架的消融對羅斯地區的影響有()

①地面輻射增強②太陽輻射增多③大氣輻射減弱④大氣溫度升高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答案】6.B7.C

【解析】6.圖中極地環流為逆時針環流,A錯誤;西風漂流性質是寒流,B正確;冬季南北溫差大,西風

在冬季更強,故西風漂流冬季強,C錯誤;南半球夏季,氣壓帶、風帶南移,極地環流位置偏南,D錯誤。

故選B。

7.冰架消融,地面反射率降低,地面輻射增強,①符合題意;冰架消融對太陽輻射沒有影響,②不符合題

意;地面輻射增強,大氣輻射也增強,氣溫升高,③不符合題意;④符合題意。因此C正確,排除ABD。

故選C。

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質能量受季節性風向影響最為明顯。下圖示意太平洋表層海水經白令

海峽流入北冰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太平洋表層海水年內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時段為()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一次年2月

9.太平洋表層海水流入過多,對楚科奇海域帶來的主要影響是()

A.海陸輪廓巨變B.浮游生物減少C.區域降水減少D.加速海冰消融

【答案】8.B9.D

【解析】8.材料提示:“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節性風向影響最為明顯”,圖示海域夏季以東南風為

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極地東風勢力較弱,年內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B正確,排除ACD。故選B。

9.太平洋海水流入楚科奇海域對海陸輪廓影響小,A錯誤;暖海水造成楚科奇海域海水升溫,且暖海水

從低緯帶來眾多浮游生物,故楚科奇海域浮游生物增多,B錯誤;暖流流經楚科奇海域,對沿岸起到增溫增

濕作用,一定程度上降水會增多,C錯誤;太平洋海水從低緯地區注入高緯地區,暖海水會加劇楚科奇海域

海冰消融,故D正確。故選D。

接地線是內陸固定冰蓋與漂浮冰架的分界線(下圖),冰川流過接地線后便成為浮在海水上的冰架。

研究人員分析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區域的冰川過去二十年的衛星數據,發現這些冰川的接地線正迅速地往

內陸方向后撤,換句話說這里冰川最終會全部融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區域的冰川接地線正迅速后撤的最直接原因是()

A.南極冰川運動B.海浪沖刷侵蝕C.局部地殼運動D.冰下洋流增溫

11.據圖推測隨著冰川接地線迅速后撤,可能導致()

①接地的冰蓋面積縮小②冰山數量將減少③冰山體積將變大

④接地線附近的冰架厚度將減小⑤海洋面積將增加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

【答案】10.D11.B

【解析】10.根據材料和圖可知,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區域的冰川接地線正迅速后撤是由于冰下洋流導致

海水增溫,使得海冰融化增多,接地的冰蓋減少,D正確;南極冰川運動、海浪沖刷侵蝕和局部地殼運

動均不足以使冰川接地線迅速后撤,ABC錯誤。故選D。

11.據圖可知,隨著冰川接地線迅速后撤,會使冰川下方海水入侵增多,接地的冰蓋面積縮小,①正確;

由于冰川接地線后撤,使得海洋浮冰增加,冰川數量增加,冰川體積變大,接地線附近的冰架厚度將增大,

海洋面積也會增加,②④錯誤,③⑤正確。故選B。

3堆練素養

亞得里亞海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下圖),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統的一部分。洋流在海灣內的運動

促進了海水更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E

1.圖示甲、乙、丙、丁四處表層海水鹽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

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2.亞得里亞海東岸表層洋流()

A.為寒流,且丙處流速大于丁處B.為寒流,且丁處流速大于丙處

C.為暖流,且丙處流速大于丁處D.為暖流,且丁處流速大于丙處

3.圖示M海域多數島嶼的類型為(

A.大陸島B.珊瑚島C.沖積島D.火山島

【答案】1.D2.C3.A

【解析】1.亞得里亞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明顯,其南部受副高控制時間更長,北部受西

風帶影響時間更長。南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更長,晴天多,降水少,蒸發旺盛,故其南部鹽度較高,

丙地在四地中緯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時間最長,其鹽度最高;甲地其緯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時間短,且北

部有大量河流注入,甲地鹽度最低。乙地和丁地處于同緯度地區,降水與蒸發較為接近,乙地有河流注入,

使其鹽分較丁地相對更低。故其鹽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丙丁乙甲,D選項正確。故選D。

2.從題目可知,亞得里亞海區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統的一部分,且洋流在海灣內運動,促使海水更新,說

明亞得里亞海內部形成一個洋流環流。該地位于北緯40度以北,風向受盛行西風帶影響顯著,受西南風影

響,亞得里亞海東海岸自南向北進入海灣,沿海灣環形運動,在亞得里亞海西海岸由北向南出海灣。故亞

得里亞海東海岸應為暖流性質,A、B選項錯誤。丙處位于亞得里亞海與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且該海域

有明顯的喇叭口形狀,受狹管效應影響,該處流速更快,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故選C。

3.該地為山地海岸中海水淹沒與海岸平行的山脊及谷地而形成的海岸,海岸線的總方向與地質構造線大致

平行,港灣、島嶼多呈長條狀,受板塊擠壓碰撞影響,該地多為沉降式海岸,該地附近的島嶼是原有陸地

受海水淹沒而形成的島嶼,應為大陸島。A選項正確。珊瑚島應為珊瑚礁沉積形成,多數處于低緯度熱帶

地區,B選項錯誤。沖積島多為河流泥沙堆積而形成,多位于河流河口處,C選項錯誤。火山島由火山噴

發冷卻而形成,其島嶼的形態多呈圓形,其島嶼內部通常有高大的火山,D選項錯誤。故選A。

某研究統計了50°N以北地區1979-2016年發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

為超強氣旋。下圖示意該地區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0°

頻數(次)0°

20-4040-8080-120■120-160M150-200

4.影響圖中北大西洋地區超強氣旋生成的氣壓帶、風帶主要是()

①副極地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極地東風帶④盛行西風帶⑤東北信風帶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5.冬季甲區域的超強氣旋比乙區域多發,從洋流的影響考慮,是因為甲區域()

A.寒流的范圍更廣B.離岸流規模更大C.暖流的勢力更強D.沿岸上升流更盛

【答案】4.A5.C

【解析】4.從圖中超強氣旋總頻率空間分布圖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出現在

6(FN—7(PN之間。副極地低氣壓帶位于6(TN到北極圈附近,與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確。

副熱帶高氣壓帶位于回歸線與30度附近,并不在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錯誤。極地東風帶與盛

行西風帶分別位于副極地低氣壓帶兩側,與超強氣旋頻率最高的位置較為接近,③④正確。東北信風帶位

于北半球低緯度地區,位置差異明顯,⑤錯誤。①③④正確,故選A。

5.甲區域與乙區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地區,此處的洋流,甲為北大西洋暖流,乙為北太平洋暖流。二者

皆為暖流與寒流并無關聯,A選項錯誤。北大西洋暖流與北太平洋暖流,從成因來看均屬風海流,受盛行

西風帶影響顯著,與離岸流、上升補償流并無關聯,B、D選項錯誤。墨西哥灣圓弧狀的陸地輪廓對于墨西

哥灣暖流的阻擋較小,墨西哥灣暖流順著北美大陸南側往東流動,直接進入廣闊的大西洋海域,墨西哥灣

暖流推動加上盛行西風的推動作用,一定程度上甲區域暖流更強,C選項正確。故選C。

下圖為世界局部區域洋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7.受圖示洋流影響()

A.甲海域存在大型漁場B.乙群島出現荒漠景觀

C.丙沿岸冬季降溫明顯D.丁海域地熱資源豐富

【答案】6.D7.B

【解析】6.根據經緯網和海陸位置信息可知,該海域為北大西洋東部,①洋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為暖

流,②洋流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為寒流,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讀圖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匯處,也不存在大規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漁場,A錯誤;乙群島

沿岸有寒流經過,對沿岸氣候有降溫降濕的作用,因此會出現荒漠景觀,B正確;丙地沿岸有暖流經過,有

增溫作用,冬季降溫不會明顯,C錯誤;地熱資源一般分布在板塊交界處,丁海域位于板塊內部,地熱資源

不豐富,D錯誤。故選B。

德雷克海峽地處著名的“咆哮的西風帶“,平均風速自南向北增大。科考發現:德雷克海峽海冰主要分布

在海峽南部,近幾十年來該海域海冰數量呈現“多、少、多、少''的周期性變化,海冰周期性變化阻滯海水流

動,對秘魯寒流強弱產生顯著影響。下圖示意南半球表層洋流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西

\

西

T洲

W南T

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