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_第1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_第2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_第3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_第4頁
2022年北京市初三一模歷史試題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22北京初三一模歷史匯編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一、選擇題1.(2022·北京豐臺·一模)有學者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傳統的科學技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以下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有(

)①曲轅犁的廣泛應用

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④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022·北京延慶·一模)下圖是泉州出土的南宋遠洋貨船(復原模型)。海船出土時,船內遺物非常豐富,有香料、藥材、木牌、銅錢、陶瓷器、竹木器等。據此可知A.指南針已廣泛使用 B.經濟重心逐漸南移C.海外貿易物品豐富 D.海上交通路線發達3.(2022·北京朝陽·一模)以下示意圖表現了某一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其中①②處分別應為(

)①政治局面:重新實現統一制度創新:②邊疆管理: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民族關系:各民族經濟、文化發展,民族交融A.北魏、魏孝文帝改革 B.隋朝、開鑿大運河C.元朝、創立行省制度 D.清朝、設立軍機處4.(2022·北京朝陽·一模)從750年(安史之亂前)到1200年,長江下游的人口增長了643%,長江中游增長率為483%,閩浙地區高達695%;而華北人口在這一時期的增長只有52%。這種變化產生的影響是(

)A.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了開發 B.這一時期中央集權不斷加強C.遼宋夏金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 D.這一時期經濟重心逐漸南移5.(2022·北京西城·一模)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一科舉考試中優勢明顯,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A.遼宋夏金的并立 B.經濟重心的南移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重文輕武的風氣6.(2022·北京房山·一模)某班同學參觀我國古代偉大發明的展覽,記錄了其中一項發明的發展過程。這項發明(

)A.推動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B.對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C.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發展 D.對農業生產起到了推動作用7.(2022·北京房山·一模)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B.元朝完成全國統一,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C.元朝在西藏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D.元朝在澎湖列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8.(2022·北京通州·一模)“這個階段的特征是經濟重心完成了南移的過程,南方經濟發展水平完全超過北方,可以說是南方的全盛時代。”這一階段是指(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9.(2022·北京順義·一模)“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材料反映的經濟現象是(

)A.北方地區戰亂頻繁 B.南方自然條件優越C.政治中心逐漸南移 D.經濟重心逐漸南移10.(2022·北京房山·一模)下圖為中國古代局部人口分布變化圖。這反映出A.經濟重心南移 B.海外貿易拓展 C.疆域面積擴大 D.商品經濟繁榮二、綜合題11.(2022·北京·一模)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續不斷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外間觀察家們都被中華文明的久遠性與穩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紀中期在中國任職的英國領事官員T.T.Meadows根據他所獲得的第一手觀察資料對這些特性作出了以下解釋。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同一的民族其歷史的悠久無與倫比。人口也持續穩定增長……其真正原因可歸結為三個原則和一種制度……這三個原則是:1.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2.選拔最賢能的人為國家效力是實現國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條件。3.如果君主道德敗壞,醉生夢死,并由此導致高壓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權力處置這樣的君主。一種機制是:公開選拔文官的科舉考試制度……這種考試引導著全國上下深諳其中奧妙的父母們直接向他們的兒子灌輸經典著作中的文學知識,……這種考試為政府招幕所有賢能的人,以使政府保持清廉。這種考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國家中最貧窮的人也只能說,如果命運不濟也足“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設置不公平的障礙阻撓他提升自身的地位。——斯塔夫里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全球通史》(1)從材料1中的三個原則中選擇一個,用所學的歷史史實論證這一原則。(2)根據材料1,結合所學概括科舉制對當時中國社會的作用。材料2:中華文明的思想內涵是:①陰陽觀念

②人文精神

③崇德尚群……——袁行霈

嚴文明

張傳璽

樓宇烈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3)將下列有關中華文明思想的論述和材料2中的思想內涵正確對應(填序號)。《老子》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___________《尚書·泰暫上》:“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___________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材料3:宋代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宋代的軍事力量雖然不強,因而顯得國勢較弱,但宋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卻突飛猛進:城市經濟的繁榮,文官制度的完善,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都超過了唐代。——袁行霈嚴文明

張傳璽

樓宇烈主嫡《中華文明史》第一卷(4)根據材料3,結合所學說一說“宋代是中華文明上的另一座高峰的表現”。(5)請你對如何傳承中華文明提一條合理的建議。

參考答案1.C【詳解】依據課本題干意思宋朝我國科學技術呈現高峰。結合課本所學,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期的匠人畢昇發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宋代開始用人造磁鐵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②③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唐朝時期,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了一些重要生產工具:曲轅犁和筒車。①不合題意。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2.C【詳解】根據“船內遺物非常豐富,有香料、藥材、木牌、銅錢、陶瓷器、竹木器等”可知南宋的遠洋貨船中攜帶有種類豐富的物品,說明當時海外貿易中物品豐富,C項正確;根據這些種類豐富的物品只能說明貿易物品豐富,不能說明指南針廣泛使用、經濟重心南移和海上交通路線發達,排除ABD項。故選C項。3.C【詳解】根據“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時期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務,標志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因此該朝代是元朝。元朝時期創立了行省制度以適應遼闊的疆域。C項正確;北魏處于政權并立時期。排除A項;開鑿大運河不屬于制度創新。排除B項;清朝不是由分裂走向統一的王朝。排除D項。故選C項。4.D【詳解】概括“從750年(安史之亂前)到1200年,長江下游的人口增長了643%……華北人口在這一時期的增長只有52%”可知,安史之亂后到兩宋時期,南方比北方地區人口增長迅速。由于大量人口南遷,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經濟重心南移逐漸南移。D項正確;南朝早于安史之亂。排除A項;題干與中央集權和民族政權并立無關。排除BC項。故選D項。5.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到南宋,經濟重心南移,隨之,南方也更加重視科舉,這反過來又推動了南方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南宋,排除A項;中央集權的加強、重文輕武的風氣在全國均是,不是僅在南方,排除CD兩項。故選B項。6.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材料展現的是指南針的發展歷程,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C項正確;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推動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排除A項;對作戰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是火藥和火藥武器,排除B項;對農業生產起到了推動作用的是鐵犁牛耕等農業技術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7.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即對歷史事件的評價或影響說明,選項B說明了元朝統一的影響,符合題意,B項正確;選項ACD屬于對客觀事件的描述,屬于歷史事實而非歷史解釋,排除ACD項。故選B項。8.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經濟重心完成了南移的過程”指的都是南宋,南宋時,南方經濟發展水平完全超過北方,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來之南方,尤其的是東南地區,B項正確;唐朝中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排除A項;元朝和明朝是宋朝之后的朝代,排除CD項。故選B項。9.D【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南方戶口更多,南方糧食產量更大,反映了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現象,D項正確;“北方地區戰亂頻繁”、“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是造成現象的原因,AB項排除;北宋政治中心東京汴梁位于北方,且材料中涉及的是經濟方面,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10.A【詳解】依據題干示意圖可知,中國古代到北宋時期,長江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黃河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結合所學知識,這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大量北方人口遷入南方,改變了人口布局,A正確;題干反映的是中國古代人口布局的變化,不足以直接反映出海外貿易拓展或疆域面積擴大,BC排除;南北人口布局的變化與商品經濟繁榮也沒有直接關系,D排除。故選A。11.(1)觀點: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論述:秦朝施行暴政、以武治國而速亡國。西漢實行休養生息而出現文景之治,使西漢成為一個長命的王朝。這說明,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2)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使政治清明,擴大了統治基礎。(3)

陰陽觀念

人文精神

崇德尚群(4)經濟繁榮,政治穩定,文化輝煌,科技發達,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對后世影響深遠。(5)守正創新、繼承發展。【解析】(1)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可任選一個,論述時,史實準確,能支持觀點,如,觀點: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論述:秦朝施行暴政、以武治國而速亡國。西漢實行休養生息而出現文景之治,使西漢成為一個長命的王朝。這說明,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2)根據所學和材料一“這種考試引導著全國上下深諳其中奧妙的父母們直接向他們的兒子灌輸經典著作中的文學知識、使政府保持清廉、他的同胞并未設置不公平的障礙阻撓他提升自身的地位”可知,這體現的作用是,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使政治清明,擴大了統治基礎。(3)根據所學和材料二“萬物負陰而抱陽”可知,這體現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