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_第1頁
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_第2頁
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_第3頁
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_第4頁
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一)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一、正確把握形聲字讀音形聲字的誤讀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分不清字的形旁和聲旁。例如“病入膏肓”的“肓”,應是一個下形上聲的形聲字,但有些人不知道“肓”的意義,而把它讀成“máng”。再如“翌日”的“翌”,有人就把它讀作“lì”。這些字的誤讀都是沒有搞清楚字的聲旁和形旁的緣故。二是聲旁的聲母變化了。例如“剎那”的“剎”讀“chà”不讀“shà”;“纖維”的“纖”讀“xiān”,不讀“qiān”。三是聲旁的韻母變化了。例如“縷”讀“lǚ”,不讀“lóu”;“捺”讀“nà”,不讀“nài”。四是聲旁的聲母、韻母都變化了。例如“樞”讀“shū”不讀“qǖ”;“彤”讀“tóng”,不讀“dān”。正確認讀形聲字,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據形定音。現代漢語中能根據聲旁確定其讀音的形聲字還有不少,如“賾、嘖、幘、簀”都讀“zé”,“框、眶、誆、哐”都讀“kuàng”。據形定音的前提是搞清楚形聲字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從而確定其聲旁的位置。形聲字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主要有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外形內聲、內形外聲六種,此外還有形占一角,如“荊、疆”,還有聲占一角,如“徒、旗”。二是注意不讀聲旁的形聲字。由于古今語音的變化和漢字寫法的變化,在現代漢語中已有70%的形聲字不能根據其聲旁確定其讀音。如果按照“不識字,讀半邊”的習慣去讀書,往往容易造成形聲字誤讀。如“爬、剔、積、池”這些字都不能按照它們的聲旁來認讀。三是注意同一聲旁而讀音不同的形聲字。有些形聲字的聲旁相同,而讀音不完全相同,如“消、削、銷、宵、硝、霄、逍,俏、悄、峭、誚,捎、稍、艄”等,再如“減、堿,箴,感”等,這些形聲字往往是最容易區分考生能否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字。【例1】(2008年全國卷Ⅰ)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芻議(chú)條分縷析(lǚ)圈養(quān)愀然不樂(qiǎo)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慚形穢(huì)C.靛藍(diàn)毀家紓難(shū)干涸(hé)白頭偕老(xié)D.手帕(pà)相互齟齬(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解析】本題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本題要注意常見多音字、形似字的讀音。側重兩個方面:一是容易讀錯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聲旁已不代表讀音的字,二是多音多義字,音隨義移,A中“圈juàn養”,考察常見的多音字注音,“圈”另有讀音:①圓圈quān;②作動詞,用于口語,把雞圈juàn起來。B中“牛虻méng”,“虻”字為常見的易因形旁讀錯的字,《牛虻》為一部外國名著。D中“探本溯sù源”,“溯”常與形旁“朔”讀音混淆,為常見易讀錯字。【答案】C【例2】(2008年全國卷Ⅱ)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迸發(bèng)不屈不撓(ráo)愴然(chuàng)婀娜多姿(ē)。B.躋身(jī)巋然不動(kuī)女媧(wō)諄諄教導(zhūn)C.恫嚇(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尷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觀望(huái)糟粕(pò)鍥而不舍(qiè)【解析】本題要注意常見多音字,形似字的讀音。側重兩個方面:一是容易讀錯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聲旁已不代表讀音的字,二是多音多義字,音隨義移,A應該是不屈不撓náo,容易和“饒”等同形字讀混音;B應該是女媧wā,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曾捏土造人、煉石補天;C應該是嚇hè,這個字還有另外讀音xià,多音字讀錯。【答案】D【例3】(2004年高考全國卷Ⅱ)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A.唾棄沉睡千錘百煉捶胸頓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類拔萃C.啜泣拾掇綴玉連珠苦學不輟D.悼念泥淖綽綽有余掉以輕心【解析】重點考查形聲字的讀音,所考的十六個字既是形聲字又是形近字.A項“唾”讀tuò,“睡”讀shuì,“錘、捶”讀chuí;B項“悴、萃”讀cuì,“碎”讀suì,“猝”讀cù;C項“啜、輟”讀chuò,“掇”讀du?,“綴”讀zhuì;D項“悼、淖、綽、掉”依次讀dào、nào、chuò、diào。【答案】D【例4】(2003年全國卷Ⅰ)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宦官豢養盥洗患得患失風云變幻;B.蒞臨乖戾官吏嘔心瀝血不寒而栗;C.翌日對弈肄業苦心孤詣雄關險隘;D.羨慕汗腺霰彈諂媚阿諛借花獻佛;【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形聲字中形異而音近的字,重點是聲母、韻母的正確認讀,而沒有考查聲調。B中加點字讀音都為lì。A中盥(guàn)洗,其余為huàn;C中雄關險隘(ài),其余為yì;D中的諂(chǎn)媚,其余都為xiàn。【答案】B二、注意區別多音多義字所謂多音字,即一個字有多個讀音,如“哪”有“nɑ、nā、nǎ、ne、né、nè”六個讀音。多音字往往又是多義字,如“番”,作外國或外族講時,讀fān,作地名用字時,讀pān,如廣東的番禺。這些多音字是歷年高考語音考查的重點。要讀準多音字,就要掌握區別多音字的方法。下面就介紹四種區別多音字的方法。一是以義定音。即利用音義聯系,區別一個字的不同讀音,因為多音往往是和多義緊密聯系的。如“難”,取“做起來費事”義時,讀nán,取“不幸的遭遇”義時,讀nàn;再如“靚”,取“漂亮、好看”義時,讀liàng,取“妝飾、打扮”義時,讀jìng。二是根據詞性確定讀音。有的字由于詞性不同,讀音也往往不同。因此根據多音字的詞性意義和其所在詞的詞性來確定讀音,也是辨析多音字的一種重要方法。如“粘”,作動詞,讀zhān,如“粘信封”,作形容詞,讀nián,如“粘液”;再如“扇”,作名詞,讀shàn,如“扇子”,作動詞,讀shān,如“扇煤爐子”。三要根據語體確定讀音。語體有口頭語與書面語之分,許多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是由口頭語和書面語的差別造成的,注意到這一點,有助于我們讀準多音字。如“核”,書面語讀hé,如“核心、核武器”,口頭語讀hú,如“煤核兒、杏核兒”;再如“翹”,書面語讀qiáo,如“翹首、翹楚”,口頭語讀qiào,如“翹尾巴、翹辮子”。四是根據詞語的用法確定讀音。有些字在不同的詞里,字義并沒有顯著的不同,字音卻不同了,這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這個字單用(單音節詞)時和用這個字構成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時讀法不同。例如:“剝花生”的“剝”讀bāo,“剝削”的“剝”讀bō;另一種情況是,個別詞語中的讀音與一般讀音不同。例如:“松柏、柏樹”的“柏”讀bǎi,而德國首都“柏林”的“柏”讀bó。【例5】(2008年江蘇卷)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A.識別/博聞強識模仿/裝模作樣剝削/生吞活剝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膽綠茵/綠林好漢C.箴言/緘默無言蠕動/耳濡目染粗獷/曠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諱言/經天緯地勘察/堪稱一絕【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義字、同音異形字、形近音異字的讀音。作答字音題首先需要仔細審題,明確題意,是選相同還是不同。其次聯想相關詞語,因義定音,排除法與認定法相結合,逐項逐字分辨。B項中每對讀音都不相同,分別是cháo/zháo,dī/tí,lǜ/lù。A項每對讀音分別是shí/zhì,mó/mú,bō。C項每對讀音分別是jiān,rú,guǎng/kuàng。D項每對讀音分別是tuān/zhuì,huì/weǐ,kān。【答案】B【例6】(2002年北京春季)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字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A.數shǔ數說數伏不可勝數數典忘祖;B.識shí識別識破博聞強識遠見卓識;C.橫héng縱橫橫行妙趣橫生專橫跋扈;D.模mó模型模具模棱兩可裝模作樣;【解析】本題考查多音字的正確讀音,B項是讀音為shí、shí、zhì、shí,C項的讀音為héng、héng、héng、hèng,D項的讀音為mó、mú、mó、mú。【答案】A【例7】(1998年全國卷Ⅰ)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字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A.差chā差錯誤差差強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決押解渾身解數不求甚解;C.塞sè堵塞邊塞閉目塞聽敷衍塞責;D.提tí提煉提防提綱挈領耳提面命;【解析】試題主要是辨識不同詞語中多音字的字音。A項“差”本來有chā、chà、chāi、cī四種讀音,但所給的詞都應讀chā。B項“押解”的“解”讀jiè,“渾身解數”的“解”讀xiè;C項“邊塞”的“塞”讀sài;D項的“提防”的“提”讀dī。【答案】A三、注意區別形近字的讀音形近字是指形體相近而讀音又往往不同的字。形近字由于形體差別細微,書寫和使用時常常會搞錯,出現張冠李戴情況;也很容易讀錯,常常把甲字讀作乙字。例如:瞻——贍、刺——剌、贏——羸、粟——栗、陡——陟、徒——徙、箴——緘等這些字結構相似,讀題時稍不注意,就會看走眼。對于形近字:首先要把讀音和意義聯系起來記憶。例如“瞻”,形旁是“目”,這個字的意義與眼睛有關;而“贍”字從“貝”,和錢財有關。由此來區別讀音,就不會把“贍養”讀為“zhānyǎng”。其次要找出形近字之間的不同之處加以辨別,以免認錯字,讀錯音。例如“戍、戌、戊”三個字的字形只有一筆之差,可以概括為“點戍橫戌戊中空”加以識別。【例8】(2002年高考全國卷)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A.鹽堿箴言呼喊減員增效感激涕零;B.闡述彈藥禪讓肆無忌憚殫精竭慮;C.束縛薄荷簿冊赤膊上陣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縝密精衛填海謹小慎微;【解析】該題設計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每一個選項中的加點的字均為形聲字,而且聲旁基本相同,因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加之題干要求選出“全都不相同的一組”,這就更加大了考生答題的難度。A項中,加點字的讀音依次是jiǎn、zhēn、hǎn、jiǎn、gǎn,有兩個讀音相同。B項中,加點字地讀音依次是chǎn、dàn、shàn、dàn、dān,有兩個讀音相同。C項中,加點字的讀音依次是fù、bò、bù、bó、bó,有兩個讀音相同。D項中,加點字的讀音依次是diān、chēn、zhěn、tián、shèn,五個讀音全都不相同。【答案】D【例9】(2004年北京春招)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A.邊陲錘煉捶打唾手可得;B.彼此山坡波浪疲憊不堪;C.顛沛嗔責縝密瞋目而視;D.屹立起訖囈語自古迄今;【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識記,重點是形近字的讀音。A項四個字的讀音分別為chuí、chuí、chuí、tuò;B項四個字的讀音分別為bǐ、pō、bō、pí;C項四個字的讀音分別為diān、chēn、zhěn、chēn;D項四個字的讀音分別為yì、qì、yì、qì。【答案】B四、注意區別音近字的讀音音近字是指讀音相同或相近而字形卻不一定相近的字。例如“融”和“溶”,都讀róng,“蹈”(dào)和“韜”(tāo)。對音近字,要把音、形、義聯系起來加以理解記憶。對于音近義又近的字,如“竟”和“競”,尤其要注意辨別。【例10】(2004年高考全國卷Ⅰ)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熾熱整飭叱咤風云插翅難逃;B.唆使夙愿肅然起敬追根溯源;C.小憩迄今同仇敵愾休戚相關;D.顯赫唱和溘然長逝欲壑難填;【解析】A項中加點字都讀chì;B項中除唆(suō)外,都讀sù;C項中除愾(kài)、戚(qī)外,都讀qì;D項中除溘(kè)外,都讀hè。【答案】A【例11】(2004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A.秩序井然櫛風沐雨卷帙浩繁獨樹一幟;B.一泓清泉宏觀調控曲肱而枕鴻鵠之志;C.檣桅毗連言論精辟臧否人物嗜書成癖;D.欣逢佳節歆羨不已萬馬齊喑馨香滿院;【解析】本題重點考查音近字的讀音。A項中的加點字都讀zhì;B項中除肱(gōng)外,都讀hóng;C項中“毗”讀pí,“辟”讀pì,其余讀pǐ;D項中除喑(yīn)外,都讀xīn。【答案】A五、記住難讀字的讀音有些字的字義,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了解,但字音卻讓人覺得不好把握,有的字找不到一點讀音的依據,例如:“貯”讀zhù。有的字雖有聲旁,但聲旁不認識。例如:“鷸”讀yù。有的聲旁是熟悉的,卻不敢貿然按聲旁來讀。例如:“黔”讀qián,“褻”讀xiè。這樣的字不太好歸類,可以算作難讀字,只能一個一個單獨記住。【例12】(2008年浙江卷)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刪除膻味秈米潸然淚下B.信箋殲滅緘默間不容發C.飆升魚鰾剽悍彪炳青史D.血緣戲謔噱頭空穴來風【解析】這四組字中,有許多字在方言中難以認讀,屬于難讀的字。A項刪、膻、潸都讀“shān”,秈讀“xiān”;B項箋、殲、緘、間都讀“jiān”;C項飆、彪念“biāo”,鰾念“biào”,剽念“piāo”;D項血、謔讀“xuè”,噱、穴讀“xué”。【答案】B【例13】(2003年北京春招卷Ⅰ)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桎梏(gù)畸(jī)形一曝(bào)十寒剛愎(bì)自用;B.塑(suò)造熾(chì)熱瞠(chēng)目結舌一蹴(cù)而就;C.發酵(jīào)憤懣(mèn)如火如荼(tú)秣(mò)馬厲兵;D.潛(qián)伏筵(yán)席面面相覷(qù)垂涎(yán)三尺;【解析】本題著重考查易讀錯的難讀字的字音,這些字容易因聲旁而讀錯。A項中的“曝”應讀pù;B項中的“塑”應讀sù;D項中的“涎”應讀xián。【答案】C以上從五個方面對語音復習思路作些提示。語音要考好,根本在識記;從能力層級方面看,屬A,就是識記,它是學好一切東西的基礎。望同學們加強記憶。記憶時要做到“四用”,即“用眼、用心、用腦、用手”。語音總結語音識記如要簡潔些,不妨從以下方面入手:一、做好“兩個集合”:(一)、多音字集合:記少推多。例如:“艾”多數詞中讀ài,”在“懲艾、自怨自艾”中讀yì;“泥”多數詞中讀ní,在“泥子、拘泥、泥古”中讀nì;“樸”多數詞中讀pǔ,在“樸刀”中讀pō,在“樸樹”中讀pò,作姓氏時讀piáo。(二)、形聲字集合:記異棄同。例如:“卒”讀zú,用它作聲旁的字,“崒”讀zú,“猝”讀cù,“淬、瘁、粹、萃、啐、悴、翠、倅”讀cuì,“碎”讀suì;再如:“真”讀zhēn,用它作聲旁的字,“鎮”讀zhèn,“縝”讀zhěn,“慎”讀shèn,“填、闐”讀tián,“顛、滇”讀diān。一般來說,可根據聲旁的讀音推斷聲母或韻母,特別是平舌音、翹舌音(z、c、s,zh、ch、sh)和前鼻音韻母與后鼻音韻母(in、en,ing、eng)。作為固始方言的一些土語區,要克服“f、h”的現象。二、語境確認:利用字形、字義、詞性確定讀音。例如:“巷”字有兩種讀音,①讀xiàng,是較窄的街道,名詞;②讀hàng,雖也是名詞,但指的是坑道,專指采礦、探礦。據次,可知“街巷”讀①,“巷戰”讀①,“烏衣巷”讀①,“巷道”讀②。再如“號”字也有兩個讀音,①讀háo,動詞;②讀hào,名詞,也作動詞,只有“標上記號,切(脈搏)”兩個義項。由此可知,“號啕”讀①,“號稱”讀②(以某種名號宣稱),“號召”讀②(像號聲一樣地召喚),“號角”讀②;“號叫”讀①。三、提請同學們扎扎實實用好《普通話審音表》。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二)正確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一、同音字——學會以義辨形現代漢語由于只有一千多個音節,因此存在著大量的同音字和音近字。所謂同音字,就是指字形、字義不同,而字音相同的字。例如,非、飛、菲、緋、妃、斐、扉、霏,這些字的讀音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意義不同,因而不能相互替代。所謂音近字,就是指字的讀音相近,像有些字的聲母、韻母相同,僅僅是聲調不同,例如:古、故、谷、姑、雇、辜、蠱等。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有人因音同或音近寫成別字。如把“濫竽充數”的“竽”寫成“芋”,把“陰謀詭計”中的“詭”寫成“鬼”,把“仗義執言”的“執”寫成“直”。寫錯的原因有兩點:(一)、沒有弄清字(詞)的含義而張冠李戴。如區分不開“截止、截至”的含義而隨便寫,把“一張一弛”中的“弛”寫成“馳”,把“針砭”的“砭”寫成“貶”,有些同學甚至“斜、邪”不分,“采、彩”不辨,“疊、迭”誤用……(二)、由于誤記而誤寫,以至于生造詞語。例如:把“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把“漸入佳境”寫成“漸入加境”……同音近音字是高考考查的一個重點,要正確區別它們,就要從漢字的三要素音、形、義入手,整體把握。糾正音同音近的錯別字主要靠以義辨形的方法。許多音同音近的字,形體也很相近,它們都有共同的聲旁,而區別只在形旁。所以只要抓住形旁,結合字義,加以記憶,就不會寫錯。例如:“燥”和“躁”,前者從“火”,有“干”的意思,常組成“干燥、燥熱”等詞;而“躁”字從“足”,有“急”的意思,常組成“急躁、煩躁”等詞。再如“墨守成規”了解了它的出處,知道成語字面含義是墨子守著現成的規則,就不可能將它寫成“墨守陳規”了;同樣,對“班門弄斧”,知道是指“魯班門前耍大斧”,就不會把“班”寫成“搬”了。【例1】(2008年重慶卷)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A.朝廷調濟貿然行事瞑頑不化B.惦量修煉生靈涂炭不假思索C.斑斕法碼如法炮制嚴懲不貸D.松弛困擾歪門邪道砰然心動【解析】A項“調劑、冥頑”;B項“掂量”;C項“砝碼”;D項“怦然”。【答案】A【例2】(2006年高考全國卷Ⅰ)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A.啜泣層巒疊嶂嗑碰義憤填膺B.輯拿額手稱慶坍塌班師回朝C.秸桿大有稗益贅述披肝瀝膽D.摩娑厝火積薪巨擘見風駛舵【解析】A“嗑碰”的“嗑”應為“磕”;B“輯拿”的“輯”應為“緝”;C“大有稗益”的“稗”應為“裨”;D“摩娑”的“娑”應為“挲”,“見風駛舵”的“駛”應為“使”。【答案】D【例3】(2004年高考全國卷Ⅰ)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夢魘春風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競成B.置喙如日中天輕歌曼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C.忤逆毛骨聳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荊棘叢生天隨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析】本題考查同音易錯字的識記。A項中“競”應為“竟”,是“終究”之意;C項中“聳”應為“悚”,是“害怕”之意;D項中“隨”應為“遂”,是“成就”之意。【答案】B二、形近字——學會以音辨形形近字是指形體相似而意思不同的字。如“倉—侖、瞼—臉、瞠—膛……”這些字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細辨認,書寫時又不認真,就很容易寫成錯別字。形近字的誤寫分成兩種情況:(一)、因單純形似而造成誤寫。例如:“徒”與“徙”、“盲”與“肓”、“肆”與“肄”、“灸”與“炙”。(二)、因偏旁相似而造成誤寫。例如:“扛”與“杠”、“析”與“折”、“阻”與“狙”、“滔”與“諂”。要掌握形近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以音辨形。例如:翔(xiáng,盤旋地飛)實,自詡(xǔ,夸耀)。這樣熟記字音,辨別字形,就不會寫錯、用錯。(二)、了解漢字的結構特點,熟記形近字。有些形近字是聲旁相同,形旁不同,要辨析不同形旁的意義。例如:“狐、孤、弧”這幾個字的聲旁相同。但“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聲旁的字,原義多與獸類有聯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形旁的字,原義多與小孩有聯系,“孤”古代指死去父親的孩子。“弧”的形旁是“弓”,用“弓”作形旁的字,原義一般與弓箭有聯系;“弧”的原義是木弓,引申作圓周的一段講。【例4】(2008年江西卷)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訣巧磨礪贗品淺嘗輒止B.赦免落寞蓬蒿好高騖遠C.哂笑自詡告馨倍道兼程D.輟學倩影消弭功虧一匱【解析】A“訣巧”應為“訣竅”B“好高鶩遠”應為“好高騖遠”D“功虧一匱”應為“功虧一簣”【答案】C【例5】(2004年高考全國卷Ⅱ)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A.班配藏污納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飯,量體裁衣B.凌厲怙惡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險流言蜚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D.慪氣徒有虛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解析】本題共考了三個錯別字。A里的“班”應為“般”;B里的“巢”應為“窠”;C里的“挺”應為“鋌”。【答案】D【例6】(2003年京皖春季卷)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A.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作為民族良心和品質的旗幟而受到人們的祟敬。B.濃郁的情韻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強烈地感染著讀者。C.廈門因承諾將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會辦成一次非羸利的會議而獲得了最多的選票。D.這部傳記,以獨特的筆觸、樸實醇厚的語言為世人展示了將軍們鮮為人知的人生境遇。【解析】本題共考三個錯別字。A項中“祟敬”應為“崇敬”,是;B項中“水乳交溶”應為“水乳交融”,是;C項中“羸利”應為“贏利”。【答案】D三、同音多義字——根據語境辨形例如:“化妝”意為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化裝”①假扮;②演員為了適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飾容貌。“他倆為了迷惑敵人,化裝成夫妻”一句,就不能用“化妝”,因為在這個語境中,“化裝”有“假扮”的意思。【例7】(2008年山東卷)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馳騁原生態疾風勁草吉人自有天象B.訣別聲訊臺震耳欲聾真金不怕火煉C.問侯頂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說暗話D.受理高架橋粗制爛造在其位謀其政【解析】A.“吉人自有天相”意思是說幸運的人常常有上天幫助,“相”,扶持,幫助。B.“問候”中的“候”是指其后,天氣冷暖,問這些表示對人的關心,不是問官位。D.“粗制濫造”是指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濫”過多,不加節制,不是胡亂的制造。【答案】B【例8】(2004年春季高考卷)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題詞題綱題寫文不對題B.連續連載連手藕斷絲連C.擠兌兌獎匯兌兌換現金D.決斷決勝決計決無此意【解析】本題主要測試同音同形多義字。A項的“題綱”應為“提綱”;B項的“連手”應為“聯手”;D項的“決無此意”應為“絕無此意”。【答案】C字形總結字形識記要做好“三個集合、一個確認”,即:一、形聲字集合——區別形近字。如:恒(héng,與“永久、平常”有關)恒心、恒態、持之以恒;姮(héng,與“女”有關)姮娥。狐(hú,與“犬”有關)狐假虎威;弧(hú,“弓”有關)弦木為弧。一般來說,可以利用形旁推斷字義。如:葫(“草”表示一種植物);猢(“犬”表示一種動物);糊(“米”表示一種食品);湖(“水”表示與“水”有關);蝴(表示與“昆蟲”有關);瑚(表示與“玉石”有關);煳(表示與“火”有關)二、同音字集合——區分詞義和用法。如:憮(愛憐;失意)憮然;忤(不孝順,不和睦)忤逆,與人無忤;仵(古時檢驗命案尸體)仵作;迕(遇見;違背,不順從)相迕,違迕。三、異形詞集合——明確寫法。如:杌隉(兀臬),攀援(攀緣),盤曲(蟠曲),佩帶(佩戴)。一般來說,異形詞不會考。假如考了,一定要確認沒有其他錯別字,才能將異形詞認作錯別字。還要注意題干要求,如“有錯別字的一組”或“沒有錯別字的一組”。四、語境確認——以意用形。如:察言觀色(言語),既往不咎(責備),桑榆暮景(傍晚),揠苗助長(拔起),宵衣旰食(天不亮)。總之,要過字形關,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認真識記。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四)正確使用詞語(實詞)一、近年高考試題分析實詞是詞語部分高考考查的重點,因為就像建筑材料一樣,沒有它,就不會有高樓大廈,有了它,才有可能構建起語言宮殿。所以,高考將它輪空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年年都會考。2008年,全國Ⅰ、Ⅱ卷雖然都沒有考,但省市試卷多有涉及。如【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隊伍化建設已經有了制度保障。②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從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為現實。③到半夜,小說終于脫稿了,他地摸著胡子,長長地松了口氣。A.年輕以至躊躇滿志B.年青以致躊躇滿志C.年輕以致自鳴得意D.年青以至自鳴得意【解析】:①句考查的就是實詞,應選“年輕”。“年輕”指人的歲數不大,有相比較而言之義:如“他很年輕。我比他年輕。領導班子年輕化”;而“年青”則為處于青年時期,不合語境。②句考查虛詞,應選“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時間、數量、程度、范圍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導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結果。③句考查成語,“躊躇滿志”是中性詞,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鳴得意”是貶義詞,自以為了不起。【答案】A【山東卷】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句是()A、中藥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藥物,以植物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其藥效一般比較緩和。B、雖然平時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整頓家務,讓家里變得潔凈、整齊、漂亮。C、海濱公園是附近居民喜愛的運動場所,在花海中無論是散步、慢跑還是騎車鍛煉都令人神氣十足。D、詩評家所謂“老杜饑寒而憫人饑寒者也”,跟白居易“飽暖而憫人饑寒者也”是不同的,饑寒讓杜甫刻骨銘心,所以他寫出的詩句更加深刻感人。【解析】其中A、B兩項考查的是實詞。A中“藥效”和“緩和”不搭配,應用“緩慢”。B中“整頓”和“家務”也不搭配,“家務”是“家庭事務”,自然不能整頓。只能“操持家務”。C中“神氣十足”形容擺出一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樣子。帶有傲慢的神氣,而語境是“神定氣閑”。【答案】D又如:2003年全國卷考查了“蒞臨、親臨,計劃、規劃”等動詞、名詞。2003年北京卷考查了“審定、審訂,許諾、承諾,謀取、牟取”等動詞。2004年全國卷考查了“畢竟、究竟,沿用、采用,鑒別、鑒賞”等副詞、動詞。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卷考查了“品味、品評,體味、體驗,珍愛、珍惜”等動詞。2005年全國卷(Ⅰ)考查了“制定、制訂,振奮、震撼,推遲、延遲”等動詞。從上面考查的內容看,主要是雙音節近義實詞,其中以動詞為主,其次是名詞、形容詞;有時候將實詞、虛詞綜合起來考查。分析之后,可以看出,難點是辨析詞義。二、辨析近義詞的方法(一)、從意義方面辨析。1.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如:“邊疆”的范圍廣,指靠近國界的領土,例如:我在祖國邊疆放哨站崗;“邊境”的范圍窄,只指靠近邊界線的地方,例如:戰士們每天都要到邊境線上巡邏。再如:“局面”的時間跨度大,指一個時期內事情的狀態,例如:改革開放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場面”指具體時間內、一定場合下,人物生活、活動的情景,例如:“伊人”公司開業的場面十分壯觀。2.詞義的輕重不同。如:“處罰”詞義輕,指一般的處理、懲治,例如:對違反交通規則的人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懲罰”詞義重,指嚴厲的處罰,例如:無論是誰,犯了罪都要受到懲罰。再如:“批評”詞義輕,一般指犯了錯誤之后所受到的責備,例如:對于那些口是心非的同志,我們要批評、教育他們;“批判”詞義重,往往指對嚴重的思想、言論、行為上的錯誤作出批評、譴責。例如:對所有非無產階級思想,我們都要迎頭痛擊,加以批判。3.個體概念與集體概念不同。如:“河、信、樹”是個體概念,而“河流、信件、樹木”則是集體概念。我們可以說“這條河蜿蜒向東流去;我在郵箱里發現了一封信;岸邊一棵樹斜傾著身子”,而不能說“這條河流蜿蜒向東流去;我在郵箱里發現了一封信件;岸邊一棵樹木斜傾著身子”。(二)、從色彩方面辨析。1.詞的感情色彩不同。如:“贊揚”是褒義詞,例如:魏青剛的革命英雄主義行為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吹捧”是貶義詞,例如:一些人將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目的說成是“實現大東亞共榮”,極盡無恥吹捧之能事。再如:“成果”是褒義詞,例如:他在科技發明上成果不菲;“結果”為中性詞,例如:學習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結果可想而知;“后果”是貶義詞,例如:新聞批評要中肯,要真實,不可信口雌黃,否則,后果自負。2.詞的語體色彩不同。如“惦記”為口語,例如:李大娘說:“他整天就惦記著錢!”;“思念”是書面語,例如:蔣興哥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妻子王三巧兒。再如:“嚇唬”是口語,例如:你別嚇唬,我可渾身是膽。“恫嚇”是書面語,例如:魯迅是不齒于敵人的恫嚇的。3.詞的謙敬色彩不同。如:“全力”用于自己幫助別人,例如:你如果有困難,我將全力幫助你;“鼎力”用于感謝別人幫助自己,例如:因為您鼎力襄助,使我度過難關。再如:“請教”是說自己向別人咨詢問題,例如:昨天晚上,學生向您請教問題,您態度非常謙虛;“雅教”是說別人對自己的教導,例如:呈上拙作,懇請雅教。(三)、從用法方面辨析。1.詞的搭配對象不同。如:“交流”的對象多是抽象的“心得、思想”等,例如:今天晚上如果有空,我倆就土地分配問題交流一下看法;“交換”的對象多是具體的“物資、貨幣”等,例如:未有貨幣之前,古人就是拿自己擁有的東西到“集市”上相互交換。再如:“改進”涉及的對象多是工作、方法、技術等,例如:改革開放之初,為了改進我們的生產技術,也曾付出過高昂的代價;“改善”涉及的對象多是關系、條件、生活等,例如: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是共產黨人倡導革命的根本目的。2.詞性與句法功能不同。如:“阻礙”是動詞,做謂語,可以支配賓語,例如:一切非無產階級思想,正在以一種看不見的力量阻礙著我們事業的進步;“障礙”是名詞,多作賓語,例如:為中華民族發展計,我們要全力以赴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再如:“突然”是形容詞,可以作謂語、定語、賓語,例如:情況突然,突然事變,感到突然;“猛然”是副詞,只作狀語,例如:她猛然轉過身來,怒視著甫志高。三、備考、作題思路(一)、正確理解。如:“殺青”一詞的意思是指①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于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筒用火烤干;后來泛指寫定著作。例如:他計劃用五年寫成的長篇小說,現已提前兩年殺青。②綠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葉加高溫,破壞其中的酵素,抑制發酵,使茶葉保持固有的綠色,同時減少葉中水分,使葉子變軟,便于進一步加工。例如:此次殺青做得好,茶葉葉片仍然瑩瑩如碧。再如:“品位”多指品級、官階或物品質量,名詞,可以做主語或賓語,例如:山集鎮這次民俗文化節的節目品位太低;“品味”指品嘗滋味,動詞,作謂語,可以支配賓語,例如:酒專家品味過這一批白酒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也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名詞,多作主語,例如:因為梅雨期間未存放好,這批茶葉的品味受到很大影響。要做到正確理解,就必須“勤讀、勤查、勤積累”,此之謂“三勤”。(二)、求同辨異。“異”就是一個詞中不相同的語素。如:“激奮”與“激憤”,區別在“奮”和“憤”字上,“激奮”是激動振奮的意思,例如:他的講話很能讓人精神激奮;“激憤”是激動而憤怒的意思,例如: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引得全國群情激憤。再如:“起用”和“啟用”,區別在“起”和“啟”字上,“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也指提拔使用,對象多是人,例如:為了增強隊伍活力,應該大膽起用一批年輕干部;“啟用”指開始使用,對象多為物,例如:青藏鐵路已建成啟用。又如:“開辟”與“開拓”,區別在“辟”和“拓”字上,“開辟”指打開道路或開拓發展,主要針對從無到有這一情況而言的,例如:工農紅軍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拓”指開辟、擴展,主要針對已經有而要擴大、拓寬這種情況來說的,例如:我們要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出來的道路,開拓前進。四如:“終止”與“中止”,區別在“終”和“中”字上,“終止”指事情結束,完全停止,例如:這一年的體育比賽到此終止了;“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例如:籃球體育比賽進行到一半就中止了。(三)、分析語境。對語言環境,不能僅看為靜態的,要作動態的分析。如:“漂亮”在不同的語境中,其意義、詞性、感情色彩均不同,例如:①她很漂亮;②他一個漂亮的動作,球就進了網;③阿Q的小辮子不時擺幾擺,簡直漂亮極了。其中①為“好看、美觀”;②為“出色”;③為“好看”,但含貶義。所以,分析語境就是要對一個句子(或一段話)的語義范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謙敬色彩、搭配、詞性、句子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動態分析。如:1999年高考題,“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日本侵華的歷史。(篡改、竄改)”這個句子,賓語是“歷史”,空缺出應為謂語,動詞,從“妄圖”看,是一個貶義色彩的語境,據此選“篡改”,因為“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是貶義詞;而“竄改”指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等),是中性詞。再如:2004年高考題,“XX公司已被我們收購,大家要抓緊時間做好和管理工作。(接收、接洽)”這句話,從“已被我們收購”考慮,應該用“接收”,它有三個意思:①收受;②根據法令把機構、財產等拿過來;③接納;而“接洽”則是跟人聯系,洽談有關事項,用“接洽”不合“已”“收購”這一語境。(四)、比較排除。作題時,選用的詞與語言環境一定要做到“意義有聯系,情境相一致,功能很恰當”。如:1999年高考題,“端午節,民間有在身上掛香荷包的習俗,據說,這樣可以疾病。(祛除、驅除)”“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懼或迷信人所謂邪祟等),“驅除”指趕走、除掉。從句子看,賓語是“疾病”,而且是“端午節”的“習俗”,空缺處應填動詞,謂語,所以用“祛除”。再如:2003年北京高考題,“必須堅決打擊不法商人制假販假暴利的犯罪行為。(牟取、謀取)”“牟取”意思是謀取(名利),貶義詞,而“謀取”意思是設法取得,中性詞。從語境看,“不法商人制假泛假”是貶義,“暴利”是利益,所以,應該用“牟取”。又如:2004年高考題,“由于環境污染和一些人為原因,著名的阿爾巴斯白山羊絨的品質正在逐步地。(退化、蛻化)”“退化”泛指事物由優變劣,由好變壞;而“蛻化”本義指蟲類蛻皮,比喻人腐化墮落。從句子看,“白山羊絨”是物質,所以應該用“退化”。要想正確地運用實詞,首先,非得積累大量的實詞并準確掌握它們的意義不可,這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想把實詞全部運用得正確只能是空中樓閣;其次,要善于運用一定的方法去作必要的分析,既能夠對詞義加以辨析,又能夠對語境的各方面加以分析,并做到透徹明白。只有這兩方面都做好了,才能把實詞運用得好。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五)正確使用詞語(虛詞)虛詞是語言結構關系中不可或缺的詞語,它是搭建語言關系的橋梁,讓詞語與詞語、句子與句子很有邏輯地組合起來,形成合乎語法規則的語段,從而鮮明而準確地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意義。所以,高考考查語言部件——詞語,就不能不涉及到虛詞。實際是,近年來,高考語文卷確實也考查了許多虛詞。例如:【江西卷】第三題中考查的“以至、以致”就屬于虛詞。“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時間、數量、程度、范圍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導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結果。(在基礎知識對策(四)“正確使用詞語(實詞)”中也作過分析)又如:1998年,考查了“雖然、而、卻、即使、也”等五個虛詞,主要是連詞;1999年,考查了“再、盡管、得以、進而”等四個虛詞,其中有副詞、連詞、助詞;2002年,考查了“一再、稍微、常常、往往、多少”等五個虛詞,主要是副詞;2003年,考查了“蒞臨、親臨、計劃、規劃、不是、而是、不僅是、而且是”等八個詞語,前四個為實詞,后四個為虛詞。從以上分析可知,虛詞的考查重在連詞、副詞、助詞、介詞。虛詞題的作題思路概括為八句話:區別詞性,歸納整理;弄清意義,掌握用法;分析語境,辨明關系;比較排除,確定選項。也可概括為“積累、析用、解境、定案”四個詞語。如:①.一整天了,水都沒喝一口。②.這一定又因為我是一個女同志的緣故。(茹志鵑《百合花》)③.飛機雖然脫險了,但秦嶺仍然難以飛越,我們只好又返回西安。(《一次難忘的航行》)④.與其來種荊棘,不如留下一片白地,讓別的好園丁來種可以永久觀賞的佳花。(魯迅《再論重譯》)例①的“都”是“甚至”的意思,副詞,“一整天”和“水……沒喝一口”對舉,強調辛苦。例②中的“因為”是介詞,從意義上講,它僅表示目的或原因,而不表示動作、行為等,從語法功能上講,它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必須跟別的詞語組成介賓短語,一起充當謂語的修飾成分,與謂語一塊回答問題。例③中的“雖然……但……”連接兩個分句,連詞,表示轉折關系,“脫險”與“秦嶺仍然難以飛越”對舉,意義不一致。例④“與其……不如……”連詞,表示選擇停當,否定“來種荊棘”,肯定“留下一片白地”。作好虛詞題的基本思路如下:一、積累——區別詞性,歸納整理。如“尤其、非常、異常、萬分、十分、分外、格外、過于、更加、特別、比較、稍微”等這一組詞,不僅要知道他們是副詞,而且要明白,他們是表示程度的副詞,且語氣上有輕重之分。結合語言環境,有區別地使用。如:在請客這件事上,他過于講究,甚至連青菜、豆腐這一類的素菜也要做出形來。這句話中,“過于”一詞用得恰當。它是一個表程度的副詞,往往表示在某件事上或某一方面行為程度上過當,含有貶斥的意味。在這個句子中,后面“甚至連青菜、豆腐這一類的素菜也要做出形來”這個分句包含著對“他”“請客”“講究”的微諷,“過于”是符合語境義的要求的,所以恰當。二、析用——弄清意義,掌握用法。如“再、又、還、一再、屢次、再三、常常、時常、往往、每每”等詞語是副詞,都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與類同。但其中有些相近的詞語,意義和用法又多不相同。就像“再”和“又”,在現代漢語中都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但“再”表示雖然有所計劃,動作、行為卻并未發生,是未來時態,如:今年他去了北京,打算明年再去一趟北京。“又”則表示動作、行為已經發生,是過去時態,如本來他已去過北京,沒有想到,今年他又去了一趟北京。“常常”和“往往”,都表示動作行為經常如此。但有區別。“常常”指動作行為重復的次數多,不一定有規律性或推論性質;而“往往”通常情況下表示一般怎樣或可能怎樣,常帶有規律性或推論性質,時間跨度相對大一些。如:他常常去新疆的烏魯木齊。他往往坐飛機去新疆的烏魯木齊。三、解境——分析語境,辨明關系。“分析語境”就是對所給語言的內容意義、感情色彩、語體色彩、語氣輕重、詞語搭配、分句關系作出正確的分析,以此來調動詞語,準確運用。如1.藥可以治病,過量也會產生副作用。2.他說一口北京話,他不是北京人。3.大人堅持不了,小孩呢!例句1中,“藥”“可以治病”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而“過量也會產生副作用”確為實情;上下兩個分句對舉,上一分句讓一步,肯定“藥”的作用,下一分句變換角度,再指出“藥”的危害,內容意義并不一致,構成讓步轉折,所以,應該使用“固然……但……”。例句2內容意義并不一致的情況更為明顯,但又不能用“可是、但是、然而、卻”這一類的轉折連詞,因為“他不是北京人”是實際情況,所以,要用一個推定實際情況而又能表示輕微轉折的連詞,那就是“其實”。例3中,“大人”“堅持不了”與“小孩呢”構成程度遞減關系,應該使用“……尚且……何況……。四、定案——比較排除,確定選項。即在分析語境的基礎上,比較使用哪一個詞語最準確,將不準確的詞語排除,隨之排除有關的選項,最終確定答案。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中美關系動蕩,不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②.你比他只是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③.這幾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郵件。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在這一題中,“一再”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表示情況反復出現,有強調語氣;“再三”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復,不表強調。①句旨在強調關系“動蕩”這一情況反復出現,所以應選“一再”,這樣就可以排除B、D兩項。“多少”的意思是或多或少;“稍微”表示數量不大或程度不深。②句中的“兩人不相上下”,語意表示差距非常小,幾乎沒有,所以選“稍微”比較恰當。據此可以將A項排除。那么,答案就是C項。根據前面對“往往”和“常常”的分析,可以看到,“莫名其妙”表示情況出乎意料,不帶有規律性或推論性質,所以選用“常常”比較恰當。【答案】C要使虛詞使用正確,就要培養好的語感,而好的語感是要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和對語法非常嫻熟的基礎之上。因此,能否正確使用虛詞,一定要不斷閱讀并熟悉語法,以培養起良好的語感,進而掌握虛詞的用法。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六)正確使用詞語(熟語)一天,老師布置作文,題目叫《我的家》。一位叫小軍的學生這樣寫道:“我的家有我的爸爸、媽媽和我三人。每天早上一出門,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爸爸是建筑師,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媽媽是售貨員,每天在商店里來者不拒;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雞。我們家三個成員臭味相投,家中一團和氣。但偶爾爸爸媽媽也會同室操戈。爸爸總是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不見義勇為。”這段文字可謂精彩之極。從成語的規范使用上來看,可以說是個個成語都使用不當。如果拋開規范性要求,那么,文段中的成語褒詞貶用,貶詞褒用,大詞小用,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詼諧、幽默的意趣。當然,高考中,就“正確使用熟語”而言,可不能這樣隨便使用。作題時,在熟語選用上要嚴格遵守熟語使用原則,因為它主要考查正確使用熟語的能力,既然強調“正確”,自然要按照有關原則使熟語使用規范。既要“規范”,就要了解熟語的特點,即熟語來自古代漢語中文化典籍、詩詞文賦、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詞素(文字)固定,結構固定,意義固定,感情色彩固定,大家不能隨便去書寫,去調整,去望文生義,去傅演感情色彩。所以,要想正確使用熟語,就要“勤讀、勤查、勤積累”,牢固掌握熟語的文字、結構、意義、感情色彩等,這是基礎。成語是高考考查的重頭戲,如:【全國卷Ⅰ】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土耳其舉重選手穆特魯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參加世界男子舉重56公斤級比賽,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綽號“舉重神童”。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營養,也要適當運動,在戶外鍛煉時一定要量入為出,以步行為宜,時間最好選在傍晚,還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C.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各有特點,但異曲同工,都強調“和”的精神。中日兩國青少年也應以和為貴。為中日睦鄰友好多作貢獻。D.北京周邊的旅游勝地,筆者去過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綠樹繁花中仍有冰掛高懸在危崖上,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卻是第一次見到。【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B項中成語“量入為出”使用不恰當,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量入為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定開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門”。其他幾項成語使用都是恰當的,A項“探囊取物”意思是“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C項“異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D項“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答案】B【全國卷II】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新來的王老師為人不茍言笑,同事們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譚校長有時還會跟他開點無傷大雅的玩笑。B.近幾年,來中國演出的外國藝術團絡繹不絕,不過人們對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天鵝湖》還是情有獨鐘,屢看不厭。C.美國博物館的收費可謂各盡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費,有的分時段收費,還有的是否交費、交費多少由參觀者自行決定。D.中、日、韓三國參加這次圍棋比賽的運動員,水平都在伯仲之間,誰能勝出,就要看誰具有更好的競技狀態和心理素質了。【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B項犯了張冠李戴的毛病,“各盡所能”意思是“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語應該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館的收費”。A項“無傷大雅”的意思“指雖有影響但對主要方面沒有妨害”,B項“絡繹不絕”意思是“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D項“伯仲之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這三項成語使用均恰當。【答案】C就方法而言,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加以推斷:一、褒貶得當,不能褒貶用反。如:1.他很勤奮,能把老師講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獲得了不少耳食之學。其中,“耳食之學”意思是不動腦筋,輕信傳聞,貶義詞;而原句的語言環境明顯是褒義色彩的,所以不當。2.順子從小就跟三只手偷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扒竊技術也漸入佳境。在句中,“漸入佳境”是指興趣逐漸濃厚或境況逐漸好轉。而語境則是貶義的,所以不恰當。3.蔣介石集團厲兵秣馬,時刻不忘反攻大陸。“厲兵秣馬”又作“秣馬厲兵”指準備戰斗,為褒義詞;語境則是貶義色彩的,所以不得當。4.趙木的小說寫得好,連篇累牘,讀者愛不釋手。“連篇累牘”表示用過多篇幅敘述,貶義詞;句子語境則是褒義的,因而不當。5.他性情殘暴,只要雙眼一瞪,就會使頑廉懦立。“頑廉懦立”指感化的力量很大;而語境感情則是貶義的,因此不恰當。6.作為倉庫管理員,他很認真、負責,總是囤積居奇,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倉庫。“囤積居奇”是貶義詞,指投機倒把分子等把稀有的貨物積聚起來,以獲取暴利。而語言環境卻是褒義的,當然不恰當。二、對象合適,不可亂點鴛鴦。如:1.在故宮,他總是升堂入室,將皇家宮殿看了個遍。“升堂入室”指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不是說旅游的。2.野人在神農架奔跑,讓我們聽到了空谷足音。“空谷足音”指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不是實指“奔跑”的腳步聲。3.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一口絕妙好辭。“絕妙好辭”是說文章的語言好;不能用于說話。4.桂剛和石雪梅夫婦自從結為金蘭之契后,一次也沒有紅過臉。“金蘭之契”指結交為朋友,不指夫婦。5.小吳一直口吃,說起話來佶屈聱牙。“佶屈聱牙”指文章的語言極不通順、流暢;不能形容口吃。6.這些人個個雞鳴狗盜,將村莊鬧得烏煙瘴氣。“雞鳴狗盜”是說技能微不足道;不能形容人是盜賊。三、詞義妥帖,不能望文生義。如:1.白蘇站在酒店門口,高聲地呼朋引類。許多人駐足觀看。“呼朋引類”意思是招引同類的人;多指壞人結成一伙做壞事;不能用于招攬顧客。2.這是一種非常奇異的動物,虎頭蛇尾,引人注目。“虎頭蛇尾”形容做事情有始無終;不能來形容客觀環境中的動物。3.秋天一到,菜園里瓜熟蒂落,該是采收的時候了。“瓜熟蒂落”比喻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會成功;不可形容自然中的瓜果。4.古詩詞中,寫到游子思鄉,總是西風瘦馬,古道熱腸,讓人感傷落淚。“古道熱腸”指待人真摯、熱情;不能形容古老的道路和熱心腸。5.他一邊吃飯一邊說話,沒小心導致骨鯁在喉,只好放下飯碗上醫院。“骨鯁在喉”是形容心里有話,不說不舒服;不可描寫骨頭卡在喉嚨里。6.這個地頭蛇,人見人怕,連警察見了他都要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不與之相爭;不是形容害怕、恐怖。四、邏輯合理,不能矛盾混亂。如:1.他是一位莘莘學子。“莘莘”形容人數多,與“一位”矛盾。2.現在,到南方打工的人越來越少,稀稀落落的如過江之鯽。“過江之鯽”比喻模仿的人很多,貶義詞;與“少”“稀稀落落”矛盾,且感情色彩不當。3.次此考研,幾十萬人下考場。這些人可謂吉光片羽。“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褒義詞;不僅與“幾十萬人”矛盾,而且詞義、語義也不一樣。4.八歲時他才能站起來,總算進入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人生進入三十歲,與“八歲”混亂。5.利益方面,我們仍然強調楚弓楚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念要改一改。“楚弓楚得”是說利益并未外溢;與“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念要改一改”矛盾。6.這些美麗得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如花似玉”可以形容“姑娘”,但與“美麗”重復。五、功能諧調,不能搭配不當。如:1.郭大夫雖然離休了,但他仍然老當益壯地工作在第一線。“老當益壯”一般單獨作謂語,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說:“他老當益壯”;一般不作修飾語。2.他侃侃而談過去奮斗的經歷。“侃侃而談”一般單獨做謂語,不支配賓語,這里帶上賓語不恰當。3.這樣舉手之勞的工作,不需要他動手。“舉手之勞”本來就是名詞性偏正結構,再做“工作”的修飾語是不恰當的,作主語或作賓語才恰當。4.陰晦的天氣已經過去,舊雨新知,春天已經來臨。“舊雨新知”指老朋友新朋友,名詞,顯然不能表達雨過去感到“春天已經來臨”這個意思,它只能作主語或賓語。5.他在臺上,總是舊調重彈地演唱一些老歌曲。“舊調重彈”是比喻總是說起過去的說法、做法,本來是主謂結構,可以作主謂謂語句的謂語,如:他舊調重彈。但不能作修飾語。6.秋天,滿城風雨刮著下著,讓人心入愁城。“滿城風雨”形容事情、消息傳播得快,貶義詞,強調程度,作補語多,如:那件事傳得滿城風雨。一般不作主語、賓語。六、多義清楚,明白兩境皆可。如:1.這次實驗徹底失敗了,只有另起爐灶,重新開始。“另起爐灶”除了指重新開始做某事之外;還指分家。2.看見干涸的土地上落下了人工雨,人們都夸農科站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呼風喚雨”形容人本領大,技術過硬;又形容壞人到處煽動的情形。3.薛寶釵一出場,紅裝素裹,其美麗并不亞于林黛玉。“紅裝素裹”比喻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又形容紅日映照白雪的情景。4.他們的婚事一拖再拖,最后還是成了,真是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形容婚姻雖經阻撓,最終還是成了;又形容某件事情幾經波折才成功。5.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云煙。“過眼云煙”形容不重要、無須重視的事物;又形容轉瞬即逝的事物。6.小船在亭亭玉立的荷花中緩緩行進。“亭亭玉立”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又形容女子姿態非常美好。七、以境用詞,語詞情景和諧。如:1.他們兩個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以說是一丘之貉。“一丘之貉”是貶義詞,形容一樣的壞人。與“品德高尚”明顯不一致。2.我們順藤摸瓜,終于找到他的家。“順藤摸瓜”是順著線索尋根究底的意思,一般形容偵查之類的事,不形容替人尋找家,與語義不一致。3.每次聚餐,李星總是拾人牙慧,吃別人嘗過的菜。“拾人牙慧”指學說別人說過的話,與“聚餐”這一場合不協調。4.安書記和李縣長工作起來配合的極好,真是琴瑟相調。“琴瑟相調”形容夫妻關系很和諧,與句中的工作關系不一致。5.史河村計劃生育工作總是先進,得益于村婦聯主任會做工作,她真是巧舌如簧。“巧舌如簧”是貶義詞,形容人會煽動,與褒義語境不一致。6.這個人皮里春秋,陽奉陰違。“皮里春秋”是指人對人、事在內心里的評論,與“陽奉陰違”語義不一致,感情色彩不一致。以上是就正確使用熟語作出的兩方面的說明,即一要打好基礎,二要認真分析。只要把這兩點做好了,熟語使用應該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語文復習攻略基礎知識對策(七)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對語法的考查。如果說,詞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那么,語法就是語言的建筑結構。要提高語言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應該積累豐富的詞語,熟練地駕馭語法。因此,大家一定要全面掌握語法知識。作好病句題,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熟悉病句類型高考考查的病句類型主要有:1.語序不當;2.搭配不當;3.成分殘缺或贅余;4.結構混亂;5.表義不明;6.不合邏輯。如2008年高考:【全國Ⅰ卷】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葛振華大學畢業后回農村當起了村支書,他積極尋找發展本村經濟的切入點,考慮問題與眾不同,給村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B.蕎麥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發作等疾病的輔助治療。C.王羽除了班里和學生會的工作外,還承擔了校廣播站“音樂不斷”“英語角”欄目主持,居然沒有影響學習成績,真讓人佩服。D.閱覽室圖書經常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練掌握病句的幾種類型。B項搭配不當和贅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增加”改為“增強”,刪掉“發作”;C項成分殘缺,“承擔”缺少賓語中心語,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沒有影響學習成績”缺主語,可在前面加上“這些工作”之類的主語;D項不合邏輯,可以把“反映”改為“看出”或“發現”,也可以刪除“我們可以從”。【答案】A【全國卷II】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金烏炭雕工藝精湛,采用純天然顏料著色,具有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享受,還能吸附有毒有害氣體,是一種環保藝術品。B.該縣認真實施“村村通”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區率先解決了農村百姓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C.中俄兩國元首在致辭中一致表示,要以舉辦“國家年”為契機,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深化兩國各領域的交流合作。D.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練掌握病句的幾種類型。A項搭配不當,“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將“享受”改為“特色”;B項成分殘缺和語序不當,“實施”缺少賓語中心語,第一分句可以改為“該縣認真開展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裝工作”;D項表意不明和語序不當,“還沒到時間”改為“還沒到上課時間”,“村民來聽課”改為“來聽課的村民”。【答案】C二、熟悉語法知識(一)單句1.主謂句的語法成分。[句首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例如:在這樣一個新時代里,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都在辛勤地建設著我們美好的國家。2.被動句。主語為受事主語。例如:他被愛情撞了一下腰。3.把字句。受事者為“把”這一介詞的賓語。例如:春天把他的青春激情再次點燃了。4.兼語式。兼語為名詞或代詞,做前面動詞謂語的賓語,做后面謂語的主語。第一個謂語的詞性是使令、促成性質的,像“使、讓、叫、請、命令、派、禁止”等。例如:聯合國敦促伊拉克應該盡快落實安理會ⅹⅹ號決議。5.連動式。兩個或兩個以上表示動作先后的動詞(謂語)陳述同一個對象(主語)。例如:孫少安扛起镢頭走出家門來到地里。6.雙賓語。一個動詞謂語支配兩個賓語,前一個賓語大多指人,后一個賓語大多指物。例如:他告訴楊朔一種采蜜的方法。(二)復句復句主要有并列關系、承接關系、解說關系、遞進關系、選擇關系、因果關系、轉折關系、條件關系、讓步關系、假設關系等十種。復句在病句中的反映主要表現為關聯詞語是否恰當、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諧調或必然等。特別注意復句語法上有兩條細則:(1).當前后兩個分句的主語一致時,前一分句的關聯詞語放在主語之后;(2).當前后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時,前一分句的關聯詞語放在主語之前。它決定了關聯詞語的位置。三、掌握辨析方法(一)、抓謂語,審主賓,顧枝葉。如:1.初次相見時,還是十來歲的孩子,年齡的差距使我們沒有多少話說,感到很不自然。這個句子中的第二、第四分句從“還是”“感到”兩個動詞謂語看,缺主語,可補上“我”“我”。2.領導指出那位大肆鋪張的副經理一定要全部退回多收的禮金和少付給賓館的食宿費。這句話從“退回”這個謂語看,與“多收的禮金”搭配,與“少付給賓館的食宿費”就不能搭配,“少付給賓館的食宿費”缺謂語,應補上“付足”之類的詞語。3.參加亞運會的中國游泳隊,是由20名集訓隊員中挑選出的12名優秀選手組成的。這個句子中有兩個動詞,“挑選”和“組成”。從“組成”看,應為“由……12名優秀選手”“組成”;那么“挑選”的對象“20名集訓隊員中”前面就缺一個介詞,應補出“從”。4.城市用電負荷較往年陡增是造成今年用電緊缺的主要因素。此句主謂賓即“城市用電負荷較往年陡增是……主要因素”在搭配上沒有語病。那么,就應該檢查一下“枝葉”,即“造成今年用電緊缺”,不難發現,“用電緊缺”主謂搭配不當,“用電”是行為,而“緊缺”的只能是物資,應將“用電”改為“電力”。5.從事這種工作的人,他們的思想負擔和精神狀態往往是沉重的。句中謂語動詞為“沉重”,其主語是“思想負擔和精神狀態”,“負擔”可以“沉重”,而“狀態”卻是無法“沉重”的,主謂搭配不當。可改為“他們的思想負擔往往是沉重的,他們的精神狀態往往顯得很壓抑”。6.一個名叫虛擬時代的網站開辦以來,每天接待的顧客平均約在6000人次左右。句子主謂賓“顧客”“在6000人次左右”搭配是恰當的,“左右”表示數量或多或少,但在“在”的前面用“約”修飾,就不恰當了,因為“約”只表示“不到……數量”的意思。可以將“約”或者“左右”刪除一個。7.普里馬齊雅參加了反對分裂車臣的民兵組織,在聯邦部隊的掩護下,已向格羅茲尼市中心挺進。這個句子有兩個分句組成,第一個分句的謂語是“參加”,主語是“普里馬齊雅”,第二個分句的謂語是“挺進”,那么,主語是什么呢?根據承前省略的規則,應該也是“普里馬齊雅”,但他又與“挺進”不搭配,可見,第二分句缺賓語。應在“已……”前加主語“民兵組織”。8.明年春天,世界級拳王來北京作商業性角逐,此舉不僅能讓觀眾大飽眼福,還將載入歷史的史冊。這個句子,第三個分句的謂語動詞是“載入”,主語是“此舉”,賓語是“史冊”,搭配沒有問題。檢查枝葉就會發現,“史冊”與“歷史”重復,刪除“歷史的”。9.經過苦苦思索,我終于明白了張老師為什么要我學繪畫的原因。句中主謂賓“我”“明白”“張老師”“要我學繪畫的原因”搭配是恰當的,但在“要我……”前面有“為什么”加以修飾,“為什么”也表原因,與后面“原因”重復,所以將“為什么”或者“的原因”刪除一個。10.在這個世紀中,將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成果涌現出來,不但能滿足人類吃飯問題,還能滿足人類吃好的問題。句中二、三兩個分句謂語動詞是“滿足”,與賓語“問題”不能搭配,可以將“滿足”改為“解決”,也可以將“問題”改為“要求”。(二)、抓中心,查修補,看主干。“中心”即中心詞,“修補”指修飾語、補語,“主干”指主謂賓。如:1.除此而外,據我的愚見,集子里許多詩句的形式也很受了古典詩歌傳統的影響。句中“愚見”是中心詞,“愚”是謙稱,稱自己,與修飾語“我”重復,將“我”刪除。2.由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書摘》月刊,是獻給愛書的眾多朋友們的一道精美的“圖書套餐”。句子中“朋友們”是中心詞,“們”表復數,與前面修飾語“眾多”重復,刪除“眾多”。3.預備鈴響過后,教室里才比較安靜下來。句子謂語中心詞是“安靜”,前有修飾語“比較”,是說“安靜”的情況稍好一些,但還不是很“安靜”;后有補語“下來”,“安靜下來”是說全部安靜了。這樣就造成句子結構混亂,表義矛盾。將“比較”或“下來”刪除一個。4.近日下水的大型畫舫的外形與頤和園的石舫極為酷似。這個句子的謂語中心詞是“似”前面有兩個修飾語“極為”“酷”,語義重復,刪除“極為”。5.“雪蓮”牌襯衫,無論在款式上、質量上,還是在包裝上,都可以堪稱全國一流。此句中的謂語動詞是“稱”,前面有兩個修飾語,“可以”或“堪”,將“可以”刪除。6.慶祝國際勞動節的到來。句中“慶祝”的賓語應該是“國際勞動節”,現在卻突然又在后面添加個中心詞“到來”,將“國際勞動節”變成了修飾語,顯然,不可能“慶祝”行為“到來”,因此,將“的到來”刪除。7.躺在床上沒多久,他想起來了。這個句子,謂語動詞是“想”,“起來了”作補語,“起來”可以表達兩個意思:忘記的東西又回憶起來了;起身,起床。與“想”搭配,造成歧義。或將“想”換成“回憶”或將“起來”換成“起床”。8.這個人好說話。句子的謂語中心詞是“說話”,前面用“好”來修飾,“好”有兩種讀音:háo,hào。讀háo,可以解釋為“容易”,義為“話容易說”;讀hào,是“喜歡”之意,是說“喜歡說話”。歧義,可以改為“這個人的話容易講”或“這個人喜歡說話”。9.兩個職工中學的老師。這是一個偏正結構,其中,修飾語又是一個偏正結構,那么,“兩個”是修飾“職工中學”呢,還是修飾“老師”?歧義,調整句子結構,將“兩個”調整到“老師”的前面。10.為了選擇中國熊貓的飼養員,洛山磯動物園很是為難,因為報名爭當中國熊貓的飼養員實在是太多了。這個句子問題較多,一是“為了……”這個介賓短語有問題,從搭配看,“選擇”“飼養員”是可以的,但“選擇”“飼養員”不是僅僅涉及對象,而是為了某一行為目的,所以,光用“中國熊貓”做修飾語不恰當,應為“喂養中國熊貓”。二是“報名爭當中國熊貓的飼養員”不合邏輯,用“報名爭當中國熊貓”作“飼養員”的修飾語,等于是說“飼養員”“報名爭當中國熊貓”,所以,應改為“報名爭當喂養中國熊貓的飼養員的人”,這樣,“實在是太多了”這個謂語的主語也明確了。(三)、看關鍵,記典型,速判斷。“看關鍵”指①.看否定詞;②.看判斷詞“是”;③.看兩面詞;④.看關聯詞;⑤.看介詞及其短語;⑥.看副詞;⑦.看代詞;⑧.看并列短語;⑨.看數量短語。“記典型”就是記典型的病句類型。如: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這個句子中,“防止”的應該是“這類交通事故發生”;原句說“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那就是讓“這類交通事故”再發生,意思正好表達反了。這是典型的“不合邏輯”類病句,記住了這一情況,再碰到這類病句,就很容易辨別出來。2.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這個句子中已經有了一個表否定的動詞“否認”和一個表否定的副詞“不”,構成雙重否定,卻又加上一重“誰……呢”的反問,這就等于三重否定,仍然是否定的意思。這類病句也很多,記住之后,再見到這類病句,就可以迅速作出判斷。3.盡管他幾年前遇到了許多挫折,但是一點也不灰心。其中的關聯詞語“盡管”語序不當,將“盡管”調到“他”之后。4.一個人是否浮躁,關鍵在于他的政治修養、思想修養、理想志趣、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高要好要強。在句子中,前面有兩面詞“是否”,而后面卻只有單面詞“要高要好要強”,與“是”對應了,“否”卻沒有著落。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例子。5.經過老校長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露出了笑容。這個句子,第一句用“經過”,與“老校長”構成介賓短語,無主語;第二分句開頭用使令性動詞“使”,也無主語。此句是個典型的主語殘缺的句子,再遇這種情況,就可以迅速判斷它為病句。6.他爸爸買的書非常彌足珍貴。句子在謂語“珍貴”之前用了兩個副詞“非常”“彌足”,而且都表程度,造成贅余,刪除一個。這也是很典型的病句。7.一片新生的松林圍著一間護林人小屋,它們都坐落在美麗的金雞山南坡。這句話中的“它們”指代不明而導致搭配不當,因為如果它指代“松林”和“小屋”,那么,“松林”就與“坐落”搭配不當。這類句子要特別注意指示代詞。8.于謙為人正直,不畏強暴。他短暫而壯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詩的真實寫照。這個句子的后兩個分句是典型的語序不當,不是“短暫而壯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詩的真實寫照”,而是“他那四句自勉詩”是“他短暫而壯烈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再遇此類句子,也可以迅速作出判斷。9.這個文化站已經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這個句子里,“失足青年”是賓語,而支配這個賓語的有“挽救”“培養”兩個動詞,對“失足青年”來說,只能“挽救”,不能“培養”。這是因并列短語而造成搭配不當的典型病句。10.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安排”是這個句子的第二分句的謂語動詞,支配的賓語有“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