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DEPI 045-2024 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_第1頁
T-SDEPI 045-2024 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_第2頁
T-SDEPI 045-2024 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_第3頁
T-SDEPI 045-2024 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_第4頁
T-SDEPI 045-2024 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30.10CCSZ04SDEPICarbonemissionaccountingfor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sites——HeavymetalIT/SDEPI045—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碳排放核算工作流程 5碳排放核算范圍 26碳排放核算步驟與方法 26.1識別碳排放源 26.2碳排放計算方法 26.3獲取活動水平數據 26.4獲取排放因子 26.5計算碳排放量 27質量保證 48碳排放報告撰寫 4附錄A(資料性)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典型碳排放源清單 5附錄B(資料性)常用燃料-能源相關參數推薦值 6附錄C(資料性)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報告章節設置 7T/SDEPI04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山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香山紅葉集團有限公司、日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山東天衡檢測有限公司、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本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環環保咨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鋒、趙世剛、丁鑄昌、劉澤亞、謝頌輝、孟露露、李倩、張敏、陳文文、胡偉、孟凡金、張琰蘋、侯為梅、李發強、李繪、徐丹彤、王磊、謝昕、倪永鵬。1T/SDEPI045—2024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本文件規定了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的術語和定義、工作流程、核算范圍、核算步驟與方法、質量保證、排放報告撰寫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指導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修復的碳排放核算。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重金屬污染場地heavymetalcontaminatedsite因從事生產、經營、處理、貯存有毒有害物質等活動造成重金屬污染,且經調查和風險評估后,確認污染危害超過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可接受風險水平的場地。3.2核算期accountingperiod自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開始至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驗收合格止。3.3碳排放核算carbonemissionaccounting在核算期內,按照相關標準對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碳排放的相關參數進行收集、統計、記錄,并將所有排放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累加,得到碳排放總量的活動。3.4碳排放核算邊界carbonemissionaccountingboundary與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相關的碳排放范圍。3.5活動水平數據activityleveldata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材料、能源等消費量的表征值。3.6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表征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材料、能源等單位消費量的碳排放系數。4碳排放核算工作流程開展污染場地修復的碳排放核算工作流程分為以下步驟:a)確定碳排放核算邊界。b)進行碳排放核算,具體包括:1)識別碳排放源;2)選擇核算方法;3)獲取活動水平數據;4)獲取排放因子;2T/SDEPI045—20245)計算碳排放量。c)核算工作質量保證。d)撰寫碳排放報告。5碳排放核算范圍核算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包括:——直接碳排放:污染場地邊界內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碳排放;——間接碳排放:電力、熱力等二次能源消耗、物料生產和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放。6碳排放核算步驟與方法6.1識別碳排放源在所確定的碳排放核算范圍內,對異位修復和原位修復的各類碳排放源進行識別,其典型碳排放源清單參見附錄A。6.2碳排放計算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以活動水平數據和排放因子的乘積作為排放源的碳排放量,見公式(1)。式中:EGHG——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活動水平數據,單位根據具體排放源確定;EF——排放因子,單位與活動水平數據的單位相匹配。6.3獲取活動水平數據應按照優先級由高到低的次序獲取活動水平數據,如表1所示。表1活動水平數據獲取優先級高中低6.4獲取排放因子6.4.1在獲取排放因子時,應考慮如下因素:——來源明確,有公信力;——適用性;——時效性。6.4.2應按照優先級由高到低的次序獲取排放因子,如表2所示。表2排放因子獲取優先級通過污染場地內的直接測量、能量平衡或物料高低6.5計算碳排放量6.5.1直接碳排放3T/SDEPI045—2024直接碳排放指污染場地邊界內,土壤開挖、破碎、篩分等設備運行過程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碳排放,計算如式(2)所示。不同燃料的凈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燃料碳氧化率推薦值見附錄B。式中:Ed——化石燃料消耗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r——燃料類別;efr——燃料r的碳排放因子,單位與燃料消耗量數據的單位相匹配;Vr——燃料r的消耗量,單位根據具體排放源確定。6.5.2間接碳排放6.5.2.1物料生產和運輸碳排放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物料生產和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放計算如式(3)所示。式中:Em——物料生產和運輸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i——物料類別;efi——物料i的排放因子,單位與物料消耗量數據的單位相匹配;qi——物料i的消耗量,單位根據具體排放源確定。6.5.2.2二次能源消耗碳排放6.5.2.2.1電力消耗的碳排放指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設備消耗電力的碳排放,計算如式(4)所示。式中:Ee——電力消耗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t——耗電設備類別;eft——處理設備用電的省級電網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兆瓦時(tCO2/MWhut——設備t消耗的電量,單位為兆瓦時(MWh)。6.5.2.2.2熱力消耗的碳排放指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設備消耗熱力的碳排放,計算如式(5)所示。式中:Eh——熱力消耗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p——熱力設備類別;efp——熱力生產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up——設備p消耗的熱力量,單位為吉焦(GJ)。6.5.3污染場地修復總碳排放將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累加即為污染場地修復總碳排放,計算如式(6)所示。式中:Etot——污染場地修復總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d——直接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m——物料生產和運輸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4T/SDEPI045—2024Ee——電力消耗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h——熱力消耗的碳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7質量保證7.1建立污染場地碳排放核算的規章制度,包括負責人員、工作流程和內容、工作周期和時間節點等。7.2建立碳排放源一覽表,對于不同等級的排放源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的獲取提出相應的要求。7.3依照GB17167對現有監測條件進行評估,不斷提高自身監測能力,并制定相應的監測計劃,包括對活動數據的監測和對化石燃料低位發熱量等參數的監測;定期對計量器具、檢測設備和在線監測儀表進行維護管理,并記錄存檔。7.4建立健全數據記錄管理體系,包括數據來源、數據獲取時間以及相關責任人等信息的記錄管理。8碳排放報告撰寫碳排放報告模板參見附錄C,報告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報告主體名稱、單位性質、所屬行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填報負責人和聯系人信息等;——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過程的碳排放量;——活動水平數據及來源;——排放因子數據及來源。5T/SDEPI045—2024(資料性)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典型碳排放源清單表A.1給出了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典型碳排放源清單。表A.1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典型碳排放源清單土壤運回等)等材料和藥劑;運輸車輛(場地內)等6T/SDEPI045—2024(資料性)常用燃料-能源相關參數推薦值表B.1給出了不同燃料的凈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燃料碳氧化率推薦值。表B.1不同燃料的凈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燃料碳氧化率推薦值GJ/t或GJ/10Nm%t27.4×10t26.1×10t28.0×10ttt20.2×10NmNm7T/SDEPI045—2024(資料性)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碳排放核算報告章節設置一、基本信息1.1報告主體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報告主體名稱、單位性質、所屬行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等。1.2聯系人基本信息二、概述2.1污染場地包括但不限于污染場地的位置、面積等。2.2核算范圍包括但不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