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8第31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環境的愛護[最新考綱]1.生態系統的穩定性(Ⅱ)。2.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Ⅱ)。3.全球性的環境問題(Ⅰ)。4.生物多樣性愛護的意義和措施(Ⅱ)。考點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5年10考)1.概念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復原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實力。2.形成緣由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肯定的自我調整實力。(1)功能①自身凈化實力——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②完善的養分結構——自身的反饋調整、維持各養分級數量的相對穩定。留意負反饋調整除了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外,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及調整細胞代謝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機制。正反饋調整則使生態系統遠離平衡狀態。如:水體的富養分化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兒分娩等過程也是正反饋調整。(2)特點: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實力是有限的,當外界干擾因素的強度超過肯定限度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實力會快速丟失,生態系統原狀難以復原。3.類型類型反抗力穩定性復原力穩定性區分實質保持自身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復原自身結構與功能相對穩定核心反抗干擾、保持原狀遭到破壞,復原原狀影響因素聯系一般狀況下二者呈負相關,a為反抗力穩定性,b為復原力穩定性4.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1)限制對生態系統干擾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實力。(2)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和能量投入。反抗力穩定性、復原力穩定性和總穩定性的關系教材eq\o(,\s\up7(VS))高考1.真題重組推斷正誤(1)人類應以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為原則,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2024·全國卷Ⅰ,5D)(√)(2)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自我調整實力強(2015·全國卷Ⅰ,4C)(×)(3)負反饋調整有利于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2015·全國卷Ⅱ,4D)(√)(4)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時無能量的輸入和散失(2015·全國卷Ⅱ,4B)(×)(5)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遭到嚴峻破壞時,往往不易在短時間內復原到原來的狀態,緣由是其反抗力穩定性較低(2013·海南卷,29)(×)以上內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三P94~97,考查角度主要側重生態系統的反抗力穩定性與復原力穩定性的推斷及負反饋調整機制。2.某地農業部門在防治棉鈴蟲問題上,提出了兩種方案——Ⅰ.噴灑高效農藥;Ⅱ.放養赤眼蜂(其為棉鈴蟲天敵)。請評價哪種方案更有利于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說明理由。提示放養赤眼蜂。因為噴灑高效農藥,在殲滅棉鈴蟲的同時,也會殺死大量的棉鈴蟲的天敵。棉鈴蟲失去了天敵的限制,就簡潔再度大爆發。在棉田中放養赤眼蜂,由于棉鈴蟲和赤眼蜂在數量上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能夠將棉鈴蟲的數量長期限制在較低水平。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方案有利于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分析(2024·海南卷,28)回答下列與生態系統穩定性有關的問題:(1)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動物猶如“割草機”一樣,通過遷徙在不同的草場上采食,這一現象年復一年地進行著,然而食草動物所處的草原生態系統卻表現出了穩定性,這是由于該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蚱蜢→青蛙→蛇→鷹是草原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次級消費者是________,在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解析(1)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復原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實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整實力,而普遍存在于生態系統中的負反饋調整則是生態系統自我調整實力的基礎。(3)在食物鏈“草→蚱蜢→青蛙→蛇→鷹”中,青蛙屬于次級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淌,此外,還可調整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答案(1)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復原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實力(2)自我調整的實力(3)青蛙消費者是實現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淌的重要環節;調整種間關系;維持種群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反抗力穩定性與復原力穩定性并不都呈負相關,在某些特別生態系統,反抗力穩定性和復原力穩定性都很低,如北極苔原生態系統和荒漠生態系統。2.某一生態系統在徹底破壞之前,受到外界干擾,遇到肯定程度的破壞而復原的過程,應視為反抗力穩定性,如河流輕度污染的凈化;若遭到徹底破壞,則其復原過程應為復原力穩定性,如火災后草原的復原等。3.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主要與生物種類有關,還要考慮生物的個體數量。食物鏈數量越多越穩定,若食物鏈數量相同,再看生產者,生產者多的穩定程度高。4.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不是恒定不變的,因為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實力具有肯定的限度。5.強調“生態系統穩定性凹凸”時,必需明確是反抗力穩定性還是復原力穩定性,因為二者一般呈負相關。【即學即練】(2024·山東臨沂期末,28)下列有關農田生態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除去農田中的害蟲,有利于實現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B.雜草有利于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此無需除雜草C.輸入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為全部農作物所固定的太陽能D.一般農田生態系統的養分結構較簡潔,自我調整實力低解析除去農田中的害蟲,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即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方向,但是能量只能單向流淌,A錯誤;農田中要去除雜草,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方向,B錯誤;輸入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為全部農作物和雜草等所固定的太陽能,C錯誤;一般農田生態系統的養分結構較簡潔,自我調整實力低,D正確。答案D生態缸的制作和穩定性推斷1.(2014·海南卷,9)將水生植物和小魚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閉后置于光照、溫度等相宜條件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為魚的生存供應氧氣B.魚可為植物的光合作用供應CO2C.能量流淌可以從植物到魚,也可以由魚到植物D.若該玻璃缸長期置于黑暗中,魚和植物將會死亡解析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是魚生存所必需的,A正確;魚細胞呼吸產生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B正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淌是單向的,C錯誤;長期黑暗條件下,植物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魚會因供氧不足而死亡,D正確。答案C2.某生物愛好小組的同學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魚、廣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個生態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甲瓶中的小魚很快死亡是因為瓶內分解者數量過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維持生態平衡,丙瓶不應放在黑暗中解析甲瓶中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植食性小魚)過多,所以應保持各組分的比例合適,方能使生態瓶維持較長時間。答案A1.設計并制作生態缸的要求設計要求相關分析生態缸必需是封閉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擾生態缸中投放的幾種生物必需具有很強的生活力,成分齊全(具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態缸中能夠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淌,在肯定時期內保持穩定生態缸的材料必需透亮為光合作用供應光能,便于視察生態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應相宜,要留出肯定的空間便于操作;缸內儲備肯定量的空氣2.生態缸穩定性視察與分析(1)視察穩定性,可通過視察動植物的生活狀況、水質改變、基質改變等推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由于生態缸中的生態系統極為簡潔,自我調整實力極差,所以反抗力穩定性極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極易被破壞。因此,生態缸內的生物只能保持肯定時間的活性。考點二全球環境問題與生物多樣性1.全球性的環境問題(1)生態環境問題的類型及主要成因類型主要成因全球氣候改變CO2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水資源短缺人口多,污染嚴峻臭氧層破壞氟利昂等物質的大量排放酸雨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壞海洋污染污染物通過河流和空氣進入海洋;石油泄露和傾倒污染物等生物多樣性銳減生物生存的環境被破壞(2)特點:全球性。(3)影響: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嚴峻威逼,并且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學問拓展①人類活動超出了環境的承受實力,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緣由。②水體富養分化產朝氣制如下:2.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必定選擇(1)含義:“在不犧牲將來幾代人須要的狀況下,滿意我們這代人的須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長久而協調的發展。(2)實現措施:愛護生物多樣性,愛護環境和資源,建立起人口、環境、科技和資源消費之間的協調與平衡。要防止兩個極端:①避開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利用,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念。②避開禁止開發和利用,堅持合理開發是最好的愛護,如規定禁漁期和禁漁區、退耕還林(草、湖)等。3.生物多樣性及其愛護(1)生物多樣性的內容①范圍:生物圈中。②層次eq\b\lc\{(\a\vs4\al\co1(基因多樣性:全部生物所擁有的全部基因,物種多樣性:全部動、植物和微生物,生態系統多樣性: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①干脆價值:食用、藥用、文學藝術創作(美學)、科研、工業原料。②間接價值:調整氣候、涵養水源。③潛在價值:目前未發覺或尚不清晰的價值。(3)愛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①就地愛護:建立自然愛護區以及風景名勝區等。②易地愛護:把待愛護物種遷至異地進行特地愛護。③利用生物技術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愛護。④加強立法、執法和宣揚教化。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1.(2024·長沙模擬)下列有關生態環境問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體富養分化B.各國工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緣由C.劣質裝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氣等對人體有害D.廢舊電池中的汞、鎘、鉛等重金屬鹽對土壤和水源會造成污染解析化石燃料大量燃燒導致CO2排放過量,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緣由;大量排放SO2會形成酸雨,B錯誤。答案B2.(2024·河北邯鄲一模,6)下列有關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引入外來物種是增加當地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之一B.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是愛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重要措施C.溫室效應是由于地球生物對CO2的代謝釋放量大于汲取量導致的D.大量開墾森林和草原是解決非洲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糧食短缺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解析引入外來物種有可能導致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A錯誤;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有利于水域生態系統中魚類的繁殖和進化,這是愛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重要措施,B正確;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產生了過多的CO2導致的,C錯誤;大量開墾森林和草原會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大大降低,進而破壞生態平衡,D錯誤。答案B(1)人類活動超出了環境的承受實力,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緣由。(2)以成因與危害為突破口,正確區分水污染的類型污染類型成因危害無機污染水體中富含N、P等礦質元素藻類大量繁殖,水體渾濁度增加,進一步加劇水質惡化,水體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機污染水體中富含有機物異養型生物繁殖,水體缺氧,魚、蝦等水生生物死亡,進而使河水變黑、發臭重金屬、農藥污染重金屬、農藥進入食物鏈較高養分級生物體內的重金屬等濃度較高注:①富養分化發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詳細表現不同,發生在海洋中稱為赤潮,發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稱為水華。②解決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削減排放。對不行避開產生的污水,要集中到處理廠進行凈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過濾、化學反應分解等,最符合生態學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方法降解。生物多樣性及其愛護1.(2024·經典高考,9)江蘇省徐州市多年來圍繞“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實施了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生態效應漸漸顯現。下列有關該生態工程的分析評價不合理的是()A.使物種多樣性程度顯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組成更為困難C.使生態系統的類型更為多樣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解析在生態建設工程逐步實施過程中,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物種多樣性增加,生物群落的組成更加困難,生態系統的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化,A、B、C正確;優良的生態環境改善了當地的氣候、水源等,提高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錯誤。答案D2.(2024·青海西寧一模)2024年8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走入三江源。習總書記指出“敬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自然,堅決筑牢國家生態平安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應、生態效益相統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態環境愛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B.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是物質循環再生原理C.提高三江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筑牢國家生態平安屏障的重要舉措D.愛護三江源生物多樣性的最大成效是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解析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遠大于其干脆價值,D錯誤。答案D1.生物多樣性三層次內在關系分析2.外來物種入侵(1)概念某物種從它的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2)危害假如遷入地環境條件相宜,入侵種由于缺少天敵的限制,一旦傳入,能快速傳播擴散開來,在短時間內呈現種群的“J”型增長,從而破壞遷入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或生態平衡;使遷入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峻威逼,即引發生態危機。3.留意區分就地愛護與易地愛護愛護的對象不同:就地愛護除了愛護區域內的物種,還應愛護相應的生態環境,而在物種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不再適于物種生存后,就只能實行易地愛護。易錯·防范清零[易錯清零]易錯點1誤認為在任何狀況下,反抗力穩定性越低的生態系統其復原力穩定性肯定越高點撥在一般狀況下,反抗力穩定性與復原力穩定性往往呈負相關。然而,在某些特別的生態系統如北極凍原生態系統中,其反抗力穩定性和復原力穩定性均較差,而且,若受到“同等強度”(而不是破壞性)干擾時,反抗力穩定性強者,復原力穩定性也強。易錯點2混淆生物多樣性三層次,誤認為生物多樣性僅為“生物”的多樣性點撥生物多樣性應包含三個層面內容即①同種生物(無生殖隔離)不同個體(或種群)間存在“遺傳多樣性”或“基因多樣性”;②不同生物(具生殖隔離)即不同物種間存在“物種多樣性”;③不同生態系統(生物群落+無機環境)間存在“生態系統多樣性”由此可見,生物多樣性并不僅僅局限于“生物”范疇。[糾錯小練]1.(2024·皖南模擬)《呂氏春秋》中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關于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的思想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依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學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草原上放養的牲畜過多,會使部分個體餓死,但牲畜的環境容納量不變B.“竭澤而漁”使魚蝦數量大幅度低于K/2,可能會使生態系統發展停滯甚至崩潰C.對于自然資源,我們應反對掠奪式開發利用,而不是禁止開發利用D.只有正確處理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人類唯一正確選擇解析環境容納量的大小與環境有關,不隨種群數量的改變而改變,過度放牧可能會導致草場退化,使牲畜的環境容納量變小,A錯誤;“竭澤而漁”使魚蝦數量大幅度低于K/2,可能會使生態系統發展停滯甚至崩潰,B正確;對于自然資源,提倡合理開發利用,而不是禁止開發利用,C正確;只有正確處理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人類唯一正確選擇,D正確。答案A2.(2024·江淮十校三聯)“發展經濟不應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要愛護生態系統,應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此,人們在廣闊的山區進行人工植樹造林,在很多城市建立了濕地公園,比如六安市的南湖濕地公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過人工管理提高某種速生樹的產量后,其反抗力穩定性提高B.濕地公園必需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緣由為食物D.濕地公園的欣賞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解析在一片山林地上通過人工管理提高某種速生樹的產量后,導致生物種類削減,其反抗力穩定性降低,A錯誤;任何生態系統都須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B正確;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緣由為陽光,C錯誤;濕地公園的欣賞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D錯誤。答案B隨堂·真題&預料1.(2024·江蘇卷,20)為修復長期運用農藥導致有機物污染的農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復合菌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加入菌劑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種多樣性,提高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B.該菌劑削減了殘留農藥進入農作物,肯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壤中的物質循環C.土壤有毒物質的削減有利于增加農田動物的種類,降低害蟲的優勢度D.農藥降解菌具有分解農藥的特別代謝途徑,體現了基因多樣性的應用價值解析加入菌劑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提高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A正確;該菌劑削減了殘留農藥進入農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促進土壤中的物質循環,B錯誤;土壤有毒物質的削減有利于增加農田動物的種類,降低害蟲的優勢度,C正確;農藥降解菌具有分解農藥的特別代謝途徑,體現了基因多樣性的應用價值,D正確。答案B2.(2014·天津卷)圖a、b分別為農村和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量(生命物質總量)金字塔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兩個生態系統均可通過信息傳遞調整種間關系B.兩個生態系統的養分結構均由3個養分級組成C.城市生態系統不具有自我調整實力,反抗力穩定性低D.流經兩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解析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功能之一。生態系統均可通過信息傳遞調整種間關系,圖示兩個生態系統不肯定只有3個養分級;全部生態系統均具有自我調整實力,城市生態系統自我調整實力較弱,反抗力穩定性較低;城市生態系統生產者較少,需外界輸入大量能量,故流經城市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包括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輸入的能量。答案A3.(2024·高考預料)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在同時受到同等強度的干擾(a)后,其結構和功能的曲線改變狀況如圖所示,據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同等強度的干擾下,乙生態系統的反抗力穩定性比甲強B.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B點左移C.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增大,則C點右移D.乙生態系統B點后肯定有新的物種產生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個生態系統受到干擾后,與乙相比,甲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復原原狀所須要的時間長,波動范圍大,說明甲的反抗力穩定性低,乙的反抗力穩定性高,A正確;若乙的干擾提前,其結構和功能復原到正常運行范圍的時間也會提前,即B點左移,B正確;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增大,則復原原狀所須要的時間延長,C點右移,C正確;乙生態系統在復原原狀后不肯定有新物種產生,D錯誤。答案D4.(2024·高考預料)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負反饋調整有利于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B.生態系統長期維持相對穩定時能量輸入等于能量輸出C.物質循環、能量流淌和信息傳遞屬于生態系統的功能D.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時,完全可以依靠自我調整實力來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解析生態系統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是負反饋調整,A正確;生態系統長期維持相對穩定時能量輸入等于能量輸出(散失),B正確;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淌和信息傳遞,C正確;生態系統的自我調整實力是有限的,D錯誤。答案D課后·分層訓練(時間:30分鐘滿分:100分)1.2024年杭州G20峰會主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涵的世界經濟。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改變親密相關。下列有關人口增長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目前人口數量照舊未超出地球環境容納量B.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不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狀況C.科技進步能解決因人口增長過快導致的資源短缺問題D.人口過度增長與自然災難頻繁發生有親密聯系解析環境容納量是指特定環境所能容納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目前人口數量還沒達到環境容納量;生物種群消長的規律不完全適用于人口的增長狀況,人口的增長狀況還有可能受到社會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科技進步當然可以緩解因人口增長而導致的資源短缺問題,但卻不能完全解決,例如一些不行再生的資源是不行能因科技進步而得到解決的;人口過度增長與自然災難頻繁發生親密相關。答案C2.(2024·河南名校聯盟第一次段考,25)在草原上,具有“清道夫”之稱的蜣螂能以牛羊糞便為食,能將糞便掩埋在土中,對草原生態具有愛護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蜣螂屬于第三養分級,對物質循環具有重要作用B.牛與羊屬于初級消費者,二者之間存在競爭關系C.通過攝食糞便,蜣螂可獲得牛羊同化量的10%~20%D.草原上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共同構成了生態系統解析蜣螂屬于生態系統的分解者,不屬于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成分,不占有養分級,A錯誤;牛羊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一養分級的同化量,C錯誤;生態系統不僅包含草原上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還有無機環境,D錯誤。答案B3.(2024·中原名校第一次考評,24)在生態環境的探討、愛護、開發利用等過程中,下列方法與目的相符的是()A.建立“三北防護林”可有效地防風固沙,愛護該地區的草原和農田B.建立動植物園以及瀕危動物繁育中心,是對瀕危動物愛護的唯一舉措C.大力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完全禁止砍伐、禁止捕獵是愛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D.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可有效緩解長江流域的洪澇災難解析就地愛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愛護,易地愛護是為即將滅亡的物種供應最終的生存機會,B不相符;愛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C不相符;“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解決我國部分地區淡水不足或缺乏,D不相符。答案A4.(2024·海淀模擬)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制作的小生態瓶,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A.該生態瓶的組成成分雖比較簡潔,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結構B.生態瓶中生物種類稀有,沒有食物鏈存在C.為了保證生態瓶的正常運轉,瓶內浮萍、金魚藻、螺螄和蝦的比例應適中D.在相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該生態瓶會更穩定解析在小生態瓶的不同水層有不同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存在垂直結構,故A正確;蝦和螺螄吃金魚藻,所以小生態瓶中有食物鏈存在,故B錯誤;為保證生態瓶的正常運轉,各養分級生物的數量比例應適中,故C正確;生態瓶的穩定須要相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故D正確。答案B5.(2024·廣州模擬)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常趨向于穩態。圖甲表示載畜量對草原中生產者的凈生產量的影響(凈生產量即生產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機物總量與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圖中虛線表示維持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所需的最低生產者凈生產量;圖乙表示誕生率、死亡率與種群大小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從圖甲可知,C點以后生態系統的穩態將受到破壞B.從圖甲可知,適量放牧不會破壞草原生態系統的穩態C.從圖乙可知,F點時種群的年齡組成為下降型D.從圖乙可知,F點表示該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解析從圖甲可知,B點以后生產者的凈生產量降低,C點后生態系統的穩態將受到破壞,A正確;從圖甲可知,適量放牧會獲得較大的收獲量,同時又不會破壞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B正確;從圖乙可知,F點時種群的誕生率=死亡率,年齡組成為穩定型,C錯誤;從圖乙可知,F點表示種群數量不再增長而達到種群最大數量,D正確。答案C6.(2024·皖北十校聯考)有關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緣由是煤、石油、自然氣的大量燃燒②造成臭氧層空洞的主要緣由是人們大量運用氟氯烴制冷劑③酸雨形成的主要緣由是森林大量破壞④水體富養分化、藻類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縮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②③④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緣由是污染大氣的二氧化硫等氣體排放過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加。水體富養分化、藻類大量繁殖,主要是水體中N、P等礦質元素增多造成的。答案C7.(2024·江淮十校聯考)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是指在肯定時空中全部物種及其基因和生態系統的總稱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C.自然愛護區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建立自然愛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就地愛護是愛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解析自然愛護區的科研、科普、旅游功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C錯誤。答案C8.(2024·黑龍江大慶期末,24)下列屬于生物多樣性間接價值的是()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激發人們文學藝術創作靈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系生態系統的穩態C.從金雞納樹中提取奎寧用來治療瘧疾D.生物多樣性是培育農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種不行缺少的基因庫解析“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激發人們文學藝術創作靈感,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A錯誤;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是指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調整氣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系生態系統的穩態等,B正確;從金雞納樹中提取奎寧用來治療瘧疾,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C錯誤;生物多樣性是培育農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種不行缺少的基因庫,這也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干脆價值,D錯誤。答案B9.(2024·湖北省黃岡中學等八校聯考)現有a、b兩個密閉、透亮的生態瓶,其生物組成相同,而光照條件不同(見下表)。一段時間后,發覺a瓶的生態系統較b瓶穩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生態瓶編號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類水草浮游動物a+++++b-++++注“+”表示有,“-”表示無。A.a瓶中的全部生物組成食物網,而b瓶中全部生物組成一條食物鏈B.a瓶中有光照,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是能量流淌的源頭C.b瓶浮游動物種群密度降低只是因為缺乏食物D.當a瓶中能量的輸入≥能量的散失時,處于穩定狀態解析分解者不參加食物鏈(網)的構成,A錯誤;a瓶中有光照,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以及生產者固定的化學能是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B錯誤;b瓶浮游動物種群密度降低是因為缺乏陽光,C錯誤;當a瓶中能量的輸入≥能量的散失時,處于相對穩定狀態,D正確。答案D10.(2024·遼寧葫蘆島六校協作體聯考,35)草原上,當青草返青時,“綠色”為兔子供應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兔子和草之間的種間關系為捕食B.“綠色”對于兔子來說屬于物理信息C.信息傳遞能夠調整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D.兔子和草之間不存在負反饋調整解析由“青草返青時,‘綠色’為兔子供應了可以采食的信息”可知,兔子和草之間的種間關系為捕食,A正確;“綠色”對于兔子來說屬于物理信息,B正確;信息傳遞能夠調整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C正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會相互制約,使兩者數量保持相對穩定,因此兔子和草之間存在負反饋調整,D錯誤。答案D11.(2024·河南名校聯盟段考,28)棄耕農田經過數十年的改變漸漸形成了叢林。某學者對上述演替過程進行了多次調查,對叢林的形成進行了探討。已知在叢林中,動物甲和動物乙均喜食某蚜蟲,且動物甲還可以以動物乙為食。請回答:(1)調查蚜蟲數量時,常采納的方法是________;影響甲和乙種群數量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2)甲和乙之間存在________關系,這屬于群落水平上探討的問題。該學者在群落水平上需調查和探討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生態系統水平上,該學者需調查和探討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從進化角度講,甲和乙之間存在著共同進化,這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___。解析(1)蚜蟲個體小,活動實力弱,常采納樣方法調查其數量。在自然界,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2)動物甲和動物乙均喜食某蚜蟲,說明存在競爭關系,甲還可以以動物乙為食,說明存在捕食關系。在群落水平上需調查和探討的問題有群落的特征(物種組成、豐富度、種間關系、優勢種等)、群落的結構(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和群落的演替。(3)在生態系統水平上,主要探討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甲乙之間有捕食關系,捕食者的存在能促進種群的發展,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答案(1)樣方法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2)捕食和競爭特征(物種組成、豐富度、種間關系、優勢種等)、結構(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和演替(3)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組成、養分結構)、功能(能量流淌、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12.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欣賞性小生態瓶,為人們的生活增加了樂趣。下圖是一個簡易生態瓶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肯定時間范圍內,小生態瓶內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進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環利用,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簡易生態瓶能在肯定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這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肯定的________實力,但簡易生態瓶的反抗力穩定性很低,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為盡可能長時間維持生態瓶的相對穩定,應將該生態瓶置于________處,并避開陽光直射。若要在該生態瓶中添加小動物,則應留意各養分級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從能量流淌的角度分析,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該生態瓶內有生產者和分解者,能通過光合、呼吸、(分解)等生理過程實現各元素的循環利用(2)自我調整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養分結構簡潔,自我調整實力很弱(3)通風、光線良好能量流淌是逐級遞減的13.(2024·河南百校聯盟聯考,32)如圖所示為某地建立的凈化城市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已知生活污水中N、P含量較高,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能通過汲取養分元素以降低水體富養分化程度的是________,能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的是________。(2)該濕地生態系統能夠凈化城市污水,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有些攝影愛好者會到濕地進行取景拍照,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3)如圖為該濕地內部分生物所構成的食物網,圖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若魚B從不同養分級獲得能量相同,且相鄰養分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均為10%,當魚B同化40kJ的能量時,則須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為________kJ。(4)若要探討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污水處理實力,請簡要寫出試驗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魚B同化的能量一半來自蝸牛和蛤,一半來自水生植物,所以當魚B同化40kJ的能量時,則須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為40÷2÷10%÷10%+40÷2÷10%=2200kJ。答案(1)生產者(濕地植物)分解者(2)間接干脆(3)72200(4)分別對污水進水區和凈水收集區的水質進行監測,通過比較其中N、P含量的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7課 搜索文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01三年級下冊
- 2025建筑工程總包合同附加協議
-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第1課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作文能力提升》課件
- 《匯添富投資分析課件》
- 構建環境修復基質效果評估機制
- Module 11 Unit 1 They touch noses!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16 小布偶(教學設計)人教版(2012)美術五年級下冊
- 《自己種菜樂趣多 》(教學設計)滬科黔科版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時分式的理解與應用》課件
- 氣溫的分布和溫度帶
- 第6-2章生料粉磨和熟料粉磨
- 2023年廣東學位英語試題學位英語考試真題(含答案)
- 冒泡排序算法課件
- 粵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 文言文《守株待兔》說課稿課件
- 生物礦物課件
- GB∕T 36765-2018 汽車空調用1,1,1,2-四氟乙烷(氣霧罐型)
- DB34-T 4243-2022 智慧醫院醫用耗材SPD驗收規范
- 《覺醒年代》朗誦稿
- 混凝土格構梁護坡施工方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