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_第1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_第2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_第3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_第4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HAPE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項目技術工作文件貴州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評茶員賽項專家組2021年9月 SHAPE目錄TOC\o"1-2"\h\u22382一、技術描述 一、技術描述(一)項目概要評茶員是運用感官評定茶葉色、香、味、形的品質及等級的人員。廣泛活躍于茶葉生產、加工、流通、貿易等領域,是茶葉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是推動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重要的人力資源。該項目主要考核選手對全國茶產品類別、等級、品種風格的知識面掌握程度,從單一因子考評選手對產品質量高低的判斷能力;對茶葉作出缺陷診斷并提出改進措施。(二)基本知識及能力要求相關要求權重比例(%)1茶葉產區、分類及品質特征10基本知識茶葉產區分布茶葉分類及各茶類基本加工工藝流程各茶類不同品質特征形成的關鍵加工工序茶葉貯存保鮮的方法茶葉分類知識我國茶葉標準知識工作能力能做好樣品的信息采集及登記能按不同的茶類選擇相應的存放環境2茶葉感官審評基礎知識15基本知識環境要求設施和器具的規格要求審評人員感官生理基本要求茶葉實物標準樣的定義及等級的設置能按茶葉感官審評要求準備設施、器具不同茶類審評方法①分樣10工作能力能用四分法縮分茶樣至所需數量,編碼并置盤能根據不同茶類選擇相應的分樣方法能按照操作規程準確均勻縮分茶樣能解決樣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②干看外形15工作能力搖盤時茶葉在盤中能回旋篩轉,收盤后上、中、下三段茶層次分明能分樣、搖盤、收盤、扦樣、開湯,雙杯找對能評比形狀的粗細、長短、松緊、身骨輕重能評比緊壓茶個體的形狀規格、勻整度、松緊度及里茶、面茶能評比色澤的鮮陳、潤枯、勻雜及非茶類夾雜物的含量能分析各茶類中外形品質弊病的產生原因提出改進措施③濕評內質25工作能力能辨別不同級別的香氣類型、高低、濃淡和純異能辨別不同級別的滋味濃淡、強弱、鮮陳能辨別不同級別的葉底特征能按照內質審評操作要領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不同個體樣品的內質評定,減少誤差能評定六大茶類中三大茶類的初、精制茶及再加工茶的外形各因子及不同級別的品質特征能找出相關茶類外形各因子中存在的品質弊病能運用不同茶類的內質各因子審評技術分辨六大茶類的初、精制茶及再加工茶不同產區、品種、季節、級別等品質特征,茶葉等級、品質的判定能分析各茶類內質品質弊病的產生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能正確辨別不同品質類型的內質差異④綜合評定25工作能力能對照實物標準樣或成交樣,按相關茶類品質評分要求對外形內質各因子進行評分能正確使用GB/T14487-201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能根據外形、內質各因子的品質評分情況,按該茶類各因子的權數比例計算總分能按不同茶類審評方法的差異設計品質記錄表能針對茶葉加工品質缺陷,提出加工工藝改進措施能針對茶葉貯存品質缺陷提出有效的貯存保鮮措施能綜合評定六大茶類的初、精制茶及再加工茶與實物標準樣之間的差距,并對各因子分別進行評比計分,指出總體品質與標準樣或成交樣的差距能根據原料品質情況和市場消費水平制定合理的茶葉拼配方案能根據生產和市場情況及歷年茶葉等級的設置水平制備實物標準樣能準確對茶樣的品質作出弊病診斷,并提出可行有效的解決辦法能運用新技術、新方法評鑒茶葉產品質量合計100二、試題與評判標準(一)競賽試題范圍及內容競賽以評茶員國家職業標準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的技能要求為基礎,適當增加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能要求,融入相關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等內容。1.試題準備從全國六大茶類和貴州代表性茶中選擇具有代表性茶樣組成試題。2.考核方式現場實操技能考核。3.考核要點考核參賽者對全國茶產品類別、等級、品種風格的知識面掌握程度,從單一因子考評選手對產品質量高低的判斷能力。4.知識要領①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23776-2018;GB/T14487-201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②評茶的基礎知識:評茶的設備與要求、茶葉扦樣、評茶用水、評茶程序;③茶葉品質(色澤、形狀、香氣、滋味)的形成因素及其原理;④六大茶類的品質特征;⑤茶葉感官審評:感官審評的生理學基礎、審評項目和審評因子、評茶術語、結果判斷;⑥茶葉標準:標準的概念和歷史、國內茶葉標準、國外茶葉標準、茶葉標準樣;⑦茶葉加工知識:工藝對品質的影響。(二)評判標準1.評判流程賽前評判培訓現場評判記錄交接記錄。2.評判原則大賽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聘請5-7名具有相關資質的省內評茶專家與各參賽隊指導教師(教練)組成裁判組評委,負責競賽監考、評審評分、制定實操技能參考答案、巡考紀錄、評卷、評分、計分及對參賽者技能操作規范度巡查裁決,及模塊二專業沖泡等工作;組織技術工作人員負責實操技能比賽現場的抽簽、檢錄、封樣、置具、賽用茶樣編碼、統分、成績匯總。評委成員與參賽選手同時段分場地【參賽選手實操區、專家審評室(區)】同步對競賽茶樣進行外形辨識、香味排序和品質審定,嚴格按照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14487-201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進行評審,制定參考答案并簽字確認,移交監督組封存。3.評判方法參賽選手的實操技能答題單交由監督員、工作人員統一密封裝訂,專家評委依據參考答案對選手實操答題單閱卷,在裝訂線外規定答題區域內相應欄進行分組流水評卷及評分并簽字確認。4.監督核查監督員與工作人員負責收取選手答題單,共同對答題單的封裝、拆封、統分、計分、揭秘及最終成績排名等進行確認并簽字。5.成績及排名評判成績排名出現同等分數時,以實操技能比賽成績分高者優勝排名在前;當技能成績同等分數時,模塊間優先排序為模塊三、模塊二。平均分值取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賽后作成績公示。三、競賽規則(一)競賽職業、組別及項目競賽職業:評茶員競賽項目:個人全能賽(二)競賽形式競賽實行現場考核,采用抽簽決定工位號檢錄入場考核方式,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限內獨立完成評茶員模塊一:茶形辨識、模塊二:香味排序、模塊三:品質審定的實操技能考核內容。無署名方式提交參賽答題單。(三)競賽內容1.比賽對選手的技能要求評茶員(省級特色)競賽項目個人全能賽實操技能考核項目與分值模塊一(20%)模塊二(20%)模塊三(60%)茶形辨識香味排序品質審定比賽時限25分鐘5分鐘45分鐘滿分分值20分20分60分100分考核茶樣≤10個(不同茶類)≤4個(同一茶類)≤4個(同一茶類)通過審評外形判斷產品名稱,對應茶樣編號準確寫出各茶樣的品類及名稱;按照國家標準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14487-201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對比賽茶樣進行茶葉感官審評作出香氣和滋味的高低排序;通過規范的技能操作對茶樣的品質按照“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因子進行專業術語描述并進行單因子評分和計算總分;判斷茶樣品質弊病及缺陷,并提出改進措施。2.實操技能考核項目模塊一:茶形辨識【占實操成績的20%】模塊二:香味排序【占實操成績的20%】模塊三:品質審定【占實操成績的60%】(其中:操作規范度占10%、品質審定占90%)(四)競賽流程大賽統一定量提供比賽茶樣、設備、器具,參賽選手須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檢錄進入賽場,聽候現場裁判指令開賽,對競賽實操技能考核茶樣進行外形辨識和品質審定,在規定比賽時限內完成競賽考核內容,規范填寫答題單。模塊一:茶形辨識考核要點:考核參賽者對全國茶產品了解的知識面。試題準備:從全國六大茶類和貴州代表性茶中選擇具有代表性茶樣10個組成一套試題,對茶樣進行編號。模塊一:茶形辨識分值分配及評分要求【占20%】答案完全正確答案接近類似答案不正確比賽時限茶樣判斷茶類0.5分0.25分0品名0.5分0.25分0特征描述形狀0.5分0.25分025分鐘色澤0.5分0.25分0滿分分值每個茶樣得分2102分20分考核茶樣10個茶樣(不同茶類)考核方式: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限內(25分鐘),通過審評外形判斷茶樣類別、品名,進行外形特征的形狀及色澤描述,并對應茶樣編號準確填寫答題單(附表1),不允許進行內質審評。模塊二:香味排序考核要點:從單一因子考評選手對產品質量高低的判斷能力。試題準備:一組4個品質接近、級差均衡、但有一定難度的茶樣(同一茶類)組成一套試題。由模塊二沖泡席按照國家標準GB/T23776-2018的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分別將每個茶樣稱取規定的重量,放入規定的標準審評杯(杯身有編號),用沸水進行沖泡、計時,到規定的時間將茶湯瀝入標準審評碗(碗身有編號)中,得到一組4杯香氣(香氣排序)和一組4碗滋味(滋味排序)茶供比賽用。考核方式:盲評。參賽者抽簽抽取考試工位,聽候裁判指令依次到模塊二沖泡席通過嗅辯香氣和嘗滋味,按品質從高到低將4個茶樣的香氣(審評杯)與滋味(審評碗)次序進行排列,并在規定的比賽時限內(5分鐘)完成香氣及滋味排序,填寫答題單(附表2),禁止觀看外形及葉底。模塊二:香味排序分值分配及評分要求【占20%】香氣排序滋味排序比賽時限茶樣判斷正確數4個2個1個0個4個2個10個滿分分值10分7分3分0分10分7分3分0分5分鐘10分10分20分考核茶樣4個茶樣(同一茶類)模塊三:品質審定考核目的:考核選手對產品等級、品種風格及內質特征的掌握程度。試題準備:由一組4個等級相鄰、級差均衡,有代表性的茶樣(同一茶類)組成一套試題。考核方式:參賽者在規定的時限內(45分鐘),對茶葉按照國家標準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進行審評,判斷茶名、等級并根據GB/T14487-201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對品質按照“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進行描述,分析茶樣品質弊病作出缺陷診斷,并提出改進措施。規范完成審評操作并準確填寫答題單【附表3(A面)、附表4(B面)】。模塊三:品質審定分值分配及評分要求【占60%】品質審定(占90%)技能操作規范度(占10%)比賽時限茶類品名、因子得分等級品質描述缺陷診斷改進措施1.是否把盤旋轉且平穩。(3分)2.是否科學使用天秤;勻堆取樣;一次扦量成功。(2分)3.是否規范注入、持杯、持蓋、開蓋聞香,三嗅(熱嗅、溫嗅、冷嗅)香氣;茶湯溫(45-55℃)、茶湯量(4-5ml)、嘗滋味時間(3-4s)、吸茶湯速度是否合理,觀察葉底等是否規范。(2分)4.歸類整理、區域衛生、擺設位置距離等是否正確合適。(3分)【裁判組對參賽者技能操作規范度巡查裁決,對技能操作不規范選手進行扣分記錄并簽字。(附表5)】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對每個茶樣五因子進行專業術語描述,并進行單因子評分和計算總分。45分鐘滿分分值正確1.5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5分2.5分接近類似1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0.5分1.5分1.5分不正確0分0分0分0分0分0分0分0分0分每個茶樣12.5分50分10分60分考核茶樣4個茶樣(同一茶類)(五)答題單填寫要求參賽選手須在指定區域內規范填寫工位號,嚴禁在實操技能答題單上涂抹、修改和在頁面任何部位標注與答題信息無關內容及填寫參賽者姓名,違者視為作弊計0分,并納入黑名單,永久取消同類賽事參賽資格。四、競賽場地、設施設備等安排(一)賽場規格要求名稱摘要備注賽用茶樣相關人員須做好大賽賽用茶樣的保密保存工作,因賽用茶樣涉及到泄露考題的嫌疑,須由專家裁判組采購封存并簽章確認交接。若干套技能操作考核場地(區域)須符合GB/T18797《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要求;根據大賽參賽人數設置場地須符合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的要求;每個選手工位號須鋪設并接通電源線路及插電板,確保正常使用大功率燒水設備的負荷和電路安全,防止電線裸露在賽場行走時絆繞;參賽選手每個人一個工位(須有干評及濕評的區域),工位與工位之間須間隔1.5m以上,防止選手間相互串位;酌情考慮因天氣變化對賽場影響作必要應對預案措施。賽場實操工位與觀賽嘉賓間距比賽區域須拉隔離帶(外圍應盡量在3m,防止觀賽人員對參賽選手造成干擾),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實操賽場;專家審評室(裁判區域)采光以自然光為主,宜坐南朝北,北向開窗(以人造光源采光的除外),室內色調應選擇中性色,以白色、淺灰色及灰色為主。審評室面積不小于15㎡盡可能與參賽選手實操賽場相鄰,中間用屏風等進行隔斷,四邊拉隔離帶。賽用茶樣存放處(備用賽茶提取區)根據大賽需要準備若干套;有專人保管、整理和分配。器具用品存放處具備必需的審評場地、設施和器具;有專人保管、整理和分配。統分計分室(區域)要求獨立封閉、無干擾,配備1臺電腦及與該電腦匹配的打印機、紙張等。手機存放袋(箱)在實操技能比賽區域及專家審評室醒目處設手機存放袋(箱),用于存放保管參賽選手及評審裁判人員手機。選手物品存放處用于存放參賽選手攜帶的與競賽無關的物品賽事監督組由相關單位選派2~3人參與監督賽事過程清洗區應備有供水、排水、清洗設施設備(二)基礎設施清單名稱圖例規格特性及要求數量各類證件包括評委證、技術工作人員證、參賽證等適量制作工位號(1~**號)(圓形直徑20cm不干膠貼),選手憑抽簽對應一個工位號參賽,使用相關設備及器具。1個/工位干評臺(桌)針對大賽的場地情況,也可使用桌子進行鋪墊白色不脫毛布料桌布(250cm長×120cm以上)的方式臺面黑色亞光桌子2張/人(150cm長×60cm寬以上),平整、邊角無凸出,配備凳子1套/工位濕評臺(桌)臺面白色亞光桌子2張/人(150cm長×60cm寬以上),平整、邊角無凸出,配備凳子審評杯及審評碗容量:150mL或250mL(黑茶)150套審評碗(烏龍茶)110mL40個評茶盤白色50個葉底盤純色無圖案10個品茗杯白瓷無圖案1個/工位湯勺白瓷無圖案4把/工位稱茶器精確到0.1g的天枰或電子秤1臺/工位計時器配電池1個/工位計算器靜音,配電池1個/工位撬茶刀緊壓茶使用適量服裝建議白大褂(著裝人員包括專家評委、技術工作人員、參賽選手。)1件/人賽用桶裝水純凈水,須配備壓水抽水器。1桶/工位燒水壺容量須2000ml,足夠沖泡4個賽樣。1個/工位吐茶桶常規塑料垃圾桶1個/工位書寫夾板選手和專家評委使用1個/工位水性筆黑色(選手用)紅色(專家用)其他辦公用具訂書機(針)、雙面膠、封口膠、膠水、標簽貼、燕尾夾、剪刀、記號筆、錐子、棉線等。適量五、安全、健康要求(一)競賽須知1.報名須知詳見《關于舉辦貴州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的通知》相關要求。2.比賽須知大賽統一定量提供比賽原料、設備。參賽選手須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明,抽簽決定選手工位號檢錄進入賽場,聽候裁判指令開賽,在規定比賽時限內完成競賽考核內容,對競賽實操技能考核茶樣進行外形辨認、香味排序和品質審定,并規范填寫答題單。3.領隊須知①執行賽項組要求。②熟悉競賽流程,妥善管理好本隊人員的日常生活及安全,與大賽工作組聯系。③貫徹執行大賽的各項規定,進行比賽時不得私自接觸評委。4.選手須知①大賽統一提供比賽器具及參賽茶樣,配發參賽證。②各參賽隊選手統一服裝、佩戴參賽證,持本人身份證(須真實有效,弄虛作假者,將取消比賽資格和競賽成績)。③參賽選手須提前30分鐘到達賽場抽取工位號進行檢錄入場。確認比賽設備完好,按指令開始比賽。④參賽選手進入賽場后手機等通訊設備必須關閉,并統一交組委會監督仲裁處存放,開賽15分鐘仍未進入賽場者,按自動棄權處理。⑤參賽選手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若設備出現意外故障,須舉手示意,由裁判作出裁決處置。⑥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不得有交頭接耳、偷看、暗示、調換他人茶樣等作弊行為,裁判宣布競賽時間結束,選手應立即停止操作,否則按違紀處理,取消獎項評比資格。要嚴格遵守大賽規則和賽場紀律,服從裁判、文明競賽,自覺維護賽場秩序,有作弊行為的,取消比賽資格,該賽項成績為0分。⑦競賽完畢要對設備進行整理清潔后方能離場,不得將比賽后的茶樣帶出賽場。⑧賽場除裁判及必須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賽場,新聞媒體進入賽場必須佩戴相應證件,并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不得影響比賽正常進行。5.評委須知①評委在進入賽場后手機等通訊設備必須關閉,并統一交組委會監督仲裁處存放。②根據裁判指令,大賽開賽后,評委成員與參賽選手同時段分場地同步對競賽茶樣進行實操技能考核項目【模塊一:外形辨識、模塊二:香味排序、模塊三:品質審定】,并制定出各考核項目的參考答題單。③裁判本著客觀、認真、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巡查評定每個參賽選手的實操技能規范操作過程,對不規范操作選手進行記錄(附表5);依據參考答題單,對選手答題單密封裝訂且進行評卷、評分并簽字確認。6.技術保障工作人員須知①技術保障工作人員應認真對待賽前、賽中、賽后每項工作,積極協助參賽選手、評委等做好比賽各項事宜。②技術保障工作人員對比賽茶樣進行編碼,不得泄露競賽試題。③嚴格參賽選手答題單收取封存保管簽字確認制。④裁判評分結束后,工作人員進行統分、計分、揭秘,整理出參賽選手最后得分并作賽后公示。(二)爭議及違紀處理1.爭議處理①參賽隊對不符合競賽規定的評判、獎勵,以及對技術保障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等,均可提出異議。②爭議應在競賽結束后1小時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如有爭議,應按照規定的程序由參賽隊領隊向大賽裁判組遞交書面報告。報告應對爭議事件的現象、發生的時間、涉及到的人員、爭議依據與理由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的敘述。事實依據不充分、僅憑主觀臆斷的爭議將不予受理。爭議報告須有提出的參賽選手、領隊簽名。③大賽裁判組收到爭議報告,應根據提出事由進行審查,及時回應。2.違紀處理規定①參賽選手不按規定報名、弄虛作假或不遵守賽場規則,情節嚴重者,取消其參賽資格。②參賽選手有作弊行為者或不服從裁判、監管人員的管理,嚴重影響競賽秩序者,取消其競賽成績。③裁判及技術保障工作人員違反大賽紀律,經大賽組委會核實,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④選手若對判罰有異議,可向大賽組委會書面申訴,以大賽組委會處理意見為最終裁決。(三)安全保衛1.各參賽隊領隊,負責對本隊選手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疫情防控預防措施,注意人身財產安全,個人衛生防護。2.凡進入賽場的人員必須持有大賽組委會簽發的有效證件進入,領導由專人陪同進入,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賽場。3.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報告賽場工作人員。(四)突發事件緊急處理1.突發事件緊急處理比賽期間若發生意外突發情況,要保持鎮靜,在第一時間報告賽項負責人,并同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統一指揮,組委會應立即啟動預案予以解決,若出現重大安全問題,由大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