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爆炸危害分析_第1頁
粉塵爆炸危害分析_第2頁
粉塵爆炸危害分析_第3頁
粉塵爆炸危害分析_第4頁
粉塵爆炸危害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粉塵爆炸危害分析8月2日,江蘇蘇州昆山市開發區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發生爆炸。判斷爆燃是由鎂粉等金屬粉塵被引燃引發,這些物質附著性較強,裹在人身上難以甩脫。這導致大部分人燒傷面積超過90%,傷勢最輕的燒傷面積也超過50%,幾乎所有人都是深度燒傷。美國的CSB(化學品安全委員會)認為粉塵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而粉塵爆炸事故持續發生的原因之一,是人們缺乏對這些物質的了解。大多數固體有機物質都會爆炸,如果粒子足夠小,而且分布在足夠的濃度中的話,就肯定會爆炸。一些物質容易形成易燃粉塵,包括煤炭、鋸屑、糖粉、面粉、藥物等。正如所有爆炸一樣,粉塵發生爆炸,除了有燃料、氧氣、火源,還需要兩個額外因素,分散面積和受限空間。當粉塵處于一個建筑物或某個設備內的受限空間時,會發生和傳播劇烈的爆炸。粉塵可能在表面累積并多年絲毫不動。然后,一些被稱為初始事件的最初的火災或爆炸,搖晃、松動和點燃了粉塵,產生了超壓波,穿過工廠,使那些可能在橫梁上、設備頂上的不為人知的粉塵全部都被震了起來。這些粉塵為穿過工廠的第二次爆炸提供了燃料。大部分的死亡和毀滅性的傷害,都是由于這些二次粉塵爆炸造成的。粉塵究竟包括什么?它的來源和分類又有哪些?我們又該怎樣去預防粉塵爆炸的發生呢?粉塵是生產環境中有害物質存在的一種主要形態,它是塵肺的唯一病因。生產性粉塵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并能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物理化學性質物質的燃燒熱越大,則其粉塵的爆炸危險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塵等;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例如鎂、氧化亞鐵、染料等;越易帶電的粉塵越易引起爆炸。粉塵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產生的靜電不易散失,造成靜電積累,當達到某一數值后,便出現靜電放電。靜電放電火花能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粉塵爆炸還與其所含揮發物有關。如煤粉中當揮發物低于10%時,就不再發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塵沒有爆炸危險性。顆粒大小粉塵的表面吸附空氣中的氧,顆粒越細,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發生爆炸,而且,發火點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隨著粉塵顆粒的直徑的減小,不僅化學活性增加,而且還容易帶上靜電。粉塵的濃度與可燃氣體相擬,粉塵爆炸也有一定的濃度范圍,也有上下限之分。但在一般資料中多數只列出粉塵的爆炸下限,因為粉塵的爆炸上限較高一些。《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安全管理要點提示》本提示適用于具有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企業,包括糧食加工及儲運、飼料加工、木材加工、輕金屬粉末加工、煤炭儲運、煤粉加工及使用、紡織、硫磺制粉、粉末靜電噴涂等企業,不包括礦山、煙花爆竹和火藥制造企業。(EHS.CN)一、基礎管理1、具有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符合本提示要求。不符合本提示的現有企業,要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的,要停產整頓。2、企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將預防粉塵爆炸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粉塵防爆管理體系,強化安全和防火防爆機構。3、企業是本單位各類危險源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4、企業必須定期對本單位的危險程度進行危險識別,定期進行評估。5、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6、企業必須依法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內容和考核獎懲要求,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六個層面:(1)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2)領導班子其他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3)中層部門(各管理科室、車間、分公司等)和部門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4)班組和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責任;(5)具體崗位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6)各類專項工作負責部門和人員的專項安全生產責任。7、企業應當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安全生產檔案、原始記錄和臺賬應按規定如實填寫,按期限保存備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應當包括:(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2)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3)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制度;(4)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修制度;(5)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6)粉塵檢測、監控管理制度;(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8)職業衛生管理制度;(9)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和管理制度;(10)安全生產逐級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11)安全生產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1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制度;(13)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4)崗位標準化操作制度;(15)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16)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17)粉塵防爆安全管理制度。8、企業應制定相關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設備檢修維護操作規程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9、企業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規模較小的單位,應當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并與就近的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應急救援組織在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時,應當吸納與其簽訂應急救援協議的生產經營單位參加。10、企業應針對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風險辨識,預測潛在的緊急情況,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定期評審和更新預案。11、企業應當確保本單位安全資金投入滿足安全生產條件需要,安全生產投入必須納入企業全年經費預算。12、企業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防火防爆技術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粉塵防爆知識,熟悉、掌握相關的控制系統使用技能;對在易爆場所工作的從業人員,未經安全生產教育、防火防爆技術培訓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工作13、企業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不得以貨幣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在工藝流程中使用惰性氣體或能放出有毒氣體的場所,要配備可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呼吸保護裝置。14、企業必須制定運行檢修維護細則,并定期對生產系統的粉塵及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進行檢測,保證設備、系統正常運行。檢測應做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15、企業應根據本規定并結合自身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特點,制定本企業粉塵防爆實施細則和安全檢查表,并按安全檢查表認真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設備、設施是否處于正常的安全運行狀態;(3)具有粉塵爆炸等危險作業場所安全生產狀況;(4)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5)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是否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6)發放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從業人員是否正確佩戴;(7)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有無違章指揮、強令從業人員冒險作業行為;(8)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對從業人員的違章違紀行為是否及時發現和制止;(9)危險源的檢測監控情況;(10)各類事故隱患;(11)其他應當檢查的安全生產事項。16、企業應當加強安全檢查,消除違章行為。要以崗位自查制度為基礎,建立班組檢查、車間檢查、分廠檢查、綜合管理部門綜合檢查、企業主要領導帶隊重點檢查和群眾性的檢查等分級分類檢查和問題整改制度。并根據企業現狀制定安全檢查的頻次。通過檢查及時消除違章,清除隱患;對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應當制定出防范措施,并訂出整改計劃,限期解決。17、企業應當建立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檔案,每次檢查的內容、結果、整改情況應記入檔案,并由檢查人員、復查人員簽字。18、企業應當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19、企業應定期檢查除塵系統的泄爆、隔爆裝置,使其性能保持完好;企業不得擅自變更系統內配置的任何設備,如需改造,其設計應由有相應資質的部門進行。20、車間內應杜絕明火作業。如確需在車間內使用電、氣焊時,應將該區域工藝設備停止運行,將設備、管線等及工作場地清理干凈。制定防火措施并經企業防火部門審批同意(辦理動火證),在嚴密監護下和安全措施落實后方可進行。焊接完畢,由防火員認真檢查并繼續監護一段時間,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生產。21、企業應設置粉塵濃度測定儀,隨時對車間和除塵系統的空氣含塵濃度進行檢測,并定點定時對溫度、濕度、壓力等進行檢測,或請有關部門協助定期監測,并建立檔案,及時了解系統的工作情況,研究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改進措施。22、安全、通風除塵、粉塵爆炸預防、粉塵爆炸控制等設備設施,未經安全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更換或停止使用。23、企業應每年對塵毒作業崗位人員進行體檢,并建立健全健康檔案,減少和杜絕職業病的發生。二、建構筑物管理24、安裝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或存在可燃粉塵的建(構)筑物,應與其它建(構)筑物分離。25、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建(構)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分類。主要具有粉塵爆炸危險性廠房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列舉如表序號粉塵爆炸危險性廠房火災危險性分類1鎂粉生產加工廠房甲類2鋁粉生產加工廠房甲類3電石生產廠房甲類4硫磺生產或加工廠房乙類5面粉加工廠房乙類6亞麻生產加工廠房的除塵室乙類7飼料加工廠房丙類8煙草加工廠房丙類9煤粉加工廠房丙類備注:具有可燃粉塵的廠房上表中未提到的應按《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50016-2006)中3.1.1條確定26、具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建筑物宜為單層建筑,屋頂宜用輕型結構,耐火等級必須達到二級,建筑面積小于或等于300m2的獨立甲、乙類單層廠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27、具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建筑物的防火間距應符合GB50016-2006中3.4.1條的規定。28、有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宜設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場所;如廠房內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工藝設備,宜設在建筑物內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墻。29、多層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結構,不能使用框架結構的建筑物應在墻上設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30、梁、支架、墻及設備等應具有便于清掃的表面結構。31、具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建筑物應有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至少2處,疏散路線應設置明顯的路標和應急照明。32、建筑物泄爆口的位置應靠近可能產生引爆源的地方,應盡量在圍包體頂部或上部開設,不得泄向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以免點燃其他可燃物,不得泄向公共場所以免泄爆傷人。三、電氣管理33、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建(構)筑物應按二類防雷建筑物考慮,避雷帶或避雷網,可利用建構筑物的結構鋼筋作防雷系統,接地極、引下線、接閃器間應進行電氣連接,電氣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及防靜電接地共用一個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并定期進行防雷系統的檢測,確保其安全有效。34、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存在靜電危險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所有金屬設備、裝置外殼、金屬管道、支架、構件、部件等,必須采取防靜電接地;(2)直接用于盛裝起電粉末的器具、輸送粉末的管道(帶)等,應采用金屬或防靜電材料制成;(3)所有金屬管道連接處(如法蘭),應進行跨接;(4)操作人員應采取防靜電措施;(5)不得采用直接接地的金屬導體或篩網與高速流動的粉末接觸的方法消除靜電。35、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劃分(依據GB/T12476.3劃分):(1)以空氣中可燃性粉塵云持續地或長期地或頻繁地短時存在于爆炸性環境中的場所劃分為20區。如粉塵容器內部場所,儲料槽、筒倉、旋風集塵器和過濾器,除皮帶和鏈式運輸機的某些部分外的粉塵傳送系統等,攪拌器、粉碎機、干燥機、裝料設備等。(2)正常運行時,很可能偶然地以空氣中可燃性粉塵云形式存在于爆炸性環境中的場所劃分為21區。如當粉塵容器內部出現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時,為了操作而頻繁移動和打開最鄰近進出門的粉塵容器外部場所;當未采取防止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形成的措施時,在最接近裝料和卸料點、送料皮帶、取樣點、卡車卸載站、皮帶卸載點等的粉塵容器外部場所;如果粉塵堆積且由于工藝操作,粉塵層可能被擾動而形成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時的粉塵容器外部場所;可能出現爆炸性粉塵云(但是既不持續,也不長時間,又不經常)的粉塵容器內部場所,例如自清掃時間間隔較長的筒倉內部(如果僅偶爾裝料和/或出料)和過濾器的積淀側。(3)正常運行時不太可能以空氣中可燃性粉塵云形式存在于爆炸性環境中的場所,如果存在僅是短暫的,劃分為22區。如來自集塵袋式過濾器通風孔的排氣口,如果一旦出現故障,可能逸出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很少時間打開的設備附近場所,或根據經驗由于高于環境壓力粉塵噴出而易形成泄漏的設備附近場所;氣動設備、撓性連接可能會損壞等的附近場所;裝有很多粉狀產品的存儲袋;在操作期間,存儲袋可能出現故障,引起粉塵擴散;當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時,一般劃分為21區的場所可以降為22區場所;形成可控制清理的粉塵層有可能被擾動而產生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的場所,只有在危險粉塵/空氣混合物形成前,通過清理的方式清除了該粉塵層,它才為非危險場所。備注:GB50058的10區、11區分別與GB/T12476.3的21區、21區、22區相對應。36、粉塵爆炸危險區域內的電氣設備的選型應按照企業實際情況劃分的爆炸區域,選用DIPA或DIPB型的,并按照粉塵的不同引燃溫度選擇不同引燃溫度組別的電氣設備。具體要求依據GB12476.1的規定選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電氣設備。37、電氣設備宜在無粉塵爆炸危險的區域內設置和敷設,當需設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時,應布置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地點。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不宜采用攜帶式電氣設備。38、爆炸性粉塵環境內,有可能過負荷的電氣設備,應裝設可靠的過負荷保護。39、爆炸性粉塵環境內的事故排風用電動機,應在生產發生事故情況下便于操作的地方設置事故起動按鈕等控制設備。40、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應少裝插座和局部照明燈具。如必須采用時,插座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塵不易積聚的地點,局部照明燈宜布置在事故時氣流不易沖擊的位置。41、爆炸性粉塵環境電氣線路應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環境處敷設。敷設電氣線路的溝道、電纜或鋼管,在穿過不同區域之間墻或樓板處的孔洞,應采用非燃性材料嚴密堵塞。敷設電氣線路時應避開可能受到機械損傷、振動、腐蝕以及可能受熱的地方,如不能避開時,應采取預防措施。42、配電柜和控制柜宜集中布置在控制室內,控制室用實體墻和彈簧門與生產車間隔開。43、20區、21區的電氣設備應采用TN-S接地制式。44、應根據車間的大小,安裝數個能互相聯鎖的動力電源控制箱;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及時切斷所有電機的電源。45、用于粉塵爆炸危險場所20區、21區、22區的電氣設備和防爆裝置應定期檢查維護,檢查和維護應由熟悉防爆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四、防火管理46、在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進行明火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有經安全負責人批準簽字的作業證;(2)作業開始前,設備應停止運轉并徹底清掃設備內或作業場所的粉塵和易燃物、并配備充足的滅火器材。(3)作業開始前,應將盛有產品的包裝全部運出;(4)應將進行明火作業的區段與其他區段徹底隔離;(5)在高處進行明火作業時,應有防止因火花飛濺而引起周圍易燃易爆物質燃燒或爆炸的措施;(6)進行明火作業期間應有安全人員在場監督;(7)進行明火作業期間和隨后的冷卻期間,不允許有粉塵進入明火作業場所。47、存在可燃粉塵的場所,其設備和裝置的傳動機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工藝設備的軸承應防塵密封;如有過熱可能,應安裝能連續監測軸承溫度的探測器;(2)不宜使用皮帶傳動;如果使用皮帶傳動,應安裝速差傳感器和自動防滑保護裝置;當發生滑動摩擦時,保護裝置應能確保自動停機。48、粉塵云能夠被碰撞產生的火花引燃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發生,同時,檢修時應使用防爆工具。49、在工藝流程的進料處,應安裝能除去混入料中雜物的磁鐵、氣動分離器或篩子,防止雜物與設備碰撞。50、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鋁、鎂、鈦、鋯等金屬粉末或含有這些金屬的粉末與不銹鋼摩擦產生火花。51、沒有與明火作業等效的保護措施,不應使用旋轉磨輪和旋轉切盤進行研磨和切割。52、在作業場所內,生產人員不應貼身穿著化纖制品衣褲和帶釘子的鞋。53、在生產或處理易燃粉末的工藝設備中,應采用惰性保護措施,降低系統的氧含量。54、滅火要求(1)應根據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正確選用滅火劑;(2)滅火時,應防止粉塵揚起形成粉塵云;(3)若燃燒物與水接觸能生成爆炸性氣體,不應用水滅火。五、防塵管理55、應從人員、機械、方法、材料、環境等多方面考慮粉塵的控制措施,堅持設防和管理并重,消除粉塵爆炸的條件,防止粉塵爆炸。56、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內應設置機械通風設施,通風機應選用粉塵防爆型的風機。57、所有產塵點均應裝設吸塵罩,吸塵罩應盡量接近塵源,風管中不應有粉塵沉降。58、企業應根據生產特點按工藝分片設置相對獨立的除塵系統,除塵系統應密閉、防止粉塵外泄。設置的除塵裝置宜為袋式除塵器、旋風除塵器等。59、應根據企業生產特點及粉塵特性,選擇合適的粉塵回收、處理方法和措施。60、工藝設備的接頭、檢查門、擋板、泄爆口蓋等均應封閉嚴密。61、不能完全防止粉塵泄漏的特殊地點(如粉料進出工藝設備處),應采取有效的除塵措施;手工裝粉料場所,應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進行打包的場所,應定期清掃粉塵。62、應建立定期清掃制度。63、要及時清理沉積于廠房、儲存室內各角落、設備、管道上的積塵。清掃時應避免二次揚塵,清理前必須濕潤粉塵,遇有不能用水濕潤的粉塵如鋁、鎂粉塵,應采用機械方式進行清理,清理的粉塵應放在固定地點。64、宜采用負壓吸塵裝置進行清掃作業,不準使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65、應在停機和切斷動力的情況下進行定期清掃,清掃后應對設備徹底檢查一次。附:1、術語粉塵:呈細微顆粒的固體物質。可燃粉塵: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氣態氧化劑或空氣發生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