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木頭凳中學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題時限90分鐘總分100分注意:1.答卷前,將姓名、考號填在答題卡的密封線內。2.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是(

)A.“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B.“千耦其耘”的大規模簡單協作C.“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

D.大規模分工合作2、下列農作物,最早由中國培植的是()A.圖1圖2B.圖3圖4C..圖2圖3D.圖l圖33、“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這則材料是對哪一個水利工程的最高評價?(

)A、春秋時期的芍陂

B、西漢的白渠C、戰國時期的都江堰

D、漢代治理黃河4、從秦代到清代,在各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A、地主土地私有制B、貴族土地私有制C、君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農土地私有制5、“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這是自元代流傳下來的一首民謠,它表達了人們對黃道婆的感念之情。黃道婆的杰出貢獻在于()A.絲紡織業B.毛紡織業C.麻紡織業D.棉紡織業6、明朝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標志是()A.手工業作坊大量增多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產生C.手工業技術水平空前提高D.商品經濟發展,對外貿易擴大7、唐代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秀色來”是贊美()A、青瓷B、白瓷C、彩瓷D、琺瑯彩8、有一關于西漢歷史的電視劇,一些劇情發生在都城長安的“市”里。下列關于該劇有關西漢“市”的場景,哪項不符合當時的歷史實況()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圍墻B.“市”門白天定時開關C.“市”里有專職管理的官員D.“市”門內外店鋪林立9、宋代的商業活動與唐代相比有很大的發展變化,其商業活動已不限制在市內。有一本專門介紹這種商業活動變化的書籍,請你從下列各項中選出一個比較合適的書名A.《東京城的輝煌》B.《西京城的衰落》C.《坊墻去除利工商》D.《汴河兩岸好風光》10、下列關于民國初年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情況,表述正確的是()A.鋼鐵機械制造業發展顯著B.民族工業持續發展時間長C.最大的新式企業是紡織業D.民族資本超過了外國資本11、右圖是中國近代一張火柴的商標。其設計最能反映()A.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艱難B.中國近代輕工業發展較快C.抵制洋貨運動的堅強決心D.“實業救國”的愛國精神12、史學家費正清教授把“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稱為“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他所說的“沒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A.中國工業結構不合理 B.社會環境未根本改變C.工業區域分布不均衡 D.近代企業被軍閥破壞13、我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主要是因為()

A.這些地方地理位置優越B.外資和洋務派企業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業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經濟解體的程度較深14、“我數千年歷史之蠶桑事業,不淪亡于敵偽鐵蹄之下,而消滅于勝利后之壓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壓迫榨取者主要是指()A.官僚資本主義B.封建專制主義C.外國資本主義D.閉關鎖國政策15、法幣100元在1937年可以買兩頭黃牛,到1947年卻只能買到一個煤球,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商品的涌入B.繁重的捐稅負擔C.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訂16、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民族工業很快蕭條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資金和技術B、國內外市場沒有形成C、封建經濟占絕對優勢D、帝國主義卷土重來17、李福明辦有一家機器面粉廠,因不滿北京官府衙門的勒索而到官府講理,結果被以“私設磨坊”“哄鬧官署”等罪名“交刑部按例治罪”,他的面粉廠被迫停廠。這件事表明()。A、清朝是一個沒有法律的政權B、封建勢力嚴重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侵略勢力嚴重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D、封建勢力反對一切外來事物18.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蠶》中有這樣的描寫:“老通寶看到自從鎮上有了洋紗、洋布、洋油——這一類洋貨,他自己田里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這段描寫反映的歷史現象是()A.西方列強大量向中國輸出商品,中國的自然經濟徹底瓦解B.列強侵略不斷擴大,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C.中國的農產品日益商品化,農民成為商品化的受益者D.出現新式交通運輸工具,加快了中國農村的發展步伐19.有人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是指A.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缺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C.投資者主要來源于地主、官僚和商人D.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20.下列圖中五條曲線反映了1840—1956年間我國五種經濟形態的發展變化情況,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A.經濟形態①在中國近代雖然逐漸解體但始終占據主導地位B.經濟形態③對近代中國起到了“破壞”和“建設”雙重作用C.經濟形態②③④=5\*GB3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D.經濟形態=5\*GB3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國發展的主流21.上圖是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示意圖,對其解釋正確的是:①所示的經濟隨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徹底結束②所示的經濟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③所示的經濟對中國的近代化有嚴重的阻礙作用④所示的經濟為近代中國社會進步提供了根本動力⑤所示的經濟對中國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22.19世紀后期,煙臺、青島等開埠通商,引發了山東省經濟結構的調整。下表是今濟南地區的章丘、濟陽在20世初花生種植面積占耕地百分比變化表(章有義的《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對該表的正確解讀是1900191519201924山東章丘0.1354550山東濟陽0.2152540 ①農產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經濟完全解體③兩地經濟融入世界市場④經濟作物種植比例上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3.19世紀中后期,中國的關稅稅率大大低于當時西方各國。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①涌入了大量外國商品 ②沖擊了中國小農經濟③促進了城鄉經濟快速發展 ④導致了農副土特產品大量出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張謇曾說:“我們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動搖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創辦的紗廠命名為“大生”。從這個角度看近代民族企業A.發展民族工業,救亡圖存B.應大力發展重工業C.以輕工業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導商業25.在鴉片戰爭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現在該時期的有①福建廈門某茶商向英國出口茶葉,訂單數量急劇增加②上海某地主從國外引進機器設備,創辦了紡織工廠③外國在華創辦工廠的數量不斷增多,并逐漸合法化④清政府曾經允許政府和民間私人創辦近代民族企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6.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求生存”,“夾縫”指的是①外國資本主義②本國封建主義③四大家族官僚資本④國民政府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關于國民政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幣制改革”的表述,正確的是①在中國貨幣史上有重要地位②有利于防止白銀外流,穩③促進了物價回升④刺激了生產復蘇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8鴉片戰爭以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先進的中國人為了實現富國之夢興辦實業,試圖以經濟振興實現民族獨立,結果都失敗了。這一現象說明了A.實現民族獨立是發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先天不足C.封建專制統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礙 D.思想解放是開始近代化的先決條件29.近代中國的民族工業呈現出“一流價格,二流設備,三流產品”的不正常現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資金B.缺乏先進的投資方式C.勞動力素質較低D.設備和技術受制于外國30.有人為簡化教材內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間的基本關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確的是①小農經濟=農業+家庭手工業②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雇傭關系③發昌機器廠=地主階級+近代企業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干預+壟斷資本主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題。(共3個小題,其中31題10分,32題10分,33題10分,34題1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農業為“本業”,商業為“末業”。——戰國材料二:“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為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只中少一耕稼之人。”“平日留心勸導,使民知本業之貴。”——清(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什么經濟政策?其含義是什么?(4分)(2)這項政策是何時由誰確立的?(2分)(3)你如何評價這項政策?(4分)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王敬虞《中國近代工業資料》中的圖表19131913年在中國的外商、煤礦比例一覽表(%)年產100萬噸以上年產10—99萬噸年產1—9萬噸年產1萬噸以下外商企業 10088.541.50華商企業011.558.51001914年在中國的外商、華商棉紡織廠平均綻數量示意圖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國注冊設廠72家,平均每年設廠24家;19141918年五年間,注冊設廠達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紡廠、面粉廠為最多。1914年民族資本紗廠只有21家,產紗綻503104枚;到1922年紗廠增加到65家,當年共產紗綻1632074枚。這一時期,全國的鋼鐵冶煉廠只有9家,全國華商機器采煤量從1912年的180萬噸,僅增加到1919年的330萬噸。

——王方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衰》材料三(中國)實業……在棉鐵,而棉尤宜先。

凡隸屬本部(指農林商部)之官業,概行停罷,或予招商承辦,……確有關于社會農、工、商業之進退者,酌量財力,規劃經營,以引起人民之興趣,余悉聽之民辦。

至于鐵礦需本(資本)重,非用開放主義,無可措手。但條約正當,權限分明,既藉以發展地質之蘊藏,又可瞻貧民之生活。

現在世界上以大企業立國,而中國之公司法、破產法不備,故遂將此曇花一現之基礎,至于今日,敗壞不可收拾,斷喪人民之企業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寶貴之資本,不一而足。……故農林商部第一計劃即在立——《實業之夢一一張謇傳》

請回答:據材料一、二,概括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4分)據材料三,概括張謇“實業救國”的主要主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材料三中,張謇的救國主張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否實現?為什么?(3分)33材料一(民國初期)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一直處于不發達狀態的中國資本主義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發展的。——(法)白吉爾:《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材料二當美、英和其他工業國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種補救辦法和應急措施以應付危機時,中國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美)費正清等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卷材料三(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19271937年中國發展民族工業發展態勢,并分析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民族工業的影響。(6分)(3)19451949年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處于怎樣的境地?參考資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國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簡述導致民族工業處于這一境地的原因。(6分)

12345678910ADCADBADCC11121314151617181920DBDACDBBBD21222324252627282930AADCCBDADD高一歷史答案一、選擇題。(共60分)31、(1)重農抑商(2分)強調重視發展農耕,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發展。(2分)(2)戰國商鞅(2分)(3)這項政策在古代社會前期,對于當時農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鞏固新興地主的中央集權制度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