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宗教的符號與象征_第1頁
關于宗教的符號與象征_第2頁
關于宗教的符號與象征_第3頁
關于宗教的符號與象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宗教的符號與象征

本周我們學習了第四講宗教的象征符號和語言特色,在閱讀了PaulTillich的《宗教語言的性質》一書中宗教的符號這一章節以及伊利亞德的《神圣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中的第13章,我想在這里概述一些主要觀點,表達一些對宗教符號與象征的理解,并對文章中的一些理論做簡要評述。首先,要正確理解宗教的符號,就要搞清楚symbols和signs的區別。二者雖然有同一性,但是符號比記號擁有實在,并能擁有它所代表物質的力量和意義。例如:一面國旗和一個字母就可以很清楚地顯示出符號與記號的區別。針對“符號的功能”的討論,作者說“每個符號都揭示了非符號語言不能說明的實在的每個層面”,我卻認為即使符號可以揭示實在的內涵,但也不可以揭示實在的諸層面。因為符號也包括了心靈的層面,一旦涉及到心靈實在的層面,符號也許就不能夠傳達完全相同的意義了。符號是雙刃的,即揭示實在,又揭示心靈,同一種宗教符號在不同人的心中也就有了差異,即使只是輕微的差異。第三步的討論是“宗教符號的性質”,我很同意作者的“宗教模糊法則”的觀點,宗教有神圣性,也有非神圣性,這就取決于宗教符號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在現實或是經驗中獲得符號,宗教的歷史有混亂,也有秩序,當其從混亂走向有序,宗教符號就成為人們心中最有力的創造物,控制了人類的意識,彰顯出強大的能力。

接著是關于“宗教符號的諸層面”的問題。宗教符號有兩個基本的層面:超驗層面和內在層面。如果說超驗層面的代表符號是上帝的話,那么內在層面就要涉及“肉身”了。它們相互對立,卻也相互統一,正如神圣的存在總是有不同的肉身形式一樣,以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力為例,諸神越是超驗,就越需要人性的肉身體現,來克服超驗要素所帶來的遙不可及的弱點。

最后是“宗教符號的真值”,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我不是很能理解。對于肯定陳述和否定陳述,我以耶穌由處女所生的故事為例,堅持這個說法的目的是試圖使耶穌具有完滿的神性;然而它卻去除了一個基本學說,即必須在全部神性之外堅持的的完滿人性。一個沒有父親的人,是沒有完滿人性的。這就是關于關于宗教符號的真值的否定陳述。此外,作者提到了“沒有任何宗教符號可以成為終極存在”,大概是因為宗教符號具有歷史性吧,有開始,有消亡。

在保羅的《宗教的符號》之后,伊利亞德《象征的結構》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宗教的象征意義,在這里發表一些我對文中理論的看法。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具有巫術意義的石頭,人們賦予它們象征性,即“寶石”。比如:玉,體現了陽的宇宙原則,在古代中國象征著至高地位,體現君權與權能,在古代醫學中被認為有起死回生之效,體現了永生與不朽,因而“玉”擁有了太陽般堅不可摧的性質。同樣,珍珠,則體現陰的宇宙原則,它來自與象征著創造力女性的貝殼之中,它是從“水中誕生的”,是從“月亮中誕生的”,代表愛情、生殖,豐產等意義。問題是:史前的人類以什么理由選擇某些特定的石頭作為“寶石”?他們是在什么時候賦予它們神圣的象征意義?

我認為史前人類對“寶石”的選擇最根本是來自宇宙的本質,浩渺的星空、耀眼的太陽等天體足以使他們產生敬畏與信仰。人們在自然與宇宙中找尋與信仰契合的物質來寄托信仰,使其具有巫術的能量,并在信仰中渴望回歸自然,與宇宙的大化同在。以月亮為例,月相就是個很好的宗教范型,它的宇宙性質——盈虧變化和循環,正好切合了生命中的誕生、成長、死亡和再生,于是月亮就被神圣化,人們認為月亮掌控著自然節律,也掌控著生命的循環往復。人們將代表月亮與誕生的珍珠作為“寶石”,作為靈丹妙藥,希望通過它能進入“屬于月亮的生命”,這就是選擇珍珠的原因。至于是在什么時候,可以肯定是人們意識到了水,月亮和變化的宇宙范型及月亮所掌控的規律之時,珍珠才變成具有巫術的寶石。從這個問題衍生出的作者的一個觀點我表示有疑問,就是“珍珠象征的起源并不是經驗而是理論的”。我認為象征的起源應該是實踐與經驗,雖然寶石是因為某種自然規律而被確定為是寶石,但是規律的背后,起源的真實源頭還是來自于人們的實踐,即使宗教與巫術絕大部分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但是也依舊不是脫離客觀存在的,是通過實踐經驗升華上去的而非憑空產生的理論。如果不是通過人們的大量觀察以及在生活中的經驗,我想寶石就不一定存在了。正如珍珠由神秘宗教意義最終退化為僅有的經濟兼美學價值,同樣是經驗的功勞,是人們通過實踐不斷深入發現世界與宇宙最后,想說一下宗教象征的“幼化”問題。簡單說來,在我理解的幼化就是人們在面對復雜,難以表達的象征體系時,用一種簡化、過分具體的方式來對待它的一種現象。比如說,《圣經》中說“四條圍繞伊甸園的河流的名字能夠潔凈一切‘宇宙’”,于是某古老民族在治便秘的處方中就運用了上面的話,這里他們把人或動物看作是一個小宇宙,這就是一種樸素而具體的方式,是幼化的體現。幼化現象出現在幾乎所有地區的宗教史中,這種對原型的簡單模仿無處不在,這是什么原因呢,即使幼化可能會削弱宗教的神圣色彩?

我想,幼化現象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將神圣置于世界的每一個微不足道的事物中與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它變得具體、世俗,讓人們不再感到它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這就使神顯得以無限延伸,得以充斥整個世界。我們可以在歷史中找到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