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1頁
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2頁
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3頁
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4頁
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效課堂】2022-2023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優(yōu)質備課包(湘教版)

2.3中國的河流(第2課時)(同步訓練)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下列治理措施中,不是針對長江的是()

A.治理灘多、流急的川江B.治理“九曲回腸”的荊江

C.洞庭湖周邊地區(qū)退田還湖D.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

2.近年來,長江洪澇災害頻繁發(fā)生的人為原因是()

①中游地區(qū)圍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勢低平③流域內降水豐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⑤支流眾多,

雨季漲水集中

A.①④B.①⑤C.②⑤D.④⑤

3.分布在長江上的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是()

A.大興安嶺B.太行山C.巫山D.雪峰山

4.下列有關長江之最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量和含沙量都是最大B.流域面積和流量都是最大

C.干流長度和汛期都是最長D.水能蘊藏量和含沙量都是最大

5.長江三角洲地處我國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交會處,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發(fā)展

都有輻射帶動作用。下圖是長江流域示意圖,關于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南麓,注入黃海,為外流河

B.上、中、下游分界處分別是宜昌、湖口

C.流經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D.流經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

第1頁共7頁.

6.長江航運在我國沿海與內陸之間起到的作用是()

A.“生產加工”B.“商店售貨”C.“運輸紐帶”D.“魚米糧倉”

7.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美譽的河流是()

A.長江B.黃河C.淮河D.黑龍江

8.人民幣10元的三峽位于長江()

A.上游B.中游C.下游D.支流

9.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

A.水能資源最豐富B.年徑流量占全國總量的1/3

C.我國第一長河D.通航里程長,航運價值高

10.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劃分點是()

A.宜昌B.湖口C.河口D.桃花峪

二、解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

11.讀長江流域圖,完成下列內容。

(1)長江發(fā)源于F、青藏高原的____,全長6300多千米,注入G、____。

(2)長江上游從源頭至A____;中游從A至B____,下游從____至出海口。

(3)長江跨越地勢的三級階梯,上游水能資源豐富,其中已建成的②____水利樞紐工程,號稱

長江第一壩,興建的①____水利工程是世界上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

(4)長江素有____的美譽,原因主要是干支流通航里程長,航運價值高。

(5)C____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D是____。

(6)長江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____河段。

第2頁共7頁.

1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起止點: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A____山脈,注入B____海,是我國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

廣、水量最大的河流。

(2)自西而東經過的地形區(qū)有____高原、橫斷山區(qū)、____盆地、____平原。

(3)上、中、下游分界點:湖北省的a____和江西省的b____。

(4)主要支流:①雅礱江、②岷江、③____江、④____江、⑤____江、⑥____江、⑦____江。

(5)湖泊:C____湖、D____湖。

(6)沿江主要城市: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7)水能資源:水能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fā)利用部分占全國的一半,

被稱為“____”。水能資源集中分布在____游河段,E____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第3頁共7頁.

參考答案與解析

【答案】1.D

【解析】從題干的描述來看,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沙調水工程屬于黃河流域,不屬于長江流域,

D符合題意;治理灘多、流急的川江;治理“九曲回腸”的荊江;洞庭湖周邊地區(qū)退田還湖,都

是針對長江流域的治理措施,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2.A

【解析】一直以來長江流域經常發(fā)生洪澇災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是:

東部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流域內降水豐沛,中下游地勢低平,支流眾多,一遇雨天洪水一并

涌入長江干流。故②③⑤屬于自然因素,不符合題意;故BCD錯誤;人為因素主要是:在

上中游地區(qū),濫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中游地區(qū)的圍湖造田,導致湖泊

蓄水量大減,在暴雨季節(jié)來臨之時容易引發(fā)洪澇災害。故A①④正確,故選C。

【答案】3.C

【解析】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有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分布在長江

上的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是巫山,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沒有分布在長江附近,

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答案】4.B

【解析】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AD錯誤;長江是我國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和長

度最長的河流,B正確;珠江是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C錯誤,故選B。

【答案】5.B

【解析】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南麓,注入東海,為外流河,故A錯誤;長江上、中、下游

分界處分別是宜昌、湖口,故B正確;長江的流經的地形區(qū)自西向東依次為青藏高原、橫斷

山區(qū)、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故C錯誤;長江流經我國地勢的三級

階梯,流域主要跨南方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沒有跨北方地區(qū),故D錯誤。故選:B。

【答案】6.C

【解析】長江航運在我國沿海與內陸之間起到的作用是運輸紐帶,該河流是我國的黃金水道,

其航運價值高,C正確;“生產加工”、“商店售貨”、“魚米糧倉”的表述都不符合題意,ABD

錯誤。故選C。

【答案】7.A

【解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的40%,可

第4頁共7頁.

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的一半以上。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

道”的盛譽。近半個世紀以來,經過航道綜合整治,加之三峽、葛洲壩等水利樞紐的建設,長

江的通航條件得到顯著改善。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期作為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目前,長江

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故選A。

【答案】8.A

【解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位于長江上游,我國地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處,水

流湍急、水能資源極為豐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是一個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具有防洪、發(fā)電、

航運、水產養(yǎng)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綜合利用效益。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答案】9.D

【解析】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是

我國通航里程最長、貨運量最大的河流,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航運價值巨大,自

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D符合題意;長江水能資源最豐富,被稱為“水能寶庫”,A

不符合題意;年徑流量占全國總量的1/3,我國第一長河都不是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主要

原因,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10.B

【解析】長江是我國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是湖口;宜昌是長

江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河口是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桃花峪是黃河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

故選B。

【答案】11.(1)唐古拉山脈東海

(2)宜昌湖口湖口

(3)葛洲壩三峽

(4)黃金水道

(5)鄱陽湖洞庭湖

(6)荊江

【解析】(1)讀圖可知,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它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流,

最終注入G東海。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的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

省的湖口;故A為宜昌,從源頭到宜昌為長江上游;中游從A宜昌到B湖口,下游從湖口至

出海口。

第5頁共7頁.

(3)讀圖可知,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qū),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

富,②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號稱長江第一壩;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三峽水利樞紐,它位

于湖北省。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水能寶庫”;長江中

下游地區(qū)江闊水深,水流平緩,水量大,干支流通航里程長,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

道”。

(5)讀圖可知,C是位于江西省的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D是位于湖南省的是洞庭

湖。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荊江是從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河道特別彎曲,有“九曲回腸“之

稱。

【答案】12.(1)唐古拉山脈東海

(2)青藏四川長江中下游

(3)宜昌湖口

(4)嘉陵烏湘漢贛

(5)洞庭鄱陽

(6)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7)水能寶庫上三峽

【解析】(1)讀圖可知,長江發(fā)源于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的青藏高原的A唐古拉山脈,自西

向東注入東海。

(2)讀圖可知,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依次流經的地形區(qū)是青藏高原、橫斷山

區(qū)、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3)讀圖可知,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的a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省的b

湖口。

(4)讀圖可知,③在重慶市朝天門匯入長江的嘉陵江;,④是烏江;⑤湘江主要流經湖南省

注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⑥是漢江,在湖北省省會武漢注入長江干流;⑦是贛江主要流經江

西省。

(5)讀圖可知,C是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D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

(6)讀圖可知,甲是位于上游的重慶;乙是武漢位于漢江與長江干流的交匯處;丙為南京;

丁為長江入海口附近的上海。

第6頁共7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