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典型案例分析
外國語小學姜長萍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可見培
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
帥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
的詞匯、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
1.《草》:最后一個教學環節
師:小朋友,放學回家誰愿意把詩背給媽媽聽?(學生舉手,
老師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我當你媽媽,你現在背給我聽好嗎?想一
想,到了家里該怎么說?
生:媽媽,我今天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聽好嗎?
師:我女兒真能,老師剛交完就會背了。
師:誰愿意回家背給哥哥聽?
生:哥哥,今年天我學了一首古詩,背給你聽好嗎?
師:那一首?
生:《草沆
師:噢,這首詩我也學過,它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
生:哥哥,你記錯了,是白居易寫的。
師: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給你聽:離離原上草,一歲……
生:一歲一枯榮。
師:野火燒不盡,春...春....
生:春風吹又生!
師:還是弟弟記性好!
師:誰愿意背給奶奶聽?你奶奶沒文化,耳朵有點聾,請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詩給你聽好嗎?
師:好,背什么古詩?什么時候學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剛學的。
師:那么多花兒不寫,干嗎寫草啊?
生:(一愣)嗯……是因為草很頑強,野火把他的葉子燒光了,
可第二年又長出了新芽!
師:噢,我明白了。背吧!
師:“離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聽不懂?
生:這句是是說,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師:還有什么“一歲一窟窿”?
生:不是“一歲一窟窿",是“一歲一枯榮”。枯,就是干枯,
榮,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長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師:你看俺孫女多能耐,小小年紀就會背古詩了!奶奶先你怎
么大的時候,那有錢上學啊!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小朋友,放
學回家就把這首《草》背給家里人聽。
(激發學生興趣,活潑而實在。學生背古詩,既是一個整體把握、
復習鞏固的過程,也是檢測學習效果的過程。在背的過程中,學生的
記憶、對古詩的理解以及展示、運用都有所顧及,而且每一輪引導都
逐漸深入。問題: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能力?寫字能力及鞏固?背
誦的面一一其他學生背的效果?時間一一有人說是表演,玩花樣!)
2.《只有一個地球》:教完課文后,要求學生根據下面幾個方面寫
句子:“地球小而美、資源有限、資源可以再生、遷居無望、要保護
地球”。引用者認為“學生們都完成了任務,學出了各式各樣動人的
句子,如:
“啊,我愛美麗而壯觀的一葉扁舟!”
“地球,謝謝你賜給我們有限的資源!”
“人類啊,不要再破壞資源了!”
甚至說:“看到這一個個詩一般的句子,怎能不讓人佩服老師巧
妙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在激發學生創造潛能的同時,又發展了學生
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學完了課文,還
寫這樣的句子,是引導還是捆綁?學生是否一定認為"地球小而美”?
“遷居無望”?人類都是破壞資源的嗎?這時應讓學生發揮更好)
3.教師裝傻現象解構。許多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往往會說:一定讀
得比老師好!連著名的特級教師也不例外。例如:于永正在《廬山的
云霧》教學中,就說了好多次:我不敢和你(學生)比,要找一個學
生代替他讀。當然這樣能讓學生自豪一下,也有機會多讀,確實把時
間、空間都給了學生。一方面,這需要學生讀的能力很強,容易把握,
一般不能照搬;另一方面,教師形象貶值后,其影響力大大削弱,其
他方面言傳身教的功效大打折扣,合作也是以不平等的態勢出現。可
謂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4,一位老師再指導口語交際《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時說:
對于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好不好,我們一起來討論好嗎?如果一
位教師連這都不知道,還用當教師嗎?對教師的信任、興趣沒了,這
難道不是更大的損失?不是重要教育資源的浪費?
結論:自主學習是需要的,但在自主學習時,教師引導一定要加強。
而且要引導到真正有效的的語文學習上:語言文字的學習、好的學習
習慣、想象和思維能力培養等。有一些“主體作用”不過是彩色的泡
沫,活動形式很多,唯獨學生寫字不多,讀書不多,思考不多。任何
主體作用,都應是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的“主體作用”,有利
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的“主體作用:
二、個性化與共性
1.一位教師教《落花生》,讓學生畫果實,喜歡畫什么就畫什么。
然后對比花生,突出“默默無聞”。(這是一種誤導!畫什么,未必就
能突出“默默無聞”;而且這么比,贊揚了默默無聞,那就是貶低個
性張揚。難道別的果實就不如落花生?畫不如改為議、說或別的方式,
不一定畫了才能體驗,也不要為了所謂綜合性學習活動而畫。必要的
時候才用,用了就要有實效。)
2.一些老師喜歡在指導朗讀時教:那里讀大聲,那里讀輕聲。
《問銀河》:一個學生高聲地讀,一個學生輕聲地讀。一些學生發現
了,有人就說讀輕聲不好。老師就問讀高聲的學生:為什么讀高聲?
學生說:銀河那么遠,要讀高聲才聽得見呀!問讀輕聲地學生為什么,
學生說:銀河出來時在晚上,我要輕輕的問,怕把它吵醒了!怕影響
了別的星星休息。老師肯定了后者,但也沒有否定前者。(一些教師
指導朗讀過于重技巧,忽略了個體的感受)
3.現在流行的兩句話:你喜歡學那里(段、句)就學那里(段、
句),你喜歡怎么學(讀)就怎么學(讀)!一方面用多則濫;另一方
面,個性化張揚時卻失去了共性!忽略了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如一位老師教《棉花姑娘》(人教),要求學生: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
(句)來學。到后面學完了,也是說: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來讀,試
想:學生在老師的權威下不敢不選,隨著民主化自主學習的逐漸深入,
學生如果敢于說:我那一段都不喜歡!那課怎么上?解決的辦法不是
自選課文,就是強制學生學了。(學生不喜歡的,想法讓他喜歡;學
生喜歡的,想法讓他的喜歡表達出來,讓他們互相感染。如果都不喜
歡的,就讓教師來傳授、感染、熏陶吧!)
4.《大自然的語言》:
師:預習了大自然的語言,都有誰在說話?(根據學生說的,課件
出示:白云、螞蟻、大雁、蝌蚪、大樹。)
師: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請把你最喜歡的那節詩找出來,美美的
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詩朗讀)
師:好!下面我們設白云、螞蟻、大雁、蝌蚪、大樹五個合作小組,
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詩來研究,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賞析】:教是引導步步深入,學生選擇有的放矢,各自鎖定鐘情
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體現著學生的興趣愛好;或反映著學生的學習
要求;或聯系著學生的生活經驗;這--選擇,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
情趣,而且推動教學向縱深發展。(教育和教學,是為培養人的,不
是為讓學生高興的!學生喜歡的就學,不喜歡就不學!那科學探險那
樣艱難的事、危險的事誰來做?課程標準的要求怎么達到?怪不得現
在生物、地理、勘探、農林這些學科根本沒人報考!我們基礎教育起
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5.為了發展學生個性,一些教師給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選
擇去學習、探究或評價。如分A、B、C三級測試,如果給學生自主選
擇,他們往往選擇了與自己水平不相適應的級別。如為了得分高,能
做A級的選擇了B級。這就不僅僅是教學的問題,因為個性的問題,
往往涉及到心理學問題,但僅靠語言的鼓勵往往是蒼白無力的,應當
在評價時有不同的政策。例如原來做C級題,能做到良好,現在做B
級題,也能良好,那發展方面評價就要加分。原來做A級題,得良好,
現在做C級題得優秀,發展性評價得分也不能加。
結論:學生個性化學習必須提倡,這是時代的要求!在發展學生
個性的同時,應當全體學生都有一個基本的學習要求,就是社會培養
的要求,就是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包括識字、朗讀、習作、口語
交際的要求和社會基本的倫理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等。這就是共性的。
否則,個性發展了,卻不容于社會,不容于集體,不是教育的成功!
三、基礎與創新
1.《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新標準帶來新理念一一關于“師
生平等對話”的實踐與啟示》由一個案例:“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
《小貓種魚》的公開課尾聲,教師讓學生用“種”擴詞,并說句話,
學生說了學多句子:農民伯伯在田野里種花生;媽媽在山坡上種玉米;
我和姐姐在花園里種花……”這時,一個學生說:老師,可不可以說
種太陽!學生哄堂大笑。老師問:好孩子,可以,但你為什么這么說?
學生說:不是有一首歌叫《種太陽》嗎?“沒錯”,老師帶頭為這個
學生鼓掌,“你能把這首歌唱給大家聽嗎?”學生邊唱邊跳。歌舞結
束后,一個小女孩神氣十足地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課堂上熱
鬧起來,老師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把這個一鳴驚人的句子寫在黑板
上,然后介紹了孫中山的事跡。“小女孩激動不已,兩腮緋紅。孩子
們似懂非懂,但在老師激昂情緒感染下,都陶醉的笑了,那笑,肉如
一朵朵燦爛的鮮花,開在每個人的臉上,開到每個人的心里J(創新
是有了,但基礎呢?如果連說話都不通,又談何創新?創新,必須是
在扎實的基礎上才是合乎民族發展的需要。創新并不是第一位的語文
素養,也不是最重要的語文素養,而只是語文素養的比較重要的一環。
文化底蘊才是語文的核心!)
2.由于不再提倡逐段講解,一些課隨意打亂文章順序,而不進行
梳理;任意肢解課文而不回歸整體。有時突然冒出一個或幾個句子讓
學生分析比較。(沒有了語言環境和課文背景,語文的形象、情感、
意境就沒有了,也就大大削弱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材和學生是第一資源!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
結論:對于語文教育來說,創新是重要的,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創新不能脫離基礎,在基礎學習中同樣可以培養創新的意識。語文課
程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語文的本質是“文化”!語文的范疇是生活!
楊再隋教授:〃語文課就是讓學生在絕大部分時間里學習識字、寫字、
閱讀、習作和口語交際。這就是語文課上的語文實踐活動,白白的浪
費時間去干些別的什么,而不在語文課上進行語文實踐,這樣的課能
說是語文課嗎?
四、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是同樣重要的。
1.讀(說、演、寫)給同桌聽(看):讀(說、演、寫)給同桌聽
(看)的作用是什么?是交流、相互影響、相互評價,共同提高C僅
僅讀給同桌聽,讀完就完了,沒有任何目標,是無效的合作。(四季)
2.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小組討論為主。實際上討論時,有些學生
不發言,有時學生權威壟斷發言權或誤導其他學生思維。而且討論在
無序狀態下,往往停留在表面或問題的某一點,既無法展開,也無法
深入。提防學生權威霸占課堂。由于生態平衡的關系,每個班總有一
些特別活躍,特別聰明的學生。他們反應快,思維敏捷。往往回答問
題搶先舉手,想的也比別人快。所謂“叫得歡的小鳥先得食。”老師
的注意力不由自主會被他們吸引,更多地關注他們,給他們機會。小
組討論,也是只有他們說話的份。兒童容易受榜樣的影響,更有從眾
心理,有人先說,后者紛紛跟上,思路就難以打開。這些人被稱為“學
生權威”!處理不好,大面積提高難以達到,合作學習也成為無效的
合作。(解決建議:這是一種慣性心理、從眾心理。可以讓他們帶動
其他學生學習,對他們的評價里,注重讓他們玩更高程度發展,側重
他們“小老師”或“合作者”的作用。)
3.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三種層次)
(1)自由討論。
(2)分工:組長、主持人、中心發言人、記錄人、展示人。
(3)大家提出問題,討論篩選問題,分頭研究問題的不同側面,質
疑問題,匯報、匯總。
結論:合作與獨立思考是并列的關系,有些時候需要合作學習,
有些時候需要獨立思考。是并列的關系,可以融合,互相促進。合作
學習不僅僅是小組討論,要探索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
五、探究體驗和接受學習
1,許多教師反映:以讀為本,整天只是讀來讀去,沒有什么東西!
強調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語文課是不是只要讀!(要區分開來
看待:一些優美的、抒情的詩文,可以通過多讀來體會、感悟。但不
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村里協議書范本模板
- 2025年03月安徽省地震局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博士學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市青羊區總工會公開招聘工會社會工作者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中級電子商務設計師-2019年下半年(下午)《電子商務設計師》案例分析真題
- 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蒙臺梭利教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生命應急救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初級中學2025屆中考英語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1)含答案
- 浙江省選考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答案
- 旋挖鉆機基坑支護工程施工隱患排查治理清單
- 空調維保質量保障體系及措施方案
- 平面向量在三角函數中的應用(學案)
- 中藥的道地藥材課件
- 《跋傅給事帖》2020年浙江嘉興中考文言文閱讀真題(含答案與翻譯)
- 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知識試題及答案
-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2021年版) 嬰幼兒發展引導員
- 幼兒園小班科學:《小雞和小鴨》 PPT課件
- 伯努利方程-ppt課件
- 年產20噸阿齊沙坦原料藥生產車間的設計和實現材料學專業
- 電子公章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