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3了解近代以來全球貿易網絡的形成及變遷,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學習目標重點近代以來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概況。難點理解商貿活動與文化交流之間的關系。重點難點1.15世紀以前的貿易
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15世紀以前,世界各地處于相對孤立的發展狀態。世界貿易也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最主要的貿易路線是絲綢之路,通過絲綢之路,歐洲人認識了瓷器、絲綢等中國商品,但是和中國的直接往來非常少。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2.15世紀后至工業革命前的世界貿易
(1)原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各洲之間的貿易隨之擴展。(2)表現
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1668年的一幅插圖,展示了當時倫敦咖啡館的風貌特征:充滿血腥暴力。目的: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②貿易的擴大促進了股份公司的出現和發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商業革命:(1)商貿中心轉移。(2)經營方式變化(創立銀行、股份公司、證券交易、百貨公司)。(3)商品種類增多。(4)國際貿易格局多中心。
(3)影響:西歐列強在美洲、非洲、亞洲等地的殖民擴張,客觀上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在第一次國際大分工中,南北美洲和東歐提供原料,非洲提供黑奴,亞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歐在三大貿易中都占據主導地位,推動商品的全球性流動,成為這次國際分工的指揮者。世界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系不斷加強,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3.工業革命后的世界貿易(1)原因: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使歐美國家需要尋求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2)表現: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通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輸送到世界各地。
1900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為:英國19%,美國12%,德國13%,法國9%。此外,這一時期原料和工業制成品的世界貿易額均呈現出均衡發展的趨勢。從1870至1913年,這兩類商品的貿易額都增加了兩倍多,這就說明工業發達國家和初級產品生產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以及世界各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都加強了。——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工業革命后,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使歐美國家需要尋找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用于支持工業生產及傾銷商品。蒸汽機車和輪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區的聯系更為便捷,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輸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歐美資本主義列強在新的貿易格局中仍占主導地位。從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貿易額增長了近2.6倍。政策:炮艦+商炮特征:開埠通商協定關稅4.20世紀上半期的世界貿易
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世界工業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貿縮減70%69.1%50%48%50%2/3失業人數1700萬600萬近300萬85萬300萬3000萬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時段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1913—19290.71929—1938-1.21938—19480
——摘編自姚曾蔭《國際貿易概論》20世紀初,壟斷資本主義繼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與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后,資本主義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終導致了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危機期間,世界貿易額縮減近2/3,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縮減了36%,失業工人達30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損失達2500億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還要嚴重。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帶來的危機,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界經濟遭到致命打擊,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到二戰結束后的1948年,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仍為0。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世界貿易(不利因素)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有利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簽署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7)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展。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冷戰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1995年),世界貿易突飛猛進。
締約各國政府:認為在處理它們的貿易和經濟事業的關系方面,應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發展商品的生產與交換為目的。切望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導致大幅度地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以對上述目的作出貢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二戰后世界關稅與貿易發展情況變化趨勢圖
【問題探究】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的經營狀況體現了跨國公司的什么特征?年份海外分支機構總產值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銷售額占GDP的比例海外分支機構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額的比例1985年4.77%20.02%30.30%1990年6.27%23.56%26.41%1995年5.99%27.63%14.86%2000年9.63%47.70%44.67%2005年9.03%46.18%32.31%2010年10.24%39.98%33.04%1985—2010年跨國公司海外分支機構經營情況跨國公司具有相當的經營規模,發展勢頭迅猛;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歷史時期歷史事件貿易概況發展階段新航路開辟前—世界貿易局限于各洲內部、亞歐大陸之間,貿易路線不穩定區域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洲際貿易擴展,商品數量種類增加;貿易范圍擴大;股份公司出現、發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兩次工業革命期間工業化生產;交通工具革新世界貿易額劇增;國際分工與貿易格局世界市場最終形成20世紀以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危機;冷戰;國際金融貿易協調機制、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國改革開放、世貿組織建立、國家壟斷組織與跨國公司發展、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進步等經濟聯系密切、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世界貿易和國際分工進一步發展全球貿易網的發展歷程1.特點
國際貿易的過程伴隨著文化的傳播。
15世紀后,西歐諸國先后開辟出新航路,在給歐洲帶來財富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各大洲之間的貿易往來。穿行在新航路上的商品,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而且作為不同文化的載體,搭起了溝通地區間思想文化交流的橋梁。
——摘編自楊共樂《歷史長河中的人類社會》18世紀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梳妝》,其中有中國風格的屏風和團扇
買賣雙方的接觸、洽談、協商、協議,以貿易為平臺輸送的各種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迥異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也以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呈現各自的知識、信念、道德、藝術和習俗等。商品成為不同文化的載體,搭起了溝通地區間思想文化交流的橋梁。二、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2.茶
(1)地位:飲茶風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了含蓄內斂的東方哲學和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是中國文化的符號之一。
19世紀英國貴族用中國瓷器喝茶的生活場景《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油畫)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妝中有中國茶具和茶葉。品茶從此成為英國宮廷時尚。英國詩人沃勒作詩贊美這位飲茶王后:花神寵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與秋色,美難與茶比。一為后中英,一為群芳最。物阜稱東土,攜來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祛煩累。欣逢后誕辰,祝壽介以此。——[美]梅維恒、[瑞典]郝也麟著,高文海譯《茶的真實歷史》明陳洪綬《松溪品茗圖》(2)中國茶文化的傳播:最初茶主要在中國周邊地區傳播,比如朝鮮、日本。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俄國
上流社會把中國的茶具作為最為最珍貴的室內擺設,中俄之間形成了“萬里茶道”日本
根據自身的風俗習慣創造出新的茶文化,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國
用中國茶和中國的茶具招待客人成為主人炫耀的方式,形成了“下午茶”荷蘭
許多富裕家庭都設有專門的“茶室”茶以西安為起點的“陸上絲綢之路”以東南沿海為主要樞紐的“海上絲綢之路”以武夷山為起點,通往俄羅斯的“萬里茶路”從中國西南地區出發向印度半島延伸的“茶馬古道”3.服裝
(1)法國
①中國服裝柔軟的面料、富有東方韻味的款式、線條流暢的龍鳳花草紋樣等,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
②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大膽采用東方女裝寬松的樣式,奠定了20世紀西方女裝流行的基調。“孔子”中國袍系列和服式長袍大衣
(2)中山裝: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服裝的特點,穿著方便,同時體現了一定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從清末到民國時期被公認的“國服”是中山裝。1912年,民國政府規定了中山裝的形制,并予禮義廉恥、三民主義和共和理念、五權憲法、和平統一、嚴謹治國等治國寓意。1929年,國民政府規定“制服用中山裝”。——摘編自【日】夏目晶子《“唐裝”的流行及其背景》4.鐘表
(1)誕生并傳入中國:誕生于歐洲,大約在16世紀中期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2)概況
①一些清朝高官將進口的鐘表作為珍稀物品收藏。
②在社會中下層中逐漸流行。
傅文忠公(恒)家所在有鐘表,甚至仆從無不各懸一表于身,可互相印證,宜其不爽矣!——趙翼《檐曝雜記》晝夜循環勝刻漏,綢繆宛轉報時全。陰陽不改衷腸性,萬里遙來二百年。——康熙《戲題自鳴鐘》故宮鐘表館館藏鐘
③一些公共場所也安裝有鐘表。
④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點。
鴉片戰爭后,西方勢力對我國的侵入日深,影響漸廣,尤其是在沿海和通商口岸的城市中,西方的物質文明和思想文化逐漸流行起來,對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的改變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其中鐘表的廣泛普及和公共建筑上大型鐘樓的建造對人們的時間感知和時間觀念影響深遠。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蘇州在18世紀開始興起鐘表制造業,19世紀后技術日臻完善。所造鐘表不僅具有計時功能,還能反映日月星辰變化與四時節氣更替,造型簡潔、色調清雅,尤其鐘盤體大突出,實用性強,成為蘇州鐘表的顯著特點。蘇州鐘表代表江南鐘表風格。廣州鐘表仿照歐洲鐘表的機械裝置,結合中國的傳統工藝,制造出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鐘表。廣州鐘表的題材多以我國傳統中富有吉祥寓意、祝頌太平、慶壽祈福等為主。5.文化交流(1)原因: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2)表現: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動漫、書籍等各國文化產品,也廣銷世界各地。【思考探究】觀察下圖,思考它是如何體現中西文化交流的?《紅樓夢》也反映了當時民間使用西洋自鳴鐘表的情況:51、52回,“只聽外間房中十錦格上的自鳴鐘當當兩聲”、“一時只聽自鳴鐘已敲了四下”。錦衣衛抄寧國府時,一下子抄出了18件鐘表。賈寶玉曾從懷里“掏出一個核桃大的金表來”。英國18世紀生產的銅鍍金象馱亭式表整體采用中國人喜歡的銅鍍金,亮麗的金色外殼上以紅、綠、藍、黃、白等各色料石鑲嵌花飾。在造型上,以能體現東方傳統風格的建筑為型。有人物、動物,十分注重中國文化所講的寓意——太平有象表盤上以中文數字標識時間課堂小結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工業革命后:世界日益成為經濟整體二戰后:世界貿易曲折發展冷戰結束后:世界貿易突飛猛進茶:中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服飾:中國、日本等服飾元素被法國吸收;
中山裝有中西合璧的特點鐘表:16世紀中期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18世紀數量已經很多其他: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動漫、書籍等課堂練習1.從1870年至1913年,世界貿易中原料和工業制成品的貿易額增加了兩倍多;190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為:英國19%,美國12%,德國13%,法國9%。這說明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并購居間合同
- 學校與股東合同范本
- 簡易倉儲保管合同范本
- 封窗訂貨合同范本
- 分租干果柜臺合同范本
- 演藝劇目創作合同范本
- 網上產品訂貨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方案
- 蔬菜大棚轉讓合同范本
- 國家建委 建筑合同范本
- 食品銷售流程圖
- 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附評分標準2
- 每周安全安全檢查記錄表
- 2. 精準醫學與支氣管哮喘治療
- DB11-T 1812-2020既有玻璃幕墻安全性檢測與鑒定技術規程
- Rubicon科室講課幻燈
- 舊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第四節 張益-髁突骨折
- 小企業會計準則財務報表模板
- 狼和兔子的凄美愛情故事,前世今生的約定,看哭了很多人
- 材料科學基礎晶體結構缺陷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