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928-2014 工程機械 驅動橋 試驗方法_第1頁
JBT 5928-2014 工程機械 驅動橋 試驗方法_第2頁
JBT 5928-2014 工程機械 驅動橋 試驗方法_第3頁
JBT 5928-2014 工程機械 驅動橋 試驗方法_第4頁
JBT 5928-2014 工程機械 驅動橋 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JB/T5928—1991,JB/T5929—1991,部分代替JB/T8816—1998工程機械驅動橋試驗方法2014-05-06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前言 12規范性引用標準 13驅動橋臺架試驗方法 13.1驅動橋臺架試驗的計算負荷 13.2驅動橋總成試驗 24驅動橋可靠性試驗方法 74.1故障模式 74.2驅動橋現場可靠性試驗方法 74.3試驗室可靠性試驗方法 85試驗報告 附錄A(規范性附錄)驅動橋可靠性試驗記錄表 6 2表2噪聲的修正值 6 6表4故障模式分類 7 表8試驗記錄整理 表A.1驅動橋現場可靠性試驗記錄 表A.3驅動橋壽命試驗記錄 1JB/T5928—2014工程機械驅動橋試驗方法Tp=Trmaxiak…………(2)2類型裝載機單橋驅動的機械多橋驅動的機械(貫通橋與非貫通橋)扭矩分配系數k。11b)考慮最大附著力時,按公式(3)計算。 c)開動扭力機緩慢加載(扭力機輸出端轉速n不大于0.25t/min),通過X3JB/T5928—2014(扭矩與扭角關系),直至任何一個零件扭斷為止,并記下扭斷時的扭矩和扭角。a)計算靜扭強度,取3件樣品扭斷時扭矩值的算術平均值;b)靜扭強度安全系數按公式(5)計算。…由委托單位提供符合設計圖樣要求的產品,取樣3根,并附有必要的設計、工藝資料。材料試驗機或液壓疲勞試驗機、液壓千斤頂、百分表,以及應c)安裝后,從零到額定橋荷預加載2次~3次,卸載后再進行測量。d)卸載至零時,調整百分表(或其他位移傳感器)至零位。測量點不應少于4處。測量點位置應加至3.1.3a)中規定的數值。在此過程中記錄次數不得少于8次,并且必須記下最大負點的位移量。每根橋殼至少測量三遍。每次試驗開始時都應把百分表(或其他位移傳感器)調4JB/T5928—2014動輪上的扭矩值。每種工況需反復測3次,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位移量。由委托單位提供符合設計圖樣要求的樣品,取樣3根,并附有必要的設計、工藝資料。d)測試時聲級計安放位置如圖1所示。e)聲級計的位置除地面外,距任何反射體不得小于2m。試驗場地應符合GB/T25612—2010中5.36Pc)對本底噪聲的修正:當本底噪聲與測量樣品噪聲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0dB(A)時不必修正,小于10dB(A)時應按表2修正。表2噪聲的修正值單位為分貝(A計權)本底噪聲與測量樣品噪聲的差值3456789修正值噪聲級確定,按表3的格式把工作條件、測定位置、測定值等記錄下來。測定序號輸入軸轉速r/min抓矩N·m測定方向測定距離本底噪聲實測值測定值平均值根據故障性質及危害程度,將故障分為4類,見表4。類別零部件名稱致命故障橋殼、托架行星架、差速器殼、輪轂等因斷裂造成驅動橋報廢嚴重故障橋殼殼體有裂紋、附件焊縫裂開或脫掉、塑變每米大于1.5mm差速器殼、主減速器殼及行星架局部斷裂、嚴重磨損或嚴重刮傷軸承損壞半軸折斷差速器齒輪襯片及行星齒輪襯片嚴重磨損或燒傷齒輪斷齒、齒面壓碎、嚴重點蝕或剝落一般故障軸承因磨損而間隙過大1h內排除油封因失效漏油主減速器及輪邊減速器因軸承間隙過緊或油量不足而引起油溫過高輕微故障油塞處油塞松動引起漏油20min內排除零件接合面螺栓松動引起漏油主減速器及輪邊減速器有輕微異響由委托單位提供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少于30根驅動橋(雙橋驅動的機種,前、后橋各半,對裝有貫通橋的機種,中、后橋各半),抽樣兩根(不同品種各一根),裝于一臺(雙橋或多橋驅動的機種)或兩臺(單橋驅動的機種)抽樣主機上,隨主機作集中考核試驗。a)整機的技術準備按JB/T3688.3—1998中3.3的規定;c)配備點溫計測量驅動橋油溫,點溫計量程0℃~110℃,精度±1%。8JB/T5928—2014a)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按公式(7)計算。 b)有效度按公式(8)計算。9由委托單位提供與特定主機匹配的符合設計要求的成品不少于30套,抽樣3套。b)主機實際工況的典型使用規范或程序載荷譜。a)試驗臺精度:在20h連續運轉的時間內,對于給定的扭矩值誤差5%,對于給定的轉速誤差±10r/min;c)測速儀精度:±1%;e)橋的油溫測量:量程0℃~110℃,精度±1%。接觸疲勞試驗的最大扭矩TpH,按公式(9)計算。Tp=(0.7~0.8)Tp (9)最大扭矩Tmx按下列兩種情況計算的較小者選用。對機械式傳動系,按公式(10)計算。igr——變速箱(或經分動箱)低檔傳動比;對液力傳動機械系,按公式(11)計算。%——從變矩器輸出端至主動錐齒輪的總效率。表5扭矩分配系數k?(2)裝載機單橋驅動的機械多橋驅動的機械按靜強度按疲勞強度非貫通橋貫通橋11b)按驅動橋附著扭矩確定,按公式(12)計算。 選取試驗扭矩所對應的實際工況下的最大轉速作為試驗轉速n按驅動橋(或主機)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加入潤滑油。試驗時,齒輪的油溫控制在60℃~80℃之間,短時間內允許達到90℃;雙曲線齒輪油油溫控制在70℃~90℃之問,短時問內允許100℃。4.3.3.5.2加載方法4.3.3.5.2.1試運轉:以試驗轉速np的1.5倍~2倍的轉速,以3%和15%的試驗扭矩分別運轉1h。正式試驗:按表6或表7的加載程序加載,在試驗過程中每隔1h記錄一次扭矩、轉速及橋內汕溫填入表A.3中。也可采用其他程序疲勞試驗法。4.3.3.5.2.3試驗的終止狀態:在做彎曲疲勞試驗時,以輪齒折斷(此時有巨大響聲和振動)為終止狀態。在做接觸疲勞試驗時,以載荷急劇增加和異常噪音為終止狀態。此時點蝕面積超過齒工作面積的25%(即點蝕面積率超過25%)。表6加載程序相應于試驗扭矩Tp的百分率試驗時間h試驗轉速r/min44n?≥ng8n?≥np直到損壞n?≥np表7快速試驗加載程序相應于試驗扭矩Tp的百分率試驗時間h試驗轉速r/min3n≥npma3n?≥npmay6n?≥npmay直到損壞na≥npmax4.3.3.6試驗結果4.3.3.6.1記錄整理:將表A.3中數據按表8統計整理表8試驗記錄整理試驗扭矩TpN·m試驗轉速n累積時間t循環數Ng次Tp?Np?:::4.3.3.6.2主機典型使用規范按表9統計。典型工況扭矩N·m給定工況占總壽命的百分率對應扭矩T的實際轉數r/min負荷循環數N次IT?niNtⅡTnnNnTmnmNm:::::iT;N; JB/T5928—20144.3.3.6.4數據處理:齒輪疲勞壽命遵循對數正態分布(或書布爾分布)取其中值疲勞壽命。a)試驗扭矩Top按公式(17)計算。 a)試驗樣品由委托單位提供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少于30根驅動橋,抽樣3根由委托單位提供符合設計要求的不少于30根半軸成品,取樣3根并附有必要的設計和工藝資料。可用激振式(機械激振、電液伺服)或曲柄連桿式扭轉疲勞試驗機,并配備測扭儀。試驗臺精度同試驗扭矩采用對稱循環應力法。其試驗扭矩按公式(18)計算。JB/T5928—2014Tbp=0.6i?Tp………(18)b)按對稱循環載荷加載,循環周期為4s。正載1s,無載1s,負載1s,無載1s,以此類推,直c)每隔半小時記錄一次試驗參數(如載荷、扭角)以監測試驗機的運行情況和疲勞裂紋的萌生擴f)試驗數據按對稱正態分布或韋布爾規律進行統計f)試驗結果,包括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并附試驗數據、計驅動橋型號試驗日期氣溫 主管試驗員試驗場地風速參加試驗人員:試驗時間作業情況橋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