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_第1頁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_第2頁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_第3頁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_第4頁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系列(五)

第十三章浮力(解析卷)

口考支機理

■考點一浮力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囪

±o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液體。浮力的產生原因是因為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上、

下兩個表面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從而上、下兩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就不同,

受到的壓力也不同,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王上表面受到的壓力,這兩個壓

力之差就是浮力。

2、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密度有

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煌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考點二阿基米德原理

3、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蠅所受的重

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就是:F$、=G秘g=PV升g。

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

■考點三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4、物體的浮沉條件是: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靜止的將漂浮在液面上;

浮力笠王重力時,物體受力平衡,物體可以懸建在液體內(即物體就可以停留在

液體中的任何深度);浮力小王重力時,物體下沉,靜止時沉入液體底部。

5、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物體上浮;如果它的

密度笠土液體的密度,物體可以懸浮在液體內;如果它的密度玨液體的密度,

物體下沉。鹽水選種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讓密度大的飽滿種子談,不飽滿的種

子漂浮。

6、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浮力的大小等

于重力的大小。密度計就是利用遽建條件來工作的,密度計在不同的液體中所受

的浮力是不變的。

7、輪船用鋼鐵做成空心的,從而增大排水量,不僅使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還

能承載很多貨物,輪船在不同的液體(河水或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潛

水艇是通過改變水艙內水的多少(改變潛水艇所受重力的大G)來實現上浮和下

沉的;氣球和飛艇的氣囊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它是靠改變所受到的浮

力的大小,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易錯提示

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而跟物體在液體

中的深度無關。

2、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

3、同一物體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所受到的浮力相同。

4A考支突破

■考點1:浮力

?典例1:(2020春?江岸區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

)

A.沉底的雞蛋

B.遨游的“天宮一號”

C.飄在空中的熱氣球

D.能承載重物的橡皮泥船

答:B

解:A、沉底的雞蛋在水中盡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故A不符合題意;

B、太空中沒有空氣,故太空中運行的“天宮一號”不受到浮力,故B符合題意;

C、空中上升的熱氣球能上升,是因為其受到空氣的浮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浮力是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托起的力,橡

皮泥船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D不符合題意。

?變式訓練

1.1(2020?房山區二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不受浮力

B.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就是液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

C.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D.懸浮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B

解:A、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又適用于氣體,因此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

體都受浮力,故A錯誤;

B、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各個方向的壓力,由于上下表面存在高度差,因此只

有受到豎直向上的壓力與豎直向下的壓力無法抵消,即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等于浮

力,故此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是液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故B正確;

C、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故C錯誤;

D、懸浮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浮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因此是一對平

衡力,故D錯誤。

1.2(2020春?江岸區期中)如圖所示,邊長為a,重力為G的正方體物塊懸浮在

水中,水的密度為P水,水對正方體上表面的壓力為F”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

力為F2,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為下列表達式中錯誤的是()

A.對正方體受力分析得出F泳+F2=G+%

B.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力FZ=G+FI

C.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水的,

D.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力F2=P水ga2(hl+a)

答:A

解:A、重力為G的正方體物塊懸浮在水中,物體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

=G,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即F濘=G=F「F”故A錯誤;

B、由G=F2?F”可得,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力,F2=G+FU故B正確;

C、正方體邊長為a,體積V=£,因為浸沒懸浮,V?=V=a:i,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得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P水g£,故C正確;

D、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強p=Pgh=P;Kg(仄+a)

由P=E可得,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力F?=pS=P(瓦+a)Xa2,故D正確。

S

■考點2:阿基米德原理

?典例1:(2020?玄武區二模)如圖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物體,當物體三分之一

的體積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5N,當物體二分之一的體積浸入水中時,

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現將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放入水中,則該物體靜止

3

時所受浮力和該物體的密度分別為(P3K=lX10kg/m\g=10N/kg)()

X

X

U

A.9N,0.75X103kg/m3B.9N,0.8X103kg/m3

C.8N,0.75X103kg/m3D.8N,0.8X103kg/m3

解:(1)當物體工的體積浸入水中時,則排開水的體積為:V彈簧測力

33

計示數為5N,

根據稱重法可知:FG-F,

即:P水gV產G?F,

所以,p木gXa=G-5N------------------------------------------------①;

3

當物體」的體積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同理有:

2

p水gX2V=G-3N-----------------------------------------------------------②;

2

由①-②得:P水gV=12N------------------------------③,

將③代入①得:

G=P水gX-lv+5N=2X12N+£N=9N;

33

由③知,物體浸沒受到的浮力為12N>9N,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將物體從彈簧測

力計上取下放入水中,則該物體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由漂浮的特點,物體所受

浮力是:F=G=9N;

(2)由③得物體的體積:

V=3;

P水g'

該物體的密度為:

P=衛=且=-----=-p水=2x1.OX103kg/m:i=0.75X10:,kg/m3o

12N

VgVgX44

P水g

?變式訓練

2.1(2020?越秀區校級二模)水平面上有兩個相同的溢水杯,分別裝滿不同的液

體,將同一個小球A分別放入溢水杯中靜止時?(如圖所示),從甲杯中溢出了0.6N

的液體,從乙杯中溢出了0.4N的液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球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A的重力等于0.6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0.4N

C.甲杯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液體的密度

D.小球A放入前,液體對甲杯底的壓強等于液體對乙杯底的壓強

答:D

解:A、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重

力,由于甲杯中溢出的液體重力是0.6N,乙杯中溢出的液體重力是0.4N,故小

球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故A正確;

B.根據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條件可知,小球A在甲杯中漂浮,其重力等于浮力,

即0.6N,在乙杯中沉底,受到的浮力等于0.4N,故B正確;

C.根據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條件可知,物體在乙液體中沉底,則物體密度大于

液體乙的密度,而物體在甲液體中漂浮,則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甲的密度,故甲

杯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液體的密度,故C正確;

D.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gh知,小球A放入前,兩個相同的溢水杯液位高度

相同,因為甲杯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液體的密度,故液體對甲杯底的壓強大于液

體對乙杯底的壓強,故D錯誤。

2.2(2020秋?重慶月考)小明有一立方體金屬塊,他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

中,如圖甲所示,在將金屬塊緩慢從液體中豎直提出來的過程中,畫出了測力計

讀數F隨提起高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液面的變化),則()

A.金屬塊密度為4.4X10'kg/m3

B.桶內液體密度為2.5g/cm3

C.正方體提出水面過程中,容器對桌面的以強是不變

D.正方體上表面接觸液面至完全拉出的過程,正方體移動8cm

答:A

解:A.當金屬塊完全露出液面,沒有浸入水中時,金屬塊不受浮力,此時拉力

等于重力,即在4cm以上,從圖可知,該金屬塊重力為:G=F拄=0.35N。

根據G=mg可知金屬塊的質量為:m=S=°,3川=o.035kg;

glON/kg

由圖乙知,測力計拉力F從2?4cm過程中逐漸變小,故可知正方體金屬塊的邊

長為:

L=4cm-2cm=2cm,

正方體金屬塊的體積:

V金=I-=(2cm)3=8cm3=8X10-6m3;

金屬塊的密度:

P金=~^-=°35kg=4.4XlOlg/m';故A正確;

V金8X10-6m3

B.由圖乙知,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時,F/=0.25N,

根據稱重法可知,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Fi?=G-Fi/=0.35N-0.25N=0.IN,

則根據Fi=PjagV持可得:

桶內液體密度P液=>1一=-------—K=L25X103kg/m3=l.25g/cm3;

gV排10N/kgX8X10-bmJ

故B錯誤;

C.正方體提出水面過程中,浮力減小,對水的壓力減小,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減

小,壓強也減小,故C錯誤;

D.正方體上表面接觸液面至完全拉出的過程,正方體移動的距離為自身的邊長,

也就是2cm,故D錯誤.

■考點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典例1:(2020秋?奉賢區期中)雞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雞蛋沉在杯底如圖所示

向杯中加鹽,使雞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在此過程中,關于雞蛋受到的

浮力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始終保持不變B.始終變小

C.先不變,后變大D.先變大,后不變

答:D

解:同一只雞蛋的重力不變,向杯中加鹽,液體的密度變大,雞蛋慢慢上浮,雞

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行=P液gV排雞蛋受到的浮力變大,

雞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在整個過程中,

雞蛋所受的浮力先變大,后不變,故D正確.

?典例2:(2020?東平縣一模)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有不同的液體,把質量相等

的甲,乙兩球分別輕輕放入A、B兩杯液體中,靜止時處于如圖所示狀態。甲,

乙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球所受浮力更大

②兩球所受浮力一樣大

③A杯中液體密度小于B杯中液體密度

④甲球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乙球對容器底的壓力

A.只有①③正確B.只有①④正確C.只有②④正確D.只有②③正確

答:D

解:

①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襁=GAHF浜=GB曲已知甲、乙排開液體的重力

相等,所以F浮A=F浮B,故①錯誤,②正確;

③由于浮力相同,則:F浮尸P.\gV排A=F$1R=PBgV排B,由于A的體積大于B的體

積,則A的液體的密度要小于B的液體的密度;故③正確;

④甲乙的質量是相同的,重力相同:甲乙都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辱直向上的支

持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由于甲乙受到的浮力相同,則支持力相同,根據力的相

互性可知,甲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相同的,故④錯誤。

?變式訓練

3.1(2020?海東市三模)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

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

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叩乙丙

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PA>PH>P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

D.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H>FC

答:A

解:由題知,A、B、C三個正方體的體積相同;

AD、由圖可知,A、B、C三個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關系為V^VVBMVVM,

根據F浮=PjftgV我可知,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RVFBVFC,故D錯誤;

因正方體分別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則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即說明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等于正方體排

開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為,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補充了它排開的水的重力,能

看出三個容器內總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關系為

F甲=F乙=F丙,根據p=E可知,壓強也是相同的,故A正確;

S

B、由圖可知,A和B處于漂浮,C處于懸浮,

則由浮沉條件可知:GA=FA,GB=FB,GC=FC,

由于RVFBVFC,所以GAVGBVGC;

由于正方體A、B、C的體積相同,

所以根據P=W=且可知,物體密度的大小關系:PA<PB<PC,故B錯誤;

VgV

C、正方體靜止時,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即h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據

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pz,=p閃,根據F=pS知,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尸丙,故C錯誤。

3.2(2020?陽信縣一模)如圖1所示,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叫做密度計,將其插

入被測液體中,待靜止后直接讀取液面處的刻度值。圖2和圖3是自制的一支簡

易密度計(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先后被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兩個

燒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00

圖1圖2圖3

A.密度計的工作原理是pJ

v

B.密度計在圖2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圖3中受到的浮力

C.圖2與圖3中液體對密度計下表面的壓強相等

D.圖2中液體的密度比圖3中液體的密度大

答:C

解:A、密度計的設計利用了物體的浮沉條件,故A錯誤;

BC、同一支密度計放在2、3兩種液體中都漂浮,則F浮2=F^=G,即:密度計

在2、3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的重力G,故B錯誤;

因密度計漂浮,則由浮力產生的原因可得F;?=F向上=pS,

所以,2、3兩杯中液體對密度計下表面的壓強相等,故C正確;

D、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推2>V排3,且F浮2=尸浮3,

根據F浮=P液V排g可得P液=—三一,則P2Vp3,則D錯誤。

gV排

3.3(2020?邵陽縣一模)一個飛艇充入氣體后的總質量是1.5t,體積為1500m:',

已知空氣密度為L29kg/m3,當飛艇懸浮在空中時,如果g=10N/kg,則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飛艇最多能裝1935kg貨物

B.飛艇與飛機的起飛原理一樣

C.飛艇內充入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D.飛艇懸浮時F浮=G貨+G射

答:D

解:

(1)飛艇在空氣中所受浮力為:

F浮=P空氣gV推=L29kg/m3X1500m'X10N/kg=19350N,

因為在空中懸浮,

所以F>*?=G七艇+G貨

所以G?s=F浮-G飛艇=19350N-1500kgX10N/kg=4350No

G=mg可知,4350N=435kg;故A錯誤,D正確;

glON/kg

(2)飛艇是利用浮力升空的,飛機起飛是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二者

的原理不同,故B錯誤;

(3)飛艇內充入氣體的密度一定比空氣密度小,體積相等時,重力小于浮力,

故C錯誤。

辦實基砒

1.(2020?研口區二模)下列幾幅圖片中關于壓強、浮力的分析:這些說法正確

的是()

■?□□

由甲國乙圖丙

①甲圖是雞蛋在濃鹽水中靜止時的情況,若往濃鹽水中再加一些鹽,雞蛋再次靜

止后所受浮力與原來相等

②乙圖是我國海軍的潛水艇在海中懸浮、上浮、漂浮訓練過程,潛水艇在懸浮和

漂浮時所受的浮力不相等

③將一木棒下端纏一些銅絲制成的簡易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兩溶液中,靜止時液

面相平如圖丙,甲溶液對密度計底部的壓強等于乙溶液對密度計底部的壓強

④若把閃圖中密度計在乙液體的液面以上部分的截掉后,剩余部分一定在乙液體

中漂浮

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答:C

解:①甲圖中的雞蛋在鹽水中處于懸浮狀態,說明雞蛋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再向鹽水中撒鹽,鹽水的密度增大,雞蛋會上浮最終漂浮,雞蛋在漂浮時受到的

浮力仍然等丁其重力,故①正確;

②由圖可知,潛水艇在海中懸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大于漂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

由F浮=「液8丫排可知,潛艇懸浮時所受浮力大,即F林浮,F稼浮,故②正確;

③同一密度計在不同的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浮力都等于密度計的重力,密度

計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也相等,由于浮力相等,浮力等于密度計下表面與上表

面受到的壓力差,而兩只密度計上表面受到的壓力均為0,所以,下表面,即密

度計的底部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壓力相等,密度計的底面積一定,根據p

=*可知,密度計的底部在甲杯中受到的液體壓強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液體壓強,

故③正確;

④開始時密度計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將液面以上部分的截掉后,重力

減小,浮力大于重力,密度計上浮最終處于漂浮狀態,此時所受浮力等于剩余部

分的總重力,故④正確。

綜合分析①②③④都正確。

2.(2020?北硝區校級模擬)在國內很多地方,正月十五都要吃湯圓。煮湯圓,

人們常用“生沉熟浮”來判斷湯圓是否煮熟,完整的湯圓煮熟后會漂起來的原因

是()

A.湯圓的重力減小了

B.湯圓的重力不變,浮力增大

C.湯圓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

D.湯圓的重力和浮力都減小了

答:B

解:湯圓在水中煮的時候,質量不變,則重力不變,因為湯圓受熱膨脹,體積增

大,根據F浮=PgV外知,浮力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便會浮上來,故B正確,

ACD錯誤。

3.(2020?科右前旗一模)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

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

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R>FB>FC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PA>PB>P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4=p內

答:D

解:

A、由題知,A、B、C三個正方體的體積相同;由圖可知,A、B、C三個正方體排

開水的體積關系為VA排VVB拷VVp,根據F浮=P液gV井可知,浮力的大小關系為:

RVRVFc,故A錯誤;

B、由圖可知,A和B處于漂浮,C處于懸浮,則由浮沉條件可知:GA=FA,GB=

FB,金=艮,由于FAVRVR,所以GAVGBVGC;

由于正方體A、B、C的體積相同,所以根據p=W=且可知,物體密度的大小關

VgV

系:PPPC,故B錯誤;

C、正方體靜止時,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即h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據

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0z.=p西,根據F=pS可知,受

到的壓力也是相同的,故C錯誤;

D、因正方體分別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則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即說明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等于正

方體排開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為,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補充了它排開的水的重

力,能看出三個容器內總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關系為F甲=F乙=F內,根據p==可知,壓強也是相同的,故D正確。

4.(2020?金牛區模擬)如圖所示,雞蛋在鹽水中漂浮。向鹽水中緩慢加入清水,

雞蛋將()

A.上浮一些,浮力減小

B.上浮一些,浮力保持不變

C.下沉一些,浸沒之前雞蛋所受浮力不變

D.下沉一些,浸沒之后繼續加水,雞蛋所受浮力不變

答:C

解:ABC、雞蛋在鹽水中漂浮時,雞蛋密度小于鹽水密度;向鹽水中緩慢加入清

水,鹽水密度減小,沒有浸沒鹽水之前是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

雞蛋重力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由F淳=P液gV拌知,排開鹽水的體積增大,

也就是雞蛋會下沉一些。故AB錯誤,C正確;

D、繼續加入清水,鹽水密度小于雞蛋密度時,雞蛋完全浸沒。當雞蛋浸沒水后,

繼續加水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但隨著鹽水密度減小,根據公式F浮=PgV排

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變小。故D錯誤。

5.(2020?西寧模擬)如圖是甲、乙兩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象,將相同的

木塊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容器a和b中,待木塊靜止時,兩容器液面

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容器盛的是乙液體,b容器盛的是甲液體

B.木塊在a容器內排開液體的質量較大

C.a、b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

D.a、b兩容器中木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

答:D

解:

A、由圖象可知,體積V相同時,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則根據P=f可知:

P甲>P乙;

相同木塊在a、b中都處于漂浮,則所受浮力F浮“=F*,=G木,

根據F浮=P液gV指可得:PagVIfa—PbgVillb;

由圖可知:V排aVV博b;所以,Pa>Pb;

所以,由此可知:a容器盛的是甲液體,b容器盛的是乙液體,故A錯誤;

B、因FT”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拌n=Gjib,見:m排“=m井b,故B

錯誤;

C、由于兩容器中液面相平,且P.>Pb,根據p=P液gh可知,a容器底部受到

液體的壓強大,故C錯誤;

D、木塊在a、b兩容器中都處于漂浮,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木塊下表面受到

液體的壓力:Fa〉=F浮"Fb下=F}?b,則Fa下=Fb下;

由于兩個木塊相同,則底面積相同,根據P=E可知:PaN=Pb卜,故D正確。

S

6.(2020?包河區一模)將同一長方體分別水平與豎直放置在水中,如圖所示,

它所受到的()

A.向上、向下壓強差不等,向上、向下壓力差相等

B.向上、向下壓強差不等,向上、向下壓力差不等

C.向上、向下壓強差相等,向上、向下壓力差不等

D.向上、向下壓強差相等,向上、向下壓力差相等

答:A

解:長方體物塊懸浮在水中,說明受到水的浮力不變,而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

受到水的壓力差,所以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不變;

而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4p=",豎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

S

表面積小,所以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不相等。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選項BCD錯誤,A正確。

7.(2020?鄭縣一模)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甲、乙兩種

液體,圖示是同一只雞蛋在兩種液體中靜止時的情景。圖中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

為P甲和。乙,雞蛋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分別為p甲

和p乙,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P甲P乙,F甲F乙,p甲p乙.(填寫“>”

“V"或"=")

答:V;=;V

解:

(1)由圖知:雞蛋在甲液體中懸浮,說明「甲=。;雞蛋在乙液體中漂浮,說明

P乙>P.所以P甲vP乙;

(2)雞蛋在甲液體中懸浮,則F,n=G;雞蛋在乙液體中漂浮,則F『G.所以,

F甲=F乙;

(3)由于甲、乙兩種液體的體積相等,且液體的密度P甲VP乙,根據G=pVg可

知液體的重力:G甲VG乙;

由于是圓柱形容器中,則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力:F/=Gn+G,FJ=G1G,

所以,F/VF乙,;

由于圓柱形容器是相同的,則容器的底面積相同,根據p=]可知容器底部所受

液體壓強:P甲Vp乙。

8.(2020?東莞市模擬)將適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只土密度計,

將其分別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中,靜止時如圖所示。若兩

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P甲和Pv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

乙.從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判斷:F甲—F乙,P甲—P乙;密度計兩次排開液體的

重力分別為G甲、G。則G甲—G乙.(均選填=”或“>”)

甲乙

答:=;<:=

解:由于密度計漂浮,則有:F浮=G,所以,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

等,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G,即F,i=F乙;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

Vw>V乙撲,根據F浮=「液8丫排可知,液體的密度:PP浮力相等,由阿

基米德原理F浮=G排知,密度計兩次排開液體的重力:6甲=6乙。

9.(2020?蘇州模擬)某物理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

(1)銅塊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o

(2)由①③④⑤四個步驟可知,發現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又與深

度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與有關。

(3)比較①④⑦三幅圖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應選取圖中

(選填圖中數字代號)步驟進行對比分析。

(5)探究完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后,同學們想進一步探究浮力的的大小與物體

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此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用abed表示),通過分析數據并進行比較發

現:(用圖中符號G、G2>G3>G,表示),從而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

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

答:(1)1.2;(2)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3)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4)

①②?⑥;(5)dabc;G,-G2=G3-G4

解:(1)由①和⑦可知,銅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水=G-F=9N-7.8N=

1.2N,

(2)由圖③④,物體在水中的深度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根據F;i=G

-F,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大,因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因此不能得出浮

力大小與深度有關的結論。物體在水中的深度變大的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

則說明了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由圖④⑤可知,物體浸沒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

物體受到浮力大小相同,則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浮力大小與物體的深度無關。

綜上,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有關。

(3)比較①④⑦三幅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密度不同,彈簧

測力計示數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4)要驗證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要控制物體排開液體

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相同。

他應選取圖中①②④⑥等步驟進行對比分析;

根據稱重法,銅塊所受到的浮力:

F銅=G舸?F】=9N-8N=1N,

鐵塊所受浮力為:

F&;=G隹?F2=2.8N-1.8N=1N,

由此可以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無關。

(5)為了減小誤差,在小桶凄水前,應先測出其重力,所以合理的實驗順序為

dabc;通過分析數據并進行比較發現浮力F-G2=2N-1.5N=0.5N,

排開液體的重力GflF=G3-G,=1N-0.5N=0.5N,

即G-G2=Gs-G?從而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

10.(2020春?無棣縣期末)如圖甲是建造重慶嘉陵江大橋時使用的起吊裝置(圖

中未畫出),鋼纜繩拉著實心圓柱體A從距江面某一高度處沿豎直方向勻速下降,

在下降到江底之前,始終保持0.2m/s的速度不變,圖乙是A下降到江底之前鋼

纜繩對A的拉力F的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取江水的密度為P=1.0X103kg/m\

gJR10N/kg),求:

(1)圓柱體A浸沒后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2)圓柱體A的密度是多少kg/n??

(3)當圓柱體A下降到江底(江底視為水平且水深度無變化),卸下鋼纜繩后,

圓柱體A對江底的壓強為多少Pa?

江面

-

-

3)

n?;(

'kg/

.SXlO

度是l

A的密

柱體

(2)圓

0M

2X1

力為

的浮

料受

1)石

答:(

3

0Pa

5X1

強為

的壓

江底

體A對

圓柱

o

解:

降到

,在下

速下降

方向勻

沿豎直

高度處

面某一

A距江

柱體

心圓

,實

由題知

(1)

度不變

s的速

2m/

持0.

終保

,始

之前

江底

以上

水面

體在

時物

變,此

力不

的拉

s鋼繩

前10

知,

由圖象

'N,

X10

F=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